【實用】小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七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樂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游戲目標:
1、讓幼兒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
2、幼兒扮演歌曲中不同的角色,學會四散表演的方法。
3、感受音樂節(jié)奏,樂意參與音樂游戲活動,體驗游戲的快樂。
4、體驗自主替換歌詞的愉悅情緒。
游戲準備:蝴蝶、小兔子頭飾
教師形象有趣的表演
游戲過程:
歌表演:春天
1-2小節(jié):小碎步,雙手自三位向身體兩側落下。
3-4小節(jié):小碎步往左右移動兩手做小花狀經(jīng)上舉落下,半蹲。
5-6小節(jié):小碎步,雙手在身前上下撩動。
7-8小節(jié):左右移動重心,手臂上舉左右擺動。
1-2小節(jié):做蝴蝶飛,一拍一次。
3-4小節(jié):做蜜蜂飛。
5-8小節(jié):做小兔跳。
教學反思: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難點在角色表演中解決了,又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輕松的記住了歌詞和二分音符,因為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目標達到了所以幼兒能在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歌唱的興趣,透過幼兒動聽的歌聲,準確的節(jié)奏,我們一起享受到了音樂賦予生活的情趣,我想這就是藝術活動最大的樂趣。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小動物躲雨的情境中,初步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音樂形象,并嘗試動作表現(xiàn)。
2.喜歡與同伴共同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教學準備:(認知準備)相關的生活經(jīng)驗
(材料準備) ppt
教學過程:
一、小動物們在玩耍
1、欣賞A段音樂
提問:在這段音樂里,你覺得小動物在做什么?(根據(jù)幼兒回答小結)
2、A段音樂律動
“我們和小動物們一起在音樂中玩耍吧!
二、小動物們在躲雨
1、欣賞B段音樂
提問:這段音樂聽上有什么感覺?(緊張、急促)
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
。≒PT)小結:太陽躲進了云層,天空下起了一場雷陣雨。
2、找個地方躲雨
1)可以躲在哪里
2)搭建躲雨場所
3)表演躲雨場景
4)進一步搭建躲雨地方
“在你們的幫助下,小動物們都找到了躲雨的好地方,小動物們說謝謝小朋友。”
三、小動物們在游戲
1、完整欣賞音樂
“這里有一首樂曲,請你們仔細聽聽,聽聽樂曲有幾段?是不是也講了剛才我們討論的.事情?”(完整欣賞音樂)
2、小結音樂結構
小結:這首樂曲分為三段,第一和第三段是一樣的,小朋友耳朵真靈。
“今天我們和小動物們玩的真高興,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和它們說再見吧!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撓癢癢”是《幼兒園建構式課程》小班“落葉飄飄”主題中的一個歌唱活動,其旋律優(yōu)美、內(nèi)容簡單,很適合小班幼兒進行學唱和游戲。我們都知道撓癢癢是一種生活現(xiàn)象,許多幼兒也都有和父母長輩玩過撓癢癢的切身體驗,那種又怕又喜歡的感受非常美妙;而歌曲“撓癢癢”則從幼兒的視角出發(fā),把落葉飄飄的自然現(xiàn)象想象成是毛毛蟲給大樹撓癢癢的結果,活動內(nèi)容富有情趣,為幼兒所熟悉和喜愛。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將幼兒的生活體驗和歌曲內(nèi)容進行有機結合,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地教學環(huán)境和心理環(huán)境,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和游戲情節(jié),調(diào)動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體驗撓癢癢的快樂情緒。
2.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嘗試情景表演。
(二)活動準備:
配班老師彈琴,毛毛蟲胸飾一個,歌曲課件,歌曲錄音。
(三)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體驗撓癢癢的快樂
(1)(大樹畫面)師:這是誰呀?大樹爺爺年紀大了,整天一個人站在那里很孤單:“哎!我一點都不開心,誰來陪我玩呀?!”“大樹爺爺,我來陪你玩……!”咦!是誰來了呢?(一條毛毛蟲)它們在一起會玩什么游戲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2)欣賞故事課件
欣賞后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身上干什么呀?(給大樹爺爺撓癢癢)
大樹爺爺癢不癢?你怎么知道的?學一學大樹爺爺大聲地笑起來?
