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麻糍飄香久作文

    時間:2023-11-27 13:49:58 曉怡 專題作文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麻糍飄香久作文(通用3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麻糍飄香久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麻糍飄香久作文(通用36篇)

      麻糍飄香久作文 1

      又是一年的冬至節(jié)。自從我在學校里學會了做麻糍,我就很想在家里表現(xiàn)一下,做給爸爸媽媽嘗一嘗。

      我和媽媽洗了手,就開始做了。我把芝麻餡扒下來,揉成了大小不一的麻心團。媽媽在廚房里揉粉團。當我們弄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做湯圓了。

      媽媽把揉好的米粉團搓成長條,再一段一段地摘下來,我先把它搓圓,拍扁了將麻心放上去,再把麻心搓進去,一個湯圓就完成了。不一會兒,托盤里站滿了雪白的娃娃,像等待檢閱的小士兵。

      做好了湯圓,就準備將它們下鍋了。一個個湯圓就像不愿洗澡的小娃娃,不情愿地排著隊下了水。過了一會兒,我看到它們隨著沸騰的水爭先恐后地冒出頭來。沸水的'聲音“咕嚕咕!钡睾孟袷撬鼈冞B聲抗議:"我們已經(jīng)洗好了,讓我們出來吧!我們要燙死了!"過了一會兒,媽媽把它們撈出來。

      洗完澡,小娃娃們還光溜著身子。媽媽將它們?nèi)齼蓛傻胤旁谝槐P豆沙粉里,讓它們在里邊打滾。我用筷子滾鐵環(huán)一樣將它們滾來滾去。最終,它們變得一身金黃,還彌漫著濃濃的豆香味。 我迫不及待地嘗嘗味道,嘴中一股豆香混著麻香味。“嗯,真是太香了,再來一個!”我叫爸爸媽媽也來吃,他們也都說很香,我聽了感到特別高興。我吃了一個又一個,今天的麻糍真是特別好吃,令人回味無窮!

      麻糍飄香久作文 2

      家鄉(xiāng)的冬至是要吃麻糍的,麻糍我吃過,但是麻糍是怎么做的我就不知道了,今天我就親眼見識到了麻糍的做法。

      我們在爺爺家吃晚飯時,有一個爺爺?shù)呐笥褋泶T,告訴我們他們晚飯后要“搡麻糍”。爸爸說等會兒我們?nèi)タ纯,讓我去見識一下,也能讓我了解家鄉(xiāng)的風俗。爸爸很興奮地說他小時候爺爺家每到冬至前夕,都有“搡麻糍”的風俗習慣,那時爸爸和他的同伴一起圍著大人們“搡麻糍”,等待享受這香噴噴的麻糍,這是爸爸童年的美好回憶。

      吃完晚飯,爸爸興高采烈地帶著媽媽和我奔向村里那戶打麻糍的人家,一進那戶農(nóng)民伯伯的家里,我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味道,看見火爐上正用木桶蒸著熱氣騰騰的糯米飯,過了一會,他們把蒸熟的糯米飯倒進石臼里,幾個大人輪流用木槌擊打這個糯米團,一個大人的手一邊沾著水一邊不斷的翻動著這個糯米團,直到把這個糯米團打糊了,才把這個糯米團放到竹匾上,我還發(fā)現(xiàn)竹匾的底面上鋪了一層粉,爸爸說這是玉米粉和黃豆粉,兩個大人迅速地用雙手把這個糯米團攤成薄薄的一張大圓餅,然后在上面

      灑了一層芝麻和紅糖,再用菜刀把大圓餅切成一塊一塊的麻糍,主人很客氣的把多放了些紅糖的麻糍分給旁邊的小朋友每人一塊,我也分到了一塊香噴噴的`麻糍,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今年的冬至過的真不一樣,因為我親眼看到了做麻糍的全過程,還吃到了這么好吃的麻糍,真是一個愉快的冬至啊!

      麻糍飄香久作文 3

      在我們奉化老家有個習俗,清明節(jié)要用自己親手制作的青麻糍祭祀祖先。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快到了,于是,上周末爸爸帶著我們?nèi)液坪剖幨幍厍巴霞抑谱髑嗦轸佟?/p>

      青麻糍原料特殊,它有一味最重要的原料——艾草,寧波人稱之為青。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著濃郁的香氣,它的適應性強,普遍生長于路旁荒野、草地。艾草只有在春天才會生長,所以也只有這個時候,才能吃到最新鮮的.麻糍。

      青麻糍的原料也是自產(chǎn)的:糯米自己種,松花自己摘,青自己采。制作麻糍的步驟比較繁瑣,媽媽和奶奶將采摘回來的艾草反復清洗干凈,然后水煮,幾分鐘后艾草變成深色撈出瀝水。糯米提前經(jīng)過一天的浸泡后,放到蒸籠里蒸熟。將艾草和熱騰騰的糯米飯一起放在一個大石臼里,爸爸和爺爺兩個人配合,一個人手拿大榔頭敲打,另一個在榔頭落下的間隙里,快速用手去翻動一下,邊上還得準備一盆冷水,翻一次便將手在冷水里浸一下,起到冷卻和去粘的作用,保證糯米飯和艾草充分地融合在一起。搗好后,奶奶在桌上撒上一層金黃色的松花粉,將打好的面團平鋪在桌面上,用特制的搟面杖壓成一大塊的薄餅,接著在上面再撒一層松花粉,最后拿菜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就可以放冰箱儲存了。

      我喜歡拿剛做好的麻糍放炭火上烘烤,蘸點白糖,吃起來軟糯香甜,還帶有艾草獨特的香氣,簡直人間美味。ξ襾碚f,這樣的食物無比親切。小伙伴們,清明節(jié)你吃青麻糍了嗎?

      麻糍飄香久作文 4

      我出生于江西宜春。在那里我度過了童年,那里盛滿了我的童年趣事。

      小時候,村里盛行著打麻糍,時常嘴饞了便拿出那石桶、木桶打起麻糍來。每到春節(jié),打麻糍這項活動便進行得越發(fā)熱烈。村支書會在村頭讓幾個壯小伙,拿著木棍,攪和著石桶中的米飯。女人們早早地把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剛蒸好的糯米冒著熱氣,真香!那顆顆飽滿的米粒兒仿佛正朝我招手呢!

