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館觀后感(精選17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然博物館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1
今天天氣晴好,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自然博物館,同學們都興高采烈。
車子開了一個多小時后到達了自然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真大。∥覀兪紫葏⒂^的是二層,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動物標本,比如蜘蛛、天牛、狼、熊……這些標本都像活的一樣。然后我看見了一棵很高的樹,樹上有許多種類的鳥。
參觀完二層我們來到了地下一層,這里有許多種的恐龍。有三角龍、翼龍、慈母龍……我從小就喜歡恐龍,今天看到這么多種恐龍,了解了它們的許多知識,我非常高興。有點遺憾的是它們已經滅絕了。
我們最后參觀的是一層,這里有許許多多的植物,我們通過介紹學習到很多植物的知識,一層還有人體的知識,可不要小看大腦,大腦是最重要的身體器官,沒有大腦的'支配,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今天是難忘的一天,高興的一天,希望有機會和爸爸媽媽再來參觀自然博物館。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2
今天上午,我和媽媽參觀完老舍紀念館。吃完午飯后,就又去了另一個景點——北京自然博物館。
我們按照紙上寫的路線,費勁了周折,終于找到了自然博物館。我們買了票,走進了這個奇妙的.博物館。
我們首先走進了哺乳動物廳。哺乳動物廳里,都是哺乳動物的化石,有:恐龍、豬、長頸鹿、象。然后我們走到了植物進化廳,植物進化廳是描述植物生長過程和植物化石的,植物化石有中國的第一朵花的化石,這朵花體積很小,看上去小巧玲瓏,很是惹人喜愛。隨后,我們又走進了海洋動物廳。海洋動物廳有海洋動物的化石、標本。有的海洋動物的標本很小,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
我們看完了所有的標本、化石后,就回家了。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3
今天媽媽帶著我和小紅去了自然博物館。一進館內,我們就被一頭擺在正中間的大象標本所吸引,它大約高四五米,有著兩根長長的象牙,我還跟它合了影,好像站在巨人邊上似的。
然后我們又依次參觀了其他的館,一些動物的化石以外還有許多栩栩如生的標本,很多都是我長這么大從來都沒有見過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恐龍館,有幾只長十多米的恐龍標本,它們有的張著血盆大口,有的在天上飛,剛看見屬實把我嚇了一大跳呢。
在參觀東北野生動物時遇到了一個和我一般大的志愿者導游,免費為我們講解,看到他泰然自若的解說,自信滿滿的樣子,我不禁有些羞愧。
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增長了知識,更使我懂得要把握機會多多鍛煉自己,不能成為溫室里的花朵。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4
今天我和媽媽決定去參觀自然博物館。我們從城西一路坐車到位于西湖文化廣場的自然博物館,重新建造后的它外觀秀美、大氣。雖然天氣炎熱,但它還是迎來了眾多家長和小朋友們。
