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的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微課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微課的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發(fā)生在偉人身上的故事,也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人文因素很濃。文章主要寫偉人成吉思汗在一次狩獵時因口渴難忍,四處找水解渴,當他艱難地找到水后,鷹四次撞翻他的杯子,成吉思汗氣急敗壞射死了鷹,當他發(fā)現(xiàn)鷹是他的救命恩人時懊悔莫及,頓悟永遠不要在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的道理。
學生分析:
文中故事離學生的實際較遠,但文章的故事性很強,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感人,可讀性也很強,因此,讓學生充分地讀、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鷹撞翻的心情變化是本課教學的好方法。
教學目標:
抓住鷹四次撞翻杯子的動作及成吉思汗的心情變化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抓住鷹四次撞翻杯子及成吉思汗的心情變化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學習心情的描寫。
教學設想:
貫穿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感悟,在合作學習中體驗情感;通過想—說—讀—批—講—填等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變學會為會學。
教學過程:
師:同學們,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成吉思汗和鷹》,這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
首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9—18自然段,,找出描寫鷹四次撞掉水杯的動作和成吉思汗心晴變化的語句,用符號全畫出來。然后讀一讀,想一想,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把你的體會簡單的批注在書旁。生:默讀課文。師巡視了解。
師:下面看同學們和老師找的一樣嗎?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鷹第一次撞翻水杯的經(jīng)過,重點體會一下鷹的動作“打”,然后想一想,這時成吉思汗心里會怎樣想。(課文中說是他寵愛的鷹干的,第一次他會生氣嗎,由于是寵愛,所以不會)師:成吉思汗此時心里也許會這樣想:難道是他不小心。師板書“沒有生氣”。
師:第二次呢?鷹又是怎么做的?請同學們讀一讀,鷹這次又撞掉了水杯,這時成吉思汗有點生氣了,為什么,他這時心里會怎樣想呢?
到了第三次,同樣的情況又發(fā)生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重點讀一讀紅色的字,想一想成吉思汗此時的心情,假如這只鷹會說話的話,它又會對他的主人說什么呢?請同學們補充這個句子。同學們齊讀成吉思汗說的話,要把他生氣的'樣子讀出來。
師:最后一次,鷹又撲掉了水杯,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成吉思汗此時的心情,在這種情緒下,他的反應是什么呢?(他摘下彎弓,仰天向老鷹射去,只見老鷹在空中一抖,慘叫一聲落了下來,血流滿地,死在主人的腳下,這就是你的下場。)下面我們一起來填一下這張表格:
附表格:
鷹的動作
成吉思汗的表現(xiàn)
第一次
打掉
沒有生氣
第二次
撞掉
有點生氣
第三次
撞翻
真的生氣第四次
撲掉
氣急敗壞
他在盛怒之下,殺了自己寵愛的鷹?墒钱斔l(fā)現(xiàn)真相時,他的反應什么呢?
他忘記了口渴,回頭呆呆地看著躺在巖石下的那只可憐的、死去的鷹。
從這些紅色和藍色的詞句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成吉思汗的懊悔,可惜、氣自己的感情變化。作者在這里運用了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生動形象地給我們展現(xiàn)了成吉思汗當時的情感變化。最后他從這件事中總結出了一個教訓,那就是:永遠不要再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最后,我再送同學們四句話,那就是沖動是魔鬼;吃一塹,長一智;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相信這四句話,對你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
微課的教學設計2
一、教學設計思路
地理學習方法之一是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地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可以服務于生活。利用某些生活現(xiàn)象可以很直觀地解釋地理問題,讓知識更貼近學生的認知,這樣會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土地鹽堿化現(xiàn)象是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生態(tài)破壞的表現(xiàn)之一,題目中考察的重點內容之一。在一次講題過程中,說到土地鹽堿化的形成過程,我已經(jīng)利用板圖講解了鹽堿化的形成過程,但學生感覺還是有點抽象。我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羽絨服時若是沒沖洗干凈的話,羽絨服表面會有白色殘留,這和土地鹽堿化的形成原理相同,借助這個生活中的現(xiàn)象更利于學生接受知識。所以本微課作品就利用實驗讓學生很直觀地認識到鹽堿化,再通過動畫分析鹽堿化的形成過程。通過鹽堿化形成過程的學習,鹽堿化的成因自然很容易就總結了出來,有了成因分析,鹽堿化的防治措施也就不難得出。最后有利用華北地區(qū)和濱海地區(qū)鹽堿化成因這個測試題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這個微課不僅想讓學生掌握鹽堿化問題,更想通過實驗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引導學生形成觀察生活現(xiàn)象的'習慣,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最后讓學生關注鹽堿化問題,注重環(huán)境保護,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為我們學習選修教材《環(huán)境保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明確土地鹽堿化的概念;
2.通過土地鹽堿化的形成過程掌握其成因和主要的防治措施;
3.明確我國土地鹽堿化的主要分布區(qū)。
。ǘ┻^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學習生活中的地理的能力。
2.通過引導學生讀我國土地鹽堿化分布區(qū)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
3.通過土地鹽堿化成因和防治措施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土地鹽堿化的學習使學生關心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和保護問題,增強環(huán)保意識,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土地鹽堿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難點:土地鹽堿化的形成過程及成因
