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作文匯編15篇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的作文1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每逢端午節(jié),爸爸媽媽就帶著我去奶奶家過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那一天的上午,我們就要去買艾草。我們把買來的艾草插在門縫里,有的插在窗戶上,還有的站在門口,一動不動,好像是威嚴的戰(zhàn)士在門口站崗。那一天,整個小區(qū)都飄著淡淡的艾草香,插在門上的艾草香千萬條青色的絲巾在門口飄蕩,十分美麗。因為這青澀的帶著清香的艾草的寓意是:驅(qū)蚊除蟲、驅(qū)災(zāi)避邪。
很快就到了正午,父母們要給孩子系五色繩。顏色分別是:青、白、紅、黃、黑,分別代表是:木、金、火、土、水。五色繩的位置也欣然不同:有的.人系在手上,有的人系在脖子上,有的人掛在腳上。五色繩不僅系的位置不同而且他們的美稱也有許多,比如;長命繩、辟邪繩、快樂繩等等。
中午吃過飯,很快到了下午兩點,大人們要給我們洗一次特殊的澡。。這一個澡的特殊在于它的水,洗澡的水是由艾草、魚腥草、毛草等十幾種植物熬水而制成。因為聽人說,洗了這一個“植物澡”,這一年身上就不會長東西
很快就到了晚飯時間,這是一家人團圓的時候。在各地工作的游子如果沒有迫不得己的事情,必須趕回家吃團圓飯。這一天桌上的菜可豐富了,有魚,象征著年年有余,有雞鴨,象征著家畜興旺等等。
吃過晚飯則又到了我們最興奮的時候---買香包。香包就是香囊,形狀各異,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長方形的。不僅形狀各異,而且大小不一,大得像手掌那樣大,小的只有巧克力那么小,里面裝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是甜甜的糖果,有的是各式各樣的小玩具。香包象征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別具一格,讓人難忘。
端午的作文2
有一個節(jié)日,可以流傳千古,這個節(jié)日好似一個夢,魂回夢里,把你帶回這古老的夢里。這節(jié)日好似一本蠟黃的書,盡管那樣破舊,人們卻愛不釋手。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迎來了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而產(chǎn)生的。人們?yōu)榱瞬蛔屚度虢械那霍~兒啃咬,便用竹葉包了米粒投進河里。這樣的來歷,怎么不令人好奇呢?
五月初五當天,一群可愛的孩子一陣風(fēng)似的在大街上飛奔,在歡慶端午節(jié)的到來,大人們拋卻工作的繁忙和生活中的煩惱,回到家和老人談笑風(fēng)生。我和姐姐帶上五彩繽紛的.五股繩,歡跳著慶祝。所有人都被這愉悅的氣氛所感染著,臉上洋溢著過節(jié)的愉悅和幸福!
回到姥姥家里,我們一下子就被粽香四溢的鍋所吸引,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深吸一口氣。香,真香啊!是那種深入骨髓的香。我和姐姐吃著美味的粽子,來到龍泉湖岸邊。岸上早已人山人海,被圍得水泄不通,鮮艷的龍舟在湖面上一字排開,整齊劃一,“咚咚咚”龍舟賽開始了,在岸上的人們也似乎在在這一瞬間沸騰開來,或是吶喊助威,或是討論賽績。湖上的龍舟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人們盡自己全力擺動雙漿,那敲鼓手用盡平生最大的力氣,也不怕鼓被敲破。時間爭分奪秒地過去了,有兩支龍舟不分下下,直沖終點。在沖向終點的一霎那,有歡呼聲,也有嘆息聲,但人們毫不受這影響,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都談笑風(fēng)生。端午節(jié)就在這快樂的氣氛中離去了。
既然端午節(jié)是一個美麗的夢,那就把它記錄下來,永久保存著這個夢,既然端午節(jié)是一本古老的書,那就把它珍藏起來成為最美好的回憶。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要把這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發(fā)揚光大,成為中國人的驕傲!