一進大門,大型生物展示墻上的'標本便映入眼簾,灰鯨、虎鯊、翻車魚在墻上游著。陰沉木無聲的矗立,還有海百合、棱皮龜、寬額鱸……這是一個序廳,它將我們帶入了一次自然生命的探索之旅。
二樓有一個主題:“地球生命故事”,各種展品神秘而古老,互動裝置讓我們更深的了解了生命的誕生。逼真的模型成功重現(xiàn)了地球46億年的生命旅程。
再往上走,三樓則是一個生物世界。地球上各種物種聚集在一起,配上分門別類的多媒體裝置、神奇的聲音效果……人們在觀看、操作,樂在其中。
等我出了展館,卻還意猶未盡。于是,便快樂的想:下次我還要再來!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5
今天參觀了自然博物館,一進門,映入眼簾的便是蝴蝶特別展。平時我對蝴蝶有很多的疑問,今天剛好可以進去了解了解。在蝴蝶展里,我看到了好多形狀,顏色各異的蝴蝶。我記得有枯葉蝶,花斑蝶,青鳳蝶,還有各種各樣的粉蝶等等。我還知道了關于蝴蝶一生的生活,先是破繭而出,變成毛毛蟲,然后吐絲結繭,最后破殼而出成了蝴蝶,于是又有了小幼蟲,就是這樣不斷循環(huán)下去。
我還去了地球的初始生活,有泥盆紀,寒武紀,白堊紀等等,還了解了許多早期已滅絕的食肉動物和植物,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菊石。接著,我們來到地球外的.宇宙空間,那里講述了,星星,太陽,月亮和隕石的故事。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這里,體驗了許多不同的生活,我覺得這次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6
最近,媽媽帶我到中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館參觀學習,讓我大開眼界。
生命長河從二樓到一樓,以S形坡度緩緩彎曲下行,仿若生命演變的長河。館內的標本展品琳瑯滿目,令人不禁嘖嘖稱贊。龐大的`恐龍搖頭擺尾,時不時發(fā)出來自遠古的吼聲;金絲猴頑皮地攀吊在一棵大樹上,眨巴著一對機靈的小眼睛向我們窺視;老海龜神態(tài)安詳,不住地微笑,熱情地歡迎我們的到來。
大地探珍中的各種巖石更讓我們流連忘返?兹甘叹G碧綠的,像一只只活生生的孔雀,漂亮極了。自然銀長得像一片樹葉,亮晶晶的。自然金是很小一塊,看起來采集到的樣本很少,一定很稀有吧!輝銻礦長得像一只只刺猬,真有趣!石英像一根根柱子一樣立在土上,難道在地下也是這樣的嗎?鏡鐵礦像玻璃一樣,歐泊藍白相間,鉆石晶瑩剔透,水晶閃閃發(fā)光……
這次上海的“自然之旅”,增長了我的知識,提高了我探索自然的興趣,大自然真是有無窮的奧秘!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7
今天我很高興,因為我們去了自然博物館,那里很有趣!
我們先來到的是二層的植物園,植物園里有許多植物,而且還有一條小路可以讓我們體驗到森林是什么樣子的。
二層另一邊是介紹馬賽人的,馬賽人是在非洲生活的,他們住的房子很小,而且門很窄,一次只能將將過一個人。你知道馬賽人認為吃什么最健康嗎?是牛血。而且人死后,尸體上也要涂滿牛血招引禿鷲等飛禽來吃,吃得越干凈說明死者的品質越好。這是讓我覺得很神奇的地方。
之后,我們去走進人體、恐龍公園和水族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恐龍公園里有許多恐龍的骨骼,而且往里走就是人造的恐龍了。我一看到它會動嚇我一跳,越看越覺得有趣。
我喜歡看的'是水族館里有五顏六色的小魚在魚缸里游來游去,在經過一個通道的時候,各種各樣的大魚、小魚,還有海龜在我們頭頂游來游去,仿佛我們置身在海洋里一樣!
