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語文教案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要求認的字及要求寫的字,能夠正確準確的書寫。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小學生是怎樣升旗,并從中愛到愛祖國的教育。
3、有感情朗讀課文,并且能夠背誦下來。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能夠認識7個會寫的字,會寫8個會寫的字。
教學難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錄音機、掛圖。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錄音導入:2分
播放錄音,說一說你都在什么時候聽到過這首歌?(在升旗時)那升旗時你們會怎么做?
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二、初讀課文6分
1、借助拼音來正確的讀課文。
2、邊讀邊畫出要求認和要求寫的字,在讀這些字時要注意讀音。
預設:有些學生在讀時字與音對照不準確。
解決辦法:要求學生來指讀。
3、指著這些字給你的同桌讀一讀。
4、只看漢字不看拼音讀一讀,不認識的字看一看拼音。
預設:學生們會依舊照著拼音讀。
解決辦法:教師寫在小黑板上讓學生們看著讀,不會的再看書。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5分
讀課文,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預設:學生會說出好多種答案,只要是與課文有關(guān)就可以。也有可能說的與課文內(nèi)容不符。
解決辦法:教師引導,你能試著說一說與國旗有關(guān)的內(nèi)容嗎?
四、精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10分
1、讀課文說一說這首兒歌中一共有幾句話?
2、在小組內(nèi)熟讀這幾句話。
預設:每個同學都讀完整這首兒歌時間不夠。
解決辦法:由小組長布置一個同學讀一句。
3、把你讀的那一句讀給你們的同學聽。
預設:在小組有些同學讀的不夠準確。
解決辦法:要求小組成員要指出同學們讀的不足的地方并給予改正。
4、感悟課文內(nèi)容。
。1)在文中找一找在升旗中我們是怎么做的?
。2)找出來在你們組內(nèi)讀一讀。
(3)誰能有感情的把這句讀一讀。
預設:由于學生的這種經(jīng)歷少,讀的不夠有感情。
解決辦法:老師范讀。
教師總結(jié):是啊,國旗是我們國家的象征,它是老一輩們用鮮血換來的,今天的我們是幸福的一代,在國旗下茁壯成長,我們?yōu)榇硕院馈?/p>
五、有感情朗讀全文。5分
1、找出你喜歡的一句有感情的讀一讀(在小組內(nèi)練讀)
2、指名讀一讀。
六、背誦課文。7分
1、把你喜歡的那句話試著背一背。
2、試著背一背全文。
七、作業(yè):把這首兒歌有感情的背給爸爸、媽媽聽一聽。1分
第二課時
一、回顧兒歌內(nèi)容:5分
背誦這首兒歌。
二、學習生字。35分
1、學習會認的字。
出示生字卡片讀一讀。
游戲:找朋友。
明確:通過把要求認的字的音與字找到這個過程來鞏固要求認的字。
2、學習會寫的字。
(1)開火車讀一讀這些字。
。2)說一說你能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
(3)用“我們”“國旗”各造一個句子。
預設:學生們大多數(shù)都會以組詞的方式來記這些字。
解決辦法:教師要在每節(jié)識字課中滲透記字方法。
3、指導書寫。
國:指導要先寫完里面的“玉”再封口。
我:要教師范寫,重點指導筆順。
歌:指導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左右大小要相等。
升、紅:要指導熟字換偏旁的方法來寫。
4、學生獨立書寫,教師指導。
預設: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書寫但離開教師就不會寫。
解決辦法:教師要有重點的指導,其余的字要讓學生觀察并掌握寫字的規(guī)律。
《升國旗》教學反思
