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shù)學教案6篇(優(yōu))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nèi)的數(shù)量。
2、培養(yǎng)幼兒的點數(shù)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全家福照片一張。
2、幼兒人手一個小筐,筐內(nèi)有照片若干(碗柜照片、衣櫥照片、鞋柜照片)
3、《幼兒畫冊》(第一冊P11)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做客
1、師:寶寶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nèi)バ∶骷依镒隹,你們開心嗎?
可是去別人家里做客,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有沒有哪個寶寶來說一說?(讓小朋友自由討論,分別請寶寶說一說)
師:去別人家里做客,首先我們要有禮貌,要向主人家的大人們問好,然后呢要換鞋,注意衛(wèi)生,不能把客人家里弄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能隨便去碰主人家里的東西。
2、師:好,讓我們開著火車去小明家里吧。(播放背景音樂,開火車去小明家里)
二、具體過程:
1、目的地已到,請寶寶們下車。
師:寶寶,小明家已經(jīng)到了,我們到站了,要下車嘍。我們先來敲敲門,然后呢換好鞋子,進小明家里。
2、出示全家福照片(播放PPT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nèi)容。
(1)師:“瞧,寶寶們看,一進門的.地方掛著小明家的全家福,照片里有許多人,哪個寶寶說說都有誰?”(請寶寶說一說)
師:照片里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和小明,這些都是小明的家人,是小明最親近的人。
。2)師:“那照片里一共有多少人呢?”(師指一指,寶寶說一說,師幼共同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
師:照片里一共有七個人,我們從左往右要一個一個地數(shù)數(shù),不能把小明的家人漏下哦。
3、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nèi)的數(shù)量。
。1)根據(jù)鞋柜照片手口一致點數(shù)。
師:“看完了小明的家人,我們緊接著來參觀小明的家嘍,先走進玄關看一看,這里有一面大大的鏡子,還有一個鞋柜(播放PPT2),我們來看看小明家的鞋柜里有什么樣的秘密,等等等等。”(老師裝作神秘狀態(tài))
師:“這是小明家的鞋柜,里面有許多許多的鞋子,看,有大大的鞋子是媽媽的,有漂亮的鞋子是媽媽的,還有小小的鞋子是小明的,那究竟有多少雙鞋子呢?小明說數(shù)對了才能接著參觀他的家哦!”(師帶領幼兒一起手口一致共同點數(shù),請寶寶一起說一說,師總數(shù)和方法)
(2)根據(jù)碗柜照片手口一致點數(shù)。
師:“寶寶,用你們的小鼻子聞一聞,那是什么味道。俊
寶寶:“是香香的味道!
師:“原來是小明的媽媽在給寶寶們做好吃的呢,那我們就進小明家的廚房看一看吧!”(播放PPT3)
師:這是小明家碗柜的照片,這次我想請一個寶寶來數(shù)一數(shù)小明家里有幾只碗?(師請個別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師總數(shù)和方法)
。3)根據(jù)衣櫥照片手口一致點數(shù)。
師:“剛剛經(jīng)過香噴噴的廚房,接下來我們向著下一個參觀的地方出發(fā)——臥室(播放PPT4),臥室是寶寶和爸爸媽媽睡覺的地方,這里有床,還有放衣服的地方,衣櫥,下來,我們打開衣櫥看一看,請你數(shù)一數(shù)里面有幾件衣服?”(請寶寶們一起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師總數(shù)和方法)
師:剛才我們參觀了小明家的玄關、廚房、臥室,還重點看了小明家的鞋柜、碗柜、衣櫥,一起數(shù)了數(shù)有多少雙鞋子,多少只碗,多少件衣服,主要是學會了數(shù)數(shù)的方法,要小手點好一個,小嘴說一個,要按照順序,這樣數(shù)數(shù)就不會多不會少,也不會漏掉啦。小朋友們真是聰明,接下來,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更大的挑戰(zhàn)哦。
4、幼兒拿小筐里的物件進行5以內(nèi)的點數(shù)。
師:“在你們的椅子底下,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些小圖片,想請你們數(shù)一數(shù)究竟有幾張,都不一樣哦,自己數(shù)完的小朋友還可以數(shù)給旁邊的小朋友聽!保úシ臥PT5)
5、完成《幼兒畫冊》的練習,鞏固5以內(nèi)的點數(shù)。
延伸:
再寶寶們自己操作點數(shù)以及完成畫冊,寶寶點數(shù)熟練以后,可以增加點數(shù)數(shù)量至7。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根據(jù)物體的不同特征按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推理能力。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操作活動,充分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PPT課件、玩具、吸管、紐扣等活動過程:
一、導入話題:
出示PPT教師:你們看圖上是什么?哦,是房子,有多少座房子呢?一起數(shù)數(shù)看,1、2、3.它們是誰的家呀?我們一起來看看,原來是小猴、小兔、小老虎的家。
教師:天黑了,小動物們都要回家了,發(fā)現(xiàn)回家的路讓大灰狼給破壞了,你們愿不愿意幫它們把小路鋪好,送它們回家呢?
