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語文教案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重點
1、通過自主學習,了解作者獨到而又深刻的成功體驗,學習作者旁征博引的論證方法。
2、通過合作交流,提高學生運用文章的觀點分析生活中具體問題的能力。
3.通過文本學習,理解勤奮的重要性,養(yǎng)成勤奮的好習慣。
二.教學難點
運用文章的觀點分析生活中具體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時間
四.教學過程
1.導(dǎo)入:由王國維的三種境界說導(dǎo)入新課
2.新授
。1)作者簡介
。2)檢查預(yù)習
(3)整體感知,了解觀點
a對成功所持的觀點b對構(gòu)成成功的條件所持的觀點。
c.討論:作者是怎樣來論述勤奮是成功的根本條件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4)深入理解、運用觀點
請大家運用作者關(guān)于構(gòu)成成功條件的基本觀點探究材料,看看有哪些發(fā)現(xiàn)。
。5)我看成功,拓展觀點
a.對于成功所需條件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觀點未必相同,請你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閱讀體驗談?wù)勀愕目捶ā?/p>
“成功”在某些時候,不僅需要天資、勤奮與機遇,還需要”
請同學們替這個省略號補充上你認為成功還需要的重要因素,說說理由。
b.請寫出你自己關(guān)于成功的`公式
3.布置作業(yè)
甲文:成功(6--9)
乙文:世界名人成功之道---中國現(xiàn)代知識分子季羨林(節(jié)選)
季羨林被稱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代表”,這是名fù其實的稱號。不過,我想說,他還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面旗幟和榜樣。他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為發(fā)揚和推動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愧是“中國的jí梁”。
季羨林留德十年,時間是夠長的,但是這十年中,他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沒有去過其他城市,更不用說是歐洲其他國家了。沒有去外地旅游,除了沒錢,更重要的是沒有時間,或者說,還有比旅游更讓他感興趣的事。在他看來,獨自一人暢游在書海之中,所得到的享受,遠甚于去高山濱海旅游。而且,像研究印度古代語言、宗教、碑銘等,對一般人來說,是極其枯zào乏味的事情,而他卻情有獨鐘,樂此不疲。
成大事者,皆有癖。大概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吧。如果季羨林沒有這種好讀書的“癖”,如果他像一些留學生那樣,終日忙于旅游,購物,跳舞,搓麻,談情說愛,那么,他又怎么能在學業(yè)上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呢?又怎么會有今日fēi聲中外的學界泰斗季羨林
在這些年里,季羨林一直沉迷于書山書海中,不但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和健康,也忘記了燕園的風光。
基礎(chǔ)平臺
1.詞語傳真。根據(jù)拼音寫漢字。(在字詞演練中夯實你的基礎(chǔ))
xiàn慕ráo舌不qī而來家yù戶曉
jí梁枯zào名fù其實fēi聲中外
2.文學放飛。文中引用了許多典故,請將下列典故的序號填入相應(yīng)的人物后面。
A.囊螢B.映雪C.懸梁D.刺股
、艖(zhàn)國時蘇秦()⑵晉代的孫康()⑶晉代的車胤()⑷漢代的孫敬()
閱讀沖浪(在閱讀中提升你的能力)
課內(nèi)文閱讀鏈接:(在運用中拓展你的思維)
3.甲文中成功前的三個條件中,作者強調(diào)的是哪個條件,為什么?
4.甲文中“天資”和“天才”各解釋為什么?作者為什么用“天資”,而不用“天才”?
5.甲文中的“韓文公”是指誰?文中引用他的名言“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是為了論證什么論點?
6.請寫出兩條關(guān)于“成功”的名言。
課外文閱讀連線:(在探究中優(yōu)化你的學法)
7.乙文“而他卻情有獨鐘,樂此不!敝械摹按恕痹谖闹兄复裁?
8.聯(lián)系生活實際,試分析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9.乙文中,季羨林是怎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在甲文中關(guān)于“成功的條件”的觀點的?
