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shù)學日記集合10篇
轉(zhuǎn)眼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但是卻發(fā)現(xiàn)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shù)學日記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shù)學日記 篇1
暑假里,爸爸媽媽帶我去上海的金茂大廈玩。到了金茂大廈門口,我抬頭一望,金茂大廈真高呀!爸爸告訴我它有88層,每層高4米,我算了算:88×4=352(米)。我推開門,跑進大廈的一樓大廳,哇!人真多呀!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那些人都在排隊買票。爸爸也去買票了,票買回來后,我看了看,成人票每張50元,兒童票每張25元,媽媽說:“猜猜看,我們家一共花了多少元?”我馬上說出了算式:50×2=100(元)100+25=125(元)!鞍职,一共用了125元!眿寢屨f:“你真棒!能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到了坐電梯的地方,還是很多人,我估記了一下大約有200人在等電梯,我們大約等了10分鐘才坐上電梯。哇噻!這個電梯可以坐下50人。開始廣播了,里面說:“這座電梯是亞洲速度最快的電梯,是一架時光穿梭機,以每秒9米的速度往上!边^了40秒,就到了88層,我連忙跑到窗旁看風景,咦!怎么外面的建筑物都變成小矮人了呢?
小學數(shù)學日記 篇2
昨天我們學習了買東西,老師說:“小明有50元錢,他可以買哪些東西?商店里有文具類、玩具類,還有蔬菜類、水果類、飲料類。你們想買什么?”大家都舉手,可老師只點了一個同學,同學都擠著買。那一個說他要買削筆刀9元錢,買彩筆5元錢,買書包32元,最后又說他不買別的了。老師說:“誰來幫他算一算他一共花了多少錢?”有一個同學舉手了,老師點了這個這位同學,那個同學就是我,我站起來說:“9元+5元+32元=46元”
同學們都為我鼓掌!我好開心。
小學數(shù)學日記 篇3
今年夏天我家裝修房子,房子的'建筑面積為102㎡,媽媽告訴我使用面積為建筑面積的0.75,所以我家的使用面積為102Χ0.75=76.5㎡。我家買的地板磚規(guī)格是80cmΧ80cm=6400平方厘米,理論上我家應該買地板磚765000÷6400=119.5塊,考慮到邊邊角角需要破轉(zhuǎn)的地方,所以我們家共買地磚125塊,每塊地磚95元,共計11875元。
我家柜式空調(diào)額定功率為1400KW,1小時用電量為1.4度電,1天開8小時,用電量為1.4χ8=11.2度電,一個月按30天計算,用電量為11.2χ30=336度電,1度電價錢為4角,336χ0.4=1344元,哇,費用這么高,我們還是節(jié)約用電吧!
小學數(shù)學日記 篇4
篇一:數(shù)學日記
今天,我和爸爸去書店買書。
我們來到書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書,來到收銀臺。爸爸說:“你這本書12.6元,我這本書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圓珠筆,給了50元還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對了,剩下的'錢就給你買雪糕吃!蔽蚁耄50減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說:“16.6元!薄昂,這16.6元就給你買雪糕吃!卑职炙斓卣f
來到雪糕店,爸爸又問我:“我買2個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還剩多少錢?”我想:簡單,16.6減1.5乘2,等于13.6元。我說:“還剩13.6元!卑职终f:“不錯嘛!還可以!蔽疑鷼獾卣f:“你小看我啊,這可是二年極的題目。我要是連這些都不會,我還是五年級的學生嗎?”
數(shù)學在生活中是離不開的。
篇二:測量電視機的周長
今天,我什么事都干完了,我覺得很無聊,就去量電視機的周長。當我拿著尺子去量電視機的周長時,就發(fā)現(xiàn)尺子不夠長,我想:“怎么辦?”突然,我想到了今天許老師教了可以用線來量,想到這,我便開始動手,我剪了一條很長的白線,就開始量了。當我就要量完了,就發(fā)現(xiàn)線不夠長,可我又不想剪了,我就想“怎樣能變簡便一點”?我回房間拿起書學書來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簡便一點的方法。因為我家的電視機是長方形,所以只用量一條長和一條寬。我拿著綫去量,過了一會兒,我量出來了,一條長和一條寬是一百零六厘米,但是有兩條長和寬,所以再用一百零六乘以二,等于二百一十二厘米。原來我家的電視機的周長是二百一十二厘米。
我知道了,以后量物體的'周長時,能想出簡便的方法,就用簡便的方法。
篇三:數(shù)學日記
今天下午,我在家里沒有事干,便隨手拿起一本數(shù)學課外讀物翻閱,看見其中有這樣的一道題目:
小紅用3個“8”和4個“0”寫出了一個七位數(shù),小紅讀這個數(shù)的時候,她的奶奶只聽見小紅讀了兩個“零”字。問小紅寫出的`的這個數(shù)可能是多少?
