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語言教案范文匯編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一、教案目標:
(1) 能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用連貫清楚地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2) 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征,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xiàn)故事內(nèi)容。
(3) 豐富詞匯:得意。
二、教案準備:
1、狐貍和烏鴉的頭飾。
2、《狐貍和烏鴉》課件 、故事動畫;音樂《去郊游》《小烏鴉愛媽媽》
三、教案過程:
1、 幼兒室外站好,導入:“孩子們,美麗的春天來了,外面的景色多美呀,我們一起去郊游好嗎?”聽《去郊游》進入教案室。出示課件:大樹林“美麗的樹林是小鳥的家,看,飛來飛去的是什么鳥?”出示課件:烏鴉“它的媽媽年紀大了,它飛出來給媽媽找吃的,我們一起幫助它尋找食物好不好?”聽《小烏鴉愛媽媽》做熱身運動!八已秸,終于找到了一塊肉,可就在這時,來了一只狡猾的`狐貍,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出故事《狐貍和烏鴉》
2、 教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1遍。提問:烏鴉找到一塊肉,心里怎么樣?
(高興)引導幼兒學一學烏鴉高興的樣子。我們一起看看它是怎么高興的?
3、請幼兒看《狐貍和烏鴉》的動畫。提問:狐貍看到烏鴉嘴里叼著的肉,會打什么壞主意?(把肉騙到手)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對烏鴉說?烏鴉怎么做的?引導幼兒學說,并想象表現(xiàn)出動作。引導幼兒討論:狐貍是不是真的想聽烏鴉唱歌?你覺得狐貍怎么樣?(狡猾)烏鴉為什么會上當?(愛聽好話、奉承話、贊美的話)我們能不能學習它?
4、引導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及時對幼兒進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不能光聽好話,以免上當受騙。
5 、鼓勵幼兒展開想象,將故事改編成《聰明的烏鴉》進行講述。
6、 講評幼兒教案情況。
四、教案延伸:
請幼兒在表演區(qū)分角色表演故事。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設(shè)計思路:
在五月初的一次談話"我要上小學啦"活動中,孩子們紛紛談到我們是幼兒園里最大的哥哥姐姐,我們馬上要上小學啦,而且在談到上小學時流露出一股自豪感和一份向往,于是我及時抓住了這個興趣點,引發(fā)了《我要上小學啦》的一系列生成活動。這次活動是大班學習活動"我要上小學"這個主題下的一個活動,在這個主題的開展中,孩子們發(fā)現(xiàn)在幼兒園里的時間越來越短了,離開上小學越來越近了,前段時間我們參觀了小學,回來后孩子們談?wù)撟疃嗟膯栴}是為什么小學有上課下課但幼兒園卻沒有,后來他們會問我小學一般上課時間多久,特別幾個調(diào)皮的孩子總是關(guān)心上課時間長不長;再后來他們關(guān)心的重點從上課轉(zhuǎn)移到了下課,起先覺得下課的時間很短,后來發(fā)展到在自由活動中,不少孩子在談?wù)摰搅诵W下課的時候能干什么事情。于是我抓住了孩子之間談?wù)摰囊粋熱點問題,針對孩子現(xiàn)在對于時間概念不是十分明確,每當老師說上課的時候倉促收拾東西的現(xiàn)象,我開展本次活動,解決孩子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內(nèi)容與要求:
1、嘗試合理安排十分鐘的下課時間。
2、感受小學生的課間活動,向往做小學生。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課件、記錄表、筆
活動流程:
討論交流——模擬體驗——分享小結(jié)——活動延伸
活動過程:
課件解釋:
一個班級里的小朋友,他在下課的十分鐘內(nèi)玩玩具做小舞臺的觀眾、跳繩等做了很多事情,10分鐘過去了,到上課鈴響了,他很著急地跑去上廁所,結(jié)果上課遲到了。
一、討論交流
1、還有一個月我們就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你們知道小學和我們幼兒園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幼1:下課的時間不一樣
幼2:要上英語課、語文課
幼3:廁所在外面(師:你發(fā)現(xiàn)了時間安排不一樣,課程安排不一樣;位置不一樣;生活習慣不一樣)你能用小學里是什么樣?幼兒園是什么樣的話把話說完整嗎?
2、師:嗯,你們剛剛說下課只有十分鐘游戲的時間;那怎么知道十分鐘的時間到了呢?
幼1:會有下課鈴的(師:聽鈴聲知道的)
幼2:看鐘(師:看鐘表知道的)
3、十分鐘在鐘表上怎么走的?