10.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你認為獲得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試舉一例,談?wù)勀阕约撼晒Φ捏w驗。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習文章用例典型,敘說生動形象。
2.理解文章中心,明白人類的知識是有限的,勉勵人們不斷探索求知的世界,揭開事物愈來愈多的隱秘。
教學重點、難點
1.用例典型,敘說生動形象。
2.文中有關(guān)聲學的知識。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yù)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啁啾(zhōu jiū)臆斷(yì)饒有興味(ráo)
迥然不同(jiǒng)毋寧(wú)翌日(yì)
愕然(è)窒息(zhì)寬宥(yu)
篤信(dǔ)嗣后(sì)
2.解釋下列詞語
夸夸其談:說話或?qū)懳恼赂】,不切實際。
優(yōu)柔寡斷:辦事遲疑,沒有決斷。
人跡罕至:少有人來。跡,足跡、腳印。罕,稀少。
臆斷:憑臆測來斷定。
迥然:形容差別很大。
嗣后:〈書〉以后。
愕然:形容吃驚。
寬宥:寬恕,饒恕。
二、導(dǎo)入
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聲音,如鳥的叫聲、樂器的聲音、海浪的聲音等等,引導(dǎo)學生思考聲音是怎么產(chǎn)生的,引入課文《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作者簡介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主張研究自然界必須進行系統(tǒng)的觀察和實驗,是近代實驗科學與機械唯物主義的奠基者之一。他被認為是經(jīng)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qū)。也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1.曾經(jīng)有一個人,用一小一大兩個圓表示自己的知識由少到多的情況,圓外則是未知的世界,由此他得出一個結(jié)論。試看看下面的圖形,請你結(jié)合本文的論述,說說他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
思考:2.概述各自然段的大意。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第一段,寫作者的一個重要發(fā)現(xiàn):知識淺薄者夸夸其談,而知識豐富者優(yōu)柔寡斷。
第二段,以“從前有一個人”對聲音的認識為例,表明知識愈多愈感自己無知。
第三段,以不知蟑發(fā)聲原理作類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四、探究活動
思考:課文第二段詳細敘說了一個人知識愈益增多卻又愈感無知的過程,找出文中的幾個事實?又表明了什么?
學生閱讀第二段,討論、交流:
明確:
起先生活于“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的這個人,喂養(yǎng)了許多鳥,能夠欣賞鳥類美妙的歌喉,“聊以自娛”,并對“那些鳥兒運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氣,能隨心所欲地叫出各種聲音”大為佩服?梢姶藭r此刻,他是自得的,愉悅的。后來他聽到牧童吹笛發(fā)出的“十分悠揚”的聲音,本以為是一只小鳥,便“出去捕之”,待到發(fā)現(xiàn)真相,驚詫不已,表明這個人對笛的無知!八ㄟ^思索意識到:假使牧童未從此地路過,他將永遠不會曉得,自然界有兩種產(chǎn)生聲音和樂音的方法”,這一個“意識”,表明這個人已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慚愧過去的自得自滿。于是“他決定離家出走”,主動地進行探求。
接著,文章寫第二天這個人發(fā)現(xiàn)了提琴的演奏也能發(fā)出“各種悅耳的”樂音,并竭力讓讀者去想像他的“驚愕”之情,表明這個人進一步發(fā)現(xiàn)了新的天地,也越發(fā)認識到自己過去知識的貧乏。“他偶然見識了這兩種意想不到的產(chǎn)生聲音和樂音之新法后,遂開始相信自然界尚會存在其他方法”,這名話總結(jié)了上兩次的發(fā)現(xiàn),指出笛聲、琴聲都是“偶然見識”,“意想不到”,他的思想已經(jīng)解放,相信還會有其他發(fā)出聲音和樂音的方法,似乎對于這個已經(jīng)有了一定思想準備的`人來說,不會再有什么讓他驚訝的聲音了。
但文章下面又寫了“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開門之際門框和鉸鏈也會“奏樂”,“用一只手指的指尖,敲著一只杯子的杯口”,也能發(fā)出清脆的響聲,還有昆蟲與鳥雀相比,發(fā)聲的原理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這個人原有的聲學知識完全不能用來解釋昆蟲的發(fā)聲原理,他更有了無知之感。漸漸地,他又知悉了各式各樣的樂器,對聲音的認識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時,他以為自己無所不曉了,可他捉到一只蟑后,卻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無知和愕然之中”,可見知識愈多,愈顯無知,愈加驚愕。這個人研究蟑發(fā)聲的方法,但一切方法都不能影響蟑的發(fā)聲,充分表明蟑的發(fā)聲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于是,“他感到自己的知識太貧乏了”,他認為自己只是知道“某些”發(fā)聲方法,而不知的方法卻有“上百種”之多。已知的太少,未知的太多,隨著已知部分的增加,未知部分也進一步增大。全段文字,一次次寫他知識的增加,一次次轉(zhuǎn)折開去寫他愈感自己的無知。
