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1
《科利亞的木匣》這篇課文篇幅較長,講的是科利亞五歲的時候從家門口向前數(shù)了十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四年后數(shù)了五步挖出了木匣,從這件事中感到時間在變化,自己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
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什么事。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但我主要還是把重點落實在讀準字音,分析字形記住字形和理解字意上。雖然是三年級學生了,寫拼音的能力很差,尤其是經(jīng)常也出現(xiàn)錯別字,因此我尤其重視記字形這一塊,在教學中,我通過引導學生按漢字的特點,記字形,理解字義,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其次,用比較法記字形、理解詞義,另外還可通過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等形式讓學生記住這個字,在字義理解方面,我們也可通過多種形式達到。有了這些做基礎,學生理解起課文來也就更方便了。
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指導學生閱讀時,先從整體入手,大體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即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啟發(fā)”的順序,把課文分成三層。教學重、難點放在第二課時,讓學生在初讀領悟的基礎上學習課文要講述的道理。
在課堂教學中,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學習課文,學生通過我的引導,有目標地進行朗讀,直接與文本對話,一步步找到科利亞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樣從這中間明白事物變化的道理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參與,能盡快找到答案,有學習的.成就感。而且通過循序漸進的誘導,文章蘊含的道理漸漸展現(xiàn)出來,學生體味到了學習的快樂。
整堂課,自我感覺條理比較清晰,給足了時間讓學生邊默讀課文,邊思考問題,不足的是:感覺課堂不夠熱烈,沒有高潮掀起。另外,我的導語比較平淡,沒有很多的修飾、點綴,教學時問題解決可以采取多元化模式,如讓學生說說周圍有什么在變化這個問題時,學生一時半會想不起來,當時如果分小組討論一下,效果可能會更好。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2
《科利亞的木匣》這篇課文篇幅較長。作者通過一個故事,告訴讀者一個道理:時間一天天過去,周圍的事物都會變化,我們做事情的方法也要變化。課文描述的故事脈絡清晰,學生能通過閱讀大致弄懂。但是課文蘊含的道理,以及怎么從敘事中領悟道理進而明白通過敘事來講述道理這種文章體裁,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朗讀明白了故事梗概,劃分了大的段落,從而讓學習分成階段性,把教學重、難點放在第二課時,讓學生在初讀領悟的基礎上學習課文要講述的道理。
為了能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分析閱讀能力有所提高,同時又能讓學生置身于科里亞的生活背景,于是課堂上,我逐步提出了問題進行故事式的串講:
1、那他是怎么埋他的小木匣的呢?
2、科利亞一邊埋木匣一邊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3、科里亞挖木匣前的心情和沒有挖到木匣的心情變化。
4、分析科利亞找不到木匣的4種可能。
在串講問題時,學生把自己當成了科里亞,一種同感的心理讓同學們同喜同悲,感情上來了,體會深刻了,使整堂課的內容始終圍繞著中心在展開,收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主要線索及文章的內容也分成幾個步驟來完成,每個步驟都通過我的引導,有目標地進行朗讀,直接與文本對話,一步步找到科利亞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樣從這中間明白事物變化的`道理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參與,能盡快找到答案,有學習的成就感,而且通過循序漸進的誘導,文章蘊含的道理漸漸展現(xiàn)出來,學生體味到了學習的快樂。
教學完本課,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提出的要解決的重難點: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該怎樣把科里亞那時還小,步子也小,四年以后,他大了,步子大了一倍,應該量五步,他卻走了十步,所以他剛開始時,沒有挖到木匣子。這個現(xiàn)象與發(fā)展的眼光看看待問題怎樣解決呢?一時間沒有很好的落實,按照三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只能粗略的提出身邊的一切都在變化,我們要學會應變,至于舉例,孩子們真的很難。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3
教學時先讓學生自讀課文,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到的啟發(fā)”的順序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然后根據(jù)這三個部分來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就降低了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難度。
在體會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小孩時,我重點讓學生找描寫科里亞動作的詞語,從而讓學生體會詞語的妙用。同樣是描寫科里亞動作的詞語,在埋木匣與挖木匣時卻截然不同,埋木匣用的是4個不同的動詞,可以看出科里亞對子的心愛的玩具是那樣的細心,那樣的喜愛。挖木匣時只有一個“挖”字,可以看出科里亞心理的.著急。在學習科里亞思考過程的同時,不但使學生感悟到科里亞的聰明,而且使學生思維也得以開拓,并領悟到思考問題的方法。加深感悟,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拓展部分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讀寫訓練。
通過說寫到練,深化道理,讓學生明白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一些道理,引導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4
《科利亞的木匣》是一篇含有一定哲理的課文。課文清晰地表達了故事的脈絡,是圍繞著埋木匣、挖木匣,從中受到啟示的過程敘述的。通過教學,我認為《科利亞的木匣》一課的教學應注意以下三點:
1。圍繞問題,充分讀書
優(yōu)化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就要以讀為本,把教師的講解和提問的量降下來,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自主的閱讀實踐。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提出的重點問題只有四個,整課書的教學就是圍繞這四個問題展開的。這四個問題是:
1)課文圍繞著木匣寫了科利亞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
2)科利亞和媽媽是怎樣埋東西的?