端午的作文3
今年的端午節(jié)似乎與去年沒什么不同。
外面下起了小雨,滴滴答答。這是在端午的前一天,早上,奶奶在桌上放了很多東西,準備包粽子。
以往的端午節(jié),奶奶也像如此,總是起個大早,便開始包粽子。當然,包粽子這樣好玩的事情,當然少不了我。
我在旁邊靜靜看著奶奶包粽子。奶奶先把粽葉拿一片在手里,然后雙手握住粽葉中部,向里邊一裹,裹成了一個小圓錐形。旋轉(zhuǎn)180度對著自己。然后奶奶把這個“小圓錐”放在右手上,捏緊交叉的地方,用小勺舀了一勺糯米放在果好的粽葉里,又放了一小塊肉。最后奶奶把兩邊的葉子往里壓。然后又在把粽子移到左手里。拿出線把粽子纏了起來,再打上一個結(jié),粽子便包好了。
我學(xué)著奶奶的包法,勉勉強強包了幾個叫耐看的粽子。粽子包好后,接著就是放進蒸爐里蒸了,沒過多長時間,粽子蒸好了。老遠都能聞到香味。
揭開鍋蓋,熱氣撲面而來,隨即一股清香鉆入鼻中。
我捏住捆粽子的線,將粽子慢慢提起來。粽子在我手中滾了一小圈,燙的.我直跳,我吹了一會兒,粽子總算是涼了下來。
我把線剪開,小心翼翼的將葉子掀開,我再次吹了幾下,慌忙咬了一口粽子。滿嘴肉香,糯米咸咸的,軟軟的,我來不及仔細品嘗,便再咬下一大口。呀!咬到了肉,我細細嚼了好幾下,才咽下去。
吃完粽子后仍有香味留在口中。
粽香總會如期飄蕩在端午這一天,祖祖輩輩懷念祭奠。
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我們一家人坐在桌前。輕輕剝開粽葉,話著家常,吃著粽子……
端午的作文4
隨著端午節(jié)的到來,我們家中的氣氛越來越熱鬧。關(guān)于端午節(jié)有個有趣的傳說: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340年楚國滅亡,屈原投江,有人怕小魚小蝦吃他的尸體,他們用竹簡裝上米后投入江中。這樣以來,小魚小蝦再也沒有吃過屈原的尸體。這個傳說,也隨著一代一代傳播開來,也充分贊賞了屈原愛國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昨天,我校舉行了端午詩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節(jié)目都十分精彩,這隆重而又熱鬧的詩會,也為今天的端午拉開了序幕。一大早,爸爸媽媽就開始在廚房里忙活開了,從冰箱里拿出的一個個棕子,一一下鍋,不多一會兒,蜜棗棕、肉棕等都在盤子里呈現(xiàn)出了。我心急,急忙拿出一個蜜棗棕撥開后,露出了一身米白色的顏色,里邊再加上一個大紅棗,味道別提多鮮美了。就這樣,兩個蜜棗棕就已經(jīng)下肚了。吃飽后,我的'舌頭還在嘴唇上添來味去,嘴里依然洋溢著棕子的氣息,令人回味無窮。
今天中午,我們一家人去奶奶家聚餐,一起來慶祝一下這個節(jié)日的到來,更是大擺宴席,又令我胃口大開,爽快地吃了一頓。
今天的手機上,不管是封面,訂閱號還是群里的祝福都跟"端午安康”有關(guān),看來大家都對端午節(jié)十分重視,更多的還是一些在網(wǎng)上的祝福,在這一天中,大家都是如此地?zé)崆槎吲d,也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懷念。
今又端午,依舊是那么的熱鬧!今又端午,人們依舊是那么的有激情!
