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觀看一部優(yōu)秀作品之后,我們會受益匪淺,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自然博物館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1
一進科技館,我們都“哇”地驚呼起來。只見展廳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科學小游戲,我們都躍躍欲試,準備體驗一下科技的“力量”。有充滿魅力的“一筆畫”,還有可怕的“音響小屋”……尤其是當你正在體驗動感噴泉時,你會覺得那有力的水花就像你的動力,跳躍著。別看些小游戲很簡單,其實當你真正去玩的時候,你會體會到一種奇妙而又充滿疑惑的.感受。當我們正在感受那種“力量”時,一個個臉上都掛著笑容,因為那實在太新鮮啦!我們在想,如果現(xiàn)在的世界就是這個樣子,那該有多好呀!
體驗了了科技館,我們該去自然館了。一路上,我想:這自然館是什么樣子呢?應該是溫度比較高,空氣比較濕潤的一個地方吧?進了自然館,讓我大開眼界,只見動物標本一個個虎視眈眈地望著我,似乎都準備攻擊我這個外來者。可惜它們已經(jīng)不在這個世界上了,留下的只有那色澤鮮艷的皮毛和威武的造型。到了化石區(qū),更讓我至身于這個13億年前的遠古時代。那時的恐龍、三葉蟲、黃河象和古長頸鹿,一個個都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可是它們也像標本一樣,因為氣候環(huán)境而變得越來越少,以至于滅絕。世界上有三百萬種生物,但是已經(jīng)滅絕了許多。所以,我們更應該愛護環(huán)境,給動物一個美好的家園。
參觀了博物館,讓我知道了,人類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秘密只是一小部分,還有很多沒有被發(fā)現(xiàn)。希望在未來的世界里,好玩的科技儀器再多一點,活生生的“動物標本”能隨處可見,讓我們的地球既具有魔力,又是一個生命的搖籃。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2
今天,我和鄰居家的小妹妹貝貝去了西湖文化廣場的自然博物館。走進博物館的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匹匹形態(tài)各異的駿馬,這些馬兒們的大小不同,可都長得十分俊俏。這些馬的種類各不相同,有西南馬,有矮腳馬,有蒙古馬,甚至還有斑馬。參觀完了屹立在大門口的馬兒們后,我們繼續(xù)往里走。
接著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條巨大的“魚”,可讓我們更吃驚的是它的旁邊的一副比這條“大魚”還要大上二倍的骨架。驚訝過后我們仔細的看了介紹,原來這條巨大的“魚”是鯨,而那副骨架是灰鯨的。我們認為“此地不宜久留”,因為我們來自然博物館可是有“目標”的喲!我們的目標就是:海中瑰寶——珊瑚的展覽。走進珊瑚的展覽館,五彩繽紛、千姿百態(tài)的'珊瑚讓我們眼花繚亂。我們開始逐一觀賞,有花狀的,有塊狀的,有片狀的。這些珊瑚的形狀真是“各有千秋”呀!
我們又看了關于珊瑚的小知識,,進一步了解了這個美麗的生物。原來,大大小小的珊瑚都是由無數(shù)小得幾乎看不清的珊瑚蟲分泌出來的外骨骼組成的。這次自然博物館之旅真有趣!讓我又收獲了不少知識,開闊了眼界呢!連還沒有上幼兒園的小貝貝也看傻了眼呢!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3
時間能夠改變一切,見證滄海桑田的變遷,淪為了歷史。
那么,歷史是什么?它是時間的印記么?抑或是每個歷史時刻、每個歷史事件都被時間所固定而成為永恒?而在歷史的點滴時刻,又有哪些震撼的絕響,久久不能平息,幽幽縈繞于后人的耳際?一座城市有著怎樣的發(fā)展史,它是怎樣改變一個地區(qū)、一個族群、一個國家的?20xx,3月20日,帶著這樣的疑問和好奇,我們小組一行三人,帶著一種探索的情緒,帶著一種對歷史的敬畏,帶著對古代人民的敬仰,乘坐公交車來到了――杭州歷史博物館,參觀展覽,穿越時空,回望歷史,思索未來。
經(jīng)過了一個半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坐落于吳山中麓的杭州歷史博物館。因為與著名景點城隍閣和清和坊古街近在咫尺,在通往博物館的道路上人流如織,川流不息。我們沿著山路拾級而上,可是隨著與博物館的距離越來越近,周遭的環(huán)境越發(fā)顯得安靜。沒有明顯的路牌指示,我們在詢問路人,幾經(jīng)周折后,才找到了杭州歷史博物館。與山下的吳山廣場的喧囂繁華相比,那里顯得異常安靜,靜得令人不安,但這種不安絕不是恐懼。