(3)我也想玩撓癢癢的游戲,你們會撓癢癢嗎?撓哪些地方會癢癢?(師幼之間,幼幼之間互相撓癢癢)
(評析:以故事導入,生動形象。由毛毛蟲撓癢癢,給大樹爺爺帶來快樂,喚起幼兒情感共鳴,引申到我們也來撓癢癢。通過師生之間,同伴之間互相撓癢癢,在一種輕松愉悅地氛圍中調(diào)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
2、學唱歌曲,樂意用手部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
(1)師:撓癢癢真開心,這里還有一首撓癢癢的歌曲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欣賞課件歌曲一次)
(2)提問:歌曲好聽嗎?(根據(jù)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提出相應要求:跟著音樂拍拍手,點點頭,再次欣賞歌曲)
(評析: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給幼兒帶來了視聽的雙重體驗,配上拍拍手,點點頭等身體動作,幼兒對歌曲的內(nèi)容和旋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3)教師手指表演及范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名字叫“撓癢癢”,唱得是誰給誰撓癢癢?(毛毛蟲給大樹爺爺撓癢癢)瞧!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啦!(用手部動作表現(xiàn)毛毛蟲和大樹爺爺,即一根手指彎彎曲曲表現(xiàn)毛毛蟲爬出來,另一只手張開五指表現(xiàn)大樹形象)
教師范唱第一、二樂句后提問:毛毛蟲爬呀爬到大樹爺爺?shù)哪睦锿O聛砹?(樹腳下)
語言提示:毛毛蟲要從樹腳下往上爬,去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嘍!(范唱第三、四樂句)大樹爺爺笑得樹枝都抖起來,樹葉都抖落下來了,撓癢癢撓得真舒服呀!
師:我們的小手也來變條毛毛蟲,一邊唱歌一邊給大樹爺爺撓癢癢,好嗎?
(評析:手指游戲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游戲形式,教師范唱和示范性的手指游戲,將幼兒帶入一個游戲的情境中,激發(fā)起幼兒進一步活動的興趣和愿望。)
(4) 引導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邊唱邊動作
師:一條毛毛蟲唱著歌爬出來了!按髽錉敔,我來啦!”,(邊唱邊表演手指游戲)師:一條毛毛蟲又來了一條是幾條?兩條毛毛蟲撓癢癢一定更開心。
(三條,四條……,分別用不同數(shù)量的手指表現(xiàn)毛毛蟲爬行和撓癢癢動作)
(評析:手指游戲的運用,增進了幼兒學唱歌曲的趣味性和主動參與性。幼兒在一條、兩條等多條毛毛蟲出來撓癢癢的手指游戲情境中,不知不覺地反復表演和學唱歌曲,體驗到了歌唱活動的輕松和快樂。)
3、嘗試表演,體驗情境游戲的快樂
(1)教師扮演毛毛蟲,請一幼兒扮演大樹,其他幼兒唱歌。
邊唱邊表演:第一、第二樂句毛毛蟲爬出來停在樹腳下;第三、第四樂句毛毛蟲撓大樹癢癢,幼兒發(fā)出哈哈大笑或做出怕癢的樣子。
(2)師:誰愿意來做大樹?做大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站在地上一動也不能動。(請部分幼兒做大樹,部分幼兒扮演毛毛蟲,聽歌曲錄音表演游戲)
(3)全體幼兒一起參加游戲。
(評析:從教師與個別幼兒的游戲,到部分幼兒的參與,再到集體的共同游戲,為小班幼兒搭建了一個積極模仿、學習的平臺。其次,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游戲,更主動更愉快。)
三、教學反思
活動生動有趣,層次清晰。教師在遵循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的基礎上對活動進行設計和組織,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地心理環(huán)境和游戲情境,提高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親和力和感染力,在活動的整個過程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幼兒情緒愉悅,積極參與。其次,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包括手指游戲和情境表演游戲。尤其是手指游戲的創(chuàng)新運用,調(diào)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在玩中學,手指動一動,唱一唱,體驗到歌唱活動的輕松和愉悅。 藝術活動的價值在于幼兒情感的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而幼兒的學習有個慢慢內(nèi)化的過程,因此在第一次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必操之過急,應該給孩子留一些內(nèi)化的時間,情緒到了幼兒自然就唱地更好了。
四、活動評價
1、內(nèi)容的適宜性
