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難點:
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從而培養(yǎng)在觀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發(fā)現的意識。
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昨天,我們認識了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他通過實驗來論證自己的設想。今天,我們來認識另一位荷蘭的生物學家----列文虎克。
簡介列文虎克:(1632—1723)荷蘭生物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在早年,學會了磨制玻璃透鏡的`技術,制成簡單的顯微鏡。1675年發(fā)現了原生動物,1683年又發(fā)現了細菌,對動植物的顯微構造也有所觀察。
1、同學們,你們在游戲和在玩中會到了哪些樂趣?
2、同學們在自己的玩中體會到了樂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學們想知道是誰玩出了什么名堂嗎?請聽故事《玩出了名堂》。
板書課題:玩出了名堂 齊讀。讀了課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a.?什么是“名堂”??b.?誰玩出了名堂???c.?他玩的是什么?????d.?怎么玩的?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帶著這些問題自己讀課文,并解決問題。
二、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學生交流。通過自讀,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職業(yè)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4、課文中說的名堂是指什么?
5、?怎么玩名堂的,我們下節(jié)課再學。
三、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學生采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
會認的字:閱、固、調、皇、俄、拜
會寫的字:堂、鏡、閑、待、閱、腿、隨、調、簡、拜、訪、具
1、其中“調”“待”是多音字,在課文中分別讀tiao、dai;還可以讀diao。(調動)dai(等待)。
2、注意引導學生區(qū)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與“!薄ⅰ扮R”與“境”、“訪”與“坊”;
3、注意“拜”起筆是撇不是橫,右邊是四橫不是三橫,“具”的里面是三橫,不要少寫一橫。
4、比較“閑”與“閱”、“閉”,“腿”與“隨”,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他們分清楚。
5、同學們在玩中的發(fā)現能夠談談嗎?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四、朗讀、探究、發(fā)現
1.學習第二自然段。
齊讀第二自然段,了解列文虎克是荷蘭人,喜歡玩鏡片。
2.學習第三自然段。
a.讀一讀。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诋嫵霰硎尽巴妗钡木渥,指名學生再讀。
③教師引導: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樣磨鏡片的,他心里會怎樣想?
④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葜笇Ю首x。能用贊賞的語氣讀讀這一自然段嗎?
b.說一說。列文虎克怎么會玩起鏡片的?用“因為……所以……”句型來回答。
因為看守大門這份工作很清閑,所以他就磨起了鏡片,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
c.想一想。從他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這一段有四個多音字,誰能找出來?(看、待、薄、磨)分別組詞。
五、作業(yè):
1、給生字組詞
2、找出需要提醒的,難寫的字:隨,腿,是左中右結構,拜,具的注意點。
3、剩下的字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4、仔細觀察發(fā)現特點,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5、學生寫字。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2
教材簡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課文《玩出了名堂》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又突發(fā)奇想發(fā)明了顯微鏡。通過觀察,發(fā)現了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玩”,列文虎克在玩中觀察、玩中思考,最終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這個故事啟發(fā)學生在平時的玩耍中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細心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生字及與之組成的詞語,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詞。
2.在朗讀中感悟列文虎克“玩”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讀中促悟,從列文虎克的“玩”中受到啟發(fā)。
教學時數:2課時。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質疑激趣
1.同學們,你們愛玩嗎?(板書:玩)平時都玩些什么呢?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讀題后你有什么問題?(學生質疑,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是誰玩出了名堂?他喜歡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設計意圖: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笨梢,勇于質疑至關重要。質疑能變要我讀書為我要讀書。)
二、讀準讀通。感知內容
1.檢查讀準字音。
多媒體課件出示詞語:
鏡片 清閑 待著
放大鏡 隨意 調節(jié)
顯微鏡 微生物 名堂
(1)橫讀:聯想課文內容。
(2)豎讀:讀準字音。指導讀多音字“待”、“調”。
2.檢查讀通課文。
多媒體課件出示句子:
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并從“玩具”里觀看新世界里的“居民”。(指導學習“拜訪”,并用“拜訪”說一句話。)
3.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中的“名堂”指的是什么。有利于讀通課文,也為粗知課文內容做了鋪墊。三個層次的讀,從易到難,從少到多,讓學生循序漸進,一步步達成目標。)
三、初步感知。理清文脈
1.默讀課文,把全篇文章讀成一句話。(即課文第l自然段。)
2.再讀課文,試將剛才的'那句話讀具體,讀成幾個詞,理清“玩”的過程。(板書:玩鏡片放大鏡微生物世界)
(設計意圖:讀書既要把書讀薄又能把書讀厚,這樣書就讀進心了。在學生初讀階段,能把課文讀成一句話,是在對課文大意思考和理解的基礎上獲得的,是有效讀書的表現。課程標準要求中年段的學生要學會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所以在課堂上長時間堅持訓練學生將課文讀成一句話,有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進而達到理解、感悟。)
四、識記生字。學法滲透
1.細心觀察生字,找到記憶方法。
左右結構:鏡待調拜訪
半包圍結構:閑閱
上下結構:堂簡
左中右結構:腿隨
獨體字:具
2.分類識記,交流方法。
3.指導寫:隨(書寫順序:左右中);調(里面是“土”);拜(左邊是撇,右邊是4橫)。
(設計意圖:對于生字較多的本課而言,分類識記,交流方法,學習效率會有所提高。)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題。聽寫導入
1.再讀課題。
帶著你的思考,你的感悟讀課題。(重讀“玩”,重讀“名堂”,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
2.復習聽寫導入。
多媒體課件出示:
列文虎克利用看門時的(),他()沒事,把()的四周(),做成了(),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字很小的書籍;他拿著放大鏡,左看右看,突發(fā)奇想,把兩片放在一起,其中一片固定,另一片(),做成了()的顯微鏡;啊!他發(fā)現了一個()的世界。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他,欣賞他的“()”。(聽寫括號中詞語)
(設計意圖:通過對主要內容的聽寫來導入第二課時,有效地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了回顧,并且對生字進行了復習,還加強了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字、詞的能力。)
二、精讀品“玩”昧
1.感悟玩出的名堂
他玩出了什么名堂?(指名讀第5自然段。)
多媒體課件出示微生物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人類很早就有探索微觀世界的愿望,只是苦于沒有理想的工具和手段。直到列文虎克發(fā)明了顯微鏡,才揭開了微生物的神秘面紗。放大鏡的發(fā)明,對科學的發(fā)展是一個巨大的貢獻。列文虎克一生中共制作了247臺顯微鏡,其中最為精致的一臺能把物體放大300倍。
我們一起朗讀最后一段課文,讓老師聽出玩出來的名堂太大了。(指導學生朗讀時,注意突出“最早”、“全新”、“千里迢迢”等詞語。)
師:列文虎克為什么能玩出這么大的名堂?(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2.感悟怎樣玩出名堂。
(1)默讀全文,找出帶有“玩”的句子:
荷蘭的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
他越玩越帶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讓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jié),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
列文虎克玩大鏡,玩出了大名堂。
(板書:玩鏡片――放大鏡――顯微鏡――大名堂)
(2)體會“玩鏡片”。(在上列板書“玩鏡片”下板書:磨)
說話訓練:假如你是列文虎克,你會在磨鏡片時想什么?