五、遷移訓練
思考:結(jié)合生活實際,談?wù)勀銓Α拔覀兊闹R是有限的”的理解。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六、小結(jié)
本文以人類對聲音和樂音的知識愈益增多而又愈感無知的情況為據(jù),說明了人類和知識是有限的,勉勵人們不斷探索未知的世界,揭開事物愈來愈多的隱秘。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感受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習俗,引發(fā)了解民風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
引領(lǐng)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隆重和熱鬧,領(lǐng)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
【教學難點】
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jié)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童謠導(dǎo)入,揭示課題
。、出示童謠,自己讀讀: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fā);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這首童謠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認真默讀全文,想想北京的春節(ji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
。▽W生可能弄不懂的詞語:臘月、初旬、麥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橋、逛廟會。)
指名交流,根據(jù)學情順勢而導(dǎo)。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北京人過春節(jié)哪些地方你最感興趣?
預(yù)設(shè)一:生在練習紙上完成表格,師引導(dǎo)理清時間順序。
預(yù)設(shè)二:在交流中,學生貼紙條(黑板條)、作記錄,師引導(dǎo)理清時間順序。(根據(jù)學生情況選擇一種操作策略。)
三、分清詳略,合作研讀
。、引導(dǎo)找出寫得詳細的部分。(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四人一小組,自選一個部分展開研究,研究問題如下:
、旁敿殞懥耸裁,說給大家聽。
、颇睦飳懙煤,讀給大家聽:
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交流研討:分為“臘八”隊、“除夕”隊、“正月初一”隊、“正月十五”隊展開競賽。
、沤鉀Q第一個問題:
小組派代表復(fù)述研討的部分,組員可以補充。師注意引導(dǎo)學生注意敘述順序(“臘八”是用并列的方式寫的;“除夕”是用總分的方式寫的;“正月初一”是用對比的方式寫的;“正月十五”是用總分總的方式寫的);反饋評分。
、平鉀Q第二個問題:
生生、師生互動,師注意引導(dǎo)學生品出京味語言的特點,必要時作示范;反饋評分。
。础⒁龑(dǎo)學生體會詳略處理的好處。
四、拓展延伸,讀中學寫
。薄⒖焖贋g覽,找出描述小孩過春節(jié)的地方,指名讀。
。、啟發(fā)學生談?wù)劕F(xiàn)在北京春節(jié)怎么過,其間可讓學生采訪在座的老師。
。场W生寫過春節(jié)時有趣的地方(片段),教師巡視。指名交流,教師評價時注意學生是否用上了書上的寫法,及時點評、表揚。
五、總結(jié)全文,布置作業(yè)
。薄⒖偨Y(jié)全文,復(fù)現(xiàn)童謠。
。、作業(yè):寫一篇現(xiàn)代《北京的春節(jié)》,可以學習老舍先生按時間順序?qū)懙姆椒,注意詳略得當?/p>
語文教案 篇4
認知技能:
1、學習裝飾音里面的上波音記號和后倚音記號
2、學習歌曲《小瓜棚》
情感價值觀:通過學習本歌曲,使學生從小就應(yīng)當懂得吃苦耐勞的精神,并且了解一些民族風格和農(nóng)村情調(diào)。
教材分析:歌曲是一首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歌曲,C徵調(diào),可劃分為兩個樂段,在演唱“依呼嗨”時,應(yīng)反復(fù)練習,以掌握華北地區(qū)的邦子唱腔。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1)師:前兩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表現(xiàn)甲用和YY相互幫助的歌曲《冬瓜和南瓜》你們還記得嗎?生:(記得)好,我們把它復(fù)習一遍。
2)復(fù)習舊課。