自然博物館教會我們很多知識,我喜歡去自然博物館!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8
今天,我和鄰居家的小妹妹貝貝去了西湖文化廣場的自然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的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匹匹形態(tài)各異的駿馬,這些馬兒們的大小不同,可都長得十分俊俏。這些馬的種類各不相同,有西南馬,有矮腳馬,有蒙古馬,甚至還有斑馬。
參觀完了屹立在大門口的馬兒們后,我們繼續(xù)往里走。
走進珊瑚的展覽館,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的珊瑚讓我們眼花繚亂。我們開始逐一觀賞,有花狀的,有塊狀的,有片狀的。這些珊瑚的形狀真是“各有千秋”呀!我們又看了關于珊瑚的小知識,進一步了解了這個美麗的生物。原來,大大小小的`珊瑚都是由無數(shù)小得幾乎看不清的珊瑚蟲分泌出來的外骨骼組成的。
這次自然博物館之旅真有趣!讓我又收獲了不少知識,開闊了眼界呢!連還沒有上幼兒園的小貝貝也看傻了眼呢!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9
今天,我去了科技館,那里有很多科技發(fā)明,特別有趣,其中有多米諾骨牌、音樂噴泉……
我們隨后又去了對面的自然博物館,里面有昆蟲館,昆蟲館里有很多昆蟲的.標本,有螳螂、有蜜蜂、有蝴蝶、有蜻蜓……我們又參觀了秦嶺里的動物和植物標本,有老虎、小浣熊、金絲猴、赤麻鴨。我還看見了鉆石、水晶、金子。
在這里我知道了古長頸鹿距今約100萬年,它在陜西府谷出土;禽龍距今約1.2億年前;黃河象距今約250萬年左右,我還看見了恐龍蛋,又看了一場關于恐龍的大型3D電影,場面特別逼真,很好看。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原來大自然有這么多有趣的東西。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10
“博”指“多、廣”,物指“文物”,“博物館”即收藏多種文物的處所。我曾參觀過多處博物館,而今日午時,我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了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的外觀宏偉,主體建筑物旁還種出幾片竹林。我們跟隨大部隊領取了講解器,跟隨講解教師的腳步走上三樓,來到今日的第一個目的地——中國瓷器展展廳。
我們在展廳內席地而坐,聽講解教師介紹廳內兩件珍品——姜黃六方琺瑯套瓶和珊瑚紅底琺瑯彩花鳥紋瓶。起源于康熙五十九年,勝于雍乾,在乾隆時期過后便再無煉制的琺瑯瓶工藝復雜,是唯一一種不在景德鎮(zhèn)官窯燒制、而是在宮廷內部制作完成的瓷器。瓶上的花紋昳麗精美,每一種紋飾都是由匠人繪好燙樣呈給天子過目后,方可描到瓷瓶上。所以,存在年代短暫的琺瑯瓶又被稱為“宮廷秘器”。
珊瑚紅瓶是雍正年間的珍品,外描鳥雀棲枝婉轉歌唱、簇簇新竹茂盛開放,顯出一片欣欣向榮之景;姜黃六方瓶則是一件極珍惜的套瓶,是圓明園遺失文物中的一只。經過瓷器展廳內的講解,我們對琺瑯瓷器的認知更加深入了。展廳內的胭脂釉、霽藍釉、青花瓷等精美展品讓大家嘖嘖稱奇,對中國古代工匠的`巧手贊不絕口。
出了瓷器展廳,我們又在多媒體廳聽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北京歷史講座。北京歷經燕薊兩國、金、遼、元、明、清,是名副其實的六朝古都,至今仍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中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講解教師采用問答的方式與我們互動,大家進取踴躍舉手,對北京歷史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站在展柜前聆聽歷史的回響,仿佛大夢千年,夢回故朝盛世之景……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11
11月16號在社研會的組織下,集體去參觀天津自然博物館,經歷了大半時間才到達天津自然博物館,并且一路上的暈車已讓我無心再去想自然博物館里到底是怎樣的,里面到底是怎樣的。但在下車之后,一眼望去,呈半圓形平面的仿天鵝造型玻璃式建筑奇特的外形已讓我驚嘆不已。這些也已讓我把暈車所帶來的不快盡數(shù)拋之腦后。