(3)理解“又在玩放大鏡”。默讀第4自然段。理解玩放大鏡玩出了什么。(在上列板書“放大鏡”下板書:突然想到)
多媒體課件出示: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讀出驚喜。)
(4)感悟新發(fā)現。發(fā)明了顯微鏡,他靠顯微鏡又有了什么新發(fā)現?(在上列板書“顯微鏡”下板書:微生物世界)
3.探究玩出了名堂的原因。觀察板書,回顧課文。思考:列文虎克是如何玩出名堂的?真正的深層次的原因是簡單的玩嗎?(學生自由表達。)
教師總結:列文虎克之所以能玩出放大鏡、玩出顯微鏡、發(fā)現微生物,是因為他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全班齊讀第l自然段。)
(設計意圖:從名堂入手,一步步帶領學生探究名堂是怎樣玩出來的,最后升華主題,再次回到名堂,品味如何“玩”的,理解玩的整個過程,從文章的只言片語中感受“玩”要帶著思考、帶著觀察,才可能玩出名堂。)
三、拓展寫“玩”例
1.你還認識哪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在“玩”中產生的?簡單寫下來。
萊特兄弟玩橡皮筋發(fā)明了飛機。
富蘭克林玩風箏發(fā)明避雷針。
2.你是否在自己或與伙伴玩的經歷中有所發(fā)現?請動筆將自己在“玩!敝杏兴l(fā)現的片段寫下來。
3.評價、交流。
總結:每個人,只要善于觀察和思考,一定會從生活中獲得新的發(fā)現。
(設計意圖:語文課堂離不開聽說讀寫。寫要適時地進入閱讀教學中。此處設計寫的環(huán)節(jié),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閱讀體驗,并使個性感受有表達的機會,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3
一、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從而培養(yǎng)在觀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發(fā)現的意識。
三、課前準備
課件,包含了課文朗誦讀音、列文虎克玩鏡片的圖片以及顯微鏡(最早的.顯微鏡)和微生物的圖片、一個flash動畫(課文朗誦配合課文相關圖片,很精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二課時
導入:
師:出示板書:“玩”?吹酵孀郑蠋熛嘈磐瑢W們一定有許多關于玩得回憶和老師一起分享,有誰說說你喜歡玩什么,在玩的過程中有什么收獲。
生:一一說出自己的玩……
師:玩的花樣可真是多啊,可是:“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是在科學史上,許多偉大的發(fā)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保ǔ鍪菊n件——這句話)
師:還記得我們第七課曾經學習過的《奇怪的大石頭》,說的是誰玩出了什么名堂呢?
生:“李四光在玩石頭的時候產生了疑問,于是后來發(fā)現了第四冰川活動的遺址。
師:是的,那么今天老師帶你們學習《玩出了名堂》這篇文章,讀課題,記“名堂”連在一起時發(fā)輕聲的。下面全班同學一起來讀第一自然段,讀完之后和老師說說“名堂”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有自己新的想法!
師引導說出發(fā)現,發(fā)明,創(chuàng)新……
多媒體出示:
想一想:
1、誰玩出了名堂。
2、玩的是什么?
3、他是怎么玩的?
帶著上面三個問題來聽課文朗誦,在聽的過程中拿出你們的筆把課文的生字畫出來。
學習第三段:
聽完之后,我們知道了列文虎克是喜歡玩鏡片的,那么他為什么會玩起了鏡片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學習第三段,用“因為……所以”來說說。
出示課件有關列文虎克玩鏡片的圖片。
學習第四段:
先是全班齊讀,讀完后分析文章,按照一定的順序,引導學生說出:“發(fā)現問題——注意觀察——善于思考”,學習這一段,抓住重點有趣的句子“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引出顯微鏡(圖片),從感官上讓學生初步認識顯微鏡。接著重點說另一個世界,給學生看有關微生物的圖片,這個時候學生很驚奇,也有許多疑問,一一解決。(學生對微生物在顯微鏡下的樣子很難理解是另一個世界……)教師要清晰的講解,要不然學生會誤解。
學習了三四段,接下來進行學習小組合作交流,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說說來和大家分享,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句子。
學習第5段:
列文虎克玩出名堂了,這個時候可是不得了了,要聞名全世界,轟動全世界了,這個時候給全班學生播放flash動畫,開拓學生視野,這個時候學生很吸引。
最后再總結,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懂得了玩得時候要注意什么?生意一一說出……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4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二、過程與方法:
1.自讀,自由選擇讀的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2.布置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引導讀課后資料袋,了解常識。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啟發(fā)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養(yǎng)成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2.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資料。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結構。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質疑導入
1.同學們,你們愛玩嗎?都玩什么?玩?墒刮覀兊玫皆S多快樂;玩耍常常被有些大人認為是浪費時間,不物正業(yè)的事,然而在科學史上有很多偉大的發(fā)現都是在玩耍中發(fā)現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5.玩出了名堂》
2.讀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師邊聽邊板書、歸類。
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1.同學們都很會思考,相信通過深入的學習課文,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接下來要先請同學們自學課文,小黑板出示自學要求。
2.剛才大家自學得很認真,這些詞語,你們會讀嗎?(出示課件:要認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3.詞語讀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當中還藏著幾個多音字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把這些多音字找出來,(出示課件:看、磨、待、調)
4.這兩個多音字都在課文里,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吧,讀的時候要注意把這幾個多音字讀準。
三、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讀文,注意正確、通順。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2.我想知道文中所說的放大鏡和顯微鏡是什么?
3.放大鏡和顯微鏡的作用就是將物體放大,放大鏡能將物體放大,顯微鏡能將物體放得更大,
4.接下來讓我們再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看看這一次是否能把課文讀得流利。
5.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6.那么老師就請五位同學來輪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
7.他們讀得怎么樣?