四、教具安排:實驗視頻多媒體課件flash動畫
教學過程
[導入]
大家好,我是陜西省周至中學的羅曼老師。華北平原地處我國北方地區(qū),由黃河、淮河、海河沖積而成,所以又稱黃淮海平原。這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自農(nóng)業(yè)發(fā)達。但現(xiàn)在,華北平原某些地區(qū)特別是到了春季,土壤表面覆蓋著似雪的“白霜”,像是撒了一層鹽,曾經(jīng)的沃野變?yōu)椤胞}田”。我們把這個現(xiàn)象稱為“土地鹽堿化”。什么是土地鹽堿化?它是如何形成的?該如何治理?本節(jié)地理課我們來談一談土地鹽堿化。
[講授新課]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ㄕ故窘虒W目標)
一明確土地鹽堿化的概念;
二通過土地鹽堿化的形成過程掌握其成因和主要的防治措施;
三明確我國土地鹽堿化的主要分布區(qū)。
一、土地鹽堿化的概念
土壤鹽堿化又稱土壤鹽漬化,指土壤表層含鹽量過高(超過0.3%),使農(nóng)作物低產(chǎn)或不能生長。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鹽漬化過程稱為土壤次生鹽堿化。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驗來認識一下土地鹽堿化現(xiàn)象。
。úシ艑嶒炓曨l)
二、土地鹽堿化的形成
海綿表面白色殘留物的形成與土地鹽堿化的形成原理相同,F(xiàn)在我們通過動畫來看一下鹽堿化的形成過程:
地表水下滲,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土壤中的無機鹽類溶于水中。在強烈的太陽光照射下,土壤中的水分由于毛細作用上升到地表進而蒸發(fā),可溶性鹽類隨水向土壤表層移動,并積累下來。日積月累,土壤含鹽量逐漸增加,形成鹽堿土。
三、土地鹽堿化的成因
通過上面的動畫,我們不難看出強烈的蒸發(fā)和地下水位高是土地鹽堿化形成的重要因素,如果沒有強烈的蒸發(fā)作用,土壤表層就不會強烈積累鹽分。除了這個原因以外,土地鹽堿化的主要成因還有:
盆地和洼地地形。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鹽分,盆地、洼地有利于水分和鹽分的匯集,且這些地方排水不暢,鹽分不易流失,當水分蒸發(fā)后便留下鹽分,形成鹽堿地。
不合理的農(nóng)業(yè)灌溉。灌溉不當,是土壤次生鹽堿化形成的重要原因。我國部分地區(qū),農(nóng)業(yè)灌溉仍以大水漫灌為主,大量的灌溉水下滲引起地下水位升高至接近地表,再加上強烈蒸發(fā),就可能引起土壤鹽堿化。
沿海地區(qū)的海水入侵,也容易引起土壤鹽漬化。用受海水入侵影響的地下水來灌溉農(nóng)田,土壤中大量的水分蒸發(fā)或排放后,鹽分就在土壤表層或土壤中蓄積起來,導致土壤發(fā)生鹽堿化。
我國鹽堿化土地主要在華北平原、東北平原、西北內陸及濱海地區(qū)。
。ǔ修D)鹽堿化,會引起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危害生物生長發(fā)育。它已成為耕地退化的重要殺手之一。所以鹽堿化的防治已經(jīng)成為耕地保護的重要課題之一。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如何防治鹽堿化。
四、土地鹽堿化的防治
1.水利改良措施。例如改大水漫灌的方式為滴灌或噴灌方式,這樣既可以防治鹽堿化,又可節(jié)約水資源,再如通過井排井灌的方式來淋洗土壤鹽分和降低地下水位;
2.農(nóng)業(yè)改良措施?赏ㄟ^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方式、輪作、間種等來防治。
3.化學改良措施。我們也可以施用石膏、亞硫酸鈣等物質來中和土壤鹽分。
4.生物改良措施。例如,植樹造林,在鹽堿地中種植耐鹽植物和牧草,在農(nóng)田中施綠肥等方式來改善土壤。
最后我們還可通過引淡淋鹽、農(nóng)田覆蓋等方式達到目的。不同的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不同,鹽堿化的主要成因不同,在防治過程必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鹽堿化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合理開發(fā)利用土地,注重防治,鹽田最終會恢復為良田。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圖片和實驗了解了鹽堿化現(xiàn)象,通過動畫總結了鹽堿化的四個成因,通過讀圖明確了我國鹽堿化土地的四個主要分布區(qū),最后總結了鹽堿化的四個防治措施。對于本節(jié)內容,大家都掌握了嗎?讓我們去演練場一試身手吧!
微課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的達成:
懂得通過人物的外貌描寫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特征。
能力目標的達成:
在老師的重點講解下,學會描寫人物外貌的基本技巧,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提升習作水平。
情感目標的達成:
通過微課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的積極性、自主性。
教學背景:
這堂課教學的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有著五年的寫作功底,積累了一定的詞語,但是,文章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強,千篇一律,沒什么特色。怎樣通過外貌的描寫就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外貌描寫要注意什么?如何抓住人物特征進行細致地描寫?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卻是有難度的。希望通過這短短的視頻,緊緊抓住外貌描寫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激發(fā)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教學重難點:
人物描寫需要掌握的幾個要點:有順序、抓特點、用修辭、積詞語。
學會觀察人物的特點。
教學策略:
由于是采用“一對一”的學習方式,教學方法簡單,重點突出,簡單易懂,教學的有效性高。老師總結描寫方法,直接傳授習作技巧,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從而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一、了解含義。
什么是外貌描寫?外貌描寫就是對人物的外貌特征進行描寫,突出人物的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喜好。(微點評: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明確本次微課目的。)
二、掌握方法。
方法一:描寫有一定的順序。
片段對比,思考喜歡哪個片段描寫?為什么?
出示兩個片段:
。1)門一開,班主任領進一位女生。她長得很好看,衣著樸素!拔医行←,請多關照!焙唵蔚拈_場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邊,以后我們成了同桌。
。2)門一開,班主任領進一位女生。她中等個兒,梳著兩根羊角辮,黑里透紅的臉上,有一對明亮的眼睛。穿著一身洗的褪了色的學生裝,褲子的膝蓋處還綴著兩個像眼睛一樣的補丁!拔医行←,請多關照!焙唵蔚拈_場白后,她被分到我的旁邊,以后我們成了同桌。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第二個片段里對人物的外表進行了透徹地分析,從整體到局部,從上至下,讓讀者一下子就記住小麗。
總結:人物片段描寫首先要注意順序,從整體到局部,從上至下。(微點評:從片段中尋找差異,迅速掌握觀察的順序。片段簡單易懂,適合微課方式的學習內容。)
方法二:抓住人物特點。
1、游戲:“猜猜他是誰?
出示三個片段,讓學生猜一猜描寫的是誰?
