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總七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尊重,呵護幼兒與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著力培養(yǎng)幼兒學習科學的興趣,幫助幼兒養(yǎng)成凡事多問一個為什么,多動手,多實驗,多交流的良好行為習慣以及尊重事實,尊重他人,樂于合作的良好品質。
活動目標
1 了解小手的作用及重要性,懂得愛護自己的小手。
2 讓幼兒對實驗感興趣,進而逐漸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究的興趣。
3 通過了解自己的小手,萌發(fā)幼兒好奇,好問,樂于嘗試等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讓幼兒自己通過實驗多角度感知手的重要性。
難點: 沒有小手的幫助不方便。
活動準備
1 蘋果一個
2 皮球一個
3 椅子一把
4 《幫我學科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吸引幼兒注意。
教師提出問題:請小朋友把小手舉起來,說說小手能做什么?鼓勵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教師出示蘋果放在桌子上,提出問題:小朋友把手背后,不用手,能吃到桌子上的蘋果嗎?(能或者不能)
2、教師針對有的幼兒說能,有的.幼兒說不能,進一步引導:“你怎么知道能?”“你怎么知道不能?”
3、教師分別請幾名猜想不同的幼兒在所有小朋友面前做實驗,觀察結果。
4、初步結論: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體驗,沒有小手的幫助不方便。
5、擴展實驗。鼓勵幼兒嘗試不用小手拍皮球,畫畫,搬椅子,穿鞋等。然后說說不用小手做這些事情方不方便?
6、教師小結:引導幼兒說出手的重要性。
三、 教師請幼兒翻到教材第一頁 ,說一說要怎樣愛護小手?(常剪指甲。不咬小手。天冷給小手戴上手套。那鋒利的東西要注意安全。)
四、結束。教師:“小朋友都知道怎樣愛護小手了,小手很高興,小朋友來親親自己的小手,讓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吧。”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這個學期,我們專門設置了一個玩具分享區(qū),大多數(shù)是孩子們從家里帶來的,有電動玩具、會響的玩具、發(fā)條玩具、塑料玩具、毛絨玩具……玩具的種類五花八門,孩子們都沉浸在這玩具世界里?赏娼K歸是玩,得讓孩子們對玩具有進一步的認識啊,為此,我特意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玩具總動員,旨在讓孩子們認識玩具的特點,體驗玩具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玩具有不同的種類。
2、學會電動玩具安裝電池的方法,體驗自主探索的樂趣。
3、讓幼兒感受到和小伙伴一起探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電動玩具、塑料玩具、毛絨玩具、發(fā)條玩具等。
2、不同型號的電池。
活動過程:
。ㄒ唬┯^察操作
教師引導: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自主發(fā)現(xiàn)各種玩具的不同玩法。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玩具,請小朋友每人挑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玩。
2、幼兒自由挑玩具玩,教師及時引導孩子說說玩具是怎么玩的?
(二)討論與交流
教師引導:通過相互介紹,幫助孩子梳理經(jīng)驗,使孩子更加明確玩具的種類
1、師:剛才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1)幼:我的玩具是有開關的,打開開關就可以玩了。師:為什么打開開關玩具就自己動起來了呢?幼:因為有電池。師:原來新電池里存了許多電,玩具裝上新電池后,我們打開開關就通電讓玩具動起來了。還有誰的玩具也有開關,裝了電池?
小結:我們把這些有開關裝了電池的玩具叫做電動玩具(出示字條‘電動玩具’)
。2)幼:我的玩具要擰一擰后它就會動了。師:為什么擰一擰它也會動呢?原來玩具里面裝了發(fā)條。還有沒有別的玩具不裝電池也能讓它動起來?
小結:我們把這些里面裝了發(fā)條,需要擰一擰、拉一拉、推一推的玩具叫做發(fā)條玩具(出示字條‘發(fā)條玩具’)……
(三)幼兒探索
價值分析:讓幼兒實踐操作,激發(fā)孩子探索欲望,使孩子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裝電池的正確方法。
1、師:看,老師今天還帶你來了一個電動玩具,讓我也來玩玩看。(裝了廢舊電池,老師打開開關,玩具沒有反應)咦?打開開關了電動玩具怎么還不動呢?
幼:電池沒電啦,換個新電池。師:那該怎么換呢?
2、出示各種型號的電池,比較各種電池的不同(顏色、大小、高低、粗細等)
3、給電池排排隊吧,你想怎么排?請個別幼兒嘗試,說出排列方法從大到小或從粗到細、從高到矮。
4、那老師的這個玩具需要換怎樣大小的新電池呢?幼兒觀察找出一樣大小的電池。
5、電池該怎么裝進玩具肚子里呢?電池的兩邊一樣嗎?
