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小班教案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1.交流材料,回憶經(jīng)驗
從孩子們對吹泡泡特別感興趣入題,詢問小朋友還找到了哪些會變泡泡的東西,并請他們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帶來的材料。
2.分類介紹,豐富經(jīng)驗
(1)請小朋友向大家介紹各自帶來的材料,說說他是怎么知道這種材料可以制泡泡水的.。
(2)由于小朋友帶的材料可能有重復,無需一一介紹,當介紹到某種較普遍的材料時(如沐浴露),可以問問還有誰也帶了這種材料,帶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
3.運用經(jīng)驗,積極探索
(1)在探索活動正式開始前,教師對材料作簡單介紹。
師:今天我們就用自己帶來的材料做泡泡好嗎?戚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有杯子、蓋子上帶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籃里也有各種不同的材料,你們也可以選擇。
(2)孩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的問題
a.觀察孩子們使用材料的情況;
b.及時根據(jù)孩子們的探索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
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知泡泡,并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探索結(jié)果;
d.發(fā)現(xiàn)幼兒不同的操作方法時,及時讓其他幼兒分享這些信息。
4.交流分享,體驗快樂
(1)當有的幼兒制作出泡泡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和同伴、老師分享自己的快樂和經(jīng)驗。
(2)和孩子們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戲。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愛護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2. 能用自己的話大膽說出小鴨的外部特征及生活習性。
3. 通過觀察,能說出xx喜歡吃xx。
4. 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小鴨的外部特征和生活習性
難點:能用自己的話大膽說出小鴨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情境創(chuàng)設:小河、草地
2.小鴨叫聲的音樂磁帶。
3.小鴨手偶。
4.小狗、小貓、小雞布偶及小動物們愛吃的食物。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教師拿小鴨手偶,扮演小鴨,隨音樂在小河里捉魚,在草地上跳舞!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2. 教師以自我介紹的口吻介紹小鴨的外部特征,及生活習性,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二.進行部分
3. 教師引言,引出兒歌《小鴨》。
4. 學習兒歌《小鴨》,鞏固對小鴨的外部特征及生活習性的認識。
5. 鼓勵引導幼兒說出小鴨的外部特征及生活習性。
6. 鼓勵啟發(fā)幼兒大膽向好朋友介紹小鴨。
三.結(jié)束部分
鼓勵幼兒到“小河”里學小鴨捉魚,在“草地”上學小鴨走路。教師指導。
四.活動延伸
1.教師引言:聽!誰在哭?小朋友玩得正高興吶!誰在哭?(教師環(huán)顧四周)哦!原來是小貓、小狗、小雞在哭。你們?yōu)槭裁纯扪?是不是也想跟我們一起捉魚呀?可你們......(啟發(fā)幼兒自己說出小貓、小狗、小雞的生活習性)。?不想捉魚?哦!原來它們是肚子餓了!寶貝們,小動物可是我們的好朋友,這會它們的肚子餓了,我們該怎么辦?(幼兒……)看!這有小動物們愛吃的食物!我們?nèi)ノ顾麄兂园!可你一定要說出xx愛吃xx,這樣說小動物們會更喜歡你們的!
2.幼兒送食物,并說出xx愛吃xx。教師指導。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jié)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xiàn)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特別是在活動延伸部分,幼兒都顯得特別積極,并能大聲說出小動物的特征和習性,給小動物喂食物時 ,一個個的認真樣,真是可愛極了,活動結(jié)束時都不愿離開!此次活動中唯一不足的是結(jié)束部分,我要把活動延伸和結(jié)束部分換一換,幼兒的興趣還挺高,我就結(jié)束了活動,如果把這兩個部分換一換,我想這節(jié)活動就更完美了!
