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作者:王群英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新詞,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戰(zhàn)利品”的意義。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fā)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朗讀來初步領(lǐng)會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大海的動態(tài)畫面。
2、說說對大海的印象,出示()的大海。
2、板書:海,用?陬^組詞。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與海有關(guān)的,題目叫趕海,板書:趕海
4、齊讀課題,學生質(zhì)疑。
二、初讀課文。
1、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你準備怎么學習呢?
2、出示要求:
。1)自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自學生字新詞。
。3)標好自然段序號。
3、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師相機正音。
暑假舅舅努努嘴兒束手就擒夾住癢癢的
大蝦一捏俘虜偏西滿載而歸
螃蟹嘿不甘東逃西竄哎喲
大螯咦吹拂哼
(2)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句子最難讀,讀給同學們聽聽。相機出示難讀的句子.
4、同學們已經(jīng)讀通了課文,剛才你們提了許多問題,現(xiàn)在請同學們讀一遍課文,看看哪些問題能自己解決。
5、把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讀讀。(配上音樂)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齊讀,說說你認為哪個生字比較難寫。
2、指導學生記住難寫的.字。
3、指導學生描紅,注意坐姿。
四、作業(yè)。
五、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
教后感:
一、激情入境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就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新知識的活動中去。
本課一開始,我就出示了有關(guān)大海的優(yōu)美畫面,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美好印象,接著讓學生用一個詞來表達對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課題“趕!埃@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又為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以讀感知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復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
在讀書前,學生已經(jīng)針對課題進行了質(zhì)疑,所以他們迫切地想通過學習來尋求解答。一開始,我讓學生自己來提出學習要求,在第一次讀書中解決了生字新詞和讀通課文。第二次讀書時,我讓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閱讀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理清了課文脈絡。第三次,我讓學生帶著一定的感情,配上音樂來讀書,學生進一步感悟了課文。
這樣一次一次的閱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學生真正地成了學習的主人!洞缶V》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學習,既避免了教師的煩瑣講解,又培養(yǎng)了他們獨自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
同時,通過反復的閱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nèi)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淀,并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激情朗讀表達出來。
三、重視字詞教學
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識字、寫字還十分重要。這堂課,我充分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來豐富識字教學,并留有時間讓學生當堂寫字,對于寫字姿勢正確的同學給予表揚,不正確的及時糾正,這樣做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整堂課我就是從以上幾方面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讓學生真正地做學習的主人。
語文教案 篇2
二、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1.班級情況
我所在班級共有22名學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11人。整體上學生學習風氣較好,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對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學生學習方法比較呆板,個別學生學習不求上進,大多數(shù)學生對課外知識了解不多,僅僅局限于教材內(nèi)容。
2.學情分析
現(xiàn)在的孩子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離戰(zhàn)爭比較遙遠,炮火紛飛的鏡頭只在電視、電影中見過。學習本篇課文,教師要借助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比較廣闊的視野,比較翔實的資料,比較感性的材料,讓學生走近戰(zhàn)爭,更多地了解戰(zhàn)爭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危害,體會古代兵役制的殘酷性。
三、教學內(nèi)容分析
《十五從軍征》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古詩二首》其中之一。這首詩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少年從軍65年返回故里時家破人亡的情景,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帶來的苦難。也同時說明了作者討厭戰(zhàn)爭,渴望和平,關(guān)心勞動人民。
四、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大意,學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想、想象,揣摩理解詩句含義,初步把握樂府詩的語言特點。
2.在熟讀的基礎上,揣摩詩歌表達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讀。
3.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殘酷,感受戰(zhàn)爭給人民生活帶來的苦難,激發(fā)學生熱愛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五、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了解詩歌大意,學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想、想象,揣摩理解詩句含義,初步把握樂府詩的語言特點。
六、教學課時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ㄒ唬、談話導入,交流資料
1、同學們,在講新課前,請回顧一下,我們曾經(jīng)學過哪些有關(guān)戰(zhàn)爭的詩詞?(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些詩詞有的描寫了邊塞風光,有的敘述了戰(zhàn)爭故事,有的傾訴了思鄉(xiāng)之情,有的抒發(fā)了將士的愛國情懷。
2、這僅僅是我們在課本上學的有關(guān)戰(zhàn)爭的課文。其實,描寫戰(zhàn)爭的文章遠不止這些。因為從古至今,戰(zhàn)爭一直是人們關(guān)注的主題。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也是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題目是:(齊讀詩名)《十五從軍征》。
3.交流資料,了解樂府
樂府詩: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署,漢武帝時規(guī)模較大。后來將其演唱的詩歌稱為樂府詩。
。ǘ⒊踝x詩歌,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1.我請一個同學來讀讀這首詩,看看大家預習的情況怎么樣。(指名讀詩歌)
2、這首詩歌有很多生字比較難,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容易讀錯的字:(出示課件,生跟讀:冢,竇,雉,舂,羹,貽.)