8.老師發(fā)現第三自然段有一個句子特別難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老師先給大家讀一讀,請大家認真聽。(出示課件:第三段的最后的一句話)。
9.接下來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去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你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10.剛剛開始,有些同學對課題提出一些問題,我們共同來解決,逐個提出并自由舉手發(fā)言。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說什么?(列文胡克通過玩放大鏡發(fā)明了顯微鏡,并且發(fā)現了微生物。)。
11.交流各自收集到的資料。
12.你讀課文非常仔細,同學們,列文胡克是怎么玩出名堂的?為什么說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再一起去研究吧。
四、寫字指導
1.我們首先要解決寫字的問題,小黑板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堂、鏡、閑”
等字。
2.交流如何識記這些字。
3.非常好,強調“腿、鏡、待、調、訪、閑”等字結構。讓我們把這些生字再來讀一讀,注意要把生字的音讀正確。
4.同學們,你們覺得要寫好這些生字應特別注意些什么?接下來我們來寫字吧。(先把每個生字在田字格里寫兩遍,再把詞語表中的詞語抄寫一遍。)
五、課堂小結,引伸
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列文胡克是怎么玩出名堂的嗎,為什么說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讓我們下節(jié)課再一起去學習課文吧。
六、作業(yè):生字組詞;抄寫多音字。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
2.引導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列文虎克認真觀察、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十五課的生字和詞語。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誰能來回憶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些什么呢?
2.聽寫本課詞語。
二、品讀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齊讀。
2.議論一下,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3.學習2~4自然段。邊讀邊找出具體描寫列文胡克是怎么玩的句子,把它畫下來。
4.誰來說說列文胡克開始是怎么玩的?
5.原來一開始列文胡克是把厚玻璃磨成放大鏡,這個內容是由課文的`哪一段來寫的呀?(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
6.那么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列文胡克是怎么做放大鏡的?
7.那后來他又是怎么玩的呢?(出示課件:后來,他突然想到,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他一試,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
8.這句話中的“突然想到”,說明了些什么呢?(說明列文胡克雖然在玩,但他同時也是在思考的。)
9.看來列文胡克是一邊玩一邊還在思考,這就是我們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兩句話吧。
10.列文胡克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出示課件:列文胡克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呢?)(出示課件:他越玩越帶勁,就把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放大鏡可以隨意調節(jié),這樣,就做成了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通過顯微鏡,他看見水里有許多小生命在擠來擠去;他看見了牙齒里從未看見過的小東西;他還看到了一個小人國,一個平時我們看不見的世界)
11.列文胡克有了新的發(fā)現以后,他的心情是怎么樣的呢?(他一定特別激動,因為他有了新的發(fā)現。)
12.那么同學們,讓我們帶著激動的、新奇的心情再來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吧。
13.大家讀得可真有感情呀!的確讀出了列文胡克當時激動的心情。
14.大家看看文中為啥要加這么多的引號?(出示課件:為什么這里的“小人國”,“居民”都打了引號呢?誰能幫幫老師?)。(出示課件:小人國是指列文胡克在顯微鏡里看到的另一個世界,而小人國中的居民就是指微生物。并不是指我們現在的人類,所以要加上引號。)
15.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其實已經告訴我們了,小人國里的居民其實就是指微生物,F在我們一起來看資料袋(出示課件:資料袋)
16.同學們,課文中寫道:列文胡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出示課件:為什么說列文胡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呢?)請同學們讀讀三到五自然段,再好好想一想吧。
17.讀到這,你有什么體會?
。ǔ鍪菊n件:列文胡克通過玩放大鏡,發(fā)明了顯微鏡,而且通過顯微鏡,他最早發(fā)現了微生物,發(fā)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所以說他玩出了大名堂。)
18.又想對列文胡克說些什么呢?
19.看得出來,同學們都很佩服列文胡克。列文胡克受到了英國皇家學會的尊重,連英國女王和俄國沙皇也去拜訪他,欣賞他的玩具,就讓我們帶著對列文胡克的敬佩之情來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吧!
三、拓展。
1.現在,你們對玩又有新的看法了嗎?
2.在中外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正是因為具備了這些可貴的品質,最終也取得了大名堂。你知道還有誰嗎?(出示課件:愛迪生發(fā)明電燈、富蘭克林發(fā)明避雷針、萊特兄弟發(fā)明飛機等)
四、課堂總結。
看一看,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但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是在玩耍中產生的。我們要玩,在玩中也要去思考,去觀察,這樣你可能就會有新的發(fā)現。
五、作業(yè):那么在課后,就請同學們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吧。
【板書設計】
玩出了名堂
看想收獲
玩鏡片——做放大鏡——玩放大鏡——做顯微鏡——發(fā)現微生物
(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教學反思】
對于三年級的小孩子們,這是一篇較結近他們生活實際的課文。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做成放大鏡玩,接著又做成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fā)現了微生物世界。全文緊扣題貫穿一個“玩”字,啟發(fā)孩子們學習列文虎克的這種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細心觀察、善于思考的習慣。
我在實際教學中,先讓孩子們了解有關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然后以課題入手讓學生質疑,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走進教學。
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孩子們獨立識字的能力,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重點提醒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等。
放手讓孩子們自由選擇讀的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學文時我主要讓學生在理解中注意一下幾點:
教學中,我注意引導課文以“玩”為線索,每段都是寫“玩”,并且提醒孩子們與“名堂”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以“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作為貫穿全文的一個問題。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閱讀。
另外在教學中,我注意了重點研讀課文的重點:三、四自然段,從三個方面寫列文虎克是怎樣玩出了名堂的:邊看門,邊磨鏡片,玩出放大鏡,發(fā)明顯微鏡,發(fā)現微生物。
教學中,我知道引導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fā),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本課的重中之重。我引導孩子們聯系以前學過的課文,開拓思路,及時延伸、交流,進而趁熱打鐵讓孩子們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鼓勵自由選擇寫的形式,寫出自己的樂趣和收獲。
課堂教學中,我力求結合這段時間里在“國標學習”中的所學所得,時時用“大語文”觀,用發(fā)展的眼光對待我的語文教學,以提高孩子們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為目的去對待我的語文教學,對待我的學生們。
總之我們要努力地成為學生歡迎的老師,就一定要有一定的專業(yè)修養(yǎng),也要有一定的積極心態(tài)。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需要我們認真地學習有關的理論知識,讓知識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讓理論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也才可以使學生獲取更多有趣、有效、有用的知識,從而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也力求能學以致用,讓“國標學習”進駐我的語文教學,扎根我的語文教學。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5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緊扣觀察的專題,可是大多數學生平時都有粗心、馬虎的壞習慣,不善于觀察,或者是觀察時不夠仔細。因此要先在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例如:啟發(fā)學生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能細心觀察,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這樣可能就會有所發(fā)現,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習慣。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2.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從而培養(yǎng)在觀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發(fā)現的意識。
教學資源
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
1.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爸爸媽媽是怎么對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2.學生交流。
3.教師導入。玩耍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yè)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并讀題)
4.學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5.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
(1)什么是“名堂”?