端午的作文5
在我的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有吃粽子、吃蠶豆、插艾葉、灑端陽水、洗端陽澡和喝雄黃酒的風(fēng)俗,部分地區(qū)還有賽龍舟的活動。端午節(jié)前一天的下午,各家各戶要在門窗上插艾葉和菖蒲。知道為什么要插艾葉嗎?因為到端午節(jié)的時候,正是夏季傳染病開始抬頭的時候。把艾葉插在門窗上,利用其揮發(fā)的芳香氣味潔凈空氣,驅(qū)趕蚊蠅,驅(qū)瘟除邪,以達到防病目的。端午節(jié)除了插艾葉,還要吃粽子。關(guān)于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這一天,我媽媽從超市里買來了各種各樣美味的粽子。有鮮肉板栗味的、原味的、八寶的、蜜棗的……當媽媽把粽子從電飯煲里拿出來,放在我的盤子里時。我聞到了一股清香。我剝開粽子的葉,吃了一口。感覺糯米和各種各樣的`豆在我的口中跳舞,口感好極了。吃這粽子,就像來到了竹林里,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望著蔚藍的天空、綠油油的草地……
吃飯時,大人還會用雄黃摻在小孩子的額頭上寫個“王”字,為的是驅(qū)魔辟邪,還可以防蟲叮蛇咬。灑端陽水也是端陽節(jié)的一種風(fēng)俗,把艾葉、菖蒲、柏樹枝等有芳香的植物放進水桶里。在外面露天放一夜。第二天,用艾葉和菖蒲蘸一點端陽水,在房子里的每一個角落都灑上。灑完之后,在水里放幾個雞蛋或者鴨蛋,然后把水燒開,等水涼后,用這些端陽水洗澡,洗澡時,把在端陽水里煮過的雞蛋或鴨蛋在全身滾來滾去,奶奶說洗過端陽澡,夏天就不會長痱子了。因為端陽水有驅(qū)邪、殺菌的作用。在有些地方,端午節(jié)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那就是賽龍舟。幾個參賽選手拿著長長的漿,坐在雕琢精致的龍舟上。兩只手有節(jié)奏地左劃右劃。而旁邊的觀眾則為參賽選手吶喊助威。而參賽選手駕馭著自己的龍舟,征服風(fēng)浪、迎難而上。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快樂的端午節(jié)!
端午的作文6
早上,我問爸比:“你最喜歡那位詩人?”“屈原!”“為什么?”“因為他不像李白和杜甫死后,留下那么多詩,背都背死了!屈原就留下幾首而已,而且屈原死了還能放幾天假呢!”笑得我肚子都抽筋了……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我早就知道一些了。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貼菖蒲劍……記得去年我和表哥的菖蒲擊劍、菖蒲劍龍舞、菖蒲劍武藝賽,現(xiàn)在想起還記憶猶新。我還知道,各地的端午節(jié)風(fēng)俗是不同的,比如:西安人吃臊子面、福建人吃攤團子等等。而在我的家鄉(xiāng)溫嶺是吃食餅筒的,告訴大家我奶奶做的.食餅筒不但好吃而且種類繁多,有綠色的麥餅筒、有白色的食餅筒、有土黃色的麥油煎,每次都讓我“口水流下三千尺” ……
下午,奶奶回家做食餅筒了,她先筷子攪拌著和面,一直弄了好久,然后開始烙皮。澆上面漿、弄弄平、烙一會,一張餅皮就好了。餅皮大小厚度差不多,像一個模子里做出的,而且味道又香又“Q”,哪怕不加餡料就很好吃。
晚上,開飯了,大人們把各種各樣的餡料放在餅皮上,卷好皮,一下子就做好一個美味的食餅筒。我一口氣吃了兩筒,好吃極了!沒想到,吃的太飽了,休息了好久才消化,直到有點苦痛的胃消化了不少后,才又活蹦亂跳起來,可是剛吃了一小塊西瓜,又太飽了。爺爺和叔叔們邊吃邊喝雄黃酒,一直到很久才依依不舍的結(jié)束,還約好明年的端午節(jié)去伯伯家過。
今天我真開心,睡前我還寫了一首小詩:
端陽
讀完離騷吟橘頌,
嘗了粽子賽龍舟。
雄黃酒,菖蒲劍;
驅(qū)蟲辟邪話端陽。
——鐋鐋
端午的作文7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到端午節(jié)大家會干些什么呢?跟我去看看吧!
