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祖母之死散文

    時間:2022-10-07 01:58:31 短篇散文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祖母之死散文

      一

    祖母之死散文

      在吾鄉(xiāng)渭北的那個小村子,除卻過年,最熱鬧的去處,大概就是紅白喜事了。娶妻結婚,鞭炮在清晨炸響,孩子們一哄而上,撿拾癟炮或者追討一方新手帕,屋里屋外都裹著粘稠的喜慶氛圍。而喪事上,盡管時不時會有親眷們賣力的哭喪聲,還有凄涼悠遠的嗩吶聲,可更多時候還是熱鬧,葬禮的實質更接近于一場聚會。院門外,村人們圍成一圈,看著靈堂里的擺設,看看殿前的主蠟燭有多高多大多少斤,看看誰哭得最久最響,看看請來的戲子唱腔是否字正腔圓,看看宴席上的菜品,數(shù)一數(shù)外圍擺著多少個花圈……這看熱鬧的人群里,除卻孩子,就是村里的老太太們了。孩子們看得三心二意,老人們則看得目不轉睛,那神情,與其說是在看,不如說是在品,頗有些回味悠長在里面。

      村里的喪事多在冬天,多在數(shù)九天氣。最冷的天氣里,也是年關之前,老人們的生命之水仿佛被凍住了,匆匆告別了這一世,埋進了黃土里?礋狒[的老太太們,是不怕冷的,好像忘記了冷,就那樣擠成一堆,看祭奠,看戲,把日頭看斜,把滿天的星宿看了出來,最后才依依不舍地回了家。其實,她們不只是在看熱鬧,更是一種觀照,一種比較。她們在別人的葬禮上憧憬著屬于自己的時刻,夢想著人世間的最后一個愿望。如果能像好光景的人家,多請幾個縣里戲班子的戲子,多唱幾折子戲,多幾支嗩吶,宰頭豬再殺只羊,殿前的主蠟燭最好高過人,獻飯做的小巧而精致,花圈擺了長長的兩行,哭喪的親眷們哭得一個比一個響亮,再放上幾場好看的電影……總之,還是要一個“熱鬧”,在眾人眼里口里落一個贊嘆艷羨,讓圍觀的老人們都以自己的結局為藍本,這大概是最好的結局了,也是最后的愿望了。

      在這看熱鬧的人群里,有三心兩意的我,也有一臉認真的我的祖母。熱鬧看完了,回到家,祖母回味著葬禮上的種種細節(jié),陶醉其中,喃喃自語地說:我死了要是能這么熱鬧就好了!說這話時,祖母是認真的,也是心虛的。依我們家當時的情況,這樣的“熱鬧”恐怕難以實現(xiàn),無法在我們家貧瘠的土壤里開花結果。那時的我,還沒想到死,或者死在我眼里還輕得像熱鬧,還不能理解死的真實重量,也沒有把死和祖母聯(lián)系起來,這一切都太過遙遠。我也無法知道祖母是如何看待死與自己的關系和距離的。一切都是未知,也永遠不得而知了!

      二

      那年,我剛從西非回來,在長安城里為自己的未來絞盡腦汁。雖然離開了故土兩年,在遠方也日日夜夜思念著故鄉(xiāng)的一切,可是回到了故鄉(xiāng),現(xiàn)實又遮蓋了一切,故鄉(xiāng)就變得輕薄如紙了!肮枢l(xiāng)”這個詞,仿佛就是用來懷念的,而不是要回去的。我沒想過回去,我還想走,走得遠遠的,飛得高高的。我打算出國,向我的諸多校友們看齊。于是,不停的面試,等待,面試,等待,日子過得像弦上的箭。

