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

    時間:2024-09-05 04:45:52 總結 投訴 投稿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一):

      吊筐吊耳開焊,吊裝過程墜落

      1。事故、事件描述:

      2006年10月某日,配制班人員在一樓吊裝化學品,當時吊筐里面有一噸化學品,距離地面四米左右,吊耳突然開焊,吊筐突然從空中掉落,砸落到地面,險些砸傷人。

      2。原因分析:

      1)吊筐未作定期檢查。

      2)吊料之前沒有仔細檢查確認吊耳是否牢固,在吊料時吊筐吊耳突然開焊。

      3。推薦采取的防范措施:

      1)對吊筐做定期檢查,保證完好。在使用前加強對吊筐完好程度進行確認。

      2)吊裝作業(yè)時下方設置警戒線,由專人監(jiān)護,防止墜落傷人。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二):

      梯子滑倒發(fā)生摔傷

      1。事故、事件描述:

      2000年某日,劉某按領導安排清理走廊高處墻壁衛(wèi)生,在使用扶梯的過程中,因水泥地面光滑,梯子擺放角度不適宜,又無人把扶監(jiān)護,登梯過程中梯子失穩(wěn)滑移傾倒。將劉某雙膝磕傷,被送進醫(yī)院檢查,幸未造成骨折。

      2。原因分析:

      1)扶梯擺放不規(guī)范,角度不適宜而失穩(wěn)。

      2)無人扶梯監(jiān)護。

      3。推薦采取的防范措施:

      1)使用扶梯時角度要適宜,防止扶梯打滑而摔倒。

      2)加強安全管理,特殊作業(yè)必須要有監(jiān)護人,作業(yè)前要安全提示。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三):

      吊運腳手桿墜落險傷人

      1。事故、事件描述:

      2007年3月底,某區(qū)進行短停檢修,各樓層均有施工作業(yè),檢修人員用四樓電葫蘆進行木桿子吊運,準備在四樓搭架子作業(yè)。檢修人員在一樓固定好掛鉤后,便離開現場,此時崗位操作工并不知情,當木桿子吊到三樓時,有一根木桿松動脫落,墜落到一樓地面,幸虧當時一樓現場人員離事發(fā)地較遠,沒有發(fā)生事故。

      2。原因分析:

      1)施工人員對吊運作業(yè)沒有足夠的重視,安全意識淡薄。監(jiān)護不利,沒有設警戒線、警示牌。

      2)崗位操作工對本崗位施工作業(yè)監(jiān)護管理不到位。

      3。推薦采取的防范措施:

      1)專人吊運,專人監(jiān)護,作業(yè)期間拉警戒線。

      2)吊運物必須要綁固牢靠。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四):

      誤踩釘板扎傷腳

      1。事故、事件描述:

      2000年某天夜班時,甲某巡檢施工現場由于天黑視線不好,一腳踩中地面上一個帶釘子的木板,被釘子扎傷。

      2。原因分析:

      1)沒有佩戴手電等照明用具。

      2)帶釘木板清理不及時,環(huán)境存在安全隱患。

      3。推薦采取的防范措施:

      1)夜班巡檢時要隨身攜帶手電。

      2)對一些因為施工所產生的垃圾及時處理。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五):

      高層墻皮脫落險傷人

      1。事故、事件描述:

      2004年夏季一個傍晚,約19點左右,室外下著雨,甲某和乙某回休息室,剛走到E區(qū)休息室的門口,聽見身后一聲巨響,回頭一看,離甲某和乙某不遠的地面上有一堆碎石。原先是四樓窗戶外面的一塊約1米×1米的水泥墻皮脫落下來,剛好落在甲某和乙某走過的南側中間小門處。險些釀成一齊人身傷害事故。

      2。原因分析:

      外墻年久失修損壞沒有發(fā)現并處理。

      3。推薦采取的防范措施:

