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2-23 07:54:32 教案 投訴 投稿

    [經(jīng)典]實用的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經(jīng)典]實用的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樣的。

      2、增強對物體細節(jié)部分觀察的敏銳性。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西瓜子的故事》,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石榴等水果的圖片及籽兒、與掛圖相應(yīng)的.實物水果。

      活動重點:

      知道不同水果的籽是不一樣的。

      活動難點:

      增強對物體細節(jié)部分觀察的敏銳性。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經(jīng)驗:

      引導幼兒說說已經(jīng)知道的一些水果籽兒:

      ——“秋天到了,水果大豐收,我們能吃好多的水果,你們最喜歡吃什么水果呢?哪些水果有籽寶寶呢?”

      2、引導幼兒認識籽兒:

      出示水果實物西瓜、橘子、哈密瓜、葡萄:

      ——“這些水果都有籽嗎?”

      教師當場切開哈密瓜,引導幼兒在品嘗的過程中觀察、比較籽兒的不同:

      ——“你能區(qū)分哈密瓜籽和葡萄籽嗎?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jié):哈密瓜的籽寶寶是白白的、扁扁的,葡萄的籽寶寶是深色的、小小的。

      3、引導幼兒分組開展配對游戲:

      為幼兒提供一些水果圖片和水果籽兒。

      在幼兒操作過程中,重點引導幼兒討論:

      ——“這是誰的籽寶寶?”

      4、引導幼兒欣賞故事《西瓜子的故事》:

      引導幼兒了解籽兒的用處,知道籽兒是水果的種子。

      ——“現(xiàn)在知道籽寶寶有什么用處了吧?”

      提出繼續(xù)探索的要求:

      ——“回家后,我們再去找找,除了今天認識的這些水果以外,還有哪些水果有籽兒呢?”

      5、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果實與種子》,進一步了解果實與籽的秘密。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各類垃圾的來源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危害,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運用各種方式交流收集有關(guān)垃圾的信息,并嘗試對垃圾進行分類。

      3、能關(guān)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初步具有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渴望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活動準備:

      1、自制圖畫書“小鳥歷險記”、 課件《垃圾的分類》

      2、師生共同收集有關(guān)垃圾的資料(實物、圖片、文字錄像等)。

      3、垃圾分類箱、“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標志。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鳥,以小鳥的自我介紹引入故事。

      我是一只小小鳥,媽媽教會了我飛行的本領(lǐng),還讓我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聽說城市里可好玩啦,我現(xiàn)在就到那兒去逛逛。

      二、看圖邊講邊議。

      1、出示圖一:小鳥來到了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口香糖粘。┧鼤趺聪耄

      2、小鳥離開了草坪,來到了哪里?什么東西落到了小鳥身上?小鳥該怎么辦?

      3、小鳥又來到了哪里?這里的水能喝嗎?為什么?

      4、小鳥又碰到了什么事?它會說些什么?

      三、交流、分享收集的信息。

      1、小鳥的第一次遠行,就碰到了這么多的麻煩事,這都是誰惹的.禍?(亂扔垃圾的人)

      2、你們有沒有在哪里看見過垃圾?發(fā)現(xiàn)的是什么垃圾?(請個別幼兒介紹收集的資料)

      3、那么,這些扔掉的垃圾,是不是真的都沒用了呢?(幼兒討論)

      4、觀看課件《垃圾的分類》,了解垃圾的分類和再利用。

     。1)師:到底扔掉的垃圾還有沒有用,讓我們來看看電腦里的資料。

      (2)看了這些資料后,你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嗎?