      祖母的電話正是這個時候打來的。事實上,祖母以前從沒給我打過電話,她也不知道我的手機號碼。祖母打電話過來時,我正在商場為一臺筆記本電腦和店主討價還價。電話這時就響了。彼時正值大暑,長安城里的城墻磚都被曬得冒出一股子焦糊味,人更是被曬得不知所措。我煩躁地拿起電話,祖母的聲音從里面?zhèn)髁顺鰜。我有些驚訝,有些意外。我說奶奶咋啦?有啥事?祖母的聲音還是如往常那樣透著股氣血虛弱的味道,只說沒啥事沒啥事。又問,你啥時回來呢?我說回不去,忙著呢,沒時間。沉默了幾秒,祖母又問:你是不還要出國去呢?我說不一定,等定了我給你說。祖母還想說啥,我搶先說,奶奶,我還忙著呢,有時間就回去,信號不好,先不說了。掛了電話,我松了一口氣。周圍繁華熱鬧,空調(diào)吹走了暑熱,我繼續(xù)跟店家討價還價。

      其實,我是沒打算回老家的,我們家的院子里早已荒草叢生,我們也像草一樣隨風而生。我知道祖母的處境。祖母的日子不好過,小嬸眼里容不下祖母,她隨時都有可能被掃地出門。只是礙于村人的議論,小嬸才沒有公然攤牌。小嬸采取的是指桑罵槐、隔山打牛的戰(zhàn)術。她時不時對院子里的雞啊豬啊一番謾罵嘲諷,罵它們白吃食不長肉,咋不出門被車撞了。罵小叔沒用,不像個男人,一家老小窩在一起等死……小嬸張口就來,小叔只能低頭沉默,頭低得越來越低,也越來越沉默,獨自一人時的嘆息越來越長。他真是快低到塵埃里去了!小叔能有什么辦法,他既不能把自己的老母趕出家門,也缺乏跟自己媳婦周旋斗爭的勇氣,更沒有改變現(xiàn)實的能力。

      小叔家兩間房,祖母就住在隔壁,那邊吵架,這邊聽得一清二楚,更何況本就是吵給祖母聽的。小嬸自然希望祖母識趣,做個聰明人,自己知難而退,不要再讓她費盡力氣旁敲側擊?勺婺改苋ツ膬耗?誰家能收留祖母呢?

      祖母不止一個兒子,四兒三女。大女兒出去不幾年,犯心臟病死了。大兒倒是有出息,在縣里當干部,可工作意外沒了性命,留下我們兄弟倆草一樣飄搖,如今總算自己能過活了。三叔性烈人又鬼,分家時,偷偷私吞了家里的幾十根木椽,又占了門前一院平整的宅基地。二叔人老實,留下村南頭一院宅基地就歸了他。彼時,那院子還有些偏僻,這都不說,關鍵是院里除了不中用的兩孔淺窯,還有小山頭一樣的土方要清理。祖父和祖母跟小叔過,老院子老窯自然歸小叔,窯上長著的六七棵粗壯的楸樹也歸小叔。如此,怨恨就埋下了,大家都以為自己吃了大虧,此恨簡直無計可消除。二嬸覺得最他們家吃虧,跟被遺棄流放了一樣,成了外人。三叔對那六七棵粗壯的楸樹念念不忘,認為祖父一碗水沒端平,還說祖父藏了上百個老人頭沒分,都給小叔留著呢!即使祖母多少年給他們幫著秋種夏收,看娃做飯,不管遠近遲早,能幫襯從來就沒二話?蛇@些打動不了兒子媳婦們,他們認為這些小恩小惠,撫不平他們內(nèi)心創(chuàng)傷,簡直可以忽略不計。祖母的付出不僅沒能累成軍功章,反而更招人怨恨了,家家都以為別人得的好處多,自己吃了虧受了冷落。所以,祖母想投靠二叔三叔,只存在理論上的可能。至于二姑和小姑,一個忙著在城里打工賺錢,要給自己的兒子蓋新房娶媳婦,比著左鄰右舍過自己的日子;一個東飄西蕩,一把年紀了,自己的生活還沒法過安穩(wěn)。再說女兒都送進了別人家,成了別人的媳婦別人的媽,回過頭養(yǎng)活自己不合適,也不可能了。農(nóng)村人重男輕女,講究養(yǎng)兒防老。兒子在家里占盡好處便宜,從來一副主人翁姿態(tài)。女兒則處處低人一等,等著被潑出家門。所以,于情于理,養(yǎng)老都是兒子的事,賴不到女兒身上,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何況祖母有三個兒子,何況三個又都不是養(yǎng)不了。

