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觀后感(通用19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防震減災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1
寒假里的一天,我去參觀了"防震減災"的科普展,收獲了許多科學知識,同時也知道了不少地震時自救的方法。
走進科技館,一塊塊圖文并茂的展牌映入我的眼簾:上面講述著一個個小百科、小故事,有地球的形成結構,有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的形成和遭地震侵蝕后與地震來臨前的樣子對比,并通過一個個小實驗、小游戲、小問答來增進我們對防震減災意識的增強。
好好的地球,為什么會發(fā)生地震呢?我在展覽中了解道:原來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會產(chǎn)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巖層彎曲和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巖層就會發(fā)生急劇的和錯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產(chǎn)生劇烈振動,這就是地震。
如果發(fā)生地震時你在室外,那就要趕快找一塊開闊的場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走,要避開人多的地方、高大的建筑物,懸掛物。
一條小小的逃生意識,就可以挽救一條生命!由此可見,發(fā)生地震時,逃生意識是如此得重要,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
參觀完科普展,走出科技館,一陣冰冷刺骨的風吹進了我的衣襟,同時也吹進了我的心里,冷冷的,很凄涼。腦海中不斷地出現(xiàn)一張張扣人心弦的照片,那一個個因地震而陷入困境的人的絕望的目光…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2
今天,我和幾個同學約好了一起去科技館看科普展。這次科普展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地震。地震其實就是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產(chǎn)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巖層彎曲,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巖層就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產(chǎn)生強烈振動。地震會給人造成很大的傷害,比如說:泥石流吧,有時它能把整個村莊淹沒,人員,房屋等損失異常慘重。地震,會導致大面積的地面傾斜,升降或變形。也會對鐵路,管道等生命線工程造成巨大破壞。我國建國以來發(fā)生最大的一次地震就是汶川大地震了,那是一次8.0級的大地震,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難,失蹤17923人,受傷374643人。三個那么讓人驚心動魄的數(shù)字,使我為受難的`骨肉同胞感到痛心。為了不讓地震再傷害到更多人,我國建立了1000多座地震觀測臺,隨時預測地震前的情況。除了這些,地震時躲避措施對我們來說也很重要:地震時千萬不要跳樓或靠近陽臺,窗戶;注意近水不近火;地震時要迅速躲避到堅固的家具旁,廚房,廁所等地方;要避開危險場所,要聽從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急著涌出出口.......
大自然賜予我們許多秀美的景色,展示了它美麗的一面。但有時大自然也暴露了它邪惡猙獰的面目,各種自然災害讓我們人類防不慎防,損失慘重。這次的防震減災科普展讓我懂得了不少關于地震的知識,受益匪淺!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3
今天中午,我們組織看了防震減災科教片,我從中知道了許多知識。
在地震來臨時,不能慌張,應該找一些合理的地方進行躲藏。哪些是合理的地方呢?就讓我在電視上看到的知識來為大家講講吧。
在學校里,地震要來時,應該及時地躲到課桌下,并且將頭部保護好,因為頭部是我們身體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家里,地震要來時,應該及時地躲到比較堅固的桌子底下,還可以躲到床底下,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家里時,千萬不能躲在陽臺上。因為陽臺與主體連接不夠緊密容易造成傷亡。那,在室外,這可怎么辦呢?不用擔心如果在室外的話,應該在附近沒有建筑物的草坪上,抱著頭蹲下,這樣比較安全。如果在電影院里,也不要驚慌,可以躲在椅子底下。知道了地震來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但在買房子時,應該選擇怎樣的房子比較安全有效地預防地震的沖擊力呢?別著急,讓我來告訴你吧:
在買房子時,應該選擇以下這些房子:竹樓、矮房等。知道了應該選擇怎樣的房子。有些人肯定還會問,政府是怎樣預測地震的.呢?別急,別急,讓我來告訴你。
政府有效地運用了地震波。如果你在地震波儀器前用力地跳上幾下,這個儀器上就會出現(xiàn)地震波。別擔心,這不是真的地震要來了。其實,我國知識的火炬在古代已經(jīng)點燃了。在古代,科技不是很發(fā)達,但這臺地動儀可以預測到幾百萬千米以外的地震,并且很準確。地震會在水里發(fā)生嗎?
