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

    時間:2024-07-02 13:04:15 教案 投訴 投稿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50-51頁練習十一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2、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并能正確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計算并體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并體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教師板書:37×82 65×31 59×64 39×43

      讓學生先做題,并說一說這四道題的共同點是什么

      讓學生獨立在本上完成這四道題,請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學生說一說計算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巡視指導,讓學生注意計算的準確性和書寫的規(guī)范性。讓學生意識到好的書寫是正確計算的基礎。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主要復習的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進位乘法和不進位乘法的計算過程完全一樣,只不過進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在進位計算的過程中注意書寫要規(guī)范、認真。

      二、鞏固練習

      1、筆算。

      76×1845×3689×4638×21

      可以讓學生任選兩題計算,計算完后同桌互相講述計算過程,互相訂正結果和書寫是否規(guī)范,然后老師指名學生把練習本拿來集體訂正,做得又對又好的同學將一枚小動物印章。

      讓學生在書中完成第51頁第6題。教師引導學生看一看蜜蜂應該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請同學們趕快幫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

      讓學生用連線的形式幫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勵學生“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學生完成后集體訂正,并請找得又對又快的同學介紹方法,開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2、解決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第51頁的第7、第8題)

     。1)指名讓學生說一說題意。

     。2)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這兩道題。

     。3)通過集體訂正,及時改正不正確的解答方法或計算結果。

      讓學生看第50頁的第4題。

     。1)讀題,并說明題意。

     。2)說一說,這道題和剛才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都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題,但這道題要解決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錢?所以“每套12張”這個數據信息可以不用)

     。3)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用豎式計算下列各題。

      26×3568×5318×2448×7924×28

      2、一種郵票每套14張,售價38元,今天上午賣出20套,下午賣出15套,這一天共賣了多少元?

      四、思維訓練

      1、說一說,下面各題錯在哪里,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8 6 2 3 1 8

      ×7 8 ×1 7 ×2 5

      6 4 8 1 6 1 9 0

      6 0 2 2 3 2 6

      6 6 6 8 1 8 4 3 5

      2、菜園收了36筐白菜,連筐共重1728千克,每筐白菜重43千克,你知道這些筐有多重嗎?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和練習,學生學會利用估算、只計算個位的乘積的方法解決問題,在計算中讓學生體會到了所學知識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2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9頁的第7~1.1題,練習二十六的第10—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的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的認識,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噸=1000千克。

      2.使學生掌握正方形、長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長的含義,能夠正確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千米、噸

      1.第做109頁的第7題。

      教師提問,學生口答:

      (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

      (2)1千米是多少米?1噸

      是多少千克?

      隨著回答,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噸=1000千克

      2.做第109頁的第8題。

      讓學生想一想什么東西的高大約1毫米(1分硬幣),什么東西的長大約1分米.然后再用手勢比劃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長.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0題。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4千米=( )米,讓學生想一想該怎樣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師再說一遍推想過程:因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個1000米,就是4000米,所 以4千米=4000米。

      接著,教師再板書出:5000千克=( )噸,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學生明確它的推想過程,然后讓學生完成第10題,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推想過程.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1題。

      先讓學生把相等的數量用線連起來,然后再指名說一說道理。

      二、復習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1.做第109頁的第9題。

      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然后讓學生分別說出是什么圖形,根據學生的回答,在每個圖形下面板書圖形的名稱.

      教師: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大家想一想,這幾個圖形各有什么特點?

      指名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寫在黑板上.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如先說邊的特點,再說角的特點,或每個圖形分別說.最后使學生看到它們 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2題。

      教師只說明題意,讓學生在點子圖上任意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正方形.教師巡視,看學生畫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畫完以后,要說出是怎樣畫的.對畫得 又對又快的學生應給予表揚。

      3.做第109頁的第10、11題。

      教師:什么叫一個圖形的周長?