3)嗯,同學們,唱的真好!那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想給你們猜一個謎語,“吃前是綠色,吃的時候是紅色,吐出來是綠色”,你們知道它是什么嗎?生:(西瓜)。
4)同學們真聰明,在我國廣大農(nóng)村瓜類品種有很多,除了冬瓜南瓜外,你們還知道什么瓜?(生:角瓜等)。
5)你們回答的真好,同學們把書打開,16頁,看一看圖中畫了什么瓜? 生:西瓜,好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小瓜棚)
教師寫題目
6)西瓜在成熟的時候,農(nóng)民就在瓜里搭一個小棚,日夜要有人看護,同學們知道為什么要看瓜嗎?(生答:防偷瓜賊)對,過去是防偷瓜,現(xiàn)在農(nóng)村中很少有人偷瓜了,主要是觀察西瓜成長的情況,遇到惡劣天氣采取一些保護措施。
7)看瓜雖然很辛苦,但夏夜,睡在小瓜棚里,看瓜也是一種樂趣,現(xiàn)在我們先聽一遍,聽一聽1、歌曲中哪幾句歌詞表現(xiàn)了小主人公高興的`心情
(我種的瓜有多么好,十里以外香味濃)2、歌曲的情緒又是怎樣的?(活潑、喜悅、歡快)
8)同學們你們聽的真仔細呀!現(xiàn)在我們看黑板、歌曲中有兩個難點(出示題板)
9)講解裝飾音中的上波音記號和后倚音記號。
10)真不錯,同學們歌曲中的難點我們學完了,現(xiàn)在一句一句和老師一起把這首歌曲學會。
11)唱兩遍后合在一起。
12)同學們剛才唱的真不錯,為自己鼓掌吧!
13)好極了!你們學會了嗎?嗯,老師剛才說這首歌的情緒是怎樣的?(歡快)那老師帶來了一些打擊樂器你們看!
14)利用打擊樂器豐富演唱效果。
15)反復(fù)利用打擊樂器,豐富演唱效果。
16)師生互動。
17)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歌曲小瓜棚,又學了上波音和后倚音記號,老師希望你們在課下多加練習。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了解詩人,理解詩意,背誦二首詩。
2、體味詩人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讀詩的興趣,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3、感受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提高學生對人生的認識,培養(yǎng)健康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1、理解詩歌蘊涵的哲理;
2、品評詩歌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難點:
1、《未選擇的路》詩人重點寫那條未選擇的路的原因。
2、詩歌的象征手法〉
教學方法:
1、讀、說、悟、品法。
2、比較鑒賞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
課時安排:
2課時。第一課時:〈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第二課時:
《未選擇的路》
教學步驟:
一、導(dǎo)入新課
由《丑小鴨》的遭遇引出話題。
當你身處困境,是前進還是后退,遇到困難,是迎難而上,還是知難而
退,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會告訴我們答案。
二、詩人簡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國詩人。近代俄羅斯民族文學的奠基人。是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他被認為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chuàng)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他出身于貴族地主家庭,一生傾向革命,與黑暗專制進行著不屈不撓的斗爭,他的思想與詩作,引起沙皇俄國統(tǒng)治者的不滿和仇恨,他曾兩度被流放,始終不肯屈服,最終在沙皇政府的陰謀策劃下與人決斗而死,年僅38歲。代表作: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篇小說《上尉的女兒》。普希金的文學作品主題切中當時俄國社會重大問題,塑造了“多余的人”“小人物”等俄羅斯文學的典型形象。
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父親在他11歲時去世。母親把他帶到祖籍新英格蘭地區(qū)的馬薩諸塞州。中學畢業(yè)后,在哈佛大學肄業(yè)二年。這前后曾做過紡織工人、教員,經(jīng)營過農(nóng)場,并開始寫詩。他徒步漫游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nóng)民詩人”。
弗羅斯特常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意指他處在傳統(tǒng)詩歌和現(xiàn)代派詩歌交替的一個時期。他又被認為與艾略特同為美國現(xiàn)代詩歌的兩大中心。
三、師生共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聽讀。
2、學生齊讀,議讀,交流體會。
3。解讀詩歌大意(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表見解)
