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旅行還是朝圣散文
我在聽英文廣播時,前一個報道是手腳匍匐在地的藏傳佛教的朝拜,下來是一個旅游節(jié)目。兒子雖然聽力沒有達到聽懂英文的水平,但是他告訴我現(xiàn)在是旅游報道。我就在想他怎么知道的,他說前面那個深沉凝重的背景音樂如果是朝拜的話,聽到背景音樂歡快輕松的就應(yīng)該是旅游節(jié)目。一語點破主題,解決了我對旅行和朝拜的疑惑,更加啟發(fā)我去掂量自己生活態(tài)度的薄厚深淺。
眾所周知,人的幸福感和寧靜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心態(tài)。如果去旅游,我們的目的單純,就是去玩,花錢花時間花精力玩好就是我們的心愿。但是,朝圣是有求于神靈,對人生的某個愿望要實現(xiàn)到某個程度。如果朝圣是要神靈幫助我們玩好的話,那就是在玩什么,怎么玩,玩到那個級別等等層次上有了一定要求。所以,朝圣是厚重艱難的旅行,旅行是淺薄輕松的朝圣。誠然,旅行和朝圣的結(jié)果自然不同,因為動機和努力程度不同。
如果身體時間和精力遠遠不能滿足旅行需要,那這場旅行就會變成辛苦的朝圣。我們的精神和靈魂就會因此大受影響,我們就會認為普通人能夠享受的基本生活自己不配得到而自卑,或者不能享受普通人的生活心生怨恨。但是,我們會不屈不撓奮起直追或者自暴自棄自怨自艾。如果能從此振奮起來,努力改善我們的身體狀況和經(jīng)濟條件,那這次旅行就會有朝圣的結(jié)果,否則就是白白受苦。相反,如果你的朝圣之旅只是簡單的感謝和贊美神靈,那看似艱難的朝圣卻能達到風清月明的旅游效果。
我有一位朋友,她打電話叫我出去玩。但是,每次當我們玩得很嗨時她就無限感慨:有頭腦的人一定利用閑暇寫論文做課題幫助自己來晉升職稱。我的玩性就會一下子跌到冰點,一下子掉到了朝圣的冰窟窿里。同樣的爬山徒步,在有些人眼里是游山玩水擁抱大自然,但是在有些人眼里就會變成吃苦受累受洋罪。細細想,這都是許多問題的度和量把握拿捏的問題。許多問題都在一邊成波浪形前進,一邊在螺旋式在上升。一棵小樹長成棟梁,我們歡天喜地。但是長成奇形怪狀,我們就會犯愁。如果園藝師或者藝術(shù)家認為它有某種藝術(shù)潛力,我們就會喜出望外。價值取向很重要,我們對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界面上會有不同的要求,但是要求也會隨時隨地變化浮動。旅行或是朝圣,基本沒有確定的界限,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是這樣。
舉重若輕的是旅行,舉輕若重的是朝圣。如果我們能以旅行的心態(tài),朝圣的態(tài)度來對待生活中的勞苦愁煩,那還有什么不能克服的?!但是,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動物。不僅生性狐疑多變,而且個性苦逼愚蠢呆滯。身體不適就會面臨精神奔潰,精神不振直接導致身體暗疾,但是靈魂卻在黑暗中踽踽獨行熠熠生輝。一般意義上的從物質(zhì)精神到靈魂的層次遞進,并不能囊括和詮釋人類基本的需求。再說了,精神物質(zhì)和靈魂需求之間根本沒有清晰的界限。誰也不能說明白:做慈善究竟是物質(zhì)的、精神的還是靈魂的?!
正如我們的寫作,胸中有丘壑,筆下自成文。但是,我們必須要花費體力目力,從做苦力開始,尤其是寫長篇。所有美學豐富的作品,如SamuelUllman的《青春》都能讓作者讀者精神靈魂散步旅行。但是人學豐富的作品,如《紅樓夢》就會讓人們的精神靈魂長途跋涉如朝圣一般。一年添一歲,我們慢慢地就會對旅行和朝圣有一個更加清晰的界定。沒有特別的痛和難,河邊走走陽光下坐坐就行了。朝圣畢竟要付出更多,希望更重,如果不能如愿,心靈就會承受得更多負荷。
有人說:無論心靈還是身體,總有一個必須要在路上!相對而言,旅行更多是在身體鍛煉,而朝圣是精神和靈魂在提升。無論哪種職業(yè)和活動,都將讓我們的身體精神和靈魂一齊修煉,旅行還是朝圣,主要看我們的心態(tài)和付出。
【旅行還是朝圣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朝圣路上散文10-05
黃海朝圣散文07-11
原地旅行散文10-05
我還是不夠堅強散文10-08
留戀的,最終還是人散文10-08
寫去旅行的網(wǎng)絡(luò)散文10-06
旅行的意義散文欣賞10-06
魚和旅行散文10-06
我是在逃離?還是在偽裝?散文10-05
該求才還是求財散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