      趁著這熱乎的時刻,男人們個個擼起了袖子,三個人各握一根棒槌交替猛搗,搗爛糯米后,再用力打一陣,使它爛成米泥。一錘錘奏著歡樂的歌,看似枯燥的活兒,到了這些叔叔的.手里,就能唱出優(yōu)美的歌。他們手里干著,嘴上哼著小曲兒。女人們在一旁說著這幾年的變化。村口王大伯家蓋了新房了,前幾年的貧困戶小李家去年剛買了房,阿秋嫂家的小胖考上了重點大學……

      很快軟軟的飯粒在按壓下綻開了笑臉,好似一朵美麗的花苞展開了花瓣,露出了內(nèi)心雪白的一面。那些叔叔仍然在繞著圈打磨著桶中的這塊珍寶。此時,飯粒早已黏合,而香氣也早已蔓延了開來。這香氣讓我感到臉上吹來了一股甜甜的,仿佛摻了蜜的香味。

      旁邊的那些大嬸看到米飯已黏糊了起來,就連忙從小板凳上起身,伸出早已洗凈的雙手,從那大塊的白花花的團上揪出一小塊,揉一揉,壓一下放在盛滿豆粉的盆中,然后分給了在座的鄉(xiāng)親。

      那一口,就如花兒一樣,又香又糯,甜到了心里。

      麻糍飄香久作文 5

      在我的家鄉(xiāng),每逢過年,一些家庭會匯合在一起搗麻糍。用來搗麻糍的工具是一口幾十厘米厚的大石鍋,它的旁邊常年矗立著一把大石錘,平時村里的人都不輕易去碰它,連小孩子碰碰都會遭到大人的指責。

      然而春節(jié)將至,這塊清靜之地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的人們,里里外外把大石鍋圍了個水泄不通,我也混在其中看熱鬧。只見大人們把一鍋已經(jīng)蒸好的糯米飯倒入石鍋中,頓時人群中冒出了一股熱氣,這時,一位長著大胡子的紅臉壯漢走到石錘邊,看這架勢八成是掄大錘的,我在心里嘀咕著。只見他往手心里吐了兩口唾沫,把手輕輕地放在石錘柄上,并催促旁邊提著水桶的老漢,讓他做好準備。不一會兒,紅臉大漢掄起了石錘,一用勁,通紅的臉頓時變成了紫色,大錘在它的手中就變得輕盈起來,“通”的一聲砸在米飯上,米飯中間馬上出現(xiàn)了一個“大坑”。緊接著,另一位老漢用沾有水的雙手翻弄著米飯,“大坑”馬上消失了,“通”的一聲,石錘又砸下來了,嚇了我一跳,心想:要是砸到老漢的手怎么辦呀?他們兩位大漢就這樣你砸我翻,交替進行著?粗@富有節(jié)奏而熟練的動作,我知道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在兩位大漢的努力下,不一會兒功夫,米飯就成了一鍋香噴噴的麻糍了。

      麻糍帶回家后,鋪上一層粉,切成一片一片,如果你撒上紅糖或果醬,含在嘴里會有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氣,保證讓你贊個不停。

      麻糍飄香久作文 6

      春游啦!春游啦!老師帶領著同學們,坐上大巴車,帶上自己喜歡吃的零食,一起向歡心農(nóng)場出發(fā)。

      來到那里,老師帶著我們吃燒烤、摘草莓和搗麻糍。讓我最難忘的,也覺得最有趣的一個項目就數(shù)搗麻糍了。

      201班的老師通知我們205班可以去看搗麻糍了。同學們、家長和老師們蜂擁而至,有幾個同學還拼命住人群里擠,想要到最前面去看怎樣搗。只見石臼里放著一些青和一些熱騰騰的糯米。一位老爺爺雙手提起一把石錘,用力往石臼里砸,另一位老爺爺蹲在一旁,用手迅速地沾了一點水,把麻糍翻了一下。我非常驚訝:這位老爺爺?shù)牧饪烧娲笱剑v麻糍原來要兩個人齊心協(xié)力配合好,才能搗出真正好吃的麻糍。

      過了一會兒,老爺爺使勁地把搗好一團的.麻糍搬上桌子。他拿來一搟面杖,像變魔術一樣一下子把麻糍搟成了方方正正,并在上面灑上黃黃的、細細的松花粉。哇!一股香氣撲鼻而來,同學們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張得圓圓的,簡直可以塞進一個大雞蛋,口水流得三尺長。我們在桌前擠來擠去都快要把桌子給擠倒了,生怕自己心愛的麻糍被別人搶走。王警同學不知什么時候從麻糍上抓了一把松花粉,往臉上輕輕地擦著,再用刷子刷刷自己的臉,一下了變成了一只可愛的小花貓,大家看到后個個捧腹大笑,人仰馬翻了。老爺爺看我們大家都這么饞,忍不住切了一些麻糍給我們嘗嘗,吃進嘴里的麻糍熱乎乎的、香噴噴的,真好吃。

      這次春游之搗麻糍真好玩、真有趣!

      麻糍飄香久作文 7

      每逢過年,我們家里總會搗麻糍。而今年,我在奶奶家又看見了搗麻糍。

      一進家門,便看見家中的一番熱鬧景象:家里的親戚們都一刻不停,有條不絮地忙碌著。一股濃郁的糯米香撲鼻而來,讓我垂涎三尺,我定神一看,家里的爐灶上的蒸籠里正煮著什么東西,香飄四溢。我好奇地去問爸爸:“爸爸,這是在干什么?”爸爸告訴我:“這是在蒸糯米,蒸好后拿去搗麻糍!薄澳菫槭裁匆獡v麻糍呢?”我打破沙鍋問到底。爸爸說:“搗麻糍是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家家戶戶以搗麻糍來增添豐收的喜悅!迸叮瓉砣绱搜!

      過了半個小時左右,糯米熟了。爸爸把蒸熟的糯米倒進一個洗干凈的石臼里,開始搗麻糍。只見爸爸拿起一個大石錘,使勁地往糯米團砸去,把糯米團中間砸出一個大坑。爺爺則把糯米團又翻成一團,并潑了一點點水,這樣做是一是為了防燙,二是為了防止糯米和石臼黏在一塊。搗了十分鐘左右,糯米漸漸變成糊狀,看不出米粒了,白胖胖,熱乎乎的.,使我垂延欲滴。

      接下來就是切塊了。爸爸現(xiàn)在桌子上撒下草粉,這樣麻糍就不會黏在桌子上了,接著把搗好的麻糍在圓桌上鋪平,拿起一把菜刀,把麻糍均勻的分成許多小塊塊,這樣麻糍就做好了!

