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梁紅玉之死
閱讀精選(1):
韓世忠妻子梁紅玉真正死因
梁紅玉簡介:南宋抗金女英雄,韓世忠之妻。在南宋與金的戰(zhàn)爭中,她與丈夫韓世忠曾共同指揮作戰(zhàn),屢勝金軍,至于事實真假,實難考證。
由黃曉明、林心如主演的古裝電視劇《精忠岳飛》正在熱播中,妓女出身的愛國女將軍梁紅玉以韓世忠妻子的身份也出此刻劇中。在看MV時,梁紅玉在戰(zhàn)場上被小兵砍了幾刀,仍然繼續(xù)作戰(zhàn),這個時候四太子金兀術(shù)的大斧頭掃了過來,梁紅玉是否就這樣死在了戰(zhàn)場上呢?
關(guān)于梁紅玉的死有眾多說法,那么歷史上的梁紅玉究竟是怎樣死的呢?在后世的筆記小說和各種話本往往說梁紅玉是在韓世忠辭去軍權(quán)后共同歸隱山林,白頭諧老,最后在韓世忠死后兩年,梁紅玉郁郁而終,后宋孝宗將夫妻合葬。這雖然反映了后世對女英雄結(jié)局的完美愿望,但與歷史不符。
又有說是被奸細在食物中下毒,中毒后痢疾不止而死。根據(jù)著名歷史學家鄧廣銘的研究,梁紅玉是在紹興五年(1135)年在楚州隨夫出征抵御金軍入侵時死去的。
紹興五年梁紅玉隨夫(韓世忠)出鎮(zhèn)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與金軍,偽齊鎮(zhèn)淮軍戰(zhàn)與山陽等地。農(nóng)歷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軍圍攻,腹部重傷,腸子流出以汗巾裹好繼續(xù)作戰(zhàn),最后血透重甲,力盡落馬而死,終年三十三歲。
首級被敵人割去,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后送回,朝廷聞訊大加吊唁。1151年,韓世忠病逝,梁紅玉的遺體被遷到蘇州,夫婦合葬于蘇州靈巖山下。
揭秘:“沙場女將”梁紅玉的真正死因
女人的眼力,男人的潛力——說得有道理。女子,如果有些本事,相中的男人也往往大有前途。古今中外的歷史屢次驗證過了:很多女子,確乎具備“特異功能”,她們足以擺脫“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的行為邏輯,準確地評估自我喜歡的男人,并將婚姻大事,“啪”的一聲,壓給一支潛力巨大的“原始股”。
梁氏在醬缸一樣的妓院里摸爬滾打,她見過大世面,能夠說閱人無數(shù)。安排自我的終身大事,果然是好眼力!她把“紅繡球”果斷地拋給了一個灰頭土臉的陜北小子。當時,韓世忠神情沮喪,四處碰壁,根本就沒成氣候,誰敢肯定,他就是未來名揚四海的彪虎之將呢?女人神奇,恰恰能未卜先知,像勘探金礦似地評估女婿,像雕琢玉石那樣重塑丈夫。一般說來,夫妻兩強,很難并立。尤其陰盛陽衰的局面,稍一疏忽,就鬧掰了。韓世忠,堪稱一代名將,十分強勢。梁氏既能相夫,又可相國,她在丈夫身邊謀求了一個游刃有余的位置,可見,這個女人做事相當老成,很講藝術(shù)。
雖說夫唱婦隨是主流,兩口子也多少有點兒小別扭。據(jù)說,韓氏夫婦合圍黃天蕩,金兀朮在長江南岸,被活活地堵了48天。可惜,功虧一簣,眼看就要活擒金兀朮了,卻因一時疏忽,叫他“鑿河遁去”,愣從眼皮底下溜走了。梁氏氣壞了,她拍著桌子,埋怨丈夫。事后,還給朝廷寫折子,告御狀!耳Q林玉露》記載了這段意氣之爭:“夫人奏疏言世忠‘失機縱敵’,乞加罪責。舉朝為之動色。”看來,梁氏并未嗲聲嗲氣地匍匐在丈夫腳下,乖乖地充當“小貓咪”、或者“俏京巴”,她似乎更愿意把韓世忠當作沙場上平起平坐的同事和戰(zhàn)友。
按照宋制,妻子告丈夫,本身就是犯罪,即便狀況屬實,也要判刑三年。南宋女詞人李清照,起訴第二任丈夫張汝舟,官司雖然打贏了,她卻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9天之后,多虧親友搭救,她才獲釋。不知梁氏彈劾丈夫之前,有沒有坐監(jiān)獄的心理準備。