3、通過預習,詩中的詞語你都理解了哪些,我們來共同討論一下?
4、了解了詞語的意思,請大家結(jié)合剛才的交流,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生自己說一說)
5、誰能連起來用自己的話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ㄈ⒃僮x詩歌,感知詩歌大意
默讀詩歌,邊讀邊想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ā妒鍙能娬鳌愤@首樂府詩描述的是一位少年從軍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詩中通過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給勞動人民造成的苦難)
。ㄋ模、深入誦讀,展開聯(lián)想:
1、這是一位15歲參軍,80歲才得以回鄉(xiāng)的老兵。這首詩開篇第一句就給我們介紹了老兵一生的經(jīng)歷。(生接讀: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65年。這是人生絕大部分的歲月。在漢朝,男子二十三歲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歲止。如遇戰(zhàn)爭,還要做好隨時從軍的準備,兵役時間可能會更長,這位老兵十五歲參軍,80歲才離開戰(zhàn)場踏上回鄉(xiāng)的路程,體會一下,此時的他心情怎么樣?生個性化地朗讀。
2、是啊,雖然歷經(jīng)了艱辛,但終歸活著回來了,這畢竟是件可喜的事。(板書:喜)他欣喜地歸來,道逢鄉(xiāng)里人,便向鄉(xiāng)里人打聽“家中有阿誰?”鄉(xiāng)里人是怎么告訴他的?學生讀鄉(xiāng)里人說的話:“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鄉(xiāng)里人,會帶著怎樣的心情告訴老兵這個消息呢?不僅是鄉(xiāng)里人,連我們每一個人心里也是充滿悲傷,(生齊讀)假如你就是老人,聽到鄉(xiāng)里人的話,這時候的你會是什么反應,什么心情?
3、可是,這樣的打擊才剛剛開始。80歲的老人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由遠及近,走近自家小院,他看到的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發(fā)揮你的想象:配樂,師讀那四句詩)你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
4、情景誦讀:看到這一切老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也看不到熟悉的親人,感受不到熱鬧的家園了。我65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我65 年魂牽夢的家啊,竟成了————65年的思念,65年的期盼,就這樣化作了滿目蒼涼。然而65年前,我離開家時,我的家并不是這樣的啊,它會是什么樣呢?
5、而現(xiàn)在呢,一切都已經(jīng)蕩然無存,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有————苦苦思盼的親人成了荒野枯骨,曾經(jīng)熱鬧的家園也是一片荒涼破敗,這真是久而不歸,歸而不見啊,這番荒涼的景象,怎不讓人悲傷難過呢。ò鍟罕
6、在這樣的一個家中,80歲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生齊讀: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這樣的飯菜,吃起來是什么味兒呀?結(jié)合剛讀的句子來談。他的苦,不僅是生活上的艱苦,更是失去親人,無依無靠的心里的痛苦。讓我們用朗讀讀出他心里的苦吧。ㄏ胱x的齊讀)
7、面對這一切,他只能是:(生接讀: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只能是老淚縱橫,無聲地哭泣呀。ò鍟浩┧谄裁矗克麨槭裁炊?(請同學們發(fā)揮你的想象,并提筆寫下來,一段話即可。)
8、情景誦讀:是啊,當老兵思念自己朝思暮想的親人時,他只能是—————當老兵思念他和藹可親的鄉(xiāng)鄰時,他只能是————當老兵思念那些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的戰(zhàn)友時,他還是—————當老兵想到自己將孤苦伶仃、無依無靠時,他更是—————人世滄桑的老淚,落在他破舊的征衣上。同學們,他怎能不黯然神傷啊,僅僅是漢武帝在位,五次討伐匈奴,就導致全國有一半的人因為戰(zhàn)爭死亡,有一半的人成了(生:松柏冢累累)
。ㄎ澹、小結(jié),升華主題:
1、這就是這位80歲老兵回家的經(jīng)歷,讓我們一起用朗讀讀出老兵從喜到悲再到泣的回鄉(xiāng)歷程。
2、像《十五從軍征》這樣,描寫戰(zhàn)爭題材的古詩還有很多,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出示課件:不同詩人的戰(zhàn)爭詩句)
王昌齡——從軍行(一、二)
王翰——涼州詞
