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飄飄何所似
【學(xué)習(xí)總結(jié)(1)】
飄飄何所似
是出自《旅夜書懷》的名句。
【全詩如下】
《旅夜書懷》
作者:杜甫(唐代)
細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學(xué)習(xí)總結(jié)(2)】
飄飄何所似出自《旅夜書懷》,詩的前半描述“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寫近景:微風(fēng)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當時杜甫離成都是迫于無奈。這一年的正月,他辭去節(jié)度使參謀職務(wù),四月,在成都賴以存身的好友嚴武死去。處此凄孤無依之境,便決意離蜀東下。因此,那里不是空泛地寫景,而是寓情于景,透過寫景展示他的境況和情懷: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寫遠景:明星低垂,平野廣闊;月隨波涌,大江東流。這兩句寫景雄渾闊大,歷來為人所稱道。在這兩個寫景句中寄寓著詩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認為是“開襟曠遠”(浦起龍《讀杜心解》),有人認為是寫出了“喜”的感情(見《唐詩論文集·杜甫五律例解》)。很明顯,這首詩是寫詩人暮年飄泊的凄苦景況的,而上方的兩種解釋只強調(diào)了詩的字面意思,這就很難令人信服。實際上,詩人寫遼闊的平野、浩蕩的大江、燦爛的星月,正是為了反襯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顛連無告的凄愴情緒。這種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經(jīng)常使用的。如《詩經(jīng)·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春日的完美景物反襯出征士兵的悲苦情緒,寫得多么動人!
詩的后半是“書懷”。第五、六句說,有點名聲,哪里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就應(yīng)因為年老多病而退休。這是反話,立意至為含蓄。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這實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擠。那里表現(xiàn)出詩人心中的不平,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飄泊、孤寂的根本原因。關(guān)于這一聯(lián)的含義,黃生說是“無所歸咎,撫躬自怪之語”(《杜詩說》),仇兆鰲說是“五屬自謙,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詳注》),恐怕不很妥當。最后兩句說,飄然一身象個什么呢?但是象廣闊的天地間的一只沙鷗罷了。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zhuǎn)徙江湖。這一聯(lián)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飄泊無依的感傷,真是一字一淚,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齋詩話》說:“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寫宜于表達詩人所要抒發(fā)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寫情,而是在寫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這首《旅夜書懷》詩,就是古典詩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個范例。
全詩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詩意境雄渾,氣象萬千。用景物之間的比較,烘托出一個獨立于天地之間的飄零形象,使全詩彌漫著深沉凝重的孤獨感。這正是詩人身世際遇的寫照。
大歷三年(768年),遲暮之年的詩人最后乘舟出了三峽,來到湖北荊門,心境不免孤寂。此詩開頭四句寫“旅夜”:岸上有細草微風(fēng),江上只有一葉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遙望原野,遠處天與地似乎相接了,天邊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蕩蕩東流,一輪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隨著江水的流動而浮蕩著。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來描述原野的廣闊,用“月涌”來形容大江的東流,形象而細致地描繪了江上的夜景。唯有在廣闊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垂”,才能見出原野的廣闊。而大江中有“月涌”,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動;也只因江水的流動,才能感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細膩稱闊大的手法,首四句塑造了一個宏闊非凡寧靜孤寂的江邊夜境。
后四句書“懷”:“名豈文章著”,聲名不因政治抱負而顯著,反因文章而顯著,這本非自我的矢志,故說“豈”,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實現(xiàn)的憤慨。說“官應(yīng)老病休”,詩人辭去官職,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詩人沒有直接說出。說“應(yīng)”當,本是不應(yīng)當,正顯出老詩人悲憤的情緒。應(yīng)對遼闊寂寥的原野,想起自我的痛苦遭遇,深感自我漂泊無依,在這靜夜孤舟的境界中自我恰如是天地間無所依存的一只沙鷗。以沙鷗自況,乃自傷飄泊之意。
【相關(guān)文章】
飄飄何所似
初夜的街頭,不夜城才開始忙碌。我在彩光閃爍迷離的霓虹燈下緩步而行。
有風(fēng)輕輕拂過臉頰。抬起頭,只見星月無語,伴我夜色里獨自漫步。
那個梳著兩條短辮、瘦弱的小女孩,站在街的一隅頻頻向我招手:“阿姨,買枝花吧。”
“孩子,給你錢。這么晚了,怎樣還沒有回家?父母怎樣放心讓你一人賣花?”
“阿姨,我爸爸死了,媽媽生病還在家里躺著,我每一天賣花能賺錢……”
沒等小女孩說完,我的眼里有了一層朦朧的濕霧。付了比別人多一倍的錢,取走了這枝藍色的勿忘我。
淺秋的月瀉下束束清輝,裹著蕭蕭的風(fēng)慢慢舞動。月色閃閃爍爍,酷似智者睿智的目光,俯視著人類亙古的滄桑。
拐進一條不曾常來的小街,“美容屋”中光怪陸離。里面?zhèn)鱽砹诵沟桌镎鸲@的聲音。
沒有人明白輕掩的門后究竟發(fā)生著什么,又曾有多少故事在“污濁”的小屋中發(fā)生?其中亦有過多少少女“歡笑”后的眼淚?
無常的人生有著太多的悲歡離合,悲苦交織。
按照禪宗的理論:即無常也正常。
所以,不必感傷。
黑格爾說:存在即合理。
走過小街的盡頭,做了一次深呼吸,沉甸甸的情緒在思考中,稍微簡單了些。
那可憐的小女孩,還有那些“小姐”們所做的一切只因單純的活著。
每當黑暗籠罩上空,當晚炊的夕陽淹沒最后一抹余暉,坐在電腦前的我總被一種理智喚起了沉睡在內(nèi)心深處的思維。
想起哲學(xué)大師的話:
因為我們活得很難真實,并且耗費生命中太多的精力來切削、烘烤、補綴生活。
因而,對于生命本質(zhì)的理解,對于生命價值的思考,對于生命好處的追尋,我們更為淺薄。
我們都很現(xiàn)實,雖痛苦卻難以自拔。
記得朋友送過一瓶彩色的沙子,來自黃金海岸。
常常在遭遇生命壓力和對現(xiàn)實迷惘之時,打開蓋子,捏一把在手里,捏緊,看著彩沙從指縫中落下,直到手心里一粒不剩,再抓一把,如此反復(fù),在不知覺中忘記了以前的冷暖,以前的苦澀,以前的哀樂。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最后明白,紅塵陌上,很多時候我們期望從來處來,到去處去。就是大漠里沒有馬蹄的痕跡,一衣已飄過,沒有痕跡,只有清塵。亦如泰戈爾飛鳥的翅膀。
【飄飄何所似】相關(guān)文章:
老何老何10-06
白衣飄飄10-08
又何執(zhí)著10-06
雪花飄飄作文05-24
秋葉飄飄作文12-31
雪花飄飄作文03-26
《樹葉飄飄》教案08-15
落葉飄飄教案02-19
師恩似海作文10-05
初相識,似故人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