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言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寓言》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寓言兩則》教學反思
我們每一個教師的教學的風格都不大一樣,教學的內(nèi)容也是大同小異。下面我們來看看《寓言兩則》教學反思,僅供大家參考!
《寓言兩則》教學反思1
我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自學的方式,質(zhì)疑字詞,針對課文內(nèi)容提出問題,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學習并解決問題!從中體會寓意,最終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歸結(jié)出三個(1)課文講了什么故事?故事中的他是個怎樣的人?(2)他可笑在哪里?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你會怎樣提醒他?(3)總結(jié)出什么道理?學生帶著三個問題走進文本,很快的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課堂效果非常不錯!孩子們回答問題很積極踴躍!一小的孩子真的很棒!比預設的效果要好!
作為英語本科畢業(yè),教著數(shù)學學科,出一節(jié)語文課的我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這一節(jié)課下來,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如果換一個有經(jīng)驗的老師來上這節(jié)課,相信這節(jié)課一定會完成的更好!因為孩子們配合的真的太好了,我都被他們帶到了那個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去啦!美中不足,我覺得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對學生缺少評價性的`語言
不能夠適時的給學生評價,課上有好幾個孩子問題答的都很準確,很精彩,我都沒有給予鼓勵
二、課堂應變能力差
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一定可以很好的駕馭課堂,無論發(fā)生什么突發(fā)情況都能游刃有余的應對!這是我要鍛煉的,也是要學習的!
三、沒有語文味
這些天備課,一直有個詞出現(xiàn)在腦子里,“語文味”!雖然對這個詞還不夠理解,但是我覺得我的課堂上缺少語文味!我覺得一名語文老師課堂用語應該豐富多彩!每句話,每個問題都應該恰到好處!這也是我要研究和學習的地方。
這節(jié)語文課讓我學到了太多的東西!也讓我知道了自己今后該努力的方向!學無止境……
《寓言兩則》教學反思2
一、《紀昌學射》教學反思
《紀昌學射》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篇課文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一則。這則寓言講的是紀昌學習射箭,飛衛(wèi)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wèi)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fā)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闡明了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還可以體會到學習者的恒心和毅力對學習結(jié)果的重要作用。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好的問題能一石激起千層浪,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能激發(fā)學生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興趣。我們都知道課題是課文的眼睛,所以在教學時我抓住課題,讓學生根據(jù)課題質(zhì)疑,課上學生也能夠抓住文眼提出了好幾個問題,如:紀昌向誰學習射箭?紀昌是怎樣學習射箭的?從問題入手,對學習這篇課文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扁鵲治病》教學反思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篇課文29課《寓言兩則》中的第二則。這則寓言告訴我們“要防微杜漸、聽取別人正確意見”這樣一個道理。
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遺憾藝術。雖然在備課時,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整節(jié)課也達成預期的效果,但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著不足之,但是還存在一些遺憾。如給學生讀的時間不是很多;教學語言不夠充滿激情,不能夠很好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對學生評價的語言,雖然用了但是顯得蒼白無力。
今后,在教學中一定加強自己在教學語言這方面的訓練。
《寓言兩則》教學反思3
本課是兩則寓言《亡羊補牢》《南轅北轍》。針對我班學生實際情況,學生對這兩則寓言故事都很熟悉。大多數(shù)學生能說出寓言故事的寓意。課前本人也鼓勵學生自查工具書,理解文中詞句的關鍵字意與詞意,這也是本課的關鍵教學,其次也要注意朗讀訓練,理解朗讀角色,角色性朗讀,在讀中悟寓意。