      讓學生做第10題.要求量的時候,精確到整厘米.每量一邊,在邊的旁邊注上該邊的長度.算完以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注意糾正學生中的錯誤.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3題。

      教師可以根據班里的情況,讓學生準備兩張邊長15厘米的正方形紙。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注意學生中出現(xiàn)的問題.集體訂正時,可以讓學生指出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后,求長方形的周長是求哪幾條邊的和,有沒有 不同的解法?對想出不同解法的學生應給予鼓勵。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3

      教學目的:

      通過進一步的練習,讓學生熟悉的掌握整十數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在練習中,進一步鞏固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進一步發(fā)展數學思考,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口算

      1.小黑板出示

      14+5954-2316×5230×4

      168÷830×20xx×1050×80

      2.完成復習的第1題

      提問: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

      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

      二、估算

      在黑板上寫上算式。

      23×58

      師:如果要估算這個算式,你可以怎么進行口算?

      完成復習的第3題

      要讓學生說明是怎么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幾十,然后口算出積即可。

      三、筆算

      小黑板出示:

      43×2125×2356×7863×80

      并要求第一二小題進行驗算。

      集體反饋時,要注意讓學生口述計算過程,特別是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書寫格式。

      要注意強調,乘法的驗算方法,可以調換兩個乘法的位置即可。

      四、填表找規(guī)律

      完成復習的第3題

      集體討論,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引導與板書,讓學生初步發(fā)展,一個乘數不變,另一個乘數擴大幾倍,積也跟著擴大幾倍。

      五、解決問題。

      通過條件與問題的分析,讓學生感覺到圖中的3個書架是個多余的條件,并沒有用的。

      六、課堂作業(yè)。

      復習第2、4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分數及面積知識,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2.通過小組合作整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系統(tǒng)地、有條理地梳理知識的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數學思考。

      4.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教材分析〗

      “分數與面積”整理復習一課,是在完成本冊有關分數知識和面積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復習。因此,本節(jié)課在設計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的發(fā)揮,尋找切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方法,給他們提供現(xiàn)實的、鮮活的、貼近已有知識經驗的事例;提供適當的交流合作機會,從交流、梳理、概括和反思中提供多樣化的練習方式。并將這兩部分知識根據知識特點,分別鞏固深化,加深理解,進一步提高應用能力,達到融會貫通、熟練運用的目的,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整理知識的迫切愿望;同時,使學生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增強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所處的學區(qū)比較特殊,少數民族學生占多數。學生學前教育和父母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少數沒有受過學前教育的學生,知識起點底、思維不靈活、語言表達能力差;而受過學前教育的學生思維啟蒙早、起點高,學習積極主動。這些情況,給教學設計造成很大的難度。為此,教學中,我以點帶面,采用好學生帶動學困生的互幫互學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使不同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發(fā)展。我校領導也非常支持課改實驗,為課改年級配備教學設施,基本滿足教學需要。

      〖課堂實錄〗

      (一)情境激趣,引入復習

      師: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媽媽給她買了一個大蛋糕,笑笑請好朋友來吃蛋糕。他們又唱歌又跳舞可熱鬧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播放課件一)好一個又香又甜的蛋糕呀!猜一猜笑笑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塊?這分吃蛋糕的情境使你們想到了曾經學過的哪方面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整理復習知識。

     。ㄔu析創(chuàng)設 “笑笑過生日”的情境,引出復習內容(分數的認識),啟發(fā)學生,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二)整理分數知識,探求問題

      1.小組交流整理

     。1)請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課前整理出的分數知識。

      (2)小組同學互相補充、完善并系統(tǒng)地、完整地整理出來。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完整再現(xiàn)。

     。ㄔu析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小組交流整理成知識網絡,從點到面,從部分到整體,構建知識結構,進一步理解認識。)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闖關

      看誰碩果累累,每闖一關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第一關:獨立完成教材70頁第1題,互相講解、互相檢查、互相評價。

      第二關:完成教材70頁第4題,講解計算方法,評價自我。

     。2)問題接龍

      ①創(chuàng)設情境。

      (繼續(xù)播放課件1)笑笑把蛋糕平均分成8塊,自己吃了一塊,麗麗吃了3塊,小剛吃了2塊。

     、谛〗M內自編問題。要求根據情境編出有關分數的問題。

     、塾尚〗M輪流報題,全班搶答,答對一題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3)清查水果個數,同桌互說收獲與不足。

      (三)整理面積知識,實際應用

      1.繼續(xù)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復習

      今天笑笑過生日,小淘氣怎么沒來?他在忙什么呢?我們到他家去看一看。(播放課件二:小淘氣鋪地磚。)原來他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吹叫√詺怃伒卮u的情境,猜一猜他可能用到哪一方面的知識?