端午節(jié)來到了,大家可熱鬧了,有的看龍舟賽,有的吃粽子??還有一個>故事說了端午節(jié)要賽龍舟扔粽子的原因。愛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死去,所以賽龍舟競渡是為了救屈原。后來人們沒有找到屈原,大家就扔粽子在江河里,想讓魚,蝦等一些水里小動物吃飽后,不去吃屈原的遺體。后人就用這種形式來表達對屈原的尊敬和悼念。 我也過了一個端午節(jié),來看看吧!
在那天中午我吃了一個粽子,可好吃了。是白色的糯米,里面有一顆又大又紅的棗子,外面包著一片葉子,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葉子。把葉子剝掉以后就像一團棉花里面裝
著一顆紅寶石。把里面的肉放進嘴里,甜甜的,軟軟的,特別好吃。
之后外公帶我到了石頭城公園,哇!三條龍舟直往前沖,龍舟上的人們齊聲喊著“一,二,三”。前面一個人在打鼓,后面兩排人邊劃槳邊喊著他們的>口號。飛船疾駛,鑼鼓震天,真是精彩!>這就是我過的'端午節(jié)。
過端午節(jié)還要吃“五黃”,黃魚,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還是北方,在這一天都要在兒童的頭上用雄黃畫一個“王”字,還要給小寶寶們在手上,腳上系一條五顏六色的香囊。
怎么樣,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很多吧!這就是我了解的端午節(jié)。
端午的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
吃粽子,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
這是奶奶小時候教給我的歌謠。
端午,最憶故鄉(xiāng)粽香陣陣,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混著棕葉和糯米的香甜,原本寂靜的晚上,此刻酒杯相碰。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節(jié)就是“粽子節(jié)”。在兩千多年以前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著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xiàn),匆匆寫下絕筆《懷沙》便抱石投江,他就是屈原;人們?yōu)榱俗屗械聂~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fā)著清香的竹葉里,投到了江里……
千年過去,吃粽子便以成為祭祀屈原的一種方式。
粽子是用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當然,粽子有南北之分,形狀各異。但都非常的香甜可口。
奶奶的手經(jīng)了滄桑歲月的磨礪,早已如砂巖般粗糙,只有拿起粽葉時,才稍多了些敏捷。卷好粽葉,白花花的糯米從手里漏入粽葉,將已浸泡得色如翡翠的粽葉灌成胖鼓鼓的錐形,綠素相映。酒紅色的棗子,從冷水中撈出,仿佛一碗胭脂,和那枸杞一起勻稱地嵌入糯米里。接著,奶奶拿起筷子,蘸點蛋液,再往粽子上一滾,便在粽米上涂上了一層琥珀。粽葉一裹,再扎上幾根深綠色的細麻繩,有清香便都鎖在了這玲瓏小巧粽子里……
清水煮沸,將這錐形的粽子放進鍋里,不斷翻騰,粽葉的清新,粽餡的米香、棗香環(huán)繞著肉香,直鉆你心里去,光是聞聞,就令人垂涎三尺!
這粽子更給端午節(jié)平添了一些色彩。
端午的作文9
“哇,今天是端午啊!太好了!”我起床看了一下日歷,盼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吃完早飯,老爸走來對我說:“嘿,今天去逛家樂福,好不好?”“好啊。let’sgo!”