小結(jié):時鐘上的長針走兩大格,就是十分鐘。
師:那十分鐘長不長?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jié):對有的小朋友來說,十分鐘挺長的,可以做好幾件事情;但對另外一些小朋友來說,十分鐘很短;可能連一件事也做不完;
4、我們班級的一個小朋友也安排了他的課間十分鐘,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安排的?(播放課件)討論:
1)你看到這個小朋友十分鐘里安排哪些事情?哦,你發(fā)現(xiàn)了一件事情?誰發(fā)現(xiàn)了和他不一樣的事情?或有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嗎?
師:那他一共做了幾件事情?
師:那四件事情中;那他先做了什么;然后做了什么事情。
小結(jié):噢,你們小眼睛看得真仔細。(做了這樣事情之后結(jié)果怎么樣?)
2)他上課怎么了,遲到了。
他為什么會遲到?
師:上廁所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放在最后合適嗎?哦,所以我們要把重要的事情先做。
師:那我們短短的十分鐘應(yīng)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師:那你覺得課間十分鐘什么事情最重要?為什么?
師:哦,課間十分鐘先安排重要的事情;如果有時間我們再做其他的事情;
師:剛剛你們說了在短短的十分鐘里她做了4件事情;你們覺得數(shù)量多嗎?哦,原來課間十分鐘里做的.事情不適合太多。
小結(jié):哦,原來課間十分鐘我們要考慮做幾件事情;還要考慮這幾件事情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把重要的事情先做;這樣才是合理的安排。
二、模擬體驗:(10分鐘)
師:你們會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那現(xiàn)在寇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張課間安排表;那現(xiàn)在就請你們試著合理的安排你的十分鐘吧。記得把你的安排記錄下來;一會我們比比看誰安排的最合理。
指導:
1、觀察幼兒安排了幾件事情?
2、觀察幼兒安排了哪些事情?安排的是否合理?
三、分享小結(jié):
討論十分鐘發(fā)現(xiàn)的問題:
請個別幼兒(2或3個)來分享。
合理:請你來介紹一下;你們覺得合理嗎?
合理在哪里?有誰覺得自己比他的還要合理?
不合理:你們覺得怎樣調(diào)整呢?那我們要好好的調(diào)整一下了。
小結(jié):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學會了合理的安排我們的課間十分鐘;寇老師希望你們到了小學都能為一個很會安排課間活動的小學生。
四、活動延伸:
那我們現(xiàn)在盡情的去體驗我們的快樂十分鐘吧。
活動反思:
收獲:
課間十分鐘活動是小學生活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然而幼兒園的孩子對此卻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小銜接教育時有意設(shè)計了這一教學活動。在討論交流的環(huán)節(jié);進行的比較順利;孩子們的表現(xiàn)和表達也不錯;模擬體驗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玩得項目和小學里真正的十分鐘還是有區(qū)別的;原始教案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孩子記錄;我覺得簡單得記錄不能讓孩子很好的體驗課間十分鐘的合理安排;有的孩子想得很好;但是做又是一回事;所以我把這個環(huán)節(jié)稍稍改動下;讓孩子邊記錄邊體驗;孩子們還是有收獲的;在PPt中我結(jié)合發(fā)生在幼兒身上的實際問題;結(jié)合幼兒身邊的事情會讓讓孩子更有理解和領(lǐng)悟。我也結(jié)合了以前的表現(xiàn)收獲了以下幾點。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結(jié)構(gòu)。
2、創(chuàng)編故事內(nèi)容。
3、體驗創(chuàng)編故事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故事動畫。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出示課件:大尾巴)猜一猜:這是什么?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小松鼠的尾巴有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們來看一看:
。1)看(教師演示動畫)春天:小雞尾巴擋雨夏天:蝸牛尾巴扇風秋天:小兔尾巴掃葉冬天:小貓尾巴保暖
。2)說在什么季節(jié)?發(fā)生了什么事?(讓幼兒根據(jù)自己對課件的`理解隨便說說)2、完整欣賞故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跟你們說的一樣嗎?我們來聽一聽。(老師完整地講述故事)
3、表演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能干的小松鼠,我們一邊學一邊講,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嗎?(大家一起邊講述邊表演)
三、仿編故事
1、討論:
。1)春天,是什么樣的?小松鼠出去走走,還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樣的?小松鼠出去走走,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秋天、冬天呢?(幼兒討論)
2、仿編新故事
。1)引導幼兒想象記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請小朋友去把它畫出來。
。2)幼兒相互交流請小朋友相互說一說自己的想象。
(3)講述新故事選擇幾個小朋友的畫講一講。最好能選擇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編成一個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講述。如果沒有,鼓勵小朋友把沒有的回去編出來。
活動延伸:繼續(xù)仿編新故事。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通過識字游戲,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漢字知識的愿望,產(chǎn)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2、 鍛煉幼兒積極思索,大膽發(fā)言,勇于在人前表現(xiàn)自我的能力。
3、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 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5、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教學準備:
1、“小泡泡找媽媽”游戲教育一套。
2、英語磁帶一盤、呼啦圈四個。
教學過程:
(一) 識字游戲:《小泡泡找媽媽》;
1、 教師出示“迷宮圖”,講游戲情景:“小泡泡找不到媽媽了,他很著急,小朋友你們能幫幫他嗎?”