來到了博物館的前廳,那里的游客寥寥無幾,領取了相關介紹資料后,我們開始了穿越之旅。從宣傳手冊上我們得知,杭州歷史博物是杭州市唯一一座反映杭州歷史的城市綜合性博物館,館內展廳共分三層,陳列品以歷年杭州出土的珍貴、精品文物為主,全面又重點地反映了杭州的歷史面貌,20xx年杭州歷史博物館被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首先我們進入了一樓的原始社會至六朝南北朝時期展廳、隋唐至吳越市區(qū)時期展廳以及運河廳。杭州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歷史文化悠久,有“中華禮貌曙光”之稱的良渚文化就在那里升起,個性是吳越國和南宋建都杭州時期,留下豐富歷史遺跡。在一大塊鋼化玻璃下,是南宋臨安府治印花方磚,方磚上的印花依稀可見,歷史的遺跡就靜靜地躺在我們的腳下,我們第一次感到歷史離我們是那么的近,感受到一股夠重的歷史氣息迎面撲來,它似一種氣場,凝縮了中華幾千年前的信息向你詮釋。“映物隨色彩,含空無表里。持來向明月,閃爍愁成水”,詩人韋應物吟詠水晶的名句過于旖旎,不足以形容這尊國寶級的鎮(zhèn)館之寶——戰(zhàn)國水晶杯,細細端詳,晶瑩剔透的水晶杯載著歷史烈酒的醇香,杯底殘留著往昔的光榮與夢想。杭州文化的繁榮與錢氏家族三代五王的不懈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吳越國的開過之君錢繆,他用自我的眼睛和手,制造出當時絕無僅有的星象圖,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仰望穹頂,好一個星斗爭輝的天空,絲毫不遜于紅塵的熙攘和富麗。
之后我們來到了二樓的兩宋時期展廳、元明清時期展廳以及第二課堂實踐區(qū)。宋室南渡后,杭州迎來了空間鼎盛的黃金時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的位移,給杭州留下豐富的歷史人文遺珍。在二樓的展廳中,超多展示了兩宋和元明清時期的尊、壺、琮、爐、洗等曼妙器具,看到這些精美絕倫的藝術品,自然流露出對古人巧奪天工的感嘆,我們仿佛置身于藝術的殿堂,一下子就觸到了藝術的穹頂。杭州歷史博物館的一大特色就是它的`第二課堂實踐區(qū)。這塊區(qū)域主要是針對青少年的課外體驗活動,不僅僅有自我設計雕版印刷。還有模擬考古的活動,為青少年簡單愉快地了解歷史,豐富家鄉(xiāng)歷史文化知識,帶給很好的途徑和平臺。三樓陳列的是形式各樣的古代書畫珍品。當我們仰視著那些精美的字畫,似乎感覺到畫中的人物飛翩翩得向你走來,那字里行間,急似飛流瀑布,緩似行云,感覺妙不可言。
穿梭了歷史瑰寶的藝術長廊,我們更全面細致地領略到了杭州人文、歷史、藝術、文化方面的知識。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tǒng)和深厚底蘊是無限的。我們無不在為我國悠久的歷史禮貌和古代人民的智慧而感到驚嘆?墒牵俗院乐,對于博物館的冷清,不禁引發(fā)我們的思考。與著名的商業(yè)街僅僅數(shù)步之隔,應對著免費的門票,為什么只是漠視。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對于歷史的木然,是不是精神財富的缺失呢,同時參觀了歷史文物,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又就應領悟到什么;蛟S這就是剛開始所感覺到的不安吧。
唐太宗曾有句:以史為鏡,能夠知興替。它說明我們就應敬畏歷史,而不是只是將其藏至博物館供人們觀賞的玩物。畢竟,歷史博物館的厚重和底蘊也不是一次參觀就能體會和感悟的。此外,每個人在了解了歷史之后都需認真的去思考它給我們帶來的教訓,去思考我們今后就應怎樣去做。它不僅僅僅反映了過去的以往,更是今人做人處事的方向標。
沉睡在都市喧囂中的歷史何時能被喚醒,而我們又能為人類歷史留下些什么呢?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4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坐公交車去長白山的自然博物館,我坐在公交車上,如癡如醉地欣賞著二道白河的風景,不知不覺中,自然博物館已經(jīng)到了。
我們走進博物館,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火山爆發(fā)、動物四處逃竄的一部立體感的短暫視頻。它一下子把我們拉回了300年前的那場自然災難。那是一場火山爆發(fā),四處巖漿滾滾、熱浪奔涌,空氣中到處充斥著灼熱的'火花,飛禽走獸四處奔逃,空氣中彌漫著末日將至的氣息。就這樣我們聳立的長白山形成了。
長白山博物館里面有各種各樣的保護動物標本,有虎虎生威的東北虎,有小巧玲瓏的金絲猴,有健步如飛的金錢豹,有雄鷹展翅的老鷹,還有栩栩如生的蝴蝶……
博物館里還有很多藥材和奇珍異寶:有人參、野靈芝、鹿茸和烏拉草。還有美味的山雞、野鴨、野蘑菇,讓人看了垂涎欲滴。
博物館里還有千奇百怪的礦石:有閃閃發(fā)光的金礦,有銀閃閃的鐵礦,還有散發(fā)著難聞氣味的煤礦,我最喜歡的是松花玉石。