(2)誰玩出了名堂?
(3)他玩的是什么?
(4)怎么玩的?
(5)他玩出什么名堂?
初讀感知
1.教師出示自讀要求。
(1)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2)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2.學生自主讀書。
3.檢查自學。
(1)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2)出示新詞,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的。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精讀課文,領悟玩法
1.多遍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2.畫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學生再讀。
3.教師引導: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樣磨鏡片的,他心里會怎樣想?
4.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5.指導朗讀。能用贊賞的語氣讀讀這一自然段嗎?
課堂練習,當堂展評
1.練習寫“堂、鏡、閑、待、閱”這五個字。
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第二課時
復習回顧
1.聽寫生字詞。
2.用自己的話說說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玩鏡片的。
繼續(xù)讀書,了解玩出的名堂
1.教師引言:列文虎克就這樣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們繼續(xù)學習、研究。
2.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發(fā)現了什么?
(2)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以使學生盡可能地攝取更多信息,生發(fā)感想。
3.交流討論。
抓住以下要點:
(1)有新的`想法?: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
(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可以隨意調節(jié)。
(3)有新的發(fā)現:看到了一個平時看不到的“小人國”世界。
4.轉換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這樣改變一下玩法竟發(fā)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心里會怎樣想?
5.朗讀體會感情。請同學們朗讀“他用顯微鏡觀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體會感情。
(1)自由朗讀這部分內容,想想朗讀時應該表達怎樣的感情。
(2)感情朗讀,評點交流。
6.表達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fā)現以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可多人次談)
欣賞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后一段吧。
2.學生朗讀第五自然段。
(1)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畫出有關句子,可多遍地讀。
(2)指名學生多人朗讀。
3.交流討論:“小人國”指的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怎樣的大名堂?
4.指名議議發(fā)現微生物對人類的貢獻。
5.再次品讀:對這一段中的標點符號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交流玩中收獲
1.教師引述。同學們平常都愛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獲和啟發(fā),也得到不少的樂趣。下面交流一下我們玩中的收獲好嗎?
2.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選出一名同學到講臺前介紹。
教學反思
在教學時,我先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平時喜歡的游戲和在玩中體會,即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另外,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自問集體討論解答,這樣也激發(fā)了濃厚的閱讀興趣,為閱讀文打好了基礎。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5課《玩出了名堂》是一個有趣的故事。這篇課文緊扣觀察的專題,目的是啟發(fā)學生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如能細心觀察,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勤動腦、勤動手,可能會有所發(fā)現,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培養(yǎng)學生邊玩邊思考的良好習慣。
2、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崇尚之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了微生物的。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有所感悟。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邊玩邊思考的良好習慣及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崇尚之情。
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1、由“玩”導入
師: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字(教師板書“玩”),喜歡玩嗎?
2、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都喜歡玩。你喜歡玩什么?
3、同學們,其實呀,大人們也愛玩,有的人還玩出了名堂。這節(jié)課咱們就一起來讀讀“玩出了名堂”。(板書:玩出了名堂)齊讀課題
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喜歡的游戲和在玩中體會,即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二、整體感知
。ㄒ唬、初步感知
播放cai,請同學們仔細聽,聽聽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荷蘭的列文虎克通過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
。ǘ、感悟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一讀。自由讀,你知道了什么?
。2)議一議。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你是怎樣看這個問題的?
。3)過渡: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就是在玩耍中產生的。荷蘭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你們知道他喜歡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嗎?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讀一讀。列文虎克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2)說一說,師板書“玩鏡片”,從哪里看出來的`?強調“喜歡”。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有好奇心、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光喜歡還不能玩出名堂。
。3)列文虎克怎樣玩鏡片的?再讀第三自然段
。4)指名讀,指導讀好“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作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a)一邊……一邊,從這你能體會到什么?(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b)別小看這磨鏡片,可不容易呢~~他那時候可沒有先進的機器,就靠自己用
雙手和簡單的工具一點點磨,從這你能體會到什么呢?(突出了“厚”和“薄”,體會列文虎克做事認真)
c)如果你有一個放大鏡你會用來做什么?體會玩放大鏡的樂趣。
d)列文虎克也看到這些了,他是用自己磨的放大鏡看到的。你再讀,看看能不
能感受到他當時的快樂?(齊讀)
師小結:列文虎克這樣玩,玩出了什么名堂?發(fā)明放大鏡
3、重點學習第四自然段
師:列文虎克在玩中發(fā)明了放大鏡后,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讀讀第四段
(1)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誰來讀讀?
師板書:兩片放一起蚊子
一片固定一片隨意調節(jié)
指導讀好“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敝笇ёx出蚊子的腿和兔子腿的對比。驚奇
。2),看看這一次列文虎克又發(fā)明了什么?板書:發(fā)明顯微鏡
a)通過發(fā)明顯微鏡列文虎克觀察到了什么?水牙齒
b)指導讀好“他用顯微鏡觀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小小的一滴水,我們放到顯微鏡下,里面就有1000多種小生命在歡快的擠來擠去。多神奇的小人國呀!
讀到這你們內心有什么感受,誰再讀讀?(感受此時列文虎克的興奮)。
4、學習第五自然段
師: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
a)列文虎克玩出什么大名堂了?請讀得最棒的同學讀讀最后一段,其余同學用心聽,這大名堂是什么?
板書:發(fā)現微生物
b)你們知道微生物有哪些作用嗎?(根據搜集的資料談談)
c)這時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嗎?
5、師總結:學到這我們知道了列文虎克通過玩鏡片,發(fā)明了放大鏡,顯微鏡,又通過顯微鏡最早發(fā)現了微生物,他玩出了名堂,轟動了世界。
走進文本,自讀自悟。
閱讀是讀者個性化的行為,充分的朗讀是理解課文的扎實有效途徑,真正做到在讀中感悟。時時把“玩”與“名堂”緊密聯系在一起。
抓重點詞句理解,體會感情。
理解與朗讀相互融合,促進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延伸到課外學習,激發(fā)學生研究探索的興趣。
三、討論探究:
列文虎克為什么能玩出名堂了?(板書:好奇心和求知欲、玩時有目的,注意觀察、動手動腦)
師小結:在玩的過程中,只要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注意觀察、動腦筋,平時不要瞎玩,要有目的的玩,你也能玩出名堂。
給學生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以自主學習成果激勵成功學習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四、拓展延伸:
其實,古今中外還有許多像列文虎克那樣在玩中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們知道有誰嗎?