      1)巡檢時不要在墻根底下走,尤其是遇到大風、雨雪等天氣,巡檢時更要格外注意高空墜物。

      2)對高空墻面和其他的高空易墜落物加強檢查,及時消除隱患。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六):

      跌入地溝膝蓋受傷

      1。事故、事件描述:

      2007年某月某日早晨7點左右,甲某打掃衛(wèi)生時,不慎右腳踏翻地溝蓋板,出于本能反應大腿自然屈膝,一下跪在另一地溝蓋板上,膝蓋受到嚴重創(chuàng)傷,并且不能彎曲。

      2。原因分析:

      1)現場地溝蓋板存在缺陷,管理不到位對地溝蓋板更換不及時。

      2)甲某對環(huán)境觀察不細,自我保護潛力不強。

      3。推薦采取的防范措施:

      1)應經常檢查地溝蓋板是否完好,消除存在的缺陷,防止造成人身傷害事故。

      2)提高安全意識,保證自身安全。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七):

      滅火人員墻頭跌落

      1。事故、事件描述:

      2002年夏季的一天夜班5:00左右,甲某巡檢時發(fā)現臨廠靠近我單位大墻附近地面堆積雜物冒煙起火。甲某立即報告班長、值班長。值班長組織用地下消火栓接消防水帶滅火。甲某和乙某騎在墻上,手持消防水帶和消防水槍頭,準備滅火。當其他人員打開消防水閥,由于水閥開的較快,消防水壓力較高,甲某和乙某同時被迅速膨脹、繃緊的消防水帶挑到墻下,幸好沒有受傷。

      2。原因分析:

      1)安全培訓不到位,安全操作技能低,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潛力差。

      2)安全意識不強,自我保護意識差。

      3。推薦采取的防范措施:

      1)加強應急培訓,增加預案演練頻次,提高安全設施操作技能。

      2)加強安全技術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的風險識別水平。對應急過程的危險因素識別到位。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八):

      交叉作業(yè)險釀火災

      1。事故、事件描述:

      2008年4月某日19:00時左右。某區(qū)進行技術改造,加固樓板和管線碰頭作業(yè)。施工任務由某煉化化建公司負責,此時該項目已進行多日正處在收尾階段。當晚施工單位為搶進度連續(xù)進行作業(yè),現場施工項目多,作業(yè)人員也較多。在上方為鋼梁粉刷防腐的施工人員,在施工中沒有拿穩(wěn)油桶掉落在地。恰逢旁邊在加固樓板的動火作業(yè)中,火花飛濺引燃了掉落的油桶。幸好旁邊監(jiān)護人員及時將初起火災撲滅。

      2。原因分析:

      安全意識不強,交叉施工作業(yè)風險識別不到位。

      3。推薦采取的防范措施:

      嚴格施工管理,嚴控交叉施工作業(yè)。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九):

      十。滅火器使用不當

      1。事故、事件描述:

      2001年5月中旬一天,加熱爐頂部著火,甲某在地面將滅火器安全銷拔出,提滅火器爬上爐頂,壓下滅火器壓把兒,匆忙中沒有把住噴嘴,由于壓力作用滅火器噴嘴四下搖擺,超多干粉噴到甲某嘴里、臉上,一時喘但是氣來,差點因窒息從爐頂掉下。

      2。原因分析:

      1)著急滅火,滅火器操作失誤。

      2)安全操作技能差,消防器材使用不熟練。

      3。推薦采取的防范措施:

      1)加強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培訓和實際演練。

      2)加強應急培訓和演練,做到應對突發(fā)事件有條不紊。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十):

      室外走梯滑倒摔傷

      1。事故、事件描述:

      2002年冬季的一天,甲某負責當天的巡檢工作。為圖方便在巡檢完后甲某從室外的安全走梯下樓,下樓時沒有把扶手。在行至三樓至四樓之間的走梯時,腳下一滑摔到了緩臺上。當時幸好還有幾級樓梯,臺階就下完了,沒有造成嚴重摔傷,可還是將甲某后背摔破皮了。

