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2-11 11:13:44 教案 投訴 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匯總(7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搜集報刊信息的方法,學會抓住重點講清內容,并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要示達到真實性、可靠性,完整。

      課前準備:布置學生平時做好報刊摘錄工作。

      教學設計;

      一、明確要求:

      1、何謂信息即音信、消息,所以說交流的范圍極廣,信息的獲得要靠平時多看、多聽、看各種報刊雜志。

      2、提出目標:在獲取眾多的信息中在究其真實可靠性后,擇其主要的進行摘錄,在摘錄中要抓住重點,在交流信息中抓住要點進行轉述,并加上自己的意見,做到簡明扼要,表達清楚。

      二、學習例文,明確方法:

      1、搜集信息。在搜集信息前,個人要定個主題,圍繞這個主題去看報刊,調查訪問,了解信息的'真實可靠性。然后對其信息做好摘記,如確定科技為信息主題,就從書報、雜志去尋找后作好摘記,有蚯蚓與垃圾、四大天象新景觀、形形色色的森林、“太空種子”結碩果、方形西瓜等從中選擇了四大天象、太空子結果、方形西瓜、“和平”號之最作為信息交流的內容。

      2、組織語言。信息交流要做到簡潔明了,再把已得到的信息進行組織,用簡短的語言把來龍去脈講清楚。如“太空結果”這一信息這樣寫:河北省磁縣農(nóng)業(yè)開發(fā)園區(qū)從農(nóng)科院購進西紅柿、菜椒、黃瓜三個品種的“太空種子”后實行無公害式管理,其產(chǎn)量和營養(yǎng)含量都起過普通蔬菜的2-3倍,大的西紅柿重達1500多克。

      3、加上見解。信息組織好后,為了激起聽者的激情,提高信息交流的作用,還應加上個人的見解。如上面一段信息可加上這樣的見解:“科技發(fā)展,宇宙真奇妙;太空種子

      奇妙變化給了你什么啟示?將來將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4、注意點:⑴開場白:說明來歷、引起注意。

      我從《關心下一代周報》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太空子結果》,請聽

     、菩畔l(fā)布應做到條理清楚,簡潔明了。

     、墙Y束語:表示感謝!靶畔l(fā)布結束,謝謝大家的合作。

      三、交流信息

      1、要求抓住重點講清事情,并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一、二句,時間限制在1分鐘里。

      2、學生信息交流

      從真實性、可靠性、個人見解三個方面來評議,并給予一定的獎勵。

      三、以《少年報》和《少年報》為材料,在兩分鐘內搜集信息,看誰搜集得多,記得牢,而后全班交流。

      我從《》看到了一則×××消息,我想×××。

      四、交流:

      ⒈小組交流,推派代表,全班交流。

     、沧⒁恻c:開頭說明來歷,結束表示感謝。

      五、作業(yè):搜集學校信息,回家發(fā)布校園信息。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簡介〕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是一篇典型的說明文。全文圍繞“海洋,為什么被稱為21世紀的希望”這一中心問題展開敘述,從礦產(chǎn)資源、高蛋白食品、水力發(fā)電、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一一說明了人類利用海洋的現(xiàn)狀及設想。文本充分運用了對比表達的方式,有效地將比喻與擬人揉合在說明方法中,讓海洋充滿了活力。

      〔目標預設〕

      1、閱讀課文的語言文字材料,了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系,理解為什么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激發(fā)學生探究海洋的興趣。

      2、討論發(fā)現(xiàn)“人類正在迎來開發(fā)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人與海洋的關系非常密切”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感受文本內容的綱目與條理。

      3、品味體會文本說明方法與語言特色,模仿文本語言進行表達。

      〔重點、難點〕

      感受文本的說明方法與語言特色,理解海洋真正是21世紀的希望。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币虼嗽诮虒W中,不僅要抓住知識要點,更要引導學生關注知識背后的語言文字、表達方式等。雖然這篇說明文文體簡潔、通俗易懂,但同樣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運用語言、感悟形象、曉悟情趣,上出濃濃的“語文味”。

