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年的滋味經(jīng)典美文

    時間:2022-10-06 10:13:59 美文欣賞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年的滋味經(jīng)典美文

      關于年的記憶總是和吃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年的滋味經(jīng)典美文

      小時候,每當冬天的雪花飄起來的時候,就熱切地盼望著過年了。過年的時候,可以吃好飯,穿新衣,拜大年,走親戚。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國家還處于物質(zhì)比較貧乏的年代,買布、吃肉都有限量,要靠布票和肉票限量供給。平時家里的餐桌上很少見到肉,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可以多吃點兒肉。那時按照當?shù)氐牧曀祝^年比較隆重地招待客人的時候,頭四個菜是雞筍湯肉,名曰“一雞二筍三湯四肉”,這四個菜上齊了,才可以混搭其他的菜肴。最后一道菜一定是魚,寄寓“年年有魚”的吉祥祝福?吹紧~上桌了,客人就知道菜上齊了。

      那時候,過年能吃到的魚常常是帶魚。過年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煎炸一番,煎炸肉、面果子、魚等。將帶魚切成段,掛上面糊,用油在鍋里煎得發(fā)黃,然后蒸熟,這樣做出來的帶魚既美味又可以放置很多天。正月里,走親戚的客人來了,就端上一盤熱好的魚。主人總是用筷子指著魚殷勤地勸:“吃魚,吃魚!笨腿艘仓皇窍笳餍缘伢橐粌煽曜用婧。這魚撤下去之后,還可以重新掛糊招待下一撥客人。一盤魚用一正月,直到過了正月十五跑了年,這盤魚才算完成了使命,自家人才可以品嘗魚的美味。

      也有極其貧窮的人家無力置辦這樣的一盤魚,就只好從鄰家借了。曾聽說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戶人家從鄰家借來一條魚,被不識趣的客人吃掉了幾塊肉,女主人無法,只得將魚重新掛糊,想蒙混過關,結果自然是被人家發(fā)現(xiàn),導致兩家反目成仇。那時候,原本喜慶的年節(jié)曾經(jīng)難倒了多少家庭主婦,又曾經(jīng)揉進了多少生活的辛酸。

      鄉(xiāng)村的大年是最具年味的。也許是農(nóng)民們平時太忙碌、太辛苦吧,他們格外珍視這一年中充滿喜慶與祝福的最后的日子。一進臘月門,從第一聲爆竹的炸響開始,人們就聞到了濃濃的年味。采辦年貨,置辦新衣……最忙碌的是家中的婦女,她們把過年叫做“忙年”。為了過一個悠閑舒適的年節(jié),她們要準備好一個正月的干糧,其中包括走親戚時帶的禮物。由于任務繁重,鄰家的婦女們常常結成“互助組”,三五個一幫,一家一家去做,這家做完了到那家。在北方熱乎乎的土炕上,婦女們抹得滿臉滿身是白色,在一片熱熱鬧鬧的說笑聲中,一籮籮的年糕、包子、餑餑……誕生了,不僅品種多,而且要做出許多花樣,染上各種顏色。這樣的面食常常讓人不忍下口,因為它們分明是一件件精致的藝術品。

      做餑餑是一件力氣活兒,得把發(fā)好的面嗆進去許多生面粉,這樣蒸出來的餑餑帶著麥子的香味,還有嚼頭,并且不易走形。蒸餑餑要講究火候,要把餑餑蒸得微微裂開,女人們稱之為“笑了”,就像人笑得咧開了嘴一樣。這樣的火候的確不容易把握好,蒸年餑餑這天,女人的心情都是虔誠的,能蒸出“笑了”的餑餑被人們認為是吉祥的征兆,預示著來年好運。

      在臘月的日子里,外面寒風凜冽,雪花飛舞,而灶膛里紅紅的火苗吞吐,家里蒸汽繚繞,這樣的火熱氣氛已是將年味醞釀得足足的了。

      如今,那種做著各種花樣的精致的年餑餑越來越少了,這門手藝也瀕臨滅絕的境地,膠東大餑餑已經(jīng)成為膠東一絕,應該申請一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吧?

      終于盼到了年三十。上午,在朝陽初升的時候貼上紅彤彤的門聯(lián),喜慶與幸福就充溢了每一個空間。天地之間仿佛換了人間,看山看水皆是另一番生動,似乎東君已遍撒生機的種子。貼完門聯(lián)一家人團聚吃發(fā)財飯——白菜燉排骨和干米飯。空氣是清冷的,但人們的心都熱乎乎的,特別是北方土炕更是暖意融融,使游子倍感親情的溫馨和家園的溫暖。飄雪了,輕盈的雪花在窗外漫舞出歲月的安詳,而劈劈啪啪的鞭炮聲則把熱鬧的除夕帶到人們身邊。除夕是要吃團圓餃子的,女人在屋里煮著熱騰騰的餃子,男人就帶領著孩子們在庭院里放起了鞭炮。一年即將過去了,憂愁和喜悅都即將成為過去,執(zhí)著的人們永遠對明天充滿希望。在我們家,除夕是有著特別的音樂伴奏的,那是母親的縫紉機聲,她在為我們趕制新衣。這“嗒嗒”的聲音一直伴我們?nèi)朊,等我們睜開眼,就會看到枕邊的新衣……

      在除夕半夜十二點的時候,人們在“劈里啪啦”響成一片的爆竹聲中吃餃子,這是新年的第一頓飯,餃子里包進了鋼镚兒、糖果、棗、栗子等,是寄予著對新年的美好祝愿的,諸如發(fā)財,勤勞,甜蜜,多子多孫等。然后穿上新衣去拜年。鄉(xiāng)村的街道上匯成了人聲的河流,雜沓的腳步聲,淳樸的問候聲,一聲聲告別著昨日的辛苦,一聲聲期冀著來年的幸福。

      家家戶戶都要準備一些糖果、瓜子和花生給拜年的客人吃,有小孩子來,主人往往要熱情地抓一把糖果塞到小孩子衣兜里,在曾經(jīng)貧寒的時光里,那些花花綠綠的糖果渲染了日子的亮色,讓人分外感到生活的甜蜜。拜年回來,小孩子們的衣兜會塞得飽鼓鼓的,他們會向人炫耀這拜年的“戰(zhàn)利品”,會互相攀比誰得的糖果多。

      記憶中的年是飽含酸甜苦辣的諸般復雜的滋味的,濃濃的年味就是生活的滋味。

      今天,人們感慨年味越來越淡了,想必是物質(zhì)的日漸豐裕使人們對幸福的感覺越來越麻木了吧?很多人被“三高”困擾著,早已吃厭了大魚大肉,對于糖類食品更是避之唯恐不及,鄉(xiāng)下的野菜團子、槐樹花包子反而堂而皇之地上了豪華酒店的餐桌,成為了美味佳肴。這是對樸素生活的回歸吧?

    【年的滋味經(jīng)典美文】相關文章:

    思念你的滋味美文10-06

    體悟人生滋味美文10-06

    恒久的滋味美文(精選15篇)04-18

    記憶中的滋味的抒情美文10-06

    年味美文10-06

    年味兒美文10-06

    年味難忘美文10-05

    再見那些年美文10-05

    滋味10-07

    黃金三年美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