      搗麻糍是家鄉(xiāng)的習俗,雖然有點累,但也是喜悅的,帶著豐收的喜悅,生活幸福香甜。我愛家鄉(xiāng)的麻糍!

      麻糍飄香久作文 8

      晚稻收割后,糯米剛剛曬干,村里的女人就開始張羅舂麻糍。據(jù)說,真正舂麻糍是在冬至那天,但現(xiàn)在村里人已不講究時間了。只要新糯米曬干,村里便有人提議舂麻糍,尤其是雙休日,媽媽趁我們在家休息,約了隔壁嬸嬸一起合舂。我自然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那天,我起得特別早,親眼目睹了媽媽舂麻糍的情景。只見媽媽先把糯米放在水里浸著,直到傍晚才撈起。中飯后又忙著燉赤豆(作餡用),炒黃豆磨粉。爸爸干活回家則忙著借倒臼、木榔頭和甑等器具。

      晚飯后,媽媽再把浸過的`糯米倒在甑里,把糯米蒸熟,放到一只大倒臼里,用二、三十斤重的木榔頭舂。每舂一下,需要往中間撥一下,否則,飯會粘在一起。因此,舂麻糍是挺費力的,往往舂二、三十下需換一個人再舂。過幾分鐘后,還需要加上少量的熱水再舂。你聽,那“嗨呦嗨呦 …… ”的勞動號子聲,人們的歡笑聲,奏成了一曲動聽的歌謠。

      最后是團麻糍。奶奶、媽媽把手浸濕,到倒臼里切一塊舂得粘乎乎的糯米團,搓薄,然后放上赤豆餡,對折,再用手捏圓,撒上黃豆粉。這樣,麻糍才算大功告成,我也早已饞得口水直流了。

      小朋友,如果你有機會到我們家鄉(xiāng)來的話,熱情、好客的家鄉(xiāng)人民定會把這甜津津、糯滋滋的麻糍送給你,讓你一起分享這勞動的快樂。

      麻糍飄香久作文 9

      象山是我的老家,每年過年,老家有做麻糍的習俗,麻糍有純糯米麻糍、艾葉草麻糍,烏飯麻糍,我獨愛艾葉草麻糍。艾葉草麻糍由艾葉草和糯米粉做成。艾葉草長于春天。所以每到采艾葉季節(jié),奶奶會采好多好多艾葉草,經(jīng)煮熟后冷凍在冰箱里,隨用隨取。今天讓我來介紹一下做艾葉草麻糍的過程吧!

      首先,將采來的艾葉草煮熟,擰干,切碎,備用。然后,將糯米洗凈放在竹木桶里,然后把木桶放在大鍋里蒸熟。還要準備好搗麻糍的工具,石臼,木杵,一盆溫水。然后將蒸熟的糯米和切碎的艾葉草放入石臼里,爺爺用木杵輕輕碾壓。隨后開始大力的敲打,在打的間歇中奶奶負責給面團翻面,轉(zhuǎn)向,以便艾葉草與糯米粉均勻混合。

      你可別小看了這個步驟。這是一項力氣活,沒打幾分鐘,爺爺累了,停下來休息,這時奶奶用溫水把木杵上粘著的.糯米粉洗凈。接著,爺爺繼續(xù)敲打,一直到艾葉草與糯米粉完全混合。打好后把粉團取出,放在一個大木板上,撒上松花粉,用大的搟面杖搟平搟薄,將它們切成條狀,或切成小塊切好的麻糍可以馬上食用,但是我最愛吃的是把麻糍在鍋里加點油煎一下,一口下去,艾葉草的香味夾著糯米的香味,那個味道,一輩子都吃不膩。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美食艾葉草麻糍,歡迎你也來品嘗!

      麻糍飄香久作文 10

      每個人的家鄉(xiāng)都有一樣年俗特產(chǎn),我的家鄉(xiāng)——諸暨也不例外。寒假里,我們就去看了諸暨的特產(chǎn)——麻糍,究竟是怎么做出來的。

      那天,我們一家人走進了一家做“手工麻糍”的店。那里人山人海,來買麻糍的'人絡繹不絕。

      “快看!麻糍開始做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于是,爸爸帶著我,沖進擁擠的人群中,去看做麻糍。

      只見面前有一個大木桶和大木錘,還有一個盆子,里面裝滿了水。我偷偷拎了一下大木槌。哇!好重啊!我費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也只能拿起來一點點。

      幾分鐘后,一個拿著大鐵鍋的師傅迎面走了過來,他走到木桶跟前,把鍋里的東西倒了出來。頓時,一股沖天的白氣瞬間擴散了開來,像一條白龍,直沖云霄。待那熱氣散去,我才看清那熱氣底下的真面目:一坨面團!這大概就是用來做麻糍的吧。

      大師傅把木槌拎了起來,雙手持錘,放進面團里,拼命地旋轉(zhuǎn)著木槌,不停地搗面團。面團越來越軟。過了一會兒,大師傅舉起了木槌,砸向面團,提起來,砸……在提錘子的那一瞬間,另一名工作人員還把手放進水里,然后迅速地將手放進面團里糊一下。錘了許多次后,面團變得又松又軟。

      大師傅們把處理好的面團鋪到涂有黃豆粉的案板上,用手不停地揉搓,搓到鋪滿了整個案板。然后,一位工作人員將面餅切成小塊,并涂上紅糖,麻糍就可以吃了。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年俗和傳統(tǒng),我們應當尊重它們!