      5、師小結(jié):

      原來我們平時扔掉的垃圾可以分成好幾種。

     。1)果皮、吃剩下的飯菜、樹葉等都是可以腐爛的,我們就把它們直接埋在泥土了做肥料這種垃圾就叫做有機垃圾。

     。2)廢報紙、廢玻璃、碎的木塊、磚頭等,還可以回收后做成其它有用的東西,這種垃圾叫做無機垃圾。

     。3)廢電池、廢熒光燈管、過期的藥物等,這些都是有毒的垃圾。如果亂扔垃圾,就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危害我們的健康。

      (4)我們不能隨便亂扔垃圾,應(yīng)該將垃圾扔在垃圾桶內(nèi),并且在扔垃圾前,最好先將垃圾分分類,好讓工人叔叔、阿姨將垃圾進行不同的處理。

      四、嘗試對垃圾進行分類。

      1、師:我這里有兩包混在一起的垃圾,還有三個垃圾桶,請你們將這些垃圾分分類,送到三個垃圾桶里。

      2、幼兒將垃圾分類送到垃圾桶內(nèi)。

      3、師小結(jié):今天我們小朋友知道了怎樣將垃圾進行分類,但是還有許多人不知道,我請你們都來做一名“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去提醒和幫助那些亂扔垃圾的人,不要再亂扔垃圾。我相信不久之后,我們的城市會變得“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小鳥也會再回到我們城市里來做客。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繞障礙物走、跑,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遵守游戲規(guī)則。

      3.培養(yǎng)勇敢精神和同伴間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喜羊羊頭飾、豎立的灰太狼畫像、背 景音樂、狼嚎叫的錄音、裝有沙包的小籃。

      2.場地布置:地上貼有間隔相等的四排共24張小樹圖片(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小樹林”,兩條不同彎曲度的“小河”。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晴朗,“媽媽”帶你們出去郊游。(音樂聲中,“媽媽”帶著喜羊羊沿著圓圈做“矮人走,高人跑”的游戲)

      二、分層活動

      1.嘗試繞障礙物走。

      (1)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瞧,我們來到了“小樹林”,讓我們找到小樹的位置,一起玩游戲。(幼兒自由選擇站位)

      (2)交代任務(wù):每排最后一個開始繞著喜羊羊自由穿插走,注意不要碰撞.隨意找到一個喜羊羊交換位置。

      (3)幼兒練習。難點:幼兒繞障礙物走時身體要微微前傾并側(cè)身繞過。

     。y點化解:幼兒自主游戲后,提問:你覺得怎樣繞才能走得又快又好,又不會碰撞?幼兒充分發(fā)言,教師及時肯定正確表達的幼兒,并請個別幼兒進行演示,教師進一步指導,正確示范。)

      2.變式訓練。。

      (1)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孩子們,“媽媽”發(fā)現(xiàn)一片綠茵茵的草地,我們一起出發(fā)吧。不過這次我們要比賽,看哪一組先到目的地。

      (2)交代任務(wù):幼兒背對著前進的方向,站成四列縱隊,第一個轉(zhuǎn)身從后面依次往前繞著走,走到最前面向前站立。依次進行,最后比一比哪隊先走完(蛇形方式前進)。

      (3)幼兒練習。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規(guī)則意識與集體合作精神。

     。ㄖ笇崾荆河螒蚯邦A設(shè)可能發(fā)生的'狀況,提出游戲規(guī)則:要求幼兒必須在前面一個幼兒繞過時才能開始轉(zhuǎn)身,移動時注意同伴間的間距。游戲后簡單總結(jié),鞏固繞障礙物走的正確方法。)

      3.學習繞障礙物跑。

      (1)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多美麗的大草原!我們來圍坐成圓圈(幼兒圍成大圓圈相對坐下)!皨寢尅毕肫鹆恕皝G手帕”這個有趣的游戲,不過今天我們要改變游戲方法,我們來玩玩吧。

      (2)交代任務(wù):集體拍手演唱喜羊羊的歌,一名幼兒圍著圓圈繞著走,歌曲唱完,輕拍一同伴的肩,兩人圍著圓圈繞著跑……循環(huán)游戲。

      (3)幼兒練習。重點:幼兒繞障礙物跑時,身體要微微前傾,側(cè)身繞過時要放慢速度,避免沖撞。

      (指導策略:幼兒在游戲或觀察后,引導大家討論:為什么會有人跌倒?怎樣才能跑得順利?通過對比評價進行指導。)