小百科:鴨子英文名稱:Duck。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雁形目,鴨科鴨屬動物,是由野生綠頭鴨和斑嘴鴨馴化而來。是一種常見家禽。鴨是雁形目鴨科鴨亞科水禽的統(tǒng)稱。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動物。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喜歡嘗試穿不同大小的鞋,滿足模仿成人的愿望,愿意說說各種鞋子的名稱,并跟著老師模仿穿不同鞋所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教學準備:
爸爸、媽媽、小朋友的鞋若干雙、鞋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類鞋,引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要請你們看一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
打開裝有爸爸大鞋子的盒子,請幼兒猜猜盒子里是什么?然后請幼兒把爸爸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打開裝有寶寶鞋子的盒子,請幼兒猜猜盒子里有什么?請幼兒把寶寶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打開裝有媽媽鞋子的盒子,請幼兒猜猜盒子里是什么?請幼兒把媽媽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2、 請幼兒說說鞋架上有那些鞋子?(旅游鞋、皮鞋、涼鞋等)
3、 最高一層是誰的'鞋子?(貼上爸爸的頭像)你怎么知道是爸爸穿的鞋呢?除了爸爸穿大鞋子還有誰也穿鞋子的呀?
小結(jié):原來爸爸、叔叔、爺爺、外公~~的腳最大,所以要穿大鞋子。
4、 最低一層是誰的鞋子?(貼上寶寶的頭像)你怎么知道這是寶寶穿的鞋呢?
小結(jié):寶寶的腳最小,所以要穿寶寶自己的鞋。
5、 中間一層是誰的鞋子?(貼上媽媽的頭像)你怎么知道媽媽喜歡穿高跟鞋呀?還有誰也喜歡穿高跟鞋呢?穿上高跟鞋漂亮嗎?
小結(jié):原來高跟鞋很漂亮,媽媽、阿姨、老師~~~都愛漂亮,她們要穿高跟鞋。
二、嘗試穿鞋,體驗穿不同些的感覺
1、你們平時在家里穿過大人的鞋子伐?今天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穿大人的鞋伐?想先穿誰的鞋呢?
2、我們先穿最高一層的鞋子,是誰的鞋呀?穿上爸爸的大鞋子會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提出穿鞋的要求)學爸爸走路。穿上爸爸的鞋,走路就像坐上大輪船,突突突突。(上班、下班、走樓梯等)
3、剛才你們穿大鞋子走路,怎么樣了?
小結(jié):穿上大鞋子走路很慢,而且呀容易摔跤。
4、現(xiàn)在我們再來試試穿上媽媽漂亮的高跟鞋,走起路來又會怎么樣呢?穿上高跟鞋試一試(提出穿鞋的要求)學學媽媽走路的樣子。(上班、下班、走樓梯等)穿上媽媽的鞋就像踩高蹺,噠噠噠噠。
5、剛才你們穿高跟鞋走路時,是怎么樣的呀?
小結(jié):穿上漂亮的高跟鞋,走路的時侯有點不穩(wěn),因為鞋跟太高了,不適合我們寶寶穿對嗎?
6、 現(xiàn)在請寶寶穿上自己的鞋,試一試走路有什么不一樣?(提出穿自己鞋子時的要求)老師用兒歌提醒幼兒穿鞋的方法:小鞋子,像小船,小腳丫,是船長,小腳伸進船艙里,用力拉起鞋后跟。
7、 請寶寶穿上自己的鞋,我們一起來走走,跳跳、跑跑。(放歌曲:兔子跳)
8、 寶寶穿上自己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樣呀?
小結(jié):寶寶穿上自己的鞋,不大不小真合適,運動起來最安全對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運動嘍!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小花被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抱一抱娃娃,幫娃娃蓋蓋小被,激發(fā)幼兒關心別人的情感。
2、初步了解正確折小被、鉆小被的方法,有初步的保暖意識。
活動準備:
娃娃若干(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娃娃的床、白色方巾(大小以能包住娃娃為準。
活動過程:
一、抱娃娃
1、自由的抱娃娃,和娃娃說說話,激發(fā)幼兒扮演角色的意識。
2、出現(xiàn)娃娃哭聲,引出話題:娃娃怎么拉?為什么要哭。浚ㄓ變鹤杂芍v述)
3、教師歸納幼兒的回答,引發(fā)出娃娃要睡覺了。
二、帶娃娃睡覺
1、 那你們帶娃娃去睡覺,好嗎?