      〔教學過程〕

      一、生字詞引文本,感對比說明

      1、課文預習了嗎?出示三個生字:“慷”“蘊”“脅”,指名讀讀,選擇你認為難寫的字寫一寫,注意提醒學生“慷”下面不是“水”。

      2、這三個字課文中是怎么組詞的? (威脅 慷慨地給予 蘊藏 )

      3、預習了課文,你能聯(lián)系文本內容,用其中的一個詞說說話嗎?適機指導學生讀讀相關段落。

      預設一:人們受到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食物的匱乏的威脅,海洋慷慨地給予我們高蛋白食品。適機理解“匱乏”

      預設二:世界受到能源危機的威脅,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

      預設三:人類受到電力缺乏的威脅,海洋蘊藏著海浪、潮汐等的無窮無盡的能量,

      預設四:海洋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水資源,可以慷慨地給予人類以空間。

      [設計意圖]從詞語入手,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引導學生理解詞義!翱犊亟o予、蘊藏”是從海洋這一方面講的,而“威脅”卻是從人類現(xiàn)狀方面說的,海洋“慷慨地給予我們了什么?它蘊藏了什么?人類的現(xiàn)狀受到了什么威脅?這兩個問題涵蓋了文章內容的全方面,在這樣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這三個詞的意思,還進一步加深并拓展了文本內容的理解:人類面臨的困境威脅,“慷慨地給予、蘊藏”突顯了開發(fā)、利用海洋的美好前景,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二、關鍵句析段落 明文本結構

      1、我們已經(jīng)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用幾句話簡單地概括文本的內容,并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歸納的。

      預設一:找出文中的關鍵句,組合在一起。

      預設二:將各段內容合理組合。

      2、出示“人與海洋的關系非常密切” 、“人類正在迎來開發(fā)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

      讀一讀,在文本中找到與之相呼應的句段,師生對話交流,明確它們在文本中的作用。(中心句總起、過渡段總結上文引起下文。)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不同于別的學科,既有語言內容的學習,也需語言形式的掌握。本板塊訓練學生概括歸納文本內容的能力,明晰概括歸納的方法:可以逐段疊加整理段意,可以找出文章中關鍵句段。在讀思議的基礎上,文本的內容與框架便可以了然于心。

      三、表達中品情感 悟語言特色

      ㈠、讀“人與海洋的關系非常密切”的段落,體會語言表達的.特色。

      讀讀文章的1—3自然段,作者是怎么表達人與海洋的關系密切的,找出的相關的語句,說說你的體會。

      預設一:從內容上談。作者從兩方面來說明這關系的密切。海洋對人類的利與弊,人類對海洋的敬與畏。引導學生讀好關鍵短語:“航行的便利、豐富水產(chǎn)、不可缺的食鹽、掀翻船只、沖垮海堤,毀滅城鎮(zhèn)!(出示與短語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預設二:從形式上關注。

      1、說明文一般沒有華麗的詞句,也沒有動人的情節(jié),語言也平實樸素,所以會讓一些讀者覺得枯燥沒意思,但是課文的語言特別的生動有趣,試著找一找。

      2、在找的基礎上出示以下句子:

      (1)海洋給人類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給予人類豐富的水產(chǎn)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鹽。

      (2)但是,海洋發(fā)起脾氣來,也會無情地掀翻船只,沖垮海堤……

      (3)在喜怒無常的海洋面前,人們只能“望洋興嘆”。

      聰明的你,發(fā)現(xiàn)了這些句子的特點了嗎?關注加橫線的字詞,小組討論交流,說說你的體會。(這些字詞的使用使句子變得活潑生動了,海洋就像人一樣,有喜怒哀樂,會有人的動作和神情,海洋的形象一下子豐滿、鮮活了起來。)

      3、適機理解“望洋興嘆”及引號的用法。

      (1)請課前查過字典的同學說說“望洋興嘆”的意思或者老師出示故事:

      秋天的雨水使河水全部上漲,眾多大川、小溪的水都流入黃河,水流洶涌而寬闊。于是河神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一直來到北海邊。向東望去,卻看不到水的邊際。于是河神才改變自己先前得意洋洋的臉色,望著汪洋大海對北海神感嘆說:“原來我自高自大,以為誰都不如自己,,現(xiàn)在看來我是多么渺小。” 典故中的“望洋興嘆”是什么意思?嘆什么?

