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趣的陀螺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趣的陀螺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趣的陀螺幼兒園教案1
活動目標
1、感知視覺暫留造成的奇妙現(xiàn)象。
2、在游戲中體會兩種顏色相配的陀螺旋轉后會產(chǎn)生新顏色的奇妙現(xiàn)象,并能認真記錄。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陀螺轉動時顏色的奇妙變化。
教學難點:了解奇妙的視覺暫留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塑料陀螺(幼兒人手一個)
自制彩色卡片若干
實驗大記錄表一張
幼兒實驗記錄表(幼兒人手一份)
油畫棒
有關視覺暫留的幾種玩具
活動過程
一、出示陀螺,幼兒自由探索,激發(fā)興趣。
1、玩陀螺
師:寶貝們,大家快來看看,圖片上的兩位小朋友在玩什么呢?他們看起來玩的很開心。大家玩過陀螺嗎?你們想不想來玩一玩呢?老師給大家?guī)砗枚嗄,一會兒就讓你的陀螺寶寶隨著音樂一起舞蹈吧!音樂一停,陀螺寶寶的舞蹈也要暫停,他們要休息一會兒。寶貝們聽明白了嗎?好,跳起來嘍。úシ乓魳罚┐蠹彝娴拈_心嗎?請你們來說說你是怎么玩的?
2、引出彩色卡片
師:剛才老師也玩了玩,確實很好玩,可是我的陀螺寶寶說“我有點冷,我不想玩了”。哦,原來寒冷的冬天到了,陀螺寶寶也怕冷,所以他不愿意和我玩了,不過,沒關系的,侯老師給它準備了一頂好看的帽子,這樣,它出來跳舞的時候就不會感覺冷了。大家看我給陀螺寶寶選擇的小帽子吧。(出示彩色卡片,引導幼兒觀察,說出卡片顏色)好,現(xiàn)在我要請它跳舞給你們看了。(音樂開始,教師分組給幼兒展示旋轉的陀螺)
3、嘗試第一張卡片
師:有的小朋友說他也想來試一試,那我們快來試試吧,看看你們轉動陀螺時能發(fā)現(xiàn)什么小秘密?現(xiàn)在請小朋友給你的陀螺寶寶戴好帽子,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來試試吧!等陀螺寶寶停止跳舞以后把你發(fā)現(xiàn)的小秘密告訴我們。(提供紅黃卡片,播放音樂,幼兒旋轉陀螺,教師觀察)
二、嘗試驗證,感知色彩變化,學會簡單的記錄
1、師:請一位小朋友來大聲告訴我們你發(fā)現(xiàn)的秘密。(出示記錄表,幼兒回答,教師作好示范記錄)好,大家的小眼睛都特別亮,表現(xiàn)都很棒,你們可以為陀螺寶寶得到第二頂帽子,讓我們轉轉看吧!看看這次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2、提供紅藍卡片,幼兒旋轉陀螺,再次探索顏色變化。
3、請一位幼兒用完整的話表述陀螺轉動前和轉動時的顏色變化,并請另外一位幼兒幫著做好記錄。
4、小朋友們的表現(xiàn)真棒!所以可以得到更多的帽子,那我們趕快來發(fā)現(xiàn)其中的秘密吧。ㄓ變好咳艘粡堄涗洷,各種顏色卡片)播放舒緩的音樂,幼兒操作記錄,教師觀察指導)。
5、請幼兒用完整的話來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的小秘密。
小結:寶貝們,你們都很了不起,就是一個個小科學家呀!發(fā)現(xiàn)了這么有趣的現(xiàn)象,那咱們來想想,為什么兩種顏色轉動起來就會出現(xiàn)一種新顏色呢?(幼兒回答)鼓勵幼兒的回答。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觀看視頻,展示幾種有關視覺暫留的小玩具,再次引起幼兒興趣。
1、觀看視頻
師:偉大的科學家伯伯也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了,并給這種奇妙的現(xiàn)象取了個名字,叫做“視覺暫留”。當我們看卡片時,看到了紅色,在轉的時候紅色不會馬上消失,而會在眼前停留幾秒鐘,緊接著黃色也映入眼前,兩種顏色就重疊起來了,也就形成了新的顏色——橙色。
2、引起興趣
師:原來視覺暫留現(xiàn)象就在我們身邊呀,就連好看的動畫片也是根據(jù)這個現(xiàn)象制作成的,老師也試著根據(jù)這個科學原理做了一些小玩具。(出示玩具,簡單操作,讓幼兒說出發(fā)現(xiàn)的小秘密,并請幼兒來玩一玩。)看來我們都可以當小魔術師了。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感受,就能發(fā)現(xiàn)好多的小秘密。請小朋友慢慢去發(fā)現(xiàn)吧!