在上《升國旗》時,我?guī)е枬M的情緒,步履輕松地走進了教室。因為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學習《升國旗》了。畢竟升國旗不是學生很陌生的事情,經(jīng)常都在進行著,所以,學生在觀察圖畫的基礎上表達得也盡如人意,課堂教學如我所預設的步驟進行著。在讀好課文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想努力把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入課堂,于是問:“同學們,想想看,平時我們學校升國旗的時候,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呀?”“我們都排好了隊站在操場上”一個學生說:“不過,老師,我們都看不到國旗在什么地方?”“是的,我也聽不清國歌的聲音。”“老師,我還看到站在前面的老師都在講話!”……教室里頓時炸開了鍋。我頓時有點兒愣。是呀,童言無忌。他們說的都是我們學校確確實實存在著的現(xiàn)象。心里真有點慌啊,可是,課還得上啊,于是我自覺很牽強的引導著:“對,大家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能把平時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記下來。那么大家說,你們喜歡看到的這個樣子嗎?”“不——喜——歡——”幾乎異口同聲!皩ρ,那么你們覺得,升國旗的時候,怎樣做才是對的呢?”“我們要立正,眼睛看著國旗!庇质堑谝粋提問的學生反應最快!皩!”我趁勢引導:“你們看,現(xiàn)在國旗就在我們面前!蔽抑钢诎迳戏降奈逍羌t旗說:“那么就讓我們一邊讀讀課文中的話,一邊用自己正確的行動表達出來,好嗎?”同學們一聽,馬上精神抖擻地站起來,個個站得筆直,聲音響亮,充滿感情地讀完了這篇課文。課堂教學似乎又回到了應該走的軌道。
下課鈴聲響了,我走出教室,可是心里卻很不是滋味,課堂上的那份尷尬又摻入了更多的慚愧。每天的升旗儀式應該是播種愛國思想的有利時機,但是,模糊的國歌聲,被建筑物擋住了的國旗使學生站在那里不知干什么。前面老師的談笑自如更令孩子們不知什么才是對國旗的尊敬,什么才叫對祖國的熱愛。那么,這些現(xiàn)象我們的孩子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而且直言不諱地說了出來,而我這個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老師呢?為什么沒有發(fā)現(xiàn)?或者說發(fā)現(xiàn)了也不屑于說,不屑于做呢?作為教師,應該明白言傳身教,在一定意義上,身教勝于言教。
語文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僬_認識自我,展現(xiàn)自我風采,樹立信心,增進同學們之間的相互了解。
、谟闷胀ㄔ捒邶X清楚地介紹自己,發(fā)言時態(tài)度大方。能根據(jù)不同的目的調(diào)整說話的內(nèi)容。
○活動重點
用普通話清楚、流利、簡明地介紹自己。
○課前準備
分組: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按照要求在三項活動中任選一項,一項為一組(每項活動小組超過15人分為兩組)。
要求:
①活動一:
a.表述過程中要流暢、清晰,不能出現(xiàn)斷續(xù)、停頓過長等情況。
b.表述要富有個性,充分展現(xiàn)自我風采。
c.可選用圖片、照片、影像資料、個人作品展示等多種形式。
d.限時三分鐘。
②活動二:根據(jù)自己的個性、特長和愛好,競選班干部及各門學科課代表。
a.將自己的特長、愛好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文稿中可展示原來的我、現(xiàn)在的我、將來的我等幾部分。
b.結(jié)合自己的特長,闡述假如我作為XXX,將為之做些什么。
、刍顒尤小記者面試。
a.每人交一份簡歷(正式打印裝訂)。
b.整理發(fā)表過的文章(或你認為不錯的文章)各類獲獎證書,附簡明材料一份。
c.如果你作為考官,你將問那幾個問題,如何作答?
○活動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
播放《我是誰》片斷,失去記憶的“成龍”不知道自己是誰,痛苦地在大山呼喊。人活著,不知道自己是誰是很痛苦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清楚地明白自我,這樣才能更好地超越自我。你清楚自己是誰嗎?清楚自己要干什么嗎?