2、 幼兒帶娃娃睡覺(觀察幼兒是否給娃娃蓋小被,以及幼兒蓋小被的方法)
3、 你們的本領很大的,都帶你們的娃娃睡覺了是嗎?咦?怎么娃娃還在哭。浚ㄓ變鹤杂芍v述)
4、 老師傾聽娃娃說話,引出話題:原來娃娃的被子旁邊都沒有蓋好,風婆婆從這鉆進去了,娃娃覺得很冷啊,你們能不能想想辦法,讓娃娃睡的暖和一點啊?
5、 幼兒自由為幼兒包折小被。
三、帶領幼兒觀察娃娃
1、 請“爸爸、媽媽”介紹自己包的方法(不強求方法,以能包住娃娃為準,以鼓勵為主)
2、 可在幼兒自己得出結(jié)論的基礎上,引導個別還在再來包一包。
四、出示幼兒蓋的小被
1、 你們平時睡的小被暖和嗎?
2、 你們的'小被是怎樣蓋的?
3、 示范幼兒小被的折法,介紹幼兒正確鉆小被的方法。
五、延伸活動
1、你們的小被又暖和有漂亮,那么你們看看,娃娃的小被漂亮嗎?
我們等會做游戲的時候也幫娃娃把被子打扮的漂亮一點好嗎?
2、和娃娃說再見,離開活動室。
小班教案 篇5
小班語言活動:水果歌
執(zhí)教者:張小燕
活動目標:
1、觀察梨子、蘋果等水果的顏色,以水果的顏色為特征創(chuàng)編兒歌。
2、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課件梨子、蘋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圖片
2、水果卡片(梨子、蘋果、葡萄、西瓜)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熡坠餐媸种赣螒,導入活動。
(二)、出示課件,引導幼兒《看水果,說顏色》
1、教師設置情景《顏色娃娃找朋友》
2、出示水果圖片,引導幼兒說說水果的顏色
3、請幼兒點擊出示彩色水果
4、教師出示幻燈引導幼兒按顏色給水果分類
。ㄈ⒄故緢D卡,編《水果歌》
1、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請娃娃做客》
2、教師示范根據(jù)水果顏色特征編兒歌。
3、引導幼兒仿編兒歌
4、師幼共同將仿編的.兒歌念一遍
。ㄋ模、師幼共同游戲,多形式朗讀兒歌
1、游戲《擊水果》
教師介紹玩法,部分幼兒上臺游戲,練習兒歌
2、聽音樂《數(shù)鴨子》,師幼共同朗誦兒歌
邊聽音樂邊創(chuàng)編簡單的水果歌
。ㄎ澹、教師小結(jié)
活動延伸:
1、鼓勵回家或把其他水果編進兒歌,并念給爸爸媽媽聽。
2、在語言區(qū)放置其他水果圖片。引導幼兒為他們編《水果歌》。
3、與家長溝通帶幼兒認識更多的水果,了解其他顏色,并將其編進兒歌,體驗成功的樂趣。
附:兒歌《水果歌》
什么水果紅紅的?蘋果蘋果紅紅的。
什么水果黃黃的梨子梨子黃黃的。
什么水果綠綠的?西瓜西瓜綠綠地。
時間:20xx年11月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斑馬和奶牛黑白花紋組合在一起的不同特征表現(xiàn)。
2、在游戲情境中嘗試撕出長條和塊狀花紋,發(fā)展手指靈活性。
3、樂于參與裝飾活動,體驗幫助韋伯找到朋友的樂趣。
活動重點:
了解幾種黑白動物花紋的特征表現(xiàn),并能進行表述。
活動難點:
能在音樂情境中大膽撕出條狀和塊狀的紙片。
活動準備:
1、ppt課件,音樂。
2、用來裝扮成斑馬、奶;y的背心。
3、用來裝扮背心的材料:黑色彩紙。
4、幼兒場地準備:地墊。分成奶牛和斑馬的兩個場景。
活動過程:
一、韋伯找朋友
。ㄒ唬┯^察韋伯
——這是誰?他長的什么樣子?他的身上有什么樣的圖案?
