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合集)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像,能用“琪琪,我送XX陪你洗澡”的句式說話。
2、積極參與活動,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情感。
活動重點: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像,能用“琪琪,我送XX陪你洗澡”的句式說話。
。▽π“嘤變憾哉Z言發(fā)展能力比較差,只能用一些簡短的詞語和不完整話來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因此我讓幼兒用“琪琪,我送XX陪你洗澡”的完整話通過個別學習到集體學習漸漸得到鞏固。)
活動難點: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小班的幼兒比較容易融入到游戲情節(jié)中,我通過“吹泡泡”的游戲讓幼兒投入到活動中,泡泡變成什么小動物也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讓幼兒們在游戲中送小動物陪琪琪洗澡從中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情感。)
二、活動準備
1、自制大書:《誰來陪我洗澡》
2、小動物卡片及浴缸的全開海報紙
3、音樂:《嚕啦啦》
三、活動過程 (一)吹泡泡導入
師:今天我要給小朋友變個魔術,瞧。ù蹬菖荩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
師:你們在什么時候也看到過這些美麗的泡泡?
幼:媽媽洗衣服的時候;奶奶洗碗的時候;洗澡的時候……
師:寶寶們觀察得真仔細,原來我們很多時候都可以遇到這么漂亮的泡泡。
。ㄔu析:小班幼兒語言發(fā)展水平比較低,但也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從幼兒們感興趣的吹泡泡游戲導入,能使幼兒們投入到活動過程中,有效開展活動。通過泡泡讓幼兒們聯(lián)想到生活中所看見過的泡泡,使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得到了升華。)
(二)出示圖書第一部分,幼兒自由講述泡泡水吹泡泡。
師:我有個朋友叫琪琪,有一天她在路上走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瓶神奇的泡泡水。
師:她會用這些泡泡水干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瞧一瞧吧!
師:原來琪琪用泡泡水吹出了一只小綿羊。
師:泡泡水真神奇,那如果你是琪琪你會用泡泡水吹出什么呀?
(三)出示圖書第二部分,引出“來陪我洗澡”的話題。
師:琪琪對泡泡水喜歡極了,連洗澡都不忘帶到浴室去。
師:寶寶們,你們猜一猜琪琪會在浴室里用這些泡泡水干什么呢?
師:琪琪吹出了這么多漂亮的泡泡,這些泡泡會變成什么呢?“啪——”
師:(出示圖片)瞧!她的泡泡變出了好多只小鴨。
師:還有這兩個泡泡會變成什么呢?你們來猜一猜。
師:原來這兩個泡泡變成了兩只小豬。
。ㄋ模┏鍪緢D書第三部分,想想誰來陪琪琪洗澡。
師:琪琪今天洗澡洗得真高興!可是在吃晚飯的'時候她發(fā)愁了,“明天誰來陪我洗澡呢”?
師:是小豬、小兔還是小貓?在睡覺的時候也在想,“誰會來陪我洗澡”呢?
師:寶寶們,你們來幫琪琪好好想想,還有誰會來陪琪琪洗澡呢?
。ㄎ澹┩瓿刹僮骱蟆
師:琪琪帶著她的浴缸呀到我們這來了,她請我?guī)兔Υ蹬菖荩簟菖葑兂墒裁戳,我們一起來看看吧?/p>
師:請你跟邊上的小朋友來說一說“我的泡泡變成什么了?”
師:我的泡泡也變成XX了,這么多泡泡都變成了小動物,那我們讓小動物陪琪琪洗澡吧!
師:我要告訴琪琪“琪琪,我送XX陪你洗澡”,寶寶們一起來幫我告訴琪琪吧!
師:誰的泡泡也變成XX了?你是怎么告訴琪琪的。
。ㄔu析:選擇的游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所熟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故事中泡泡變成各種小動物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發(fā)揮想象,不僅讓他們的思維得到了發(fā)展,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還鼓勵幼兒能用“琪琪,我送XX陪你洗澡”的句式來說,鍛煉了它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牎秶@怖病芬魳芬黄鹑ハ丛琛
師:寶寶們真能干,把琪琪的浴缸變得這么熱鬧,這樣琪琪再也不會感到寂寞了!幫助別人真開心!