6、請兩位幼兒一組,為電動玩具裝電池。
7、教師巡回指導,以兒歌的形式告訴幼兒裝電池的方法:“胖胖小屁股,坐在彈簧上,圓圓小腦袋,帶頂小帽子”
8、交流各自是怎樣裝配電池的。
9、小結:給電動玩具換新電池,首先要找到大小一樣的新電池,安裝的時候注意電池方向要正確。
。ㄋ模┍Wo電動玩具
價值分析:知道節(jié)約用電池,用完電池要回收,提高孩子的環(huán)保意識。
1、電動玩具真好玩,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電動玩具?
2、小結:如果電動玩具長時間不玩,應該把電池取出來,不然時間長了電池的電力會消失,電池用完后不能亂扔,要放到專門回收電池的回收點。
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游戲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探索各種方法來榨取果汁。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
3、讓幼兒體驗勞動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各種工具:小勺、碗、塑料小刀、筷子等。
2、橙子若干。
3、中號透明塑料量杯;大號塑料量杯一個。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你們喝過果汁嗎?好喝嗎?你知道果汁是怎樣來的嗎?
2、請幼兒介紹自己所看到的.工具,并初步設想自己會怎樣來運用這些工具來榨取果汁。
3、幼兒自由分組開始榨果汁。
(1)教師指導幼兒能夠運用工具榨取果汁。
(2)鼓勵幼兒探索出多種方法來榨取果汁。
。3)提醒幼兒將榨出的果汁放入量杯中。鼓勵幼兒能夠榨出更多的果汁。
4、討論:你覺得用哪種方法來榨果汁最方便,哪種方法榨出來的果汁最多。
5、品嘗自己榨的果汁,享受勞動的樂趣。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的活動,使我感到對于一些科學活動,要讓幼兒大膽嘗試,從操作中獲得知識,這樣比只靠教師的傳授更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幼兒獲得的知識更直觀,尤其是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我們更要相信幼兒的能力,要多放手,而且教師選擇的主題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玩中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常見昆蟲的名字,并了解昆蟲的基本特征和部分昆蟲的不同習性。
2、嘗試用動作語言表示自己的認識。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認認
1、談論:秋天里有哪些昆蟲呢?
2、觀察各種昆蟲圖片:這里有哪些昆蟲?說說它們的名字。(螞蟻、蝴蝶、蟋蟀、瓢蟲、蜻蜓、蚱蜢、天牛)
二、觀察比較
1、觀察:昆蟲的身體有哪些部分組成?
2、比較:昆蟲哪些長得一樣?哪些長得不一樣?
3、小結提升:六條腿、有觸角的`蟲子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昆蟲。
4、看一看:這些是不是昆蟲(蚊子、蝸牛、蜘蛛)
三、觀看課件
1、圖一、觀察螞蟻搬食物的情景。
重點提問:它們在干什么?它們是怎樣搬東西的?
小結:螞蟻喜歡住在一起,熱熱鬧鬧,互相幫助,齊心協(xié)力做事。
2、圖二、觀察兩種不同顏色的蚱蜢。
小結:蚱蜢喜歡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并有隨草地顏色變化而變化的本領。
3、圖三、觀察七星瓢蟲和十星瓢蟲的外殼有什么不同?