      2.整理知識,加深理解

     。1)小組合作整理出有關面積的知識。

      (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3.應用知識,提高能力

     。1)粗心的小淘氣

      小淘氣收集了一些面積數據,可是忘了寫單位。

      ①請你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填空。

      ②與同桌交流,評價。

     。2)灑水車

      今天天氣比較熱,看,開過來一輛灑水車,路面變得濕潤了。(播放課件)這里面還有許多數學問題呢!小兔子提出教材70頁第5題。

      (3)幫助小淘氣解決問題

     、俨シ判√詺怃伒卮u,猜測可能遇到什么問題。

      A.小淘氣房間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B.需要鋪多少塊邊長為20厘米的地磚?

      C.如果一塊地磚3元錢,需要多少錢?

      ②挑戰(zhàn)問題,巧妙解答。

      (評析讓學生通過基本練習“闖關”“粗心的小淘氣”“灑水車”來鞏固知識,同時檢測自己的能力。創(chuàng)設“問題接龍”和“幫助小淘氣解決問題”的 拓展練習,拓寬分數和面積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開闊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ㄋ模┗仡欁圆椋u價自我

      師:這節(jié)課復習了有關分數和面積的知識,復習應用中,你對這部分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檢查,情況如何?

      (進行評價,與同桌交流。)

     。ㄔu析在知識的梳理過程中,通過學生間的交流,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整理與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技巧等方面進行自查,作出合理評價,明確改進方向。)

      〖教學反思〗

      整理復習課基本上是再現(xiàn)和鞏固知識,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 本節(jié)課要對分數和面積這兩個差異較大的知識進行整理復習就更顯得困難了。怎樣將這部分知識系統(tǒng)、完整地呈現(xiàn)、提高學生的能力,而又使課堂不顯得沉悶單調,這是我教學設計時思考的主要問題。

      數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稑藴省窂娬{數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本著這一宗旨,我設計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實際事例,如“笑笑過生日吃蛋糕”“小淘氣因家中有事沒來參加笑笑的生日”自然過渡,將這兩部分知識引出來。在知識整理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利用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通過小組交流形式完善知識體系,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對繁多的知識概念進行整理和復習。最后設計許多新穎多變的練習情境,促使學生想盡辦法巧妙解答,使學生在整個課堂中都處于熱情、興奮、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tài),完成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通過這節(jié)課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方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他們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而且能夠較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潛能。

      〖案例點評〗

      本節(jié)課是繼兩個單元知識之后的整理復習課,要將完全不同的兩部分知識放在一節(jié)課來整理復習,并且知識之間沒有聯(lián)系,學生思維的跳躍也較大,這是非常困難的。但教師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克服了這些困難,巧妙地設置情境將知識自然銜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本節(jié)課,學生在積極主動的交流反思中,共同分享學習成果,提升活動的價值。有學生的獨立思考、動手操作,還有適時的小組討論。不僅滿足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學習的需要,同時為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機會,收到共享喜悅、共享成果的良好效果。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5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P113

      二、教學目標

      1、對兩位數乘兩位數進行自主與復習,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估算、筆算的計算方法。

      2、理解三算之間的聯(lián)系,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根據需要選擇合理的方法進行解答。

      3、體驗回憶、舉例、分類、和糾錯、應用的計算復習方法。

      三、教學流程:

      1、揭題。(板:兩位數乘兩位數與復習)

      2、知識的復習與梳理

     。1)回憶

      (2)舉例(補充40×30 11×80 15×20 31×32 39×27 45×25等例子)

     。3)分類

      (4)知識點的復習與

     、倏谒 40×30

      說說你是怎么口算的?