師:你們想不想也去浴缸里洗個澡。
師:那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去吧。ù蹬菖荩
活動評價:
本次活動通過故事引出讓幼兒們幫琪琪解決誰陪她洗澡的難題,從中讓幼兒們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情感。
生活化: 活動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泡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因此在剛開始的教學中大多數(shù)幼兒能根據(jù)生活中已有的經(jīng)驗說出什么時候可以見到泡泡,在幼兒原有的認知水平上得到升華。
趣味化: 吹泡泡的游戲幼兒都非常喜歡,因此在活動導入時我就用吹泡泡導入,大家都對泡泡產(chǎn)生很大的興趣,這為接下來的活動作了很好的鋪墊。在活動中泡泡變魔術也讓幼兒產(chǎn)生很大的興趣,大家也能各自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泡泡變成了什么,在比較富有趣味性的活動我還創(chuàng)設了
情境鼓勵幼兒用完整話來表述,這也是本次活動的目標之一。
多樣化: 運用個別與集體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讓幼兒人人參與活動,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并掌握該內容。達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理念。最后讓幼兒聽音樂來跳《嚕啦啦》更讓本節(jié)活動達到。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觀察、感知自然現(xiàn)象——風的存在,知道風能使風車轉動。
2、能用清晰的語言描述自己玩風車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風車
活動過程:
1、引導觀察,感知風的存在。
。1) 帶領幼兒來到戶外操場。
。2) 讓幼兒閉上眼睛,感覺風吹在身上。
(3) 提問:你們看,風輪怎么了?樹葉怎么了?
(4) 思考:為什么風輪會轉?樹葉會動?
。5) 幼兒共同討論。
2、玩風車,探索風車會轉的秘密。
(1) 教師出示風車,提問:這是什么?
。2) 教師引導幼兒玩風車,并讓有二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 提問:風車會轉嗎。吭趺床拍苻D起來?人不跑動,風車會轉嗎?怎樣使它轉起來?風車對著風,為什么也沒轉?
(4) 教師觀察幼兒,針對不同情況提出補充問題。
3.小結:今天我們玩了小風車的游戲,玩的真高興。以后,我們再和它一起做游戲。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做三明治,獲得品嘗自制食物的樂趣。
2.嘗試利用自己的經(jīng)驗改編兒歌。
3.認識圓形、三角形和方形。
活動準備:
1.兒歌《三明治》2。吐司、火腿片、黃瓜片、果醬、沙拉、奶油、叉子、盤子、奶油刀。
活動過程:
開頭:和孩子們討論三明治是什么樣子的,請幼兒們說一說“你吃過三明治嗎”“三明治里都有什么東西呢”
引導幼兒根據(jù)兒歌內容的'提示,討論如何制作三明治。
制作活動:
幫助幼兒逐一認識制作材料,如吐司、火腿等。
請幼兒自己選擇材料制作自己喜歡的三明治(制作的前要提醒孩子洗手,請孩子們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潔)
創(chuàng)編活動:孩子制作完后,請他們根據(jù)自己制作的三明治編一首歌,可以改變原歌詞,例如“三明治,張開嘴,嘴里含一片小黃瓜”
活動結束:
品嘗交流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念兒歌,知道植物發(fā)芽是春天的特征之一。
2、理解詞語;嫩芽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兒歌圖片、每人一片用綠色紙剪的.葉子
重點與難點
學會念兒歌,知道植物發(fā)芽是春天的特征之一
一、春天來了
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怎么知道?
小結;桃花開了、迎春花開、樹葉長出來了,美麗春天來到了。
二、兒歌:嫩芽娃娃
1、出示樹上的一片嫩芽,看這是什么?
2、老師朗誦兒歌
3、理解詞語;嫩芽
嫩芽怎么長成綠葉的?