四、欣賞兒歌《昆蟲運動會》
1、欣賞兒歌,說說這些昆蟲在運動會中比賽什么內容。
2、根據(jù)兒歌的內容,模仿某一個昆蟲的動作。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分析:
沙子具有細小、松軟、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點,容易誘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欲。但平時,幼兒園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經(jīng)常是干的或是濕的,而且玩沙活動大多安排在戶外活動時間,因此幼兒在玩沙時經(jīng)常是在重復著鏟沙、倒沙和堆沙動作,玩得不豐富,沒有創(chuàng)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兒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河濕沙的區(qū)別,所以玩沙活動停留在淺表的動作上,玩法上沒有創(chuàng)造性。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吹、分離、挖、塑造、經(jīng)驗回憶等活動,感知和探索沙輕、細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
2.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能力,誘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欲。
3.引起幼兒對周圍自然物的關注,培養(yǎng)幼兒愛護周圍自然物的情感。
4.學習能兩人和四人合作玩。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難點: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活動過程: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紗窗布代替篩子分離出小石子和細沙,并通過觸摸、抓捏感受和體驗沙細小的特點。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體驗干沙輕的特點。
3.把篩出的細沙倒入塑料杯中,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于水的特點。
4.尋找寶藏——通過用手扒開沙子找玩具的游戲。體驗干沙松軟的特點。
二、體驗干沙與濕沙的'區(qū)別:
1.愛喝水的沙——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與濕沙在捏合上的區(qū)別,即干沙輕,不易捏合;濕沙重,易捏合。
2.小組造型活動,體驗濕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談話、討論,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分享關于沙的用途的經(jīng)驗。
2.介紹沙漏。
活動延伸:
1.沙能不能種養(yǎng)植物:
提供兩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給于一定的陽光;澆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組做好紀錄。
2.制作“七色彩泥”:
在細紗中加入水和顏料,混合攪拌,把沙染成多種顏色的沙,然后將彩沙晾干,分層裝入或分色裝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內。
3.制作“沙雕”。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沙,因此在本次的活動里,孩子的興趣是非常高的,但是要怎么在玩當中有目的的去引導孩子去觀察和感受沙的特性,就是這本節(jié)活動的重點。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對稱的概念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有一點難度,如單純性讓幼兒練習對稱方式進行裝飾,恐怕很難達到預期目標,因此,考慮從幼兒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幼兒對襪子比較熟悉,讓幼兒通過這一活動,在鞏固原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獲得新的概念。
活動采用游戲為手段,結合時代特征創(chuàng)設了有趣的情節(jié),讓幼兒在“幫助娃娃家的媽媽”過程中輕松無負擔的完成任務,最后以“設計師”形式請幼兒設計襪子并將幼兒的成果展示出來,讓幼兒獲得滿足感和成功感。
活動目標:
1、感受襪子的不同用途和特征,逐步形成“雙”的概念。
2、能大膽表達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驗。
3、嘗試自己整理襪子。
活動準備:
各種襪子、放襪子的盒子或籃子2~~3個、干凈的活動場地、貼有襪子的畫面、一個裝有一雙襪子的漂亮盒子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1、教師和幼兒席地而坐,教師取出裝有各種質地、大小不等襪子的盒子并做晃動狀,請幼兒猜猜里面有什么寶貝。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你們瞧,這是什么呀?
3、你們猜猜這盒子里面有什么寶貝?
4、你為什么這么猜?
5、猜了那么多我們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吧。(教師取出盒子里的襪子。)
二、欣賞老師的襪子。
1、老師的襪子漂亮嗎?穿一只襪子,我的襪子穿好了嗎?
2、哦,原來襪子要兩只一起穿的,那我得穿上另一只。(教師從箱子里取出一只小襪子套在腳上。)
3、這樣對了嗎?
4、原來襪子的大小也要一樣呀,那再換一只吧。(教師箱子里取出一只同樣顏色但是花紋不一樣的襪子套在腳上。)
5、這樣對了嗎?
三整理襪子。給襪子找朋友
1、教師作接電話狀,提供盒子或籃子供幼兒整理襪子用。
2、喂,你好,我是湯老師,你找我有事嗎?哦,可以的',我相信他們會愿意幫助你的,好的,再見!
3、知道剛才是誰打我電話嗎?告訴你們,是娃娃家的媽媽打我電話了。她要我們幫她一個忙,
你們知道她要我們幫什么忙嗎?
4、你們都猜錯了,她是要我們幫她整理襪子,把襪子疊好放進籃子
里。因為她家的襪子好多,
而且很亂。我們一起來幫媽媽整理襪子好嗎?(幼兒從分散的筐里取出襪子配對。)
5、我們小朋友真聰明,整理的真棒,那么你們能告訴我你們是怎么整理的嗎?發(fā)現(xiàn)2只襪子
圖案一樣.
四認識襪子,感受襪子。
1、我們來比比誰的襪子好看。(教師每個幼兒的襪子看一遍)
2、你的襪子哪里好看呀?色彩圖案
3、原來我們的襪子上有花紋、圖案,還有美麗的花邊,真好看?墒菫槭裁次覀円┮m子?
4、原來穿襪子可以保暖、把小腳保護好;穿上襪子很衛(wèi)生,讓腳變得干干凈凈;襪子還很漂
亮,穿在腳上很美。
5摸摸襪子,感覺一樣嗎?發(fā)現(xiàn)材料不同:有厚的,
薄的,有長的,有短的,根據(jù)不同需要選擇襪子.
五折疊襪子.
1娃娃家的媽媽說:”這里的襪子太多了很亂,如果能一雙放在一起就好了,你們能幫幫她嗎?”2教師示范折疊襪子,重點講解包襪子的方法.
