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

    時間:2022-10-06 01:46:41 教育心得 投訴 投稿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教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1

      從二年級開始,我和媽媽一起每天快樂誦讀國學經(jīng)典《論語》。

      《論語》你們想不想知道是它寫什么的?是誰寫的呢?我猜你們都想知道吧!其實它是一本語錄。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師孔子,他對學生非常有耐性,對人非常的謙遜,所以很受人尊重。這本語錄主要是他的學生把孔子上課說的話和生活中做的.事記錄下來。

      《論語》記錄了很多孔子說的話,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幫助。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長第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句話是孔子通過稱贊伯夷叔齊倆兄弟不記仇,因此別人就就不記得他們的舊怨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tài)度。

      平時在班里,我與同學之間相處難免會有吵架,鬧意見的時候,這時我就應該學會“不念舊惡,怨是用!边@樣我們才能夠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其實,悄悄告訴你,這本語錄還有很多寶貝,雖然我只會誦讀,還沒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語句,但古人說過,讀書千遍,其義自現(xiàn)!所以,我已經(jīng)約好媽媽每天繼續(xù)誦讀《論語》,多學學里面為人處世的道理。你呢,要不一起來吧!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2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教過的學生不下三千,人們把他和學生上課時的交流記載了下來,這就是《論語》。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講的是學習的方法,它讓我們在學習后再溫習一遍,好好溫習了舊知識后,就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我想起每到課間或回家后,我都會復習一下當天的內(nèi)容,每次復習后,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可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沒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復習,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句話告訴我們不要把自己討厭的東西給別人,不要讓別人來做自己所討厭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媽媽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紅苕,我不想吃,就趕給了爸爸,讀了這一句話后,我在也沒有偷偷地把紅苕趕給爸爸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為自己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嚴于利己,寬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界該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諧啊!

      通過學習《論語》,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3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早心,報得三春暉。

      讀完這首詩,我有很多感觸,或許,大家認為母親為兒女操勞是應該的,確實,世界上最無私最溫暖的莫過于母愛!但是,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母親為我們操勞時,皺紋已悄悄爬上了她的臉頰,那烏絲般的`黑發(fā)以快被那白發(fā)慢慢取代,母親對我們的愛是永遠無限的,對我們的恩情我們是永遠無法報答的。

      母親,一個神圣的名字;母親,一個光榮的稱呼;當母親為你精心準備飯菜,為一家人默默奉獻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會對母親充滿深深的感激之情,當你生病了,是不是母親第一個把你送到醫(yī)院,可母親生病了呢?她是一推再推,一個勁兒的說:“沒事沒事,一會兒就好了難道真的沒事嗎?不!母親只是不想讓你擔心罷了,她害怕你擔心她自己,會影響學習。當母親責備你時,你會心中不滿嗎?會認為她管得太多嗎?不!她是在愛你!沒有一個母親愿意責備自己的孩子。就算是在責備你,但她的心會比你更難受&hllip;多關(guān)心關(guān)心自己的母親吧!不要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哪怕是幫她洗洗碗也好!

      親愛的母親,用任何詞語也形容不了你對她的愛!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4

      三字經(jīng)里有一句話: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塊天然形成的玉石,如果不經(jīng)過精細的打磨,就不會成為一件價值連城的玉器。人如果不學習,不受到教育,他便不知道做人的道理。

      有一個故事講:有兩塊具有靈性的大石頭,被挑選到一座寺廟里來打造佛像。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第一塊石頭質(zhì)量更好,于是先用第一塊?墒,在打造過程中,那塊石頭覺得十分疼痛。它對雕刻師說:“太痛了,我不干了!快停下來!”雕刻是因為它不合作,只好停下來。

      雕刻師對第二塊石頭說“:我現(xiàn)在要雕刻你,十分疼痛,你能忍住嗎?”石頭說:“我能忍受,你雕吧!”果然,在雕刻過程中,石頭沒有叫一聲疼。它被雕刻成了一個完整的佛像。

      佛像開光后寺院來膜拜的人很多,于是和尚們將第一塊石頭打碎把他當做鋪路石鋪在門口供人們踐踏。

      人就像石頭一樣,必須要經(jīng)過打磨才能成為受萬人膜拜的“佛像”否則,不經(jīng)過磨練就只能成為在普通不過的鋪路石了。

      在學習上我們一定要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fā)奮學習,積極進步,樹立好自己的學習目標;長大后做一個對他人和社會有貢獻有幫助的人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5

      大家好,我是來自某年某班的某某,首先,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次,有個人到河邊釣魚,遇到一個捕蟹的老人,身背一個大蟹簍,但沒有上蓋。他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說:“大伯,你的蟹簍忘了蓋上!崩仙洗认榈乜戳怂谎,說:“小伙子謝謝你的好意,但我想告訴你:蟹簍可以不蓋。要是有蟹爬出來,別的.蟹就會把它鉗住,結(jié)果誰都跑不掉!

