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石榴花開紅艷艷散文
初夏,我家附近公園的一大片石榴花兒盛開了。石榴花開紅艷艷,“游蜂錯認(rèn)枝頭火,忙駕熏風(fēng)過短墻!
一棵棵石榴樹冠大枝密,郁郁蔥蔥,開滿紅色的花,像燃燒的火炬,像掛滿紅紅小燈籠,像繁星點點落翠冠。
石榴花是率先開放的夏花,由于受印度詩人泰戈爾的“生如夏花”的影響,因此,我對紅艷艷的石榴花格外喜愛,仿佛被一種魔力吸引,常常不由自主地走進(jìn)石榴樹林中,吮吸著石榴花散發(fā)出的馥郁芬芳,深深地被石榴花那種成熟的美麗感動。
石榴花雖不如春花嬌艷,但比春花絢爛,它在陽光最飽滿的季節(jié)綻放,花期同夏季一樣長,是夏天的使者,是生命的精靈。
傳說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住在安石國。住處門外有一株石榴樹,花紅如火燒,引得張騫好生奇怪。張騫從未見過這種樹,所以常在樹邊觀賞。遇上干旱天氣,他總情不自禁地為它澆水。張騫完成了使命要回國了,一天夜里忽然來了個穿紅衣和綠色裙子的姑娘,她對張騫說:“聽說你要回國了,我想跟你一道走”。張騫吃了一驚,誤以為是安石國的使女要跟他逃走,就拒絕了她的要求,那女子只好退出。張騫臨走時對安石國國王說:“我什么都不要,只是我們國家沒有石榴樹,我想把門口那株石榴樹帶回去,做個紀(jì)念!眹醮饝(yīng)了,派人挖出石榴樹贈與張騫。張騫在回來的路上被匈奴人攔截,雖奮勇搏斗脫了身,但那株石榴樹卻丟失了,心痛不已。張騫回到長安,漢武帝親自率領(lǐng)官臣迎接。在迎接現(xiàn)場,張騫忽聽得后面有個女子在叫他:“張使臣,你叫我追得好苦呀!”張騫一看,此女子原來就是他在安石國時曾要求同他一起走的那個女子。張騫便問她為何要來這里,那女子說:“一路追來,是要報答你那些日子為我澆水救命的恩情。”說罷,她不見了。一會兒,在她原來站的地方出現(xiàn)一株石榴樹,眾人見了都大吃一驚。張騫向漢武帝講了事情的原委,漢武帝認(rèn)為石榴樹是中外友好的象征,命人將石榴樹移栽于皇家花園中。從此以后,中原大地有了石榴樹。
斗轉(zhuǎn)星移,歷經(jīng)兩千多年滄桑,漢朝皇宮早成瓦礫。而有著美麗傳說的石榴樹,經(jīng)華夏兒女時時代代繁殖,遍及中華大地,并不斷培育出新品種,甚至珍稀品種,如牡丹花石榴品種的育出為中國乃至世界花苑增添了一株奇葩,連石榴樹原產(chǎn)地伊朗也感到驚訝。
中國人向來喜歡紅色,滿枝紅紅的石榴花象征了繁榮、美好、紅紅火火的日子;一個石榴果實中含有數(shù)百粒晶瑩剔透的種子,具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是愛情的象征;石榴還有許多美麗的名字:沃丹、安石榴、若榴、丹若、金罌、金龐、涂林 、天漿等,因此,石榴樹深受中國老百姓喜愛,成為城市綠化、家庭美化最佳樹種之一。農(nóng)家小院、城市公園和馬路兩旁的綠化帶上都能常常見石榴樹。
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總能海納百川,積極汲取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的東西,不斷豐富和發(fā)展本民族文化。中華民族在種植石榴的過程中,逐步培育和發(fā)展了多彩多姿的中國石榴文化。中國石榴文化的產(chǎn)生、發(fā)展與成熟,凝聚著“采國外名花,結(jié)國內(nèi)碩果”的意蘊,顯示著時華夏兒女對美好吉祥事物的熱愛與向往,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求。古代婦女著裙,多喜歡石榴紅色,而當(dāng)時染紅裙的顏料,也主要是從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們也將紅裙稱之為“石榴裙”,久而久之, “石榴裙”就成了古代年輕女子的代稱, 人們形容男子被女人的美麗所征服,就稱其“拜倒在石榴裙下”。
公園的石榴花在夏日陽光照耀下越開越艷麗,聞訊來公園賞花的人絡(luò)繹不絕,不時有穿著時髦的姑娘用手機(jī)對著石榴花照相,快樂的小孩在石榴樹下嬉鬧捉捕蝴蝶。當(dāng)人們欣賞艷麗的石榴花時,不知還有多少人會想起當(dāng)年歷經(jīng)千辛萬苦從異域帶回石榴樹的張騫,不知還有多少人知道石榴樹原產(chǎn)地是哪里?
石榴花盛開了,帶著漢唐故事,傳頌著中華掘起。盛開的石榴花火紅了夏季,演繹了夏花如火的絢麗,為秋季豐碩的果實綻放著無悔的青春。
【石榴花開紅艷艷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花開那年散文07-11
花開的約定散文10-05
聆聽花開散文10-06
花開經(jīng)年散文10-05
陌上花開古風(fēng)散文07-11
那時花開散文10-06
春暖花開的日子散文07-11
花開終有花落散文10-05
柿子花開散文欣賞10-06
散文為你花開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