      祖母私下偷偷問過我的母親,說能不能住到我們家去,反正空著也是空著,她一個人對付著過。母親為難了,覺得不是空著不空著的問題,是沒個合適的說法。一個人住到我們那個幾近廢棄的院子里,村里人會怎么說?老二老三老小臉上能掛得住嗎?得他們同意了才行,母親不敢做這個主。我們兄弟倆也堅決反對。我更是義憤填膺。我甚至打電話到三叔家,準備撕破臉大罵一番。兒子又不是都死光了!三個兒都養(yǎng)不了一個媽?還有沒有人性?還是不是東西?結果第一次沒人接,第二次堂妹接了說三叔不在。一來二去,火氣消了,我也忙自己的了。

      既然條條道路都通不到祖母想要去的羅馬,她只能竭盡全力維持現(xiàn)狀了。所謂竭盡全力,其實是不用一力,要使自己軟下來,低下來,如此才有可能在三嬸的世界里討一份生活。這狀況大概是祖母萬萬沒想到的,或許她想到了,只是沒想到如此容不下她;蛟S,在她心里,這其實也沒什么,在這個村子,這個鄉(xiāng),有太多這樣的事情,早已見怪不怪了,如今落在自己身上,只能認命。

      祖父去世時,小叔才十三四的年紀,房子和媳婦兩座大山全壓在了祖母肩上。祖母指望不上別人,只能自己想辦法。眼看著與小叔同齡的人都訂了婚,結了婚,甚至當了爹,小叔的媳婦還不知道在哪兒呢!祖母和小叔守著老窯過日子,老窯是招不來媳婦的,周圍的窯洞早就被推平碾實蓋上亮堂堂的磚房了!終于,小叔大了,進城打工掙了點錢,攢的糧食賣了點錢,祖母又向親朋們一番求援,房子算是立起來了。第二年,小嬸就娶進了門。祖母的大事了了,婚禮宴席上,還破例喝了幾杯燒酒,眾人都夸贊小嬸長得漂亮,都說明年肯定生個大胖小子。房子雖然立起來了,可只有兩間房,小叔小嬸一間,祖母一間,沒有富余了。日子久了,小嬸覺得祖母有點多余了。彼時,小叔的兒子還小,還需要祖母照看,祖母還能發(fā)揮余熱。過了幾年,孩子大了,祖母的多余就從隱性變成顯性了。后來,小叔的兒子得了不治之癥,所有的功能都退化萎縮,直至像個動物一樣匍匐摸黑,完全失去了和這個世界對接的可能,祖母在小叔家長住的可能性也就變成了低概率事件。小嬸表情言語里夾雜的槍棒開始密集而瘋狂的從各個角度射向了祖母。誰能解救祖母于困境呢?誰是祖母艱難生活里的佛呢?沒有人。或者,只能是她自己。祖母信佛。佛說:佛不渡人,人自渡。人就是佛。人只能靠自己。我不知道祖母知不知道這些佛經(jīng)道理,可祖母就是按佛所說的做的。祖母不僅把自己低到了塵埃里,而且把自己當成了塵埃,當成了空氣,當成了水。在這樣的哲學里,祖母繼續(xù)和小嬸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把生活里的每一秒當成修行,當成佛對于自己的教誨。

      三

      出國夢沒能實現(xiàn),我只好繼續(xù)在長安城里混日子,模仿城里人的生活。至于老家發(fā)生了什么,我無暇關心,也關心不過來。城市生活勞心勞力,使我在人群之外只想蒙頭大睡。我不知道祖母過著怎樣的生活,我想人在生活跟前,充分體現(xiàn)了人的柔韌性,像容器里的水,像無數(shù)我一樣的人的生活,祖母也不例外。每一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每一個人也都能想辦法把自己的日子對付過去。