新《綱要》指出音樂相當于興奮的語言,它對年幼兒童具有愉悅的功能。通過音樂活動的開展,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提高對音樂活動的興趣。歌曲“撓癢癢” 旋律優(yōu)美、內(nèi)容簡單而富有情趣,貼近幼兒的生活體驗,非常適合在小班幼兒中組織開展。
2、過程的趣味性
幼兒的生活即游戲,幼兒的學習即游戲。而小班幼兒又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知以具體形象為主等年齡特點。因此,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教師善于創(chuàng)設有趣的游戲情境,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如:師生之間互相撓癢癢體現(xiàn)一個“趣”字,手指游戲學唱歌曲體現(xiàn)一個“趣”字,情景表演游戲同樣體現(xiàn)一個“趣”字。
3、學習的主動性
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才是有效地學習;顒舆^程中無論是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還是有趣的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都較好地調(diào)動起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愿望。與此同時,在活動的最后一個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通過向老師學,向同伴學,再到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表演游戲,則體現(xiàn)了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方式。主動學習和自主學習促進幼兒有效地發(fā)展。
小班音樂活動敲敲奏奏
音樂活動:敲敲奏奏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
2、喜歡打擊樂活動,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fā)出的各種拍打聲。
活動準備:
1、節(jié)奏棒每人一副
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動作進教室
2、發(fā)聲練習:出示玩偶引起幼兒興趣,用歌歡迎。啟發(fā)幼兒變換拍打的部位和動作。
3、分辨聲音游戲
*教師用不同強度的聲音呼喚幼兒
*啟發(fā)幼兒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幸福拍手歌》,并用身體動作和節(jié)拍表現(xiàn)
4、敲敲奏奏
*按教師提示的節(jié)拍嘗試敲擊節(jié)奏棒的各種方法
*按兒歌韻律敲擊《孫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嘗試敲擊《大貓和小貓》、體驗節(jié)奏的變化
5、音樂游戲 《 聽音學走路》:啟發(fā)幼兒注意傾聽,根據(jù)音樂的變化模仿鳥飛、大象走、解放軍走路
寶寶新村
[研究要點目標]: 1、學習在紙上畫好樓層后粘在盒子上,剪出門,從而做成一幢高樓。布置寶寶新村,體會制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
[研究過程]:
一、引出課題。
(出示高樓)裝飾過的一面背對幼兒,這是什么?(紙盒)。它可以做什么?老師用紙盒做了一幢什么?它是怎樣的?
二、講解示范。
1、在白紙上畫上樓層、窗口、門。
2、在白紙背面涂少許漿糊,粘到紙盒較寬的一面,貼緊。
3、將多余的紙修剪掉,并在底部剪出門。
三、幼兒制作。
用過漿糊后要手擦干凈,剪門時要沿著的門的輪廓線進行。
四、講評。
1、將幼兒完成的樓房布置成一個寶寶新村,在新村內(nèi)放置玩具小車及花草。幼兒自由參觀,評評什么樓房造得好。
2、幼兒自由交流、探討。
[研究結果]:
活動過程中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基本能夠制作出不同的樓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門時有些困難,不過小朋友們都比較興奮。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途徑感知棉花糖的特點,想象自己是棉花糖,嘗試用肢體動作大膽地表現(xiàn)棉花糖的形態(tài)。
2、初步熟悉音樂旋律,嘗試演唱歌曲。
3、樂于參加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棉花糖、音樂
活動過程:
一、感知棉花糖。
1、小朋友看看這面墻上有什么?(各種各樣的糖)
2、幼兒通過摸、聞、看來了解棉花糖的特征。(幼兒充分表達后,教師小結:棉花糖摸上去是軟軟的,像橡皮泥一樣。)
二、想象棉花糖
1、“棉花糖又香又軟,我也要變成棉花糖。變變變,我變成了一顆大大的棉花糖,你們想變成一顆大大的棉花糖嗎?變,變,變!變成棉花糖!現(xiàn)在你們是誰。俊弊尷蠋焷砻幻词遣皇擒涇浀。
2、引導幼兒根據(jù)據(jù)教師的提示做動作:棉花糖變高了、棉花糖變小了、棉花糖變胖了、兩顆棉花糖粘一起了、棉花糖融化了。
三、表現(xiàn)棉花糖。
1、“棉花糖真神奇呀!能變出很多有趣的東西,看一看我會變出什么?”。
2、教師邊唱邊表演。
“變變變,變變變,變成什么呢?”