通過參觀我學到了許許多多自然科學知識,長白山里有大自然賦予我們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和奇珍異寶,讓我們領略到大自然奇妙的變化,開闊了我們的視野,這次參觀我們的收獲可真大。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5
今天是1月6日,我們三六班全體同學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來到了自然博物館。
到了自然博物館,我們首先來到了二層的展廳。展廳里有逼真的動物模型、綠色的‘植物世界’、動物奧妙、神奇的非洲,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動物的模型,逼真的獵豹、犀牛、長頸鹿……進去的時候,那些大型動物差點兒把我嚇一跳。
隨后,我們來到了地下一層,地下一層有一個恐龍公園和水生生物館,我最喜歡的是恐龍公園。雖然里面的龍都是模型,按理說它應該是不會動的,但里面不知裝了什么東西,那些龍時而動,時而不動,真像活了一樣。
最后,我們到了一層,一層的館都跟動物有關,有無脊椎的`、有爬行的、還有哺乳的,而且,我們還看見了恐龍的化石呢!那些骨頭不知是真是假,反正都用支架支著,免得掉下來。雖然沒有太多時間看名字,但那些骨頭還是給了我不少樂趣。
這次參觀不僅僅帶給我樂趣,還讓我了解了很多關于大自然的知識。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6
今天,學校又舉行了一次集體活動,這次是要參觀自然博物館。我們在校車上坐了兩個多小時,終于到達了自然博物館。
博物館前,有一具高大的馬門溪龍化石,用鐵架子支撐起來,脖子非常長。進了博物館,里面非常壯觀,寫了很多關于自然界的知識。我們先去參觀了“神奇的非洲”這個展館,里面有許多的非洲的動物標本,經(jīng)過講解員的介紹,我知道這些動物標本是由美國人肯尼斯貝林先生捐贈的。這個展廳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非洲大陸野生動物生存的環(huán)境和生活畫面。看,黑猩猩在樹林里玩耍,長頸鹿在池塘邊喝水,獅子在一塊很高的'石頭上,威風的咆哮著······我們繼續(xù)往前走,看到的動物就更多了,有許多古代猿類的化石,還有一些我從來沒見過的動物。
我們又去水族館。那里的海象給我的印象最深。海象的個頭非常巨大,很費力的擺動著尾巴。
不知不覺,我們到了最后一個展館,是“恐龍公園”,里面有許多恐龍化石,還有一些恐龍蛋化石,我看見那個蛋很像一塊石頭,上面有一些灰色的斑點。里面更好玩,那些恐龍像是活了一樣,都搖頭擺尾,做出各種動作。
參觀自然博物館讓我擴大了知識面,知道了大自然的神奇,更明白了保護環(huán)境,愛護動物的重要性。下次我還要參加這樣的集體活動。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7
“博”指“多、廣”,物指“文物”,“博物館”即收藏多種文物的處所。我曾參觀過多處博物館,而今日午時,我和同學們一齊走進了首都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的外觀宏偉,主體建筑物旁還種出幾片竹林。我們跟隨大部隊領取了講解器,跟隨講解教師的腳步走上三樓,來到今日的第一個目的地——中國瓷器展展廳。
我們在展廳內席地而坐,聽講解教師介紹廳內兩件珍品——姜黃六方琺瑯套瓶和珊瑚紅底琺瑯彩花鳥紋瓶。起源于康熙五十九年,勝于雍乾,在乾隆時期過后便再無煉制的`琺瑯瓶工藝復雜,是唯一一種不在景德鎮(zhèn)官窯燒制、而是在宮廷內部制作完成的瓷器。瓶上的花紋昳麗精美,每一種紋飾都是由匠人繪好燙樣呈給天子過目后,方可描到瓷瓶上。所以,存在年代短暫的琺瑯瓶又被稱為“宮廷秘器”。
珊瑚紅瓶是雍正年間的珍品,外描鳥雀棲枝婉轉歌唱、簇簇新竹茂盛開放,顯出一片欣欣向榮之景;姜黃六方瓶則是一件極珍惜的套瓶,是圓明園遺失文物中的一只。經(jīng)過瓷器展廳內的講解,我們對琺瑯瓷器的認知更加深入了。展廳內的胭脂釉、霽藍釉、青花瓷等精美展品讓大家嘖嘖稱奇,對中國古代工匠的巧手贊不絕口。
出了瓷器展廳,我們又在多媒體廳聽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北京歷史講座。北京歷經(jīng)燕薊兩國、金、遼、元、明、清,是名副其實的六朝古都,至今仍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中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講解教師采用問答的方式與我們互動,大家進取踴躍舉手,對北京歷史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站在展柜前聆聽歷史的回響,仿佛大夢千年,夢回故朝盛世之景……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8
