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弟弟追小雞》教案附反思
活動目標:
1、有感情地念詩歌,并有強烈表演欲望。
2、培養(yǎng)同情、愛憐動物的情感。
3、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木偶,頭飾(小雞、弟弟、姐姐)。
活動過程:
一、觀看木偶表演(兩遍)
1、觀看第一遍:出示木偶,這是誰(小雞,弟弟,姐姐)。小雞、弟弟和姐姐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木偶節(jié)目。
2、觀看第二遍:你們能不能把木偶表演的故事講出來?
二、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表述主要內(nèi)容
師:現(xiàn)在,老師要念一首詩歌《弟弟追小雞》,聽聽,講的是不是這件事?
三、教師示范詩歌《弟弟追小雞》
用動作幫助幼兒理解并表達感情。
四、幼兒學習詩歌
分段理解并學習詩歌。
第一段(第一層次)
。1)嘰嘰,嘰嘰,小雞逃來逃去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樣的?詩歌里用了哪個詞?(驚慌)
。2)頑皮的弟弟追來追去,為什么說他是個頑皮的弟弟(哈哈,哈哈)?
學習段落時,要求幼兒用語氣聲調(diào)表現(xiàn)二者的心理狀態(tài)。
第二段(第二、三層次)
。1)小雞,別害怕,我來保護你。這句話是誰說的?(幼兒模仿姐姐的對話)
。2)姐姐是怎樣保護小雞的?為什么不用雙手抓起,而用雙手捧起?(幼兒體驗捧的感覺)
(3)姐姐做了些什么?為什么要親親小雞的小臉、摸摸小雞的身體?
(4)輕輕地,輕輕地,表示姐姐還做了許多愛小雞的動作,姐姐還會對小雞做些什么親熱的動作呢?
。5)嘰嘰,嘰嘰,這里的小雞叫,說明現(xiàn)在的小雞感覺怎么樣?學習第二段。
第三段(第四層次)
。1)小雞好像在說什么?
。2)弟弟是怎樣道歉的?
幼兒學習第三、四段。幼兒跟老師念詩歌,教師用動作幫助幼兒記憶詩句。教師演示木偶,幼兒配音。
五、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
1、分組扮演三個角色。(弟弟、姐姐、小雞)
2、個別幼兒戴上頭飾表演。(每組各一名)
3、評價:哪個小朋友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動作表現(xiàn)出來了?
附詩歌
弟弟遺小雞
嘰嘰,嘰嘰!
驚慌的小雞逃來逃去。
哈哈,哈哈!
頑皮的弟弟追來追去。
小雞別害怕,
我來保護你!
姐姐拉住了弟弟,
雙手捧起了小雞。
親親它的臉,
摸摸它的身體。
輕輕地、輕輕地
嘰嘰。
小雞好像說:
姐姐,謝謝你!
弟弟感到難為情,
忙說:小雞、小雞,對不起!
活動反思:
在學詩歌過程中,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幫助幼兒有效的投入到本次活動中,并自然習得漢字。要上好一堂生動而有效的課決非一日之功,它根植于深厚的教學積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