自然地力量總是偉大的,能夠讓我們忘記所有的不快與煩惱,而被其深深地吸引。
走進大廳,一個龐然大物映入眼簾,張開它的大嘴,舞動著身體和它的爪子,沒錯,它就是恐龍。這不禁讓人想起了遠古時代,恐龍獨霸天下的雄偉。但卻無緣無故的滅絕,這讓無數(shù)的科學家為止費解。感嘆完恐龍的盛世衰亡,隨之來到了二樓,二樓給了我出乎意料的感覺,一下子貌似從現(xiàn)代穿越到了遠古時代大自然的懷抱。各種各樣的動植物相繼映入眼簾,讓我目不暇接。
各種各樣叫不上名字的鳥類,美麗的羽毛,五光十色。各式各樣的貝殼,千奇百怪的昆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各種色彩斑斕的蝴蝶,美麗的翅膀讓人不禁感嘆化蛹成蝶的唯美與神奇。讓從小就對蝴蝶充滿了喜愛的我興奮不已。同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二樓的各種奇形怪狀的'珊瑚和海底世界的各種魚類,以及海底動植物,讓我猶如親臨海底世界,感受它的美妙。
仔細游覽了二樓之后,我和同學來到了三樓,在看過大陸上、天空中和海底世界的各種動植物,已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我窮無盡的
魅力。來到三樓,一下子讓我覺得走進了南北極的冰天雪地。南極企鵝,北極熊,不禁感嘆自然真的是充滿了奧秘。往里走去,覺得從南北極又一下子穿越到了非洲,又一龐然大物奪眶而入,體型龐大的大象,讓我頭腦中立即浮現(xiàn)出了一幅畫面,“媽媽,我長牙了,媽媽,你不為我高興嗎?”在金錢利益的驅策下,人們殺害大象,變賣象牙。讓大象瀕臨滅絕,試問我們是否應該去反思一下呢?
走出自然博物館,我驚嘆于大自然的奧妙與神奇,更加驚嘆于人類自然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能夠讓我們身臨其境的去體驗大自然的奧秘,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雄偉壯麗。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12
從我踏上新疆這片土地開始,我就深深喜歡上了那里的味道,璀璨文化的古老沉香,多姿多彩的世界民族之林的風俗雅致,還有那里人民長期和自然搏擊而產生的一種粗狂壯麗的深沉。這些都讓我著迷。
那天,很幸運的被教師帶去看了新疆歷史博物館,在那里我看到了很多,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了它獨具魅力的滄桑歷史。跟隨著解說員的腳步,我謙卑的走過了新疆數(shù)千年的歷史跨度,感受到了那動人心魄的美麗。
剛入門你就看到那個恢弘的建筑,由于對文化的.敬畏,我對這個于1959年落成的建筑物肅然起敬。它的一樓,繞過那個立體的新疆全景地圖,便能夠看到新疆古代歷史文物,并且了解到新疆民族風俗。一路從新疆的石器時代,走向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秦漢隋唐時期,宋元明清時期的歷史概貌和豐富內涵。那些文化遺產有著上萬余件,令人流連忘返,美不勝收。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各民族遷徙,紛爭,停留之地,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相互學習,相互融合中發(fā)展至今。新疆共有47個民族,其中主要民族有13個,主要少數(shù)民族有12個,不一樣的地理環(huán)境,不一樣的宗教信仰,使得各民族在文化生活習俗方面各有不一樣之處。
步入二樓,除了略微的吃驚,就是對于未知的敬畏和崇拜,那些歷史悠久的古尸,橫亙在歷史兩端,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讓人清晰的了解到新疆是世界民族文化交會的十字路口。
我們不能忘記歷史,《舊唐書魏徵傳》這樣說道:“夫以銅為鏡,能夠正衣冠;以史為鏡,能夠知興替;以人為鏡,能夠明得失。”我們要做的,就是以此來激勵我們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未來是屬于我們的,為了能更好的報效祖國建設家園,我們應當努力的學習文化知識,提高自身本事,增強素質,適應社會需求,做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我愛我的祖國。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13