但是水下無人居住,一般不會影響到人類的生死存亡。但如果地震發(fā)生在海岸邊的話,就會引起海嘯,才會威脅到人類。
同學們,我們一定多學些自然現(xiàn)象的知識,為自然災害來臨時,有效地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4
今天,我去看了紹興科技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感受頗深。
地震是怎么發(fā)生的呢?原來是由于地球內部物質不停地運動,會產(chǎn)生一股巨大的力量,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巖層彎曲、變形,一旦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巖層就會發(fā)生劇烈的.破裂、錯開,釋放出巨大的力量,產(chǎn)生巨大的震動,這就是地震。地震的類型很多,比如: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誘發(fā)地震、人工地震等。我國發(fā)生的大地震有:邢臺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樹大地震等等。地震對地球和人類的破壞很大,如:地表破壞,崩塌、滑坡,泥石流,沙土液化,火災,建筑物結構破壞等危害。
大災難發(fā)生后,我們要必須積極采取技術和社會管理等防震減災措施,一是要建立地震監(jiān)測網(wǎng),二是要建筑要抗震,震不倒的鋼筋混凝土建筑,三是我們要學習地震知識,制定家庭防震計劃,準備防震應急包,應急物品包括急救干糧、瓶裝飲用水、手電、電池、繩子、哨子和藥品、收音機等,四是要學習緊急避險知識,如在室內躲避時,要迅速躲避到堅固的家具旁邊,或者廁所、廚房等地方,如在戶外,我們要跑到空曠的地方,避開人多的地方,有秩序地依次撤離?偠灾褳暮Φ娘L險和損害減少到最低程度。
通過這次紹興科技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活動,我懂得了預防大地震的許多辦法和知識,所以,我再也不怕地震了。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5
今天,我與媽媽到科技館看了防震減災圖片展,懂得了一些知識。
人的生命始終是最寶貴的!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我們應該掌握自然規(guī)律,了解一些防震減災的知識。平時我們要了解居住地、工作地附近的`緊急避難所位置、布局等情況,以便發(fā)生危險時能及時找到避難場所。當災難發(fā)生后,我們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防止煙塵吸入口腔發(fā)生窒息。設法避開身體的上方可能掉下的重物。呼救切忌大喊大叫,這樣容易浪費體力,應采用敲擊、釋放微信等多種手段進行呼救。尋找和開辟通道,朝著有亮光和通風的地方移動。
其次,我們要好好學習,掌握科學知識,用所學的知識把受災程度減小到最低。在若干年后,我相信地震發(fā)生前,我們會乘著無人駕駛飛船離開地球,科學家們把地震釋放的能量收集起來,用來發(fā)電,造福人民,這樣地震就不是一場災難了,而是一個福音。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6
我來到科技館,參觀了本次展覽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造成了30多萬人的死亡。三十多萬人哪!多少人在甜蜜的夢中,被無情地奪走了生命。如果人們早早地學會如何應對災難的到來,那會挽回多少條寶貴的生命!