      有人就很像蟹。記得某地發(fā)生大地震,有個小煤礦的工人誰也不甘落后,爭先恐后往外擠。由于坑道口太小,把出口堵死了,結(jié)果誰也無法逃生。而在附近也有一個小煤礦,隊長當時很鎮(zhèn)定,他大聲喊道:“大家不要擠,一個一個來!”他自己并不急于逃生,而是留在后面指揮,結(jié)果二十多個礦工會都安全逃了出來,他自己也脫離了險境。

      生活往往就是這樣:你不給別人活路,最終將會自斷生路;你給別人機會,其實也等于給自己機會。

      《禮記》中說:“君子貴人賤己,先人而后己!蔽蚁M瑢W們能做到先人后己,同時又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6

      一提到“國學經(jīng)典”四個字,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會是中華文化中最優(yōu)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作為教師,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帶著崇敬的心情,我認真學習了《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它分為四個教學視頻。原來我對國學僅僅是知道而已,經(jīng)過此次的學習,讓我對國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感受到國學中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經(jīng)典理論,細細的反省一下,我感覺確實受益匪淺。

      一、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毙奚硎且磺械母,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二、國學讓我學會感恩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jīng)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梢哉f,國學知識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蘊藏著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的智慧精髓。國學經(jīng)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統(tǒng)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古文經(jīng)典中,古圣先賢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傳承給我們,我們頌讀經(jīng)典,能夠聆聽到圣賢的教誨,對我們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圣賢文化的學習,貴在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會遵循古圣先賢的教誨,把圣人的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7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也是因為國學文化一直貫穿于每一個中國人的成長歷程。

      我學習《論語》的收獲是很大的。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鉆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guān)鍵?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讀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鬃釉唬骸叭诵校赜形?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說明學無常師,作為人應隨時隨地注意向他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在教學中,我們更要鼓勵學生樹立遠大志向,但學生樹立志向后,又為這個志向做出了什么呢?我們是否只是鼓勵學生憑空說出的一種空想呢?這個恐怕有人很少考慮。遠大的志向誰都能說出很多,也能說得很大、很遠,但關(guān)鍵是要看看是否能付諸實際行動!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卻對“遠大”的理想大加贊揚,對現(xiàn)實的理想“哂之”又“哂之”,認為這是學生胸無大志的表現(xiàn),沒有出息的表現(xiàn)。好象他做的都是小事,沒有什么舍己為人的大理想。但是他的'內(nèi)心是充盈的,他的理想是現(xiàn)實的,可行的,不是空洞的,不著邊際的。比如:我們教育學生愛國,怎樣做才是愛國?什么樣的行為是不愛國?學生心目中有沒有一個完整的定位?有的教育專家提出:學生能主動撿起一片紙,這就是愛國!所以我們教育學生勵志,不妨把眼光收回來,放在眼下能付諸行動的,哪怕為了理想只邁出一小步。“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chǎn)”的年代已經(jīng)過去,勵志要切合我們的實際,不能盲目地做“假大空”的文章。

      學習《國學》有以下感悟:

      一、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xiàn)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fā)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xiàn)目標。

      二、《國學》讓我學會感恩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說:“學生,在家里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jīng)典!蓖ㄟ^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梢哉f,國學知識里面對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nèi)涵。今后, 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jīng)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松而灑脫。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并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臺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8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學時代,我開始接觸中國傳統(tǒng)文化,希望從中找到敦品勵行的智慧和力量。我看過《論語》、《老子》,背過《大學》、《中庸》,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其一字一句都足可以受用一生。

      「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闺S著社會閱歷的加深,我「長大」了,忽然發(fā)現(xiàn),我所了解的傳統(tǒng)文化的道理并沒有解決自己成長道路上出現(xiàn)的問題。和許多年輕人一樣,我的成長路上充滿了太多的困惑、迷茫、苦悶和百無聊賴。當煩惱現(xiàn)前,我所喜愛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顯得那么蒼白無力。我的出路在哪里?找不到答案。我開始流于世俗,把所有傳統(tǒng)文化的書束之高閣。