三、表演兒歌
老師扮演大樹媽媽,孩子扮演嫩芽娃娃,師生邊念兒歌邊表演,在情景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價值分析:
反思與調整:附兒歌: 大樹媽媽,發(fā)了嫩芽,
嫩芽娃娃,都想長大。
春風吹啊,春雨滴答,
嫩芽娃娃,終于長大,
長成綠葉,裝扮媽媽。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愿望,體驗小手變、變、變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嘗試讓幼兒學說短句“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大膽想象、表現(xiàn)、體驗游戲的快樂。
難點是讓幼兒用小手去表現(xiàn)各種不同的事物。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經(jīng)感知認識了“能干的小手”。
2、物質準備:磁帶、錄音機、背景圖、顏料、盤子、濕毛巾。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表演《小手在哪里》引起幼兒對小手的興趣。(孩子們對這段音樂非常熟悉,通過和小手捉迷藏、玩游戲,幼兒非常開心,都十分樂意參與到活動中去,既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又使他們對小手產(chǎn)生興趣。)
2、引導幼兒說一說小手的.本領,讓幼兒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教師的引導提問下,孩子們能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回答出小手的許多種作用,了解并認識了自己的小手,也非常喜愛自己的小手,很自然的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和小手做游戲。)
3、教師和幼兒一起玩“小手變變變”的游戲,體驗“小手變變變”的快樂。
(1)教師示范。如: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小貓喵喵喵;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電話呤呤呤。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用小手表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事物,小朋友們一起變一變。如:手里的槍、小兔子、照相機等。(每個孩子都有一雙小手,小手就是他們現(xiàn)成的學具,對于小手變出的各種事物孩子們也比較感興趣,所以孩子們在小手變變變的游戲中玩的非常投入,也很開心。在和諧愉快的環(huán)境中幼兒邊說邊玩,他們體驗到了小手變變變的快樂;顒又写蟛糠钟變憾寄軈⑴c進去,幼兒的表現(xiàn)是愉悅的、主動的,快樂教育的原則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同時目標二和目標三得到了落實,難點得到突破。)
4、教師和幼兒共同完成“小手印畫”。
(1)教師通過邊說兒歌邊示范的形式教幼兒“小手印畫”的方法。
(2)引導幼兒自由選擇顏色印出小手的形狀。
(3)作品展覽,讓幼兒觀察,引導幼兒想象“小手印”像什么;教師添畫,變成美麗的小手印畫。(教師的示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孩子們急于也把自己的小手印印在紙上。由小手變到小手印,使幼兒的想像力、表現(xiàn)力得到發(fā)展。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小手印在五顏六色的印在紙上,通過想像和教師的添畫,變成了小樹葉、小雞、小鳥后非常的興奮,體驗到了小手變變變的快樂。)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求異,繼續(xù)玩“小手變變變”游戲,并可編成兒歌讓幼兒表演。
小班教案 篇6
設計理念(或教材分析):
小班的孩子都有自己喜愛的玩具,這些寶貝都寄托著幼兒的依戀之情,所以在開學初,就允許幼兒帶一兩件自己喜愛的玩具到幼兒園來,這在穩(wěn)定幼兒情緒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于是我選擇了《我?guī)氊惿嫌變簣@》這一活動內容,請幼兒帶上自己的寶貝,以幼兒喜歡的方式切入話題,讓他們大膽地說出自己喜愛的寶貝,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愛的寶貝,讓幼兒更快的融入幼兒園這個大家庭。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喜愛的物品的名稱,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寶貝。
2、能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并于他人分享自己喜愛的物品。
重點:能表達對自己的寶貝的.喜愛之情,
難點: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喜愛的寶貝。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孩子選一件最喜愛的物品以及與之相關的生活照片,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給孩子和他的小寶貝合影。
2、把幼兒帶來的照片一一貼在紙上,制作成《我們的寶貝》一書。
3、教師帶2~3件自己喜愛的物品,準備一段溫馨的音樂。請每個幼兒把自己的寶貝放在教師擺好的椅子上,做好帶寶貝一起活動的準備。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的寶貝
1、師:哇,今天老師看到小朋友們都帶來了自己小寶貝,現(xiàn)在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好嗎?
2、請幼兒抱著自己的寶貝坐在位子上輪流說說:最愛的寶貝是什么?;為什么喜歡它?
3、教師與幼兒翻看自制的《我們的寶貝》一書,凡是翻到某一幼兒的寶貝時,該幼兒便站起來響亮的說:"這是我的寶貝。"
二、猜猜老師的寶貝
1、師:你們都有自己的寶貝,老師也有,你們想知道嗎?
2、教師出示2~3件喜愛的物品與幼兒分享,最后告訴幼兒:"老師最喜歡的寶貝就是你們。"
3、在溫馨的音樂聲中,教師逐一擁抱幼兒并說:"你是我的寶貝。"
三、照顧好自己的寶貝
1、師:今天你要帶著寶貝在幼兒園里過一天,要好好照顧它呀!