二、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簡單的排序規(guī)律,再教師講解出示PPT教師: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動物吧!可是它們對鋪的路有要求。
小猴:你們看小猴家的路是怎么鋪的'?(幼兒觀察:紅黃藍)誰愿意來幫助它?(請個別幼兒來幫忙。)
小結:小猴家的路是紅黃藍。你們說它是幾種顏色?它們3個為一組,顏色各不同,我們可以用ABC來表示。
小兔:再看看小兔家的路是怎么鋪的?誰愿意來幫助它?(請個別幼兒來幫忙。)
小結:小兔家的路是三角形、正方形、正方形,它有幾個圖形,幾種圖形。三角形可以用A來表示,那兩個正方形怎么表示?同樣的圖形,可以用一種符號表示,我們可以用ABB來表示。
小老虎:你們看小老虎家的路要怎么鋪?誰愿意來幫助它?(請個別幼兒來幫忙。)
小結:小老虎的家應該是兩個三角形、兩個圓形。
教師:小老虎家有幾個圖形?幾種圖形?你們覺得我們應該用什么符號表示?(請個別幼兒嘗試。)
小結:圖中有兩個大三角形,兩個小圓形,可以用兩種符號來表示,一樣的圖形用重復的符號來表示,可以用AABB來表示。
三、分組操作練習,按物體的不同特征進行排序。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小動物們鋪出不同的路出來嗎?
老師在桌子上放上了各種不同的材料,請小朋友們好好想想你要選擇幾種物品排列?梢院屠蠋熍帕械囊(guī)律一樣,也可以自己創(chuàng)新,排好的小朋友等老師看完后再排列其他的。
幼兒自由排序,請多名幼兒將操作結果進行演練并歸納小結排列規(guī)律,其他幼兒根據(jù)其特征進行操作。
小結:不同的物體,我們可以根據(jù)它的大小、顏色、形狀、長短等進行排序。
四、結束:
教師: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例如:你的衣服、鞋子上,班級、家里的裝飾品上等等一些。活動后小朋友可以去找找。
現(xiàn)在,請小朋友按一個男生、一個女生的順序去小便、喝水。
五、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做的不好的地方來說說:由于對于電子白板不是太熟悉所以導致幼兒部分操作不能完成。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在強調(diào)符號時,要與幼兒交代清楚。在幼兒操作時,如果一排放不下,放第二排時可以先讓幼兒說說,然后再排。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幼兒自由操作時,可以引導幼兒怎么排,排好后可以在講評時讓那些拼錯的幼兒來說說,哪里錯了,這樣可以幫助幼兒鞏固學習。其次,在挑選材料時注意選擇,挑選適合孩子的難易度。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動手腦操作、探索,來發(fā)現(xiàn)圖片、某些物品的中心點,從而知道某些物品有中心點的原理。
2.通過活動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探索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
活動準備:繩子、圓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
1.出示一根繩子,請幼兒來找出它的中心點。
2.教師:小朋友想的辦法又快又好,準確地找到這段繩子的中心點。
二、幼兒操作、探索尋找圓的中心點
1.老師為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圓形的紙片,請你來找找看圓的中心點在哪?
。.幼兒動手腦進行操作、探索,尋找圓的中心點,用筆點好。
教師巡回指導、檢查,進行個別輔導。
3.請幼兒來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
你是怎樣找到中心點的?你的圓的中心點在哪?
4.教師:小朋友操作、探索的方法、結果,并選出最佳的操作方法和最準確的操作結果。
5.請幼兒再試試:學用剛才最佳的方法操作。
三、幼兒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
1.請幼兒動手腦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
2.幼兒動手腦進行操作、探索,尋找正方形的中心點,用筆點好。教師巡回指導、檢查,進行個別輔導。
3.請幼兒來介紹操作過程和結果。
你是怎樣找到中心點的?你的正方形的中心點在哪?