分組交流
、俳涣餍问剑夯顒訉n}小組圍坐,輪流自我展示。
、诿咳税l(fā)言完畢,一分鐘“答記者問”。
、弁婆e三名有特色的代表在全班交流。
班級交流
全班交流代表在發(fā)言前需闡述“我為什么被選為全班交流的代表”。
教師總結(jié):
通過這次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增進了了解,學生在自我介紹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的風采,尤其是學生在準備過程中,盡其所能,將自己的特長、性格都無一遺漏地展示,創(chuàng)新方法的運用,口語表達的流暢,給老師和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設想】
我們希望人生能夠一帆風順,但誰都不能保證這一切,現(xiàn)實可以殘酷地粉碎我們的良愿,就像魯濱孫離奇的人生意外。魯濱孫他滿可以無限悲傷,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但他卻無比堅強地鼓舞自己,以頑強的意志力和超凡的創(chuàng)造力,演繹了生存的神話。魯濱孫的生存經(jīng)歷是我們學習的最好素材;诖,概括與復述故事梗概、感受魯濱孫近乎絕望中的求生欲望、探詢魯濱孫在逆境中心境不斷堅強的過程、體味魯濱孫獨特的自我激勵之法、感悟魯濱孫戰(zhàn)勝困難的可貴精神、學習應對災難等,都不失為好的教學角度。
保持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戰(zhàn)勝困難,超越自我,這是本文的精髓。設計A著重于魯濱孫戰(zhàn)勝困難的心理過程的分析,學習其戰(zhàn)勝困難的精神。設計B著重從生存需要的最低條件的角度出發(fā),剖析魯濱孫戰(zhàn)勝困難的心態(tài),教給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在“資料平臺”中特別選編了三篇文章,第一篇中的人物面臨死亡和良知的兩難抉擇,內(nèi)容側(cè)重于對生存困境時刻人的良知的拷問;第二篇中霍金面臨的則是來自于自身的困境,實現(xiàn)“我”的心靈內(nèi)部的偉大歷險,是對自我的偉大超越,其意義同樣等同于對心靈之外的自然的超越;第三篇人物的探險行動中彌漫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民族豪情,對生活在優(yōu)越環(huán)境中的學生是一種很好的熏染,希望三篇文章能夠從上述兩種設計之外,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想體系的構(gòu)建起到填補作用。
【教學設計A】
教學目標:
1、快速默讀課文,理清魯濱孫面臨的主要困難。
2、分析心理描寫,體會魯濱孫心態(tài)變化的過程,感受魯濱孫在困境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可貴精神。
3、感受野外生存對人的能力的挑戰(zhàn)。
課前準備:閱讀《魯濱孫漂流記》;收集有關(guān)野外生存常識的資料。
教學步驟:
導入:請同學自己介紹《魯濱孫漂流記》。
我們現(xiàn)在安坐教室,條件舒適,心情輕松愉快。可是,假如我們像魯濱孫一樣,不幸流落到了荒無人煙的海島,情形會怎樣呢?
一、整體閱讀感知
快速默讀全文,邊讀邊劃出你認為關(guān)鍵的詞句,說一說魯濱孫初到荒島時遇到了哪些困難?
請歸納出來。
。鞔_:物質(zhì)生存需要方面的困難和精神上生存的勇氣。)
二、片段品讀體味
《荒島余生》教學設計AB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面對諸多困難,魯濱孫經(jīng)過了深沉而復雜的思考。請以下列問題為導引,再確定需要重點品讀(靜心默讀)有關(guān)片段,以理解下列問題:
1、魯濱孫的思考經(jīng)歷了哪幾個階段?這幾個階段思考的側(cè)重點是否一樣?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嗎?(明確: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側(cè)重點不一樣,分別側(cè)重思考:要不要活下去;怎么活下去;怎樣安心地活下去。分別涉及生存信念、物質(zhì)需求、精神需求等問題,按他當時需求的急緩程度依次出現(xiàn),體現(xiàn)了人類進化的幾個主要階段,從中可以看出人類前進發(fā)展的影子。)
2、魯濱孫能夠活下去,他是怎么為自己找理由的?找了哪些理由?他的思考方法有什么特點?(明確:采用對比列舉好處和壞處的方法來勸慰自己,看到生活的積極面,樹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從與同伴的命運和最糟糕的情形作對比來找理由,理由略。思考的方法充滿著理性和辨證的特點:能冷靜地用理智同情感作斗爭;能用“借方”和“貸方”的格式來對比思考。)
3、魯濱孫為什么一定要計算時間、寫日記、保存幾本書本?你覺得有必要嗎?(明確:有必要。這也是他充實自己的心靈,保持一個文明人的高級趣味,不至于淪落為低等的求生者的智慧之處。)
4、你覺得魯濱孫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們學習?(明確:敢于直面困難,堅忍不拔,積極進取,勤勉務實,善于創(chuàng)造,熱愛生命,戰(zhàn)勝困難的經(jīng)驗)
三、野外生存探究
整體討論:
《荒島余生》教學設計AB
2、假如你知道了魯濱孫的處境,你還能為他提供哪些遠距離的生存指導?運用上你課前所收集的資料。
四、拷問自己
假如你也像魯濱孫一樣身陷荒島,你有這個能力和勇氣,會像他一樣活下去嗎?問問自己,試著寫一寫自己的心里話。(課外完成)
【教學設計B】
教學目標:
1、體會魯濱孫在危難處境中調(diào)整心態(tài)的方法,感受他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
2、領(lǐng)悟生活的`心態(tài)比生活的條件重要、精神的生存比物質(zhì)的生存重要的道理。
教學步驟:
導入:魯濱孫從小就渴望冒險、流浪的生活。流落荒島之后,魯濱遜面對絕境,很快就克服了消極情緒,不畏懼,不頹喪,進行了一場征服大自然的斗爭,更進行了一場征服自我的斗爭。在荒島上的28年間,他克服了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尤其是心理上的煎熬。那么他是靠什么走過這28年的呢?