      聯(lián)系課文內容說說我們課文中的“望洋興嘆”是什么意思?嘆什么?為什么還加上雙引號呢?

      (2)課文中還有一些加上雙引號的句子,看看它們又隱含著什么秘密。

      A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顆“水球”。

      B目前,陸地上的煤、石油等礦藏,由于長期開采,已越來越少,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在鬧“能源危機”。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思維的點,一點一得。引導學生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表達效果,以及關注引號的用法。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在說明的語言表達上有其獨特的精彩之處,說明不是干澀的無情物,人有情,物亦有情。把這些精彩之處聚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整體的悟讀,實現(xiàn)一課一得。

     、、讀“人類正在迎來開發(fā)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從語言中感受海洋的魅力。

      自由讀文章的5-8自然,每一段都嘗試填一填。

      海洋是個 ,人類 。

      預設一:海洋是個聚寶盆,人類便把目光轉向海洋,致力于海洋礦產(chǎn)資源的開發(fā)。

      1、你從聚寶盆看出了什么?課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我們在致力開發(fā)海洋?

      2、比較朗讀,說說自己的體會。

      出示:如今,一座座海洋石油平臺已矗立在海濤之中,一艘艘海洋考察船已駛向大洋深處,先進的海底探測器也已潛入深海大顯神威。

      如今,一座海洋石油平臺已矗立在海濤之中,一艘海洋考察船已駛向大洋深處,先進的海底探測器也已潛入深海大顯神威。

      3、小結:作者將海洋比作“聚寶盆”,讓我們形象地感受到海洋內礦產(chǎn)資源的無窮無盡。你能像作者這樣形象地表達嗎?讀讀其它的段落,試一試。

      預設二:海洋是個“食物柜”,人類向海洋索取高蛋白的食品。

      預設三:海洋是個“能源站”,人類可以向海洋索取價格低廉。

      預設四:海洋是個“家園”,人類可以在海底拓展生存空間。

      預設五:海洋是個“淡水庫”,人類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解決水荒。

      [設計意圖]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理解,還要讓自己的語言美起來。課文中形象的表述海洋是一個聚寶盆,本環(huán)節(jié)利用文本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的模仿,海洋是個“食物柜”、海洋是個“能源站”、海洋是個“家園”、 海洋是個“淡水庫”,扎扎實實進行語言訓練。

      4、學到這兒,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你還想拋什么問題給大家思考?

      海洋還是個 ,人類 。

      [設計意圖]讀出理解是收獲,讀出問題也是收獲。讀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更是收獲。此環(huán)節(jié),旨在訓練學生處理、概括信息的能力。

      5、深入思考:海洋對于人類來說,是不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呢?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說話訓練,不但引導學生深化了對課文內容的認識也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保護海洋、合理開發(fā)和應用海洋資源的重要性,同時也認識到作為一名小學生,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積極探索海洋的奧秘,宣傳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四、作業(yè)中重遷移 達讀寫目標

      你心目中未來的海洋是什么樣子的?結合課文內容與搜集到的資料,寫一篇短文,用上“慷慨地給予、蘊藏、威脅”等詞。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此處是讀寫結合,與開篇理解前后呼應。意在趁熱打鐵,積累運用,把語言訓練做得更扎實、有效。

      板書設計:

      13、海洋——21世紀的希望

      聚寶盆——開發(fā)海洋礦產(chǎn)資源

      食物柜——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源站——利用海洋發(fā)電

      淡水庫——淡化海水

      新家園——建設海底城市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群英降馬》這篇課文節(jié)選自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課文中對馬的描寫非常生動,對人物性格的刻畫非常傳神。課文中通過對小紅馬三次擾亂馬群的動作描寫以及眾牧人對小紅馬來歷的議論烘托了小紅馬的神駿,通過對韓寶駒降馬的濃墨重彩地描寫,與郭靖降馬時那淡淡的一筆描寫相對比,從而反襯出小說的主人公郭靖的神勇。這段內容既有直接描寫,又有側面描寫,從內容到寫作方法,對學生都有啟發(fā)。

      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一篇關于馬的課文和兩首關于馬的詩,對馬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馬的詩、馬的歌、馬的成語、馬的精神在學生頭腦中都有初步的認識。盡管如此,由于這是一篇小說,其中的語言與以往課文有所不同,所以在理解上仍有一定的難度。而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的方法也是第一次接觸,這都要我們老師適時適當?shù)囊龑,才能使其理解掌握?/p>

      基于對課標的把把握,對教材的理解,對學情的分析,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能夠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抓住小紅馬三次擾亂馬群的動作描寫,以及眾牧人對小紅馬來歷議論的語言描寫感知小紅馬的神駿。在讀中感悟課文內容,讀中體會作者寫作的巧妙之處。

      由于這是一部小說,所以了解小說的語言特點和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寫作方法是這一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我抓住重點,通過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來突破難點。

      1、課一開始,我通過一段視頻加上我的解說,來讓學生了解課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把握課文的感情基調。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接著通過讀題目來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通過研讀小紅馬三次擾亂馬群的動作描寫,來感知小紅馬的桀驁不馴、奔跑迅速、機靈之極等特點。讓學生讀出自己對小紅馬的理解。通過反復說這是一匹什么樣的馬?來培養(yǎng)同學們對小紅馬神駿特點的理解。弄清正面描寫的特點。

      3、通過對眾牧人對馬的議論的研讀,從中明白小紅馬的來歷,從而加深對馬的認識,了解側面描寫的妙處。

      整節(jié)課我采用了評書的語言特點來設計引導語,讓學生了解小說的語言特點及朗讀方法的不同。

      但由于當時有一些老師在聽課,加上自身素質有限,我的設計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課上我沒有進行評書式的范讀,并且口頭語太多,加上學生不夠放松,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這些都影響了我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改進,力求打造優(yōu)質高效的語文課堂。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一些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面的基本知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2.認識生字6個,學寫生字4個。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識字教學。

      2.通過學習課文,對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的訓練。

      教學難點:

      理解:水田、插秧。

      教學用具:

      自制課件、教師用生字卡片、學生用生字卡片、音樂(小白船)。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都喜歡猜謎語,下面聽老師說一則謎語:“你笑他也笑,你哭他也哭。你問他是誰,他說你知道!保▽W生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鏡子有關的文章,看看作者在文中把什么寫成了鏡子?(板書課題:插秧)

      看到這個題目,你有問題要問嗎?

      解釋:把水稻的秧苗插到水田里的活動就叫插秧。(課件)

      二、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同學們找出了自己不認識的字,現(xiàn)在我們來做一個“集體的力量大無比”的游戲好不好?

      2.這個游戲需要小組合作完成兩件事:

      第一件:每個同學說一說自己不認識的字,組內同學想辦法解決這些字的讀音。

      教師小結合作情況。

      3.小組匯報讀課文。

      要求:聽的同學邊聽邊想:你要向他們學什么?你能給他提一些好的建議嗎?

      4.教師配樂朗讀,學生評議。

      老師為什么能讀得這么好呢?因為我有一個小竅門。就是我一邊讀課文一邊用腦子想象美麗的圖畫。比如:我讀到映照著藍天,我的腦海里就會出現(xiàn)藍天的圖畫,這樣就能讀得有語氣了。不信,你們也試試。

      師穿插金鑰匙的內容,使學生掌握了方法。學生參與評價,體現(xiàn)了師生平等的'意識。

      4.齊讀課文。

      5.背誦課文。

      (1)指名背。

      (2)會背的站起來背。

      向同學們介紹,你是怎么背會這篇課文的?

