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戰(zhàn)馬》影評范文900字
大導演斯蒂爾斯皮爾伯格對于戰(zhàn)爭片有著偏好,他多部叫好叫座的影片都是二戰(zhàn)題材,可能由于他就是一個猶太人。但在戰(zhàn)爭這個大背景下,誰能否認這些故事不正因為“戰(zhàn)爭”而顯得彌足珍貴呢。
《戰(zhàn)馬》就是主要講述在一戰(zhàn)前后,一個男孩和一匹馬之間的深厚友誼。這樣一個打著溫情牌的故事,在太平盛世都容易賺人熱淚,更何況是在一個動蕩年代。不可否認,這部電影就是為讓你在電影院哭得像個小孩兒。這位著名的“孩童”導演,大概想鉆進觀眾歷經打磨的心,掏出里面最柔軟的部分,然后一次次地敲打著。觀眾可能會在看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有淚滴落下,而自己還沒察覺到。像一個好的懸念大師,他的作品必須處處留有懸念,才能瞬間引領觀者!稇(zhàn)馬》也有相同的效果,發(fā)生在人和馬中顛沛流離的故事,隨時會喚起人們最柔弱的神經。但是,這樣的效果過多了會給人帶來疲軟,因為顯得太刻意了,到最后反而沒有真正的震撼。
確實人和動物之間的化學反應,真的煽情。然而在一個戰(zhàn)亂時代,人都不能掌控自己,更何況是一只受人主宰的馬。其實,在戰(zhàn)爭下,更能牽動人心是馬對命運的抗爭。
戲中真正的主角,一只叫喬伊的馬。出生在一個英國村落,自小就被一個善良天真的15歲農夫之子艾比飼養(yǎng)調教。喬伊生來就是一匹賽馬,它有著強健的肌肉,對奔跑有著獨到的天賦。對于農夫之家,他們需要的是一匹會犁地的馬,在面對農夫的槍口下,艾比雖救下了喬伊,但是真正救下它自己的是,是喬伊收起了作為賽馬的驕傲,套上犁車。如果沒有運氣眷顧,即使本源是如此,又如何?命運不是沒有機會的問題,而是要不要選擇的問題。喬伊是一只馬匹,但是它知道對于命運,不應畫地為牢,即使是要它低下頭,至少這是對命運的一種積極應對。在后來作為德軍的俘虜馬,正因為它懂得低頭帶上套馬具,救下自己和同伴的生命。
喬伊被迫和感情深厚少年艾比分離,成為一個英國騎兵的坐騎,開始一名戰(zhàn)馬的征途。本身矯健的馬腿,是使它逃離危險的天賜禮物,但是在戰(zhàn)爭中,活命的天資反而成為送命的借口。或者,這就是在逃避命運的時候,往往就是與命運遭遇的時候。喬伊最后在兩軍交火的地方,發(fā)癲般奔跑,直沖向鐵絲處,它對命運的無奈,而作出最后憤怒的抗爭。即使是一匹馬,都有它對自由意志的追求。
如同喬伊,人同樣抵不過命運的掌控。在喬伊非凡的旅程中,它也改變了遇見它的人們。死在戰(zhàn)場的英國騎兵,被射殺的德國逃兵兄弟,那對相依為命的法國祖孫,甚至是少年艾比,他們的命運都由一只馬而聯(lián)系在一起,造成的蝴蝶效應,使人不免問,假使他們的生命中沒有喬伊,他們還會有現(xiàn)在的結果嗎?遇見喬伊,不過是他們的一個生活片段,但是它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他們的生活軌跡。騎兵選擇了為榮譽而戰(zhàn),即使他早已遇見結局,哥哥為了保護弟弟而做了逃兵,愿意犧牲一切去愛護孫女的爺爺,還有為了喬伊自愿上戰(zhàn)場的少年,因為喬伊,他們得到一個機會,可以重新去體會,去觀察,去理解,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整體意義,直至到被命運召喚,走上特定的道路。
【《戰(zhàn)馬》影評】相關文章:
《兒子》影評《兒子》影評怎么寫03-13
影評的摘抄11-04
《談婚論嫁》影評10-06
《食客》影評10-06
《深藍》經典影評10-06
《蘇丹》經典影評10-06
《大廚》影評10-06
《侍》經典影評10-06
喜宴影評10-05
菊豆影評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