11月16號在社研會的組織下,集體去參觀天津自然博物館,經(jīng)歷了大半時間才到達天津自然博物館,并且一路上的暈車已讓我無心再去想自然博物館里到底是怎樣的,里面到底是怎樣的。但在下車之后,一眼望去,呈半圓形平面的仿天鵝造型玻璃式建筑奇特的外形已讓我驚嘆不已。這些也已讓我把暈車所帶來的不快盡數(shù)拋之腦后。
自然地力量總是偉大的,能夠讓我們忘記所有的不快與煩惱,而被其深深地吸引。
走進大廳,一個龐然大物映入眼簾,張開它的大嘴,舞動著身體和它的爪子,沒錯,它就是恐龍。這不禁讓人想起了遠古時代,恐龍獨霸天下的雄偉。但卻無緣無故的滅絕,這讓無數(shù)的科學家為止費解。感嘆完恐龍的盛世衰亡,隨之來到了二樓,二樓給了我出乎意料的感覺,一下子貌似從現(xiàn)代穿越到了遠古時代大自然的懷抱。各種各樣的動植物相繼映入眼簾,讓我目不暇接。
各種各樣叫不上名字的鳥類,美麗的羽毛,五光十色。各式各樣的貝殼,千奇百怪的昆蟲,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各種色彩斑斕的蝴蝶,美麗的翅膀讓人不禁感嘆化蛹成蝶的唯美與神奇。讓從小就對蝴蝶充滿了喜愛的我興奮不已。同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二樓的各種奇形怪狀的珊瑚和海底世界的各種魚類,以及海底動植物,讓我猶如親臨海底世界,感受它的美妙。
仔細游覽了二樓之后,我和同學來到了三樓,在看過大陸上、天空中和海底世界的各種動植物,已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我窮無盡的
魅力。來到三樓,一下子讓我覺得走進了南北極的冰天雪地。南極企鵝,北極熊,不禁感嘆自然真的是充滿了奧秘。往里走去,覺得從南北極又一下子穿越到了非洲,又一龐然大物奪眶而入,體型龐大的大象,讓我頭腦中立即浮現(xiàn)出了一幅畫面,“媽媽,我長牙了,媽媽,你不為我高興嗎?”在金錢利益的驅策下,人們殺害大象,變賣象牙。讓大象瀕臨滅絕,試問我們是否應該去反思一下呢?
走出自然博物館,我驚嘆于大自然的奧妙與神奇,更加驚嘆于人類自然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能夠讓我們身臨其境的去體驗大自然的奧秘,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雄偉壯麗。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9
今天天氣晴好,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自然博物館,同學們都興高采烈。
車子開了一個多小時后到達了自然博物館。這個博物館真大!我們首先參觀的是二層,這里有許許多多的動物標本,比如蜘蛛、天牛、狼、熊……這些標本都像活的一樣。然后我看見了一棵很高的.樹,樹上有許多種類的鳥。
參觀完二層我們來到了地下一層,這里有許多種的恐龍。有三角龍、翼龍、慈母龍……我從小就喜歡恐龍,今天看到這么多種恐龍,了解了它們的許多知識,我非常高興。有點遺憾的是它們已經(jīng)滅絕了。
我們最后參觀的是一層,這里有許許多多的植物,我們通過介紹學習到很多植物的知識,一層還有人體的知識,可不要小看大腦,大腦是最重要的身體器官,沒有大腦的支配,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
今天是難忘的一天,高興的一天,希望有機會和爸爸媽媽再來參觀自然博物館。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10
聽說上海博物館要從舊址搬走了,那里有許多上海長大的80后的兒時的回憶,于是去匆匆重溫了一下,上海自然博物館有感。
西洋風格的老建筑,門口的大石階,雖然規(guī)模不大,還被延安高架路蓋過了風頭,但也感覺得到一點紐約NMNH的氣質。門票多年以來都是5塊,算是最平民的豪華博物館了吧。
自然博物館自然是要看恐龍的。一進館,巨大的馬門溪龍 Mamenchisaurus 就占據(jù)這中央大廳的中央。雖然當時對這些大型食草蜥腳類復原的姿態(tài)與現(xiàn)在的認識有所不同,但這更留下了它在許多人心中的深刻印象。
馬門溪龍更可能的姿態(tài)是脖子和尾巴分別向前后平伸以保持身體平衡,尾巴不拖地,頭只是稍微揚起,不會因為長脖子對位置太高的大腦造成供血不足。
當事人回憶:“我小時候真的被門口的那個東西(合川馬門溪龍 Mamenchisaurus hochuanensis) 嚇哭過,好多次……”
我表示我小時候每想到此貨總是在想吃合川桃片,于是這幾乎是我小時候說得最多的恐龍了。
馬門溪龍旁邊的家伙是我們的本土劍龍:多棘沱江龍Tuojiangosaurus multispinus,同樣在川渝一帶出土,它有15對棘板,數(shù)目是已發(fā)現(xiàn)的劍龍科中最多的'——當然這是博物館里的說明介紹的,不知現(xiàn)在更新沒有。
這是被研究得最多的一種中國劍龍,還有一副化石在倫敦自然博物館。不過這些都已經(jīng)是歷史的印記了,它們永遠也不會再復活,我們不過是在懷緬過去罷了!