進入博物館,我立馬就被大廳中心的標本給吸引過去了。那些標本做的栩栩如生,有鯊魚、麋鹿,還有恐龍頜骨。觀賞完后,走入側門,里面竟然全是恐龍頜骨。最長的達到了37米之多。那些恐龍,或站立,或仰天長嘯,走入恐龍博物館,仿佛進入了恐龍世界。走出恐龍世界,來到了觀賞石陳列處。初次走入,我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問著自己:這,真的是石頭嗎?眼前陳列的石頭,罕見度最少、絕對超過三星!澳棠蹋棠,你快來啊,這塊石頭好冰哦。”一個小女孩把手搭在一塊水晶上,興奮的招呼著自己的奶奶。忽然,我看見遠處閃爍著紫色的光芒,強烈的好奇心驅使這我,我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紫晶洞”。紫晶洞美極了,仿佛一切形容美的詞用在它身上,對它來說,都是一種褻瀆。
不知不覺,那些精美絕倫的“石頭”,來到了三樓。三樓的展廳中央,一只老虎標本虎虎生威,讓人心中生起一種敬畏感。旁邊,種滿了紫蘭花。不經意間抬頭,嚇了一跳。頭頂竟然懸掛著一條鯊魚。這時,老媽的聲音響起:“走,站那,拍個照!蔽易吡诉^去,身體不知怎么的,要往后倒,糟了,我再心中暗叫,后面是濕漉漉的泥土,如果碰到了,我的褲子就遭殃了?墒牵可虾,沒一點感覺,我用手碰了碰,竟然是假的,害我白擔心一場,可是,這做的也太太太太太太真了吧。眼力再好的`人,也看不出來。
接著,去二樓。來到二樓,我還納悶:咦?他們是怎么把這一棵棵參天大樹給移進來的,一摸,竟然也是假的。真是郁悶到家了,他們怎么做到的?這時,我又驚奇的發(fā)現(xiàn),可以走山洞誒。進入山洞,陰森森的!鞍,痛死我了!”我小聲抱怨到。真是的,山洞做這么低干嗎啊,害得我頭撞到。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14
學校組織我們星期三去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這天雖然細雨蒙蒙但絲毫不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坐上巴士,感覺時間過得很慢,怎么這么久還沒到?終于,我們來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館門口。
在大廳里有宣傳冊,上面是自然博物館的地圖,一向喜歡小動物的我,看到上面有以“動物——人類的朋友”命名的專題館,自然不能錯過,便急忙奔去!巴!”我不由發(fā)出驚嘆,一進展廳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只很大的北極熊標本它身上的毛像雪一樣白,眼神是那樣的可愛,如果沒有東西擋著我真想抱抱它。但一想到這么可愛的動物已瀕臨滅絕了我不由難過起來。跟它和了好幾張影才接著往前走。在一面墻上有幾十種蝴蝶標本有紅鋸蛺蝶、虎斑蝶、鶴頂粉蝶,色彩斑斕,讓你眼花繚亂,可惜這些蝴蝶也瀕臨滅絕。不光有蝴蝶標本還有豹子、金絲猴、馬來熊、東北虎、熊貓標本,一個個都是那么逼真、可愛。
參觀完這個展廳我的心中有了同這個展廳的名字一樣的感覺“動物——人類的朋友”,是啊,現(xiàn)在許多動物都已經滅絕了,如果人類再不保護動物的`話,動物可能會從此消失。
在自然界中,還有一類體形較小、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生機勃勃的動物—昆蟲。在昆蟲展廳有上千種色彩斑斕的蝴蝶標本,還有披著堅硬盔甲的甲蟲和各種善于偽裝、千奇百怪的昆蟲。夏秋季節(jié),百蟲爭鳴,像是給大自然奏響一曲美妙的樂章。
在浩瀚的海洋中,軟體動物是其中的一大門類,一般分為單殼類、雙殼類、頭足類、掘足類四部分。在海洋貝類廳,展示了很多漂亮的貝殼,黃金寶貝和琥珀寶貝讓人驚嘆不已,這里還展示了天津滄海變桑田的演變過程,呼喚人們保護自然環(huán)境。
博物館中每個展廳都顯示了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妙趣橫生。通過參觀自然博物館,喚醒人們保護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的意識。人類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們要愛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人類、動物、植物都要成為好朋友,這個地球才會更加美好。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15