中國是個災難多發(fā)的國家,所以更加應該重視如何逃生。我們平時要多積累逃生知識,以方便在關鍵時刻可以利用。學校等各個公共場所應該多加演練,避免一系列悲劇的發(fā)生。
地震來臨時,千萬不要慌張。來得及逃的',可以跟隨有秩序的隊伍走,來不及逃跑的,可以蹲在桌子底下,用枕頭或其他柔軟物保護頭部,在學校里只能用書包來保護。人群撤離時盡量往空曠地帶走,避開一些危險物品。
在家中,每個家庭必備一個急救箱,里面應該裝一些藥品、礦泉水、收音機、創(chuàng)可貼、干糧等,以便在關鍵時刻得以利用。如果被困在廢墟底下,千萬不要一直大聲喊,避免體力大量消耗。我們可以用石頭或者別的硬物敲擊,聽見腳步聲可以輕輕唱歌,腳步聲越來越近時,再大聲求救。
地震發(fā)生后,有些房屋因為電線短路而引發(fā)火災,所以,要避開這些危險場地,盡快來到安全的地方。地震之后會發(fā)生多次余震,未成年人不要到廢墟旁邊參加救助,也不要到山腳等地,以免被石塊砸傷。
地震的力量與人類是不可比的,但是我們只要多增長一些抗震知識,一定能減少悲劇的發(fā)生。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7
最近,科技館開展了防震減災的科普展,媽媽帶我去看了一看。
在科普展上,我知道了縱波就是地震波,它可以穿過液體層,從而達到地面,引起地震,而橫波卻不能。地震后還有許多的次生災害,如:泥石流、堰塞湖、海嘯、山體崩塌、滑坡、沙土液化等等。
我也知道了世界最高大又最年輕的山脈之一—喜馬拉雅山,世界最大最壯觀的瀑布之一—維多利亞瀑布,聞名遐邇的.科羅多拉大峽谷等這些美麗的世界奇觀,都是地質運動的結果,沒有地球的運動變化,我們就看不到今天美麗多彩的世界。
看了這次科普展后我還學了不少的抗震小知識:地震時,要躲在洗手間或堅固的家具下,如果不幸被埋在廢墟里,不能大聲呼喊,否則會消耗體力,還要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以免灰塵吸入體內……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8
天災,總給人們以最殘忍,最嚴厲的懲罰,有些災難是難以避免的,而有些卻是人類自作自受的下場。
地震,是天災的一種,是地球的內部運動造成的。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災害。地震可能會因為未及時熄滅火源、燃氣泄露、電線短路等而導致火災的發(fā)生,還會造成山崩、滑坡,從而引起洪災,如果是毀滅性地震,會使房屋倒塌,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最重要的還是地震會造成人員的大量死亡,1558年陜西省華縣大地震死亡人口83萬人,汶川大地震也造成人員傷亡24、4萬人,人員的大量傷亡使家屬們、地震中僥幸存活者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也許一輩子都會生活在地震的陰影之中。我們很難想象,當一個在地震中失去了雙腿的女孩,又在地震中失去了所有親人,那她以后的人生路該怎么走?康復以后她怎么鼓起勇氣面對生活?地震帶給她的不僅僅是病痛的折磨,還有心靈上的重重一擊,所以,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以確保生命安全。地震時不要慌張,應該按指揮緊急疏通,做到效率高而快,盡量跑到空曠場所,這樣不易被房屋壓到。最重要的是保持體力,不要大喊大叫,用石塊敲擊等方法告訴他人自己的所在位置。如果被壓在下面,應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塵嗆悶。同時要設法避免上方可能壓下來的重物,以免在余震中發(fā)生危險。
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只有不幸,雖然我的家鄉(xiāng)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一次毀滅性的地震,讓我們不必為地震的發(fā)生而心驚膽寒。但是,中國有23條地震帶,每時每刻都有可能發(fā)生地震,所以,我們仍應學習關于地震的知識。天災是不可避免的,但團結的力量是強大的,讓全中國人攜起手來,“防震減災”,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燦爛輝煌!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9
今天,我和媽媽踏著初春的太陽來參觀科技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覽。剛進入科技館,我就覺得氣氛和以前不一樣。哇!人真多呀!好多同學在抄取科普展覽圖片上的資料,有些家長在用相機拍資料,最后同學們在試著用那些設施更進一步了解。首先,我了解了地震是因為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會產(chǎn)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巖層彎曲、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巖層就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錯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產(chǎn)生強烈振動。發(fā)生地震的原因很多,根據(jù)地震的成因,地震主要有: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中國的三次大地震:邢臺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是構造地震。接著,我知道了地震是最具殺傷力的.自然災害之一,可以使一瞬間整個城市變成一片廢墟。地震來了:我們要迅速躲到堅固的家具旁邊、廚房、衛(wèi)生間等區(qū)域;在學校里,應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撐物下面,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千萬不要跳樓或靠近陽臺、窗戶,不要乘電梯;注意近水不近火。
最后,我也知道了遇到火災,要保持鎮(zhèn)靜,盡快撤離險地;若身在高層,不能跳樓,撤離時不能乘坐電梯,要往安全出口走,走安全出口應保持彎腰撤離。
今天,我的收獲真多!我不僅知道了地震和地震的自救,還知道了遇到火災不要慌張,要鎮(zhèn)靜。這將對我以后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幫助。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10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紹興科技館參觀“地震及防震減災”科普展覽。
