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善莫大焉賞析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馬”的意思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有了過錯能夠改正,就沒有比這再好的事情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善莫大焉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悟精選(1):
善莫大焉
聰明是一種天份,而善良卻是一種選取。要做到善良卻并不容易。
善良的人不會欺侮小動物,甚至是一個丑陋的蛤蟆,或是一個小小的蜘蛛。他(她)并不是怕它們,而是在善良人的眼中,它們也是一個生命,也有生的權(quán)利。但如果是吸血的蚊,或是偷食的鼠呢?打還是不打?或是應(yīng)對美味的可愛的羊羔的肉,小兔的肉,吃還是不吃?這是個問題。所以善良的人會很糾結(jié)。
善良的人不會欺侮別人。他(她)不會去整人,去罵人,不會擺譜,不會炫富,不會惡語相向,不會使人難堪。所以很多的宮斗劇,善良的人是不會看的。因為那里面的人會爭風(fēng)吃醋,會兩面三刀,會不擇手段,會冷酷無情。這讓善良的人疑惑:如果社會就是描述的這樣無恥,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的下流的話,那么人又何以為人?生又何苦為生?也許人就根本不應(yīng)被生出來。他也不愿意在那樣的社會中生活,所以善良的人會很難過。
盡管是這樣,善良仍然在指引著行動的方向。即使謊言欺詐能讓人一時得名,善良卻讓我們選取誠信應(yīng)對;即使弄虛做假能讓我們一時得利,善良卻讓我們選取誠實自守;即使粗俗霸道能讓人一時得逞,善良卻讓我們選取守法忍讓。盡管會有遭遇很多的不公正,但善良的人仍會相信社會,也會相信別人。社會就就應(yīng)是由很多善良的人所組成,而由善良的人組成的社會,才會是個好的社會。
善莫大焉,是真理,是方向,我們都在路上。
善良的人看上去會軟弱,因為他們與他人交往時總是忍讓,總是自己吃虧。遇到惡言,強悍的人會說“人生這么短,憑什么我要委曲求全讓著你?”而善良的人卻會說“大家都不容易,何必同他一般見識?”
善良的人不會欺騙。
感悟精選(2):
與人為善,善莫大焉
孟子曰“與人為善,善莫大焉”!我牢記于心,并以此來鞭策自己。所以一向以來,與人為善,從不隨便給人翻臉,讓別人難堪,從不輕易說別人的閑話,讓別人記恨與己,有潛力給予別人幫忙的,盡力而為。心中長存愛心,頓覺心寬氣順。
與人為善,就要有一顆寬容之心。愛默生說過:寬容不僅僅是一種雅量,一種禮貌,一種胸懷,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寬容了別人就等于寬容了自己,寬容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生命的美麗。“記人之長,忘人之短”是一種寬容,“閑談不論人非”是一種寬容,“海納百川,不計前嫌”,是一種寬容。寬容就是心胸寬廣,就是大度、包容。寬容是一博愛,是一種人性的淡定。
“與人為善,善莫大焉”,但善也得適可而止,善也得對人對事。與友善之人為善能得到友誼和感激,利于自己的生活或工作,利己利人。但與不善之人、別有用心之人為善,善也會傷了自己,讓自己痛苦不堪。
在生活中,我們往往為了一件雞毛蒜皮之大動干戈,耿耿于懷,怨氣沖天,牢騷滿腹,即讓自己生氣又耽擱了工作,還得罪了領(lǐng)導(dǎo)同事,如能以寬容的態(tài)度應(yīng)對自己受到的一些委屈、不公或誤解,不僅僅減少了不必要的摩擦和紛爭,也會得到了自己安慰,減少許多煩惱。如果因別人的過錯使自己受到了傷害或挫折,用寬容的態(tài)度予以寬恕、原諒和溝通,就會減少了怨恨,增加了理解,也給別人帶給了改過的機會,就會讓自己的精神簡單起來。正所謂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然而,與人為善,善莫大焉”!只是指出了我們與正常人的交往之法,那么如果遇上飛揚跋扈,胡作非為。心懷叵測,十惡不赦的卑劣之徒,我們的善心就成了這些人眼里的軟肋,他們趁虛而入,肆意的踐踏我們的人格和尊嚴(yán),攪亂我們的生活,打破我們寧靜的心境。我們就不能忍氣吞聲,遭小人的傷害了。如果一味的寬容就是在縱容小人作惡,就是助紂為虐。所以我們不要害怕這些惡人,要據(jù)理力爭,決戰(zhàn)到底。要在言語上蔑視他們,在行動上鄙視他們,來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yán)。我們不必憎恨,不需詛咒,不需謾罵,那會損壞我們自己的形象。另外我們以后要遠(yuǎn)離這些小人,少打交道少說話就讓這些惡棍自生自滅去吧。
