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與收獲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與收獲,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與收獲1
最近央視熱映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我也趕著熱鬧把它看完了。
看了一些網友的評論都是清一色的褒揚,確實,這部片子從題材到拍攝,再到后期的制作都是非常出色的,其實我覺得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給這個浮躁的影視電視圈子帶去了一種新的感受,他告訴觀眾原來這才是能夠打動人心的真正的樸素的好電視,這才是能給人以良好教化的好作品。
看到大家談論更多的是這部片子給人們帶來的味覺上的`刺激和心頭上的鄉(xiāng)愁,我的感受想必和大家都是一樣的:當看到那熟悉的家鄉(xiāng)菜時,必然會欣然點頭“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不禁內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來,讓周圍的人都過來和我感受同樣的發(fā)現(xiàn)和驚喜;當看到不熟悉的其他地區(qū)的美味時,心中為這種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覺地流出哈喇子,暗下決心,以后一定要到這個地方去感受這種原汁原味的精彩。這是應該的,一部以食物為基礎的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欲那還有什么好說的。
所以我不在這上面多說了,倒是說一些聯(lián)想之外的想法。
七集看下來,感觸最深的并不是某個地區(qū)某道菜品,而是中國人民勤勞樸實的性格和堅韌樂觀的智慧!吧嗉馍系闹袊逼鋵嵤窍虢栾嬍尺@種人人都有感觸體會人人都有的說的題材,來窺探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勞作方式和處事態(tài)度。它并不是一部介紹美食的片子,也不是一部宣傳地方特色的噱頭,而是一種至純至樸的精神。想來這些制作者們不單跑遍天南地北,還要面對各種復雜環(huán)境,甚至連過年的時候都留守拍攝記錄,支撐的動力已不單單是食物的力量了,而是一種渴求探索發(fā)現(xiàn)中國民眾精神氣質的熱切愿望。不禁肅然起敬。
中國的勞動人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石,十三億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來養(yǎng)活。無論現(xiàn)今的工業(yè)科技如何進步,中國社會離不開土地,離不開農民,離不開樸素的精神和愿望。小到個人來看,他的想法不過是努力勞作有個好收成,全家能夠團圓幸福;大到國家來看,正是這億萬個普通的愿望撐起了中國社會的脊梁。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與收獲2
我很喜歡看有關美食的電視節(jié)目,自從《舌尖上的中國》開播后,我總是會抽出時間來觀看,看各種美味在人們的舌尖上盡情跳躍,因為它們是最原始、最淳樸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國》帶領我們走遍了大江南北,也品嘗了各地的拿手好菜,領略了當?shù)氐娘L土人情。
這些美味不是出自哪位烹飪大師,也不一定是多么珍貴的菜肴,但這些美味卻是最貼近我們的生活,最原始、最樸實的美味。他們的那些烹飪方法都非常巧妙的保留了食物最初的味道和鮮美,他們用的食材也是最新鮮、最原始的。
《舌尖上的中國》還體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本領。大山里的人們會把春筍、野菜和各種菌類烹飪成一道道美味,豐富了他們的飯桌。海邊的人們會去捉最不起眼的沙蟹,經過清洗、磨碎、調味、發(fā)酵后,做成美味的沙蟹醬。人們總是能夠把握住他們當?shù)氐奶烊皇巢,當然在享受美食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珍惜大自然的恩賜,我們也要去保護生怸的'平衡,讓這些美味更久遠一些。
影片里還穿插了一些真實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令我很感動。有一個新疆小伙子,他的弟弟就要離開家鄉(xiāng)去上大學了,他做為哥哥想給弟弟準備一個禮物,他來到已經看了很長時間卻沒有去摘的蜜蜂窩底下。因為這個蜂窩長在一棵很高的樹上,這個蜂窩特別大,要摘下來非常危險,一不小心會有生命危險。但是弟弟要離開家鄉(xiāng)去上學了,他想摘下來讓弟弟品嘗蜂蜜的甜美。他用一根藤條綁住自己,再把藤條拴在樹上,他一步一步小心地爬著,他爬了3個小時終于來到了樹冠,因為蜂窩上有很多蜜蜂,他早有了準備,點燃手中拿的樹葉放在蜂窩上,把蜜蜂燒死后摘下了蜂窩;氐郊液,他們一起吃著辛辛苦苦換來的美味,兄弟倆很高興。哥哥對弟弟說:“在學校一定要認真、刻苦的學習”。我相信弟弟也一定懂得了每份甘甜都來之不易,他一定會努力學習的。
看了這個節(jié)目,讓我也好想去每個地方旅行,去品嘗天下的美食。最后也感謝這個節(jié)目組的所有人員,是他們的辛苦和付出,讓這個節(jié)目帶我們去感受了這舌尖上的美味。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與收獲3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檔非常好的美食節(jié)目,當然我也不會放過這本書。我不僅是被,書中的美食所吸引,更多的是從美食中體會到人生百態(tài)。
“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們生火做飯,用食物凝聚家庭,慰籍家人。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里,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笔前∪藗兊腵成長相愛別離是啊,人們的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常常被凝聚在美食之中。一道平淡無奇的家常菜往往會成為味覺的種子深深的'埋在你的記憶里,久久不能忘懷。當你懷念故鄉(xiāng)時,家的味道也會讓你感受到家的溫暖。
在《家!愤@一個章節(jié)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紅燒肉,它不僅會給我們帶來一場視覺味覺與嗅覺的盛宴,還會讓我們感受到一家人最淳樸的愛。
主人公紫玉的家庭并不富裕,母女倆,租住在學校附近,他們居住在15平方米的小屋里,沒有獨立衛(wèi)生間,四戶合用廚房,但房租便宜,這就是他們的家。