      零九年秋,我決定要結婚了;槎Y自然按照城里的規(guī)矩辦。酒店里擺上十幾桌酒席,鮮花拱門,能說會道的司儀,白紗裙黑西裝,攝像照相,鞭炮紅包,敬酒致辭……無非就是這些東西,只是場面大小問題。我沒錢,只能參考麻雀,也是五臟俱全。請了領導同事,狐朋狗友,老家的族人,祖母自然也來了。哥哥結婚時遠在延安,祖母去不了,成了遺憾。我在長安城里結婚,離家也就100公里,高速公路一個小時就到,祖母不能不來。我這個孫子窮,包不起專車去接祖母,祖母只能跟族里眾人從我們村出發(fā),在縣上坐汽車,坐到長安城西,然后坐公交來到了婚禮所在的酒店里。祖母是什么時候來的,路上順利不順利,我不知道,也來不及問。我是當天的新郎,也是總管,事無巨細都是我一手操辦,早已經(jīng)暈頭轉向,好多細節(jié)禮數(shù)都顧不上了;槎Y上,司儀讓我給雙方老人敬茶,這老人里,祖母最長,我們自然先敬祖母。匆忙地敬過祖母,接過祖母遞過來的紅包,我們趕緊敬別人招呼別人去了。一番敬酒客套下來,我就有點撐不住了,無奈又繼續(xù)喝了幾杯,最后實在不行了,逃回酒店房間倒頭休息了一會。

      等我緩過神來,才知道婚宴已散,眾人都各回各家了。祖母跟著我的族人,已經(jīng)原路返回,回我們那個村子里去了。祖母享不上我的福,我沒能力讓祖母在長安城里逛上幾天。我想起祖母這一趟專程來參加我的婚禮,我卻跟祖母一句話也沒說上,只是走形式般地敬了杯茶。我甚至沒來得及認真看一看祖母。她穿得一身黑衣,像是新做的,為她孫子的婚禮準備打扮過一番的。在敬茶的那一刻,祖母的眼睛好像紅了,有點不知所措。祖母好像一直盯著我看,一直怯怯地沉默著,又好像很知足高興的樣子。一切都是好像,若有若無,就像祖母來了,又好像沒來。我覺得有點對不起祖母,可我有什么辦法,我有充分的理由原諒自己。再說了,這些年,我對祖母也是有怨言的。當年母親把我留在祖母身邊,去外打工,我們婆孫倆相依為命,我是感激祖母的,沒有祖母,我這根草十有八九早被野火燒干凈了?勺婺赴涯赣H留給我的零用錢截留它用,幾乎一毛錢都沒給我花,使我在五六年的時間內(nèi),在精神上低人一等之外,在物質上也低人一等,由此而來的自卑到現(xiàn)在還頑固未消。更過分的是,祖母竟然趁母親不在,欺我年幼無知,不知何時把我們家糧倉的麥子賣了好多,母親為此多少年耿耿于懷,想不通祖母為啥要如此對待我們孤兒寡母。后來我明白了,祖母為了給小叔蓋房娶媳婦,慌不擇路,逼急了,才干下了這樣的事情。如今我們都在荒蕪里長大了,雖然長得并不茁壯茂盛,好在也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了,對過往的芥蒂也就不那么在意了。不過偶爾想起,總還覺得不舒服,總想問個為什么?

