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

    時間:2022-10-07 08:29:30 日記 投訴 投稿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15篇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何不趁現(xiàn)在趕緊寫一篇日記。好的日記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15篇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1

      那天的數(shù)學課上,劉老師說了這的樣一句話:“課堂因差錯而精彩。”——簡短而意味深長。

      六年級的上半個學期,我們學習用正比例解應用題。通過書上的幾個例題的學習,我們得出了:正比例圖象都是直線上升或下降的'。就在我們要解決下一個問題時,范安琳提出了疑問:為什么不可能是上下起伏的折線而一定是直線呢?接下來的時間,我們便是在為她解答困惑中度過的。爭論了一會兒,我也有點兒困惑了。我發(fā)現(xiàn)別的同學也略顯困惑。老師讓范安琳在黑板上畫了一幅,我們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數(shù)軸上的數(shù)據(jù)不按順序排列,那圖象就不會呈直線上升或下降。原來范安琳是忽略了數(shù)軸的特點。

      這件事不就驗證了那句話嗎?課堂上因為她的一點錯誤,而使全班對數(shù)軸與正比例有了更深的認識;因此還使我認識到,錯誤不可怕,重要的是提出來,讓大家來共同解決。由此我明白了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要因擔心出錯而躑躅不前——課堂會因差錯而精彩。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2

      6月8日 星期六 晴

      星期五放學回家,剛洗完手放下書包準備做作業(yè),忽然想起昨日請外婆幫忙買數(shù)學科普讀物的事兒來,于是問道:“外婆,有沒有幫我買書呀?”“當然!蓖馄拍闷饍杀緯,“你說《馬小跳玩數(shù)學》好看,我就買了。但是這書只有六年級的,我就只好買這個了!蔽夷闷饡S意翻了翻便又隨手放在桌邊。“這書能夠的,多謝啦!”我對外婆說。

      忽然,一旁的外公拿起我隨手放著的書,說:“張一涵啊,這書不錯,如果你都會做,那么你就已經(jīng)超過五年級的水平了!我先考考你一個簡單的吧!”“好啊,我必須會做出來的!”我自信地說!澳懵牶昧税。}目這么寫:”外公翻了一頁,道:“剛剛結束了男子800米賽跑,馬小跳急著將比賽結果告訴大家。甲運動員說:‘丙在我前面!昧说谌耐瑢W也來湊熱鬧:‘甲不是第四!詈髲堖_補充:‘他們的號碼和名次各不相同!昧耍闼闼闼麄兊拿!拔伊⒖棠闷鸸P,在草稿紙上算起來!昂美!你看看我對不對!甲就是一號,也就是第二名;乙是第四名;丙是第一名;丁是第三名!”“呵呵,對啦,你怎樣算的?”外公笑瞇瞇地看著我!拔耶斎幻靼。甲說丙比自我快,第三的'同學說他不是第四,也不可能是第三,只能是第二。丙比甲快,是第一。因為號碼與名次不一樣,丁就是第三,乙則是第四!薄安诲e嘛!聰明!”外公夸我道,“但是你也不能驕傲,數(shù)學是無處不在的,也是最為奇妙的,你必須要讀好它!”“嗯!”我也笑了笑,“我明白!就像張老師說的一樣,數(shù)學,你明白得越多,不明白的也就越多。數(shù)學啊,真是奇妙呢!”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3

      1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這天中午,我正在做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寫著寫著,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難的題,我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后。這道題是這樣的:有一個長方體,正面和上方的兩個面積的積為209平方厘米,并且長、寬、高都是質數(shù)。求它的`體積。

      我見了,心想:這道題還真是難!已知的只有兩個面的面積,要求體積還務必明白長、寬、高,而它一點也沒有提示。這可怎樣入手啊!

      正當我急得要抓耳撓腮之際,媽媽就來了。媽媽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對方程這種方法還不是很熟悉。于是,媽媽又教我另一種方法:先列出數(shù),再逐一排除。我們先按題目要求列出了許多數(shù)字,如:3、5、7、11等一類的質數(shù),之后我們開始排除,然后我們發(fā)現(xiàn)只剩下11和19這兩個數(shù)字。這時,我想:這兩個數(shù)中有一個是題中長方體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長;一個則是長方體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條棱長(且長度都為質數(shù))之和。于是,我開始分辯這兩個數(shù)各是哪個數(shù)。

      最后我得到了結果了,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這道題后,我心里比誰都高興。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去探求。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4

      以前,我總以為“倒數(shù)”,就是把這個數(shù)倒過來,例如:“6”的倒數(shù)是“9”。后來,通過學習了倒數(shù),我才知道原來倒數(shù)就是“兩個數(shù)的乘積為1,那么這兩個數(shù)就互為倒數(shù)”。

