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生誠信教育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怎么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學生誠信教育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學生誠信教育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明天是第34個“消費者權益保護日”,我今天的主題就與此有關:誠信,讓我們人格閃光。
什么是誠信,簡單說來,就是實事求是,言而有信。是為人處事真誠而不虛假,老實而不矯情;是言必行,行必果。一個誠信的人,會贏得他人的信任,會交到知心的良師益友,會獲得更多的祝福。而若把誠信拋棄,那只能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追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以誠實守信為做人根本的故事比比皆是。商鞅立木取信,獲得了百姓信任,從而推行了新法;季札掛劍了卻徐國國君心愿,被傳為千古佳話。同時,我們也看到,因失去誠信導致國破家亡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商紂失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吳三桂失信,留下千古罵名。其實,孔子用畢生的精力著書立說,闡述誠信是人立身之本,是國家立業(yè)之本,是人類發(fā)展之本。
近年來,誠信也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黑心商家的.黑心棉,“地溝油”,“三聚氰胺”奶粉,“毒膠囊”,黑作坊加工的問題食品等,甚至哪一天你扶起一位摔倒在路邊的老人,說不定你就惹上了麻煩和官司。作為學生的我們同樣如此,怎樣對待每一位同學,怎樣面對老師的教育,怎樣面對父母的關心,如何上好每一堂課,如何面對每一次考試,都是誠信對我們的考驗,假如我們在學生時代就隨意踐踏自己的誠信,用虛假的學業(yè)和虛偽的態(tài)度是難以在將來的競爭中立足的。
其實,講誠信并不難,從一點一滴做起就行了。例如: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要做到;自己撿到了錢物,要主動交給失主或老師等等。
在這里我要向大家提三點要求:
1、誠實待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關心他人。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說謊話,作業(yè)和考試要真實,不抄襲、不作弊。
2、做到守時、守信、有責任心。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誤,勇于承擔應有的責任,知錯就改。
3、遵守法律法規(guī)、校紀校規(guī),培養(yǎng)法律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
誠信,是一粒種子,只要辛勤耕耘,就能綻放美麗的花朵。誠信,是一股清泉,只要奔流不息,就能滋潤干渴的心田。同學們,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讓誠信使我們的人格閃光!
中學生誠信教育演講稿2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人人講“誠信”,世界更美好》。
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用,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要有責任感。它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做到的最起碼的道德標準。我們的父母和老師常常用他們的言行教導我們:“從小就要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記得在元旦前夕,為了讓教室的環(huán)境布置更漂亮些,我請求媽媽抽空到班上來幫幫忙,媽媽答應第二天中午過來。誰知,第二天一早就紛紛揚揚地下起了鵝毛大雪,不一會兒,大地就積起了厚厚的冰雪,天地間一片白色,銀裝素裹的冰雪世界煞是好看,同學們開心極了。不過,路上的行人可沒那么輕松了,雪大路滑,一不小心就會摔個嘴啃泥。我的心越來越不踏實,我既希望看到媽媽的身影,又擔心媽媽在路上不安全。到了中午時分,董老師帶我們去演播廳拍錄像,剛到樓下,我一眼就看到一個大雪人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她的頭發(fā)、眉毛、衣服全是白的,連眼鏡的玻璃片都是白的.,她就是我的媽媽呀,她不管天氣的惡劣,如約地來了!我還看到了一個別人不易察覺的細節(jié)——媽媽的一個膝蓋又臟又濕,樣子好狼狽,可她的臉上堆滿了笑容,我真想撲上去擁抱她,為她送上一點溫暖,可我還是轉過臉去不再看她,因為,我不想讓她看到我流淚的樣子。同學們,你們和自己的家人之間可能也有類似的故事,你們也被深深地感動過,這——就是母親對孩子的誠信。
還有一次,具體的時間我記不清了,但肯定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那天晚上,我對數(shù)學作業(yè)有些模糊,非常著急,就想給×老師打電話問問清楚,一看,時間已經是晚上七點多了,媽媽說:“×老師一定已經回家了,給她家里打電話吧!彪娫挻蜻^去,接電話的是一個大哥哥的聲音,他說:“×老師還沒回家呢。”我想:老師們可是五點左右就下班的呀,×老師不會還在學校吧?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撥通了×老師辦公室的電話,很快,從電話那頭傳來了×老師親切的聲音,我奇怪地問:“×老師,您怎么還在學校?”×老師很輕松地說:“學校剛開學,還有很多事要做哪!蔽覀兌贾,×老師也有一個需要照顧的小家,也有一個盼著她早點回家的兒子,可是×老師……這就是一個老師對工作、對學生的誠信。這件事過去很久了,×老師可能已經完全沒有了印象,因為這樣的日子對她來說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可這件事會永遠永遠地留在我的心中,一直會鞭策著我,告訴我要做個像老師一樣對社會、對他人有誠信的人。
說了這么多,不要以為誠信只是大人的事,其實,誠信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誠信就在你我的身邊。
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舒冊,有一次我和他約好星期天上午八點在小區(qū)門口等,一起去吳山游玩。為了赴約,星期天一早,我就起床了,早早地來到了小區(qū)門口,因為我一向是這樣想的:寧可我等別人,不能讓別人等我。到了七點五十八分,還沒有看到舒冊的身影,我有些急,但約定的時間還沒到,我應該再耐心地等一等。八點一到,舒冊準時地出現(xiàn)在我面前,我高興地抱住了他,可一看,他的眼圈紅紅的,顯然哭過了,原來,這一天他的爸爸媽媽要他去奶奶家,他盡管也很想去,但覺得同我的約定更重要,為了說服爸爸媽媽,他還同大人發(fā)生了爭執(zhí)。從那次以后,我倆的關系更親密了。
一個人只有講誠信,別人才會稱贊他、尊重他、親近他、信任他,有困難時才會幫助他。否則,他將是一個孤獨的人。同學們,讓我們都來講誠信吧,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譬如,昨天你答應過老師要努力;今天早上你答應過爸媽要認真聽講,你就一定要做到。只有我們人人講誠信,時時講誠信,這個世界就會充滿真善美,我們的世界就會更美好!