一、整體閱讀感知
快速默讀全文,完成:
1、用一話歸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簡要復述課文內(nèi)容。
《荒島余生》教學設計AB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3、本文在描寫魯濱孫時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
二、重點精讀體驗
精讀關(guān)于魯濱孫心理描寫的部分,思考探究:
1、從文章的首尾來看,魯濱孫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2、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
3、如果他的心態(tài)不發(fā)生這樣的變化,你覺得魯濱孫能在荒島上生存下去嗎?(明確:即使他吃住不愁,最終也會因為精神的空虛和寂寥而死)
4、如果換了其他任何一個人,也許就沒有了魯濱孫這樣的生存神話了。那么,你認為:魯濱孫能夠活下去,最重要的是靠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一句什么樣的結(jié)論?(明確:靠的是心態(tài),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說明積極的心態(tài)是維系生命的首要支柱,生活的心態(tài)比生活的條件重要,精神的生存比物質(zhì)的生存重要。)
三、拓展應用
1、當下,社會安定,經(jīng)濟繁榮,生活富足,可自殺等輕生的事件仍然屢見報端。假如魯濱孫知道了這些,他會作何感想?你能走進魯濱孫的內(nèi)心世界,揣摩出他的真實想法嗎?試試看,組內(nèi)談一談,請使用第一人稱。
2、有的同學感慨現(xiàn)在早出晚歸,學習負擔繁重,生活枯燥,爸媽嘮叨,知心朋友缺少,不太滿意目前的狀況。你對你目前的學習和生活滿意嗎?想一想,談一談,和魯濱孫比一比,和同學坦誠交流交流。
3、用一句精練的話說出自己學習本文的感受。
四、作業(yè)布置
找一些面對困難、激勵人奮進的格言,做成賀卡送給你的朋友或者自己。
【資料平臺】
1、(丹麥)哈夫·B·卡威《浮冰上的兩者》。
2、《斯蒂芬·霍金——劃時代的英雄》。
3、郭正剛《漂流長江第一人》。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借助漢語拼音認識8個漢字,并會口頭組詞,會寫4個生字“農(nóng)、當、午、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古詩,并試著背誦古詩。
3、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農(nóng)民伯伯的辛苦,懂得愛惜糧食。
教學重點:
1、學會8個生字,會寫四個生字“農(nóng)、當、午、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
1、“農(nóng)”、“當”的寫法
2、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愛惜糧食。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稻穗圖、小黑板、磁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向老師有一個難題,想請小朋友們幫我解決一下。你們愿意嗎?
(出示“一碗打倒的飯”圖)學生觀察。
這就是向老師遇到的難題,有個孩子每天吃飯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滿桌子都是。我想請會講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師給他講講道理。(……這是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師出示“辛苦”,教讀。
你見過農(nóng)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糧食嗎?
老師帶來了一幅圖,就是農(nóng)民伯伯平常勞作的情景,請小朋友翻開書,看看圖上都畫了什么?