      如果要求出3的倒數(shù),就可以用這個方法,1÷3=1/3,所以3的倒數(shù)是1/3。

      那么,我就有疑問了,“0。4”的倒數(shù)又是什么呢?是“4”嗎?后來,我嘗試求4的倒數(shù),根據(jù)以上方法,4的.倒數(shù)應該是1/4,即是0。25。哦,我恍然大悟,那就應該把0。4化成分數(shù)2/5,所以就有了1÷2/5=5/2,0。4的倒數(shù)是5/2。

      這樣,我又覺得奇怪了,“1”的倒數(shù)又是多少呢?那“0”的倒數(shù)呢?我借助倒數(shù)的概念,試圖去求1÷1=1,所以1的倒數(shù)就是它的本身?墒0不可以作除數(shù),那么0的倒數(shù)是。哦,0是沒有倒數(shù)的。

      原來學習“倒數(shù)”,靠的不是死記硬背,只要用心去“玩”,就可以轉到數(shù)學的小宇宙,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5

      今天,我突然心血來潮對小區(qū)感興趣,有四個問題困擾著我。小區(qū)有多大?一棟樓有多少戶?總共有多少戶?除樓以外占地多少?

      為了解決問題,我進行了調查和測量,發(fā)現(xiàn)小區(qū)南北長200米,東西寬80米,200*80=16000(米)這樣一算,小區(qū)占地面積就解決了,大約是16000平方米。第二個問題每棟樓的`戶數(shù),就拿我家住的6號樓來說吧!樓高25層,兩個單元,兩戶一個單元,戶數(shù)是25*2*2=100(戶)。7號樓和6號樓一樣也是100戶,4、5號樓是17層的,每棟樓應有17*2*2=64戶;1、2、3號樓是小區(qū)最矮的樓了,每棟樓只有11*2*2=44戶。第三個問題把剛才算的數(shù)加起來就行了;100+100+64+64+44+44+44=460(戶)。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小區(qū)綠化、停車場、健身器材、道路一樣不少,小區(qū)綠化高達30%,平均樓間距40米,銀杏樹20顆,梧桐樹15顆——小區(qū)中間還有一個魚池,每天都有魚兒在里面游動,可以讓人放松身心。說了那么多,回到正題上來,我計算過了,平均每棟樓占地570米,七棟樓加起來570*7=3990(平方米)。除樓以外面積應是16000-3990=12010(平方米)。

      數(shù)學真是太奇妙了,還有許多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發(fā)現(xiàn)。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6

      一把金鑰匙,它可以幫助你在新題面前舉一反三;在難題面前鎮(zhèn)定自若;在做過的題前不再出錯。而我就擁有這樣一把開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

      以前的我,就害怕數(shù)學。數(shù)學幾乎成了我的壓力,每見到那些難題,都會讓我緊張不已。

      那是在五年級上半學期。一天上數(shù)學課,老師把我們昨天做的作業(yè)發(fā)了下來,隨后老師開始講解我們錯得較多的題:“兩個圖形組合起來,有兩個面是重復的,所以不要算重復的那個面。”老師說罷,我恍然大悟,發(fā)現(xiàn)我一直認為是對的一道題錯在了什么地方。老師讓我們自己訂正,在我們訂正時,老師說道:“以后要學會作業(yè)一發(fā)下來,就要自己訂正錯誤,光靠老師講是記得不牢的,一定要自己思考,當然不懂時可以隨時問我!

      起初,我只是把訂正作業(yè)當成老師布置的一個任務來完成。每天的作業(yè)發(fā)下來,我第一件事就是訂正錯誤的題目,先自己思考,不懂就問老師、同學,然后再寫新的練習。久而久之,我養(yǎng)成了這“及時訂正作業(yè)”的習慣。

      一天考試,考到了與我作業(yè)本上做錯過的相似的.題,我拿起筆,很順利地答完了這道題。試卷發(fā)下來,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那道題我得了滿分,這次考試我也拿到了較高的分數(shù),很多同學都是那道題失分了。我為此感到喜出望外,深刻地領會到了老師說的話的真正含義。

      從此,我將“及時認真訂正作業(yè)”這一個重要的事情擺在了第一位,改變了“對訂正作業(yè)當成完成任務”的想法,而是把它當做又小小的練習,從而牢牢掌握好每一種類型的題目,避免下次犯下同樣的錯誤,丟不該丟掉的分。

      現(xiàn)在,我不再再怕數(shù)學難題,不再害怕學習數(shù)學了,因為我擁有了一把金鑰匙——及時認真訂正作業(yè)。我會用這把閃光的金鑰匙,打開了那一扇扇知識的窗,一道道智慧的門……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7