3、反對戰(zhàn)爭,渴望和平是從古至今咱們每一個老百姓的心愿。但是即便在今天,在這個看似和平的世界上,仍有很多的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在從事著戰(zhàn)爭,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八、課堂練習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十五從軍征》中和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2、《十五從軍征》中從別人口中得知親故凋零的詩句是:
3、《十五從軍征》是一首 詩,樂府是
稱為樂府詩。
九、作業(yè)安排
(一)、查字典填空
1.“羹”字是 結(jié)構(gòu)。用部首查字法,應查 部,再查 畫,用它組詞 。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 ,再查音節(jié) 。
2.“葵”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再查 畫。它的第四畫名稱是 。用它組詞 。
。ǘ、解釋下列字詞
冢: 竇: 旅葵:
羹: 貽: 雉:
(三)默寫古詩《十五從軍征》,然后回答問題。
1.本詩描繪了怎樣的一副情景,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懷?
2.“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可以看出老人怎樣的心情?
3.寫出老人歸家后所看到的無限凄涼之景的詩句是什么?
4.詩中哪一句使全詩的情感達到了頂點,并引起讀者的共鳴?
5.結(jié)合詩中的內(nèi)容,談談你對戰(zhàn)爭的看法。
十、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十五從軍征》課件 課文范讀音樂
十一、自我問答
十五從軍征的主題是什么?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xiāng)途中與到家之后的情景,抒發(fā)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全詩突出寫了“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老士兵的形象,也著力刻劃了“家”的形象,同時只寫了一筆的“鄉(xiāng)里人”的形象也很鮮明。飽經(jīng)風霜、蒼老惶切的老人,無須顧忌、直言不諱的鄉(xiāng)親,衰草古柏荒墳的家園,共同構(gòu)成了一幅真實動人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主題的畫面,典型地反映了漢代社會現(xiàn)實的一個側(cè)面。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簡介作者2、疏通課文3、分析內(nèi)容、歸納課文主題4、分析課文的寫作特色
二、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個成語相信好多同學都聽過,但不知你們是否知道這個成語的出處及它的意思。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對這個成語的濃厚的興趣來學習劉基的這篇《賣柑者言》。
。ǘ┙榻B作者劉基,是元末明初負有盛名的詩文作家,在《誠意伯文集》中共有二十卷。他的作品中所反映的的.生活,自然也就或多或少地揭露了歷史的真相。他的作品中的不少篇幅就是揭露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反動本質(zhì)以及他們壓榨掠奪人民的罪行的思想性、藝術(shù)性都比較強。
。ㄈ┓治稣n文
1、給下列字注音潰kuì 賈gǔ 鬻yù 籩biān 衒xuàn 廩lín 醇chún 飫yù 赫hè
2、解釋疑難詞(2)通假字①賈:通“價”,價錢②衒:通“炫”,炫耀③縻:通“糜”,浪費、消耗(3)詞類活用①業(yè):以……為業(yè),名詞的意動用法②干:盾牌,這里是保衛(wèi)的意思,名詞用作動詞③峨:高戴,形容詞用作動詞(4)解釋疑難字、詞①涉:經(jīng)過 ②潰:腐爛③燁然:色彩鮮艷的樣子 ④鬻:買⑤貿(mào):買 ⑥敗絮:破棉絮⑦實:裝滿 ⑧夫:那些⑨斁:敗壞(5)掌握以下句子翻譯①甚矣哉,為欺也。②而獨不足子乎?③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④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3、分析課文(1)文中說桔子賈十倍,而人卻爭鬻子,為什么?因為桔子的外觀光澤好、質(zhì)感好、顏色好(燃然、玉質(zhì)、金色)
。2)作者是如何來引出本文的議論的中心“欺”的?通過里外的對比。
。3)剛才我們知道了桔子外表是非常漂亮的,哪它里面呢?“如煙撲口鼻,干若敗絮”(比喻)
。4)第三段主要是賣柑者的論述,那么他是針對什么而論述的?是針對我提出的“欺”字
。5)這個賣柑者從幾個方面來論述這個“欺”?兩個
(6)從哪兩個方面來論述?論己之欺、論世之欺
(7)賣柑者是如何論述論己之欺的?他認為,自己只不過為了糊口活命,根本談不上過分,更何況他認為“世之為欺者不寡,而獨我也乎?”