      婚禮結束了,生活又按部就班起來,讓人來不及思考發(fā)問。我跟著眾人一起上班下班,在公交車上擠成肉餅,下車時再把自己身上的褶皺拉平,恢復成一個城里人該有的樣子。這就是我的生活。祖母在一百公里外,自然過著自己的生活。我們分處兩地,一個城里,一個農(nóng)村,其實也不過是兜兜轉轉,自顧自而已。后來,母親打電話又說過一次,說祖母又跟她說想要住到我們家那個舊宅里去,說她能自己養(yǎng)活自己。母親依然左右為難,沒幾個叔叔的同意,母親斷不敢點這個頭,這里面的道理一目了然。可問題是誰去說這個事情?母親自覺在這個家的分量輕若鴻毛,祖母自己又缺乏勇氣。祖母沒見兒子媳婦都帶著怯意,見了面更是恨不得把頭埋進土里,更別提說正事了。我們兄弟倆的態(tài)度也是一貫的堅決反對。不能這樣!怎么能這樣呢?沒這樣的!親媽都養(yǎng)不了還是人嗎?就不怕別人戳脊梁骨?就不怕自己老了遭報應?電話里說過了,我們也就各自又忙開了,也沒時間去想現(xiàn)實生活里祖母的絕境,仿佛那不是我的祖母,是別人的祖母,是我們在電視報紙里看到的又一個家長里短的唏噓故事,跟我們遠隔千里萬里,轉眼就不放在心上。后來聽說,祖母去云寂寺給師傅們做飯去了,是祖母的一位遠房侄女叫去的。我就想著,寺里清凈,不用看別人眼色,祖母可以把頭稍微抬高一點了,氣也能足一些。祖母又信佛,這下更是到了佛身邊,說不定這就是佛祖顯靈,渡祖母來了!不管怎樣,到了寺里,吃住是一點不愁了,基本生活無虞了,對祖母來說,就是天大的好事了!

      四

      也就是我結婚的那年冬天,剛過元旦,小寒時節(jié),長安城里的空氣已有幾分凜冽。除了上班,我整日像只貓一樣窩在房子里,享受著暖氣房里的春天。那天我正在辦公室草擬一個項目文件,不僅要絞盡腦汁地想把許多虛詞變實,還得給其合理巧妙地進行注水,讓它看起來足夠正式而漂亮。領導們對于我寄予厚望,他們知道我是文學青年,文學青年就該有能力對文字進行稀釋注水,把它包裝成有關部門喜歡的樣子。起初我也信心滿滿,相信熟能生巧,更相信如此便能得到領導的賞識,進而收獲人人羨慕的大好局面?墒牵瑢懼鴮懼,確實也生巧了,能獨立對文字進行肢解重塑了,這是領導們樂于看到的。這時,我卻困惑茫然了,想起了關于意義的事情,然后就開始偏頭疼,以至于后來一心只想撂挑子走人。可我不能,我還得生活,生活就得必須和這些讓人偏頭疼的事情打交道,這實在是一個讓人更偏頭疼的道理。

      那天,我盯著電腦上的幾行字痛不欲生,有種難產(chǎn)即將大出血的感覺。電話就是那個時候響的。電話里說,祖母不行了,趕快往回走!掛了電話,我還在恍惚,有點半夢半醒。祖母不行了?怎么會?祖母除了眼神不好,全身上下都好好的,走路干活一直利索著呢!雖說這些年生活難悵了點,但祖母和我們一樣,命像草,旺著呢,離不行了還遠著呢!怎么就突然不行了呢?

      我回到家,準確地說是回到二叔家,祖母就躺在他們家中間的大房子里。那是原來放雜物的房子,大而空蕩,平日里都透著股陰冷,數(shù)九的天氣,一進房門,我不禁打了個冷顫。祖母被放在一張床板上,插著氧氣,兒孫親友們圍了一圈,注視著觀望著等著祖母。一陣寒暄過后,我坐在祖母身邊,看著蒼白了許多的祖母,有些陌生,有些遙遠,我又好久沒見過祖母了,上次結婚見面,只是匆匆一瞥。祖母看見我了,嘴微動著似乎想要說話,但是發(fā)不出聲來,一陣啞語過后,就繼續(xù)沉默地躺著了。我給她看我侄女的照片,也就是她唯一的重孫女,已經(jīng)半歲了,還沒見過她的曾祖母。祖母看見重孫女的照片,笑了,笑得很淺。