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深化認識
五、小結質疑:
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收獲嗎?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六、小練筆
平時我們都愛玩,讓我們來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
收獲吧。ㄎ彝媪恕l(fā)現了、我玩了……體會到了)
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養(yǎng)成常練筆的習慣。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3.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爸爸媽媽是怎么對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賹W生交流。
、诮處煟和嫠31徽J為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yè)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
復習詞語
三、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1、讀第一遍,讀準字音,讀好長句子。
2、讀第二遍,邊讀邊思考:列文虎克玩出了哪些名堂?
三、精讀課文,學習二三段
(1)我們現在就走近列文虎克,誰來讀讀第二段?你讀出什么了?一起讀,強調“喜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很重要,但是光喜歡還不能玩出名堂。我們接著往下讀,誰來讀讀第三段?
(2)指名讀第三段。其余邊聽邊想,列文虎克怎樣玩鏡片的。
(3)指名讀,板書:耐心 喜歡
a別小看這磨鏡片,可不容易呢!他那時候可沒有先進的機器,就靠自己用雙手和簡單的工具一點點磨、磨平、磨細、磨薄。你再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b如果你有一個放大鏡你會用來做什么?學生練習說話,體會玩放大鏡的樂趣。
C、列文虎克也看到這些了,他是用自己磨的放大鏡看到的。你再讀,看看能不能感受到他當時的快樂?(自由讀、指名讀)
師:你們真的走近了列文虎克,感受到了他的快樂和認真。
四、學習第四段
1、靜下心來,讀讀第四段,看看列文虎克又是怎樣玩放大鏡的?他看到了什么?可以邊讀邊畫。
2、他又有什么新的玩法了,看到了什么?誰來讀讀?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思考
(1)指導讀好“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鏡”, “又”字說明什么?
(2)“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指導讀出蚊子的腿和兔子腿的對比。
(3)指導讀好“他用顯微鏡觀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真了不起,老師敬佩他,一個看門人,他自己玩放大鏡就發(fā)現了一個這樣神奇的世界。
五、學習第五段
1、列文虎克玩出什么大名堂了?這個大名堂是什么?
板書:發(fā)現
2、通過課后的資料袋簡單介紹微生物的作用。
3、你還從哪里看出是大名堂?在當時的人們也像我們一樣被列文虎克和他的玩具吸引,英國的女王、俄國的沙皇千里迢迢來了。什么是千里迢迢?
列文虎克是一個看門人,女王和沙皇的權利是至高無上的,而且英國和俄國離荷蘭可不止千里遠,就因為這玩具,女王和沙皇從那么遠的地方來拜訪一個看門人,看看這玩具和這小人國的吸引力大吧?這都是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
六、回顧全文,比較你的玩與列文虎克的玩有哪些不同?
七、拓展練習
相信這節(jié)課同學們都有了啟發(fā)和收獲,動腦筋把你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獲寫一寫吧。
八、板書設計:
15、玩出了名堂
喜歡 耐心 思考
發(fā) 現
九、課后反思:
1、本節(jié)課采用多種形式的地讀,并充分交流閱讀收獲,給學生機會,目的是掌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2、關注了不同層次的學生,鼓勵學困生做到最好。
3、很遺憾由于時間的關系,沒有讓學生充分的體會“玩”的不同。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工作的清閑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fā)奇想,把兩片放大鏡片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fā)現,隨后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fā)現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一個“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在不經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
這篇課文緊扣觀察的專題,目的是啟發(fā)學生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如能細心觀察,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可能會有所發(fā)現,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3、學習課文,了解列文虎克是如何在玩中做成放大鏡的。
3、布置預習任務,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匯報預習情況。
2、了解列文虎克是如何在玩中做成放大鏡的。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掌握課前預習的方法,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
教學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搜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詞語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爸爸媽媽是怎么對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2、學生交流。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4、學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5、理解“名堂”。教師同時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誰玩出了名堂?他玩的是什么?他玩出什么名堂?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情況。
1、教師出示預習要求:
。1)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2)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3)本課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學生自主讀書。
3、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2)出示新詞,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的。
。3)小老師教生字,開火車熟悉生字。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領悟玩法
1、多遍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2、畫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學生再讀。
3、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4、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發(fā)現該用什么語氣朗讀這一自然段。(贊賞的`語氣)
四、課堂練習,當堂展評
1、練習寫生字。
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3、當堂展評。
五、課后作業(yè)
1、預習: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
2、搜集并閱讀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板書設計:
玩鏡片做成放大鏡
玩出了名堂
玩放大鏡做成顯微鏡
教后反思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玩鏡片玩出了名堂,發(fā)明了顯微鏡,并通過顯微鏡發(fā)現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讓學生讀,邊讀邊思考,從讀中感悟,進一步去理解課文,養(yǎng)成平時注意細心觀察,留心觀察的習慣,可能會有所發(fā)現。
課文的重點段落是3、4自然段,寫了列文虎克玩是怎樣一步一步地玩出了名堂。為了使學生體會到列文虎克的玩中充滿了觀察與思考,我抓住了“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這句話,讓學生想象列文虎克是怎樣磨的,通過學生的想象,知道列文虎克的玩不是簡單的玩,而是很用心的玩。在列文虎克發(fā)明顯微鏡的部分,我通過課件展示了兩片放大鏡和一架簡單的顯微鏡,讓學生充分的想象,這中間又經歷了多少的努力。學生回答的比較好,說出了列文虎克需要思考,動手,觀察才能做出顯微鏡。這部分學生的體會和理解還是不錯的。但在學習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個性閱讀的意義還在于: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傾聽不同的聲音,見識各種各樣的觀念。而我在實際操作中卻忽視了這一點,以致在理解課文氣氛比較沉悶。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思想產生碰撞,自然會產生一些個人體驗。當然,學生的個性閱讀得出的結論有時難免有不大成熟或不夠完善的地方。對于體驗中的局限性,我不應輕易否定,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給予學生犯錯誤的權利,讓學生意識到“與其重復一句正確的話,還不如試著說一句錯誤的話”。
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談的多,朗讀的較少。在抓列文虎克善于觀察、用心思考這個重點的時候,我注重了讓學生通過想象,思考來體會列文虎克的玩是充滿了觀察和思考的玩,而正是這樣,他才能從簡單的玩鏡片出發(fā)玩出了大名堂。學生的理解較好,在此基礎上,我卻沒有讓學生再次充分地讀文,在讀的過程中加深體會,用朗讀來表現自己的理解。學生的讀缺少閃光點,缺乏自己個性理解。這是這節(jié)課中很大的一個敗筆。也給我自己提出了一個研究學習的目標:對于這種情感性較弱,說理性較強的文章,如何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如何讓他們在朗讀中得到啟發(fā),獲得獨特的感受,并將這種感受用朗讀表現出來。我將進行不斷的學習和嘗試,使自己所能掌握的課型更加寬廣。
總之這節(jié)課還有很多的不成熟,有許多反思的地方,也顯現出了自身的不足。我將從不足出發(fā),通過學習鍛煉,使自己能夠有所進步。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
2.過程與方法: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1.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在游戲和在玩中會到了哪些樂趣。
2.同學們在自己的玩中體會到了樂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學們想知道是誰玩出了什么名堂嗎?請聽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師生動地講故事)
二、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學生采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
會認的字:閱、固、調、皇、俄、拜
會寫的字:堂、鏡、閑、待、閱、腿、隨、調、簡、拜、訪、具
1.其中“調”“待”是多音字,在課文中分別讀tiao、dai;還可以讀diao。(調動)dai(等待)。
2.注意引導學生區(qū)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與“!薄ⅰ扮R”與“境”、“訪”與“坊”;
3.注意“拜”起筆是撇不是橫,右邊是四橫不是三橫,“具”的里面是三橫,不要少寫一橫。
4.比較“閑” 與“閱”、“閉”,“腿” 與“隨”,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他們分清楚。
5.同學們在玩中的發(fā)現能夠談談嗎?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三、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職業(yè)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四、作業(yè)
生字組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
堂、鏡、閑、待、閱、腿、隨、調、簡、拜、訪、具
二、 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內容。
1.課。文有幾個自然段?(五個自然段)
2.哪幾自然段講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
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三、四自然段)
4.分組討論從哪幾個方面寫列文虎克是怎樣玩出了名堂的?