。1)只見他黑臉短毛,長嘴大耳,圓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衣服,系一條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齒釘耙。
。2)他有三頭六臂,脖子上套著乾坤圈,腳踏風火輪,威風八面。
。3)他身穿金光閃閃的戰(zhàn)袍,頭戴金冠,手持從東海龍宮掠來的金箍棒,顯出一副威武霸氣的樣子。一對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鏟除一切妖魔的決心。渾身透露出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沒錯,就是豬八戒、哪吒、孫悟空。因為這三段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這點是最重要的,就像畫漫畫一樣,要能夠讓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誰,那是因為作者僅僅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進行夸張化,寫作文也是一樣的。
總結:外貌描寫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人物的特點。(微點評:選取學生熟悉的人物,更便于學習人物描寫的技巧——抓住人物特點。)
2、練習鞏固:診斷毛病。
出示片段:走到鏡子前面看一看:濃密的眉毛下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還有一張紅紅的小嘴巴能說會道,這就構成了一個這樣的我。
分析:外貌描寫模式化,沒有突出特征
修改:我呀,小頭長臉像母親,濃眉大眼像父親。不夠白凈的臉上有許多褐色的雀斑。由于讀書寫字的姿勢不正確,我成了近視眼,這不,最近我的鼻梁上又多了一副眼鏡。別看我不漂亮,我可從來沒為我的容貌煩惱過。
總結:抓住外貌特征具體描寫,文章不僅形象生動,讀者對主人公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微點評:在前面簡單而有針對性的學習后,學習分析片段并進行適當?shù)难a充,讓文段更具體。有了之前的鋪墊,學習者會有更多的想法。)
3、片段賞析(一):
。1)金豆才七歲,頭發(fā)披散著,垂到脖子邊,見人就羞得把頭低下去,或者跑開了又悄悄地望著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覺時猛然叫一聲來嚇唬你。
(2)她大概叫瑯瑯,一頭柔軟的卷發(fā),凸額頭、塌鼻梁,穿一件紅底白點小罩衣,總是不聲不響,像個靜默的小哲學家似的。
。3)女兒長得像她娘,眼睛長得尤其像。白眼珠鴨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時如清水,閃動時像星星。
總結:抓住特點的外貌描寫能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從以上三個片段我們發(fā)現(xiàn)金豆是個怕羞但天真、活潑的小女孩;瑯瑯則是個非常文靜的小孩子;而片段三的小女孩應該非常聰明。
4、片段賞析(二)
除夕晚上,兒子、孫子都來到她身邊,她滿臉皺紋都舒展開了,就像盛開的.菊花瓣,每根皺紋里都洋溢著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兒病倒了,她臉上珠網(wǎng)般的皺紋更深了,兩道眉毛擰成的疙瘩鎖到一塊兒了。
她望著老伴兒的遺像,嘴唇微微抖動著,刀刻般的皺紋里,流淌著串串淚珠。
總結:人物的外貌描寫不僅能體人物的性格特點,還能反映人物的內心情感。仔細欣賞一下三個片段。你能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嗎?(微點評:選取了表現(xiàn)人物性格明顯的片段,讓學生知道外貌描寫不僅是外貌的描述,更能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與之前的片段不同的是,體現(xiàn)出更深的層次。)
方法三:妙用修辭手法
片段對比,突出運用修辭的優(yōu)勢
運用前:你也帶孩子,人家也帶孩子,你帶的孩子又臟又瘦,人家?guī)У暮⒆佑职子峙帧?/p>
運用后:你也帶孩子,人家也帶孩子,怎么你帶的就跟才從垃圾堆揀出來的似的,人家?guī)У木拖癫艅儦さ碾u蛋心子,又白又光鮮。
總結: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更生動形象、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微點評:讓學習者知道,適當運用修辭手法能使人物更形象。教學目的明確,片段的選取有針對性。)
方法四:積累詞語
出示描寫人物各部分特點的成語,有描寫臉部、頭發(fā)、身材等,為學生提供參考。(微點評:不僅能給學習者提供適當?shù)馁Y源,也讓他們能積累一定的學習素材。)
三、歸納提煉
希望你擁有一雙發(fā)現(xiàn)個性的眼睛去觀察生活,有一支神筆去描繪生活,都有一顆盲人似的心靈去感悟生活,這樣我們的文章就會多姿多彩形象生動。(微點評:用鼓勵的話語結束本次微課學習,希望學習者能以積極的、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習作當中,掌握描寫人物的基本技巧。)
教學總結:
微課的教學設計4
設計思路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多數(shù)學生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合理運用長度單位。但“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比較抽象,學生學習起來有些困難;并且由于學生生活在鋼筋水泥建成的“牢籠”內,生活范圍狹小,很少有機會到空曠的地方活動,加之學校校園面積和操場面積很小,學生缺少建立千米表象的現(xiàn)實條件。所以,教師只能充分挖掘學生生活中有限的生活經(jīng)驗,通過合理的想象活動,建立千米的表象。
教學目的
初步感知1千米有多長,
。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估測意識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千米長度的表象
教學過程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簧衩丶钨e,大家請看————出示孫悟空的圖片。他有一個能上天入地的武器是什么?你覺得用哪個長度單位表示它的長度比較好?金箍棒無限延長,請問現(xiàn)在用哪個單位描述金箍棒比較好
2、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學生喜聞樂見的孫悟空金箍棒變化的情境,創(chuàng)設一種能夠調動學生先前經(jīng)驗、促使學生“思維參與”的探究氛圍,引領學生喚醒對已有長度單位的感知,搭建已有知識基礎和新知之間的'橋梁;為接觸新知識做預熱】
3、請同學們張開雙臂估一估大約有多長?(1米)站成100米長的隊伍需要幾個人?1000向你們這么大的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約有多長?(1000米)
4、播放學生熟悉路段1千米的視頻
5、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千米,我們來看一看。
。ū竟(jié)微課的內容是讓學生建立1千米表象,讓學生感知1千米有多長,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
微課的教學設計5
一、 教學目的
1、 通過節(jié)奏訓練,掌握延音線的運用,切分音節(jié)奏型
2、 通過學習能夠準確找到切分節(jié)奏型,并且正確視唱。
二、 教學重難點
延音線的靈活運用,切分音節(jié)奏型
三、教學準備
節(jié)奏型、示意圖
四、教學過程
1、 導入:大家看這個譜子,音符上面是一條向上或向
下彎曲的弧線,這個弧線叫什么?有什作用?
