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熟能生巧的故事(通用5篇)
熟能生巧(拼音:shú néng shēng qiǎo)是一則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于宋代歐陽修《歸田錄·賣油翁》。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熟能生巧的故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熟能生巧的故事 篇1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不會做的事情,但想不想做就要取決于我們了。熟能生巧,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這個詞語,但又有幾個人是真的能做到熟能生巧呢?昨天我們學習了《賣油翁》這篇文言文,老翁的灌油技術讓我佩服不已。他能把硬幣放在葫蘆口上,倒油的時候銅錢都不會濕,這是練了多久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呀!可想而知,熟能生巧的作用。
熟能生巧的意思就是: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形容非常熟練。要想熟練就必須付出很多的努力。記得初學電腦打字,記憶中二十六個字母歌完全被的鍵盤上字母的布局所打亂,零散的字母在手指下“晃動”,讓人眼花繚亂,因為雖然它們近在咫尺,但我卻不能理清它們精確的位置所在,離開鍵盤就打不出來,讓人感覺打字特別得難。在慌亂、沒有思緒的情況下我努力地揮去那些焦急和煩悶,因為只有靜下浮躁的心才可以讓自己清醒。
我試著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通過上查找才發(fā)現(xiàn),很多人不會盲打并不是因為笨,而是熟練程度不夠和沒有找到一種簡單易行的.練習方法。按照標準指法,看著鍵盤按照從A到Z的順序打26個字母,還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所謂標準指法就是把你的左手食指放在字母F上,右手食指放在字母J上,因為這兩個鍵上分別有一個盲打坐標,然后將四指并列對齊分別放在相鄰的鍵鈕上,遵照手指“平行”移動規(guī)律,也就是說從你把手搭到鍵盤上起,你的每個手的四個手指就要并列對齊并且“同上同下”。
開始打字我是一邊看鍵盤一邊慢慢移動自己的左右手,先從金三打字練開始習,漸漸的,我開始了聊天、查資料、打草稿,越來越快,效率越來越高,經過三周的不間斷訓練,我便能做到盲打了。雖然我只練了三天,沒有老翁練的時間長,但我還是懂得了熟能生巧。
無論哪一門技藝,都要做到勤學苦練,只有不斷地堅持,才會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的故事 篇2
明朝初年,中國北方女真、蒙古騎兵時常騷擾大明邊境。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明朝萬歷皇帝決定整修萬里長城。當時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由于年久失修,“天下第一關”題詞中的“一”字早已脫落多年。朝廷于是從全國招募書法名家,希望恢復山海關的本來面目。各地騷人墨客紛紛提筆揮毫,但是依舊沒有一個人能書寫出山海關“第一關”的原字韻味。沒辦法,萬歷皇帝只好向全國下旨:無論何人,一旦雀屏中選,賞黃金百兩。
呵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寫字也一樣,重金獎賞之下,終于有一個優(yōu)勝者通過層層遴選,最后脫穎而出了,他這“一”字臨摹得確實惟妙惟肖,不是一流書法家還真難辨真?zhèn),讓人著實嘆為觀止!但此“山寨”書法家卻使當時的`文人墨士大跌眼鏡:原來他竟是山海關下一家客棧的“店小二”!
萬歷皇帝聽說此事后,也感到十分驚異,傳旨召見“店小二”:“你倒講講為什么你能寫出如此逼真的‘一’字啊?”“店小二”誠惶誠恐,不住搓著雙手說,我每天早上拿著抹布彎腰清理桌子上的油污時,視角正好對著“天下第一關”的“一”字,于是,我便不由自主地拿抹布當做筆,照著山海關上“一”字的樣兒,天天看,天天擦著寫,天長日久,這“一”字便爛熟于胸,用筆一揮,就寫得和“山海關”的“一”一個樣兒了!
萬歷皇帝聽后笑著說:“呵呵!原來你掌握了臨摹寫字的訣竅——熟能生巧啊!”