韓世忠一生戎馬,剛直不阿。宋高宗時代,秦檜勸傾朝野,誰不給他拍馬屁呀?韓世忠偏不聽邪,他是“主戰(zhàn)派”,跟秦檜那幫“求和派”水火不相容。死對頭,更談不到巴結(jié)逢迎,“世忠與檜同在政地,一揖外,未嘗與談。”秦檜當然也恨他,紹興十一年,也就是1141年,趙構(gòu)撐腰,同時削奪了岳飛、張俊、韓世忠等三位大將的兵權(quán)。岳飛被害之后,韓世忠曾當面質(zhì)問秦檜:“‘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但是,不服又能怎樣樣?功勛卓著的武將,往往要毀在心胸狹窄的皇帝和工于權(quán)謀的文臣手上。難道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孟子這條“天下之通義”,實在讓那些赳赳武夫們心寒呀。
據(jù)《宋史》交代:“(紹興)二十一年八月,(韓世忠)薨,進拜太師,追封通義郡王。孝宗朝,追封蘄王,謚忠武,配饗高宗廟庭。”生前榮華富貴,身后無限哀榮,夠風光的了。和同時代蒙冤致死的岳飛相比,韓世忠享年63歲,已經(jīng)不算短壽。與“馬革裹尸”的同僚相比,他能安安穩(wěn)穩(wěn)地死在自家炕頭兒上,自然屬于“善終”了。
韓世忠死了,那么梁氏呢?她的人生結(jié)局,流傳著三種版本。
其一,是典型的民間附會——大團圓:韓世忠和梁氏,功成身退,歸隱西湖。1151年,韓世忠病逝。不到兩年,梁氏也抑郁而終。夫婦合葬于蘇堤靈巖山下。此后,宋孝宗下詔豎碑建祠,讓他們永遠享受人間香火。梁氏故里,也在其出生地,修祠塑像,隆重紀念這位“巾幗英雄”……
其二,是更加模糊的揣想——被暗殺:金國奸細,在食物中下毒。梁氏痢疾不止,衰竭而死。
其三,是基于史料的推測——遭襲戰(zhàn)死:梁氏協(xié)同韓世忠出鎮(zhèn)楚州,長年和金軍周旋、遭遇。紹興五年,農(nóng)歷八月,也就是1135年10月,梁氏突然遭到金軍圍攻,在激烈的肉搏戰(zhàn)里,重創(chuàng)小腹。據(jù)說,腸子都流出來了,梁氏依然咬牙奮戰(zhàn)。她撕下汗巾,緊緊地裹住了鮮血淋漓的小肚子。此刻的《英烈夫人祠記》,明顯攙進了文學色彩,其中記述道:“敵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敵陣復斬十數(shù)人,力盡落馬而死。金人相蹂踐爭其首級,裂其五體……”梁氏的首級,被敵軍割走,金國人也被這位忠勇的女將深深地震撼了。遺體曝尸三天,隨即遣返宋營。“拼合之際,驗梁氏全尸。創(chuàng)傷數(shù)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韓世忠抱住妻子,放聲大哭。她心愛的女人,再也不能隨他含笑并轡,再也不能為他出謀劃策了。
閱讀精選(2):
梁紅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zhàn)死后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于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后結(jié)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后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奔馳數(shù)百里召韓世忠入衛(wèi)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后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1130年)黃天蕩之戰(zhàn)中親執(zhí)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zhàn),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后獨領(lǐng)一軍與韓世忠轉(zhuǎn)戰(zhàn)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1135年)隨夫出鎮(zhèn)楚州,于當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線,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于蘇州靈巖山下。