在那里,我學到的科學知識還真不少。首先,我懂得了地球的構造:地球由地殼、地幔和地核組成。地殼是固體外殼,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它的平均厚度約33千米,在它以下2900米的深度范圍被稱為地幔,地幔以下直至地心的部分被稱為地核。當我了解了地球的構造后,心想:啊!原來地球有這么大呀!這時,我的心中立刻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會發(fā)生地震?當我看見下一段文字的時候,我心中的疑云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原來,地球內部物質不停地運動,會產(chǎn)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巖層承受不了的時候,巖層便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錯動,產(chǎn)生強烈振動,這就是地震。
其次,我又明白了地震的發(fā)生和種類。地震分為兩大類:天然和人工,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等,構造地震約占全世界地震總量90%以上;火山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總量7%左右;陷落地震次數(shù)很少,接著,我知道了什么是震級、烈度,震級是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每次就只有一個,根據(jù)地震釋放的能量來劃分,用“級”表示;烈度指地震破壞的程度,用“度”來表示。
最后,我又懂得了人類要如何預防地震,減少災難,為了防震減災,我們人類在樓房里“造”上了抗震元素,就連中國古代都懂得如何抗震:如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的巔峰之作:應縣木塔,我想:要是我們住在像應縣木塔那樣結構的`水泥樓房里該多好呀!原來該木塔經(jīng)歷過大震30余次,甚至被軍閥用炮轟過還依舊巍然屹立著,假如你室外,可地震突然暴發(fā),那你要馬上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要避開人多的地方,高大的建筑物如樓房、水塔等,高聳支撐物或懸掛物如變壓器、電線桿等。
參觀了“防震減災”科普展覽,讓我懂得了許多有關于地震和防震的知識,我真希望下次還能再參觀這樣的科普展覽。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難免會發(fā)生一些自然災難,如地震、洪水、海嘯等等。
剛剛我在紹興科技館里學到了很多知識,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地震吧!地震是地球內部物質不停運動,會產(chǎn)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巖層發(fā)生急劇的破裂,釋放出巨大能量產(chǎn)生強烈振動,這就是地震。地震分為三類: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發(fā)生地震時要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避開高大建筑物和高大支撐物或懸掛物。一定不要在高樓附件狹窄的胡同里過,天橋下躲避地震,以免被倒下的建筑物砸傷。如埋在廢墟里時,收音機可以幫助我們及時了解災情,得到救援信息,黑暗中手電筒可以帶給光亮和信心,吹哨子或敲擊金屬聲音,可以傳得更遠,并有效節(jié)省體力。
地震是可怕的,但只要我們認真地了解它,也就不這么可怕了,再說現(xiàn)在的科學越來越先進了,加強各建筑物的防震度,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讓災難遠離我們吧!
現(xiàn)在我們周圍,這些自然景觀,都是地質運動的結果,沒有地球的運動變化,我們就看不到今天美麗多彩的世界。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11
觀看“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視頻直播之后,我深有啟發(fā)。
地震是什么?地震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表震動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地球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內部產(chǎn)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是一種可怕的災害,它威力大、破壞性強,同時還會帶來其他災害,如火災、水災、泥石流、海嘯、瘟疫……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和人員傷亡。
3月29日,我參加了玉報小記者團組織的“體驗地震,學習防震減災知識”活動。在玉溪市防震減災科普館,有許多神秘的儀器,地動儀、DD-2地震記錄儀、三分向流動數(shù)字地震儀……講解員利用大屏幕給我們講解地震知識。通過講解員細致的講解,我知道了地震有橫波和縱波,地球上有三大地震帶,還知道了通海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其中,汶川大地震讓我印象最為深刻,因為地震發(fā)生時,媽媽就在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學習。媽媽曾經(jīng)跟我說過,在醫(yī)院附近的一個大型停車場里,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輛120救護車,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醫(yī)院還收治了很多災區(qū)來的`傷者。聽著講解員的介紹,再回想媽媽告訴過我的事情,我突然覺得汶川大地震仿佛就發(fā)生在眼前。
活動中,我們還了解了地震發(fā)生前自然界中的一些異,F(xiàn)象,老鼠會過街、雞會上樹、豬會亂叫、魚會亂跳,井水會上升、下降或者變臭……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我們若在室內應保護頭部靠墻柱蹲下;在教室里,應在桌子下方蹲好;在家里,要找墊子保護好頭部,去空間小的地方蹲下。地震后,要及時跑到空曠的地方避震,下樓時千萬不能坐電梯。最后,我們體驗了人工模擬的7.5級地震,開始搖晃的那一刻,我真是太害怕了!