      我的生活變得沒有規(guī)律,肆意揮霍自己的身體,「以酒為漿,以妄為!,我開始發(fā)胖,身體素質(zhì)極度下降;我怨天尤人,和妻子經(jīng)常鬧些小矛盾;我在工作上也不夠盡心盡力,常因付出了很多而沒有得到認可而苦惱;我患得患失,常常覺得生活無所著落……

      當我步入而立之年,我發(fā)現(xiàn)離原來那個充滿朝氣的年輕人已經(jīng)很遙遠,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百無聊賴、沒有擔當、沒有社會責任感、內(nèi)心灰暗且蒼老的「廢人」。

      年齡的增長讓我產(chǎn)生一種緊迫感,回想起來,我已經(jīng)虛度了幾近半生,實在是無顏面對自己,更無法面對我未來的兒女。我不知道該從何做起,以重新燃起胸中那團追尋智慧的火焰。

      一個偶然的機緣,讓我的書柜里多了一本《弟子規(guī)》,雖然這本書在我的書柜里躺了半年多,但是在我聽了去年9月22日蔡老師在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的講座,以及今年4月份在地質(zhì)大學的講座后,我的內(nèi)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作為一個年輕人,雖有幸受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卻既不能利益自己的身心,更不能利益父母、師長、親友及扶助我成長的社會,我感到萬分的慚愧。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原本是「貴在力行」,貴在「學以致用」啊!我不再猶豫,開始學習《弟子規(guī)》,每天利用早晚坐班車的時間背誦,并努力在生活中做到其中的一字一句。到寫這篇體會的時候,已經(jīng)兩月有余。我已經(jīng)把《弟子規(guī)》熟記于心,并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上有了初步的受用。

      1.生活起居

      「身有傷,貽親憂」,我開始愛惜自己的身體,不再肆意糟蹋,「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連自己都不愛,還談何愛人呢?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刮以瓉砗茇澦,每天要睡八個小時以上,還整日昏沉,F(xiàn)在每日只睡五、六個小時,而且頭腦清醒。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我開始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冠必正,紐必結(jié)。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我原來很邋遢,常常讓妻子為我操心料理。我現(xiàn)在開始學會整理衣物,自己擦鞋。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挂酝贌o聊賴之時,常以酒解憂,學習《弟子規(guī)》之后,我對酒一點欲望也沒有了,至今也沒有飲過酒。

      「房室清,墻壁凈。幾案潔,筆硯正。」我原來很不喜歡料理家務,家里臟了也無所謂,現(xiàn)在我總是認真地打理家里的衛(wèi)生,「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2.夫妻關(guān)系

      我和妻子的關(guān)系一向還好,但難免鬧些小矛盾,對彼此的傷害都很大!兜茏右(guī)》上說「孝弟」,說「凡是人,皆須愛」,那離我最近的妻子不是我最應該「弟和愛」的人嗎?每天,我懷著歡喜心做好每一頓飯,打理家里的衛(wèi)生,并按照「弟」和「泛愛眾」的教誨愛護妻子。如今,我和妻子相敬如賓,每天早上起來互致「早上好」,晚上睡覺時互致「晚安」,當為對方服務時,都會由衷地說聲「謝謝」,在我不辭辛苦地料理家務,對妻子體貼入微的時候,她甚至會流下感動的淚水。在生活中,我把《弟子規(guī)》的`教誨掛在嘴邊,并講給妻子聽,她看到我因為學習《弟子規(guī)》而產(chǎn)生的變化,也自然而然地和我一起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規(guī)》的教誨。

      3.讀書之樂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挂郧白x書,總是三分鐘熱血,放下這本,拿起那本,結(jié)果索然無味。圣賢書是圣賢的教誨,是用來力行的,而不是嘩眾取寵的工具,所以貪多無益。兩個月來,我放下其它的書,一心學習《弟子規(guī)》,在自己的身心得到初步受用的時候,更增加了進一步實行《弟子規(guī)》的信心,在每天讀誦《弟子規(guī)》的時候,不禁有一種「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感覺。