      2。原因分析:

      個人安全意識淡薄,精力不集中,下樓梯未把扶手。

      3。推薦采取的防范措施:

      1)提高個人安全意識的修養(yǎng),上下樓梯把扶手,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2)雨雪天氣原則上禁止走室外走梯,以防墜落事故的發(fā)生。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十一):

      滅火器砸腳事故

      1。事故、事件描述:

      2002年9月某日,車間安全員及操作工甲某在一樓貼滅火器職責牌,將滅火器由器材箱內拿出,放到地上撕掉滅火器上原先的職責牌。因有事安全員離開,安排甲某獨自處理。甲某在安全員走后,將滅火器從器材箱里拿出,放在器材箱沿上撕標簽,滅火器從器材箱上滑落,砸在腳上,造成腳趾骨折。

      2。原因分析:

      1)甲某安全意識不強,對將滅火器材放到器材箱沿上(器材箱底部窄,本體輕)作業(yè)的危險性認識不足。

      2)甲某勞動保護穿戴不齊全沒有穿防砸鞋。

      3。推薦采取的防范措施:

      1)加強安全教育,做事要穩(wěn),不要圖省力。勞動保護要佩戴齊全。

      2)對一些小的作業(yè),在安排時同樣要強調安全,分析其危險性。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十二):

      酒后乘車遇險情

      1、事故、事件經過:

      2010年2月12日晚上與幾個朋友一齊聚會,因為之前相約好聚會要喝酒,所以大家都沒有駕駛機動車來,到晚上23點的時候聚會結束,然后等的士準備各自回去,因為太晚了一時光找不到車,之后就近叫了一輛三馬車,就一齊坐車回去,車開到半路的時候其中一個朋友說前面就到他家了,叫三馬車司機停車,車上聲音比較嘈雜,司機沒聽清,車速已減慢,但沒有完全停下來,此時要下車的人直接從車上跳下來,我們都沒有反應過來,他已經重重的摔在了地上不能動彈,車完全停下來后我們立即跑過去扶他起來,但他已經昏迷不醒失去知覺,面部傷得很嚴重,我們立即把他抬上車送往醫(yī)院急救。后續(xù)治療面部縫了6針,頭部經過CT檢查沒有影響到大腦,手腳等地方輕傷。直到春節(jié)前的幾天還在醫(yī)院住院治療,前后花費2000多元治療費。

      由于傷者在送到醫(yī)院后狀況緊急,沒有人注意到三馬車司機偷偷的溜走了,沒有能夠追究到司機該負的職責。

      2。原因分析及經驗教訓:

     。1)當事人意識到不能酒后駕車,但沒有意識到酒后坐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所搭乘車輛的安全性能是否貼合要求、是否為規(guī)范運營車輛、司機是否有駕駛證等;

      (2)由于酒精的作用,當事人往往過高估計自身潛力,認為平時能夠做到的事情喝酒之后也一樣能夠辦到,所以很容易決定失誤導致事故;

     。3)由于沒有現場把開車的司機留住,得不到相應的賠償。

      3。防范措施及推薦:

     。1)堅決不能搭乘無營運證的摩托車、三馬車、以及柳微面包車等,因為無證經營,就不能確保乘車人的安全以及造成事故后的賠償等問題;

     。2)飲酒者最好有個清醒的人在旁邊看護,以便及時制止其做出的不安全行為;

     。3)搭乘營運性質的車輛要盡可能記住車牌號或司機姓名等,以便在發(fā)生事故后司機逃逸或者其他事件發(fā)生后能夠快速的找到證據。

    【安全經驗分享案例】相關文章:

    銷售工作經驗分享心得03-29

    銀行的經驗分享心得體會04-10

    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05-26

    安全事故案例心得03-28

    銀行經驗分享心得體會11-16

    高三經驗分享心得體會12-20

    事故案例安全學習心得02-16

    銷售精英的銷售經驗分享心得體會05-07

    教師經驗分享心得體會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