教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寫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詩人被迫與世隔絕。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仍沒有喪失希望與斗志,他熱愛生活,執(zhí)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詩中闡明了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之時要善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所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
第二節(jié),詩人表達了心兒永遠向著未來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并告訴人們,當越過艱難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時,那過去的一切便會變得美好起來。這是詩人人生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也是生活的真諦。
這首詩沒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勸告的口吻。詩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語氣寫來,語調(diào)親密和婉,熱誠坦率,似乎詩人在與你交談;詩句清新流暢,熱烈深沉,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從中可以讓人感受到詩人真誠博大的情懷和堅強樂觀的思想情緒。
這首詩問世后,許多人把它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成為激勵自己前進的座右銘。
2、《未選擇的路》
、俳處熞龑(dǎo):說到路,人們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這首詩就是寫人生之路的。
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屈原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棄疾有“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感嘆,魯迅也有“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樣的想法。人們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條路,把人生的選擇比做對路的選擇。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這首《未選擇的路》有著特別的意蘊,它正是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趯W生讀詩,可分組讀,齊讀,范讀。
自由議論,交流看法。教師適當引導(dǎo)。教師最后總結(jié)發(fā)言。
教師:詩分四節(jié)。
第一節(jié)寫詩人站在林間交岔路口,久久躊躇,他對兩條路不能同時都走,必須選擇一條。顯得無奈又無助。這樣,很自然使人聯(lián)想到人生之路:自然之路是可以回頭的,只是浪費時間,但人生之路如射出的箭,無法收回,因為時光不會倒流。所以詩人望著那一條消失在叢林深處的小路,陷入了深思。在這沉思的過程當中,他心里也許已經(jīng)作出了決定。
第二節(jié),詩人選擇了其中的一條“荒草萋萋,十分幽寂,/顯得更誘人,更美麗”、“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的路,詩人選擇的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而不是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選擇那種留下很多旅人足跡的路。
第三節(jié),詩人踏上了自己選擇的小路,開始了艱難的跋涉。可這時候詩人心中對于另一條路也是非常留戀的,他知道只能選擇一條路,卻舍不下另一條路,因為他雖然作出了選擇,但心中仍有躊躇,萬一這一次的選擇是一個錯誤,將“難以再返回”了。這里詩人寫出了常人都有的一種心理。
最后一節(jié),詩人遙想將來對往事的回顧:在一個小樹林中,選擇了其中一條路,從此決定了自己一生的路。這里,詩人并沒有沿著第三節(jié)的詩意寫下去,沒有告訴讀者他選擇的那條路結(jié)果怎樣,而是寫未選擇的路,留下想像的空間,讓讀者自己去體會。是的,人生的道路,結(jié)果誰料得到呢?詩人帶著一絲惆悵。但這樣寫似乎更接近生活本真狀態(tài),更能打動讀者的心。
詩人雖然寫了選擇的路,但重點卻放在未選擇的路上。題目也表明了這一點。既然是選擇,為什么重點又要寫未選擇呢?其實未選擇也就是選擇。正是生活中許多人對于選擇的不滿,才更加產(chǎn)生了對未選擇的懷戀。所以這首詩中詩人念念不忘的是那一條未選擇的路,而不是已經(jīng)選擇的路。這也正是人生的真實寫照。
詩人從日常生活中提煉詩情,寫得樸實自然,不事雕琢,哲理豐富,讀后耐人尋味。
、奂丫浞治觯合认?qū)W生提供思考題,學生自由或分組討論后,再課堂上交流,教師可以總結(jié),也可點到為止。
1)怎樣理解“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這兩句詩的含義?