      4.身健心安

      兩個月來,我沉重而懶惰的身體開始變得日漸輕快,精氣神很好,原來因工作而終日疲勞的眼睛也變得明亮起來。每天早上睜開眼睛,我都能馬上清醒,并以歡喜心迎接新的一天的到來。每天晚上燃香禮拜圣賢,并靜坐反思一天的言行。

      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多起色,每天的工作效率很高,以「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的盡力心態(tài),代替了患得患失的煩惱。

      妻子與我每天出雙入對,互敬互愛,在別人眼里,我們?nèi)绯鯌僖话恪?/p>

      我珍惜時間,常念「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我不再看無聊的電視,不再吃瓜子,不再有百無聊賴的時光,而總是覺得時間太少了,沒有更多的時間把工作做得更好,沒有更多的時間學習圣賢的教誨。

      心常存善念,愿世間諸善增長,諸惡盡消,愿世間因為我的存在而添一分喜悅和清涼。每天勉勵自己日行一善,或施他人財物,或幫助他人,或見人苦而生惻隱之心,或見人行好事而生歡喜之心。

      5.親仁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我學習《弟子規(guī)》的因緣,要特別感謝我的研究生同學陳醫(yī)生。從認識她的那天起,我便生起了敬仰之心。每每和妻子談起她,都不由地生起一種向往:做人要做像她那樣的人。每次聆聽陳醫(yī)生的教誨,都讓我受益良多。《弟子規(guī)》就是陳醫(yī)生介紹給我的。在這里,我向陳醫(yī)生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謝意?梢,「親仁」對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能夠親近德才兼?zhèn)涞娜,我覺得真的是很有福氣。

      蔡老師說過,「 年輕人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而承擔責任是一個人成長的開始」。在這里,我想對和我有過同樣經(jīng)歷的年輕人說,我們都為人子女,以后還會為人夫,或為人妻,為人父母,我們將以什么樣的德行來孝養(yǎng)自己的父母,扶助和愛護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教育自己的子女?進而讓我們生命中的每個人,都因為我們的存在而得到安樂?讓我們一起來聆聽圣賢的教誨吧,從盡人倫之本分做起,做一個好兒女,一個好丈夫,一個好妻子,一個好父親,一個好母親,一個好員工,一個大家心目中的好朋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為社會的和諧與安寧貢獻自己的力量。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9

      這份關(guān)于古代教學內(nèi)容的資料拿在手上沉甸甸,里面內(nèi)容的價值更是不可小覷,對于我們學堂乃至老師更是如獲珍寶,現(xiàn)在終于能體會智博老師當時看完的激動心情。

      《當代學校國學教育構(gòu)思》這本資料內(nèi)容比較多,我利用平時零碎時間終于看完一半了,就這一半的內(nèi)容就讓我受益匪淺,我整理了幾項個人認為比較重要的,希望能幫助大家對國學教育的深刻認識。

      一直都很想知道古代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是什么,剛好資料中首先就講到了這點核心內(nèi)容--是通過德、體、藝、用、小學這大五類來完成教學的。第一類,德,就是品德教育。德育是童蒙教育的主體。是以禮教和生活教育為主要內(nèi)容。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就主要是禮教。生活教育就是生活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要做到生活能自理且能幫助他人?吹竭@里,我也是興奮,因為以上所說的不就跟我們學堂教的內(nèi)容一樣嗎?由此可見我們方向是對了,難道還怕教不好孩子了嗎?

      第二類,體,就是中國古代教育的主體內(nèi)容,主要是:經(jīng)、史、子、文。上次學習也聽張恩富教授講過,這次更深入了解了。其中的“經(jīng)”感觸比較深,分享一下。就是儒經(jīng),主要是十三經(jīng),經(jīng)過唐宋儒遂加增補篇目后,又有了“四書”。四書偏重心性修身,適合后人研讀實踐。古代科舉考試是要從十三經(jīng)中任取一句作為題目,來做千文內(nèi)短文。所以古代舉子都是要熟讀十三經(jīng)的,十三經(jīng)正文是64萬字。所以古人但凡能考秀才的,僅經(jīng)典一項,肚子里都是背過上百萬字的,熟讀千萬字的。從先秦到民國每位文人儒士都經(jīng)歷的共同的教育,這就是所謂“讀書”又叫“讀書人”。為什么古人背書厲害,是因為“讀”就是吟誦,“書”就是指經(jīng)史子文。吟誦的讀書方法可以達到背誦而不被遺忘。這也是我們學堂可以借鑒的寶貴經(jīng)驗。

