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边@句名言出處:《論語公治長》,它的意思是:聰明而好學,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而不以為羞恥。
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背后還 有一個故事:那時,衛(wèi)國有個大夫叫孔圉,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tǒng)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謚號為“文”,所以后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wèi)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還 很多,憑什么賜給孔圉‘文公’的稱號?”孔子聽了微笑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的請教,一點都不因此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并不會不恰當”。經(jīng)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于服氣了。
這個故事中的孔圉有了任何不知道的事,他都會請教別人,不管對方的學問比他高還 是比他低。用這位孔文子來跟我自己比一比,那我真是差太多了。或許“敏而好學”這一點我做到了,但是我相信“不恥下問”這一點有很多人跟我一樣都沒有做到。當我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我總會一個人在那邊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我也曾想過要去問老師,可是我總是怕老師會說:“你怎么連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當我知道那些平常考試考得比我差的學生知道的時候,我也沒有想過要去問他們,我只是覺得連他們都知道,為什么我會不知道呢?這個時候,我只是一個人自暴自棄。
通過這句名言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在聯(lián)系生活實際,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上是不分高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優(yōu)點,遇到了不懂的問題我們就該去問老師,問同學,而不是一個人坐著發(fā)呆,遇到不懂的問題不管是誰都可以問,不要以為自己去請教同學就是不如別人。我們不能只做到“敏而好學”更要做到“不恥下問”。只有弄明白了,才能使自己的學習更上一層樓!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相關文章: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作文10-10
不恥下問作文10-25
不恥下問造句10-01
敏而好學的下一句10-02
敏而好學下一句10-02
不恥下問的啟示日記10-07
不恥下問作文(通用22篇)10-12
不恥下問的上一句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