與人為善,是人生一壺洗滌靈魂的酒,只要自己做到了心中有善,其實就是完美了自己。
感悟精選(3):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子曰:“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則知錯不改,就會墜到深淵。
就說廉頗和藺相如吧。藺相如完璧歸趙后,趙王封他為上卿,官職比藺相如的大。所以廉頗十分不服氣,到處夸耀自己,貶低藺相如,向藺相如挑挾釁。藺相如明白了后,盡量容忍,避開。但是廉頗得寸進(jìn)尺,使藺相如的門客十分不服氣,藺相如對他說:“秦國不敢侵犯我們國家,是因為我們有廉頗將軍,我對他容忍是把國家利益放前面,私人事情放后面!绷H明白后十分悔恨,便有了負(fù)荊請罪這一幕了,藺相如原諒了廉頗。之后,他們成為了莫逆之交。
明朝年間,山東濟南人董篤在京當(dāng)官。一天,他接到家里來信說家里該蓋房為地基與鄰居爭吵,期望他能借權(quán)貴出面解決這件事。董篤看完信后,修書一封:“千里寫信只為墻,不僅僅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jié)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奔胰寺牶,認(rèn)為有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而鄰居看見董家的做法也效其法。結(jié)果兩家共讓出8尺地,房蓋成后,便有了一條胡同,世稱仁義胡同。
感悟精選(4):
善莫大焉的含義如下:
它的含義是:知錯就改,就是最大的善。首先,所謂的“善莫大焉”指的是沒有比這更好的善了。但是理解它要完整的理解,完整的說法是“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沒有不犯錯誤的,犯了錯但是能及時改正,這就是最好的了。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圣人之心是在于有一顆有過而改之,無過而加勉的智慧。更何況,只有什么都不做的人才不會犯錯,越努力犯錯的幾率越大,但是每一次的錯誤都會讓他踩著錯誤不斷的攀升。
學(xué)會正視犯錯:
人這一生誰都會犯錯,不管是誰,大大小小都犯過很多錯誤,有的時候越怕出錯越容易犯錯,但是這個世上卻沒有不犯錯的人,最重要的是犯錯之后敢于承認(rèn),敢于改正,敢于直面自己的問題。
感悟精選(5):
這句古語出自《左傳·宣公二年》。它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要能夠改正錯誤,就是最好的事情。
1、認(rèn)識到錯誤:首先,必須意識到自己犯了錯誤。這可能需要反思和自我評估。
2、決定改正錯誤:意識到錯誤之后,需要下定決心去改正它。這需要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和決心。
3、采取行動:改正錯誤需要采取實際行動。這可能包括研究、學(xué)習(xí)、尋求幫助或與他人合作。
4、接受結(jié)果:有時候,即使采取了行動,結(jié)果可能仍然不盡如人意。但是,重要的是要接受結(jié)果,并從中吸取教訓(xùn),以便在未來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總之,誰無過 過而能改 善莫大焉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要能夠認(rèn)識到錯誤、決定改正錯誤、采取實際行動并接受結(jié)果,就是最好的事情。這也是一個重要的道德原則,提醒我們不斷追求進(jìn)步和成長。
【善莫大焉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善的力量_圍繞善的作文02-28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作文(精選38篇)05-24
日行一善10-07
善讀的作文02-23
善與貪名言12-27
關(guān)于善的作文03-17
善與惡作文04-26
善,潤了華年02-25
與人為善就是于己為善美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