星期天,我們嘉興晚報小記者來到上海自然博物館參觀。
一大早,我們先來到教室等帶隊老師的到來。老師來后,我們排好隊坐上大巴車,踏上了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旅程。在大巴車上,我感覺很是無聊。我東瞅瞅,西望望,想看看別人在做什么。我看到有的人在看書,有的人在吃東西,還有的在玩電子游戲……。一個多小時后,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上海自然博物館。我像是被關了多年后終于獲救的“犯人”興奮的從大巴車上“沖”下來。
參觀自然博物館的感覺和坐大巴車的感覺截然相反。博物館里好玩,有趣,關鍵是可以學到許多新知識,仿佛給大腦又可打開一個新的關卡;而坐大巴車很無聊、沒勁。
從大巴車上下來后,導游給我們先介紹了一些博物館的外部特征及參觀時的注意事項,然后我們的參觀之旅就真正開始了。
我們首先參觀了“起源之謎”展區(qū)。這里有許多發(fā)明家發(fā)明的`望遠鏡,顯微鏡展品,還有很多關于地球是怎么出現(xiàn)的,宇宙是什么,生命是怎么出現(xiàn)的,等等只是信息。穿過“起源之謎”展區(qū),我們來到了“生命長河”展區(qū)。這里有許許多多動物標本,有熊、狼、鳥類、猴子…….,但我影響最深刻的是恐龍。只見一只巨大的蜿龍吊在半空中,搖晃著又長又粗的脖子在那叫著?赐赀@些標本,我們來到了有蛇、蜥蜴、蝴蝶、水母的地方。那些蛇和蜥蜴就像死了一樣靜靜地趴在地上;魚和水母很有趣,魚兒們搖晃著尾巴,一會兒在珊瑚里游來游去,一會兒在水里打鬧、玩耍?赐赀@些,導游將我們領到“生存智慧”展區(qū)。在這里我們了解了小動物們的聰明才智。比如,一只小鳥為了吃到躲在樹洞里的小蟲子,會找一根帶杈的數(shù)值將小蟲子捅出來;蘭花螳螂為了躲避天敵,會將自己偽裝成蘭花的顏色……?吹竭@些我們小記者們都贊不絕口,議論紛紛,那場面熱鬧極了。再往前走,來到了“走進非洲”展區(qū)。這里有許多非洲的動物,大多數(shù)都是肉食動物。這里還有許多娛樂項目,但我最喜歡玩“點松果”游戲。由于時間不早了,我們看完“走進非洲”展區(qū)后結束了一天的旅程。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每個展區(qū)都非常有趣,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去參觀。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16
早就想去北京自然博物館了,昨天網上買了門票,今天下午就跟老爸一起去參觀了北京自然博物館。去北京自然博物館費勁很多周折,換乘了很多條線路,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我懷著激動地心情走進了自然博物館。我們先去了哺乳動物廳,這里有各種動物的化石,還有我最喜歡的恐龍化石,真是太奇特了。我還了解到氣候、溫度等環(huán)境條件對哺乳動物進化的.影響。哺乳動物廳還介紹了各種動植物的進化過程,大大開拓了我的眼界,豐富了我的想象。我在展廳看到了非常珍貴的階齒獸的“真面目”,據說它白堊紀之后最大的哺乳動物。我還看到了讓熱驚訝的大象“祖先”黃河象,十分巨大,讓我目瞪口呆。
逛完了哺乳動物廳,我們又去了植物進化廳。想不到植物也有跟動物一樣的進化史,一個個標本、化石讓我眼花繚亂。一個小小標本引起了我的注意,原來它是全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非常小巧可愛,它的學名叫遼寧古果。看完這些化石后,我又去了海洋動物廳,里面的標本有大有小,小的需要在顯微鏡下查看,海洋是生物起源的地方,充滿了神奇,至今仍然有很多生物未被發(fā)現(xiàn)。
參觀完自然博物館,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奇特。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17
昨天,上海雖然下著雨,但也沒有阻擋我和孩子們去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步伐。上海自然博物館位于延安東路,是坐北朝南6層英國古典風格的建筑,館名是由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書寫的。