二、觀察圖畫
1、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農(nóng)民伯伯在鋤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齊讀“辛苦”,并貼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農(nóng)民伯伯很辛苦?(頭上的汗珠一顆顆地往下掉。)
4、今天,我們就要學一首配這幅圖詩——《憫農(nóng)》。跟老師一起寫寫“農(nóng)”。(師寫,生書空。)
全班齊讀課題。
三、學習生字
。ㄒ唬┏踝x課文,感知詩意。
1.聽錄音
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古詩,要聽清字的讀音,用右手的食指指著字,看誰最認真?如果會的同學能跟錄音機一起讀,也不必加以制止,追問一句:“你從哪里學會的?”提示學生:我們可以從許多地方學習知識,希望小朋友們做個有心人。
2.過渡:由于這首詩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熟練背誦,所以直奔本課的生字。這首詩你們會背了,里面的生字你們都認識嗎?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中的'生字詞,看誰學得又對又快。
。ǘ┱J讀生字
1.下面請你輕聲讀課文,用手指指著課文,圈出帶紅色音節(jié)的生字。
2.引導學生回憶平時學習生字的主要方法:你們平時都用哪些方法來學習生字?(拼讀音節(jié)、問同學、問家長、問老師。)
3.小朋友們歸納得真好,那就請你趕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吧。(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點播。)
4.學習完生字以后,請你給同桌讀一讀,注意用手指指著字讀。
5、抽生教讀生字。
6、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們讀出來嗎?(出示詞語:憫農(nóng) 日當午 誰知 汗滴 粒粒 辛苦)
抽生讀,齊讀。
7、在詞語中你認識了生字,那么老師把生字單拿出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如果你認識就站起來大聲說出來。(當讀到“午”時進行擴詞,從而理解“日當午”。)
8、現(xiàn)在這些生字都躲到詩里面去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抽生讀課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著書,認真聽,聽他哪個字音讀準了,哪個跟你不一樣,等會兒請你給他指出來。
9、齊讀。
四、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剛才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同學們學得特別好,下面,請你們再讀課文,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農(nóng)民伯伯很辛苦)
3、你從哪些詩句中感受到了農(nóng)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讀一讀。
重點指導: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
指導方法:先通過做鋤草的動作體會辛苦應表現(xiàn)得行動緩慢,吃力,在朗讀時語氣應重而稍慢,基本領(lǐng)悟即可。
4、師范讀全詩。
5、齊讀。
6、能背的同學背一背,不會背的同學可以再看看書。
五、鞏固練習,指導書寫
。ㄒ唬⿹斓舅胗螒颍瑥土暽
1、秋天來了,農(nóng)民通過辛勤的勞動,莊稼獲得了大豐收。你們看:金黃的稻穗在秋風中搖擺,好象在向人們微笑。收割后,還有一些稻穗遺留在了田地里,下面咱們一起去撿稻穗。你可以任選一顆,讀出后面的生字,然后放到籃里。(師貼稻穗圖,畫籃子)
2、抽生上臺拾稻穗,然后反過面貼于籃子里。
3、你打算把帶哪個字的稻穗送給誰?為什么?
。ǘ┲笇懽
。ǔ鍪尽稗r(nóng)、當、汗、午”)
1、你記住了哪個字?怎么記住的?
2、重點指導“當”,認識小字頭,學生認真觀察書上的筆順,然后書空。
指導“農(nóng)”,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筆?
3.教師在田字格中書寫學生認為難寫的字。
4.學生練習寫一個字,同桌互評,然后再寫一個。
五、總結(jié)全文
。ò鍟
憫農(nóng)
辛苦
教學點評: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兩三歲的小孩都會背誦,因此,讀背并不難,關(guān)鍵是要從中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從小要愛惜糧食。為此,教師在設計時可以圍繞一個“辛苦”,從幫老師解決難題引出“辛苦”,看圖了解“辛苦”,到讀詩句感受“辛苦”,從而把學生并不容易體會到的“辛苦”突破了。
1、開頭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并樂于去解決。
2、現(xiàn)在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生字的學習,詩句的感悟,全是學生自主觀察,學習。
3、通過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學習。
4、如果能從生活中找到相關(guān)的照片,錄象資料,或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將更能從心靈上讓學生受到教育。
5、朗讀的指導還要更細致。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體會文中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情。
2、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
3、把握回憶性散文的思維特點,學習回憶性散文的寫作方法。
4、品味作品的語言和情感,模仿創(chuàng)作。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那就是我》
一、 導入 1分鐘
關(guān)山迢迢,擋不住想家的心情,歲月流淌,淘不盡對家鄉(xiāng)的眷戀;句句鄉(xiāng)音,縷縷鄉(xiāng)情,伴隨著漂泊的游子默默走過異鄉(xiāng)的風風雨雨....最容勾起他們思鄉(xiāng)情的,或者那一盞漁火,或者是那一朵浪花,或者是那一縷炊煙,或者,就是香港作家黃河浪的那《故鄉(xiāng)的榕樹》(板書課題)
二、走近作者 2分鐘
黃河浪:原名黃世連,曾用筆名洪荒等,香港作家。1941年生于福建長樂縣,中學時酷愛文藝,出版過詩集《海外浪花》、《大地詩請》。1979年,本文榮獲香港第一屆中文文學獎散文組冠軍。(成為冠軍的理由是什么?)