我希望科學家們能發(fā)明出更精確的地震監(jiān)測儀器,讓人們及時做好防震工作。同時,我們也要愛護地球母親,不亂砍伐樹木,節(jié)約用水,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減少對地球的破壞,讓我們的地球母親更健康!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12
觀看“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直播,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地震的危害有多大,所以防震減災,從我做起。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發(fā)生了7.8級特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了8級特大地震,這些特大地震導致幾十萬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不計其數(shù)的老人失去了子女,沒有了家園。數(shù)以萬計的兒童沒有了父母,成了孤兒。面對著這一幅幅觸目驚心的畫面,我想:如果我們人人都了解一點防震知識,面對這些災害我們可能會少一點傷亡。帶著這些問題,我在媽媽的帶領下去科技館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
首先讓我明白了地震的形成是因為地球內部物質不停地運動,會產(chǎn)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fā)生可怕的地震。要知道地震的威力是多么大啊,它能把美麗的城市瞬間變成廢墟,能使許多幸福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還帶給許多經(jīng)歷過地震又失去家人的人嚴重的心靈創(chuàng)傷。
接著我又知道了應該怎樣預防地震和緊急躲避?面對地震災害的威脅,我們必須要積極采取技術和社會管理措施,加強建筑物及公共設施的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當?shù)卣饋砼R時,假如我們在學校,那就要以最快的速度井然有序地跑到操場上,如果來不及跑的同學就鉆到課桌下面;如果是在家里,就應該躲到衛(wèi)生間里或者桌子下面;如果是在晚上地震,就要爭分奪秒地向安全地方轉移,避開樓房、水塔、煙囪等高大建筑物和電線桿、路燈等高聳支撐物和懸掛物,轉移到空曠場地,千萬不要跳樓或靠近陽臺窗戶。
最后讓我學到了壓埋后的自救措施,第一要保持冷靜,不要慌張;第二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塵嗆悶發(fā)生窒息;第三要設法用磚石等支撐身體周圍斷壁殘垣,防止余震時再次淹埋;第四呼救時切忌大喊大叫,容易浪費體力,應該采用敲擊、釋放微波信號等多種手段進行呼救;第五尋找和開辟通道,朝著有亮光和通風的地方移動。
通過參觀“防震減災”科普展覽,讓我懂得了許多有關于地震和防震的知識!胺勒饻p災,從我做起”,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要從小學習有關地震知識,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13
為了讓廣大青少年從小樹立防震減災意識,學會在面對突發(fā)災難時的自救互救常識,提高災害防御和應急能力,3月29日下午,我們觀看了“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直播,學習防震減災相關知識。
作為其中一員,我也學到了滿滿的“干貨”,真是受益匪淺。地震局工作人員首先為小記者們講解了有史以來的幾次大地震相關知識,還帶我們學習了一位名叫秦大可的明朝官員,他曾親歷了地震,后來著書《地震記》,總結震中逃生重要經(jīng)驗,我們一起通過書籍的知識與經(jīng)驗,暢游在了防震知識的海洋中。
此外,小記者在地震局老師的帶領下,學到了很多專業(yè)的`防震知識,如:地震分為橫波和縱波,如果人體感覺到上下?lián)u晃,證明是縱波,地震在近處;如果左右搖晃,證明是橫波,地震則在遠處;地震包括時間、地點、震級三個要素。我們家鄉(xiāng)臨汾是一個盆地,所以被山西省列為“地震保護區(qū)”。
參觀期間,小記者們還觀看了防震減災宣傳片,學會了如何自救、互救:地震發(fā)生時,如果在室內要立即趴下、蹲下或坐下,雙手抱頭,躲在衛(wèi)生間、承重墻、桌子下,盡量緊靠堅實牢固的三角區(qū),蜷縮身體,重心放低;在公共場所時,應躲在柱子、座位下,避免躲在貨架等無法承重的物品下,以免砸傷。