宋朝抗金女英雄梁紅玉生平簡介
梁紅玉原籍池州(今屬安徽),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睦州居民方臘,嘯聚山民起義,迅速發(fā)展到幾十萬人,連陷州郡,官軍屢次征討失敗,梁紅玉的祖父和父親都因在平定方臘之亂中貽誤戰(zhàn)機,戰(zhàn)敗獲罪被殺。梁家由此中落,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即由各州縣官府管理的官妓,但由于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強弓,每發(fā)必中,對平常少年子弟便多白眼相看,毫無娼家氣息。
韓世忠是陜西綏德縣人,虎背熊腰,一身是膽,為人耿介,尤喜濟人急難,是一個正直而勇敢的英雄人物。童貫平定方臘后,班師回朝,行到京口,召營妓侑酒,梁紅玉與諸妓入侍,就在席上認識了韓世忠。韓世忠在眾多將領(lǐng)大吹大擂的歡呼暢飲中,獨自顯得悶悶不樂,引起了梁紅玉的注意;梁紅玉那颯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氣也引起了韓世忠的注意,兩人各通殷勤,互生憐惜,于是英雄美人成眷屬。
飛馬傳詔
北宋滅亡后,金軍大掠汴京而退,南宋建立后,定都臨安,也就是這天的杭州,于是改汴京為開封,以宗澤為開封留守。建炎三年,金軍在粘罕的帶領(lǐng)下由彭城入泗州,直抵楚州。宋高宗又倉皇往浙江一帶逃跑,外憂引起內(nèi)患,御營統(tǒng)制苗傅與威州刺史劉正彥擁眾作亂,襲殺了執(zhí)掌樞密的王淵,分頭捕殺了宦官,強迫高宗讓出帝位,內(nèi)禪皇太子,由隆祐太后垂簾聽政。在這次叛亂中,在秀州擁有重兵的韓世忠的兒子以及夫人梁紅玉也被扣壓在內(nèi)。
事變發(fā)生之后,宋高宗的行動已是毫無自由,宰相朱勝非與隆佑太后密商,派梁紅玉出城,馳往秀州,催促韓世忠火速進兵杭州勤王,并由太后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封韓世忠為御營平寇左將軍。那里商量妥當,朱勝非就對苗傅說:“韓世忠聽到事變后,不立即前來,說明他正在猶豫,舉棋不定,如果你能派他的妻子前往迎接,勸韓世忠投奔你,那么你力量大增,別的人就用不著懼怕了。”苗傅聽后大喜,認為是一條好計,立即派梁紅玉出城,梁紅玉回家抱了兒子,跨上馬背,疾馳而去,一晝夜趕到秀州。韓世忠在了解了一切狀況后,當即會同張浚、張俊,帶兵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亂。宋高宗喜出望外,親自到宮門口迎接他們夫婦,立即授韓世忠武勝軍節(jié)度使,不久又拜為江浙制置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宋內(nèi)亂,正好給了金軍可乘之機。1129年10月,金軍在完顏宗弼(即俗稱的金兀術(shù))率領(lǐng)下長驅(qū)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對付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逃跑。先從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再從明州逃到海上。幸虧金軍海軍不行,才讓高宗勉強保住了老命。這時金軍已經(jīng)孤軍深入5個多月,江南各地到處爆發(fā)了漢人的反抗。宗弼見再待下去就要“淹沒在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里”,于是在大肆擄掠之后北返。