3、“讓我們一起來變一變吧!”熟悉歌詞:變變變,變變變。同時借助拍手,初步感知音樂的'節(jié)奏。
四、鼓勵想象,嘗試創(chuàng)編替換歌詞。
1、“棉花糖軟綿綿的,用手捏一捏變成小兔、小熊,再捏一捏還會變成什么呢?”(討論、學習不同的“變變變”動作以及變成的小動物。)
2、幼兒學唱創(chuàng)編的歌曲,在前奏的時候,教師用肢體動作提醒要變的動物形象。
五、品嘗棉花糖,體驗游戲樂趣。
1、“棉花糖真神奇啊!變出了許多好玩的東西,你們知道嗎?棉花糖還特別好吃呢,快來嘗一嘗吧!”
2、聽音樂品嘗棉花糖,結束活動。
我是棉花糖
1=C2|4活潑地
533|422|1234|555|
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顆棉花糖。
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顆棉花糖。
533|422|1355|1||
變變變變變變變出小兔來。
變變變變變變變出小熊來。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體驗游戲的快樂。
2、聽辨音樂,并能用動作表現(xiàn)小魚不同的動作。
3、游戲時,注意不要與同伴碰撞。
準備
1、組織幼兒觀察小魚游和小魚吃食的動作,引導幼兒用雙臂來表現(xiàn)小魚游。
2、熟悉歌曲。準備一個魚網(wǎng)和若干個小魚頭飾。
過程
1、熟悉歌曲《小魚網(wǎng)》(一)。
師頭帶小魚頭飾走進活動場地,同時邊唱歌《網(wǎng)小魚》邊做動作!拔沂且粭l小魚,河里小魚游……”,“寶貝們,你們想和我一起玩小魚的游戲嗎?”(幼兒回答)。
師: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都是小魚了,你們知道小魚是怎樣游的嗎?
。ㄒ龑в變河貌煌瑒幼鱽肀憩F(xiàn)小魚游)
引用幼兒動作來表現(xiàn)《網(wǎng)小魚》,繼續(xù)熟悉歌曲。
2、熟悉《網(wǎng)小魚》中的曲一、曲二。
提問:小魚都喜歡在哪里游泳?(幼兒回答,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回答)
那我們一起去小河里游泳,好不好?[播放音樂(一)、(二)段]。
3、熟悉《網(wǎng)小魚》曲(三)
師:小魚游啊游啊,肚子餓了怎么辦?
(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小魚吃東西)
那我們一起去吃東西,好不好?(熟悉曲三音樂)
4、熟悉《網(wǎng)小魚》曲(四)
你們聽,抓魚的`人來了,他拿著一個大大的網(wǎng)來抓魚了[聽曲(四),感受曲四的急促和緊張]。
抓魚的人要來抓魚了,我們不能讓他把我們抓住,我們要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趕緊游回家,或找個地方藏起來)
5、完整游戲(聽音樂)
抓魚的人走了,我們都出來玩吧。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活潑跳躍的性質。
2、通過多種方式,讓幼兒感知音樂的節(jié)奏和重低音的部分。
3、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能分辨音樂重低音部分,感知音樂的節(jié)奏。
活動準備
森林背景圖、每人一個小白兔指偶、4—5個灰太狼的胸飾、《小白兔和灰太狼》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調(diào)動情緒,導入活動。
1、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到大森林里去玩一玩吧。
教師帶領幼兒聽著音樂進活動室并做小鳥飛的動作。(師:小鳥飛來了!我們來學小鳥飛吧!小鳥的翅膀飛起來,軟軟的,小腳掂起來做小碎步,轉一圈)
2、(師:大森林里真美!我們坐下來聽音樂吧。
二、欣賞和感受樂曲。
1、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一遍。
師:(欣賞前要求)小朋友,請你們仔細聽聽音樂里會有哪些小動物來了呢?)