通過這次活動,我知道了很多關于地震的知識,也學會了地震后如何自救、互救。我想,如果人人都懂得自救、互救常識,那么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時,傷亡就不會那么慘重,財產(chǎn)也不會白白流失。今后,我要把所學到的安全常識宣傳給更多的人,做一名“安全衛(wèi)士”,幫助更多的人把傷亡降到最低。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14
觀看“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我深受感悟。
大地晃,桌椅搖,地震危險躲再逃。如今的社會中,危險處處可見,而地震更是常常被人們掛在嘴邊,因此,學校常常舉行防震減災活動,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次……
那一天,同學們在教室里做作業(yè),教室靜得連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而我也沉浸在那題解不開的難題中。突然,一陣刺耳又尖銳的防空警報聲驟然響起,我驚得連手中的筆都滑落下來了,我心里砰砰砰直跳,只覺得快跳出嗓子眼了。這不會是真的吧!我慌忙轉頭看向同學,只見同學個個面色慌恐,你看我我看你。我連忙望向老師,這時老師也從驚愕中醒來,大喊一聲:“快躲到桌子底下!币魂嚻蛊古遗翼,我們手忙腳亂地躲到桌子底下瑟瑟發(fā)抖。緊接著又是一陣陣急促的防空警報聲,大家趕快從桌子底下爬出來,隨手抄起桌上的'一本書,蓋在頭上,爭先恐后地跑出教室。并聽從老師的指揮,依次迅速地跑下樓去。在樓梯時不知是因高度緊張還是什么原因,我腳下一滑,不小心摔了一跤,可此時,我心里只想著逃命,于是趕緊手腳并用地爬起來,跟著大家一起跑下樓去,到了操場大家連忙蹲下,用書緊緊護著頭。
這時,廣播響起校長的聲音:“同學們不要緊張,這只是我校舉行的一次防震減災演練……”校長的話還沒說完,同學們都開始議論起來,當我得知這只是一次逃生演練時,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氣,緊張得揪起來的心也慢慢地放了下來。
一次次地演練,使同學們明白了生命的寶貴,只要人人宣傳防震減災,讓我們從小多學有關地震知識,我想以后碰到地震爭取避免人員傷害吧!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15
3月29日是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我們觀看了“有備無患安全相伴”防震減災主題活動直播。今天,我們聽到了五次防空警報,防空警報分為預先警報、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
學校組織我們進行了疏散逃生演習,也讓我了解了一些關于地震的知識,首先知道了地震的前兆,常見的地震前兆現(xiàn)象有:1)地震活動異常;2)地震波速度變化;3)地殼變形;4)地下水異常變化;5)地下水中氡氣含量或其他化學成分的變化;6)地應力變化;7)地電變化;8)地磁變化;9)重力異常;10)動物異常反應;11)地聲;12)地光;13)地溫異常等等。
其中地震前兆的地下水異常變化表現(xiàn)為地下水位升降及變色、變味、翻花、冒泡及溫泉水溫的突然變化等。但是,地下水的變化是一種很復雜的現(xiàn)象,必須注意排除降雨、干旱、河水漲落、臺風、人為抽水及灌溉、環(huán)境污染等多種因素的干擾。另外動物和魚類也有異常反應,表現(xiàn)為魚類如鯰魚、鯽魚、青魚、草魚、鰱魚、泥鰍、金魚、鯊魚及某些深海里的魚均有反應。其表現(xiàn)為翻騰跳躍、狂游、成群漂游水面,有的發(fā)出叫聲,有的呈昏迷狀態(tài),魚肚朝天,甚至死亡。動物如兔、貓、雞、狗、羊、豬及牛、馬、驢等大牲畜均有異常反應,大致有狂躁型和憂郁型兩種。前者表現(xiàn)為狂吠、嗅地、亂咬、亂跑、亂鬧,警犬不聽指令,豬羊和大牲畜不進圈、不吃東西、鬧圈,有的掙脫韁繩逃跑;后者表現(xiàn)為呆滯、不吃食。貓則驚恐外逃,亂抓亂鬧,有的.叼著小貓搬家,有的震前跑失,震后又回來。
萬一發(fā)生地震怎么辦呢?在學校如果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應當在老師的統(tǒng)一組織下撤離。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去!