我冥思苦想,反復地思考和琢磨,終于按順序想出了四種不同的答案,這四種不同的答案分別是:8080800、8080080、8080008、8000808。
從這一道題目中,我明白了無論做哪道題目都不能只滿足于想出一種答案?紤]問題時要全面、有序,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才能真正地學好數(shù)學。
小學數(shù)學日記 篇5
10月25日星期日 天氣 晴
今天下午媽媽領我去逛街,逛了鞋店用了20分鐘,去服裝店花了15分鐘,又逛了文具店用了25分鐘。媽媽問我一共用了多少分鐘,。我心里列了算式:20+15=35; 35+25=60分鐘,60分鐘=1小時。我馬上告訴了媽媽,用了一小時。媽媽點點頭高興地笑了!
小學數(shù)學日記 篇6
一、營造民主氛圍,使學生敢問
小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欲旺盛,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就是問題意識的種子。然而,這顆種子能否萌芽,取決于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huán)境和氛圍。在現(xiàn)實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還存在無疑可問,即使有疑也不敢問,或者根本就沒有機會問。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沒有真正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對問題的培養(yǎng)意識重視不夠。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首先要轉(zhuǎn)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我認為,作為一個小學教師除了應具有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大方的儀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語等,還必須樹立新的教師觀,尊重每一個學生,倡導“思維無禁區(qū)”。在教學中營造積極、寬松、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鼓動學生大膽質(zhì)疑、提問。如有學生提問時,立刻為他大聲喝彩:“問得好!”或者說:“我怎么沒想到這一點?”當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后,要笑容滿面地向全體學生說:“這么好的問題,哪位同學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想問
所謂問題情境,是把學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問題氛圍之中,使學生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態(tài)過程中學習數(shù)學。它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載體。教學中,應有意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地進行數(shù)學學習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置身于該情境中,猶如身臨其境,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問題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們樂于提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1。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積極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學生的興趣源于好奇。教學中,應注意創(chuàng)設充滿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努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數(shù)學問題情境中,寓抽象的數(shù)學問題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在濃厚的興趣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新知。如在教學“體積概念”之前,可為學生講述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烏鴉原來是喝不到水的,后來為什么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與水位升高有什么聯(lián)系?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根據(jù)回憶故事和逐步解答教師設計的問題,學生馬上就會想:“對!這是什么原因?”這就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很想找到問題的答案。
2。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
數(shù)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情境,讓學生體驗到數(shù)學問題就在自己身邊,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教學“圓的認識”時,我設計如下情境(課件出示):一只小猴子先后騎上車輪分別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圓形的車子在路上行駛,只有圓形輪子的車子能平穩(wěn)行駛。一路上,小猴子上下顛簸的樣子非;尚,學生興致盎然,帶著“車輪為什么要設計為圓形”的疑問,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去。
3。創(chuàng)設富有開放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苯虒W中,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一些富有開放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正確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成就需要,激發(fā)學習動機,增強自信心。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比較”時,把學生置于客廳裝修的情境之中使學生產(chǎn)生參與設計的欲望,進而思考:我們能解決哪些方面的裝修?讓學生知道地板的鋪設應考慮客廳地面的面積,踢角線的問題要用周長的知識。
三、指導質(zhì)疑方法,使學生善問
學生具備了敢問和想問的能力后,不一定就能把問題問得貼切,問得有高度。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逐步學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問題,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大膽質(zhì)疑,鼓勵他們最大限度地發(fā)現(xiàn)問題。
1。注重示范,通過教師的“舉一”引導學生“反三”
教師可選取一些較為典型的題目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分析。如“按比例分配”例題教學后,學生很自然地提出質(zhì)疑:此類題可否用歸一法解、用分數(shù)法解,以后還能用其他方法解嗎?通過這樣的訓練教給學生質(zhì)疑的方法,為學會質(zhì)疑打好基礎。
2。向常規(guī)解法發(fā)問
經(jīng)常鼓勵學生對常規(guī)解法質(zhì)疑、評價、拓展思路,以尋求獨特、新穎的解題方式。如比較3/4和6/7的大小,一般學生都是毫不猶豫,就用通分的方法去解決,很少學生會提出將3/4變?yōu)?/8,判斷出3/4比6/7小,所以應鼓勵他們積極去探索。
3。向教師發(fā)問,提高學生質(zhì)疑能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了質(zhì)疑習慣后,教學中給學生留有質(zhì)疑的空間,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質(zhì)疑的狀態(tài)。
小學數(shù)學日記 篇7
4月25日星期日 天氣陰
我家昨天買了一臺新電腦,我們?nèi)铱筛吲d了,像歡迎客人一樣,歡迎他的到來!