      6.發(fā)散思維

      同學們的辦法可真多,看來你們都是愛學習的好孩子,看這句話,你會填嗎?

      課件:水田是鏡子,映照著藍天,農(nóng)民在插秧,插在( )上。(你照鏡子,鏡子里就會出現(xiàn)你,鏡子里出現(xiàn)藍天,農(nóng)民就會在哪兒插秧呢?)

      齊讀,這句話寫得多美呀!你能想象水田還映照著什么嗎?

      水田是鏡子,映照著( ),農(nóng)民在插秧,插在( )上。

      現(xiàn)在,讓我們也做個小詩人,自己做幾句詩。

      水田是棋盤,農(nóng)民在棋盤上( )。

      水田是地毯,農(nóng)民在地毯上( )。

      水田是( ),( )。

      過渡:同學們真聰明,你們也成了小詩人了。據(jù)老師上網(wǎng)查資料,我發(fā)現(xiàn)農(nóng)民伯伯也非常聰明,他們已研制出“七彩水稻”,你們想和農(nóng)民伯伯比一比,種出咱們的多彩水稻嗎?教師出示水田圖:上面標上小組號,每個小組發(fā)五棵稻秧,小組合作討論熱烈的,教師獎勵一棵稻秧。

      三、學習生字,游戲:多彩水稻我來插

      1.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出示:插、秧、鏡、映、農(nóng)、民。

      組長帶領組員用學過的方法記字。

      2.討論:你們是怎樣記字的?

      說得好的到黑板前插一棵稻秧。

      學生說哪個字,教師就往黑板上粘哪個字,說完后帶領學生齊讀。

      將學生分為九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塊稻田,哪個小組的同學回答問題正確就可在自己小組的稻田里

      插一棵稻秧,哪個小組插的稻秧多哪個小組就獲勝。

      3.游戲:照鏡子

      方法:教師舉生字卡片,學生讀出來并舉出生字卡片。

      4.同學們,看,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插上了多彩稻秧,雖然有的小組多有的小組少,但這都是我們積極學習換來的,看到你們那么愛學習,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

      四、寫字

      1.出示“農(nóng)”。

      2.描描書上“農(nóng)“的筆順,邊說邊描。

      3.自己描描書上的“農(nóng)”,說一說怎么寫才好看。

      4.教師指導寫。

      5.大家評議。

      6.自己寫“民“的筆順,描紅,寫字,同桌評議。

      7.在生字本上寫字。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由于生態(tài)失衡造成災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增強環(huán)保和生態(tài)意識。

      2.學會生字,掌握“千里迢迢”等詞語。

      3.學習并運用科普文的閱讀方法,能抓住知識要點,了解實例,明白道理,知道語言特色。

      重點與難點:

      ブ氐悖貉崢破賬得魑牡難習方法,明白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ツ訓悖涸鑾墾生的環(huán)保與生態(tài)意識。

      教學準備: 收集當?shù)丨h(huán)保和生態(tài)保護狀況正反兩面的事例。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初步理解25個詞語。

      2.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過程

      1.回顧導入。

      ァ抖眠》學后,知道學習科普說明文有哪兩個基本要求?一般該怎樣閱讀?

      (自學生字詞——抓知識要點——悟課文寫法。)

      揭題《意想不到的災害》,繼續(xù)按這樣的順序學習課文。

      2.自學質疑。

      (1)學習生字詞。

      (2)通讀全文,邊讀邊想。

      タ撾男戳四男┰趾?為什么稱這些“災害”是意想不到的?