      4.鞏固繞障礙物跑。(配班教師布置場景,第一、第三縱隊的小樹圖片覆蓋成兩條“小河”,對岸展示灰太狼的頭像,提供沙包。)

      (1)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寶寶們聽,誰的聲音?呀,是河對岸的灰太狼又來欺負我們了,羊?qū)殞殏儯覀兲诉^河去,一起對付灰太狼。

      (2)交代任務(wù):幼兒排成兩列縱隊,前排一幼兒拿起小沙袋趟過“小河”跑到對面,向灰太狼的頭像砸去,然后繞著小樹返回,與第二名幼兒擊掌后排到隊尾,第二名幼兒游戲,依次輪流。

      三、整理放松

      師:“媽媽”的寶寶真勇敢,打暈了灰太狼,我們一起慶祝吧。播放輕松快樂的音樂,一起做放松動作。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人的不同表情,學唱《表情歌》。

      2.學會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表情唱《表情歌》。

      活動重難點:

      學會用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表情唱《表情歌》。

      活動準備:

      不同表情的肖像畫我。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歌曲的.內(nèi)容。

      1.出示肖像畫我,引起幼兒興趣。

      師:圖片上的我怎么啦?在干什么?

      2.老師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3.幼兒隨琴聲學唱歌曲,弄清兩段歌詞表達的不同內(nèi)容。

      二、嘗試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達我的不同心情。

      師:我高興的時候,應(yīng)該怎樣唱?我難過的時候,有應(yīng)該怎樣唱?

      三、表演歌曲。

      幼兒跟隨老師加上動作演唱歌曲。

      四、創(chuàng)編歌詞的新動作,體驗豐富的表情。

      1.提問:高興的時候,應(yīng)該用哪些方式表示,難過的時候又該怎樣?

      2.提問:除了高興和難過還會有什么表情?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能抓住幼兒特點,運用歌曲創(chuàng)編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讓幼兒對音樂感興趣,想創(chuàng)編會創(chuàng)編。幼兒能完全接受歌曲節(jié)奏、旋律,興趣高漲,自編自演。

    中班教案 篇5

      設(shè)計思路:

      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很容易外露,而且不穩(wěn)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因此,小班的教學活動應(yīng)更注意游戲化和情景化。強調(diào)讓幼兒在歡快、輕松的游戲中自娛自樂,在玩中學。

      《小烏龜》是一首旋律歡快活潑、節(jié)奏鮮明的歌曲。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游戲情節(jié)中學習。因此在活動設(shè)計上,我借助圖片和動作,讓幼兒理解歌詞,并且在教幼兒學唱歌曲的過程中,我還設(shè)計了讓幼兒學小烏龜爬山坡的情節(jié)來幫助幼兒反復體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從而體現(xiàn)“玩中學”的教育理念。

      活動目標:

      1、借助圖片和動作理解歌詞內(nèi)容,并學會歌曲。

      2、在學會演唱歌曲的基礎(chǔ)上,運用想象力創(chuàng)編替代“烏龜”以及“面包和糖果”的歌詞。

      3、體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積極愉快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背景圖;動物圖片若干;糖果和面包若干;小烏龜圖片;龜殼每人一個;磁帶音樂《小烏龜》;顒舆^程:

      1、發(fā)聲練習《在農(nóng)場里》。

      2、出示圖片“小烏龜”,指導語:“看看還有誰也來了?”

      3、觀察背景圖及教師演示教具,在教師語言啟發(fā)下對歌曲產(chǎn)生興趣。

      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說:“今天天氣真好,你們猜猜小烏龜要去干什么?”