      坐了一會兒,我出去別的房子。二叔和一個同族叔伯正在說話,見我進來,也并不避諱。同族叔伯輕聲問:為啥不把人放到里間?大房冷颼颼的!二叔嘆了口氣說:人家(二嬸)不讓放,說快沒的人不能放到住人的地方,晦氣。同族叔伯聽了,意味深長地點了點頭。后來,我從別人嘴里聽到了這件事情的前后。進了冬天,小嬸對祖母更加肆無忌憚了,小叔家實在待不下去了。祖母就去關系好的老太太家,有一天算一天的混日子。在外打工的二叔知道了,覺得臉上掛不住,不顧二嬸反對,回來把祖母接到了他們家,住到了他們家的窯里。結果二叔前腳剛走,二嬸就把祖母趕出了窯,讓住進了他們家的糧倉。糧倉低矮狹小,無窗不說,墻壁只有薄薄一層,根本擋不住渭北高原冬日里濃烈的寒意。祖母無奈,支一張床板,就住在了里面。不但如此,二嬸飯也不做了,一副自己吃飽不管其他的決絕姿態(tài)。堂妹回來看到自己的祖母吃不飽穿不暖,淪落到乞丐一樣的境地,跟自己的母親一頓大吵,強行讓祖母搬回窯里住?商妹靡蛔呷,祖母立馬又被掃地出門。如此又凍又饑的過日子,祖母實在有點吃不消了。這時恰好那位在寺里做飯的遠房侄女聽說了祖母的窘境,就捎話叫祖母去寺里幫灶。祖母自然得抓牢這根救命稻草,立刻就去寺里幫忙了。寺里能吃飽能住暖,所有人都和氣友善,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是救苦救難的菩薩佛祖顯靈了!祖母就這樣在寺里過了一段天堂般的日子。直到某一日晚上,炕里填的煤沫子悄然失控,祖母中了煤毒,又被燒得通紅的炕把腰給燙傷了。天亮發(fā)現(xiàn)后,寺里打電話給二叔三叔,送到了縣醫(yī)院,一番搶救醫(yī)治,終于清醒了過來,只是腰部燙傷較重,需要耐心護理。于是,祖母就被拉了回來,被拉到了那個空蕩陰冷的房間里,放在了薄薄的床板上,如此“護理”了起來。

      祖母活了一輩子,大概從沒被人如此簇擁著,尤其是她的子孫親人們。如今,在數(shù)九天,在一間沒生過煙火的房子里,祖母沉默地躺在床板上,大家把她圍成一圈,有時幾個人走了,另外幾個人又加進來,這個圈顯得密不透風。大家有時看著祖母,有時彼此竊竊私語,有時用沉默代替千言萬語。小姑眼眶紅著沉默著,她支離破碎的婚姻和生活,讓她在這個家的地位還不如我的母親,沉默是她的唯一選項。二姑為難地說起她的工作,微薄的收入,從早到晚的忙碌,最后她終于說出了真相:她好不容易才請了兩天假,去晚了要扣工資。這讓她心疼,讓她左右為難。小叔的眼淚時不時從他略顯疲憊的臉頰悄然滑落。他是祖母最小的孩子,他依戀的襁褓從祖父去世時已經(jīng)丟失,直到他走入婚姻,直到他的母親如今就要撒手而去,他還沒做好長大的準備,他的恐懼無人能懂。二叔和三叔這時表現(xiàn)出了他們的成熟穩(wěn)重。他們悄然地準備著該準備的一切:重新漆棺材,找風水先生,箍墓,扯孝衣,定總管人選,找廚子,戲子,放電影,買菜,買肉,通知祖母的娘家人,來往著的親戚,相熟的朋友……這一切都得用心而仔細,不能有差錯疏漏,鬧出了笑話,丟臉就丟大了。