一塊橫匾上懸掛在正門上方,七個大金字熠熠生輝,這高大的建筑就是上海自然博物館。
十月十四日那天,我們由老師帶領到那兒去參觀,這次參觀真使我大飽眼福。
我們先參觀了古尸陳列室。古尸室里,存放著一具具形態(tài)不同的古尸。我們分別參觀了新疆哈密、樓蘭等地的五具古尸。他們除了肉已干癟,皮膚變成咖啡色以外,形態(tài)等都沒改變。聽講解員介紹,這些古尸很有研究價值。我想:這些古尸能夠完好地保存千百年直到現(xiàn)在,可真不容易!
走出古尸陳列室,我們又來到了一個特別寬敞的大廳,這個大廳大概有兩三層樓那么高,大廳中央停放著四具恐龍化石,中間的一具最大,這具恐龍化石大約高二十二米,頭頸一直伸到大廳的天花板上。它的頭骨向上仰著,似乎在眺望遠方;胸骨一根根整整齊齊地排列在身體兩旁;臀骨呈扇形,朝兩邊張開;兩只前肢高高騰起,腿骨有碗口那么粗。遠遠望去,這頭恐龍化石就象一輛大吊車,聽別人說這只恐龍名叫“馬門溪龍”,在大恐龍的兩旁還分別陳列著三只小恐龍的化石。最前面一只小恐龍名叫“沱江龍”,大恐龍后面的那只叫“祿豐龍”,大恐龍旁邊的那只叫“棘鼻青島龍”,這三只小恐龍團團圍著大恐龍。這時,我仿佛看到“大恐龍帶著小恐龍一起出去尋食,它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片樹林,就迫不及待地想跑過去,美餐一頓,小恐龍形影不離地跟著大恐龍向樹林跑去……”。
在恐龍旁邊還有一具黃河象的化石骨架,雖然它已經(jīng)變成了化石,但是尊容如故。在這里,我還詳細地了解到從猿到人的進化史。這時,集合的哨聲響了,我?guī)е篮玫腻谙腚x開了古生物陳列室。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二樓“無脊椎動物陳列室”,這里幾乎是魚的天堂,大魚,小魚各種各樣,無所不有。但在這些魚中,給我印象最深是那條兇猛的鯊魚標本,人們常說它是海中一霸,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虛傳。只見這條鯊魚的身軀有二三米長,兩排鋒利的牙齒排列在那只大嘴的上下,它的眼睛虎視眈眈,似乎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獵物。這時,我不禁自言自語地說:“鯊魚果然兇猛啊!”