      中午時分,我吃完了午飯,閑著沒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題庫》的書。翻開負數(shù)的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講解,又翻到了習題部分去做習題。我先看了一下習題,內容雖然多,但很容易,心想:”嗨!這也叫做《尖子生題庫》呀,這么容易,我閉著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對。”

      于是,我開始做題了,填空題,判斷題,我不一會兒就作了兩頁。到應用題了,我以為會難一些便認真地看了題,一點兒也不難,刷刷,兩三下我就寫得只剩下一道應用題了。我潦草地看了一下題,容易容易,不對,不是已經(jīng)給了速度嗎?那這個“+15”和“—15”是用來做什么的呢我思來想去,這簡直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啊,我又看了看題,還是不會。這時,我想到了在一本書中看到的一個公式,好像對于這道題剛好對上。我便急忙去把我買的所有關于數(shù)學的工具書都翻了出來,找呀找,怎么沒有呢?我明明在書上看到這一個公式的,怎么會找不到。

      事實就是事實,我便翻了翻后面的答案:200÷(35+15)+200÷(35-15)=14小時,為什么用200除以35呢?這時行程問題中的,我便拿起《小學畢業(yè)總復習》這本書,翻到有關于行程問題的這一頁,里面有一個公式讓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時間,這些加十五和減十五是加減法而不是正負號。

      數(shù)學題真是需要認真的讀和仔細的去理解呀! 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復雜,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認真,不能小看它。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8

      今天中午,為了能把筷子體積測得更準確,我叫爸爸從化學室拿了一個細長的量筒,刻度單位更小,每個單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時,我似乎感覺到了勝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謂萬事具備,只差動手實驗了。

      首先,我用鉛筆在一次性筷子上劃了一道分界線,將筷子平均分成兩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測定過程中洗水。隨后,將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將水滴入量筒中,讓量筒內的水漲到筷子的分界線上,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將筷子從量筒內取出,再記下量筒內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兩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這一部分筷子的體積,即3。5立方厘米。用同樣的方法,我又測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體積是5立方厘米,兩次測定結果相加得到這雙筷子的體積為8。5立方厘米。當我得到這個結果時,我興奮地叫了,此時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驕傲。

      接著,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雙計算出了我們學校(1500人)及全國(12億)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別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結果使我大吃一驚,每年竟有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費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學,不!是全國人民,也不!應該是全世界的每個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森林資源,使我們共有的地球環(huán)境更加美好,讓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呼吸到干凈、清新的空氣。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9

      學校的數(shù)學題不難,題都會做,但是拿到滿分的時候卻不多,不是除和除以沒看清,就是忘寫單位名稱,要不然就是計算有誤,總是扣個一兩分。問問同學,不少人和我同病相憐答卷時瀟瀟灑灑,發(fā)卷后后悔不已。這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不認真!

      計算和審題是個難啃的骨頭,為了它,老師可費盡了心思。比如做百分數(shù)題時為了讓我們找好單位1,老師絞盡腦汁想出個好方法:先判斷1是否已知或間接已知,如果已知則用乘法,未知則用除法或方程,并且要一字一句的審,標出易錯的地方。這方法實施了沒幾天,則在審題方面大有改觀。

      可是好景不長,由于這樣審題太麻煩,耽誤時間,沒幾天又開始犯老毛病,做題屢屢出錯,無論老師如何囑咐、三令五申,還是有不少同學栽跟頭。因為考試出錯畢竟是少數(shù),大家老懷有僥幸心理,而且總想快點做完,不愿意落在后面。慢工出細活,速度一快,錯誤也就接踵而來。

      其實,考試時間很充裕,完全可以做得仔細些,就算是平時,成績不很重要,但最起碼也要做到認真,我們的.老師做題時都圈圈點點,更何況我們呢?

      老師經(jīng)常說:認真可以彌補我們身上的許多不足。真的是如此,或許一些學習不太好的同學因為認真而給了自己更多成功的機會,少丟了許多分數(shù),而我們這些自作聰明的小馬虎卻在做題時給自己判了死刑。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10

      9月7日 天氣: 晴

      今天是我媽媽的生日,我決定要自己DIY一個生日蛋糕送給媽媽。我們要去的這家店名叫“7點自造”,一進門就聞到一股烤蛋糕的香味,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制作蛋糕需要很多步驟,店里有個阿姨一步步地教我們。 15:00我們開始準備材料,15:30攪拌好并打好泡沫,然后放進烤箱烤了45分鐘后,蛋糕胚子就先完成了。接下來制作蛋糕圖案,我選了一只可愛的小老虎,姐姐選了一幅動漫的`圖案。我先把蛋糕胚全部抹上白色的奶油,再用牙簽畫好圖案,然后小心翼翼地擠上不同顏色的奶油,有黑、黃、紅、粉四種顏色。17:10我和姐姐都全部完成了,看,漂亮吧!