這兩句詩道出了人生體驗中一種極為普遍的感覺。在這里,詩人是說,現(xiàn)在如果你因受生活的欺騙而心中憂郁,只要“鎮(zhèn)靜”,“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那么,將來回想的時候,反而會覺得很美好。詩人在這里是要強調(diào)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而反對悲觀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人生的體驗應(yīng)該是豐富多樣、積極樂觀的,各種體驗都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2)詩人為何把詩題取為“未選擇的路”?
這首詩實際是寫人生道路。詩人寫作的重點卻不是那條已經(jīng)選擇的路,而是那條未選擇的路。詩共四節(jié),第一節(jié)寫兩條路,第二節(jié)寫選擇的路,第三、四節(jié)寫未選擇的路。詩人為何要這么寫呢?這主要是為了深化主題。詩人感嘆人生有許多道路可供選擇,但一個人往往只能走一條路,而還有其他許多條路,因為人生短暫而只能放棄。人生道路的選擇帶有偶然性、隨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讓人想念,更讓人留戀。詩人不寫已選擇的道路,而重在對未選擇的道路發(fā)出感嘆,更能打動讀者的心靈,讓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選擇問題。
、芫毩暸c思考(可以作為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完成。)
1)《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通篇都是勸說的口吻,沒有什么具體的形象,它卻是一首著名的詩,為世界各國人民廣為傳誦。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
本題旨在通過課堂講解,使學生喜歡這類富有人生哲理的小詩,并對人生構(gòu)成積極的影響。
這是一道主觀題,學生回答喜歡或不喜歡都可以,但通過教師的教學,最好使學生能喜歡這樣的詩,并說出一點自己的想法。不要求有統(tǒng)一答案。
2)朗讀《未選擇的路》,說說“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義,你從中悟出什么人生的哲理。
本題旨在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初步了解詩中象征手法的運用,進一步提高欣賞新詩的水平。
詩人表面上似乎是在寫自然界的道路,但實際上暗示的卻是人生之路。
悟出的道理是:人生的道路千萬條,但一個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選擇其中一條,所以必須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
3)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菡n堂小結(jié):教師:《未選擇的路》是一首哲理抒情詩,它表面平易,實則蘊含深邃的哲理;看似傾訴個人經(jīng)歷,實則表達人們的共同感受。在這首詩里,弗羅斯特抓住林中岔道這一具體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們豐富生動的聯(lián)想,烘托出人生岔路這樣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詩人選擇的是人們司空見慣的林中岔道,來闡發(fā)如何抉擇人生道路這一生活哲理的。
三、教學建議
一、普希金和弗羅斯特是兩位具有國際影響的大詩人。這里學生第一次接觸他們,教師可以做些介紹,使學生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書店里普希金的詩集很多,圖書館也不少,可引導(dǎo)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究性的閱讀。
二、《未選擇的路》中詩人為什么重點寫那一條未選擇的路而不是已經(jīng)選擇的路?這恐怕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師對此要重點加以講解。
三、給學生一點關(guān)于詩歌中象征方面的知識,注意區(qū)別比喻和象征在詩中的表現(xiàn)。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詠柳》教案11-09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趙州橋》的教案10-10
語文橋的教案01-13
語文下冊教案01-31
關(guān)于語文的教案02-02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