學完本課,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與其說是教學還不如說是學生自已完成的,效果還不錯,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的習作實踐中。寓言故事都是通過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這對三年級學生不是難點,他們已經(jīng)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完全能讀懂一個寓言故事。加上寓言故事趣味性強,能引起兒童的興趣,這是文本本身的特點。本人在本文中卻是注重了人物的語言訓練。語言是人物心理,品質(zhì)、性情的直觀再現(xiàn),幾句富有個性的人物語言,往往對突出人物特點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南轅北轍》一文中就用了四次對話揭示了故事內(nèi)容以及去楚國的人不聽勸告,執(zhí)意而行的性格特點。那么如何描寫人物的語言呢?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將習作與閱讀同步了,出示了習作訓練“——的媽媽”。效果還不錯,學生的寫作題材較為豐富“嘮叨的媽媽”“倔強的媽媽”“漂亮的媽媽”“自私的媽媽”等。在學生習作中能準確使用提示語與內(nèi)容部分的標點“引號、冒號“。有孩子寫”媽媽的'嘮叨“時就選擇了媽媽平時說得最多的話來寫,如”走在路上別東張西望,要靠右邊走”吃飯時“你正在長身體,多吃點不要挑食,多吃蔬菜,多吃水果!薄敖裉焯鞖庥悬c涼,快去加件外套,把扣子扣好”等。這些現(xiàn)象都是符合生活實際的,也符合兒童口語的,這樣既能再現(xiàn)了媽媽的嘮叨,又突出了媽媽對孩子的關愛。
具體選了學生習作,根據(jù)學生習作講評要領,引出語文知識點,從閱讀中悟出寫作方法。(學生習作略)。從學生習作中能體現(xiàn)一種習作中的美——標點。比起平時在標點上規(guī)范多了,而且人物語言也符合人物身分,不能夸大其詞,不能胡亂編造,否則文章就失去了真實性,就沒意義。然后在寫一事件中,也許人物語言描寫較多,特別是對話,這得圍繞文章的中心,精選最能突出人物特點的語言來寫,無關緊要的可以不寫,從而做到干凈利落,精練緊湊。
從而也點撥了寓言的表現(xiàn)手法。從表現(xiàn)手法來看,寓言更多地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的方法和手段,說古論今,以小言大,借物喻人,引導學生在感知寓言的藝術形象的基礎上,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類比聯(lián)想,列舉一些與故事相類似的生活實例,然后歸納和概括其中的道理,從而理解寓意。
這個環(huán)節(jié)本花了時間作了一些最基本的修辭常識的運用點撥。寫寓言時怎樣運用多種表現(xiàn)手法,鼓勵學生發(fā)揮豐富的想象,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比如,夸張,它首先注意的是夸張的適用主體。尤其是廣告中最需要是一定的藝術性,而要體現(xiàn)藝術性就得適當?shù)乜鋸。有一則化妝品的廣告“今年二十,明年十八“這顯然是有夸張成分的,但并失真,因此使用了化妝品,給人的感覺年輕是可能的。如果說成是“今年二十,明年十一”這就有些違背藝術的真實性。同樣寫寓言,童話等使用夸張也有其特定的效應與要求。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夸張不是吹牛皮,不能無目的地亂夸張,也就是要適度。還要合理。如果說“廣州雪花大如席”那可就是笑話了,因此夸張不能隨意,不能不顧事實的現(xiàn)實基礎。違背了現(xiàn)實就是“夸而不當”。比如“稻粒賽玉米,黃豆像地瓜,花生像山芋,山芋趕南瓜”“樹皮變棉花”等這都是“夸而不當”同時夸張也也要適合人們的心理需求和習慣。如“他的鞋子像只船”這是符合人們的口語習慣的。如果說他的鞋子太大,只得用箱子當鞋穿,這就不符合漢語的習慣了。當然在夸張中感情色彩也很重要,也就是說,夸張要有新意,要給人以新的感覺。這作為語文老師還是可以提示學生了解一定的修辭運用,修辭在語文中是很重要的,“沒有修辭的文章不算文章!边@是葉老先生說的。沒有修辭的奠基也算不上文學藝術。
或許本人的教學導向根本就是違背小學生年段目標與需求。但本人認為我的學生知道的東西還是不少的。雖說是在年級學生,但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在習作中知道怎樣去組織文字或修辭,引用等寫作方法。
總之,在本人的教學中每篇例文我都會去研究此文在此的作用與用途,以及作者的意愿,其實每篇課文都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導師,作為語文老師,只要去認真研究語文,總會發(fā)現(xiàn)自己該教給學生什么,教會學生什么,學生該學些什么,又該去完善些什么……
【《寓言》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寓言》教學反思10-23
寓言教學反思05-29
伊索寓言的教學反思06-11
伊索寓言教學反思03-03
伊索寓言教學的反思06-11
人生寓言教學教案07-22
《人生寓言》教學設計精品10-23
人生寓言教學設計10-13
烏塔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9
化學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最新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