4.:邊對邊、角對角對折,兩條線的交叉點就是它的中心點。
四、幼兒探索尋找圓形隊列的'中心點
1.出示:九個圓片排列成的正方形。
剛才我們是用對折的方法找到的中心點,現(xiàn)在這九個圓片排列成的方形,不能折,那么,它的中心點在哪里呢?
1.請幼兒動腦后講出中心點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在中間的圓心上,橫的中心線與豎的中心線交叉的地方就是它們的中心點。
2.出示:八個圓片排列成的長方形。那么,它的中心點在哪里呢?
3.請幼兒動腦后講出中心點的位置,并說出理由。
在兩條中心線的交叉的地方就是它們的中心點。
五、幼兒操作探索其他物品的中心點
1.那么,你知道我們桌子的中心點在哪兒嗎?
2.請幼兒與同伴一起合作操作,探索、測量出桌子的中心點。
3.讓幼兒來介紹與同伴合作的操縱過程和結果。
六、活動延伸:
還有好多東西我們可以去找找它的中心點,請小朋友回家去與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測量,尋找中心點。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復習6的組成,體驗兩個部分數(shù)之間的相互轉換關系。
2。學習7的分合,知道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感知遞增遞減的關系。
3。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推理,并注意傾聽、理解同伴的發(fā)言。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數(shù)字卡片;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碰球,游戲。
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6,與幼兒共同玩"碰球"游戲。
教師: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
幼兒答:嘿、嘿,你的2球碰4球。
教師可以變換數(shù)字卡片,與集體、小組、個別幼兒玩,也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出示卡片帶領大家玩碰球游戲。
(2)ppt課件復習6的組成,引導幼兒自主學習7的分合。
。3)學習7的分合。
在已經(jīng)學會6的.組成基礎上,請幼兒將7朵花分到兩個不同的花瓶中,請幼兒說說有幾種分法。
請幼兒齊讀一讀7的分合式。
。4)出示7只小狗圖片,找找小狗的不同特征,然后根據(jù)小狗的不同特征分類。
(5)讓幼兒看一看、讀一讀,鞏固7的分合。
2、操作活動。
(1)依樣涂色進行7的分合,并記錄7的分合式。
引導幼兒觀察圖上辣椒的數(shù)量及顏色的變化,請你按序
涂色,并看圖記錄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
觀察點卡分合式,請你在方框內(nèi),畫出相應數(shù)量的圓點填寫分合式。
。3)觀察數(shù)字7,學習在日字格中,正確地描寫數(shù)字。
3、活動評價。
(1)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其他幼兒邊看邊念分合式,鞏固對7的認識。
。2)教師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對書面整潔、操作正確的幼兒給予表揚和肯定。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按大小,多少,序數(shù)等進行1—5排序。
2、訓練幼兒排序能力,體驗排序游戲帶來的快樂。
3、感知序數(shù)的方向性,初步使用序數(shù)詞來表示物體的位置。
4、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卡片,5個瓶子(裝有不同顏色并有刻度)、頭飾、帶序號的5個小椅子、帶序號(1—5)的可掛脖子的紙牌、套卡(5套不同顏色不同大小形狀的卡紙組成)。
活動過程:
一、激情引入
昨天我們班來了一名新小朋友,這個小朋友卻不知道站在隊伍的什么位置?
二、排隊排序
1、先請三名小朋友上前面來,請一名“老師”幫他們排隊
師:我先請一名小朋友當老師,這名小“老師”要幫助這三名小朋友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好隊
四名小朋友排隊
師:剛才那名小“老師”排得不錯,我們都覺得很好,現(xiàn)在我再請兩名小朋友到前面來,一名繼續(xù)當小老師,幫助后上面的小朋友排到隊伍里。
當排好后,老師再請另一名小朋友上來幫助四名小朋友重新排隊,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下面的小朋友當評委,看他排得對不對?