走出無脊椎動物陳列室,我們又參觀了“哺乳動物”陳列室。在這里我似乎感到自己走進了一個神奇的自然界:飛禽走獸都匯合到了一起,我還看到了龐大的海龜,珍貴的禽獸,美麗的鳥兒和巨大的鯨,最引入注目的要算一頭虎鯨標本了,它雖然沒有藍鯨那么巨大,但它那比老虎還要兇猛盼樣子至今還歷歷在目。
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的參觀結束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自然博物館,在回家的路上,我覺得自己似乎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了一次,獲得了不少新知識,收獲真不少啊!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11
今天,因為我要去自然博物館觀后感游玩,所以起的特別早。
早晨7:00,我就來到昭君廣場,看到那里人頭攢動,我們排好隊,等著車來。一會兒我們的車來了,司機打開門,我一看,還是臥鋪車,我進去,躺上看風景真舒服,老師清點了一下人數(shù),車就開了,外面的風景真好,一棵棵大樹筆直的站在那里,好像在和我打著招呼,一叢叢花壇就像一條直接進野人館的路,帶著我們向前出發(fā);一朵朵小花爭著綻放最美麗的顏色;一路上,小溪河水嘩啦啦的流著,天上的小鳥嘰嘰喳喳的叫著,像在和路邊的野花一樣為我們帶路。
8點多鐘了,太陽已經(jīng)是一個紅色的圓球,從東方升起,有的說
我們會不會遇到野人,突然打起我們來怎么辦啊?同學們議論紛紛,像鳥兒嘰嘰喳喳。我卻在想:野人長什么樣啊?野人館的野人怎么生活?這問題在我腦子里縈繞起來,只有去了才知曉。
到了中午,我們下了車,走了幾分鐘,就到了大廳,大廳后面有一座小小的原始森林,聽講解的阿姨說:“里面的動物是死了后,被找出心臟后,干了再取化石,就做成了動物標本”。左邊有一只老鷹標本,似乎在等著什么;右邊有一只雕,展開它那有半個桌子那么大的兩只翅膀,像是在要去捕捉前面剛生下一只小鹿的家鹿,鷹就像活的一樣,銳利的眼神讓我心生懼意!霸忌帧崩镞有一棵千年的參天大樹,樹上有幾只麻雀、太陽鳥。麻雀旁邊有一只豹貓,我想:這只豹貓一定想吃那只麻雀。
大廳里還有一個動物廳,里面的動物有:黑熊、太陽鳥……動物的.整個身體,就像一只活生生的動物,走進去,一眼就看見幾只猿猴在一棵樹上玩耍,一只猿猴爬上樹,看著遠方,就像它們的偵察兵,樹下的猴子們便可以盡情玩耍。
大廳的左邊是一只南門羚,它低著頭,吃著嫩綠的美味鮮草,再右邊有兩只黑熊,它們在草地上玩耍打滾。這里還有許多的鳥:有長尾鳥、貓頭鷹、麻雀……轉過身來,就看見一只大大的禿鷲,旁邊有一只不起眼的一只小藍翡翠。旁邊有一群大動物,一只老虎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走著,還有一只帶刺的豪豬在地上低著頭走著,像是迷路了,像是失戀了,它可能是自暴自棄了。
出了大廳,向前走,就走進了蝴蝶廳,蝴蝶廳的蝴蝶標本上的蝴
蝶翅膀上中間都有五彩繽紛的美麗色彩,有只月光風蝶,但它的翅膀上全是黃色的。再向右走,上樓梯,就走進了化石動物廳,里面的動物都是用一個大約二十幾厘米的一個大瓶子穿著,里面有癩蛤蟆、狗怪胎、猿猴胎……
接著,我們走進野人館,正中央有一個身高大約兩米的女野人,她正在慢慢地走向前。墻上還有幾幅畫,上面有野人故事:一天,在仁和寨的大森林里竄出一個又高又大的女野人,抱著一個男人奔跑。一時間,我們仿佛置身遠古時代的大森林……看看,今天的游覽不虛此行啊!
天色將晚,我們又上了車,追著太陽回家了……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12
今天早晨,我和老師還有可愛的同學們去郊游啦!走出校門看見車隊像一節(jié)節(jié)的火車,這時要上車了,車驟然間響起了呼呼的叫聲,準備要出發(fā)嘍!同學們有的笑呵呵;有的小聲說秘密;還有的大聲說話的.;歡蹦亂跳各種樣都有,老師連忙組織紀律,我想還是安靜比較好,那就睡覺吧!
當我睡醒時卻已經(jīng)到達目的地,可比我想象中的大多了呀!迫切想要一看究竟,有動物們的標本,而且有個小機器按一下就會出現(xiàn)有好多小動物,我看這個想對大家說,一定要保護好動物!它們變成標本時多可憐!
后來我看了好多的東西,知識也增加了不少,后來我開始吃午餐了,有吃飯的;有吃牛肉的;還有在吃零食的;每位同學吃的津津有味呀!在后來我們又去了海洋館,那里有好多的魚,各種各樣,我都來不及看上面的名稱,特別注意的有小丑魚和無脊椎動物。還有中華鱘,它身體長長的,嘴巴尖尖的,特別是魚磷亮晶晶的,好看極了!