這位客人的.名字叫:海爾轟天雷。它正面是黑色的,兩側(cè)卻披著銀色的外衣。它的價格是:3999元,讀作:三千九百九十九元。
這位客人的體形由長方體和圓柱體組成。其中長方體的主機長是:45厘米,寬是:19厘米,高是:36厘米。我的媽媽告訴我,要想知道長方體的體積,得用公式:長×寬×高=體積。我們以后會學到的!
小學數(shù)學日記 篇8
昨天傍晚,我和姥姥去買西瓜,這次我的任務是自己跟瓜農(nóng)討價還價,買到好吃的西瓜。
小區(qū)門口有一排賣瓜的.攤子。我先來到第一家瓜攤前,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獨立買西瓜,我輕輕地問她:“西瓜多少錢?”“7毛!蔽倚南耄何鞴显趺催@么便宜呀?!我就說:“1元錢我買兩個,行不行?”瓜農(nóng)笑了:“一個都要五、六塊錢呢,你一塊錢就想買兩個?7毛是一斤吶。”“哦!蔽矣X得特別不好意思。突然,我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個瓜攤賣的是黃瓤西瓜,是我最喜歡吃的。“哈哈,這下幫我解圍了!”我立刻拉著姥姥:“姥姥,我們?nèi)ベI黃西瓜吧!比缓螅绎w快地跑過去。
這回,我有點經(jīng)驗了,我知道瓜農(nóng)說的7毛錢是什么意思了!我立刻要去和他討價還價。可姥姥說我不會,她就去買了兩個西瓜,可也只便宜了5毛,也就是6毛5分一斤。
把西瓜送回家后,我還是不甘心,又自己去了另一個瓜攤。這次,我成功地談好了價錢,我的成績可比姥姥的好多了:原來也是7毛一斤,我砍到6毛5分一斤,挑了一個西瓜,一共是9斤,也就是9x0。65=5。85(元),我又順利地談到5。5元,成交。
這次買瓜收獲可不小啊!
小學數(shù)學日記 篇9
10月5日星期一 天氣:晴
星期天,爸爸媽媽領我去“巴西烤肉”吃自助餐。爸爸問我:“每人40元,一共多少元?”我心里想:40+40=80+40=120元。我說:“一共120元!蔽覀冏哌M門,1.4米以下的孩子半價,我站在那條線前,服務員一看,差2厘米,我的身高原來是1.38米,也就是138厘米。這回爸爸能少花20元了,我們一家人花了100元吃飽喝足后高高興興回家了。
小學數(shù)學日記 篇10
今天,媽媽買回了一大堆我愛吃的葡萄,我饞得直流口水,媽媽在一旁笑著說:“你如果要吃葡萄,就要先回答我的問題。”“什么問題?”我問道。媽媽不慌不忙的說:“小明比小紅多8支鉛筆,他要給小紅幾支筆,兩人才一樣多?”我想了想,這不就是把多出來的8支鉛筆平均分成兩份嗎?拿其中的.一份給小紅,兩人就一樣多了?梢杂美蠋熃踢^的除法8÷2=4(支)來解決。我把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笑了,她夸我是個很聰明的孩子,而且給了我一個大草莓。我高興地吃起了葡萄,我覺得這次的葡萄最甜,因為這是我用智慧換來的。
【小學數(shù)學日記】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日記05-11
小學數(shù)學日記【薦】03-15
小學數(shù)學日記【熱】03-16
小學數(shù)學日記【熱門】08-17
【熱門】小學數(shù)學日記08-29
小學數(shù)學日記【推薦】03-18
小學數(shù)學日記【精】03-19
小學數(shù)學日記精選15篇07-03
數(shù)學小學日記15篇07-13
數(shù)學小學日記(15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