      15×20乘數末尾只有一個0,怎么積的末尾出現(xiàn)兩個0?

     、诠浪

      老師想很快知道39×27的大概結果怎么辦?

      你是怎么估算的?

      28不是更接近27嗎?為什么不把27看做28來算呢?

      還可以怎么估算?

      估算方法

      ③筆算

      39×27

      算后問生有沒有快速檢查的辦法?(我們先看看他們的得數與估算的值是不是比較接近,那對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不過還得一步一步仔細檢查。)

      師:抓住第二步:十位上的數乘時,積8為什么寫在十位上?讓學生說一說

      請學生說說第二步計算中的“7”是哪來的`?2×3不是等于6嗎?

      說說筆算的方法

     、芮舐(lián) 剛才我們復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估算和筆算,請你想一下三種算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3、糾錯

      生獨立算其余的題目,老師巡尋錯例,若無,師補充典型錯例。

      4、應用

      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身邊的問題。

      (1)、一個教室坐40人,一幢教學樓13個教室能坐多少人?

     。2)、一本童話故事書要19元,如果老師要給全班44個同學每人都買一本,需要帶多少錢?

     。3)、鮑田小學的階梯教室共有19排,每排有26個座位,如果有500名老師來參加聽課活動,能坐得下嗎?

      做了這三道題目你有什么想說的?

      5、復習方法(回憶、舉例、分類、、糾錯、應用)

      6、拓展

      聰明題:下面算式中的漢字,分別代表什么數字?

      數 學

      × 學 數

      1 1 4

      3 0 4

      3 1 5 4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2、能正確、靈活地進行計算。

      3、通過練習,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除法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jié)課我們復習、整理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這節(jié)課我

      們繼續(xù)來復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二、復習

      1、回憶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怎么進行簡便計算的?進行簡便算法時要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個別匯報

      當一個兩位數可以分解為兩個一位數相乘時,可以把兩位數除法改為除數是一位數的連除式題。

      要注意:不是所以的題目都可以這樣的,有些題目這樣并不能很簡便,做時要靈活運用。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8~109頁的第3~6題.練習二十六的第5~9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計算比較容易的三步式題.

      2.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能夠比較順利地分步解答一些含有三個已知條件和含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混合運算

      1.做第108頁的第3題.

      先出示第1小題,讓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再計算.然后再出示第2小題,也讓學生說說怎樣脫式計算.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更多的練習機會.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5題.

      讓學生獨立做,先審題,再填空.可以讓比較好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能夠按圖示的每一步計算正確就可以了.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訂正時對有錯誤的學生,讓他們找出原因并改正.

      二、復習應用題

      1.做第108頁的第4題.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讓學生說一說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然后讓學生改變題目的問題,口頭改編成一道兩步應用題.

      2.做第108頁的.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題目里的數量關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然后,讓學生改變第三個條件口頭編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改編,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將學生口頭改編的應用題的要點寫在黑板上.如:

      (1)一個糧倉存小麥85噸,存大豆60噸,存的玉米比小麥和大豆的總數多38噸,存玉米多少噸?

      (2)……總數多38噸……

      (3)……存的玉米是小麥和大豆的總數的2倍.……

      (4)……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多38噸.……

      (5)……存的小麥和大豆的總數比存的玉米少38噸.……

      3.做第109頁的第6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做完后說一說是怎樣分析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畫出線段圖加以說明.

      然后讓學生把問題和已知條件調換,變成不同的兩步應用題.改編后,可以再讓學生說一說線段圖怎樣改,再解答出來.

      三、作業(yè)

      練習二十六的第7~9題.

      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做第21*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8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圍繞“混合運算”“加與減”“乘與除”等數的運算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是筆算乘法的開始,要讓學生切實掌握。本節(jié)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對以下幾個方面比較關注:

      1、重視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

      數的運算這部分內容的知識點比較多,在復習時必須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清晰的知識體系,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算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復習鞏固計算方法和運算順序的同時,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對自己以往練習中出現(xiàn)過的錯誤進行回顧和整理,反思自己在計算中經常會出現(xiàn)的錯誤,組織學生思考如何避免這些錯誤的再次出現(xiàn)。

      3、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廣泛搜集各種類型的習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答,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大大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回顧本學期學習的知識。

      師:上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小數的相關知識,本節(jié)課我們復習“數的運算”部分的知識。請同學們回顧本學期你都學過哪些運算?