這時韓世忠正擔任浙西戰(zhàn)區(qū)司令(浙西制置使)。聽說金軍北撤,便率水軍八千人急赴鎮(zhèn)江截擊。金軍號稱十萬。雖然未必真的有那么多,但兵力肯定是大大超過韓世忠的。韓世忠所部的宋軍在金軍南下時已經(jīng)敗過一陣。另外,兵法有云“歸師勿遏”。也就說不要阻截歸鄉(xiāng)的軍隊,否則思鄉(xiāng)心切的軍隊往往會發(fā)揮出超常的戰(zhàn)斗力。所以從表面上看,韓世忠無論從兵力,士氣還是戰(zhàn)斗力上都遠遠不如金軍。金軍統(tǒng)帥宗弼大概也覺得韓世忠是在以卵擊石,于是下戰(zhàn)書給韓世忠約定日期開戰(zhàn),韓世忠理解。到了約定的日子,金軍開始北渡長江。韓世忠率軍在江面上攔截。雙方在江面上激戰(zhàn)。梁紅玉冒著箭雨親自擂鼓。連續(xù)打退了金軍的十幾次攻擊。金軍始終不能渡江。
金軍遭到重挫,大出宗弼所料。于是他采取和平手段,派使者對韓世忠說只要韓世忠肯放他們一條生路,他愿意歸還所有在江南掠奪的財物,另外還送給韓世忠名馬作為謝禮。韓世忠一口回絕。雙方在長江上且戰(zhàn)且走。金軍不熟悉地理,被宋軍逼入黃天蕩死港。此時本是消滅金軍的最好時機。但是韓世忠和梁紅玉的兵力實在太少,又沒有陸軍配合,宗弼趁機鑿通湮塞已久的老鸛河故道30里,撤向建康(今南京)。
宗弼在撤向建康的途中又遭到岳飛的阻擊。不得已折回長江繼續(xù)北渡。韓世忠水軍多海艦,形體高大,穩(wěn)性好,攻擊力強。為了發(fā)揮這個優(yōu)勢,韓世忠令工匠制作了許多用鐵鏈聯(lián)結(jié)的大鐵鉤,并挑選健壯的水兵練習使用,用以對付金軍的小戰(zhàn)船。四月十二日清晨,金水軍首先發(fā)起進攻,韓世忠水軍分兩路迎戰(zhàn),陷敵人于背腹受擊的境地。南宋戰(zhàn)船乘風揚帆,往來如飛,居高臨下用大鉤鉤住敵船一舷,使勁一拽,敵船便隨之傾覆。宋軍再一次獲勝。
連戰(zhàn)皆勝讓韓世忠十分驕傲,認為金軍不習水戰(zhàn),遂大意起來。不料有人向宗弼推薦利用海船無風難以開動這一點,選一個無風的天,向宋軍攻擊定能取勝。宗弼設(shè)壇祈求無風,在這個儀式中,宗弼殺白馬,割破自我的額頭,又將擄掠來的婦女開膛剖腹,挖出心臟祭祀上天。結(jié)果第二天真的沒有風了。宗弼立即率領(lǐng)艦隊向宋軍發(fā)動總攻。金軍以小舟縱火,用火箭射擊宋軍的船帆。宋軍的海船無法開動都成了金軍火箭的靶子。不一時全部都被燒毀。宋軍大將孫世詢、嚴允戰(zhàn)死。韓世忠敗回鎮(zhèn)江。金軍突圍而去。
雖然在從戰(zhàn)
術(shù)上來說韓世忠此戰(zhàn)敗的很慘。但是從戰(zhàn)略上來說,韓世忠以絕對弱勢兵力而能阻擊金兵達48日,而且金兵北去后不敢南顧,已經(jīng)到達了擊退金兵的戰(zhàn)略目的。但是金兵敗北之后,梁紅玉不但不居功請賞,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上疏彈劾丈夫韓世忠“失機縱敵”,請朝廷“加罪”。這一義舉,使舉國上下,人人感佩,傳為美談。朝廷為此再加封她為“楊國夫人”。
紹興五年(1136年),韓世忠被任命為武寧安化軍區(qū)司令(武寧安化軍節(jié)度使),駐扎楚州(今江蘇淮安區(qū))。梁紅玉隨韓世忠率領(lǐng)將士以淮水為界,舊城之外又筑新城,以抗擊金兵。經(jīng)過戰(zhàn)亂的浩劫,楚州當時已遍地荊榛,軍民食無糧,居無屋,梁紅玉親自用蘆葦“織蒲為屋”。在尋找野菜充饑時,在文通塔下的勺湖岸畔,發(fā)現(xiàn)馬吃蒲莖,便親自嘗食,并發(fā)動軍民采蒲莖充饑;慈耸秤“蒲兒菜”,相傳即從梁紅玉始。蒲兒菜因此稱作“抗金菜”。由于韓世忠、梁紅玉與士卒同勞役,共甘苦,士卒都樂于效命。經(jīng)過苦心經(jīng)營,楚州恢復了生機,又成為一方重鎮(zhèn)。韓世忠駐守楚州十多年,“兵僅三萬,而金人不敢犯”。
梁紅玉是怎樣死的
據(jù)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二于紹興五年八月丁卯條“淮東宣撫使韓世忠妻秦國夫人梁氏卒,詔賜銀帛五百匹兩”。