3幼兒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我們小朋友真聰明,整理的真棒,媽媽說謝謝你們。這些襪子亂了整理起來真不方便,以
后我們脫下的襪子要放在一起,這樣找起來就方便了。
六、活動延伸:設計襪子
師: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送了很多圖畫給我們,想看看是什么畫嗎?看過那么多的襪子,你們想不想自己來設計一雙襪子,然后把它畫出來。幼兒設計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探索不在一條支線上的三根彩棒穩(wěn)定站立的現(xiàn)象,初步感知三角架的原理。
2、 了解三角架現(xiàn)象在生活中的運用。
3、 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彩棒若干、皮筋若干條、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自由玩棒
指導:請小朋友想辦法讓彩棒站起來。(可以用小皮筋幫忙)
師: 小朋友們,今天陳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東西,我們來看一看都有什么呀?(彩棒 線 皮筋)那你們想喝彩幫做游戲嗎?我們現(xiàn)在就來和彩棒做游戲,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怎樣才能讓彩棒自己站起來?你可以請托盤里的皮筋和線來幫忙。趕快來試一試玩一玩吧。(幼兒操作,教師巡視)都站起來了嗎?站起來的小朋友請停下來,你的彩棒是怎樣站起來的?那小朋友請你看看別人的再看看自己的,你們的彩棒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有的彩棒下面分開了,有的沒有分開。)彩棒下面分開一些,就會站得更穩(wěn)些。那小朋友趕快調整一下,讓你的彩棒站的更穩(wěn)些。站穩(wěn)了嗎?剛才小朋友固定彩棒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你們有的使用的是線,有的用的是皮筋,用線的時候需要繞兩圈,再系上才可以,用皮筋的時候直接套上就可以了,那你們覺的用哪個回更方便些呢?那我們接下來做游戲的時候就用皮筋吧。
二、嘗試用三根彩棒進行操作。
指導:能不能用最少的彩棒讓它站起來。
師: 現(xiàn)在請小朋友包彩棒拿在手里數(shù)一數(shù)你用了幾根彩棒?有沒有不一樣的了?剛才小朋友們有用7根的,8根的……。.那我們能不能用更少的彩棒讓它站起來?我們來比一比,看誰用的彩棒又少,并且站的又穩(wěn)。小朋友們趕快來試一試吧。
1、幼兒嘗試操作,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情況。
2、展示自己的操作結果,觀察比較影響三角架穩(wěn)定性的因 素。
提問:站穩(wěn)了么?你們都用了幾根?啊,原來用3根就可以站起來啊,那小朋友趕快來試一試用3根站起來,站起來了嗎?站穩(wěn)了請小朋友停下來,請小朋友看看這兩個彩棒,它們皮筋的位置一樣嗎?怎么不一樣?那他們下面分開的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觀察的真仔細,(老師順手做一個彩棒)那現(xiàn)在請你們拿著彩棒跟我到這邊來玩一玩吧。
3、教師出示一條直線,讓幼兒嘗試讓彩棒在直線上分開站立 。
師:都站好了嗎?站好了再稍微往后面退一下,接下來我們來完一個游戲,怎么玩呢?小朋友仔細聽:請小朋友把你的彩棒下面分開,讓三根彩棒同時都站在一條直線上,試試看,看能不能站穩(wěn)。聽明白了嗎?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試一試吧。(幼兒操作)能站穩(wěn)嗎?三根彩棒上面固定,下面分開在一條直線上是站不穩(wěn)的。
4、用:"連線游戲"初步感知三角架概念。
師:小朋友拿著你的彩棒回到位置上吧,托盤里有什么?(紙 筆)我們現(xiàn)在來玩一個點一點連一連的.游戲,怎么玩呢?小朋友們仔細聽?請你取一張紙放在桌子上,讓彩棒站在紙上,用筆點出他的位置,然后把彩棒合上放進托盤里,再用直線將點連起來,聽明白了嗎?那小朋友來玩一玩吧。畫好的小朋友把你的紙給陳老師,我給你貼到黑板上。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小朋友看看是什么秘密呢?小朋友看你們畫的都是什么圖形?(三角形)請小朋友看看你自己的三角形再看看別人的三角形,你們的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大小 形狀)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說的也非常的好,像這樣三根彩棒上面固定,下面分開,彩棒所在的位置連起來是一個三角形,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三腳架。
三、感受生活中的三角架現(xiàn)象。
師:那小朋友在我們生活當中你們見過像這樣的三角架嗎?三腳架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會用到,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放課件)教師講解。三腳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那我們就把它介紹給別的小朋友認識好嗎?結束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01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08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8篇11-02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5-21
中班幼兒科學活動教案05-06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7-13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08-20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指紋》10-11
中班的科學活動教案:給“紙寶寶”洗澡01-15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