“叮叮!本瘓蟠淀懥,我們按照順序,有條不紊的跑下樓梯,順利的跑到到空曠的操場集合。
通過這次防震減災演習讓我學到許多知識。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16
防震減災的意思是預防地震,減少災難,保護生命和財產(chǎn),是人們都希望的。可是大家都知道災難來無蹤去無影,而且無情無義。為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科學家們發(fā)明出很多探測儀器,如果有地震,儀器就會顯示出來,提醒人們及時轉移。寒假里,我在市科技館里體會了地震所帶來的災難,也學到了很多知識。
首先,我認識了地震波。地震波是從地球深處傳出來的.,而且會越來越劇烈,會將處在震源區(qū)域的所有房屋、樹木等倒塌、毀壞。我從一些貼在宣傳欄的圖畫上看到,許多在震前美麗的景色都被地震給破壞了,還有許多孩子和學生被地震無情地吞噬了他們如花似玉的生命,真是令人悲痛和惋惜呀!地震不但使房屋倒塌傷人,還會引起火災,造成煤氣爆炸等災難。而靠近海邊的居民更是受苦,因為地震會造成海嘯,這是一種比地震更可怕的災難,它來勢兇狠,能淹沒海邊的一邊:房屋、高樓、村莊、城鎮(zhèn),而且速度極快,讓人逃之不及。
不過,大自然就是這么奇妙,雖然地震非常可怕,可它總拿一些動物無可奈何。因為有些動物擁有特殊的本領,它們能預感地震,從而躲避災難。它們是怎么做到的呢?原來在地震將要發(fā)生時,地球的磁場會發(fā)生變化,而這些動物能感覺到這種磁場的變化,從而得知災難的降臨。
地震可以分為12級:1~2級,只有先進的儀器能感測到時;3~4級,物品晃動,比如吊燈會晃動得很厲害地;5~6級,物品會落地摔壞,房屋輕微損壞;7~8級,房屋嚴重損壞,橋梁出現(xiàn)裂縫;9~10級,橋梁、堤壩嚴重破壞,大地開裂;11級,地面嚴重破壞;12級,毀滅性的破壞。地震來臨時,我們一定不能驚慌失措,要學會自救,先躲在堅固的床底下、桌底下是最好的選擇,以免被掉落的物體砸傷。等第一次震波過去后,則必需逃出房屋,跑到空曠之處。
地震雖然可怕,但是,只要科技發(fā)達,應對得當,我們就要以不怕地震,而是去勇敢地面對它、戰(zhàn)勝它!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17
今天我去觀看了“防震減災真愛生命”的主題板塊,有了很大的感想。
地震,洪水,火災等災害,是人類最難應付的,就是因為這種種災害,讓無辜的一個個人喪命。我觀看了這個主題板塊以后,就明白了怎么應付這些自然災害了。這個主題有很板塊,如:被壓在廢墟下怎么辦,洪水來了怎么辦,在戶外遇到地震怎么辦和遇到火災怎么辦等。我看了之后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明白了即使在情況十萬火急的時刻也要保持冷靜,并且知道了要掌握科學的自救方法,不能急躁,這樣只會自己害了自己。
我認為我們大家應該多認識一些自然或人為造成的'災害的克服辦法,其實,地震,洪水,火災之類的災害并不可怕,只是大家沒有留心在意書上,電視上,報紙上等等的地方的災害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等,造成了不應該有的慘禍。大家應該多點留心身邊的災害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讓自己能逃脫災害的束縛。
總之,大家應該多多了解各種災害的逃生方法和自救方法,而且,災害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防備和應急的方法,只要大家懂得了方法,就可以讓災害忘至九霄云外去。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18
人們都說“天災無情人有情”,的確,有許多天災是難以避免的,但如果我們能掌握科學知識,就能減輕天災所帶給災區(qū)人民的痛苦,守護許許多多人的生命。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科技館參觀了“防震減災”的科普展,讓自己增長地震方面的科普知識,多一份防范意識!