2、 教師講解玩法:支色子,挑戰(zhàn)回答問題。答對了,小泡泡就往前走色子上顯示的步數(shù)。
3、 帶領(lǐng)幼兒做游戲。
。ǘ 識字游戲:《識字律動》;
1、 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老師放音樂,小朋友在呼啦圈周圍跑,音樂一停,就走進附近的圈中,老師說圈前的字卡內(nèi)容,這個圈內(nèi)的小朋友回到座位中。
2、 帶領(lǐng)幼兒做游戲。
。ㄈ 活動總結(jié):
表揚積極參與游戲的'幼兒,鼓勵全班小朋友向他們學習,布置課下作業(yè)。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形式,把游戲引入識字教學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低幼喜歡做游戲,教師適時地開展對教學有幫助的游戲活動,會將原本枯燥的識字變?yōu)橛變簶穼W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全身地投入,真正讓幼兒體驗到了玩中學,學中玩,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了識字教學的目。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綠色食品標志,能鑒別常見的綠色食品。
2、知道綠色食品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逐漸喜愛吃各種綠色食品。
活動重點:
辨別綠色食品標志。
活動難點:
鑒別常見的綠色食品
活動準備:
各種包裝的綠色食品,綠色標志。
活動過程:
1、展示和鑒別
每個小朋友帶一樣綠色食品,教師與幼兒一起鑒別:
"哪些是綠色食品?"
"綠色的菜就是綠色食品嗎?"
2、認識綠色食品:
師:"什么是綠色食品?"(組織幼兒討論)
小結(jié):綠色食品并非指綠顏色的食品,而是指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zhì)、營養(yǎng)類食品。 3、辨別綠色食品:
師:"如何來辨認綠色食品?"(幼兒互相討論)
小結(jié):為了與一般的普通食品區(qū)分開,綠色食品由統(tǒng)一的標志來標識,那就是綠色標志(出示綠色標志)。
(1)觀察綠色標志:--"綠色食品的標志由特定的.圖形來表示。綠色標志圖形由三部分構(gòu)成: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蓓蕾。標志圖形為正圓形。
(2)辨別綠色標志:
--"找找看,剛才買的食品中哪些是綠色有綠色食品標志的呢?"
(3)幼兒尋找?guī)в芯G色食品標志的包裝袋。
4、幼兒品嘗綠色食品:
為每人準備1--2種綠色食品,讓幼兒品嘗。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畫面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展開想象進行講述,培養(yǎng)觀察和聯(lián)想能力。
2、學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與同伴分享交流。
3、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5幅(1號房沒有門和窗,2號房沒有瓦片,3號房傾斜有裂縫,4號房隔壁有小貓,5號房外型完美)。
2、小老鼠圖片一張(正面為不高興的表情,反面為高興的表情)。
3、各種小圖片若干,如樹、草、花、商店等。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表情不高興的小老鼠,講述故事引入。
。ɡ蠋熤v述故事: 小老鼠皮皮住在鄉(xiāng)下一所舒適的小房子里,有一天,下起了一場大雨,把小老鼠的房子給淹沒了,小老鼠沒房子住了,它四處找房子,它找呀找,找到了1號房子,看了看,轉(zhuǎn)身就走了; 接著皮皮來到2號房子,走了進去,抬頭看了看,搖搖頭走了出來,不一會兒,皮皮又找到了三號房子,在跟前看了好久,最后還是離開了,向前走了不遠四號房子出現(xiàn)了, 皮皮一見就激動地蹦起來,"吱吱吱吱,四號房子實在不錯,我就要它,便從倏地一聲鉆了進去,剛進去一會,就看見皮皮全身縮成一團滾了出來,小老鼠找了四間房子,都不滿意,到底是為什么?)
2、為幼兒提供1-4號的房子,讓幼兒自由觀察,交流看法。
師:小老鼠皮皮為什么不喜歡這些房子?