(8)賣柑者對于論世之欺又從幾個方面來論述?兩個先寫武將果能授孫、吳之略耶?再寫文官果能建伊、皋之業(yè)耶?
(9)賣柑者對于武將和文官都由外到內(nèi)進行描述,兩者有什么相同之處?盜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廩粟而不知恥。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實質(zhì)上卻干著欺世盜名、玩忽職守、坐享俸祿的事。
。10)那么這些人和柑子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作者借柑來類比,一針見血地指出,他們與柑一樣,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其本質(zhì)是一樣的。
。11)對于賣柑者的話,我為什么默然無以應?因為我只看到賣柑者的小欺,而沒看到當時整個社會的大欺,不察不思,就貿(mào)然責備別人。而賣柑者舍小擊大,不平而鳴,表現(xiàn)了憤世嫉邪的大無畏精神。其次,那些文武大官的欺騙伎倆比賣柑者不知要高多少倍,論其禍國殃民的危害程度,比起賣柑者,更不可同日而語。
(12)作者為什么要假托賣柑者來針砭時弊?因為這是由于當時言論不自由,作者欲防止因?qū)懘宋脑馐芷群αT了。
。13)歸納主題這篇文章以“予”與賣柑者對話的形式,采用托物喻理的手法,通過賣柑者之口,痛快淋漓地揭露元代末年統(tǒng)治機構(gòu)的腐敗。
(四)布置作業(yè)1、背誦、翻譯課文2、作業(yè)本
三、教后感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認識9個生字,會寫“見、白、田、電”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舟、門”。
2、有感情的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和認字。
教學難點: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月亮”、“小船”、“小小的船”。
教學課時:1課時
授課類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环利惖漠嫛#ǔ鍪緢D)
2.問:圖上出現(xiàn)了什么?(星星、藍天)
3.深藍色的天空有星星在閃爍,多美呀!你還希望有什么?(月亮)
4.你喜歡什么樣的月亮?(圓的、半圓的……)
5.老師也喜歡彎彎的月兒(出示“彎月”)
6.問:這彎彎的月兒像什么?(香蕉、小船)看,老師手上有一個彎彎的月兒,還有一只小小的船。(演示)他們的樣子怎么樣?(很像,一樣)我們就可以說:“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
7.問:這兒為什么是小小的船,而不是小的船呢?老師這兒有一只小的船,和小小的船相比誰更小更可愛?誰愿讀出小小的船的可愛?(指名讀)
二、新授
A、第一句
請把書打開到76頁,“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是課文的哪一句?(第一句)范讀,指名讀,跟讀。
B、第二句
1.彎彎的月兒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同學介紹)
2.范讀
3.小組互讀,男女生賽讀。
C、第三句
1.這么美的夜空,有這樣一只小小的船你有什么愿望?
2.讓我們閉上眼睛,趴在桌上(配樂朗誦:現(xiàn)在,正是夜晚,深藍色的天空有閃閃的星星,彎彎的月亮,而這彎彎的月兒多像一只小小的.船啊!讓我們張開雙臂飛呀飛,飛向藍天,坐在這只小小的船上。)
你看見了什么?(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出示第三句
3.分小組互相討論,你覺得怎樣讀才好聽?請小組讀,你的心情怎么樣?用高興的語氣來讀,齊讀。
D、指導背誦
1.請小老師領(lǐng)讀
2.教師引讀
3.小組互讀、齊讀
4.指名背
5.誰愿意給這首兒歌配上動作,表演給大家看?
6.大家一起來表演一遍吧。
三、歌唱全文
大家的表演精彩極了,小姑娘看到這美麗的夜空也高興地唱起了歌,聽得時候請小朋友為黑板上的☆、、、天,找到它們的好朋友。
四、發(fā)散思維
小姑娘坐在小小的船上,只看見了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如果我們坐在月亮這只小小的船上,還會看見什么?
(出示練習二)指名回答。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園地》教案02-22
語文識字教案02-23
語文《氓》教案02-23
語文《詠柳》教案11-09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備課教案01-21
語文下冊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