謝謝大家!
中學生誠信教育演講稿3
風,是聚合物的一種精華,一種力量。然而,欲聚合人心,更應有誠信之風相伴。
誠信之風,累積人生的道德底線。
美國的開國總統(tǒng)華盛頓小時候不小心砍倒了父親心愛的櫻桃樹,但他并沒有擔心被責罰而欺瞞父親,而是坦誠地向父親承認錯誤?梢,誠信之風早已吹入幼時的華盛頓心中,讓他為成為總統(tǒng)而擁有優(yōu)良的道德,并在他的總統(tǒng)生涯中深得民心。
誠信之風,彌合人與人之間的縫隙。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于尊嚴感,”這句話可見其誠信的重要性,然而,在人際交往中,誠信占據(jù)了很重要的地位!叭藷o信而不立!笔チ苏\信便不能再這個社會上立足。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很講信用,是一位誠信的人。人們都說:“得黃金千斤,不如德季布一諾。”因此,正因誠信,季布才有好的人際關系,之后得到了朋友的幫助才幸免于難。由此可見,誠信在生活中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為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誠信之風,取得美滿的`仕途。
通往順暢的事業(yè)之路,必不可少的便是這誠信。北宋詞人晏殊即是如此。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他后,讓他和一千多名進士一同考試。由于考題是晏殊曾做過的,他把實情告訴給皇上,并要求皇上重新出題;实叟c大臣共同商議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結果,他又獲皇上的好評;噬媳阗n予晏殊“同進士出身”,擁有了一份好的事業(yè)。
或許晏殊本可以隱瞞這一真相,就算別人知道了他無大礙,他便可以十分順利地當官。但由于他的誠信,不顧忌這些風險,坦率地說出一切。這也讓皇帝更加器重他,讓世人由衷地敬佩。
誠信是一朵蘭花,高潔地盛開在人們的心田;誠信是一杯香茗,氤氳了人們的心田;誠信是一首歌曲,唱響在世界的上空。
然而,我卻認為誠信是風,它無處不在,只在于你自己,能否好好把握。
中學生誠信教育演講稿4
《清稗類鈔敬信類》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蔡威的人從一個朋友那里借了1200黃金,但是沒有做借條。
沒過幾年,朋友去世,他把朋友的兒子叫回家,還給他1200金。但是,朋友的兒子震驚了,堅決拒絕了。他笑著說:“沒有這回事。父親沒有給我留借條,也沒有口頭告訴我!辈掏f:“欠條在心里,不在紙上,心里的誠信才是根本。你父親沒有告訴你,因為他知道我是個誠實的人。他這么相信我,我怎么可能食言?”最后,他把金子還給他了。這個故事發(fā)人深省,因為蔡威說,外部法律約束,如借條、合同和契約很重要,但人們的誠實更重要。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和道德自律,就可能會鉆外部和法律的空子,甚至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顧自己的法律義務。
人對道德規(guī)范的尊重、人的誠實、道德人格和尊嚴是人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該怎么辦?”問題!霸趺崔k?”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我該怎么辦?第二,我應該怎么表現(xiàn)?兩者密不可分,后者比前者更根本,應該通過前者來表達。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信仰,是做人的設定,是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用人格證明或展示人性的神圣和尊嚴,展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種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也是人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統(tǒng)一人們關于道德的'零散的信仰和價值觀,形成一個有序的道德價值體系,成為規(guī)范人的一切生活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一旦整合完成,道德信仰作為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在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卑选罢\”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笨梢姡琳\是一種盡性知天并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并通過盡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xiàn)這類現(xiàn)象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中學生誠信教育演講稿】相關文章:
誠信教育教案07-14
誠信教育總結10-01
誠信教育心得09-22
誠信教育主題班會05-08
資助誠信教育心得09-27
誠信教育活動總結09-29
誠信教育的心得領會10-03
誠信教育主題活動總結11-29
2022誠信教育活動總結01-26
小學誠信教育總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