一跨入科技館,便看見顯眼的紅色大字:“防震減災科普展,”走進一廳,四周張貼著宣傳防震減災的資料;中間擺放著介紹地震原理的架子、機器等,向我們介紹了地震是如何產(chǎn)生的、地震時如何逃生、地震后如何自救等一些方式、方法。
原來,地震是這樣產(chǎn)生的:地球內部物質不斷運動,產(chǎn)生一股作用于巖層的巨大力量,當這股力量達到一定程度時,使巖層彎曲變形,一旦承受不了這種變化的時候,巖層就會發(fā)生急劇的破裂、搖動,釋放出巨大能量,產(chǎn)生強烈震動,這就形成了地震。地震給人類帶來了許多災害,還會造成山崩、滑坡,從而引起洪災,如果是毀滅性地震,會使房屋倒塌,遭到毀滅性的破壞。最重要的還是地震會造成人員的大量死亡。
地震發(fā)生時,我們該如何逃生呢?地震時,從高樓撤離不能坐電梯,要保護頭部馬上從安全通道逃生。在室外則只需避開建筑物,跑到開闊處,蹲下,護頭即可。家里要隨時準備好防震包,即使地震發(fā)生,只要拿好防震包,護住頭,能逃就逃;不能逃的就就地躲在堅固物體下、墻角和小開間房間里面。
當?shù)卣鸢l(fā)生時,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以確保生命安全。地震時不要慌張,應該按指揮緊急疏通,做到效率高而快,盡量跑到空曠場所,這樣不易被房屋壓到。最重要的.是保持體力,不要大喊大叫,用石塊敲擊等方法告訴他人自己的所在位置。如果被壓在下面,應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塵嗆悶。同時要設法避免上方可能壓下來的重物,以免在余震中發(fā)生危險。
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只有不幸,所以只有學習關于地震的知識,才能提高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一個多小時的參觀結束了,通過了解地震基本知識和臨震自救互救的方法,我解除了心中對地震的疑惑和恐懼心理,懂得了科學的逃生技巧。讓我們珍惜生命,在和諧的氛圍里,在快樂的學習中,不忘記時時積累科學知識,不斷演練生存技能,牢牢樹立對生命堅持不懈怠,永不放棄的信念,讓人生在自己的手中充盈而豐富多彩。
用知識守護生命,讓明天的陽光更加燦爛吧!
防震減災觀后感 篇19
今天下午四點,我們整個四年級在老師的帶領下,到階梯教室觀看了防震減災的宣傳片。我們按著老師的要求一個個班排好隊進入教室坐下。剛開始同學們非常興奮,這時宋主任說:“請同學們安靜下來,宣傳片馬上開始播放了!蓖瑢W們頓時安靜下來,大家聚精會神地看著屏幕,記著筆記。同學們的求知欲是那么強烈,我被這樣的情景感染了,也一聲不吭地記錄著要點。
通過觀看這次宣傳片,我知道了地球不斷地運動和變化逐漸積累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層突然發(fā)生破裂,或引發(fā)原有斷層的錯動這就是地震。地震分為陷落地震、火山地震、構造地震。地震還會引發(fā)山洪、泥石流、火災、瘟疫等次生災害。片中播放了房屋倒塌,山體滑坡、地裂、停電停水等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不便,同時也影響人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我們還學到了如果發(fā)生地震時應該怎樣預防:一、跑到堅固的桌子下面并抓住它,如果桌子移動就跟著移動。二、不要靠近會震動的窗戶或玻璃,不要靠近會掉落、或倒塌的物體下面。三、不可以使用電梯。四、如果在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往門口沖,立刻尋找隱蔽。在發(fā)生大地震時,人民心理上易產(chǎn)生動搖,要相信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信息,不要輕信傳言或輕舉妄動。
通過這次宣傳片的觀看,我了解了地震的形成,知道了地震時如何自救。我也學到了課堂之外的新知識,感謝學校給予我們這樣的學習機會。我也希望同學們要多學習有關防震減災的知識,珍愛生命,遠離危險。
【防震減災觀后感】相關文章:
防震減災的標語 關于防震減災的標語11-17
防震減災的標語04-14
防震減災標語12-12
防震減災標語02-27
防震減災的標語12-17
防震減災作文02-14
關于防震減災標語03-07
學校防震減災標語06-10
防震減災的標語合集05-10
防震減災宣傳總結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