      麻糍飄香久作文 11

      哈哈,我今天太開心了,你想知道為什么嗎?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今天要做紅糖麻糍了。

      這其實是爸爸心血來潮想出的點子,他在昨天晚上突然說:“明天的早餐是紅糖麻糍”“紅糖麻糍?,你什么時候會做這個了?”我問!昂吆撸唵蔚暮!”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就是為了觀摩到做紅糖麻糍的全過程。

      爸爸先掏出一袋糯米粉,加入開水攪拌,再加糯米粉攪拌,再重復,直到面團變得干巴巴的。

      接著看揉面,爸爸拿來切菜的板,把面團放在上面,開始揉起來。等面團開始變得光滑,那么揉面就成功了。

      現(xiàn)在就是凹造型了,爸爸先是變魔術般的做好了兩張圓形的,接著又捏了幾團面團合并在一起,用到把它的四周變成長方形的,再切成一長條一長條的,長方形的紅糖麻糍就做成了。

      然后就是煎麻糍了,把鍋燒熱,倒上油,放上攤好的麻糍,兩面煎的`焦黃,嘿,出鍋!一張餅皮馬上就攤好了,我在皮上均勻的撒上紅糖粉,卷起來,再用小刀切開來,卷卷的紅糖麻糍就做好了。

      長方形的可不能撒紅糖粉了,我把三勺紅糖粉倒進鍋里,用開水沖泡,使勁搖勻,紅糖漿就完成了。淋在剛燒好的長方形紅糖麻糍上,味道就別提有多棒了!你吃幾口就知道了!

      早餐端上桌,媽媽第一個品嘗,“”怎么樣?”我緊張地問媽媽!昂贸!”媽媽豎起了大拇指“這個長方形的也好吃!你們是怎么做的呀?”

      “簡單的很!只要把糯米粉……”爸爸滔滔不絕的說開了。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你會做了嗎?

      麻糍飄香久作文 12

      寒假的時候,我去外婆家玩,外婆告訴我們幾個小孩說明天我要打麻糍了,我和姐姐弟弟聽了這個消息開心極了。

      第二天一早,天還沒亮外婆便早早的起床蒸打麻糍用的糯米了,蒸糯米是用大大的竹筒蒸的,外婆說這樣蒸出來的糯米才香才更有粘性。

      天漸漸亮起來了,太陽露出了半個腦袋。我和姐姐、弟弟起床了,外婆拎著裝糯米的的竹筒對我們說:“我去叫你們外公,你們在門口等我!蔽移炔患按拇蜷_了竹筒,一股暖氣迎面而來,我嘗了一口,又香又甜,好好吃哦。

      太陽徹底出來了,外公鋪谷子回來了。他從后院拿出石臼和錘子,又把一大桶糯米倒入石臼中,這時,外婆端來一大盆清涼的.水井。開始打麻糍了,外公一大錘下去,一粒一粒的糯米被打成了黏糊糊的一團而外婆則在外公打下去一錘后,把手沾水揉一揉糯米團,讓糯米團不粘上石臼。

      看著看著,邊上的弟弟按捺不住了,說:“爺爺,給我玩一下!薄肮@個可重了,不行你試試!钡艿苣闷疱N子,使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錘子就起來,他這笨拙的樣子逗的我哈哈大笑。果不其然,這體力活弟弟沒做多久便放棄了。

      麻糍終于做好了,吃著自家做的麻糍,果然叫一個香。

      麻糍飄香久作文 13

      今天中午,我自己動手做午飯,我準備煎麻糍:打好雞蛋,把蔥和紅腸切成一粒粒的并拿來了三塊麻糍。一切工作準備OK!我就打開火,先把油倒進鍋里。同時,把麻糍放進微波爐里,一會兒工夫,麻糍熱好后,油也冒出一絲白煙,我急忙拿出麻糍放進熱鍋里,鍋里的油不停地跳起舞來,只聽見“哧哧”的聲音。我決定采用媽媽的意見,先慢慢地煎,于是我把麻糍翻過來又翻過去,就像變魔術一樣。不一會兒潔白的麻糍變成了金黃色的,漂亮極了。我決定把紅腸和蔥一同灑在上面,轉(zhuǎn)眼間我的鼻子聞到了一股蔥香的味道。我想:這麻糍肯定很好吃,可過了一會兒,我又聞到了一股焦味!霸懔!糟了!燒焦了!”我手忙腳亂地把麻糍翻了一個身?墒,有一塊麻糍背后已經(jīng)烤得烏黑烏黑的,我只好把它踢出“門”外。連忙把火關小。最后,我把打碎的雞蛋攪拌一下倒了下去。雞蛋立刻把整個麻糍包圍了起來,馬上鍋里開出了紅的“花”,綠的“葉”,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

      頓時,一陣陣香氣撲進我的.鼻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挑選了一個金黃色的麻糍,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今天,我把自己煎的麻糍吃了個精光。爸爸,媽媽睜大眼睛看著我,我挺挺肚皮頑皮地說:“那可是我親手做的呢!”

      麻糍飄香久作文 14

      提起英都,許多人都會想起這里的小糕點。在這座小小的古鎮(zhèn),最出名的的,莫過于已經(jīng)流傳了幾百年的英都麻糍。

      對老家英都鎮(zhèn)的人來說,麻糍是每家每戶最重要的待客、祭祀之物,它帶著特有的芳香。麻糍最主要的原料——糯米的選購十分講究。制作麻糍的糯米應選用大顆粒的,因為大顆粒的糯米黏性強,彈性好,嚼勁更Q,制作出來的麻糍口感更好。將前期浸泡過后的糯米磨出漿并蒸熟。滾燙的糯米漿倒入機器中攪拌均勻,然后涂抹一些蜂蠟。因為麻糍具有很強的.黏性,涂上蜂蠟可以讓它不易黏連。最后把糯米團倒在案板上,用手搓成長條,便可以擠壓成一個個潔白如雪,柔軟如綿的麻糍了。

      品嘗時,要配上芝麻粉、花生粉、和冰糖粉調(diào)和而成的糖粉末,裹著厚厚糖粉末的麻糍在入口時,你會率先在芝麻和花生的混合香氣中迷失,隨后綿軟清爽的麻糍便會在齒間糾纏,一口咬下,滑韌透明,香甜微冰的麻糍便會在舌尖起舞。糯米的清香混合著芝麻、花生的濃香,將味蕾沉淪。咀嚼完一個后,滿口冰香,甜而不膩,糯而不黏,好吃得很。

      如今,口感綿軟的麻糍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這種由傳統(tǒng)手工打造而成的古老味道,能夠讓人品嘗到一種故鄉(xiāng)的溫情,感受這份香甜回憶。