熟能生巧的故事 篇3
從前有個人叫陳堯咨,他擅長射箭,當時世上沒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憑著這一點自夸。曾經他曾在自家的園圃里射箭,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挑著的擔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著眼看他,久久地不離去。老翁見到陳堯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他也只不過微微地點點頭贊許這情況。
陳堯咨看到了,跑過來問道:“你也會射箭嗎?我射箭的本領難道不也很精湛嗎?”老翁說:“沒有什么別的奧秘,只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标悎蜃陕牶髴崙嵉卣f:“你怎么敢輕視我射箭的技術!”老翁說:“憑著我倒油的經驗就可知道這個道理。”于是老翁取過一個葫蘆立放在地上,用銅錢蓋在它的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倒進葫蘆,油從銅錢的孔中注進去,卻不沾濕銅錢。老人說:“我這點手藝也沒有什么別的奧秘,只是熟能生巧罷了!标悎蜃梢姶,只好笑著尷尬地將老翁打發(fā)走了。
熟能生巧的故事 篇4
成語熟能生巧出處:這個成語來湄于北宋歐陽修的《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
熟能生巧這個成語來湄于北宋歐陽修的《歐陽文忠公文集·歸田錄》。
北宋有個名叫陳堯咨的人,很會射箭。當時在他生活的那個地方,確實沒有人能比得上他,他因此十分得意,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一次,他在家中園內練習射箭,幾乎箭箭都命中靶子,看的人無不為之叫好?墒菂s有個賣油的老漢放下肩挑的油擔,用一種輕視的眼光看他射箭,似乎對他的.箭術很不以為然,只是偶爾點幾下頭。老漢對周圍的人說:“這沒什么稀奇!”
陳堯咨聽到了,很是不滿,便問他:“難道你也懂得射箭?難道我的箭術不髙明嗎?”
老漢笑了笑,說道:“你的箭法好,我也不會射箭,但這并不稀罕,不過是手熟罷了。”
陳堯咨更生氣了,心想:“這不是小看我的箭術,又是什么呢?這個人說話這么大口氣,難道他也有絕頂?shù)谋臼?”
他正想發(fā)問,只見老漢坦然地說道:“以我的酌油技巧,我就可知道這一點!崩蠞h不慌不忙地取出一個葫蘆,又取出一個銅錢蓋在葫蘆口上,然后用木勺在油桶里舀起一勺油,慢慢地將油倒下。油從銅錢的方孔中,像一條直線似的直往葫蘆里灌,一勺子油全部倒完,葫蘆口的銅錢居然沒沾半點油。這時,老漢抬起頭,對陳堯咨說:“我也沒什么特別的本領,只不過熟能生巧罷了!
陳売咨看著老漢酌油的熟練手法,心里明白了許多,笑了笑,把老漢送出了家園。
熟能生巧的故事 篇5
北宋時期,有一個名叫陳堯咨的人,認為自己的射箭水平很高,所以從來不把別人放在眼里。
有一天,他正在家中園子里練習射箭,過往的.行人看他箭射得很準,都稱贊他是神箭手,陳堯咨聽后沾沾自喜。這時,有一個年紀很大的賣油翁挑著擔子從這里經過,聽到一陣叫好聲,就站在門口觀看。過了一會兒,老漢對周圍的人說:“這也沒有什么稀奇的!
陳堯咨聽了,很是氣憤,問他:“難道你也懂射箭?難道我的箭術不高明嗎?”
老漢笑著說:“你的箭術很高明,這不過是你的手法熟練罷了。我雖然不會射箭,但我的手法也很熟練!闭f著,老漢取出一個葫蘆,又取出一枚銅錢,把銅錢放 在葫蘆口上,然后用木勺從油桶里舀起一勺油,慢慢地將油倒入葫蘆,油自錢孔入,而錢不濕。眾人一看,連連拍手叫絕,陳堯咨非常慚愧。
學以致用:
無論做什么事情,剛開始時總會有點生疏,但日子久了,就會熟能生巧。運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騎自行車或游泳,在沒有學會的時候,感到有些困難,可隨著熟練程度的增加,自然就會得心應手。
【熟能生巧的故事】相關文章:
熟能生巧作文06-09
《熟能生巧》的教案03-06
熟能生巧作文15篇04-04
熟能生巧作文600字09-12
熟能生巧作文(精選21篇)03-23
熟能生巧作文(通用10篇)10-31
熟能生巧作文600字九篇04-26
【精選】熟能生巧作文300字3篇08-19
熟能生巧作文400字四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