2、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是如何照顧寶貝的,及時肯定幼兒初步的自理行為。
設計意圖:
以幼兒喜愛的話題入手,便于展開教學,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翻看自制的書,吸引幼兒的注意,讓幼兒表達自己對寶貝的喜愛之情。
教師展示自己的寶貝,告訴幼兒"老師最喜歡的寶貝就是你們",進一步拉近教師與幼兒的距離。
以照顧寶貝為切入點,了解幼兒初步的自理行為。
活動反思:
星期四上了“我?guī)氊惿嫌變簣@”這節(jié)社會領域的課。
由于這節(jié)課需要每位小朋友從家中帶一件自己喜歡的寶貝來幼兒園,考慮到實際情況,我提前兩天就發(fā)信息提醒各位家長幫助幼兒帶一件自己的喜歡的寶貝來幼兒園,所以這個工作完成很好,保證了每位小朋友都帶來了自己喜愛的寶貝。
當天李老師臨時說要來聽我的課,心里還是有些緊張的。不過我很快調整好了心態(tài),開始了這節(jié)“我?guī)氊悂碛變簣@”······這節(jié)課的目標主要是
1、能在集體中大方的說話,說出自己喜歡的寶貝的名稱。
2、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喜歡的寶貝。重點是能完整的講述:這個寶貝是我的,這是······愿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寶貝。我嚴格的朝著目標和重點開展這節(jié)課,一環(huán)扣著一環(huán),在幼兒開心的送玩具寶貝回家中結束了這節(jié)課。
課后李老師針對這節(jié)課,幫我提出了不足之處以及她的一些建議,我覺得是受益匪淺啊~1、座位安排的不是很合理。
由于剛開學不久,我們班的小朋友的座位安排的都是一種(五排),所以這節(jié)課我也沒有更換座位,但是忽略了一個問題,這節(jié)課的第二環(huán)節(jié)是請幾名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寶貝并可以示范玩法,這個座位上的安排就不是很合理了,有些后面的幼兒就不能看到,不由自主的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也影響了課堂的紀律。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教案
Teaching Aims(活動目標):
1. new word:milk
2. Review:cake
3. 激發(fā)寶寶參與英語活動的興趣。
Teaching Aids(活動準備):
1. cake、milk的圖片
2. 一盒milk的實物模型
3. 音樂磁帶
Teaching Procedures (活動過程):
1. Warm up:
。1)律動歌曲:《Butterfly》
(2)Greetings:
T:What’s your name?
S:I’m ××.
T:How do you do!
S:How do you do!.
2. :New word
。1)T:Look at me!教師出示milk的實物模型問:“What’s this?”
教授“milk”讀音。
Game:品嘗milk
玩法:教師請幼兒上來品嘗milk,然后說出品嘗的東西的名稱。同時糾正幼兒的.錯誤發(fā)音。
。2)Play:Run and Touch
玩法:教師手上分別拿cake、milk的圖片,請兩名幼兒上來比賽,教師說到哪個單詞,幼兒就去拍哪張卡片,反應快且拍對的幼兒可以得到獎勵。
小班教案 篇8
一、設計意圖:
生活中經(jīng)常存在著一些潛在的“危險”因素。幼兒由于沒有親身的體驗,往往體會不到,不知如何躲避危險,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幼兒正確認識周圍世界,積極主動地學習自我保護方法,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才會真正地“導之以行”。教師要試引導幼兒結合切身的經(jīng)驗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究,使幼兒分辯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學習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安全行為和保護自己的方法。
二、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
2.學習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為。
3.豐富幼兒有關安全方面的知識
三、活動準備
1、提供若干組成對的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的圖片如:“有秩序地玩滑梯”和“爭先恐后擠滑梯”。
2、生活中,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觀察他班幼兒的戶外活動。
3、設立“安全角”,提供若干個安全品或危險物的'實物與卡片。如:空藥瓶、易碎物(卡片)、尖銳物(卡片)等。
四、活動過程
活動一、危險在哪里。(感知討論階段)
教師利用區(qū)角活動、園內觀察活動、視聽活動等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感知討論,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重視。
1、觀看情景片段“小朋友頭向下滑滑梯,結果頭上碰了個大包!,“小朋友把腳放在搖椅下面,結果腳趾被壓破”,引導幼兒論: 這樣做會發(fā)生什么后果?應該怎樣做?