      麻糍飄香久作文 15

      時光清淺,流年變幻,不變的是家鄉(xiāng)那令我回味無窮的小吃和樸實的鄉(xiāng)情。

      我的老家在一個偏僻的山區(qū),上一年級時,父母帶著我來到了城市生活,而爺爺奶奶依然堅守在山清水秀的小山村。我們一家人時;乩霞,每次回來,奶奶都會做我最愛吃的麻糍。

      記得小時候,一去奶奶家,我就嚷嚷著要吃麻糍。奶奶知道我會來,所以早早地把糯米泡了整整一夜。開始做麻糍了,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奶奶的一舉一動。只見奶奶先在鍋里加一些水,然后把糯米濾干水后放到籠屜上,并加入白糖,攪拌均勻之后,隔水蒸一刻鐘左右。接著把蒸熟的'糯米團放入大盆里,用搟面杖用力舂,直到將糯米舂爛、舂黏,看不到半粒米為止。最后,奶奶又端來一盆熟黃豆粉,把糯米團揉成一個個小團子放入黃豆粉中滾上幾圈,好似運動員在環(huán)形跑道上轉(zhuǎn)了幾圈。半個小時后,香糯可口的麻糍做好了。奶奶笑盈盈地端出滿滿一盆的麻糍,我早就饞得垂涎三尺,立馬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別提有多香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呢。

      在我的家鄉(xiāng),家家戶戶都會做麻糍。除了麻糍以外,家鄉(xiāng)還有黃年糕、艾餅、油果果等美食。這一道道美食在我的舌尖上盡情地跳動,凝結(jié)成了深深的鄉(xiāng)愁情結(jié)。

      麻糍飄香久作文 16

      我外婆家的那個村子在每年的十月十曰,有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叫“麻糍節(jié)” 。一次麻糍節(jié)正好是星期六,我和爸爸、媽媽、叔叔和阿姨們到外婆家過麻糍節(jié)。

      一路上車輛像一條長長的巨龍,幾乎都是朝外婆那個村子去的。到了外婆那個村子,看見村子里家家戶戶都有客人,屋內(nèi)擺滿酒席。街上人們你來我往,百貨琳瑯滿目,那雜亂的叫賣聲響成一片,熱鬧極了!

      到了外婆家,外婆把糯米飯蒸熟,倒進了洗凈的石臼里。爸爸一馬當先,脫掉外套,用一根像馬頭那樣長的搗杵開始用力搗起了米飯,口里就發(fā)“嘿嘿”的`聲音。爸爸搞得很有節(jié)奏,倒一下,外婆在石 臼里翻米團,趁搗杵高高揚起的空隙,用手飛快地翻一下米團,隨即把手放到?jīng)鲩_水里冷卻。許是米飯?zhí)珷C了,她口中也發(fā)出“糍糍”的聲音。

      小朋友都圍在旁邊等吃麻糍,年紀大的長輩抽著煙,喝著茶,談笑風生……

      過了一會兒,米飯終于被爸爸、外婆搗爛了,我高興的跳起來,只見外婆把糍耙捏成一個個乒乓球,往香噴噴的芝麻末上一滾,那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嘴直流口水,塞進嘴里,軟軟的,甜甜的,很有嚼性,勁十足。

      我愛麻糍節(jié)!

      麻糍飄香久作文 17

      麻糍,是無數(shù)人童年的記憶,是三都的代表,當然嘍,也是本饞貓的最愛。

      我想知道麻糍是怎么做成的,就來到廚房聚精會神的盯著正在做麻糍的媽媽。只見媽媽將糯米粉與牛奶、白糖揉和成團,取一般糯米粉整合成薄片,放入平底鍋,在里面放少量的油,再用鍋把薄片兩面都煎成金黃,撒上紅糖和芝麻粉,并卷成三折,最后用刀切成小塊,裝盤,這樣一碗噴香噴香的麻糍就做好了。金黃金黃的皮,黑黑的芝麻,如此美味令人流連忘返,好像在和我打招呼呢!看它這樣子,就讓人直流口水嗎,當然,它的味道聞起來也非常的香。

      我先咬下第一口,感覺淡淡的沒什么味道?墒牵僖碌诙跁r,先是有點咸,不過,芝麻甜甜的味道頓時占領了我的味蕾,仿佛全世界只剩下甜蜜,使我忘記了一切,陶醉在麻糍的世界里,淡淡的、咸咸的`、甜甜的,味道非常美味,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品嘗第三口、第四口、第五口……因為麻糍本身就是淡的,所以再怎么品嘗它,也不會感到膩,更不會感到寡淡,使我置身于美味之中,無法自拔……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小吃——媽媽做的麻糍,聽了我的介紹,你們的口水流下來了嗎?

      麻糍飄香久作文 18

      每年的冬至,外婆家都要吃麻糍。我總是問她:“為什么要在這一天吃?”她說:“古話說不吃麻糍不算過冬至!彪m然我還是沒搞懂為什么要吃,但是這應該是古代遺留下來的習俗吧。

      小時候我曾好幾次看到過外公和外婆制作麻糍的過程。那吸收了一整晚水分的飽滿而又潔白的顆顆糯米,像極了袖珍版的和田玉。躺在木桶中蒸煮的糯米粒散發(fā)出脈脈的香氣,時而淡時而濃,我深深地迷戀這份芳香。等糯米蒸熟的時候,外婆總是會揉上一團,再在糯米團中撒入一些白糖拿給我吃,那味道越嚼越得勁。錘麻糍的時候最有意思了,外婆將那香噴噴、冒著熱氣的糯米團倒入石臼中,外公脫掉厚重的外套,挽起衣袖,賣力地錘打著,外婆則時不時的拿水幫掄錘摸上點水,那是為了防止麻糍黏在掄錘上。 “咚咚咚”,大錘有規(guī)律地一起一落,這可是個力氣活。沒過多久,一個黏糊糊的大糯米團就做好了。接著外婆將糯米團撕成一個個小圓球,然后放入事先準備好的芝麻粉里,就那么滾上一圈,然后就可以吃了。

      打麻糍,累并快樂著的'一項勞動,在辛勤的敲打中,既收獲了食物的甜蜜,又收獲了食物的芬芳!