3、小結
寶貝們!今天大家和侯老師一起見證了陀螺的顏色變化,還了解了“視覺暫留”現(xiàn)象。一會兒我把這些好玩的玩具放到咱們的科學探究區(qū),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繼續(xù)來玩。
四、活動延伸
寶貝們,今天老師和你們在一起特別開心,我想和你們繼續(xù)做好朋友,同時,我有兩個小愿望想讓你們來幫我實現(xiàn),我想看看三種顏色或多種顏色的陀螺轉動起來的.變化,那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制作好嗎?還有一個小愿望就是我想知道生活當中哪里還有視覺暫留的現(xiàn)象,也請小朋友用心去觀察,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分享給老師和小朋友。
五、活動結束
幼兒整理活動所用物品,隨音樂走出活動室。
活動總結
此活動通過孩子們感興趣的陀螺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結合美術元素讓幼兒感知旋轉陀螺的色彩變化,知道兩種顏色相配會產(chǎn)生一種新的顏色,在活動中,我覺得整個活動思路還是很清晰的,孩子們的探索興趣也被較好的激發(fā)著。在提問和回應上,能做到簡潔、明了,能運用指向性明確的語言來引導孩子的思考和探索,幼兒通過嘗試、感知,實驗在玩中發(fā)現(xiàn)科學秘密,積極性很高。由此過渡到“視覺暫留”這一科學現(xiàn)象,再次激發(fā)了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也萌發(fā)了他們今后繼續(xù)探索的愿望。不過,在活動中有些細節(jié)沒有處理好,比如引出“視覺暫留”這一科學現(xiàn)象后,應當再用通俗、淺顯的語言來給幼兒作出解釋,使幼兒更容易接受,今后需要不斷改進,以求更上一層樓。
有趣的陀螺幼兒園教案2
有趣的陀螺
設計意圖:陀螺是我們的一樣傳統(tǒng)玩具,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玩,還經(jīng)常比比誰的陀螺漂亮、誰的陀螺轉的快、轉的穩(wěn),還經(jīng)常問我們一些有趣的問題,看著他們那投入的樣子,讓我們產(chǎn)生了設計這一活動的念頭。于是,我們就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大小不一、各種各樣的陀螺關,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感知陀螺的各種特性,同時還能培養(yǎng)幼兒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動手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細心、耐心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制作簡單的陀螺,發(fā)現(xiàn)陀螺轉動需要達到平衡的秘密。
2、體驗自制玩具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玩具陀螺若干
2、彩色紙片、餑薺、櫻桃蕃茄、桂圓等水果、積木、蠟筆、牙簽、火柴棍、果凍殼、樹枝(有彎有直)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結伴玩各種陀螺,激發(fā)制作陀螺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樣好玩的玩具,是什么呢?(出示陀螺)
幼:陀螺。
師:陀螺是什么樣子的呢?
幼:陀螺是尖的,下頭也是尖的,那樣才能轉。
幼:底下是尖尖的,上頭是圓圓的,中見有個小孔,還有一根豎插的東西,會轉的。
通過觀察與已有的經(jīng)驗,幼兒了解了陀螺的外型特征,引起幼兒玩陀螺的愿望。
師:你們以前玩過陀螺嗎?老師請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來玩一玩。
幼兒自由結伴玩陀螺。在玩的過程中,小朋友之間相互交流著玩陀螺的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小朋友開展著比賽,比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通過玩陀螺這一環(huán)節(jié),小朋友直接感受著陀螺的.各種特性,也感受著游戲的快樂。
師:你是怎么玩的呢?陀螺再你的手中怎樣?
幼:我把陀螺放在地上,用手捏住小柄,然后用力一旋,陀螺就飛快的轉起來了。
幼:我和朋友一起比賽,我的陀螺轉的最快,轉的時間最長啦。
幼:我的陀螺轉起來,一格紅一格黃的顏色分不清了,都變成橘黃顏色了……
幼:陀螺真好玩,我真想自己也來作個陀螺。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讓幼兒滿足游戲的愿望,同時也了解陀螺的基本特性。在活動中,通過教師引導,同伴交流,自己積極探索,發(fā)現(xiàn)了陀螺在運動中的特點。激發(fā)幼兒自己制作陀螺的欲望。
二、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自己制作陀螺,探索怎樣才能使陀螺轉得又穩(wěn)又快。
師:小朋友也想自己來制作一個陀螺,那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來制作陀螺呢?