師:你們都聽到有哪些小動物來了呢?
2、教師合著音樂演示小白兔和灰太狼的圖片,幼兒傾聽音樂。
師:(欣賞前要求)那么到底是誰來了呢?請小朋友們再來聽一遍音樂,你們一邊聽一邊拍拍手來歡迎小動物出來吧!
師:是誰來了呀?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蹦蹦跳跳)
。核砸魳芬彩翘,灰太狼是怎么走路的?(很重)
。核砸魳芬彩侵刂氐'。(獎勵小兔子)
3、幼兒再次欣賞音樂。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這一遍請小朋友跟著小兔子,小兔子跳你們就跟著節(jié)奏拍手,灰太狼來了你們就停下不拍,也不動。(教師演示小兔子和灰太狼)
4、幼兒再次欣賞,用拍手表示小兔,用跺腳表示灰太狼。
三、動作表演,進一步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和重低音。
1、隨音樂,教師帶領幼兒用小兔手偶在身體小路上跳跳。
師:我們套上小兔子的指偶在自己的身上跳一跳,跳的時候要跟著音樂跳起來,灰太狼來了我們就不動。
2、帶領幼兒跟隨音樂一起做小白兔跳的動作,在B段音樂的時候馬上站著不動。
四、音樂游戲,體驗快樂。
1、請幼兒做小白兔,老師當灰太狼,一起聽音樂游戲一遍。
。◣煟盒⊥米觽,我們和灰太狼一起來做游戲吧!小白兔要跟著音樂跳起來,聽到灰太狼來了的音樂就不能動了,要不會被灰太狼抓走的。)
2、請部分孩子當小白兔,老師和幾個幼兒當灰太狼,一起游戲一遍。一下扮小兔和灰太狼的幼兒。
3、請幾個幼兒當灰太狼,老師和另外小朋友當小白兔一起去采蘿卜做游戲一遍。
五、以愉快的情緒結束活動,跳出活動室。
。ㄐ⊥米觽兘裉煳覀儾傻搅嗽S多蘿卜,跟著媽媽回家去吧。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對唱式歌曲樂句的結構特點,以小鈴的連續(xù)演奏表現(xiàn)對唱式樂句;
2、游戲中引導幼兒想象自己是不同形象的動物,學會師生對唱;
3、體驗對唱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頭飾(母雞、小雞、貓、狗各一)
樂器:小鈴幼兒人手各一,小鑼、響板、鈴鼓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感受樂曲,理解對唱式樂句結構
1、小鑼和小鈴互相問好
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樂器朋友,在你的小椅子下面,把它請出來,告訴我它是誰?
小鈴是你們的.樂器,那我的樂器是誰?(小鑼)
來,讓我的小鑼向你的小鈴問好吧
師:小 鈴 小 鈴|你 - 好 - |
幼:小 鑼 小 鑼|你 - 好 - |
2、小鑼和小鈴隨樂互相問好(過程同上)
3、響板和小鈴隨樂互相問好
4、鈴鼓和小鈴隨樂互相問好
二、欣賞舞蹈,理解對唱式歌曲的主要內(nèi)容
就在我們敲得叮叮鐺鐺的時候,有幾只可愛的小動物偷偷地溜出家門,看著看著就忘記了時間,這可急壞了它們的媽媽,讓我們看看是哪個小“調(diào)皮”?
1、說唱中,老師表演幼兒欣賞
2、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舞蹈內(nèi)容
。1)剛才,是誰出來找寶寶的?[雞媽媽]
。2)雞媽媽一邊找寶寶,一邊又是怎么說的?[小雞小雞|在哪里-]
。3)寶寶是怎么回答的?[嘰嘰嘰嘰|在這里-]
3、音樂中,老師第二次表演,幼兒欣賞
三、幼兒扮演小動物,游戲中學會師生對唱
1、小雞在哪里
2、小狗在哪里
3、小貓在哪里
四、小貓坐火車去玩耍
幼兒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03-08
小班音樂教案11-02
音樂小班教案03-03
小班傘音樂教案11-13
有關小班音樂教案11-11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01-06
小班音樂教案汽車02-15
小班音樂魚教案01-29
小班音樂《汽車》教案02-22
小班音樂教案傘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