      麻糍飄香久作文 19

      清明節(jié)過去好多天了,而我常;叵肫鹜馄偶易雎轸俚那榫啊

      記得那天,我們一大堆人浩浩蕩蕩地往外婆家趕去。到了外婆家,正在燒水的外婆笑瞇瞇地迎接我們。水開了,外婆麻利地把摘洗好的青倒進去,燙熟后迅速地拿出來裝在篩子里把水瀝干,然后再把青擰干。接著,外婆又在鍋里蒸上了前一晚浸泡的糯米,蒸熟后連青一起放到石臼里。

      這時小外公的腳擺成八字形,拿出石杵先輕輕地把糯米鋪開,舅舅在一邊翻,然后用力地把米和青搗碎,搗在一起。旁邊的人覺得很好玩,爭先恐后地說:“我來搗,我來搗,讓我試試看。”阿姨一搗,石杵就黏住了,怎么也拔不出來,臉漲得通紅。阿姨說:“真累,原來這么好吃的麻糍做起來是這么累。 

      終于把糯米搗碎了,變成了軟軟的、黏黏的、綠色的糯米團。外婆趕緊在面板上鋪上松花粉。舅舅雙手飛快地把糯米團拿到面板上,再鋪上一層松花粉。他拿著桿棒用力地在糯米團上滾來滾去,變成了一個大圓圈,像一個黃色的'大圓盤,然后拿著菜刀慢慢地切成一塊一塊。我們一人一塊吃著又香又軟的麻糍,歡聲笑語回蕩在外婆家的院子里。

      麻糍飄香久作文 20

      前幾天,我和爸媽去麗水龍泉的外婆家玩,正好趕上他們做麻糍。

      我們先把黃豆炒熟,磨成粉,再加上紅糖拌在一起,拌均勻后放在一旁備用。一股香味飄過來,我忍不住用手指蘸了一下,放進嘴里,頓時一股香甜從舌尖散開,直沁肺腑。在我享受美味的時候,小舅公已經(jīng)生好了爐灶,把泡了一個晚上的'糯米放在爐灶上蒸了起來。過了一個多小時,小舅公把糯米從鍋里拿出來,放在一個石頭缽里,然后用一個大木槌敲擊起來,每敲一下,就繞著石缽走一步。我想這是為了讓糯米受力均勻吧。我也試著敲了幾下,可是木錘實在有點重,幾下后我就累得氣喘吁吁。敲好以后,我們把糯米飯揉成一個個小球,小舅公又把小球攤平,把拌好的豆粉放進去或者干脆就蘸豆粉吃,那味道,香香的,甜甜的,黏黏的,真的是極品美味。

      我跟媽媽說,下次我還要來做,最好再放點別的,比如芝麻、紅豆,肯定也好吃。

      麻糍飄香久作文 21

      建德有一個非常美麗的鄉(xiāng)村,就是美麗的三都鎮(zhèn)新和,我的第二個故鄉(xiāng),那里的人們善良淳樸。年前人們都是忙忙碌碌,大家都在為過年做著準備,讓我來告訴你他們都在忙碌些什么吧!

      首先家家戶戶的人都要把家內(nèi)外打掃一遍,讓房子顯的更加干凈亮堂。而后就是做年糕,外婆告訴我說:以前都是手工做的,那樣程序太過繁瑣,所以現(xiàn)在大家都是到年糕加工廠去買現(xiàn)成的,而只有麻糍還需要很多人共同努力才能享受到。

      第一步:需要把糍米放到桶里用水浸泡一天一夜。在等待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把麻糍的'餡豆沙團做好,先把紅 豆 放在鍋里燒熟,等熟后用小火把紅豆水分瀝干,再就需要像外公一樣手上力氣好的人,把燒熟的紅豆粒用鍋鏟壓成沫子,待全部壓完后按比例往里面加入適當?shù)陌滋,等完全涼透后再搓成乒乓球大小的團子,大家現(xiàn)在是不是覺得很麻煩,可是想要好吃的麻糍還需要幾道工序呢。

      第二步:把泡漲的糯米放到飯蒸(一種蒸飯的桶)里去蒸,一般半小時的大火就能蒸熟。待香噴噴的糯米出鍋后把它放在石臼里,用木槌一下一下敲打,這個過程非常消耗體力,需要好幾個年輕力壯的大哥哥輪流完成,敲打成糯米團的形狀后,快速的放入帶有蓋子的桶里,因為如果等糯米團涼了以后就會變得很硬,做麻糍是需要軟軟的糯米團。

      第三步:拿一塊像碗口大小的糯米團撐開放入豆沙餡,慢慢的把它合上搓圓,在一塊有著糯米粉的平板上輕輕按壓,像月餅一樣的麻糍就完成了。

      吃著外公給我做的麻糍,嘴里甜甜糯糯,心里充滿了對家人的愛意,我想在這祥和喜氣的日子,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麻糍飄香久作文 22

      每一個人都會有第一次學什么,這不,我就學做了麻糍。今天中午,我心血來潮想自己動手燒一次麻糍。現(xiàn)在開始動手了。

      首先,準備好材料:麻糍,雞蛋、蔥。把麻糍切成一塊塊的(我是這樣做的),從冰箱里拿出兩個雞蛋,打在碗里,使勁攪拌,攪拌好后放在邊上備用然后把油倒進一點鍋里,待油燒了兩三分鐘,燒燙了便把事先準備好的麻糍放進鍋中,一面炸的黃了,嫩了,再翻過另一面繼續(xù)炸,等全部弄好了之后,便把雞蛋倒入鍋中,當然不要全部倒下去,只要到二分之一便可,手捏著鍋柄把鍋搖一搖,讓蛋留到下面去,使下面也有一點蛋,接著再反面,重復動作,把碗里的蛋全部倒下去,也像前面一樣,手捏著鍋柄把鍋搖一搖,讓蛋留到下面去一點點,繼而等待貼著鍋底的那一面燒熟了,翻面,然后,用鏟子按按那麻糍熟了沒,兩面都得按。大約過了兩三分鐘,那麻糍熟了,我便熄火,將麻糍盛入碗中,可是一翻面,呀,背面都燒焦了,算了,畢竟第一次燒嗎,也一定有過失的啦。這樣安慰自己,將一碗盛好了的給媽媽,媽媽笑著說我:“寧寧,平時媽媽做的.你說難吃,今天自己做焦了,反倒不說話了,是不是你自己做沒關系,我做的就不行啊?”聽到媽媽的玩笑聲,我臉紅了起來,低下了頭,卻大聲而有肯定地說起來:“又沒關系,我是第一次做嗎,下次我一定會有進步的!痹捳f完,我與媽媽都笑了。