這次活動讓我明白了許多知識,增長了見識,還讓我們懂得怎么去保護動物,感謝老師和學校給我們這次機會!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13
今天,我們去浙江省自然博物館秋游。
首先,我們乘自動扶梯到了三樓,這里有許多動物標本,講述了各種動物生活的環(huán)境和浙江的動物資源。最吸引人的要算是浙江的山地區(qū)域了,這里的樹木仿佛都是活著的,燈光也模仿著山林的白天和黑夜。白天,這里處處有鳥鳴,羚羊在安靜地吃草,小鹿相互追趕、打鬧;黑夜,一切是那么安靜,狼群出現(xiàn)在山崖上,仔細聽,還有它們的嚎叫和蛇的嘶嘶聲。這時,山林深處出現(xiàn)了一匹擁有斑斕毛皮的猛獸,一陣安靜后,傳來了凄慘的叫聲,一切過后,又恢復了平靜。這真是惟妙惟肖,仿佛讓人身臨其境。
然后,我們到了二樓,這里介紹的是地球上生命的故事。從不起眼的海藻到巨大的魔芋花;從令人惡心的蠕蟲到現(xiàn)在的人類;從恐龍到鯨魚……地球上的生物經(jīng)歷了多么神奇的演變過程呀!翼龍竟然不是龍;三葉蟲竟然生活在海里;鳥類的祖先竟然是恐龍……地球上的生物竟有如此有趣的.故事。在這里,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最后,我們到了一樓,這里的展品雖不多,但卻很神奇。這兒有古老的海百合化石,有巨大的灰鯨骨骼,還有許多奇特的觀賞石。真是令人大飽眼福。
自然博物館真是奇妙,下次,我一定再來,學習更多的知識!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14
今日,風和日麗,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簡稱博物館游。
在教學樓邊,一大排大巴車已經(jīng)原地待命。上了車,我的心像一只飛奔的快馬,希望著笨重的車體趕快開動,在途中,我總情不自禁地向外眺望著,迫切的希望能看到那“北京自然博物館”幾個大字。
到了博物館,我們第一站來到了原始哺乳動物展,講解員阿姨先后為我們介紹了大象、馬與犀牛的進化過程,講述他們從矮小到笨重在逐漸走向靈活,隨后,我們看到了一個機器,它可以測出你的體重,并與史前的生物做比較,于是我們幾個重量級的人物一起上秤,與馬門溪龍做了對抗,竟然還是差了它200多倍,我們又看到了中國的第一朵花,他小巧玲瓏,雖然是個化石,但我們可以感受到它的生命力旺盛。之后,我們來到了水生動物的房間,看到了史前生物,如三葉蟲等,通過一個鏡子,我們看到了幾個水生動物的種種變化,雖然叫不上來名字,但我們都津津有味地看了半天,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到驚嘆。然后,我們上到了二樓,正直走過去,看到了蕨類植物繁榮時期的景象,一株株形態(tài)各異的高大樹木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在樹的旁邊,我們可以看見一只只音箱大的蜻蜓,異常可怕。繼續(xù)向前走去,我們漸漸地從遠古走向了現(xiàn)代,我們看到了現(xiàn)代動物的巢穴,例如海貍,它把它那圓圓的腦袋露出水面,友好的.向我們招呼,隨后,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陸生動物,例如狼、鹿、虎的家園,雖然他們繁殖能力強,但因認了的肆意破壞,他們的數(shù)量正在逐步將少,引起了我們的重視。最后,我們往樓下走,來到了一個現(xiàn)代生物的房間,體驗了貓頭鷹的視覺,觸摸了現(xiàn)代的種種奇怪生物,但沒多久,集合時間到了,我們才戀戀不舍地慢慢走回去集合。
這次參觀博物館,使我了解了許多的生物的結構特點,進化過程,雖然我不是第一次來,但是這次我依舊感到很新奇,鞏固了知識,不過遺憾的是我沒有去參觀恐龍的房間,不過如果有時間,我一定會再來這個博物館來了解更多的生物奧秘。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15
進入博物館,我立馬就被大廳中心的標本給吸引過去了。那些標本做的栩栩如生,有鯊魚、麋鹿,還有恐龍頜骨。觀賞完后,走入側門,里面竟然全是恐龍頜骨。最長的達到了37米之多。那些恐龍,或站立,或仰天長嘯,走入恐龍博物館,仿佛進入了恐龍世界。走出恐龍世界,來到了觀賞石陳列處。初次走入,我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問著自己:這,真的是石頭嗎?眼前陳列的石頭,罕見度最少、絕對超過三星!澳棠,奶奶,你快來啊,這塊石頭好冰哦!币粋小女孩把手搭在一塊水晶上,興奮的招呼著自己的奶奶。忽然,我看見遠處閃爍著紫色的光芒,強烈的好奇心驅使這我,我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紫晶洞”。紫晶洞美極了,仿佛一切形容美的詞用在它身上,對它來說,都是一種褻瀆。