      4、聽教師范唱,理解歌詞的內(nèi)容。

      (1)、聽教師范唱第一樂句,在觀看教師表演中感受歌曲旋律及情緒。(教師一邊唱,一邊演示教具)。指導語:“小烏龜要去干什么呀?”“它爬的時候發(fā)出了什么聲音?”學念“小小烏龜爬山坡,嘿嘿喲,嘿嘿喲!

      (2)、聽教師完整的范唱,提問歌詞內(nèi)容,指導語:“小小烏龜帶著什么好吃?”“小小烏龜爬山坡很累了,又發(fā)出什么聲音?”學念“帶著面包和糖果,嘿嘿嘿嘿喲!

      5、完整地學唱歌曲。

     。1)、小結(jié)歌詞,引導幼兒邊拍手打節(jié)奏邊念歌詞,指導語:“我們用我們的小手為小烏龜加加油吧,聲音拍的越響,小烏龜就會更有力爬。

     。2)、幼兒聽著磁帶音樂用好聽的聲音跟唱一遍,指導語:“那我們現(xiàn)在用好聽的聲音把它唱出來吧!”

     。3)、聽著音樂和教師邊做小烏龜爬山坡的動作邊唱歌,指導語:“我們也來學學小烏龜爬山坡好嗎?”

      6、創(chuàng)編歌曲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創(chuàng)編小動物以及第三樂句的歌詞,并演唱。指導語:“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去爬山坡?”“那它最喜歡吃什么食物呢?”

      附:歌曲——|345|||

      小小

      帶著烏龜爬山坡,|345|面包和糖果,嘿嘿喲,嘿嘿喲,|1—||嘿嘿嘿嘿喲!4323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感受和體驗詩歌的情趣。

      2、能在圖標的幫助下記憶、朗誦、表演詩歌。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根據(jù)詩歌制作的圖標;配樂磁帶;錄音機;蟈蟈、青蛙、知了掛牌各6個。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活活動觀察

      1、談話,引導幼兒講述對夏天的認識。

      l 提問:春天已經(jīng)過去了,什么季節(jié)來到了呢?你喜歡夏天嗎?為什么?

      l 你們喜歡夏天,小動物們也喜歡夏天,它們都出來唱歌了,讓我們來聽一聽。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講述對夏天的認識

      2、朗誦詩歌《夏天的歌》

      提問:你聽到夏天的歌了嗎?有趣嗎?

     。1)配樂朗誦詩歌《夏天的歌》

      提問:夏天的歌是哪些小動物唱的?怎么唱的?

     。2)配樂朗誦詩歌《夏天的歌》

      l 提問:小動物們在哪里唱歌的?為 什么?還在哪里能聽到夏天的 歌?

      l (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擺放圖標)

      l 提問:你喜歡這首詩歌嗎?為什么?

      l 幼兒第一遍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有趣。

      l 幼兒第二遍欣賞詩歌,回答問題。

      l 幼兒第三遍欣賞詩歌。

      l 重點講述:動物怎么唱歌的?在哪里唱的?

      l 再次感受詩歌的情趣。

      3、分層次帶領(lǐng)幼兒看著圖標朗誦歌詩《夏天的歌》

      老師逐步收起圖標,動作提示

      幼兒看著圖標學習詩歌。

      幼兒脫離圖標配樂記憶朗誦詩歌。

      4、分配角色、組織表演

      提問:你想來當詩歌中的小動物嗎?

      幼兒根據(jù)自己選擇的角色表演朗誦相應(yīng)的詩歌內(nèi)容

      5、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詩歌

      提問: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唱夏天的歌呢?讓我們?nèi)フ乙徽摇?/p>

      幼兒繼續(xù)尋找夏天的歌。

      活動反思:

      1、設(shè)計活動時,我對教材的特點、目標的制定、材料的提供等有了充分的'考慮,但是缺乏對幼兒在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多種情況的預設(shè),缺乏隨機性的教育,幼兒每次朗誦到“夏天的歌,在哪里?蟈蟈蟈,在綠綠的草叢中(里)!焙⒆用看味及选爸小敝v成“里”,我應(yīng)該尊重幼兒的學習方式,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朗誦詩歌。