      第三類,藝。藝是用來熏陶性情,培養(yǎng)品格的。經(jīng)史子文并不能保證品性的提升,而與環(huán)境熏陶和生活習慣關(guān)系更明顯。需兩者結(jié)合起來修學。這是智博老師為什么總是問我們何為雅文化,何為俗文化的原因了。藝的主要門類,有琴棋書畫、花酒香茶,詞曲歌說、玉石古玩等等,這些都是雅文化,雅文化則以品性為目標。國學教育的藝類,應為雅文化。一般以利益為目標,福祿壽、平安吉祥等等為俗文化。俗文化不是不可以學,只是不能作為國學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去學。

      第四類,用。經(jīng)世致用的學問。比如平時大家比較少談的政治,治國之學。其實這是儒家學的特長。歷代大儒積累的治國智慧真如汗牛充棟,無法計量。這些學問,正常儒士都是必須學習的。而且儒士對經(jīng)典理解到位了,對著政治、經(jīng)濟方方面面問題也自然而然了,加上心中有孔子,自然知道孔子當此之事應該怎么做。但今天社會的不和諧,有誰從儒學的角度對政府提出一套高明有效的治國方策?所以學習國學教育是當務之急,不僅修身養(yǎng)性,還能保家衛(wèi)國。

      第五類,小學。主要是指一套中國文化的基礎學問,即文字,音韻、訓詁、版本、目錄、?薄⒐ぞ邥。說起文字、音韻、訓詁的學問。讓我想起前面提到的吟誦,說讀書的“讀”就是吟誦,這是古人讀書的方法,是老師直接傳給學生的`,F(xiàn)在的人否定漢語讀音的意義,分裂漢字的音形義功能,用詞本位代替字本位……等等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育中文化內(nèi)涵的流失。但是古人吟誦每個字有聲音的意義,有些詞句吟誦時還要去意象它的感情。只有用吟誦方式去全面的理解到一首詩詞了,這才算得上真正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以落實吟誦學習很緊要。

      學到這里真是意猶未盡...因為不但了解到古人教學的內(nèi)容及方法,特別是看到古人讀經(jīng)典的字數(shù),對陪孩子們讀經(jīng)典突然感到樂此不疲,對今后教育工作也增加了不少的信心。我堅信,只要堅持、照做,懷著一顆真心,一定會做到真正在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10

      通過學習國學,我體會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發(fā)展和繁榮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動力。在國學經(jīng)典的叢林中漫步,使我收獲頗多,F(xiàn)根據(jù)個人學習情況談一下兩點體會:

      一、 學習國學提高了自身素養(yǎng)

      經(jīng)典的力量能震撼人心,它能啟迪思想,開闊文化視野。修身是一切的根本,要想完善自身,只有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比如:工作中我要做到認真負責,無怨無悔,踏實務實;凡是能夠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夠坐的住的人。

      很多事情失敗的原因,不是行動前沒有計劃,而是缺少計劃前的行動。要善于從自身找不足,制度切實可行的計劃,立足實際,向著眼前的目標奮進。

      二、 學習國學豐富了我做人的道理

      古為今用,是我們學習古代文學的唯一目的'。學習國學,讓我了解了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豐富了知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養(yǎng)。

      通過學習國學,讓我明白對自己的父母

      和親人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包括聽父母的話,尊敬父母和其他長輩,關(guān)心體貼父母;珍惜父母的勞動成果,熱愛學習,與家人共同創(chuàng)造和諧快樂的生活;真實的感受父母養(yǎng)育之恩,有效的培養(yǎng)孩子關(guān)愛家庭、孝敬父母。

      對待有困難的人,應該以樂于助人的心去對待,對待犯了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教育孩子方面,從小要教育孩子講禮貌,做一個有禮貌的人;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有孝心,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國學是中國人的國粹,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我要繼續(xù)學習國學,讓國學經(jīng)典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的人生走的輕松而灑脫。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從學習國學開始,接續(xù)國學薪火,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04-11

    國學經(jīng)典教育心得體會04-28

    國學經(jīng)典教育心得體會04-14

    關(guān)于國學經(jīng)典教育心得體會10-25

    學習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心得體會04-28

    國學經(jīng)典教育心得04-07

    《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心得體會6篇07-08

    國學教育心得體會18篇05-03

    學習國學經(jīng)典與教育心得體會5篇04-28

    幼兒國學教育心得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