3)科利亞開始是怎樣挖木匣的?后來又是怎樣挖的?他為什么開始挖不到木匣?后來又挖著的'?
4)通過這件事,科利亞有什么收獲?
每個問題提出后,教師都讓學生充分讀書、思考、討論交流,這就為學習效果的落實提供了保證。
2。方法多樣,動情生趣
優(yōu)化課堂教學,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來設計教學,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動情化、兒童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在設計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如讀的方式有齊讀、個別讀、朗讀、默讀、自由讀、聽讀、引讀、分角色讀等形式,使學生在不同方式的讀中感受課文的語言。
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上,不但注重了多樣性,還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如在理解第11自然段時,教師讓學生到黑板上畫出科利亞兩次挖木匣是怎樣量步子的,然后說出為什么開始挖不到木匣而后來挖到了。再如教師根據(jù)課文真實具體的特點,采用教師范讀、學生想象的方法,他們就像看動畫片一樣想象到了科利亞埋木匣的一連串動作。在教學中,這些方法使學生思維異;钴S,舉手發(fā)言非常踴躍,學生感到了學習的樂趣,課堂充滿活力,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被激發(fā)出來,許多精彩的語言脫口而出。
3.教給規(guī)律,教給方法
概括段意是本課教學的難點,在引導學生概括段意時教師要給以方法的指導。例如:教師抓住課文中寫媽媽埋木匣的一句話的概括寫法,讓學生讀中體會,使學生知道如何概括一件事,學生就順利說出第一段的段意。這樣點規(guī)律,教方法,教師的講就講到了點子上。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5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通過我的引導,有目標地進行朗讀,直接與文本對話,一步步找到科利亞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樣從這中間明白事物變化的道理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參與,能盡快找到答案。有學習的成就感。而且通過循序漸進的.誘導,文章蘊含的道理漸漸展現(xiàn)出來,學生體味到了學習的快樂。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體會“隨著時間過去,我們一天天長大,步子也一天天長大”,我還讓一個學生在講臺前跨步比試了一下。課堂氣氛就活躍多了。
后來讓學生講述“周圍的事物都在變化”,她們都能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變化說出來。而我因此就引出了一個故事,怎樣依據(jù)事物的變化而變化做事的方法。因為讓學生自己舉例說明道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通過我所舉的例子,明白了只有隨機應變才能做好事情。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6
1、抓住描寫科利亞亞動作的詞語,體會詞語的妙用。
同樣是描寫科利亞動作的詞,在埋木匣與挖木匣卻截然不同,埋木匣用的是4個不同的動作詞,可以看出當時科利亞為了藏好他心愛的小木匣做事多么小心,多么仔細,多么認真;而在挖木匣時用的卻是5個同樣的“挖”字,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科利亞心有多急,多么想快一點找到他心愛的小木匣,小玩具,讀起來一氣呵成。這里可以告訴學生,并不是作者詞語貧乏,而是在不同的情境中選擇最準確、最恰當?shù)脑~語運用,才能做到用詞表情達意,進一步表達科利亞對小木匣的喜愛。
2、加深感悟,調動學生積極思維。
引導學生站在科利亞的角度對為什么找不到木匣進行全面深入的閱讀思考。在提示科利亞思考過程的同時,不但使學生感悟到科利亞的聰明,而且使學生思維也得以開拓,并領悟到思考問題的方法。學生在排除多種可能性的過程中,每排除一點,就牽動對課文相關部分的閱讀感情。三種可能性全部排除,就牽動對全文各部分的閱讀感悟。在歸納得出結論、論證結論可靠性的過程中再閱讀感悟,使問題得以解決,從而使學生認識得到提高,把握了全文的整體,即新課標所說的“整體把握”。
3、聯(lián)系學生的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讀寫訓練。
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的.生活經(jīng)驗,談談課文中引發(fā)的道理并寫下來。通過說寫到練,深化道理,讓學生明白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面對變化著的事物,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要使自己的的想法和行為順應這樣的變化,啟發(fā)學生關注和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不斷變化的人和事,引導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7
這篇精讀課文講的是科利亞埋木匣,挖木匣和從中得到啟示的故事。課文重在體會事物是在不斷變化發(fā)展的道理。