1、老師為大家準備了許多材料,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呢?(教師向幼兒介紹材料)
2、請你選擇喜歡的材料自己制作一個漂亮的陀螺。(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作好了嗎?請你們拿著陀螺來玩吧。ㄓ變和孀灾频耐勇,教師觀察)
4、咦,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不起來,有的小朋友的陀螺轉的起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陀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師與幼兒共同尋找原因并加以說明、修改)
1、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修改后的陀螺能不能轉起來。
2、下面請小朋友再去用其他材料制作陀螺,想一想怎樣才能使陀螺轉得又穩(wěn)又快,并選出轉的時間最長的一個準備參加比賽。(幼兒繼續(xù)制作教師指導)
三、游戲“陀螺大王”,結束活動。
1、拿好你轉的最好的陀螺參加“陀螺大王”比賽,誰的陀螺轉得時間最長誰就是今天的“陀螺大王”。
2、頒獎、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孩子們對這一操作活動極為感性趣,在操作活動中,教師為小朋友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吸引著他們。小朋友能自己選擇各種操作材料,反復實驗,自己制作陀螺。當他們成功時,他們高興的舉著陀螺給老師、給小朋友看;當不成功時,他們會提出問題,并能反復嘗試,尋找問題的所在。孩子們在不斷的探索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探索精神得到了培養(yǎng)。同時,在活動中小朋友感受到了操作活動的喜悅,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有趣的陀螺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嘗試在轉轉玩玩中探索發(fā)現(xiàn)陀螺旋轉起來后的視覺變化。
2.具有仔細觀察的習慣和探索的興趣。
3.體驗自己動手設計和制作的快樂。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及花紋的陀螺。
2.有一定硬度的紙板若干,剪紙、扎孔圖釘、牙簽、彩色筆等。
活動過程
一、玩玩轉轉,讓陀螺轉起來
1.教師出示陀螺h
1.幼兒自由轉陀螺,讓幼兒仔細觀察旋轉前與旋轉后什么發(fā)生了變化。
2.幼兒討論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陀螺轉起來后在視覺上的變化。
教師小結:由于陀螺轉得很快看上去各種顏色混合在一起了,(教案出自:www_dakao8_com)小塊的顏色變成了圓形,看上去都是圓的`。
三、制作陀螺
1.幼兒選擇材料制作陀螺,告訴幼兒剪圓時注意邊緣要光滑。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自己制作,裝飾陀螺。
2.幼兒自由轉動陀螺,發(fā)現(xiàn)轉起來后在視覺上的變化,自由討論交流。
3.玩玩轉轉,看誰的陀螺做得最好,轉起來最好看,轉的時間最長。
四、延伸活動:
幼兒玩自制陀螺,進一步感知陀螺的各種變化。
有趣的陀螺幼兒園教案4
主題的產(chǎn)生:
課間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張旭小朋友趴在桌子上玩一個塑料制得手捻陀螺,其他的孩子,小腦袋碰在一起,圍著指手畫腳、躍躍欲試。
彭夢媛說:“張旭給我玩一會吧!”
張輝說:“哎,快看!陀螺上的小白兔不見了!
趙瑜說:“張旭,我家也有一個,明天,我拿來給你玩!
紫薇說:“康寧,你知道,這東西是從哪里買來的嗎?”
康寧搖搖頭說:“不知道!
楊格格看我在一旁站著,就仰起臉來問我:“老師,它為什么能轉?”
我俯下身去撫摸著她的頭說:“你動腦筋想一想,看一看!
圍觀和討論的孩子越來越多,討論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陀螺”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我及時捕捉到孩子的興趣所在——玩陀螺、了解陀螺。同時生成出“有趣的陀螺”的這一游戲活動的價值:
〈1〉陀螺是民間游戲的一種,具有健康、娛樂的作用。會給幼兒的活動渲染上種種獨特的色彩。
〈2〉許多廢舊的物品可以制作出形式多樣的陀螺。
〈3〉可以利用“陀螺”做媒介,加強家園的聯(lián)系。
〈4〉能促使師生互動,師生同樂。
于是,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點和需求點生成了主題活動“有趣的陀螺”。
。壑黝}的實施]
1、師生協(xié)作,確立主題網(wǎng)。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你了解陀螺嗎?想玩陀螺嗎?”孩子們立刻興奮起來,七嘴八舌的提出了疑問。激發(fā)幼兒對“陀螺”的興趣。
師幼共同設計了主題網(wǎng):
主題——有趣的陀螺
分題——由來——種類及形狀——制作——玩法——作用
主題網(wǎng)確立以后,怎樣才能更好地讓幼兒了解“陀螺”這一民間游戲的起源。孩子們開始討論,出主意,有的說,回家問爺爺;有的說,回家問爸爸;有的說------等,孩子們急切地心情也影響著我,用什么方法,也讓家長參與到孩子們求知的欲望中,我想了許久,還是給家長寫一封信比較好。內容如下:
尊敬的家長:
您好!