      劃出不懂的問題。

      (3)指名讀課文,檢查初知理解,質疑問難。

      隨機交流字詞:字音:肴、迢、泌、濫、畜牧

      字形:蟾、濫、蔗

      詞義可結合課文理解。

      3.默讀分段。

      出示句子:

      ケ糾炊勻死嚶幸嫻捏π泛腕蛤埽為什么會成災呢?生物學家告訴我們,不論什么動物,它們在自然界生存,都必須和周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持平衡。

      フ饈鞘裁淳渥?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

      ザ懶⒎侄危全班統(tǒng)一。

      說說段落大意。

      4.鞏固作業(yè)。

      作業(yè)本上第2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用舉例、擺數(shù)字的方法說明道理的寫法。

      2.懂得生態(tài)平衡的意義,增強環(huán)保與生態(tài)平衡意識。

      (二)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聽寫字詞。

      2、閱讀課文。

     。1)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課文用哪些事實來說明這個道理?

     。2)閱讀填表:

      ナ奔洹 地點 造成損失 災害原因

      1980 西班牙 產(chǎn)稻區(qū)26000公頃稻田 被蟹破壞

      ァ 中東地區(qū)

      浙江紹興

      ヒ磺Ф嗄昵

      ゼ甘年前

      1983年2月

      ソ淌光指導學生填1980年西班牙的蟹災,然后讓學生獨立閱讀填寫,“災害原因”欄暫不填。

      パ生填表結束,四人議論,全班交流評議。

      ィ3)體會用詞的準確。

     。4)默讀思考:為什么平常對人類有益的東西也會變成災害?這些竟想不到的災害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默讀劃找——全班交流——填寫“災害原因”欄。

      (5)讀書歸納。第二段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不論什么動物”指哪些動物?為什么要保持平衡?什么叫制約因素?

     。6)訓練說話:用“如果……就……;一旦”說說食物、天敵、疾病等對動物的制約作用。

      3.練習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本第5題。

     。2)調查關于生態(tài)平衡方面的知識、事例。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由于生態(tài)失衡造成災害的原因,知道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增強環(huán)保和生態(tài)意識。

      2、嘗試用實例說明保持生態(tài)環(huán)境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1.回顧總結。

      (1)我們的學習任務是什么?課文講哪幾件意想不到的災害?作者介紹這些事例是為了什么?

      (2)課文和《冬眠》在寫法上有什么異同?

      相同:運用數(shù)字,用詞準確。

      不同:課文先舉例后分析說理。

      (3)還有什么疑難問題?讀課文,看周圍,有什么話想說?

      2、拓展閱讀《蛇與莊稼》。

     。1)自讀,繪制食物鏈圖。

      (2)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如: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如暖冬)引起的災害,人口繁殖速度過快引起的危害,動物種群減少的危害等。

      4、作業(yè):

      用你查找到的實例,仿照課文寫法,寫一篇短文介紹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能給要查字典的字,確定音序和部首;能用組詞的方法,辨析形近字。

      2、能熟練地拼讀音節(jié),寫出詞語。

      3、能照樣子,改寫句子(前置表示時間、地點和詞語)。

      4、能獨立閱讀短文,用歸并意思相近的自然段的'方法給短文分段。

      二、教學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1、能給要查字典的字,確定音序和部首;能用組詞的方法,辨析形近字。

      2、能熟練地拼讀音節(jié),寫出詞語。

      教學過程:

      1、用兩種方法查字典。

      2、比一比,再組詞。

      (1)逐組比較字的音、形、義。

      (2)找規(guī)律:形聲字,不能讀“半邊字”。

     。3)完成。

      3、讀拼音,寫漢字。

      4、比較句子。

     。1)各自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2)計論“總愛”加在“坐”字前的作用,“不時”加在“發(fā)出”和“陣陣”加在“喝彩聲”前的作用。

     。3)對比朗讀。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1、能照樣子,改寫句子(前置表示時間、地點和詞語)。

      2、能獨立閱讀短文,用歸并意思相近的自然段的方法給短文分段。

      教學過程:

      1、改寫句子。

     。1)試做。

      (2)校對,將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前置,使句子的意思不變。

      2、照樣子寫句子。

     。1)讀懂例句的意思。

      帶點詞的前面講什么,后面講什么,整個句子是怎樣構成的。

      誰用什么贊美什么。

      誰一面干什么,一面干什么。

      (2)分別用兩個句式口頭造句。

     。3)完成書面作業(yè)。

      3、短文閱讀。

      (1)通讀全文,說說“短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張帆提醒大家要節(jié)約用水的故事。

     。2)將6個自然段歸并成兩段。

      短文寫了張帆在“節(jié)約用水”上做了哪兩件事?