這篇課文敘述清楚,層次分明,以孩子的眼光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在表達方面有獨到之處。在教學時,為了使課堂不至于過于呆板,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抓住學生興趣,以此入手
通過與學生的談話,我了解到很多同學,對本篇課文最感興趣莫過于科利亞埋木匣這一段。于是我便從此段入手,引導學生想像,科利亞都會的木匣里都會有哪些東西?科利亞埋木匣的具體情景。甚至課堂上隨機請同學表演這一情節(jié),體會科利亞當時的心情。
二、探尋原因,找尋結果
在媽媽成功地挖出木匣之后,科利亞第一次找木匣,卻沒有找到。這是本文最關鍵的部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幫助和科利亞一起尋找原因,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以此引導學生對為什么找不到木匣進行全面深入的閱讀思考。在提示科利亞思考過程的同時,也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并以此為契機,談談對科利亞兩次挖木匣的感受。初步理解課文的含義所在。
三、精讀啟發(fā),深入理解
抓住描寫埋和挖的句子去品讀。以讀來通課文,以讀來解文意以讀來悟道理。在這一過程中注重朗讀的指導。在默讀上是引導學生邊讀邊劃邊思考課文的深義,在說和悟的環(huán)節(jié)中借助板書讓孩子對文本有深入的體會后達到語言與情感的共振,讓學生去交流。從而達到深入理解的目的。
課堂上這些環(huán)節(jié)基本上得到實施,也出現(xiàn)了不少的問題,這又引發(fā)了我對本課教學的一些思考:
1、課堂教學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教學,早已不是問答式的教師提問,學生解答的的單一形式,而應該是開放的,動態(tài)的,是對當下實態(tài)的過程的有效對策。所以教學設計中應該充分體現(xiàn)這一點。在本節(jié)課的課堂中,我注意到了這一點,也想最大限度地放手給學生,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我還讓請學生到講臺來表演,既是加強其理解,也是為了調動其自主體驗的.興趣。自覺此環(huán)節(jié)收益不小,以后還應設計諸如此類的環(huán)節(jié),多放手給學生。
2、教學環(huán)節(jié)應為教學目標服務
課堂上所設計的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應該為教學目標服務。
回想自己在講述第二自然時,我讓學生來想象一下除了課文中講的那幾個東西外,科利亞的小玩意兒還可能有哪些?學生們興盎然地想像,個個都能講出許多東西。現(xiàn)在想來實在對課文理解沒有什么幫助反而白白浪費了時間。既然和教學目標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花這么多的時間來講讀沒有太大的價值的東西又有何意義呢?
因此,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必須準確。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地鉆研教材,教師只有自己全面、深刻地把握教材,老師圍繞教材進行教學設計,才能讓課堂更好地為學習服務。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8
《科利亞的木匣》這篇課文篇幅較長。作者通過一個故事,告訴讀者一個道理:時間一天天過去,周圍的事物都會變化,我們做事情的方法也要變化。課文描述的故事脈絡清晰學生能通過閱讀大致弄懂.但是課文蘊含的道理,以及怎么從敘事中領悟道理進而明白通過敘事來講述道理這種文章體裁,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主要線索及文章的內容也分成幾個步驟來完成。每個步驟都設置了學習檢測題。學生通過我的引導,有目標地進行朗讀,直接與文本對話,一步步找到科利亞怎么埋木匣、第一次怎么挖木匣、挖不到木匣怎么思考的,以及怎樣從這中間明白事物變化的道理的。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參與,能盡快找到答案.有學習的'成就感。而且通過循序漸進的誘導,文章蘊含的道理漸漸展現(xiàn)出來,學生體味到了學習的快樂。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體會“隨著時間過去,我們一天天長大,步子也一天天長大”,我還讓一個學生在講臺前跨步比試了一下。.課堂氣氛就活躍多了。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9
學習目標
、僬J識“匣、鋸、階”3個生字。會寫“挖、鞋”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等15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了解科利亞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經(jīng)過,懂得一切事物在變化的道理。
課前準備
①生字詞卡片。
、诔瓕懻n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
第一課時
分步揭題
、侔鍟澳鞠弧,“匣”字注音,學習“匣”的音、形、義。
、谕暾鍟n題。
科利亞是個蘇聯(lián)的。這篇課文講了他的什么事呢?