      眾人準備著,等待著,大家都覺得快了,可誰也不敢打包票。三五天?半個月?一個月?要是一直拖下去那可怎么得了?都還各有各的事呢!怎么可能整日這么圍著守著?我第二天就走了。走的時候,我給祖母說:奶奶你好好養(yǎng),我哥說了,等娃稍微大點了就抱回來讓你看,到時你就能見到你的重孫女了,你就是四世同堂的人了!我怕祖母聽不見,故意說得大聲了點。祖母似乎下巴動了一下,像是點頭了,似乎嘴角也動了一下,像是笑了。轉身,我就回到長安城里繼續(xù)跟那一堆文字較勁去了。

      五

      回城一個多禮拜后,我就接到電話說祖母沒了。我難過了一會,很快就釋然了。我想祖母終于走了,這是大家盼望的結果,又何嘗不是祖母盼望的結果,這下我們都如愿以償了。這是好事,我們都從中解脫,可以毫無牽絆地繼續(xù)各自的生活了。

      祖母的葬禮辦得很紅火,超出了她多年以來的期待。兩只嗩吶吹得驚醒了整個村子,我甚至懷疑連冬眠的動物們都被驚醒了,如此音符才真正叫深入人心。殺了一頭大肥豬,還殺了一只羊,宴席上油水很足,親戚村人都說飯好菜好。殿前的主蠟燭單個足有六十斤,比人還高,吸引著大家仰望的姿勢。獻飯是從縣上的蛋糕店里定做的,精致而漂亮,散發(fā)著現(xiàn)代氣味。花圈的數(shù)量也想當可觀,看起來畫畫綠綠,讓人聯(lián)想到春天,聯(lián)想到花花世界。殿堂里,祖母的媳婦兒子孫女侄子們一個比一個哭得響亮而持久,哭出了肝腸寸斷的效果,連他們自己都為之感動。放映的電影也很好看,符合鄉(xiāng)村夜晚的魔幻背景。迎喪的隊伍又長又氣派,顯示著我們家的人丁興旺。最熱鬧的,還數(shù)戲班子跟前了,黑壓壓一片,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那些看熱鬧看戲的老人們,看得依然像從前那么認真,內(nèi)心滿滿地期待自己有一天也能有個如此熱鬧的結局,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祖母入殮時的場景被錄了像,在門前四十寸的電視上播映。大家圍著看著,看著祖母身上精致的老衣,看著棺材里面嶄新的裝飾,看著兒孫們一致悲傷的表情……都說好好好,說祖母好福氣,兒孫多孝順。說祖母一輩子燒香信佛,最后沒在了寺里,這是跟佛走了,這是天意!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們的眼神里充滿羨慕,也充滿了虔誠,都期盼著自己也能享受如此禮遇。

      深冬的清晨,嗩吶開道,摔過糊了金紙的瓦盆,祖母就被親人送往為她選好的墓地里了。一路上哭聲是不能斷的,光哭還不行,還有帶上合適的表情和手勢,不然可能被人笑話,大家都深知這一點,都表現(xiàn)得天衣無縫。到了墓地,祖母被放入箍好的墓穴,那是貼了瓷磚的現(xiàn)代墓穴,比部分活人的安身處條件好多了。又跟我們住了多少輩人的窯洞解構相似,冬暖夏涼,真是再好不過了。黃土一锨一锨揚了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新的黃土包出現(xiàn)在了渭北久久不散的冬晨。眾人們拿出準備好的最后一陣哭聲,把這場葬禮推向了高潮。大火里,許多金銀財寶、穿的用的被燒往另一個世界。

      吃完最后一頓宴席,眾人帶著滿足與不舍開始告別,回歸自己的生活,等著下一個告別到來。在另一場告別里,他們照樣輕車熟路,不用彩排,為他們其中的某一個復制人們喜聞樂見的熱鬧。

    【祖母之死散文】相關文章:

    金魚之死散文10-08

    雙語散文閱讀:我的野蠻祖母10-06

    一個女子之死散文10-05

    老太太之死散文欣賞10-06

    二祖母10-06

    祖母的眼鏡作文05-27

    安祿山之死10-06

    杜甫之死10-06

    黛玉之死10-06

    孫策之死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