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愛不釋手的意思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還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語?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不釋手的意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不釋手的意思】
釋:放開。喜愛到不肯放手。
愛不釋手的出處: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三回:“晉祥就當他如珠如玉;愛不釋手!
愛不釋手的讀音:不;不能讀作“bū”。
愛不釋手的書寫:釋;不能寫作“擇”。
愛不釋手的近義詞: 手不釋卷 愛不忍釋
愛不釋手的反義詞: 不屑一顧 棄若敝屣
愛不釋手的用法:含褒義;用于表達對物件的喜愛程度。一般作謂語、狀語、賓語。
愛不釋手的組成:補充式。
愛不釋手的辨析:愛不釋手與“手不釋卷”有別:愛不釋手可用于能拿到的一切東西;“手不釋卷”只用于書。
愛不釋手的舉例: 爸爸送給我的雨花石;有的綠如苔;有的紅似血;有的潤如玉;個個令人愛不釋手。
愛不釋手的英譯:so fond of sth!hat one cannot take one’s hands off it
愛不釋手:珍視如命,難舍難分
成語典故
蕭統(tǒng)少時即有才氣,性愛山水,而尤其喜歡讀書。他記憶力極強,五歲就讀遍儒家的“五經(jīng)”,讀書時,“數(shù)行并下,過目皆憶”。他更喜歡“引納才學之士,賞愛無倦”,所以在身邊團結(jié)了一大批有學識的知識分子,經(jīng)常在一起“討論墳籍,或與學士商榷古今,繼以文章著述,率以為!薄(jù)《南史》記載,蕭統(tǒng)的東宮當時有藏書近三萬卷,“名才并集,文學之盛,晉、宋以來未之有也”。
正是出于對讀書的喜愛,后來蕭統(tǒng)便著手編輯自周至梁的大型詩文選集——《文選》,既以自賞,亦為傳世。他認為文章應該“麗而不浮,典而不野”,凡是收入《文選》的,都應“事出于沉思,義歸乎翰藻”,也就是經(jīng)過作者的深思熟慮而又文辭華美的作品。他似乎對晉末大詩人和文學家陶淵明的作品格外贊賞,曾親自為《陶淵明集》作序,并在這篇序言中毫不掩飾地流露他對陶作的崇奉之情:“我特別愛好讀陶的文章,愛好到放不下手;而且緬懷他的人品,為沒能和他生活在同時代感到遺憾!
陶淵明的作品為什么能讓蕭統(tǒng)如此著迷?顯然與其詩文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有關(guān)。陶詩自然樸素,韻昧雋永;陶文亦以質(zhì)樸、醇厚、簡練見長。如其名作《歸去來辭》、《桃花源記》等,確實讓人百讀不厭,無怪乎蕭統(tǒng)要“愛不釋手”了。
成語寓意
人世間,愛情是人類最重最濃的情感之一。真摯的愛是發(fā)乎于心靈深處的呼喚,遂將兩顆純潔無瑕年輕的心,緊緊地牽系在一起,即使遠隔千山萬水而兩個真誠相愛的人,仍然寄情物而相互慰藉,喜愛到不肯放手的地步。
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該成語構(gòu)詞方式是補充式,在句中作謂語、狀語、賓語;含褒義,表達喜歡物件。
成語示例
清·李伯元《文明小史》:“鄧門上一見雕鏤精工,愛不釋手!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雖是不合他的路數(shù),可奈文有定評,他看了也知道愛不釋手!
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晉祥就當他如珠如玉,愛不釋手!
成語辨析
愛不釋手—手不釋卷
“愛不釋手”和“手不釋卷”,都含有“放不下手”的意思。不同在于:“愛不釋手”表示喜愛的范圍很廣,可用于能拿到手的一切東西,如書、畫、筆、文具盒、衣服、鞋、帽等;“手不釋卷”僅用于對書的喜愛,它含有的“勤奮、用功”及有時指“(看書)入迷”的意思,是愛不釋手所沒有的。
【愛不釋手的意思】相關(guān)文章:
愛不釋手作文01-09
愛不釋手的近義詞11-02
愛不釋手造句10-02
愛不釋手的反義詞10-01
悠閑的意思07-04
德高望重意思10-07
感觸的意思08-07
如醉如癡的意思10-07
兢兢業(yè)業(yè)的意思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