      按自然段歸并的方法分段。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訓練、列舉,讓學生辨別同音字與形近字,正確地搭配詞語。

      2.積累名言警句。

      3.練習寫字。

      4.閱讀欣賞《繁星》,感受文中描繪的意境,感受本文用詞語造句的特點。

      5.通過語文綜合學習(搜集、交流與星空有關的資料并完成一篇相關的習作),融觀察、閱讀、交流、習作于一體,培養(yǎng)學生多種能力。

      教學重點

      閱讀欣賞與習作。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搜集的資料。

      2.準備“漫談星空”發(fā)言稿。

      教學時數(shù)

      4課時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

      1.學生自讀詞語、讀讀想想,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匯報,明確“秘、密、蜜”三個字為同音字與形近字。

      3.討論:怎樣區(qū)分“秘、密、蜜”這組形近字。

      4.學生齊讀詞語體會。

      5.學生列舉其他同音字及形近字,并想辦法區(qū)分它們。

      如:惱——腦決——絕在——再嘗——常

      二、詞語搭配

      1.學生獨立完成。

      2.針對個別現(xiàn)象由同學互幫互助解決。

      三、名言警句

      1.學生自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反饋,解疑。

      3.明確:本類三組詞語都是戒驕戒躁、虛心類。

      4.引導學生繼續(xù)積累這類名言。

      5.讀一讀名言,增強記憶,加強理解。

      6.選擇或收集一則寫在語文筆記本上作為座右銘。

      四、作業(yè)

      1.積累同音字、形近字。

      2.收集名言。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讓學生仔細觀察對比2個左右結構的字或4個上下結構的字,看看它們各部分占位比例有什么不同。

      2.學生交流。

      3.教師重點指導寫其中的一兩個字。

      4.學生練寫。

      5.小組內評比打分。

      二、閱讀欣賞

      1.自讀思考,文章講了什么?

      2.學生交流。

      3.默讀:用“”畫出你不懂的地方。

      用“”畫出你認為精彩的詞句。

      4.學生匯報。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如:半明半昧:昧——昏暗的意思。

      搖搖欲墜:墜——落下的意思。

      5.再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6.指名朗讀、賽讀。

      7.積累好詞好句。(充實“詞語庫”)

      第三課時

      一、學習準備

      1.讓學生觀察星空,找一找北斗星、北極星、銀河等。

      2.讀一讀有關星空的叢書,了解一些有關星星的傳說,搜集一些有關資料和圖片。

      二、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學習準備及完成作業(yè)情況等。

      三、活動程序

      1.小組交流有關星空的資料。

      2.小組報選代表準備在班級匯報。

      3.小組代表逐一匯報。介紹的內容包括資料的出處、內容、自己的`感想和體會,也可以接受同學的提問。

      4.評出最佳資料搜集員、最佳發(fā)言者。

      第四課時

      一、習作指導

      1.說一說:參加“漫談星空”活動,你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還聽到了哪些美麗動人的故事?

      2.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應該選擇哪些資料?

      3.討論:開頭可寫些什么?怎么結尾?

      二、習作練習

      1.將發(fā)言的內容,整理成一篇發(fā)言稿,題目自擬。

      2.學生修改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謄寫作文。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5-22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2-30

    小學語文《鯨》教案01-13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01-18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7-22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3-17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3-21

    小學語文教案11-08

    小學語文《春》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