我發(fā)現(xiàn)一個看似奇怪的問題,在這樣一個章節(jié)里,有許多內容,其實與紅燒肉并沒有關系,和總是與食物本身不一樣,偷偷在告訴我們什么。比如“五年來,父親從沒有來過上海!蔽以谶@里會感受到,父親爭取每分每秒掙錢,想讓紫玉過上更好的生活,表達出了無私的父愛!拔謇迕缀竦墓P記已是第四本,女兒的專業(yè)課,媽媽從未缺席過。”媽媽記得如此細致的筆記,代表著他對女兒的期望,也代表著細膩入微的母愛。這樣普通的紅燒肉,凝聚了一家人的愛,我們家也是如此。
時間很快過去了,哥哥越來越大,已經不怎么愛說話了,每次回家爸爸媽媽都會準備豐盛菜品。也只有聚在餐桌上時,冷漠的哥哥才會找回一點熱情,家里也會找回更多的溫暖。
就像書中告訴我們的:“總有一種味道,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與收獲4
說到各個民族的特色美食,那當然是云南苗族的“折耳根”讓我最難以忘懷了!苗人的熱情和折耳根那獨特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
那次,爸爸帶我去云南貴州的苗族村寨談生意。而當我看到那里的原生態(tài)美景后,就如脫韁的野馬,四處狂奔。那兒的人都十分熱情,我可以四處串門。我溜達著溜達著就到了山上,看見了一群苗家女在采東西,我細細一看,好像是草根,可是,草根又有什么用呢?我走上前去,指著那堆“草根”說:“姐姐,這是什么啊!”姐姐笑了笑,說:“這是折耳根!薄罢鄱?”我疑惑了!澳悴恢绬?那你一定是第一次來我們苗寨!泵缃憬阏f,“折耳根,是貴州八怪之一,貴州八怪第五怪——草根也能當好菜。它還是一種草藥,呈黃褐色,一節(jié)節(jié)的就像甘蔗一樣,但卻沒有甘蔗的清香,而是一股子魚腥味,所以又叫魚腥草。它具有清熱解暑、健胃消食的功效。但至于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
姐姐把“折耳根”洗干凈后,把我?guī)У剿胰,現(xiàn)拌了折耳根給我吃,那味道,真是太太太太……太刺激了有木有!又酸又辣,還十分有嚼勁。當我看到姐姐那行云流水般的動作時,吃貨想要自制美食的想法冒了出來,就搖著她的.手說:“姐姐,好姐姐,你讓我試試,讓我試試好不好,好不好嘛!一下,就一下下嘛!”我眨巴著星星眼撒嬌道!昂冒,只能一下哦!”姐姐無可奈何地答應了。過了一會兒,“你是要用鹽給你的舌頭洗澡嗎?”“哎呀!那是醬油,不是醋!”姐姐在旁邊不停地叨叨!拔也桓闪!”我把筷子一摔,一邊說一邊埋怨地看著她!昂美,不生氣了,下次再來我家,我再做給你吃,好不好?”“嗯嗯嗯嗯嗯!”我不斷地點頭道。過了幾個小時,我拍著飽飽的肚子,拎了一大袋折耳根找到了爸爸。“老爸,我回來啦!”“怎么,吃飽了?知道回來了?給我?guī)Я藳]?”“帶啦,老饞貓。”云南的舌尖之旅就要結束了,我向姐姐許諾一定會回來吃她做的“折耳根”。
折耳根,雖是路邊的草根,但它是苗家人口中的絕味之食,他鄉(xiāng)人嘴里是怪味食品。這,就是貴州的折耳根。你,趕來嘗試嗎?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與收獲5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不光內容和畫面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解說詞也屢屢打動我,例如“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餃子是中國民間最重要的主食,尤其年三十晚上,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在中國人的習慣里,無論一年過得怎樣,春節(jié)除夕夜合家團圓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如今,在幾乎所有的傳統(tǒng)手工食品都已經被放到了工業(yè)化流水線上被復制的今天,中國人,這個全世界最重視家庭觀念的的群體,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復著同樣的故事。
在這個時候,中國人心里,沒有什么比跟家人在一起吃飯更重要的事情,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這就是中國人,這就是中國人關于主食的故事!
第二例子:第三集轉化的靈感片尾一段文字:所有這些充滿想象力的轉化,它們所打造出的風味和對營養(yǎng)的升華令人嘆為觀止;并且形成了一種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傳承。
第三個例子:第四集時間的味道中的“時間是食物的摯友,時間也是食物的死敵!焙汀斑@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xiāng)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第四個例子:第五集廚房的秘密中的“廚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說穿了,無非是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和諧關系。因為土地對人類的無私給予,因為人類對美食的共同熱愛,所以,廚房的終極秘密就是——沒有秘密!
第五個例子:第六集五味的調和中的“五味使中國菜的味道千變萬化,也為中國人在況味和回味他們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時,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在廚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讓其中有某一味顯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調和以及平衡,不僅是中國歷代廚師和中醫(yī)不斷尋求的完美狀態(tài),也是中國在為人處世、甚至在治國經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與收獲】相關文章: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04-07
【精選】舌尖上的中國作文11-12
舌尖上的中國經典臺詞01-18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9篇05-15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9篇)06-04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7篇06-04
舌尖上的中國味小學作文10-07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11篇04-07
舌尖上的中國作文(通用25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