到了超市,到處洋溢著端午節(jié)的味道。咦,那是什么?一個貨架上飄出了一股艾草的幽香。我走近一瞧:哦,原來是香包!只見一個個小巧玲瓏的香包上都繡著十二生肖。我屬龍,便拿起一個繡著龍的。香包上的龍威風(fēng)凜凜,有力的爪下拿著一顆火球。旁邊還有幾朵祥云悠然飄過。香包的背面,是用繁體字繡的“吉祥安康”!耙,”老爸笑著說,“買一個?”天大的機會啊,我能不買嗎?買東西一向猶豫的我果斷的拿起了一個;氐郊遥灰婇T上已懸掛了艾草,一株株艾草增添了不少節(jié)味兒。此時,正接近正午,我悄悄打開門,粽子那三角綠衣的`身影便呈現(xiàn)在眼前。我探出了頭:耶,四周除了老爸,其他人都在做事。我趕緊拿起一個粽子,“且慢!”誰?啊,是老媽!“現(xiàn)在即將舉行吃粽子比賽,不管您是閑事客、忙碌客、過路客還是必勝客,都請就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都趕緊來到桌旁坐好。大家拿好粽子,解開繩子,把粽葉剝開。只見老爸拿著粽子,一直傻傻盯著它,恨不得“囫圇吞粽”;旁邊的老媽吸了一口氣,聞起粽子淡淡的香味;奶奶由于右手不方便,正思考怎樣吃才快;爺爺呢,卻哼著小曲兒,十分放松;大家更想知道我吧——我差點“口水直流三千尺”,當時那個“囧”啊······
端午的作文10
端午節(jié)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又稱端陽節(jié),已有20xx多年歷史,它和“過年”、“中秋”并稱為一年中的“三節(jié)”。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屈原是我國著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是“楚辭”這種文體的創(chuàng)立者。屈原很愛國,他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自盡。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百姓們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江邊,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人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還不見蹤跡,之后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人們以劃龍舟比賽來紀念屈原。百姓們還拿出準備好的飯團、雞蛋等食物丟進江里,人們認為讓魚蛟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后來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
這就是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賽龍舟和吃粽子。 端午節(jié)這天,南京人會在門前掛上艾葉、菖蒲除穢驅(qū)邪,用滴了雄黃酒的.清水洗眼睛等等。還要吃粽子、綠豆糕,兒童頸項上要掛五色絲絡(luò),絡(luò)中裝咸鴨蛋。南方人主要吃“五黃”,而南京人卻吃“五紅”,指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黃鱔。關(guān)于“五紅”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天,“五毒”:蛇、蜘蛛、蝎子、蜈蚣和壁虎,它們在端午時來到人間,剛到一戶人家門口,就聽見女主人說:“快吃,這是油炸五毒。”五種毒蟲聽了這話,大吃一驚,看見桌上有五道紅紅的菜,五毒以為是它們的血,嚇得魂飛魄散,再也不敢出來了,所以,南京人在端午節(jié)吃“五紅”是為了嚇走“五毒”。
端午的作文11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五日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插艾葉,包粽子。
臨近端午節(jié),人們開始忙著采摘新鮮的蘆葉,他們在蘆葦叢中邊采蘆葉邊唱歌。清清的河水緩緩地流著,歡快的歌聲在河面上蕩漾。
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一家一大清早就忙開了。先把曬干的蘆葉煮透,再把蘆葉折成一個漏斗狀,舀一大勺洗干凈的糯米放進去,中間加入一兩顆紅棗或一些花生,最后把“漏斗”的口蓋住,沿著“漏斗”的邊把剩余的蘆葉緊緊地纏繞上去,用線一捆,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樂呵呵地在旁邊幫忙,可蘆葉在我手里仿佛個調(diào)皮的精靈,一點兒也不聽使喚,不是這頭松了就是那里散了。
這一個時候我就驚嘆于阿姨婆婆們心靈手巧的手藝了:她們會包各種各樣的粽子,有香包粽子、枕頭粽子、小腳粽子……口味五花八門,有香甜的棗粽子、咸鮮的肉粽子、香辣的火腿粽子……田野里,小路上,到處都彌漫著粽子的清香,人們的臉上放射出興奮的的光芒。他們提著粽子,你送給我,我送給你。把幸福與甜蜜相互傳遞,把勞動的`果實與同伴分享。
端午節(jié)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許多,動人心弦的賽龍舟,富有創(chuàng)意的畫彩蛋,喝驅(qū)邪防蟲的雄黃酒……人們沉浸在歡樂的節(jié)日中。遠方的客人,歡迎你們來做客哦!
端午的作文12
盼星星,盼月亮,我終于盼來了夢寐已求的端午節(jié),這讓我興奮不已。因為我最喜歡吃粽子了,吃過粽子,吃嗎嗎香。
這一天上午,我像打了雞血似的,一個鯉魚打挺起來了,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去洗漱。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已經(jīng)吃完了飯!我趕緊端起飯碗一口悶。含糊的說:“出發(fā)!”
話音剛落,姑姑打來電話,說他們也要回老家,這讓我更興奮了,便問:“你們在哪里?”