      看著自己親手做的麻糍,品嘗著焦了的麻糍的美味,心里自然特別歡喜.,因為我會做麻糍了,雖然功夫還不到位,燒的有些不好,但我還是特別開心。

      麻糍飄香久作文 23

      今天社團課,是一節(jié)獨一無二的社團課,我們?nèi)ニ亩夹W過麻糍節(jié)了!麻糍甜蜜松軟,我想著想著,連口水都流出來了。

      坐了半個小時的車,終于到了四都小學,看,籃球架那邊還放了幾個石臼呢!我們四年級的同學齊刷刷地坐在地上,看了精彩的表演,捐好了書,我就圍成圈看著四都小學的老師打麻糍了。

      我們看著打麻糍的老師,首先把幾大勺熱騰騰、香噴噴的米飯倒進石臼里,然后用石硾碾一下里面的米飯。坐在石臼邊的人,用水潑一潑,F(xiàn)在開始打麻糍了。打麻糍的老師,扎起馬步,一腳在前,一腳在后,再舉起石硾,準備來一個“重力一擊”,石硾打去時,里面被碾的米飯就“啪噼”響了一聲。而在石臼邊的人馬上在石臼里面快速翻了一下子,石硾又打下來。就這樣一翻一打、一翻一打……我們都不禁齊聲為打麻糍的老師說:“加油!”打麻糍的'老師聽到了我們的加油聲,速度加快了,力量也變大了,仿佛得到力量似的,最有趣的是有些同學用鐵碗和筷子敲起了“饑餓交響曲”。我們坐在周圍的旁觀都像觀猴子一樣,眼睛睜得大大的。過了一會兒,麻糍終于打好了,而我們像餓鬼一樣,使勁地敲著鐵碗,碗里的飯早已被打成一堆“漿糊”了。

      到了夢寐以求的吃麻糍時間,大家蜂擁而上,老師叫我們排隊,我們只好一個一個排著隊享受這麻糍的美味了。終于輪到我了,一位家長把一塊麻糍遞給我,我一大口把這一塊麻糍塞進嘴巴里!巴坂!太好吃了!比小攤上的麻糍好吃多了!”麻糍進入嘴巴里時,一股甜蜜的滋味涌上我的舌頭,剛吃進去,麻糍的味道就被我記住了,對我來說真是“舌尖上的美味”呀!

      麻糍節(jié)結(jié)束了,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四都小學,在公車里,心里還在想著甜美的麻糍。

      麻糍飄香久作文 24

      “賣麻糍了!賣麻糍了......”又是這該死的叫賣聲把我從夢中吵醒,不用看,現(xiàn)在一定是六點三十分。這老頭真準時啊,每天都這個時候來叫賣。

      我們樓下,最近來了一個賣麻滋的老頭子,無論刮風下雨,無論節(jié)假日還是周末,都雷打不動。每天攪了我的好夢,害得我因為沒睡夠,上課無精打彩,被老師批評了好幾回。我不知道在心中罵了他多少遍了。

      直到有一次,我對這個賣麻糍的老人改變了看法。

      那是一個星期天。媽媽去外面辦事了,我照例被叫賣聲吵醒了。我用被子緊緊把頭捂住了。突然,我生了一個念頭,反正睡不著,去買個麻糍吃,順便看看是怎樣的老人。

      我拿了點錢,走出家門,順著叫賣聲尋找那位老人。遠遠就看見有一大群人排著隊。好不容易輪到我了,我上下打量著這位老人。他穿著一件洗得發(fā)白的舊軍裝,很是整潔,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留下道道歲月刻磨的'皺紋,身體既硬朗又精神,臉上始終洋溢著和藹可親的笑容。但想起他害我每天睡不好覺,不禁怒火就冒了上來。于是拿了兩塊麻糍,順便把錢一扔,就頭也不回地走了,邊走邊吃。麻糍軟軟的,散發(fā)著一股淡淡的米香。

      我剛走幾步。突然老人把我叫住了:“小同學,麻煩你過來一下!蔽也挥傻囊汇,又走回到老人身邊,老人不好意思地說:“小同學,剛才我忘了找你兩塊錢了,實在對不住了,現(xiàn)在給你!痹瓉硎沁@樣,我不禁臉一陣紅一陣白,不知怎么辦才好。我真恨自己,我怎么能在心里罵這樣一位用辛苦勞動養(yǎng)活自己的老人呢?

      望著老人忙碌的身影,我對他產(chǎn)生了無比的敬意。我不禁感慨萬分,今天,老人為我上了生動的一課,人間需要誠信,更需要有愛心。

      麻糍飄香久作文 25

      麻糍是老家的特產(chǎn),它相當于年糕,但又不同于年糕。年糕是用粳米做的。而麻糍,用的是糯米。麻糍好吃,但麻糍是怎么做成的呢?我一直很好奇。

      今天,我跟隨爸爸媽媽去了赤石鄉(xiāng)。這是一個風景優(yōu)美,素有“玫瑰小鎮(zhèn)”著稱的小山村。我們來到一戶農(nóng)家,家里的阿婆正將浸泡好的糯米倒在大蒸籠里,放在鍋里蒸呢……

      蒸了許久,糯米蒸熟了,四五個人便把大米桶抱起,扣進大石米窯里。這個大石窯足有一米寬兩米高,很壯觀。開始打麻糍了,只見一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拿起了丅形的`大木棍搗那熱氣騰騰的糯米飯,并由一個人不時地將糯米飯翻動。整個過程相當于和面,將飯敲打成了和熟的面。因為糯米會粘到木棍上,所以,一個老奶奶便端來了一盆冷水,說:"用這個蘸一下吧!這樣就不會粘上去了。"就這樣一蘸一打,配合的非常默契!我家爸爸也按捺不住的說,我也來試試吧。只見他揮動著木棰用力敲打著糯米,只持續(xù)幾分鐘就見他汗流浹背?磥泶蚵轸僬媸且患w力活。其他的叔叔伯伯也紛紛表示要表現(xiàn)一下,就這樣你捶幾下我捶幾下,麻糍就打好了。

      糯米捶好了好像和好的一團面,阿婆把麻糍裝到鐵盆子里,再把它用手撕出一片一片的,揉一揉揉成團,然后把白乎乎的團團放進早已準備好的黑芝麻粉堆里。就這樣,裹了一層黑芝麻粉的麻糍就做好了,夾一個嘗嘗,香糯可口,嚼勁十足,實在是美味!因為麻糍很黏,還總愛粘牙,所以要嚼很久,嚼著吃著,所有人都吃成了一只黑牙黑嘴的小花貓。哈哈哈…

      這次赤石鄉(xiāng)之行非常幸運,讓我看到了麻糍的的制作過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一粥一飯當之來之不易。作為新生代的我們,真的應該厲行勤儉節(jié)約,從我做起!