2、 新課
(1)這個符號叫作延音線,樂譜標記符號之一。其作用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相同音高的音符相連。那么拍值等于所有這些音符的總和。
看實例:這個1上面的線就叫延音線,這個1的音要連續(xù)演唱唱四拍。
(2)下面咱們看這個譜子 5 6 6 i 請同學們?yōu)檫@個樂譜劃上拍子,自己打拍子視唱一遍。
如果把中間相同的'音6用延音線連起來,又該怎么劃拍子?請同學們試一下劃出拍子來。
(3)同學們劃的拍子看和我一樣嗎? ∧ /
怎么打拍子?請跟我打一下(老師示范)。
這個音在一小節(jié)內書寫的時候也會變化為:
(4)總結
切分音是旋律在進行當中,由于音樂的需要,
音符的強拍和弱拍發(fā)生了變化,而出現(xiàn)的節(jié)奏變化。比如:一個音在弱拍時開始,而且延續(xù)到后面的強音的地方,打破了正常的強弱規(guī)律,使原來的強弱關系顛倒了,這種音形叫“切分音”。
其形成的格式如下:
①弱拍音延續(xù)到強拍位置;
、谛葜箯娕奈恢;
③弱拍音改為強拍。
(5)拓展:請同學們在歌曲《鳳陽花鼓》譜子中找出切分節(jié)奏,并打節(jié)奏正確演唱。
五 本節(jié)教學小結
通過本節(jié)我們學習掌握了一種新的節(jié)奏類型,節(jié)奏是一個音樂的靈魂 ,把握好節(jié)奏就能更進一步了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微課的教學設計6
微課基本信息
知識點名稱
紋樣的變形方法
學科類型與教學對象
美術 初一年級
上課時間長度
8分鐘
教學目標:領略自然中花卉的美,分析花卉紋樣的設計方法。
教學資源與環(huán)境:
廣州作為花城大家都十分喜歡花,花卉和花卉紋樣是大家都熟悉的主題,生活中經(jīng)常運用花卉紋樣做裝飾,教學各環(huán)節(jié)都貼近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欣賞各花的生長過程視頻。感受鮮花的美麗造型,引導學生以花為元素進行紋樣的設計。
二、發(fā)展
1.請學生仔細觀察圖例比較一下花卉紋樣與自然的花有什么不同,嘗試分析圖例中的紋樣運用了什么樣的變化方法?
2.教師分析自然花卉轉化到裝飾性紋樣的.常用變化設計方法:省略法、夸張法、添加法、幾何法等。
三、總結和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變化是紋樣設計的靈魂,是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紋樣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請以鮮花為創(chuàng)造素材,設計紋樣裝飾生活。
設計理念與特色:
“源于自然的啟示”是本課總的設計理念,自然的美是美術創(chuàng)造的重要靈感來源,本課主要圍繞自然界的花卉美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欣賞自然界中的花卉感悟自然的美,學習運用美術的紋樣設計基本方法再通過自己巧妙提煉加工構思創(chuàng)造美術作品。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美、探尋美的規(guī)律,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美,把美術教學的美育功能融匯課堂之中。
教學反思:
初中的學生對生活有一定的觀察力,簡單的花卉造型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但在創(chuàng)作紋樣的時候往往是缺乏方法,所以這課是以圖例啟發(fā)學生找紋樣的變化規(guī)律和方法。先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思考探究,然后教師再通過典型的圖例分析幾個常用的變形方法,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作紋樣時把自己的創(chuàng)意結合一定的設計方法來創(chuàng)造作品。當然由于微課的時間限制,留給學生的思考時間是很有限的,所以要提出課后的創(chuàng)作要求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紋樣的創(chuàng)作方法。
特色與點評:
從欣賞自然界花的生長視頻作為導入,吸引起學生的興趣;再從生活中花卉紋樣的應用中探究紋樣的創(chuàng)造方法;最后落實到具體物品的裝飾紋樣的創(chuàng)造,啟發(fā)學生從具象到抽象再回到實物的審美中來。重點落在花卉紋樣變化設計方法中,解決了這個重難點后,二方連續(xù)和四方連續(xù)的紋樣的知識就變得水到渠成了。解決重點的方法是通過圖例比較分析、教師示范、自制教具的運用,讓學生得到思維的啟發(fā)理解紋樣的創(chuàng)造方法。全部教學內容都圍繞學生熟悉的生活逐層深入,作品既重視美觀和實用功能,又緊扣自然啟示的主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微課的教學設計7
一、教學內容
認識和了解指紋,指紋的特點.種類及功能,
二、教學目標
1.讓幼兒通過自主發(fā)現(xiàn)了解指紋的種類和用途,知道每個人的指紋是不相同的。
2.簡單了解指紋的特點作用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指紋的種類及特點和作用
難點:解說詞匯“指紋”,介紹指紋形狀,指紋的形成過程解說
四、教學方法
1.講授法.演示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總結總結歸納法
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實訓教學
六、教學內容及過程
。1) 導入新課: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手上都有一個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讓幼兒
觀察自己的小手
。2) 學習新課:
1.引導幼兒認識指紋
1*了解指紋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教師指著手指肚)這里叫手指肚
2*仔細看看你的'手指肚的皮膚上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有細紋)這些細紋我們叫它指紋
2.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指紋
1*你個旁邊的小朋友比較一下,你兩個的指紋一樣嗎?
2*請小朋友用手指蘸印泥將指紋印在紙上
3*請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手上的指紋和紙上印的指紋說一說指紋是什么樣的,像什么?
3.討論指紋的形狀
指紋的形狀有:箭形 水波形 漩渦狀
幼兒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世界上的人沒有一個完全相同的指紋,每個人的指紋一生都不會變,因此可以用指紋辨別人
4.發(fā)現(xiàn)觸摸過的地方能留下指紋
1*教師演示蘸有紅色印泥的手指觸摸玻璃杯,請幼兒說出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教師:當我們的手指和物體接觸時將會留下指紋
2教師演示不蘸印泥去觸摸這些東西,請幼兒說出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粫粝轮讣y呢?)
教師:我們用眼睛看不到,也會留下指紋,會留下許多汗孔,從汗腺分泌出的汗通過汗孔到達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體時就會留下指紋
。3)歸納總結:教師:你們可別小看指紋,它的用途可大了!指紋由皮膚上許多小顆粒排列組成,這些小顆粒感覺非常敏銳,只要用手觸摸物體,就會立即把感覺到冷、熱.軟.硬等各種“情報”通報給大腦司令部,然后大腦根據(jù)這些“情報”,發(fā)號施令,指揮動作。指紋還具有增強皮膚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緊緊地握住東西,不易滑掉,我們平時畫圖.寫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夠那么得心用手,運用自如,這里面就有指紋的功勞
。3) 布置作業(yè):手指印畫
我們一起用我們可愛的指紋做一副手指印畫吧。ㄗ層變河檬种刚瓷嫌∧嘤〕龈鞣N圖案)
微課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 通過例句讓學生感受將句子寫具體的方法,是多問“怎樣”或“什么”。
2、區(qū)分“的”與“地”的用法,并能夠結合具體的句子正確使用“……的”與“……地”,從而將句子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例句:狗兒跑了。
這是一句完整的話,但不具體。如何把它寫具體呢?