《淮陰市志》及其他資料顯示:梁紅玉和韓世忠鎮(zhèn)守楚州十余年,之后因岳飛蒙受莫須有之冤,遂辭去軍職歸隱蘇州。并且說梁紅玉卒于1153年,比韓世忠還晚兩年。此說法可能是源于《雙烈記》。但《要錄》清楚地記載,梁紅玉在和韓世忠移屯楚州后僅五個月就亡故了,時間是在1135年10月6日(農(nóng)歷八月二十六日)。
閱讀精選(3):
中國歷史上那些巾幗不讓須眉的女英雄,南宋的梁紅玉絕對算是一個,在南宋與金的戰(zhàn)爭中,她與丈夫韓世忠曾共同指揮作戰(zhàn),屢勝金軍,至于事實真假,實難考證。都說將軍百戰(zhàn)死,女將軍梁紅玉是怎樣死的?歷史上的梁紅玉真實死因是什么呢?歷史上的這天為你揭秘。
梁紅玉是怎樣死的
梁紅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蘇淮安,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
史書中不見其名,只稱梁氏。“紅玉”是其戰(zhàn)死后各類野史和話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見于明朝張四維所寫傳奇《雙烈記》:“奴家梁氏,小字紅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東京人也。”后結(jié)識韓世忠,兩人初次見面,是在平定方臘起義后的慶功宴上,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韓贖其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為韓世忠的正妻。
建炎三年(1129年),在平定苗傅叛亂中立下殊勛,一夜奔馳數(shù)百里召韓世忠入衛(wèi)平叛,因此被封為安國夫人和護國夫人。
之后,梁紅玉多次隨夫出征,在建炎四年也就是公元1130年,黃天蕩之戰(zhàn)中親執(zhí)桴鼓,和韓世忠共同指揮作戰(zhàn),將入侵的金軍阻擊在長江南岸達48天之久,從此名震天下。
此后,梁紅玉獨領(lǐng)一軍與韓世忠轉(zhuǎn)戰(zhàn)各地,多次擊敗金軍,紹興五年(1135年)隨夫出鎮(zhèn)楚州,于當年八月二十六日死于楚州抗金前線,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病逝,夫婦合葬于蘇州靈巖山下。
歷史上的梁紅玉真實死因是什么
關(guān)于梁紅玉的死有眾多說法,而在后世的筆記小說和各種話本往往說梁紅玉是在韓世忠辭去軍權(quán)后共同歸隱山林,白頭諧老,最后在韓世忠死后兩年,梁紅玉郁郁而終,后宋孝宗將夫妻合葬。這雖然反映了后世對女英雄結(jié)局的完美愿望,但與歷史不符。
又有說是被奸細在食物中下毒,中毒后痢疾不止而死。根據(jù)著名歷史學家鄧廣銘的研究,梁紅玉是在紹興五年(1135)年在楚州隨夫出征抵御金軍入侵時死去的。
紹興五年梁紅玉隨夫(韓世忠)出鎮(zhèn)楚州,“披荊棘以立軍府,與士卒同力役,親織薄以為屋。”與金軍,偽齊鎮(zhèn)淮軍戰(zhàn)與山陽等地。農(nóng)歷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軍圍攻,腹部重傷,腸子流出以汗巾裹好繼續(xù)作戰(zhàn),最后血透重甲,力盡落馬而死,終年三十三歲。
首級被敵人割去,金人感其忠勇,將其遺體示眾后送回,朝廷聞訊大加吊唁。
公元1151年,韓世忠病逝,梁紅玉的遺體被遷到蘇州,夫婦合葬于蘇州靈巖山下。
【梁紅玉之死】相關(guān)文章:
金魚之死散文10-08
小雞之死作文05-23
項羽之死教案12-21
《項羽之死》教案08-25
赤兔之死的作文10-05
赤兔之死作文10-06
沙梁散文10-08
梁野山作文12-11
《項羽之死》教學設(shè)計10-12
項羽之死優(yōu)秀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