五名小朋友排隊(同樣的方法,讓幼兒為五名小朋友排隊)
(這部分主要是讓幼兒學會目測高矮,能夠要據(jù)老師的要求從高到矮,或者從矮到高進行縱隊排列)
2、過渡: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真的不錯,可以當老師了。遇到了一個麻煩,想讓小朋友幫這五個瓶寶寶排排隊
教師出示5個不同的顏色,不同容量的瓶子,事先打亂順序。請小朋友按照不同的順序排列,可以從多到少,也可以從少到多,排列后請幼兒說出排列的理由。
(注:幼兒可根據(jù)多少,也可以根據(jù)刻度的`大小,還可以目測高低。)
過渡:小朋友最愛吃哪種水果呢?
3、教師這有5盤蘋果,請小朋友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
教師出示5盤蘋果,每盤蘋果的個數(shù)由1—5個,可讓幼兒自由發(fā)揮:可以從多到少,也可以從少到多,只要說出理由即可。
4、過渡:小朋友有些累了。排了半天隊,先幫小朋友然后是瓶子和蘋果現(xiàn)在我想請表現(xiàn)不錯的小朋友玩一個“找椅子”的游戲
游戲規(guī)則:5名小朋友帶著5個不同的序號的紙牌,有5個按順序排序的椅子,每個椅子背上貼上序號(1—5),當老師說:“預備,坐”!小朋友可根據(jù)自己紙牌上數(shù)字去找椅子?茨膫小朋友又快又好!
。ㄟm當增加難度)將椅背上的數(shù)字去掉,根據(jù)老師的指令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按1—5坐下,看哪個小朋友反應快。
(讓幼兒學會按序數(shù)排序)
三、區(qū)域活動
過渡:游戲結束了,下面到了自己動手的環(huán)節(jié)了
過程:教師給每一組小朋友發(fā)一套卡片,套卡是由5種形狀5個大小5種顏色組成的25張卡紙圖形
教師讓幼兒自己想象排序,其中發(fā)揚小朋友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可按圖形、顏色、排出隊來。但按大小排列出來有些困難,教師可給予提示,因為按大小排列顏色和圖形就不同,思維跨度較大!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半圓形的基本特征,初步體驗半圓形和圓形之間的關系。
2、知道生活中的半圓形物體,并能用半圓形與圓形進行創(chuàng)意組合創(chuàng)造出各種物體。
活動準備:
很多大小和顏色不一樣的圓形和半圓形圖形的彩色紙、膠水、白紙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導入課題
1、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圓形寶寶,是誰呢?”教師出示圓形,幼兒一起回答。
2、教師:“現(xiàn)在圓形寶寶要變了,壓一壓,剪一剪,看,變成什么了?(半圓)
3、教師:“半圓課調(diào)皮了,看它開始翻跟斗了,一二三,翻,變成什么了?(半圓),一二三,翻,變成什么了?(半圓)。
4、教師總結:“哦,原來半圓無論是站著還是躺著,坐著,都是半圓。
5、教師出示兩個相同的半圓,請幼兒上前將兩個半圓并在一起,看變成什么了?(圓形)。
教師總結:“兩個相同的半圓合起來是圓形。
二、從認識生活中的半圓到尋找圖片中隱藏的半圓形。
1、教師:“在我們平時生活中,你看到過像半圓一樣的東西嗎?
2、幼兒講述平時生活中半圓形的事物。(切開的西瓜、傘、月亮、切開一半的蛋糕、扇子等等)
3、教師請幼兒欣賞生活中的很多像半圓形的建筑物與生活用品。
總結: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物體都是用半圓形來做的,很美觀。
三、幼兒利用各種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的圓形和半圓形來組合圖形。
1、教師出示各種圖形組合圖,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半圓形。
2、教師鼓勵幼兒運用大小不一、顏色不一樣的圓形和半圓形來來組合成好看的圖形,然后黏貼在白紙上。
3、幼兒進行圖形組合,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在操作時,先要試著拼一拼,然后再用膠水貼起來。教師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出與老師不一樣的圖形。
四、展示作品。
1、教師可視現(xiàn)場情況給予正確的語言引導協(xié)助幼兒大膽的想象并完成操作)
2、教師講評、小結。
。1)先讓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評。
。2)教師小結(小朋友,剛才小朋友都表現(xiàn)的不錯。平時我們一般用流暢的線條來完成一幅作品,今天呢我們用各種圖形也完成了一幅作品,這說明只要小朋友多動腦筋用什么都可以變成一幅美麗的作品。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動物叫聲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06
大班數(shù)學教案:管子變形的秘密_大班數(shù)學教案07-13
大班數(shù)學教案10-26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6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9-01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9-09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