方法是:多問“怎樣”或“什么”!
思考:
狗兒為什么要跑?(看見了蝴蝶)
這是一條怎樣的狗兒?(小花狗)
它是怎樣跑的?(箭一般地追了過去)
他從哪兒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從我身邊追到草叢去了)
好,我們來把這句話寫具體:小花狗看見前面的草叢中有一只黃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從我身邊追了過去。
二、方法指導
在句子中加進一些詞語,如“……的”與“……地”,將句子寫具體。
1、在名詞前面加“……的”
什么是名詞?表示事物的詞叫名詞。
判斷絕招:前面能用數(shù)量詞修飾的,就是名詞。
如: 一張 臉 一只 灰雀 一棵 白樺樹
數(shù)量詞 名詞 數(shù)量詞 名詞 數(shù)量詞 名詞
在名詞前面用問“怎樣”的方法,加進適當?shù)男揎棾煞,可以把話寫具體。
2、在動詞前面加“……地”
什么叫動詞?表示動作的'詞叫動詞。
在動詞前面用問“怎樣”的方法,加進恰當?shù)男揎棾煞,也可以使句子的意思更具體、更生動。
3、“的”“地”用法巧記:
、佟暗摹钡挠梅ㄇ捎洠旱模(lián)想)→白藥→吃白藥的是人→人是名詞→名詞前面用“……的”。
、凇暗亍钡挠梅ㄇ捎洠旱兀(lián)想)→土地→在土地上勞動,必定要動→動詞→動詞前面用“……地”。
4、例句:
、 公園里有一棵 (高大的)白樺樹。
怎樣的?名詞
加進的詞
、 她害怕了,(嗚嗚地)哭起來。
怎樣地? 動詞
加進的詞
三、探究練習
試著將下列句子寫具體。
1、你看見過一只灰雀嗎?
2、老山羊看了狼一眼。
微課的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1、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能、戰(zhàn)術水平以及學生裁判工作能力。
2、發(fā)展學生力量、跳躍、協(xié)調性、速度等素質。
學情分析
1、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對籃球運動有一定認識和了解,并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喜好籃球運動;
2、學生對籃球運動缺少系統(tǒng)的認識和基本技能的了解。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戰(zhàn)術水平以及學生裁判工作能力;通過練習,發(fā)展學生力量、跳躍、協(xié)調性、速度等素質。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習籃球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投籃以及教學比賽,讓學生初步了解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素質組合練習,發(fā)展學生力量、跳躍、協(xié)調性、速度等素質,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教學讓學生體會并進一步提高籃球基本技能和戰(zhàn)術水平
2、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堂開始
1、體育委員整隊,報告出勤情況。
2、師生問好。
3、教師宣布本次課內容:籃球
二、準備工作
1、教師講解練習的'方法,即學生運用已經(jīng)學過的動作或者模仿所見過的某些球星的動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區(qū)域內進行熟悉球性練習。
2、教師下到學生中間一起練習或做一些動作讓學生模仿。
三、教學內容
1、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練習
2、行進間急停急起運球練習
3、教學比賽
4、素質練習
四、設計意圖
1、進一步提高學生籃球基本技術、戰(zhàn)術水平
2、 通過素質組合練習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團結互愛等意志品質。
五、課堂結束
1、放松練習
2、教師小結本次課情況
3、教師宣布下一次課內容、地點
教學反思
1、本課遵守體育課的課堂教學常規(guī),按照常規(guī)要求進行。
2、在課堂準備工作,通過讓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參與,融合師生關系,讓學生有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
3、在籃球教學中,首先是運用體育課的基本教學方法進行籃球基本技術的教學,讓學生觀察教師的言傳身教,通過觀察、模仿、達到學習的目的:其次,在籃球教學比賽中,讓學生自己組織比賽,學生自己輪流擔任裁判工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組織能力,進一步運用所學過的籃球基本知識于實踐中,通過實踐又可以檢驗所學過的基本知識,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最后聽教師的講評,學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籃球水平。
微課的教學設計10
教學背景:
在教學中,教學每一單元之前,就應該明確告訴學生這單元的總主體、教學內容、學生學習這一單元的要求。本單元要。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yǎng)熱愛藝術的情操;學習作者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來表達情意的方法;通過閱讀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藝術的`魅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藝術的魅力。
2、讓學生知道本組課文學習內容和要求。
3、告訴學生通過閱讀或者其他渠道,更多地去了解藝術的魅力。
教學方法:
通過ppt的演示和MP3的播放讓學生知道第八單元學習的內容、要求,了解俞伯牙和鐘子期這兩個人物及藝術的魅力。
教學過程:
1、說明總題:藝術的魅力;
2、課程內容總結:《伯牙絕弦》、《月光曲》、《蒙娜麗莎之約》、《我的舞臺》;
3、明確目標:
A、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yǎng)熱愛藝術的情操。
B、學習作者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來表達情意的方法;
C、通過閱讀或者其他渠道,更多的去了解藝術的魅力。
課程內容(第八單元總述、伯牙絕弦):
1、第八單元總述及《伯牙絕弦(xián)》的簡介;
2、介紹俞伯牙;
3、介紹鐘子期教學總結伯牙絕弦古文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來也不難,只要我們在讀的時候注意停頓就能讀好。可以用“/”畫出停頓。我想如果你們理解了內容,會讀得更好。
微課的教學設計11
教學設計思路:
在認識生物與非生物的基礎之上,通過展示圖片和實物觀察,引導學生說出生物的特征, 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微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標:
提高觀察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情感目標:
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觀察生命活動的現(xiàn)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現(xiàn)象的分析和歸類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
課前準備:
1.活體生物如:盆載的植物體1-2種;
2.動物標本1-2件;
3.珊瑚;小機器人;有關的投影片等。
【教學過程】
1、對照課件,學生完善“觀察”的預習筆記。
2、投影情景圖片,啟發(fā)學生找出生物與非生物;投影各種動物、植物圖片,啟發(fā)學生歸納出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區(qū)別。
3、投影:植物的生命活動幻燈(需要水、礦物
質,進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機物);動物捕獲食物的生命活動幻燈。啟發(fā)學生歸納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