上海自然博物館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博物館之一。共有24萬余件標本藏品。是一所包括古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地質學、多種自然科學的綜合性博物館。內容包括:古動物史,古人類史,現(xiàn)代動物三部分,現(xiàn)代動物又包括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等,還有上海地區(qū)古尸展,海洋動物展覽共有九個陳列室。
一樓:古動物史。二樓:古生物進化史、古人類、古尸。三樓:無脊椎動物、魚類。四樓: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整個陳列按由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排列,反映生物演化的歷史進程,以動物界門,綱,目的代表物種,并配有各種生態(tài)景觀環(huán)境,科學展示了各種動物的基本特征,形象反映了它們的棲息及其與人類的密切關系,其中許多為我國的特產和一二級的保護動物。
在古動物史陳列廳展出的一百多件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廳中央的合川馬門溪龍和黃河古象:前者身長22米,肩高3.5米,體重幾十噸,發(fā)掘于四川合川縣,為世界上最大的恐龍之一;后者體長8米,身高4米,一對門牙就有3米長,發(fā)掘于甘肅東部黃土高原,也是古獸中的龐然大物。此外,還有許氏祿豐龍、多棘沱江龍、魏氏準噶爾翼龍、恐龍蛋、恐龍腳印、玄武蛙、魚龍、雷獸、巨犀等古動物化石。
這里展示了從地層中挖掘出的古代動物化石。闡明了動物的起源和發(fā)展,興盛和衰亡?铸,古象都是已經絕滅了的動物,千百萬年過去了,在地層中留下的僅僅是它們的化石,這些化石猶如特殊的文字,向我們敘述著遠在人類出現(xiàn)之前的億萬年內動物演化的生動故事。
對從來沒有參觀過自然博物館的孩子們來說,恐龍還是有足夠的震撼力的。剛步入大展廳時,由于里面燈火昏暗,面對大大的恐龍骨架,孩子們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也許是驚嘆于它們的龐大。
現(xiàn)代動物陳列共有展品2千多件,其中有的還是中國特產動物,也有不少外國珍稀動物。并配有生態(tài)景觀襯托。在陳列標本中,有大珠母貝、大鯢、揚子鱷、東北虎、白鰭豚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外國珍稀動物,如高腳蟹、極樂鳥、美洲獅、鴯鹋、沙袋鼠等。
古人類史陳列展品3百多件,展示了人由古猿的進化歷程,人類社會是由猿群發(fā)展而來,人類在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各色的人種的區(qū)別,形成了人類的原始社會,以及貧富兩極分化,階級產生,原始社會瓦解的進程,從最原始人到現(xiàn)代人的300多萬年歷史,這里還有許多不同人種的'塑像。
今天也許是因為下雨,來這里參觀的人不多,多是學生、三口之家,幾十張的照片,還沒有把自然博物館掃了個遍,可惜電池沒電了,備用電池忘了沒帶,真是遺憾!
館內張貼了一些關于博物館的介紹,我的總體感覺是:展品標本都是50,60年代制作的,陳舊僵硬,展柜不密封,很多標本上都是灰。介紹文字因為年代久遠顏色都淡了,好多還是手寫的?諝庵袕浡鴱娏业恼聊X味道。因為下著雨,好多展室開著窗,亦有的展室,吊扇加立式空調調節(jié)溫度,總的來說這樣一個博物館看上去比較陳舊,是應該全面整修了,是應該搬遷了,和大上海的形象完全不搭調。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相關文章:
上海自然博物館10-06
自然博物館作文09-30
參觀自然博物館日記10-07
自然博物館作文范文10-06
參觀自然博物館作文10-06
參觀自然博物館作文02-07
自然博物館之行周記10-07
參觀自然博物館周記10-07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09-21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