3、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細節(jié)部分討論分析,指導幼兒聯(lián)想小老鼠的心理活動,并學習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大膽講述自己的理由。
4、出示5號房子,引導幼兒圍繞問題進行觀察并連貫講述。
。1)你覺得5號房子小老鼠會喜歡嗎?為什么?
(引導幼兒掌握一定的順序進行連貫講述)
。2)小老鼠看了看房子覺得不錯,但看看房子周圍又嘆氣了,為什么呢?它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嗎?
(啟發(fā)幼兒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講述自己看法)。
5、為幼兒提供樹、草、花、商店等小圖片,讓幼兒為小老鼠美化5號房的環(huán)境。
6、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布置的內(nèi)容。
7、小老鼠高興地住進新房子,并向大家表示感謝。
教學反思:
大班上學期的幼兒有意觀察的時間較短,觀察時不夠深入仔細,往往沒有看清楚事物就急于表達,如何讓幼兒對圖片的觀察和講述產(chǎn)生積極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針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和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本活動的內(nèi)容和活動形式,依照《綱要》精神,運用教育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合作、互動的新型師生關(guān)系,力圖打破傳統(tǒng)看圖講述的教學方法,使幼兒在以自己為主體的和諧寬松的環(huán)境中,大膽自主地投入活動,得到發(fā)展。現(xiàn)就此活動進行反思。
一、滲入故事情節(jié)故事是幼兒接觸最多而又非常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愛聽故事是是幼兒的天性,在枯燥無味的看講中滲入故事情節(jié),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幼兒講述的興趣。本活動就是以"小老鼠找房子"的故事貫穿其中,如開始部分以一只苦惱的老鼠沒有房子引入,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欲望和學習積極性,為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活動中以"幫小老鼠找房子"的促使幼兒仔細觀察,大膽想象,勇于表達;活動最后以"為小老鼠布置新房"作為結(jié)束,使幼兒共享幫助他人的快樂。
二、互動式參與綱要指出:"教師應(yīng)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教師應(yīng)成為活動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shè)者,活動過程的'觀察者,活動進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本活動打破了"逐圖出示,靜坐細聽"的常規(guī),在觀察討論時采用了先分散后集中的形式,在分散觀察時為幼兒提供了前四座房,為幼兒提供一個比較自由的空間,孩子們可以從按照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用自己的眼光去審視,不追求標準答案,而是促使幼兒去經(jīng)歷和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集中講述時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問問題從簡單到復雜,從而體現(xiàn)了一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過程,即從單圖表達圖片的細微部分到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表達再到概括性連貫表達。
三、動作式參與語言教學其中的主要目的是豐富幼兒的詞匯,詞本身是抽象的概括,對幼兒來說詞匯的理解和運用是難點。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在邊說邊動作的過程中進行體驗和理解,同時感受到這一動作所帶來的樂趣。如"傾斜"先讓幼兒立正站好,接著身體向一邊傾斜過去,幼兒就出現(xiàn)了站不穩(wěn),摔倒的現(xiàn)象,從而體驗了房子由于傾斜出現(xiàn)的不安全。用動作模仿冷得發(fā)抖,提心掉膽等。
總之從活動效果看,本次活動幼兒注意力集中,語言講述較流暢,層次分明而又銜接自然,孩子們在興奮期待中開始,在全身心投入中進行,在興致勃勃中結(jié)束,圓滿完成教學任務(wù),不過由于一個課時的時間畢竟短暫,個別幼兒單獨講述的機會不算多,這就需要課后加以延伸,更多的孩子能夠單獨講述,還可考慮創(chuàng)新式拓展,如引導幼兒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創(chuàng)編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故事的人物就是小老鼠皮皮,它本來住在什么地方,由于發(fā)生了什么事就要找房子,怎么找,找了幾座房?為什么不滿意?會說什么話?最后怎樣?等,或?qū)⒐适滦缘恼Z言編成一種有節(jié)奏、有韻律、朗朗上口的詩歌語言"小老鼠找房子,1號房沒門沒窗不透氣,2號房屋上無瓦會漏水,3號房一邊傾斜不安全,4號房提心吊膽防小貓,我為老鼠來找房,有花有草風景好,有門有窗空氣好,有磚有瓦不漏水,方方正正不傾斜,安安穩(wěn)穩(wěn)沒小貓。"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1-17
大班語言教案:《顛倒歌》_大班語言教案07-13
大班語言教案:小兔逃跑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我快樂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旅行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懶惰的蝸牛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借傘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青蛙賣泥塘_大班語言教案07-05
大班語言教案:菜地里的歌_大班語言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