陀螺,是我們小時侯玩過的民間游戲,現(xiàn)在我們的孩子想玩,也都想知道從什么時候人們開始玩陀螺?怎樣制作陀螺?你們能幫助他們找答嗎?”
謝謝
我把這封信發(fā)給了每一位小朋友,他們帶回家后,讓他們的父母、親戚都看一看大家集思廣益,共同探討陀螺的由來。
2、搜集有關資料。
在以后幾天里,教師、家長和孩子們投入到搜集有關的資料中。我讓幼兒把爸爸、媽媽寫的紙條拿給老師看。
趙翼的紙條上寫著:“老師,關于陀螺我了解的不多,從電視里看過某個朝代宮廷里的王孫玩的東西”。
張娟的紙條上寫著:“對不起,我真的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王勝朝的紙條上寫著:“尊敬的老師,我知道,我爺爺?shù)臓敔斠餐孢^。具體從哪個年代傳下來的他們也不太清楚,對不起!
宋明朝的紙條上寫著:“我從中央電視臺的《走遍中國》節(jié)目上看到木球、馬球、曲棍球都是從維吾爾族一個叫莫達里娃的地方起源的,不知道我們玩的陀螺是不是從那里傳來的?”
張瑤的舅舅是老師,他拿來了一本《山東教育》,上面寫了一篇關于陀螺制作方面的文章。
家長的紙條上各抒己見,看著一張張紙條,我們又禁不住問幼兒:“現(xiàn)在,你們知道陀螺的由來嗎?”。孩子們一聽爭先恐后地議論起來。
潘沛龍說:“我爺爺說,他小時侯玩過!
楊宗進說:“我爸爸說,他小時侯玩過!
劉明朝說:“很早時候,宮里的大官們玩過!
孩子們邊說邊做用邊抽陀螺的樣子。孩子們興奮的樣子感染著我們,我們隨機給幼兒提了一個問題:
3、陀螺的種類與形狀
陀螺的轉動吸引著每一個孩子,為了激發(fā)孩子們探索和求知的欲望,我問他們:“小朋友,張旭那天拿來的陀螺好玩嗎?你們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個哪?”孩子的臉上馬上洋溢起興奮的表情。我又說:“制作以前,你們必須仔細觀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我還沒說完孩子們的小腦袋又碰在一起,去觀察前幾天拿來的哪個陀螺。為了讓孩子們都能觀察到陀螺,我事先制作了幾個用紙板、火柴棒制作的陀螺給他們看。孩子們一看又有了新的陀螺,更高興了。
魯康轉動著小腦袋說:“用瓶蓋穿上鐵絲一定也能轉。”
張望說;“老師,用紙盒剪成長方形能轉嗎?”
“老師,用我爸爸收的廢舊塑料剪成圓形能轉嗎?”
孩子們通過觀察想象著用什么材料制作出自己的陀螺!鞍,孩子們,快來看。老師的這一個陀螺!焙⒆觽凂R上圍攏了過來!
“老師,你的陀螺為什么用手捻轉不起來呀?”
“老師,你的陀螺象個小饅頭!睏罡窀裾f。
張瑤馬上反駁:“不對,老師的陀螺像我奶奶蒸的窩窩頭。”
宋明超說:“這個陀螺的底面像鉛筆頭。”
孩子們觀察的仔細認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無形之中就把陀螺的種類和形狀說了出來。我抓住時機告訴幼兒,陀螺樣子都像圓錐形,這樣才能轉的快而穩(wěn)。
4、制作與繪圖
。1)制作
制作的過程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鍛煉手和腦的協(xié)調的過程。怎樣才能發(fā)揮孩子們的動手動腦的意識。又怎樣才能發(fā)揮家長、教師的主導作用呢?我想了許多方法。都覺得實施起來不夠好。這次,正趕上星期五我們園開“家長開放日”活動,何不借花獻佛,利用制作“手捻陀螺”搞一次親子活動。星期五的上午,孩子們的活動角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材料(酒盒、瓶蓋、廢舊塑料、鐵絲、火柴、小竹棒等)。下午,我們和家長說明了這次活動的意義后,制作開始了。孩子和家長制作的很投入,不一會兒,各種各樣的陀螺在家長和孩子們的`配合下制作出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的陀螺在桌上飛旋起來了,孩子們吹呼著,雀躍著,神采奕奕的相互觀摩、交流著制作過程。家長們看到自己和孩子們一起制作的陀螺在飛旋,成年人的臉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有的家長提議制作——鞭抽陀螺。我捉住時機,讓家長回家和孩子一起制作幾個鞭抽陀螺。
兩天后,孩子拿來了自己的陀螺:有木頭做的、磚頭做的、土豆做的、地瓜做的、蘿卜做的,各種各樣的陀螺在孩子們的手中轉動。孩子們舉著陀螺議論紛紛,各抒己見。
“我這是用桐木刻的。爺爺用鐮刀幫我削,可難削了!眲⒚鞒f。
魯有說:“我是用槐木削的,爸爸用鋸、刀幫我制作的。更難削。”
張進寶結結巴巴地說:“我是用地瓜削的,我削了一個,爸爸削了一個,我削的不轉,爸爸削的轉!