      預設

      生: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兩步)的運算順序;整十、整百、整千數乘(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師:小數的加減法我們上節(jié)課已經復習過了,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一下整數的相關運算。

      2、結合教材習題,復習“數的運算”的相關知識。

      (1)復習兩位數乘(除以)一位數的筆算。

      課件出示教材92頁3題。

      師:請同學們圈一圈,算一算,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獨立完成后與同桌交流,師巡視指導)

      個體匯報。

      師相機指導,學生結合點子圖和小棒圖重點說清每步計算的實際意義,鞏固算理。

      (2)復習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兩步)的運算順序。

      課件出示習題:

      327+46-135   (126-62)×6

      1000-582-10472÷8+75

      學生獨立完成后與同桌交流運算順序。

      讓全做對的學生介紹自己的計算方法。

      (3)復習整十、整百、整千數乘(除以)一位數的口算。

      課件出示習題:

      80×3=70×9=40×6=500×9=

      100×5=6×300=420÷7=630÷7=

      900÷3=2×20xx=7×60=400÷8=

      學生開火車計算。

      指名說算法后,一起回顧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口算方法。

      (先把整十、整百、整千數0前面的數與一位數相乘,計算出積后,再看乘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4)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回顧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課件出示教材92頁7題。

      師:請同學們根據題意獨立解決問題,并根據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思考問題的方法。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師巡視并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體輔導。

      指名匯報思考問題的方法。

      預設

      生1:我從問題入手,要求應找回多少元,要用付的錢數減去買籃球花的錢數。

      生2:我用畫示意圖的方法表示數量關系,先求出4個籃球一共花的錢數,再用200減去買籃球一共花的錢數,所得的就是應該找回的錢數。我認為解決實際問題時應該弄清數量關系后再列式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按部就班地復習,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9

      教學內容:

      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等。(課本第114頁的第7、8題,練習二十五的第8、9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正確地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并能正確、合理地使用常用的面權單位。

      2、能理解,掌握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較熟練地進行運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知識梳理

      教師:同學們。你們在面積這一單元中都學到了哪些知識?你們知道了什么?讓學生充分發(fā)言,說一說學到了什么,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識,教師結合學生發(fā)言,進行引導、歸納。

      板書:面積與面積單位、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三、要點復習

      1、面積與面積單位。

     。1)什么是面積?(或你所知道的面積是什么樣的?)

      學生結合具體事物(如:書面、桌面等)說明什么是面壩,然后教師出示面積概念。

      幻燈出示: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拔矬w表面"學生可以理解,對于”封閉圖形"教師可畫出一些圖形讓學生判斷。如:哪些圖形可以表示面積。

      通過練習,使學生明確"封閉圖形"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面積與周長的比較。

      教師取一個長方形模型,用手摸四周的邊長。問:要求這一周的長度,是計算面積嗎?為什么?

      使學生明確“封閉圖形”的含義,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簡單換算。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8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地積單位進率:l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3、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請學生說一說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板書長方形面積=長×寬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2)面積計算。

      出示圖形學生獨立計算,然后校對。

      完成后,讓學生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然后提出問題這個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相等嗎?為什么?先由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再由教師進行分析、總結。

      四、課堂活動

      課本第114頁的第7、8題。

      請學生先估算,并把估算結果填在表中,然后再進行測量和筆算。最后將測量并計算的結果與估算進行比較,看看誤差多少。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五第8、9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10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總復習(一)(p129)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一個數乘兩位數乘法和除數是兩位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一個數乘(除)兩位數的計算。

      教學難點:商中間有0的除法。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第129頁第1題

      2、揭題:這一節(jié)課主要復習乘、除數的兩位數的乘、除法及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要求能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計算正確率和速度。

      二、復習筆算乘法:

      1、計算并驗算:(第129頁第3題)要求先讓學生計算,然后指名說說乘數是兩位的乘法計算法及驗算法。

      2、歸納整理乘數是二、三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投影出示法則)

      三、復習討論算除法

      1、討論試商方法(第4題)

      2、計算驗算。

      3、歸納整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計算方法。(投影出示計算法則)

      四、小結:(注意乘、除法的計算方法及法則)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總復習(二)(p130)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有關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綜合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文字列式加小括號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提出復習內容及目標。

      這一課我們來復習四則混合運算和文字題,通過今天的復習使同學們正確掌握運算順序,合理運算,并在原有基礎上使運算正確率有所提高。

      2、口算(第130頁第7題),先讓學生口算,再集體校對。講評時注意運算順序。

      二、復習四則混合運算試題

      1、說一說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2、計算第8題,并講出計算順序與文字敘述試題。

      3、填符第10題。

      三、復習文字題:

      1、對比練習:(列式計算)歸納:運算順序不同第(1)小題最后一步是求差用680-積=差

      2、只列式不計算。

      四、全課小結:

      計算四則混合運算試題,要掌握正確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并且要養(yǎng)成認

      真檢驗驗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總復習(三)(p13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長度單位,質量單位的進率,并能正確地進行化聚。

      2、能正確、熟練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并能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儀。

      一、基本訓練

      1、提出復習內容與要求:

      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復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通過復習,進一步理解

      面積的意義,并能比較正確,熟練地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提問口答。

     。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常用的重量單位有哪些?

      (3)怎樣化聚?

      3、填空(p131)第12題。

      二、復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1、提問歸納整理:

     。1)什么叫面積?怎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2)什么是周長?又怎樣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11

      復習內容:

      簡單的數據分析、求平均數,小數的讀寫、簡單的加、減法。(課本第113頁的第5、第115頁的第9、10題,練習二十五的第5、10~12題。)

      復習目標:

      1、通過復習,加強統(tǒng)計觀念的培養(yǎng)。

      2、使學生能對數據進行簡單分析,根據分析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

      3、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

      4、進一步體會小數的含義,掌握小數的讀寫法,并能進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運算。

      教學過程:

      一、統(tǒng)計知識點

      1、出示:某地區(qū)1994~20xx年沙塵天氣情況統(tǒng)計表。

      2、學生取出方格紙,按照統(tǒng)計表數據制作統(tǒng)計圖。

      (1)教師出示圖例,引導學生制作。

      某地區(qū)1994~20xx年抄塵天氣情況如下圖,讀懂統(tǒng)計圖。

      橫軸上表示什么?縱軸表示什么?(使學生明白橫軸上表示年份,縱軸表示沙塵的天數)

     。3)指導畫圖。

     、倏v軸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應該怎么表示?(使學生懂得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這不是確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趯W生嘗試畫圖,教師巡視輔導。

      3、回答問題。

     。1)從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從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塵暴)

      20xx年沙塵暴天氣最多達20天,近幾年沙塵暴天氣逐步增加。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2)算出這個地區(qū)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塵天數。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答案,說出想法。

      二、小數的`初步認識

      1、小數的讀法

      教師:你們都認識這些數嗎?是什么數?

      2.54 0.09 4006.57 5.6 7.089 123.59 800.9 22.709

     。1)請學生讀出這些小數。

     。2)你還知道哪些小數?說一說,讓同學寫一寫。

      2、小數大小比較。

     。1)出示兩組小數讓學生比較大小。

     、1.02〇0.98元 0.69元〇0.7元 4分米〇3.8分米 l.2米〇 0.12米

     、谒拿瑢W身高統(tǒng)計表(單位:米)

      姓名王鳳李娟劉麗李芳

      身高146150135148

     。2)讓學生說一說想法和比較后的體會。

      雖然學生根據小數的含義進行,但是也可以讓學生明白一些簡便的比較方法,比如整數部分大的,這個小數就大;整數部分小的,這個小數就小。

      3、簡單的小數加、減法。

      2.5+4.3= 1.8+0.4= 1.1一0.4=

      先計算,說一說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三、課堂活動

      1、練一練:課本第115頁的第9、10題。

      2、課內外作業(yè):課本第117頁的第5、10、11、12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復習,你進一步知道了什么?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12