三、走進文本
。ㄒ唬┠菢洹c榕樹凝眸 (理清回憶性散文的思路)7分鐘
1、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層次。
文章第幾小節(jié)點題?課文寫了幾個地方的幾棵榕樹?
明確:
1-2 住所榕樹眼前
3-11故鄉(xiāng)榕樹回憶
12-13 住所榕樹眼前
2、這幾棵榕樹,重點寫了哪棵?它有何特點?5 、6、 7三段分別從哪個方面表現(xiàn)它的特點?
明確:
駝背的榕樹特點是“奇特”,三段分別表現(xiàn)其形狀奇,傳說奇,功用奇。
3、本文是一篇很出色的借物抒情的回憶性散文,三個部分銜接過渡自然。文章是怎樣過渡的?找出過渡句:
① 第三段是過渡段。其中,由眼前的榕樹和哨音自然引發(fā)相關(guān)聯(lián)想,“我的心卻像一只小鳥,從哨音里展翅飛出去……停落在故鄉(xiāng)熟悉的大榕樹上。我仿佛又看到……看到……”這些詞句,像一座橋,把眼前景物與思想情懷聯(lián)系起來,過渡得巧妙自然。
、凇澳菢拥娜兆硬粫倩貋砹恕币痪,總結(jié)了上文,表明了回憶的結(jié)束!拔曳路饎倓倧囊粓鰤糁行艳D(zhuǎn),身上還留有榕樹葉隙漏下的清涼,但是我確實知道,這一覺已睡過了三十年,而人也離鄉(xiāng)千里萬里外了”一句,和上面的夏夜和上文中的“夢鄉(xiāng)”描寫承接,銜接自然、巧妙。
又由哨音牽引作者由現(xiàn)實到回憶,又由回憶到現(xiàn)實,眼前 哨笛回憶哨笛眼前
。ǘ┠枪枢l(xiāng)——與作者的感情對視 (分析散文 “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7分鐘
1、第四段中作者說“記憶里的故事有榕樹的葉子一樣多……“圍繞故鄉(xiāng)的榕樹,作者回憶了與之相關(guān)的哪些事情?要求:每件事用一句話概括
小時候在“駝背”船上的“水手”夢
有關(guān)“駝背榕樹”的古老傳說
女人們對榕樹之神的祈求、女人治皮癬及祖母的疼愛
農(nóng)人們在榕樹下的納蔭乘涼
兒時在榕樹下度過的夏夜生活
2、分析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這部分回憶片段猶如一個個電影分鏡頭,回憶畫卷徐徐展開,從不同角度抒寫了對家鄉(xiāng)的眷戀之情,材料的選取自由靈活,從人物來看,有小伙伴、最老的老人、女人、老祖母、鄉(xiāng)親、我;從內(nèi)容來看,有寫人事的,有寫傳說,有寫我夏夜感受的;從情感來看,體現(xiàn)的有友情、親情、鄉(xiāng)情等,所有這一切由榕樹貫串起來,體現(xiàn)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故鄉(xiāng)的榕樹在我心中,不僅僅是樹,還是理想的啟迪放飛者,道德的見證教化者,愛心的賜予傳達者,農(nóng)人的庇護慰安者,夏夜的造境催眠者。榕樹,而是濃濃的友情、親情、鄉(xiāng)情的匯聚和象征,文章最后短短六個字浸透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榕樹、故鄉(xiāng)的人、故鄉(xiāng)的事的懷念和眷戀,濃濃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情、鄉(xiāng)愁、鄉(xiāng)戀躍然紙上。
席慕容說:離別后,鄉(xiāng)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黃河浪的這棵樹便是永恒的。
3、文章為何不直接以《憶故鄉(xiāng)》或《故鄉(xiāng)的回憶》為題?