不知不覺,那些精美絕倫的“石頭”,來到了三樓。三樓的展廳中央,一只老虎標本虎虎生威,讓人心中生起一種敬畏感。旁邊,種滿了紫蘭花。不經(jīng)意間抬頭,嚇了一跳。頭頂竟然懸掛著一條鯊魚。這時,老媽的聲音響起:“走,站那,拍個照!蔽易吡诉^去,身體不知怎么的,要往后倒,糟了,我再心中暗叫,后面是濕漉漉的泥土,如果碰到了,我的褲子就遭殃了?墒,靠上后,沒一點感覺,我用手碰了碰,竟然是假的,害我白擔心一場,可是,這做的也太太太太太太真了吧。眼力再好的人,也看不出來。
接著,去二樓。來到二樓,我還納悶:咦?他們是怎么把這一棵棵參天大樹給移進來的,一摸,竟然也是假的。真是郁悶到家了,他們怎么做到的啊?這時,我又驚奇的發(fā)現(xiàn),可以走山洞誒。進入山洞,陰森森的!鞍,痛死我了!”我小聲抱怨到。真是的,山洞做這么低干嗎啊,害得我頭撞到。
篇六:自然博物館觀后感
清新的空氣,被春雨洗刷得青翠欲滴的花草,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舒心,春天真是多雨的季節(jié),毛毛細雨足足下了一個禮拜,到了周六,細雨還在不停的下,但絲毫攔不住我們旅行的腳步,我們“銀翔文學社”十幾人身著文學社服裝,分別從兩邊公司出發(fā),到達我們旅的地點: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位于新城市中心區(qū)中心廣場內,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十分便利,與東莞市政府行政辦事中心、會議大廈、展覽館、玉蘭大劇院、圖書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標志性建筑有機組合成一體,是東莞市新建的環(huán)境優(yōu)雅、秀美靈氣、充滿活力的現(xiàn)代城市精品。此次參觀共分為三個部分:
走進科技展廳,才知道在當今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科技是多么的先進,凝聚了多少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活靈活現(xiàn)的創(chuàng)造,逼真的表情與動作,傾注了多少藝術家的心血。。。。。。同時,對于一些古物模擬展示,也讓我們了解到我們祖國的歷史,讓當代的人能了解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東西是怎樣被發(fā)明出來的,我們要學習他們的開拓精神,向著科學的高峰不斷的攀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機器人的音樂演唱會,有鋼琴、小提琴、笛子及
一些西洋樂器,對于這種高科技的東西,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呢?所以迫不及待的湊到最前面,當音樂響起的時候,所有的機器人一起合奏了一曲《小城故事》,他們逼真的動作引來大家的陣陣喝彩聲,我們一行人又觀看了其它的項目,有原始人的鉆木取火、牛拉犁農耕及紡車、還有原古人是如何抽水的,小喬他們都還上去試了一下抽水,不過沒過幾分鐘就下來了,我想可能是太辛苦了,因為腳要不停的踩輪子,帶動抽水工具?上氘敃r的人們生活是多么的辛苦,我們更應該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接著又參觀了視頻電話,我想這就是未來將要普及的電話模型,我和小鄧還實地試了一下,在通話時果然能看到對方的'樣子。視頻電話的普及我想將來一定會受大家的歡迎,特別是對于長期在外的人,如果能在電話中即能聽到家人的聲音,又能看到家人的面孔,一定能化解很多的相思之苦。另外便我感興趣的“神舟”模型,只可惜我們參觀的時間比較緊張,沒有親身體會坐上去的感覺。
參觀的項目很多,所以不能一一介紹,在這里,體會最深的是人類的智慧無窮及科技的發(fā)達,這些東西再逼真,看起來再聰明,但終究是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他們的聰明智慧永遠是超不過人類的,比如我們在參觀機器人拼圖時,發(fā)現(xiàn)機器人能將很多不同的小圖片拼在一起成為一幅美妙的圖畫,當人人都在贊嘆機器人的能干時,小鄧趁大家不注意,將所有的拼圖打亂,機器人就再也找不到地方,再也不知道如何去拼圖,管理員只好再重新設置一下程序,機器人才能重新工作。這說明機器人的操作只不過是按著人腦固定的的思維程序進行,只要人們改變其中的任何一項,那么他就不知道該如何去行。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相關文章:
上海自然博物館10-06
自然博物館作文09-30
參觀自然博物館日記10-07
參觀自然博物館作文10-06
自然博物館作文范文10-06
參觀自然博物館作文02-07
參觀自然博物館周記10-07
自然博物館之行周記10-07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11-15
自然博物館觀后感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