      教學內容:

      口算乘法、除法、筆算乘法、除法。(課本第112頁的第2、3、4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問題,并通過反思進行自己正。

      2、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提高計算能力,達到計算熟練,實現(xiàn)本學期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宣布本節(jié)課復習內容。

      二、基本練習

      1、口算練習。

      60×20= 24×10= 23×20= 40×90=

      60÷3= 150÷5= 800÷4= 9000÷3=

      要求:(1)直接說出答案。 (回答語句要說完整)(2)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2、估算練習。

      79×30 14×39 35×19 61×80

      79÷4 12÷3 83÷9 430÷7

      要求:(l)直接說出答案,學生回答語句要完整。

     。2)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教師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估算的方法。比如除法中121÷3?梢园121看作120,120÷3=40,所以,121÷3坦40383÷9可以把83看作81,81+9=9所以83÷9估算時,不一定都把被除數看成接近的整百整十數。)

      3、筆算練習。

      22×14 11×25 45×34 86×13

      91÷7 8÷6 609÷35 62÷4

      要求:(l)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思考,計算。(2)匯報結果,說一說計算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學生結合題目,歸納出注意點:乘法計算中:(1)要注意進位問題;(2)要注意積的書寫位置。

      除法計算中: (1)商的書寫位置;(2)除數與商的積的書寫位置(數位對齊);(3)被除中間有O的除法計算;(4)商的中間,末尾有的除法。

      三、知識梳理

      教師引導、啟發(fā)學生說一說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中,你都學到了什么?你都知道了什么?

      學生進行交流后、回答、教師板書:因數末尾有O的口算、口算乘法、估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筆算乘法、進位筆算、被除數末尾有O的除法口算、口算除法、估算、筆算除法、有余數的除法及驗算。

      計算:856÷7 2309÷3 2832÷4

      四、課堂活動

      1、計算2346÷5并驗算

      要求:先觀察題目,判斷商是幾位數。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獨立計算。匯報結果,并說一說除法過程中要注意什么?在驗算中,要注意什么?

      2、課本第112頁的第2、3、4題。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五的第1~4、13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13

      教學目標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會進行計算,學會檢查,并提高準確率。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解決問題。

      1、哪種要便宜。

      出示書本上的`兩幅圖,讓學生看懂圖意。

      第一幅圖:如果把2千克的大瓶作為標準,那么小瓶的要達到大瓶的數量,需要乘4,所以價錢也乘4。如果把小瓶的作標準,那么大瓶裝的買500克,只需要除以4,價錢也除以4。

      第二幅:判斷哪種油便宜。先讓學生思考,再討論。

      二、計算。

      讓學生把這些題做在2號本上,教師批改后,再針對學生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出一些題讓學生練習。

      三、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和圖片:有96位客人用餐,可以怎么樣安排桌子?

      合理地安排桌子,要讓客人都有座位,桌子上又沒有空位。

      鼓勵學生尋找不同的安排方法,如8張圓桌,2張方桌;4張圓桌,7張方桌。

      四、遞等式計算。

      也要求學生做在2號本上,獨立完成。

      五、解決問題。

      出示題目:小明星期天想幫媽媽做事情,下面是小明做每件事所需要時間:

      用洗衣機洗衣服30分,掃地5分

      擦家具20分,晾衣服5分

      怎么樣做得快?至少要花多少分?

      教師引導學生用洗衣機洗衣服的同時,先后做掃地、擦家具兩件事,共用25分,最后晾衣服5分,最后晾衣服5分,所以至少要花35分。

    【小學三年級數學復習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案10-27

    數學復習教案07-30

    三年級數學總復習教案08-05

    三年級下冊數學復習教案06-11

    三年級上冊數學復習教案07-30

    三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10-06

    三年級數學上冊復習教案01-13

    小學數學復習課教學反思04-05

    數學倍數的復習教案(通用10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