4、讓學生閉嘴捏鼻感受呼吸。投影幻燈:小鳥在呼吸;野牛在晨光中呼吸。啟發(fā)學生歸納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進行呼吸。
5、投影幻燈:小狗排尿;“撒尿小孩”的銅像;落葉。啟發(fā)學生歸納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chǎn)生的廢物。
6、投影幻燈:獵豹追捕獵物;河鲀平靜、受驚嚇;含羞草;玉米細苗。啟發(fā)學生歸納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7、投影幻燈:紅狐的生長;胎兒的發(fā)育;菜豆的生長。啟發(fā)學生歸納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8、補充生物的其他特征。
9、歸納小結生物的共同特征。
10、課堂練習
微課的教學設計12
微課設計的原則:以學生為中心
在微課的設計與制作中,“以學生為中心”是一個不可動搖的原則。微課以視頻為載體,以網(wǎng)絡為傳播途徑,是一種提供給學生自主觀看、自主學習的數(shù)字化教學資源!拔⒄n的出現(xiàn)是教育資源建設之重心由助教向助學轉變的重要契機!薄?傮w來說,微課的用途大致可以分為三類:①用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補充,供學生課外復習,查缺補漏;②用于翻轉課堂,起教授新知的作用;③用于拓展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無論出于何種使用目的,都需要明確:第一,微課的使用對象是學生,不是老師;第二,微課的主要使用時間是課外,不是課內;第三,微課的使用地點一般在家里、宿舍,不是教室。因此,學生看不看、看多久,教師無法直接監(jiān)控。作為一種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網(wǎng)絡資源,微課要想達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必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有用和有趣,否則無法有效維持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微課設計的核心原則必須是以學生為中心。偏離這個中心,微課就很可能重復“建設——閑置——浪費”的命運。
在微課的設計中,“以學生為中心”有三層含義:
1、在視聽傳播的設計上,要用學生的眼睛看畫面,用學生的耳朵聽聲音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制作微課時會習慣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沒有認真分析一下:學生需要看到什么?學生需要聽到什么?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視聽感受。
首先,從內容上看,學生在微課中最需要得到的信息是知識、技能本身,他不需要看到完整的教學活動過程。因此,并非教學內容的一些因素和環(huán)節(jié),如教師個人形象、課堂提問、小組討論乃至學習競賽等傳統(tǒng)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完全可以省略的。微課不是課堂錄像的微縮版,更加不是視頻公開課、示范課、精品課。因此,微課不需要展示教學活動過程,只需要展示教學內容本身。
其次,從畫面和聲音的制作方面,要學會用學生的視角看畫面,用學生的耳朵聽聲音。比如,在拍攝實驗操作、樂器彈奏、手工制作、運動技巧等內容的鏡頭時,一定要從方便學生觀察、模仿、學習的角度拍攝,順著學生的視角采用俯拍、同側拍等方式制作畫面。畫面要重點呈現(xiàn)學習內容,而不是呈現(xiàn)老師或者教學活動全景。同理,聲音的制作要讓學生聽得清楚,感覺舒服,注意背景音樂可控等。
2、在教學思路的設計上,要根據(jù)學生的思路展開教學
一個好的微課,要善于分析教學對象的特點,用學生看問題的思路來引領教學內容的組織。比如,問題解決思路就是一種常用的設計策略。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微課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點、疑惑點、困難點把教學內容分解為一系列小問題,順著學生的問題思路展開內容講解,一步步引領學生深入學習。此外,還可以靈活使用歸納總結、聯(lián)系對比、案例分析、邏輯推理等設計思路?偠灾朴诜治鼋虒W對象的特點,按照學生的思維重組知識呈現(xiàn)順序,真正做到在教學思路上“以學生為中心”。
3、在心理感受上,要有面對面輔導的親切自然感
微課并非傳統(tǒng)課堂教學搬家,也不是課堂授課的微縮版,它是一種能夠提供“一對一”個性化教學服務的資源和工具,這是微課區(qū)別于其他教學資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可汗學院的微課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是因為可汗學院的教學信息處理和呈現(xiàn)手段非常簡單,僅僅利用了一個手寫板。微課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熟練駕馭,在于教師充滿人情味的耐心講解,在于透過語言信號傳遞出來的親和力、感染力。
當前,很多老師在制作微課時容易忽視心理感受問題。教師在錄制微課時不注意調整自己的感覺,還是停留在上集體課、公開課、示范課的場景,聲音會不自覺地變得生硬、呆板、不自然,讓人感覺像是大會發(fā)言或新聞廣播。也有部分教師不習慣對著計算機講課,找不到對人講話的感覺,因此語音缺乏自然感、親和力,無法在情感上傳遞出和諧的旋律。微課是供學生單獨使用、反復觀看的,要傳遞出與集體教學不一樣的,一對一教學的親切自然感,才能拉近教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增強微課的感染力。真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微課,是“我在你面前,我為你講解”。有了這樣的情感基調,微課的制作才容易取得成功。
微課的教學設計13
一、學情分析: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它貫穿于小學各個階段,識字教學中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辨析,是各年級段識字教學中的一個重點、難點。同音字字形難解,組詞易錯,形近字又讀不準音,組詞更易錯。如何突破這一教學重點、難點呢?這一節(jié)微課,我將以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為例,教給學生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方法,教給他們識字的方法,為提高識字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做一探索教學。
二、教學目標:
1、能區(qū)分本冊中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并能正確地運用。
2、對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重點聯(lián)系,使學生掌握。
3、讓學生學習幾種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方法,并能學以致用。
3、教學重難點
教給學生辨析形近字和同音字的方法,并能在今后的各年段中學以致用,避免錯別字的出現(xiàn),為識字打好基礎。
四、教學過程:
引入:(簡介課題)
。1)、認識漢字
我們祖國的`漢字十分神奇,幾個簡單的筆畫就可以組成有靈氣的漢字。(日、人、目、火)關于漢字的構造規(guī)律,古代人把漢字分為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字四種漢字造字法。其中大部分漢字是形聲字,而且有些字非常相像。這些被稱為形近字。
。2)錯字可怕
對比粗心和細心的同學在測驗中的識字效果
。3)、如何辨析
那區(qū)別同音字和形近字有哪些方法呢?
針對一些同學容易混淆弄錯。針對這種情況,我把它們概括為這幾種方法。
1、同音字歸類辨析法
2、分類記憶法
3、比較聯(lián)系識字法
4、聯(lián)想識字法
5、編兒歌或順口溜法
怎樣減少或消滅這常見的錯別字呢?