“在菜地!”
我立刻改變了“作戰(zhàn)”計劃,說:“我要去菜地干活!”其實想去玩。
爸爸媽媽異口同聲:“你不是回老家嗎?”
“怎么,姑姑也要回老家,還不如和她一起去呢!”
我裝模作樣地咳了兩聲,一本正經(jīng)地說:“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
爸爸媽媽被我搞得哭笑不得。只好帶我去。到了菜地,我立刻開始玩了?墒,姑姑的一句話把我從夢幻拉到了現(xiàn)實,就像被潑了一盆冷水,冰涼冰涼,從頭潑到尾,“力豪,去干活!”我極不情愿地和哥哥干活去了。這一干不要緊,一干就上癮。干完了鋤草,我又去幫姑姑撒黃豆。
正當我干的起勁時,妹妹那邊傳來了一聲尖叫!我和哥哥趕緊去看,原來是有一只大蛤蟆正在地上跳,我和哥哥一人兩根桿子,去捉它,可它蹦蹦跳跳地,我們也拿它沒辦法,這時,它停下來,鼓起腮幫,好像在說:來抓我呀!這可把我激怒了,一個桿子揮在了它的頭上,另一根夾住它,一下把它扔到了圍欄外面,看它還囂張不囂張。十一點了,我和“功臣”們回了家,吃著粽子,說說笑笑,格外親密。
這就是我的端午節(jié),與眾不同的`端午節(jié)。
端午的作文13
早晨,剛剛起床,便聞到一股粽葉的清香。走進廚房,發(fā)現(xiàn)媽媽正在包粽子,猛然想起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拿起艾草就往門上掛,還系了個蝴蝶結(jié)。
不一會兒,媽媽大喊一聲:“吃—粽—子—啦—!”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風(fēng)一樣地跑進廚房。見粽子還冒著熱氣呢,便用筷子把它夾成兩半,黃澄澄的蛋黃與瘦肉相伴,好似在逗引著我的味蕾。我禁不住美食的誘惑,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吃完粽子閑來無事,便蘸著雄黃酒畫在臉上,媽媽看了之后哭笑不得,給我講起了端午節(jié)的由來:
端午節(jié)起源于中國,最初在古代百越之地,是用來表示對龍的敬仰,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一活動。后來,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憤而投江自盡,以表心跡。人們怕水中的魚蝦把他吃掉,便在河中投放粽子,以表達人們對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的崇敬愛戴之情。這就有了吃粽子的習(xí)俗。
聽媽媽講完了故事,我們一家就準備出門了,去干嘛呢?看賽龍舟唄。我們到達了指定地點。只見寬闊的江面上,停放著一條條龍舟。這些龍舟個個面目猙獰,翹著尾巴,都是洋洋得意的樣子,好像胸有成竹、信心滿滿。
比賽開始了!一個個年輕的小伙子麻利地登上龍舟,開始了激烈的比拼。頓時,鼓聲震天,叫喊聲更是不絕入耳,整個江面炸開了鍋。那兩艘龍舟互不相讓,雙方隊員使出了渾身力氣往前劃,鼓手在為自己的隊員加油打氣。他們的動作都很一致,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團結(jié)就是力量”。
兩艘龍舟賽完之后,沒想到我們也可以上前去體驗。我們在龍舟上吃力地劃著,行駛速度非常慢,而且沒有技巧。前面的小女孩一失手,直接把我潑成了“落湯雞”。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端午節(jié)就這么完美地結(jié)束了,但給我留下了許多的回憶和回味。
端午的作文14
微風(fēng)輕輕拂過他那因憂慮而過早斑白的鬢角,望著眼前滾滾東流的汨羅江水,他毫無留戀,只希望能用自己的身軀換來楚王的醒悟,就在縱身一躍的瞬間,淚水劃過臉頰化作了清晨晶瑩的露珠。
“叮鈴鈴……”,清脆的鬧鈴聲把我從睡夢中拖出。洗漱完畢,我?guī)е蛲砩纤谖掖差^的荷包,輕輕擺弄幾下它鮮紅的穗頭,笑著走下樓去。