從三個方面
(1)一邊看門,一邊磨鏡片,玩放大鏡;
(2)玩放大鏡,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發(fā)明了顯微鏡;
(3)接下去寫的是在玩顯微鏡的過程中發(fā)現了微生物。
5.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你認為這是為什么?(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說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三、小練筆
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啟發(fā)和收獲,讓學生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要鼓勵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寫出自己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獲,但要注意這是小練筆,不能拔高要求。
板書設計:
玩出了名堂
列文虎克—玩鏡片—做放大鏡—
玩放大鏡—做顯微鏡—發(fā)現微生物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會認六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調節(jié),顯微鏡”等17個詞語。
2初步了解文章大意,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說出課文第三自然段中列文虎克的玩法。
4初步感悟列文虎克在玩中善于觀察。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剛剛的課間10分鐘,老師看到同學們玩的很開心,誰能說說自己平日時最喜歡玩什么?
同學們都說的很好!大家喜歡玩的花樣還真多,但有人在玩的過程中有了重大發(fā)明,你們相信嗎?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玩出了名堂》。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說些什么?有什么想問的?
(1)、誰玩出了名堂?
(2)、玩什么玩出了名堂?
(3)、是怎么玩的?
(4)、玩出了什么名堂?
2、你們提的問題很有水平,要想解決問題我們先將課文讀通讀順,讀準字音,遇到長句子和難讀的句子先把它畫下來,多讀幾遍,開始吧!
3、識字教學
(1)課文中出現的生字你會讀了嗎?
[課件出示]生字(帶拼音)
、傥艺堃恍〗M的同學開火車讀一讀,其他的同學認真聽,聽聽他們有沒有讀錯的。讓我看看那一小組的同學最精神了,老師看到你們這一小組很有精神,背挺得直直的,你們來開火車讀一讀,把你們的精神展示給后面的'聽課老師看看。
、谌帻R讀
(2) [課件出示]生字(去拼音)
現在呢,哪位同學愿意當一回小老師帶大家讀一讀的。
(3)[課件出示]詞組
這些詞你們會讀嗎,我想請一位同學讀讀第一行,其他同學認真聽,如果你覺得他讀對了,就跟讀一便,如果你覺得他讀錯了,就馬上把你的小手高高的舉起來。
(4)多音字教學[課件出示]看[kan]守待[dai]著磨[mo]鏡片
同學們,發(fā)現沒有,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特點?那你知道他的另一個讀音嗎?組組詞看看。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剛剛我們與生字交了朋友,現在請你們把生字放回課文中再讀一讀
2、現在,誰能解答同學們剛才提出的那些問題?(回答1、2兩個問題)
你能把你找到的句子大聲地讀一讀嗎?
(生讀)“荷蘭的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
3、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那他是怎么玩鏡片的?請大家默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找表示“列文虎克玩鏡片”的句子。
(“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4、從這個句子中看出列文虎克的玩與平時大多數人的玩有什么區(qū)別?他在做放大鏡時,哪一點讓你特別佩服?
(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作成放大鏡。)
(1)、你發(fā)現的真快,你很快就找出了列文虎克的玩與平時大多數人的玩的不同。
(2)、他是怎么磨的?
(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
(3)、想象一下,如果是你來磨鏡片,把厚玻璃磨薄,容易嗎?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容易嗎?
(4)、同學們,伸出你們的手做一做磨鏡片的動作,(生做動作)如果老師要求你重復這個動作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或者更長的時間,此時你們心里會想些什么?把你的想法說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5)、竟然這么的不容易,那列文虎克為什么還要磨鏡片呢?大家一起把它讀出來。
(他想用來看細微的東西,或者閱讀字很小的書籍。)
(6)、也就是列文虎克的玩是隨意玩的嗎?(不是)
(7)、是啊!列文虎克做放大鏡不是隨意的,而是有目的的,盡管一直重復磨鏡片的動作是一件很枯燥的事,而且要花費很多的時間,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去堅持啊!那么,現在這段文字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預期來讀呢?
(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用佩服、贊賞的語氣讀)
四、總結
列文虎克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呢,今天我們就隨列文虎克玩到放大鏡為止,下節(jié)課我們接著玩。
五、機動(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
2、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3、仔細觀察發(fā)現特點,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扮R、待、調、訪”為左右結構,左窄右寬,“拜”的右邊為四橫,“具”的里面是三橫。
4、學生寫字。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認識閱、固、調等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等17個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3、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和收獲。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或制成的電腦課件。
2、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的內容。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質疑導入
。、同學們,你們愛玩嗎?平時都玩些什么呢?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并讀題)讀題后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呢?(學生質疑,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是誰玩出了名堂?他喜歡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二、由疑而入,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
、耪垖W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遇到生字新詞、多音字多讀幾遍。
⑵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糾正字音,讀通句子。
。病W生交流。通過自讀,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在交流中可順便讓學生介紹一下搜集到的`列文虎克的有關情況。
三、逐段朗讀,探究發(fā)現
。、學習第一自然段:
、抛x一讀。指名讀、齊讀這一段。
⑵議一議。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你們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呢?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钦Z言引述: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就是在玩耍中產生的。荷蘭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們來進一步了解他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嗎?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⑴讀一讀。指名多人次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教師重點指導讀準多音字的讀音。
⑵說一說。列文虎克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窍胍幌。從列文虎克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玩中做。
、嚷撓底约旱耐,談談你對列文虎克的這種玩法有什么看法?