1.要認真學好生字。
2.使用時要注意嚴格區(qū)分形近字。
3.書寫時要認真。
4.端正學習態(tài)度,在讀書看報時,對字要細心觀察辨認。反復練習,講究方法。
(四)、模擬試題
【舉例】——四年級上冊中的字詞
噸()描()鴿()觀()
鈍()貓()雞()現(xiàn)()
掘()琢()副()輻()端()
倔()啄()福()幅()瑞()
喘()線()淺()場()揚()
揣()錢()踐()湯()楊()
陵()鉤()官()腦()頓()
棱()釣()宮()惱()噸()
融()煲()杖()注()載()
隔()堡()仗()柱()栽()
堤()凌()唯()洪()伏()
提()陵()維()哄()仗()
峽()懷()抱()祖()編()
狹()壞()胞()租()篇()
燥()洽()幻()該()瞄()
躁()給()幼()核()描()
竿()槳()規(guī)()株()梢()
桿()漿()現(xiàn)()珠()稍()
蠟()渾()鋪()莖()柄()
臘()揮()捕()頸()炳()
痕()豪()澤()掘()扒()
狠()毫()擇()倔()叭()
偷()拆()代()歷()躺()
愉()折()伐()厲()倘()
飲()侍()脾()蹲()洪()
吹()待()碑()遵()供()
領()性()搞()彩()梅()
鄰()姓()稿()踩()霉()
微課的教學設計14
一、指導思想
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教學活動提供了一個更為強大的交流平臺,為師生提供和展示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開放性和發(fā)展性,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互動式 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更加多樣、教學內容更加直觀,教學更加精彩。根據(jù)我校電子白板配備實際情況,特制定此培訓方案。通過此次培訓,教師將了解和掌握了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有意識地將白板所特有的交互能力融入到自己的教學設計理念中,豐富教師的備課方式和備課內容,改變了傳統(tǒng)多媒體教室環(huán)境的種種弊端,技術真正融合于課堂之中得以實現(xiàn)。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二、培訓目標
1.對互動教學理念的認同
交互式電子白板的使用重在落實到日常課堂教學中,使大多數(shù)學科的教師能夠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有效應用,把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支持教學的工具、助手和伙伴,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完成教育教學目標,實現(xiàn)交互式電子白板和日常課堂教學的有機融合,而互動教學理念的認同,是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的基石。
2.提高教師基于互動技術的教學技能
教師在培訓的過程中,逐步掌握電子白板及互動教學綜合應用平臺的操作技能,引領教師探索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學和研究:如基于交互白板的教學中交互策略、基于交互白板的小組協(xié)作活動的開展、基于交互白板的學科教學資源的建設、改進教學觀念、探索信息技術支持條件下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
3.促進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教師培訓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通過培訓的引導和支持,幫助教師按照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解決課程整合中的實際問題,提高一線教師的研究技能、教學技能、基于電子白板的信息技術操作、交互式互動教學綜合應用平臺備授課系統(tǒng)應用等專業(yè)技能。
三、培訓對象
全體教師
四、培訓時間、培訓地點:
培訓地點: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室
五、培訓內容
1.為了確保培訓過程順利實施,制定了包含以下2個方面的培訓內容:
。1) 交互式電子白板基礎功能培訓
意在通過電子白板的教學應用特色理念及操作,讓教師對電子白板應用有一個細致的認識,產(chǎn)生興趣。在演示型培訓的過程中,講師會逐步滲透電子白板初級使用的基本功能,如產(chǎn)品硬件的使用、操作、保養(yǎng)的培訓。
。2) 交互式電子白板基礎知識和教學應用技巧培訓硬件基礎知識
軟件安裝及設備調試,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定位方法,軟件開啟方法。版面快捷鍵的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四種模式及使用方法。
2.原有教學資源應用——PPT、WORD、FLASH等,屏幕批注功能。
3.介紹功能面板,主工具箱的使用,資源庫使用。
4.如何利軟件的脫機使用進行備課。白板與學科巧結合案例,學科組進行。
六、培訓方式
1、教務處全面負責,各分管領導協(xié)同落實。
2、主要形式
。1)指導教師開展講座,講述使用技巧。
。2)教師聽取講座,并做筆記。
。3)教師間充分討論解決自己的`疑惑。
。4)每位教師做一份課件,作為本次培訓考試的作業(yè),作業(yè)要求打印上交。
3、關于電子白板培訓的視頻與相關的資源的下載地址:紅原縣龍日鄉(xiāng)小學校園qq群
七、培訓要求:
1、提高電子白板運用的意識,真正使電子白板技術與學科整合。
我們就是要通過電子白板的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電子白板運用能力,將電子白板運用與學科的教學有機的融到一起。
2、加強技能學習,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教師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礎上,熟練運用電子白板也是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的關鍵。在此次的培訓中,我們結合學校教學和教師實際,主要培養(yǎng)教師電子白板的基本運用及課件制作。
3、參培教師要遵守請假制度,有事履行請假手續(xù)。
4、按時出席,不遲到,不早退。
5、集中培訓時,關閉手機,在老師授課過程中,教師之間不準互相說話,要求教師認真做好筆記。
6、進行計算機實踐操作中,教師要按要求進行練習,不要做與培訓無關的事。
八、保障措施
1、校長是校本培訓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成立校本培訓領導小組,實行三級管理:即行政、教務處、教研組共同管理與考核。建立健全校本培訓制度,包括考勤、考核、獎懲等。各培訓項目要管理到位,保證校本培訓的學習研究有序而高效地開展,提高培訓的整體質量。
2、為使校本培訓逐漸走上規(guī)范化、制度化,規(guī)定每位教師參加校本培訓時間不得少于規(guī)定學時,將學時數(shù)分解到每個培訓項目上,根據(jù)出勤率、考核成績等實際情況評定最終成績。
3、教師請按活動安排及時上交培訓材料。每學期上交相關的材料,學校將給每位教師歸類整理,記錄個人成長歷程,作為評優(yōu)及期末考核依據(jù)。
九、培訓獎勵機制
1、每學期上交相關的材料,學校將給每位教師歸類整理,記錄個人成長歷程,作為評優(yōu)及期末考核依據(jù)。
2、相關資料未按時上交者、未完成聽課任務者扣相應考評分,具體辦法見《紅原縣龍日鄉(xiāng)小學教師考評細則》。
十、培訓組織
領導小組
1、組 長: 副組長:
2、組 員:
微課的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個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來歷,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體會兒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2、能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并能想象相應的畫面,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蠟筆、毛筆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師:小朋友們,經(jīng)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背誦了許多古詩,你們還記得嗎?下面就讓我們來展示展示吧。ㄖ该痴b)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為了表揚你們,下面就讓我們繼續(xù)走進《識字3》一起去欣賞美麗的大自然,好嗎?(看視頻)
1、觀看視頻。
2、師:孩子們,你看到了什么?想說些什么呢?
