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縷縷粽香總關情
過年吃粽子,是寓意著我們的人丁更加興旺,也是希望子孫更加健康、快樂,家庭更加興盛,久而久之,在過年吃番薯粽子就成為了家鄉(xiāng)的一大風俗。從我記事開始,一到過年就能看到奶奶忙前忙后在制作番薯粽子。粽子不僅僅只是單純的食品,還代表了一種內(nèi)涵豐富的文化,一份不能忘卻的鄉(xiāng)愁。
過年回家,一到村口,空氣中就彌漫著久違了的番薯粽子的香味,引得我口水直流,湊走近一看,果然是家家戶戶用土灶燒制家鄉(xiāng)特有的番薯粽子,我知道,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
“奶奶,我回來了!”我在大門口激動地喊了一聲,奶奶探出腦袋張望。當她看到我這番模樣時,大喜:“長高了好多啊!”奶奶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只見奶奶手上正握著一張翠綠的粽葉,伴著那撲鼻而來的絲絲粽葉香,我脫口而出:“你前幾年做過的番薯粽子,味道真好。”
“你看,正準備開始包粽子呢。”奶奶舒展眉頭說道。
恍惚間,我的思緒飄回到了童年,從小跟著奶奶長大,奶奶制作番薯粽子的場面歷歷在目。制作粽子前,先要從深山采摘青青棕箬和割下縛粽用的棕櫚樹葉,放在水里浸泡后將他們清洗干凈,再放在大鍋里煮,之后挑選優(yōu)品番薯去皮后刨成絲,再剁成米粒大小的細粒,拌上優(yōu)質(zhì)糯米,用兩張粽葉包裹……
“唉,別站著呀,趕緊喊上你媽一起包粽子!
奶奶的一句“命令”瞬間把我的記憶拉了回來,我們圍坐一起開始制作,我曾跟著奶奶學過,再看著奶奶的示范,我麻利地包裹好了一個,整齊疊放在旁邊,奶奶看著我的“產(chǎn)品”點贊道:“包粽子的技藝高了好多,已超過我的技術了,真厲害!蹦亲鼐G的粽葉,在奶奶的歲月打磨的雙手中翻騰,夾雜著番薯餡料黃白的色澤,只是讓我想到那一花一世界的清新透綠和奶奶不乏無味的純樸熱情。
就在此時,鄰居的阿姨、長輩看到我們包粽子,熱情地圍攏過來,剛好圍成一個圓,“團團圓圓的感覺真好啊!”,在鄰里團聚的時候自然免不了這樣的感覺,我們大家一起包粽子,有說有笑,你一個,他一個,不一會兒就包了一大籃子的粽子,我數(shù)著“1、2、3……70”,這一個個粽子,不僅飽含了濃厚的鄉(xiāng)土年味兒,也是連接鄰里間濃濃友情的紐帶。
我和提著一大籃子粽子到廚房土灶的大鍋里煮,我當燒柴工,用大塊的木柴開始燒火。不停地低頭望手表,計算著燒煮的時間,迫不及待地等著粽子出鍋的那一刻。看著大灶臺,柴火燃燒的煙氣和窩里散發(fā)出的氤氳霧氣,柴爿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音,粽葉的清香和粽子的甜糯香相互交織,白色的霧氣從灶蓋邊緣冒出來,心里不禁贊嘆:人間煙火,真好!
在廚房,聞著那濃濃的粽香,挑逗著我的饞蟲,使我有強烈的揭鍋一嘗為快的沖動。但最終,還是遵守了那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良言。過了許久,經(jīng)過奶奶有經(jīng)驗地察看,粽子煮熟了,可以開鍋。我立馬撈出一個,模樣是湖綠中摻些墨綠的,然后解開了那燙手的粽葉,用筷子將其一分為二,看著那黃白相間的、精致的番薯粽子,飽滿剔透的番薯粒和糯米,讓人垂涎三尺,細細咬上一口,滑滑嫩嫩的,特有嚼勁。每當此時,奶奶總是在旁邊笑著溫柔提醒著我“當心燙手,當心燙嘴”,滿眼的疼愛。
要返回杭州了,奶奶又提前制作一大籃番薯粽子。出發(fā)前,將番薯粽子放入車后備箱,一再囑咐“不要壓著粽子了”。到家后,我提著奶奶包裹的一大袋裝裝滿了愛意的粽子,心里感覺沉甸甸的,我明白這番薯粽子里面包含了多少關愛、牽掛和溫暖。
我注視著這大袋番薯粽子,粽葉包滿的是心意,粽繩系滿的是牽掛。淡淡的番薯粽子交織著濃濃的親情,是奶奶的愛,是家的味道,更是文化的傳承。
番薯粽子,是一種情意,更是一道思鄉(xiāng)的記憶。
【縷縷粽香總關情】相關文章:
溫馨瑣碎總關情散文10-06
端午粽香情更濃美文10-05
亦師亦友總關情散文10-06
濃濃粽香情作文(通用20篇)06-06
一衣一物總關情散文10-06
端午粽香10-11
一言一行總關情10-25
一撇一捺總關情作文10-07
菠蘿香粽作文10-07
端午粽香作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