朗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
、賹W生自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什么事。
②指名學生朗讀,糾正讀錯的地方。請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寫了科利亞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默讀課文,了解敘述順序
、俨贾媚x。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看看從哪兒到哪兒是講科利亞埋木匣,從哪兒到哪兒是講科利亞挖木匣的。
、谀x、思考,做記號,也可與同座討論。
③全班交流。
a.哪幾個自然段講埋木匣,哪幾個自然段講挖木匣?
b.另外的幾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有的是講情況的變化,有的是講從這件事受到的啟發(fā)。)
學習字詞
、俪鍪疽髸䦟懙13個生字,讀一讀,再組詞。
、谟^察字形,互相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哪些地方。
、蹖W生寫生字(兩遍),再把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抄寫一遍。
第二課時
復習字詞
①用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
、诼爩懕菊n應掌握的詞語。聽寫后對照詞語表自我批改訂正。
突出重點,加深理解
、偬岢鲋攸c問題:科利亞是怎么找到木匣的?從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道理?
、趯W生帶著這個問題認真讀書、思考。
③全班交流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④教師出示課文最后科利亞說的話。引導學生用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或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例,說說對“周圍的一切都在起變化”的體會。
、莨膭顚W生把最后一段抄下來。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布置作業(yè)
①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一、二年級的小朋友聽。
、谙胍幌肷钪杏袥]有遇到過不方便的事情,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準備一下,到“口語交際”時和大家交流。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10
隨著教改的全面實施,了解新課程,走進新課程成為我們教師的一種新的追求。新課程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其實也是一次全新的考驗。 前不久,我上了《科利亞的木匣》一課,第一課時我是這樣安排的:上課開始,我在簡單介紹背景之后引出課題,然后同學針對課題來提問。
學生的問題有:
。、科利亞的木匣里有什么?
2、科利亞是個怎樣的人?
。、科利亞為什么要埋木匣?。
接著,讓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來初步感知課文。其中我安排了三次朗讀課文。第一次,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第二次,讓同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這一部分學生的朗讀方式很多,有一個人讀的,有四人小組讀的,也有分角色朗讀課文的。第三次,是請學生幫助老師完成下面的板書:()木匣→()木匣→(),讓同學再一次認真仔細地朗讀課文。
在完成板書的同時,也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講讀埋木匣的部分,為了不使教學過于呆板,我沒有逐段逐句來講讀,而且從學生最感興趣的,科利亞怎樣埋木匣入手。出示第二自然段,聯(lián)系學生提示的問題:科利亞的木匣里有什么?來找找木匣里的東西。其中,對于“小玩意兒”還展開了想象,"木匣還有什么東西?"學生的想象很豐富。
第二步,是讓學生來看看科利亞是怎樣埋木匣的。我首先讓學生找出用了哪些動詞,學生很快找出了“放、蓋、踩、撒”這四個動詞。然后請幾位同學來讀好這句話。接著請學生說說從這里你可以看出科利亞是個怎樣的孩子?(與前面問題相聯(lián)系)學生回答他是個細心、善于思考的孩子。在這基礎上請同學再讀這一句,然后齊讀。這樣在學生感知的基礎上在去讀,那么學生的體會就更深刻了。 在講完《科利亞埋木匣》之后,我讓學生比較一下科利亞和他媽媽埋木匣有什么不同?學生也找了四處不同。之后,我又順水推舟問:“那為什么他倆都把木匣埋到底下呢?”學生很容易的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lián)系剛才提出的問題)最后,我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自己來畫一畫科利亞的木匣在哪里。這一部分其實也是為下一堂課作鋪墊。學生興致很高,大部分能準確地畫出木匣在哪里。 這就是我的教學設計及大致的思路。我市教科室趙主任也聽了我的這堂課,并且用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對我這堂課作了全面深刻的評價。趙主任這種運用先進的理念的發(fā)展評價觀,讓我陷入了深思,使我不得不來重新審視我的這堂課,感觸很深啊!
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線索好的教學設計不應該是嚴謹?shù)慕虒W流程,更不應該是問答式的教師提問,學生解答的`單一形式。而應該是開放的,動態(tài)的,是對當下實態(tài)的過程的有效對策。是“以學論教”,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線索的教學設計。 重審我的教學設計,如果我以學生當初提的三個問題為教學主線,緊扣這三個問題讓學生在課文中自己尋求答案,然后來討論通過讀課文你可以解決哪個問題了。
這樣就可以把埋木匣這一部分,在三個問題中得到講解。既避免了學生過于被動,由老師提問學生找答案的局面,又使整堂課的內容始終圍繞著一個中心在展開,收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得以融會貫通。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06-12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15篇07-20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反思3篇07-12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設計05-30
科利亞的木匣教學設計07-21
《科利亞的木匣》的教案03-09
《科利亞的木匣》教案08-25
科利亞的木匣教案10-20
科利亞的木匣教案15篇01-20
科利亞的木匣教案(15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