、蓭е约核a生的情感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四、指導寫字
。、出示生字卡片堂、鏡、閑、待、閱。
。、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同桌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4、學生寫字。
五、課后作業(yè)
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薄⒙爩懮咸谜n學的生字新詞。
。、說一說列文虎克是怎么做放大鏡、玩放大鏡的。
二、逐段朗讀、探究發(fā)現
。、學習第四自然段:
⑴語言引述: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鏡,玩出了樂趣。那么在玩放大鏡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讓我們跟隨著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好嗎?
、谱x一讀:
這一自然段內容很長,我們采用分組輪讀的辦法來讀,第一排讀第一、二、三、四句,第二排讀第三、四句,第三排讀第五至八句。
再指名三位同學分讀這一自然段。
、且龑Оl(fā)現。讀了這么多遍,同學們對列文虎克的玩又有什么發(fā)現,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嗎?
、冉涣靼l(fā)現。讓學生說說列文虎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發(fā)現了什么。
、勺x到這里,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
⑹帶著敬佩的情感自由朗讀這一段。
。、學習第五自然段:
、抛x一讀。指名讀、齊讀這一段。
、普f一說。讀到這里,你知道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了嗎?引導學生閱讀資料袋中的資料,大致了解微生物,從而體會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很了不起。
、怯懈星榈乩首x這一自然段。
三、總結回顧
。、師問:讀了課文,你對玩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呢?
。病W生交流。
四、拓展延伸
。、古今中外,還有許多像列文虎克那樣在玩在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們能來說一說嗎?
。、小練筆:平常我們都愛玩,讓我們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吧。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簡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5課《玩出了名堂》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工作的清閑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fā)奇想,把兩片放大鏡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fā)現,隨后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fā)現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貫穿一個“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是在不經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實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
這篇課文緊扣觀察的專題,目的是啟發(fā)學生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如能細心觀察,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可能會有所發(fā)現,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yǎng)觀察事物的習慣。
【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擬達到以下目標】
。、會認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待、閱”5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场⒘私饬形幕⒖艘婚_始是怎樣磨鏡片的,想象他當時的想法。
【教學重點】
通過放手讓學生自讀了解課文內容,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準備】
。薄㈦娔X制作的生字課件。
2、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里的內容。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
。、學生交流。
。、教師導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yè)的行為,然而在科學史,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卻是在玩耍中產生的。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題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础W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怠⒔處熆蓪W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
⑴ 什么是“名堂”?
、 誰玩出了名堂?
、 他玩的是什么?
、 怎么玩的?
、 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喜歡的游戲和在玩中體會,即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這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另外,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也激發(fā)了濃厚的閱讀興趣。為一會兒的讀文打好基礎。〗
二、由疑而入,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
、 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遇到生字、新詞想辦法讀準。
、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糾正字音,讀通句子。
。病W生交流。通過自讀,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在交流中可以讓學生介紹一下搜集的有關列文虎克的資料。
〖放手讓學生自讀,允許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方式。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新詞,真正做到自主學習。讓學生把問題提出來,又把問題還給他們,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并且,充分的交流閱讀收獲是一個實效性很強的學習方式!
三、逐段朗讀,探究發(fā)現
。薄W習第一自然段:
、 讀一讀。指名讀、齊讀這一段。
、 議一議。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 語言引述: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就是在玩中產生的。下面,我們就來進一步了解他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嗎?
〖給學生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以自主學習成果激勵成功學習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病W習第二、三自然段:
、 讀一讀。指名多人次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教師重點指導讀準多音子的讀音。
、 說一說。列文虎克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 想一想。從他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 聯系自己的“玩”,談談你對他的這種玩法的看法。
、 帶著贊賞的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讀是理解課文的扎實有效途徑,真正做到在讀中感悟。時時把“玩”與“名堂”緊密聯系在一起!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卡片“堂、鏡、閑、待、閱”。
。、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仔細觀察發(fā)現特點,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础W生寫字。
〖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寫字基礎。因此,鼓勵他們交流識字方法、引導他們觀察發(fā)現結構特點。發(fā)揮其積極性和自主性!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講的是荷蘭人列文虎克喜歡玩鏡片,利用看守大門的清閑磨鏡片,做成放大鏡,在玩放大鏡時突發(fā)奇想,把兩片放大鏡放一起有了驚人的發(fā)現,隨后做成一架簡單的顯微鏡,進而發(fā)現了一個全新的微生物世界。
全文貫穿一個“玩”字,透視出列文虎克在玩的過程中善于觀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驚世界的名堂。課文緊扣單元專題,目的是啟發(fā)學生在平時的玩耍、游戲中,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才能有所發(fā)現,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yǎng)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目標
1、會認六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jié)、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fā)明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f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觀察能力,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寫一寫自己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fā)明了顯微鏡和發(fā)現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fā);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難點: 列文虎克發(fā)現的微生物到底是什么樣的?里面的“居民”是誰?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流程
1、師生交流,導入新課
2、初讀課文,粗知大意
3、精讀課文,體味內涵
4、師生互動,突破重難點
5、小結學法,引導仿寫
6、歸納總結,明確中心
7、首尾照應,拓展思維
8、讀寫結合,延展課后
請學生就“玩”這個話題談談自己喜歡玩什么以及玩中的發(fā)現,順勢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讀準字音,并思考課文講了誰的什么故事?
1、課件出示問題:列文虎克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請學生帶著問題精讀課文,
2、教師巡回檢查
1、請學生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部分寫出了列文虎克玩出了名堂?