張玉強說;“老師,我這是用磚頭磨的,是我小舅幫我磨出來的。”
。2)繪圖
孩子們互相欣賞著自己的陀螺,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老師,我的陀螺上沒有花紋,想畫上行嗎?”接著,孩子們有了水彩筆后,都在各自的陀螺上畫最喜歡的動物、植物和條紋等;有的還畫上機器貓,卡通人物等。用手一轉,陶醉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
孩子們把自己的陀螺放在活動角里;ハ嘈蕾p著心愛的陀螺:“畫小白兔的是我的;這個畫大蘋果的是我的;畫小老鼠的------”!袄蠋煟覜]制作陀螺,用橡皮泥捏一個行嗎?”張奧怯怯地說。這是一個多么好的教育時機。『⒆拥南胂缶谷贿@么豐富。在他的建議下,幾個沒有制作陀螺的孩子跑去拿橡皮泥專心的捏起來。有好幾個孩子跑過問我:“老師,泥巴可以捏嗎?”“老師,媽媽用來包餃子的面,可以捏嗎?”彭夢媛別出心裁:“老師,雪,可以捏嗎?”孩子的小腦袋瓜里有這么多想法,我真高興。“老師,快來看哪!我用紙疊的陀螺還轉了幾下。”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新雨小朋友用紙疊的‘香包’,用手一捻還真的轉了幾下。
對孩子的制作和繪畫,以家長輔導孩子們動手為主線,教師加以引導為輔線,讓活動開展的豐富多采,有滋有味。
5、玩法與作用
通過設立主題網(wǎng)、制作、繪制,幼兒已掌握了不少有關陀螺的知識,剩下的就是怎么玩了。我利用活動課讓幼兒玩,在玩的時候,不時的引導幼兒去編兒歌。“陀螺,陀螺,真好玩!笨上乱痪浜⒆硬恢撛趺淳帲已a充到:“我玩,你玩,大家玩!睆埻∨笥寻盐覀儗W的‘找朋友’的歌詞改了一下“找呀,找呀,找陀螺,找到一個好陀螺。你也玩,我也玩,大家一起玩陀螺”。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編兒歌的能力在玩陀螺的過程中得到發(fā)揮。他們有的一起玩,有的二人玩,有的大家一起玩,陀螺好似一塊大磁鐵,對他們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小朋友遞給我陀螺和小鞭邀我一起玩。于是,我用鞭抽陀螺。孩子們有的蹲著看;有的干脆趴在地上專心看;有的小朋友還學著我的樣子抽陀螺,師生同樂其樂無窮。孩子們玩累了圍攏在我的身旁.紅撲撲地小臉上寫滿了興奮:“老師,我都出汗了”;“老師,張旭昨天和我打架了,今天我們玩陀螺和好了。”孩子們從玩中得到快樂。我也把知道的陀螺有健身和娛樂的作用告訴了他們。
。垠w會與反思]
在這次生成課的活動中,孩子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孩子們大膽提出問題,學會了多種途徑獲取知識;學會了怎樣和家長、同伴去溝通、交流;也不斷和教師、家長、同伴發(fā)生互動,密切了關系。同時,發(fā)展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讓幼兒從這次活動中體驗到快樂。教師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點,并能讓幼兒順應興趣去發(fā)展,也及時的設定內容和目標對幼兒生成的新的活動給予支持。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發(fā)揮,對生成活動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探索。
【有趣的陀螺幼兒園教案】相關文章:
陀螺幼兒園教案10-07
幼兒園中班教案《陀螺》03-17
《陀螺》教案01-27
《彩色陀螺》教案02-25
玩陀螺大班教案06-23
《陀螺》教案(精選21篇)11-17
《陀螺》教案15篇01-27
大班游戲教案好玩的陀螺教案04-05
大班游戲教案:玩陀螺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