      一個蛋糕是48元,我和姐姐一人做一個,請問媽媽需要付多少錢?100元夠嗎?我們做蛋糕一共用了幾分鐘?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11

      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事事也離不開數(shù)學,我從一上學就對數(shù)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測量和計算,在姥爺?shù)闹笇,我不但學會了計算三角形和多變形的面積,還學會了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我想:規(guī)則物體的體積用數(shù)學公式計算并不難,如果是不規(guī)則物體,它的體積該怎樣計算呢?我把我的想法告訴了姥爺,姥爺給我找了兩塊不規(guī)則的鵝卵石和一個臉盆,讓我自己想辦法用學到的知識計算出鵝卵石的`體積。我想來想去,突然靈機一動,想起了水,對呀!用水測量,于是,我用臉盆接了半盆水,把鵝卵石放入水中,使鵝卵石被水淹沒,待水面平靜后,在水面處做上記號,拿出鵝卵石,稱出水盆(包括水)的重量是1520克,然后,再往臉盆里加水,一直加到放鵝卵石時水面的記號處,再稱出臉盆(包括水)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12

      今天,我在完成作業(yè)之后,在看書的時候,找到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數(shù)學題集。在那本書里我找到了一道很特別的`題。

      這道題是這樣的:甲、乙兩人各有一筆存款,F(xiàn)在甲、乙兩人各取出存款的20%,這時甲的剩余存款比乙少400元,又知這時兩人存折上的總錢數(shù)是14800元,原來甲乙兩人各有多少存款?(不考慮利息)。這道題難就難在只知道剩余的錢的總數(shù),還要求原來兩人分別有多少錢。

      這道題可把我難倒了,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沒辦法,我只好去請教我媽媽。媽媽仔細地看了看題,想了會說:“這道題可以用二元一次方程來解,設甲的存款原來有X元,乙的存款原來有Y元!北憬形易约喝ハ朐趺戳蟹匠。我前思后想,終于列出了一個式子:

      x(1-20%)+Y(1-20%)=14800。我實在想不出接下來該怎么做了,于是我只好再求助于媽媽。媽媽對我說:“二元一次分程需要兩個方程才能把答案解答出來,你還需要再列一個方程,然后把兩個方程轉化為一個方程,就可以算出來了,你去試試吧。”我反復讀題想出了第二個方程。x(1-20%)+400= Y(1-20%)。當我看到這個式子時,我恍然大我,明白了媽媽那句話的意思。我把第二個方程變?yōu)?/p>

      x(1-20%)= Y(1-20%)- 400代入第一個方程,推算出第三個方程:Y(1-20%)- 400+Y(1-20%)=14800,即80% Y – 400+80% Y =14800,即可算出Y=9500(元),X=(9500×0.8-400)÷0.8=9000(元)。

      我終于把它解出來了。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二元一次方程歸根結底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13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例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啦等等,都需要用到數(shù)學。

      有一次,奶奶帶著我去文具店買文具。我要一枝黑筆,兩枝紅筆,三枝藍筆和三塊橡皮分別要:1、5元;3元;4、5元和3元。一共要12元,可不知怎么,銷售員居然說要25元,我馬上速算起來,才慌然大悟,要不然這13元錢就離我們而去。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在一個勁兒不停得在夸我聰明,說學習就是要這樣不斷地學以致用。我以后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多多運用到生活中來。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14

      今日陽光明媚,我正在家中看《小學數(shù)學奧林匹克》忽然發(fā)現(xiàn)這樣一道題:比較1111111,111111111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頓時,我來了興趣,拿起筆在演草紙上“刷刷”地畫了起來,不一會兒,便找到了一種解法。那就是把這兩個假分數(shù)化成帶分數(shù),然后利用分數(shù)的規(guī)律,同分子分數(shù),分母越小,這個分數(shù)就越大。解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15

      過年了,這家家戶戶當然少不了一位辭舊迎新的使者——鞭炮。傳說這鞭炮的'響聲能驅走災難,給人們帶來福氣。這不,大年三十這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買鞭炮。到了賣炮的地方,爸爸買了兩掛,一共是四十元,因為沒有零錢,就給他了一張100元的。共要找60元。可他找錢的時候找了2張10元的,6張5元的,3張2元的和2張1元的。我在腦子里想了一下,一共是58元呀!我拿著錢去找他,他只好又找2元錢。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日常生活中要細心,否則就有可能被蒙騙。還有,學好數(shù)學很重要!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相關文章: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10-10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10-29

    數(shù)學六年級日記(精選5篇)10-06

    數(shù)學的日記07-03

    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精選11篇)10-07

    精選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4篇03-15

    關于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三篇03-20

    【精華】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三篇03-15

    關于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3篇03-13

    實用的六年級數(shù)學日記四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