——今天韋伯想要找和他一樣有黑白花紋的圖案,猜一猜,誰會是韋伯的朋友呢?
二、韋伯的朋友
。ǘ┯^察斑馬
——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出示斑馬?
——找到了誰?(斑馬)它的身上有什么樣的花紋?(一條黑一條白,細細長長)
——教師引導幼兒用手指比劃一條黑一條白。
——讓我們也來把斑馬身上的花紋撕出來吧!播放音樂,教師和幼兒一同撕紙。
。ㄈ┠膛
——聽一聽,誰也來了?
——原來是奶牛伯伯也來啦!
——奶牛伯伯身上有什么花紋呢?(一塊一塊的)
——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奶牛身上的花紋像什么呢?
——教師和幼兒共同聽著音樂將幼兒說到的`花紋撕出來,比一比。
三、幼兒扮演小動物,并為自己的服裝配上適合的花紋。
——你們想不想成為韋伯的朋友?你想變成誰?
——幼兒自由表達。
——出示小背心。要想變成韋伯的朋友,要先把自己裝扮起來哦。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穿上韋伯的服飾,去找裝扮好的朋友。
四、游戲:找朋友
——今天韋伯好高興,找到了這么多的好朋友,讓我們一起手拉手玩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教師和幼兒游戲,當唱到我的朋友是xx的時候,所扮演的幼兒和教師抱一抱,拉拉手。
活動延伸:
——今天韋伯找到了和他一樣有黑白花紋的好朋友,你們覺得自己的花紋漂亮嗎?喜不喜歡自己的花紋?讓我們回去給其他小朋友欣賞一下我們的漂亮花紋吧!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出汗后的處理方法,逐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2、了解出汗時人正常的散熱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為幼兒準備一身干凈的衣服。 2、毛巾,幼兒人手一條。
活動過程:
一 、通過讓孩子們進行鍛煉,引出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在操場上進行走、跑、跳、鉆、爬等體育活動,直到幼兒稍微出汗為止。
二、討論運動后的感受,知道我們出汗了。
1、引導幼兒觀察出汗的現(xiàn)象,親身感受出汗時的感覺。
教師:剛才我們玩了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現(xiàn)在你們有什么感覺呢?摸摸自己的背上、頭上和沒有運動對比,有什么變化嗎?
幼兒觀察并摸一摸自己的.身體,回答教師的提問。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覺得很熱,身上黏糊糊的,還濕濕的,大家都發(fā)現(xiàn)自己出汗了。
2、讓幼兒知道出汗時的處理方法,引導幼兒初步學習自己照顧自己。
(1)教師:身上出汗了,我們覺得黏糊糊的,我們怎樣做才能讓自己舒服一些呢?
。2)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回答。(如吃冷飲、吹風扇、換衣服、洗澡、擦身體等。)
。3)教師:小朋友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方法。正確的方法是當運動出汗了以后不能馬上吹空調(diào)或風扇,也不能立即吃冷飲,應該換一身干衣服或洗澡擦身。
。4)教師組織幼兒分批到水池用溫水擦身,并換上干凈的衣服。
(5)請幼兒講一講換洗后的感覺。
教師:現(xiàn)在你們是什么樣的感覺呢?
教師小結(jié):現(xiàn)在換上了干凈的衣服,那么我們的身上也就沒有汗了,我們的身體不會臭臭,同時也不會黏黏的了,所以我們就感覺舒服了!
三、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人體出汗的作用。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人在什么時候會出汗嗎?