2、讓學生細讀3、4自然段,說說列文虎克怎么玩的,有什么發(fā)現?教師順勢播放課件并板書:
放大鏡看細微物、字
放大鏡(兩片)物體更大
顯微鏡 發(fā)現微生物
3、引導學生明白“小人國”“居民”中引號的意思,并順勢帶領學生觀看課件:走進微生物世界
4、讀第五自然段,體會這一發(fā)現影響之巨大,聯系上下文理解“千里迢迢”等重點詞意。
文中寫了列文虎克三次玩放大鏡,寫法相同,請學生總結出寫法:
先寫玩什么,再寫怎么玩,最后寫玩中的發(fā)現。
列文虎克為什么能玩出這么大的'名堂呢?引導學生結合單元專題談出自己所受的啟示。
板書:善于觀察
勤于思考
1、結合列文虎克的故事,讓學生談談對課文第一自然段說法的理解,并引申談談其他人在玩耍中的發(fā)現、發(fā)明與創(chuàng)造。
2、也可以談談自己的發(fā)現
課件出示:拓展練習
在平時我們都愛玩,請把你玩中的發(fā)現或收獲寫下來吧
學生自由談談自己喜歡玩什么,怎么玩的以及玩中的發(fā)現。
自由讀文,歸納故事大意
帶著問題精讀課文,用“——”將問題答案畫在書上,同桌交流
學生讀文,找出課文的重點部分
學生再讀3、4自然段,依次說出列文虎克的幾次玩法和發(fā)現,并通過觀看電腦課件了解微觀世界和微生物世界。
學生再讀三四自然段,總結出學法。
學生各抒己見,談出自己所受的啟示
緊扣單元專題和課文中心,談自己的看法第四單元。
學生記下作業(yè)
扣住“玩”字,與學生交流,巧妙引出課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初讀課文基礎上,了解課文大意為下文學習做好鋪墊
用一個貫穿全文的問題引導學生精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圍繞貫穿全文的主線,師生互動,引導學生交流自主探究結果,借助課件幫助學生突破課文的重點和難點
學以致用,指導習作
讓學生通過思考、分析,明確本文教學目的,聯系單元專題,引導學生留心觀察身邊事物
回到說理性極強的第一段,聯系單元專題,讓生重新認識“玩”,啟迪學生養(yǎng)成玩耍時留心觀察的習慣
以教材為例,向課外延伸,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板書設計
15、玩 出 了 名 堂
荷蘭列文虎克 放大鏡看細微物、字
寫法:怎么玩 (兩片)放大鏡物體變更大
玩中發(fā)現顯微鏡發(fā)現微生物(新)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14
學習目標
①認識“閱、固、調”等6個生字。會寫“堂、鏡、閑”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等17年詞語。
、诶斫庹n文內容,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蹖憣懽约和嬷械臉啡ず褪斋@。
課前準備
、偕衷~卡片或制成的電腦課件。
②師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關資料,拓展“資料袋”的內容。
第一課時
談話揭題,質疑導入
、偻瑢W們,你們愛玩嗎?平時都玩些什么呢?
②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并讀題)讀題后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呢?(學生質疑,可能會提出以下問題:是誰玩出了名堂?他喜歡玩什么?他是怎么玩的?玩出了什么名堂?)
由疑而入,整體感知
、賹W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
a.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遇到生字新詞、多音字多讀幾遍。
b.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糾正字音,讀通句子。
、趯W生交流。通過自讀,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在交流中可順便讓學生介紹一下搜集到的列文虎克的有關情況。
逐段朗讀,探究發(fā)現
①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指名讀、齊讀這一段。
b.議一議。玩耍常常被認為是浪費時間的行為,你們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呢?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c.語言引述:在科學史上,有許多偉大的發(fā)現就是在玩耍中產生的。荷蘭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們來進一步了解他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嗎?
、趯W習第二、三自然段。
a.讀一讀。指名多人次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教師重點指導讀準多音字的讀音。
b.說一說。列文虎克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想一想。從列文虎克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玩中做。
d.聯系自己的“玩”,談談你對列文虎克的這種玩法有什么看法?
e.帶著自己所產生的情感朗讀第二、三自然段。
指導寫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堂、鏡、閑、待、閱”。
、谛〗M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弁捞嵝褜懽肿⒁馐马棧榻B寫字經驗。
、軐W生寫字。
課后作業(yè)
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復習回顧
、俾爩懮咸谜n學的生字新詞。
、谡f一說列文虎克是怎么做放大鏡、玩放大鏡的。
逐段朗讀、探究發(fā)現
、賹W習第四自然段。
a.語言引述: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鏡,玩出了樂趣。那么在玩放大鏡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讓我們跟隨著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好嗎?
b.讀一讀。
這一自然段內容很長,我們采用分組輪讀的辦法來讀,第一排讀第一、二、三、四句,第二排讀第三、四句,第三排讀第五至八句。
再指名三位同學分讀這一自然段。
c.引導發(fā)現。讀了這么多遍,同學們對列文虎克的玩又有什么發(fā)現,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嗎?
d.交流發(fā)現。讓學生說說列文虎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發(fā)現了什么。
e.讀到這里,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
f.帶著敬佩的情感自由朗讀這一段。
②學習第五自然段。
a.讀一讀。指名讀、齊讀這一段。
b.說一說。讀到這里,你知道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了嗎?引導學生閱讀“資料袋”中的資料,大致了解微生物,從而體會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很了不起。
c.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總結回顧
、賻焼枺鹤x了課文,你對玩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呢?
、趯W生交流。
拓展延伸
①古今中外,還有許多像列文虎克那樣在玩在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們能來說一說嗎?
、谛【毠P:平常我們都愛玩,讓我們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15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玩嗎?說說你們都喜歡玩些什么?同學們說的玩?梢允刮覀兊纳硇牡玫椒潘桑梢允刮覀儚闹械玫皆S多的快樂。而有些人的玩耍比我們的玩耍更有意義,因為他們在玩耍中有了新奇的發(fā)現,有了新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他們是真正的玩出了名堂。
(板書課題:15玩出了名堂)荷蘭的列文虎克就是其中的一位。下面,我們來進一步了解他喜歡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整體感知
。、根據自讀提示自讀課文:
自讀提示:
、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
、 思考: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認讀詞語。
。场 思考: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讀中感悟,理解體驗
。、列文虎克是怎樣玩鏡片的?在玩鏡片的過程中都有哪些新的發(fā)現?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劃出列文虎克玩鏡片的語句,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鏡,玩出了樂趣。那么在玩放大鏡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讓我們跟隨著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一下。
抓住以下要點:
、庞行碌南敕ǎ喊褍善糯箸R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
、朴行碌耐娣ǎ阂黄糯箸R固定,另一片可以隨意調節(jié)。
⑶有新的發(fā)現:看到了一個平時看不到的“小人國”世界。
3、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
出示圖片資料,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發(fā)明的顯微鏡以及發(fā)現的微生物資料。
。础⒖偨Y過渡:列文虎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請同學們自讀后面的內容。
四、表達感悟,拓展延伸
1、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fā)現以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可多人次談,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畫龍點睛地點撥、肯定)
。病⒘形幕⒖藶槭裁茨軌蛲娉鲞@么大的.名堂?他的玩耍和我們的玩耍有什么不同?
。、同學們平常都愛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獲和啟發(fā),也得到不少的樂趣。下面交流一下我們玩中的收獲好嗎?
五、總結全文
布置作業(yè): 必做題:
。、抄寫課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選做題:
平常我們都愛玩,讓我們來寫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吧。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05-31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02-02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04-07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15篇03-05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15篇)03-05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通用15篇03-10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集合15篇)03-10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匯編15篇03-10
玩出了名堂教學設計集合15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