明確:a、懷念的人事物莫不與榕樹有關(guān),對故鄉(xiāng)的懷念是通過對榕樹的懷念來表達的。b、含蓄深情,有感染力。c、結(jié)構(gòu)上,起線索作用。
四鑒賞品味
那“文”——與精美的語言對話 16分鐘
品味語言,體悟情感。
6人小組活動:從文中找出一組富于文采的句段朗讀,試作簡要評點,并按照它的格式進行仿寫,一個朗誦,一個評點,一個仿寫,建議可以變換陳述的對象或意象來展開仿寫。各小組交流,互為補充:
教師歸納:如何使語言“靚”起來?
1、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2、想象的運用,虛實結(jié)合
3、華麗的詞語(摹形狀物,繪聲繪色)
4、句式的選用和變化(長短、整散)
5、關(guān)注人稱的運用(第二人稱的作用a、第二人稱一般都兼有擬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語言生動;b、在表情達意方面,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對話,增強感染力。
五回望模塊
那“月是故鄉(xiāng)明”——與模塊對歌(音樂播放:《彎彎的月亮》)6分鐘
本文以榕樹為線索貫穿全文,選用精美的語言,敘述了很多與故鄉(xiāng)的榕樹有關(guān)的人和事。普通的百姓、天真的童趣、幽靜的環(huán)境、淳樸的風土人情,是作者割不斷的故鄉(xiāng)情結(jié)。
深深的思念,濃濃的鄉(xiāng)愁,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故鄉(xiāng)的歌,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于是“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于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于是“我寄愁心與明月”,于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這故鄉(xiāng)的明月,照過你、我、他。
請用最簡潔的一句話串聯(lián)這個模塊的所有文章的標題,體現(xiàn)“月是故鄉(xiāng)明”的主題。
學生當場創(chuàng)作,要求只要有創(chuàng)意,自然銜接就成!
六創(chuàng)作模仿1分鐘
風在路上,人在風中,生命不斷拐彎,故鄉(xiāng)總在身后。故鄉(xiāng)總是具體的,在人們的記憶中,她有時就是一棵小樹 一朵云彩,一縷炊煙,一種產(chǎn)物……假如有一天(這一天不再遙遠),你要離開你的家鄉(xiāng),你會記住家鄉(xiāng)的什么“物”?假設30年后的你,在異鄉(xiāng),每當有月亮的晚上,故鄉(xiāng)之歌的主角又是哪個呢?請模仿本文創(chuàng)作手法,完成下周隨筆《故鄉(xiāng)的**》。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①繼續(xù)練習默讀和朗讀。默讀爭取每分鐘不少于500字。朗讀要做到使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
、诹私饴(lián)想與想像的基本常識,培養(yǎng)聯(lián)想與想像能力。
、蹖W習改寫、擴寫等方式,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能力。
、苈(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深入理解課文。
二、教學設想
本單元選編的課文體裁多樣,有童話、詩歌、神話、寓言故事,都屬于文學作品,教讀這些課文,可參考以下做法:
、僦乩首x指導,在朗讀中品味與感悟。
對內(nèi)容較長的文章,可指導默讀,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了解內(nèi)容的習慣;對抒情性強的文章,可指導朗讀,在有感情的朗讀中深人體會文章。還可以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配樂配畫朗讀課文,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深入感悟。
、谧⒁馀囵B(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
本單元文章內(nèi)容都是虛構(gòu)的,應該讓學生懂得虛構(gòu)作品與寫實作品的區(qū)別?蓢L試運用續(xù)寫、改寫、擴寫等手法激活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像能力,尤其要保護學生可貴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要拘泥于一種固定答案,鼓勵學生討論、爭辯,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垡龑W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深入理解課文。
引導學生理解本單元文章內(nèi)容是虛構(gòu)的,但是反映的都是生活的真實、生活的本質(zhì),可引導學生討論、聯(lián)系自己身邊的生活,感悟文章深意,培養(yǎng)學生向往真善美的思想感情。
④引導學生擴展課外閱讀。
可在教讀本單元文章的基礎上向?qū)W生推薦一些課外閱讀作品,如安徒生、格林的童話故事,古希臘神話故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翻譯本),《西游記》等等,以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聯(lián)想、想像能力。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10-15
語文《詠柳》教案11-09
語文下冊的教案03-29
語文備課教案08-07
語文下冊教案07-15
語文寫作教案07-12
語文《趙州橋》的教案10-10
語文閱讀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