      2、圖標雖然在我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了推廣,但當它到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面對不同的幼兒,教師該如何引導幼兒通過圖標來學習,這是我缺乏考慮的。

      3、整個活動的過程可以再開放一些。有些環(huán)節(jié)的主動權(quán)可以交給孩子。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使幼兒初步知道新鮮的空氣是沒有形狀、顏色和氣味的。

      2、通過動手操作,知道空氣充滿我們的空間,空氣無所不在。

      3、保護孩子的求知欲,發(fā)展探索的能力。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塑料袋、

      教學活動:

      1回憶故事《空氣空氣你在哪兒?》

      2、出示塑料袋塑料袋里有什么抖動一下,把口捏住,有什么變化

      3、請幼兒拿塑料袋,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找空氣。------證明我們周圍到處都充滿了空氣。

      4、引導、觀察。

      (1)、老師準備1個打氣筒

      (2)對著幼兒的臉擠出一些空氣。讓幼兒感覺到空氣

      5、探索:氣球里的'空氣

      (1)、猜想:沒有吹氣的氣球里面有空氣嗎?

      (2)、實驗驗證:用氣球?qū)χ约旱哪槾禋,感覺空氣是否存在。

     。3)給氣球吹氣,說說現(xiàn)在的氣球是否存在空氣。

     。4)實驗驗證:用氣球?qū)χ约旱哪槾禋,感覺空氣是否存在。

     。5)、請幼兒記錄

      6、請幼兒在自己身邊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里面有空氣?

      活動反思:

      幼兒在全身心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后,往往很多幼兒仍沉浸在先前的興奮中,如教師用強制轉(zhuǎn)換的方法使其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新的探究活動中,很難使幼兒達到良好的狀態(tài),反而對下一探究活動不利,所以在第二個實驗活動前以“氣球”一故事情境引入,正迎合幼兒的特性,也使他們自然地過渡到下一任務(wù)中來。聽了故事,教師不急于讓幼兒動手,讓幼兒的思維進行一次碰撞后再讓他們?nèi)邮,使幼兒興趣盎然,有了先前的知識鋪墊和多種思維的認識后,探究任務(wù)也就迎刃而解了,這課的難點也就輕易瓦解。在這里可謂是“一浪激起一浪”給幼兒的思維進行了一次沖擊。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觀察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能看懂簡單的實物步驟圖;

      4、享受折紙的樂趣;

      5、加深對狗的.認識。

      6、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7、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狗"比比"手偶,它給幼兒帶來了它們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讓幼兒仔細觀察,看上面都有誰?它們的樣子?(重點耳朵耷著)與"比比"進行對比(引出是用紙折的貼上的)。

      2、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訴幼兒這張照片上沒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們不高興了,請幼兒幫忙想辦法,讓他們高興起來(引發(fā)幼兒折紙的興趣)。

      3、出示折紙步驟圖,讓幼兒仔細觀察每一步,不明白的進行簡單講解(要提到"倒三角形")。(見圖2)4、每人發(fā)一個折好的小狗頭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再對照步驟圖自己折狗頭。

      5、折完狗頭,再提議讓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嘴巴畫上。

      6、用漿糊把狗頭貼到全家福上。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在折紙活動中我們應(yīng)注重幼兒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通過相互交流,孩子可以從同伴那里得到許多新信息、新經(jīng)驗,會發(fā)現(xiàn)和重新認識同伴的許多長處和價值;通過交流可以對原有的經(jīng)驗進行綜合、豐富和充實,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能促進幼兒不斷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或構(gòu)建新觀點。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教案中班教學活動教案10-10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9-18

    [精選]中班教案09-18

    中班教案(精選)08-31

    中班教案[精選]08-20

    中班教案【精選】08-3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22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