。2)幼兒思考后回答。教師小結(jié):天氣熱時、運動后、生病等時候我們都會出汗。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能幫助人體排出過多的熱量和毒素,使人體恢復正常的體溫。
四、教師帶領幼兒終結(jié)活動內(nèi)容,并鼓勵幼兒在今后遇到出汗情況時能及時擦汗換衣、懂得照顧自己。
小班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平時幼兒對于小動物們都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和各自的本領,隨著動物主題的開展和深入,幼兒對于動物身上的花紋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興趣,有的顏色相同,有的形狀相類似。因此,往往在動物與皮毛配對上出現(xiàn)錯誤,產(chǎn)生混淆。于是預設本活動,利用一些常見的、有相同點的動物皮毛,在觀察動物皮毛的基礎上,幫助幼兒對動物外表皮毛的認識。
在這個活動中,有意識的巧妙選擇了幾個動物,能夠按顏色、花紋進行分類,讓幼兒在比較的過程中了解相應的知識。另外運用局部的照片和整體的動物進行連線,給與孩子另一個視覺沖擊。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玩玩中,嘗試用對應的'方法來分辨部分動物皮毛的明顯特征。
2、喜歡并樂意親近小動物。
活動準備:
操作材料包
活動過程:
一、拍照片——看看說說動物,引導幼兒觀察皮毛明顯特征。
1、動物園開了照相館,動物們都來拍照啦,看看是誰來了?
2、(出示圖片)看看說說他們的皮毛是怎么樣的?
提示:從顏色、花紋形狀來辨別動物。
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花紋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像什么?
小結(jié):小動物都有自己各自不同花式的皮毛。
二、找照片——用對應的方法來分辨部分動物皮毛不同
1、按顏色區(qū)分(動物照片貼在黑板上)
l 小動物們來拿照片啦,可是粗心的攝影師只拍到了局部,請你分一分。
l 哪些小動物有著黃棕色皮毛?
l 有些動物有著黑白皮毛?
2、按花紋形狀區(qū)分
l 小動物的皮毛除了顏色的不一樣,還有花紋也是不一樣的。
l 我們來看看哪些小動物有塊狀花紋?
l 我們來看看哪些小動物有點狀花紋?
l 我們來看看哪些小動物有條狀花紋?
3、找朋友
看一看攝影師拍的照片,猜一猜會是什么動物呢?
三、幼兒操作
觀察操作材料上的圖片,將局部照片和動物整體照片連起來。
小班教案 篇9
游戲目標:
1、鍛煉幼兒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2、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3、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游戲的玩法。
游戲準備:
幼兒已有各種動物的經(jīng)驗、簡單的動作協(xié)調(diào)意識。
游戲玩法指導:
。ㄒ唬、導入部分:
1、教師扮演各種小動物的.樣子,讓幼兒根據(jù)動物的特點說說老師模仿的是哪種小動物。
教師扮演小鳥飛的樣子讓幼兒猜。教師:"咱們用手指點點鳥,鳥飛了,嘟啦啦。不見了!"幼兒會自覺的跟著老師的動作去模仿。
。ǘ、展開部分:
1、教師用手指律動的形式引出兒歌。
教師:"小朋友,姜老師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手指'魔術',讓小朋友看看劉老師的手指能變成什么?"教師邊做律動邊說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的手上。
2、引起幼兒興趣之后,開始進入教授階段。
教師:"點點蟲,蟲蟲飛;點點雞,雞會啼;點點鳥,鳥飛了,嘟啦啦。教師邊說邊演示。"
(三)、結(jié)束部分:
師:"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一下,看看那個幼兒做的又好,說的又好聽啊。"幼;"好。"做完之后領著幼兒入廁、洗手。
游戲反思:
這首兒歌是比較簡短的,對于幼兒來說學念是非常容易的,那么如何讓孩子們更有興趣的念呢,我采用了演一演和集體游戲的方式。對于每一種動物我都讓幼兒進行模仿表演并學說該句,使幼兒在動作表演中鞏固認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孩子們特別感興趣,模仿得都很到位,很多幼兒特別喜歡表現(xiàn)毛毛蟲爬,總是手腳著地的表演,非常的形象。趁著這一活躍的氣氛,我將活動的形式進行進一步的提升,玩集體游戲——點點蟲。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教案:好聞的氣味05-15
小班教案:玩筷子_小班其他教案07-06
小班的教案04-20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教案游戲教案01-13
小班教案 | 小班綜合:野菜05-16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花海05-16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對不起05-16
小班綜合教案:做窗簾_小班綜合教案07-05
小班游戲教案:聰明的小雞_小班體育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