3、師:對呀,看到這如詩如畫的風景,老師都想把它們畫出來了,你們知道老師最想畫什么嗎?
三、教學兒歌
1、配樂范讀兒歌。
師:老師讀得好嗎?給老師來點掌聲呀!小朋友們想讀嗎?老師要問小朋友們,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
2、讀懂兒歌,讀出感情。
(1)自由讀。
師:下面就請小朋友們打開課本第9頁,大聲自由地讀一讀這首兒歌。(強調讀書姿勢)
。2)同桌互讀。
師:您能讀給同桌的小朋友聽一聽嗎?讀書建議:如果同桌的小朋友讀得好,你就夸夸他,如果讀得不好,你就幫幫他。
。3)檢查兒歌中的生字詞。
、佟⒊鍪驹~語:蠟筆竹子河川石頭小燕什么我們好河山
、凇⒅该x。
、、開火車讀。
、、去掉拼音讀
、、齊讀。
。4)檢查兒歌朗讀情況。
師:把詞語寶寶放到兒歌中,你還會讀嗎?
指名讀。男女生讀。小組讀。齊讀。
(5)討論交流,解決疑難。
學習第一句
、、拿出“綠、藍、青、黑”四種顏色的蠟筆,辨別這四種顏色。
、、質疑:為什么用綠蠟筆畫竹子呢?用藍蠟筆畫河川呢?青蠟筆畫石頭呢?黑蠟筆畫小燕呢?
指名說。
、、齊讀第一句。
、、拓展。
師:課文中的小朋友畫的竹子、河川、石頭、小燕子就是我們祖國河山的一部分,如果給你許多顏色的蠟筆,你想畫什么呢?
用下面的句式說一說:
紅蠟筆,畫,
黃蠟筆,畫,
綠蠟筆,畫,
青蠟筆,畫,
白蠟筆,畫。
。ㄍ老冉涣髟僬故荆
聽到小朋友們說得這么美,老師也想用五彩的畫筆來畫一畫,看,這就是老師想畫的.,誰來讀一讀?
紅蠟筆,畫太陽,
黃蠟筆,畫菊花,
綠蠟筆,畫小草,
青蠟筆,畫石頭,
白蠟筆,畫云朵。
。ㄖ该x、齊讀)
學習第二句。
①、師:我們祖國的河山還有很多很多,下面老師再給小朋友們介紹幾處,看!這是秀美的黃山、這是巍峨的長城、這是美麗的青藏高原,這是波濤洶涌的黃河……
、、師:這些地方風景優(yōu)美,不僅咱們中國人喜歡去,還吸引了了無數(shù)的外國人呢!所以書上說――引讀:要問我們畫什么?“畫我祖國好河山”。
。6)誦讀韻文
①、配樂朗讀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嗎?
下面就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這首兒歌。(老師為你們配上好聽的音樂)
②、指導背誦
這么好聽的兒歌,你能永遠地記住它嗎?
下面就讓我們一邊看圖一邊美美地背一背這首兒歌。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筆、畫、黑、問、什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自學筆順表,記住字的筆順。
師:小朋友們還記得懷素是怎么寫字的嗎?你能記住它們的筆順嗎?老師給小朋友們一些幫助,請你們用1分鐘的時間,借助筆順表記住它們的筆順。
【設計意圖:】
識字、寫字教學中,讓孩子們仿照懷素寫字的方法,借助筆順表記住字的筆順,旨在讓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對于寫字姿勢,低年級的孩子總是自控力差,所以在寫字過程中,就要做到反復提醒、激勵、示范低年級孩子注意力時間短,通過游戲可使學生得到適當?shù)恼{節(jié),為能更好的寫好字做準備。對于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力求扎實。識字“實”:我們安排近15分鐘時間識字,從初讀的讀準字音,到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到訓練詞兒連讀,然后到小組學習查讀字、詞,人人過關,再到老師查讀指正,最后讀兒歌加以鞏固。力求訓練有層次,步步到位。寫字“實”:我們安排了近20分鐘時間,記5個字的字形并書寫,讀貼、描紅、臨貼,步步落實。求實,為的是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4、描紅。
師:你能按筆順描紅嗎?描紅時應怎樣做呢?
強調寫字姿勢并示范。
5、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嗎?同桌討論討論,寫的時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組詞。
6、師范寫。
7、做寫字操。
8、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教學反思】
在設計教學時,我特別重視文中各個組成部分的整合,在教學中以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為指導,設計各環(huán)節(jié)具體的學習方式及教學過程。
1、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課一開始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起到激發(fā)學習興趣的作用。
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堅持“先自學而后教”、“專教那些學生不會和相對薄弱”的原則。在識讀部分采用整體感知,自讀課文,自讀生字,同座互讀詞,在記字、寫字部分采用小組討論記字;自學筆順圖、自己描字、自己觀察掌握如何把字寫好看等過程,讓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把有限的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對難讀準的字,如“黑”加以示范,對不易理解、讀好的詞,如“河山”加以點撥,對難記、難寫的“黑”字加以指導,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意識,鍛煉了自學能力,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各方面得到發(fā)展。
2.求實。
對于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力求扎實。識字“實”:我們安排近20分鐘時間識字,從初讀的讀準字音,到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到訓練詞兒連讀,再到老師查讀指正,最后讀兒歌加以鞏固。力求訓練有層次,步步到位。寫字“實”:我們安排了近15分鐘時間,記5個字的字形并書寫,讀貼、描紅、臨貼,步步落實。求實,為的是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使學生個性得到發(fā)展。
如:讀兒歌部分,師說:“這時你的感受是怎樣的呢?讀一讀吧!庇涀謺r,師說:“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來記這個字!
4、注意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檢查讀書習慣:兩手拿書、書斜立;
眼到、口到、心到;
督促寫字習慣:身正、足安、肩平、臂開;
看清字形,記準筆順,找好重點筆畫,再寫字。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會不斷的發(fā)現(xiàn)、積累……為孩子們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微課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微課教學設計05-08
微課的教學設計02-20
微課的教學設計10-26
微課教學設計模板05-30
微課教學設計優(yōu)秀09-19
美術微課教學設計03-24
(精選)微課教學設計模板11-01
地理微課教學設計05-24
《微課》教學設計精品01-09
數(shù)學微課教學設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