2、尋找園內可能發(fā)生的危險。幼兒分組尋找,進行討論,總結。
“小朋友從滑梯背面往上爬,很容易摔下來!
“秋千蕩得太高,會摔下來!
“小朋友上下樓梯太擁擠,應該按順序。”
“上攀登架時不能跟小朋友太近,容易被踢到,應該保持距離!
“在滑梯上不能推人,會掉下來!
“不能故意撞人,會讓別人受傷!
3、帶領幼兒觀察他班幼兒的體育鍛煉,讓幼兒找找哪些是安全行為,哪些是危險動作(老師作好記錄)。并及時組織幼兒討論:“做這些危險動作容易造成怎樣的傷害?”“如果是你在玩,該怎么做?”等
活動二、保護我們的安全。(操作實踐)
幼兒集體或分組操作實踐,教師因人而異地進行指導。教師利用日常生活或創(chuàng)設特定情景,讓幼兒學習保護自己身體安全的行為。
1、幼兒在觀察他班幼兒戶外活動的基礎上,以個別活動或小組活動的方式,讓幼兒進一步討論理解在玩運動器具時,什么情況下容易釀成傷害事故,我們怎么辦。
提問:幼兒園里存在這么多危險,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總結:“我們以后要小心不要發(fā)生危險!
“我們要告訴小朋友注意安全!
“我們在有危險的地方貼上標志牌,讓小朋友注意!
2、引導幼兒在相應的器具上懸掛成對的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的圖片(注:如不容易分辨,安全行為圖片可選用彩色,危險動作圖片則可黑白)。
3、請幼兒向小朋友講解安全標志。
4、安全行為練習:比一比,哪個小組或哪個小朋友玩得好,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安全。
三、延伸活動:安全小機靈(強化鞏固)
強化鞏固生活中自我安全保護行為,為奠定良好的習慣打基礎。
建議在一段時間里,陸續(xù)選用一些生動有趣的活動,以強化幼兒保護自己安全的意識。
1、經(jīng)常開展評評“安全小機靈”活動,對能采取安全行為的幼兒用“小機靈”標志給予鼓勵(如:輕輕關小房子的門、窗,在一旁等候蕩秋千等)。尤其要注重即時地捕捉那些大部分幼兒尚未做到而某一幼兒能表現(xiàn)出的安全行為,應立即予以肯定。
2、根據(jù)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逐步在有關區(qū)域增添安全行為與危險動作的配套圖片,籍此不斷擴大幼兒學習履行安全行為的范圍。
3、設立安全角,放置一些幼兒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安全品和危險物(注:危險物可畫在卡片上),以利于幼兒隨時進行辨別,初步懂得哪些東西不能碰。(注:每次提供的物品宜不超過5-6件,并要根據(jù)幼兒分辨的情況適當調整、更換。)
4、在“家園之窗”中介紹幼兒安全教育,建立“夸寶寶”專欄,使幼兒在家中能學會自覺地履行保護自己的安全行為。
五、活動反思
從幼兒的實際情況看,他們對安全方面的知識并非一無所知。在生活中,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積累了安全方面的知識。在此基礎 上,若能進一步運用他們的原有經(jīng)驗,并從情感激發(fā)入手,引起幼兒對安全的“警覺”,這樣,才能使教育的要求真正地轉化為幼兒自覺的安全行為。
活動首先,從設計多種情境,提供多方信息著手,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關注,讓他們在看看、聽聽、講講、議議中初步懂得自我護的重要性,為以后的教育作好鋪墊。
其次,結合日常生活、或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景幫助幼兒了解什么情況下易發(fā)生安全事故,了解哪些是危險動作,怎樣做才是安全行為,通過一些實踐活動和操作,以學習一些簡單地自我保護身體的方法。
再次,開展一系列的延伸活動,對幼兒的安全行為作連續(xù)或間歇地強化,以鞏固好的、自覺的安全行為。另外,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在活動中要貫徹“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的基本原則,以避免膽小的孩子由于某些行為的限制而變得更加怯懦;對動作協(xié)調活性控制性差的幼兒,更要提供經(jīng)常性操作的機會,逐步建立起新的安全文明的行為方式。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3
【精選】小班教案08-21
(精選)小班教案08-06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10
小班教案03-09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3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教案游戲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