今天的.清晨當然與平日忙碌奔走的清晨不一樣,今天是端午的清晨,格外得靜謐和安詳。走在山間的小路上,薄霧朦朧得如紗一般罩住周邊,一切都顯得若有若無,偶爾一兩聲鳥鳴,清脆而響亮。我拿出小刀,奮力地劃斷幾株艾草,草叢里的露水很快沾濕了我的褲腳和衣襟,我凝神注視著草葉上這些靈動的小露珠,那么清涼,那么剔透,那么圓潤,那么可愛!一滴滴,一團團,沾墜在葉子上,輕輕一碰,便在葉面上來回滾動,葉子上的脈絡(luò)被清晰地放大出來。都說端午這一天的露水可以洗去一年的霉運,可以帶給人們一個全新的開始,但我想,還應(yīng)該有愛國人士無盡的惆悵和無奈吧,我想起了那個恍惚的夢……陽光灑向大地,一切綠色都在微風(fēng)中輕輕點頭,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折射下,含羞地閃爍著,似乎也透著無限的回憶。端午的露珠啊,我怎么舍得讓你離開呢?我取出一個小瓶子,拿出一株艾草,輕輕地敲擊著每一片綠葉,讓這些小家伙如坐滑梯般地,從葉尖滑落,直墜入瓶中,一會兒的功夫,就聚集了大半瓶!澳銈円ネ瓿赡銈兊氖姑D”,我一邊舉著它們,一邊往家的方向走去。
我用艾草沾著露水點撒在每一位鄰居的門上,希望這些小家伙們能滌蕩去每一個人的煩惱和憂傷。
端午的作文15
端午節(jié)起源于戰(zhàn)國時期,秦國滅楚國之后,愛國詩人屈原悲憤極了,便跳入汨羅江自殺。兩岸的民眾為了防止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便用糯米粽葉包成食物投入水中供魚蝦食用。端午節(jié)由此而來。這個感人的來歷使我對端午節(jié)喜愛有加。
端午節(jié)主要有吃粽子、戴花繩、帶荷包、插柳條這幾件風(fēng)俗活動。去年我們在老家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端午節(jié)。
首先是包粽子,吃粽子。媽媽買來了糯米和粽葉。奶奶將粽葉幾下折成一個奇怪的菱形,然后用勺子往粽葉里倒入糯米,放入幾顆棗和葡萄干,接著包好粽 皮,用細繩扎住,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和奶奶手法很熟練,包起來井井有條;每一個粽子都那么飽然,棱角分明。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一煮,頓時熱氣騰騰, 香氣四溢。奶奶用漏勺將粽子一個個打撈出來。我嘴很饞,每次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拿走一個!靶C靈鬼!”奶奶不忍心罵我,每次都這樣說。粽子香甜可口,嚼 一嚼,糯米的甜味里透著淡淡的棗香,讓人吃了還想吃。
戴花繩和戴荷包也是端午節(jié)風(fēng)俗之一。盡管,我并不喜歡這項活動。奶奶用五彩的絲繩制成花繩,戴在手腕和腳裸上。據(jù)奶奶說,這樣可以防止被蛇咬。奶奶 繡的'荷包十分好看,一只褐色的雄獅張牙舞爪,長長的鬃毛倒豎著,身上還有一些花紋圖形和金色的小鈴鐺,獅子的四個爪子分別掛著一條線,每條線上是三個生肖 動物,四條線合起來,正好有十二個生肖。
插柳條是為了避邪,但它插的地方也有講究,一般插在房檐或門上。端午節(jié)那天,我和奶奶從柳樹上折下了較好的枝條四五支,拿回家中。爸爸順著木梯爬上房檐,在適當?shù)奈恢,插好柳條。
怎么樣,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別有一番風(fēng)味吧!
【端午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的作文01-26
慶端午作文08-29
快樂的端午作文08-22
端午的味道作文08-21
家鄉(xiāng)的端午作文02-21
端午情思作文02-20
端午粽作文02-20
描寫端午的作文02-20
走進端午作文08-30
端午粽的作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