      麻糍飄香久作文 26

      今天天是陰,可心情卻是晴。

      我和同學金乃倩心血來潮,來到上半街的麻糍店。

      剛到店門前,只見個個又圓又扁的麻糍擺在板上。我上去一看,它們外面還有一層黃黃的粉,有的上面還蓋著紅紅的“喜”印呢!我好奇地問媽媽:“這是油漆嗎?”媽媽說:“這是顏料!薄澳鞘侵旒t嗎?”店里的奶奶走出來笑道:“朱紅是有毒的,這是食紅粉,是國家批準食用的顏料!蔽矣謫柲棠蹋骸澳菍狱S粉是什么?”奶奶說:“以前是用松樹粉,現(xiàn)在都用花粉來代替!蔽蚁耄好鄯洳傻幕ǚ鄱歼@樣的甜,那……我趁大家不注意,用一個手指刮了一點,放在嘴里一添,怎么不甜?怎么有點像面粉?那玩意兒不是加味又有什么用呢?一串串問題從我腦子里蹦了出來。媽媽說:你們猜猜。我和乃倩你一言,我一語,可就是猜不到。媽媽說:“嘿嘿,那是用來防止麻糍與板、麻糍與麻糍粘住用的!蔽覀儌z拿了兩個麻糍放在板上粘,麻糍上粘,真的沒粘住?磥碜雎轸僖惨煤芏鄬W問。

      這時,媽媽指著一個小掃把型的東西問:“這是什么?”我一看:用棕毛做成的.,臟臟的,還放在麻糍板上。我搶著說:“這是掃把!”話音剛落,大家哈哈大笑。媽媽笑著說:“這是清理木板的刷子,怎么是掃把呢?哈哈……”說著又拿刷子用硬的一頭刷給我們看。我說:“媽媽呀,刷錯了!”我又把刷子反過來刷,這時店主阿姨來了。我問阿姨,阿姨說:“你媽媽錯了,硬的一頭是用來手拿的!蔽倚寢尣欢b懂。這時,媽媽像個小學生一樣難為情地點點頭說:“噢!原來是這樣!笨磥矶鄦柖嘤媚荛L見識。

      接著阿姨又帶我們看了石缸似的搗臼、像鐵錘的搗杵,還介紹了它們的用途,只可惜我們來遲了,已經(jīng)沒有麻糍搗了。雖然沒有看到怎樣做麻糍的過程,但我們也了解到很多知識,心里同樣很高興。離開時媽媽買了幾個麻糍。

      我天生喜愛吃糯米食,這軟軟的麻糍都使我饞涎欲滴了!

      麻糍飄香久作文 27

      清明時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搗麻糍,帶上山給先輩們“品嘗”。

      說起做麻糍,工序還挺多的,得先把糯米用冰涼的水浸泡一夜,再把米粒兒壓成米粉,要壓得又細又小,這樣做出的麻糍口感好,咬一口,滿口米香。

      第二天,奶奶就會起個大早蒸米粉,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了的活兒,蒸出來的粉又香又糯,那才是最牛的。等濃濃的米味兒一冒出來,奶奶便麻利地倒出米粉團,跑著送去給爸爸和叔叔搗。那速度,簡直就是健步如飛啊。

      叔叔和爸爸早已經(jīng)萬事具備,只欠“粉團”。粉團一送來,他們就、掄起那又重又大的`木槌,砸向那石臼中軟軟的粉團。我站在旁邊好奇地看著,手中拿著奶奶剛?cè)o我的松花粉罐,看著他們頭一點一點的就像小雞啄米似的。漸漸的,粉團被搗得均勻起來,看那誘人的樣子,咬起來一定很有嚼勁兒!我興奮地想,眼睛火辣辣地盯著,不知不覺地咽了下口水。

      媽媽看粉團光滑了,一聲令下,爸爸和叔叔來了個急剎車,氣喘吁吁地把錘放到一邊,捧出嫩嫩的粉團兒,剛要放桌子上時,我猛然發(fā)現(xiàn)松花粉還在懷中,忙大叫:“快停下!松花粉。 背么蠹野l(fā)愣,我一口氣沖上前,將松花粉輕輕薄薄地鋪在上面,又灑了些在粉團上,這松花粉細膩絲滑,倒在案板上就是為了防止粉團黏住。

      回來時,媽媽已經(jīng)把粉團搟平了,拿起菜刀先切下外面的幾片,便開始切里面了。望著那方方正正的麻糍,我沒敢拿,那是要先給祖輩們吃的,可那香味勾引著我的胃,忙了半天,肚子早在抗議了。突然看見媽媽拿起一條外邊的麻糍朝我晃了晃,我明白了:邊緣的不規(guī)則的不用先給祖輩,可以吃。我歡呼一聲迅速奪了過來,溜到一邊大吃起來。我迫不及待地一口咬下去:連著軟軟的絲,香糯的麻糍一入口,清甜的香氣便充滿了口腔,連呼出的氣都是香的呢。

      一小時后,我們帶著新鮮出爐的麻糍和美酒佳肴上山了,要去給先輩們“嘗嘗看”。

      麻糍飄香久作文 28

      麻糍是老家過年時的傳統(tǒng)食物。寒假里,我親眼目睹了麻糍的制作過程。

      一進家門,就看見院子里熱鬧非凡,七大姑八大嬸的都在。大家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有搬桌子的,有燒火的,有淘米的,有洗刷的……

      突然,一股米香撲鼻而來。我定睛一看,院子里有個爐灶,里面火燒得正旺,上面有口大鐵鍋,有一個木蒸籠端正地“坐”在鐵鍋上,鳧煙四起,米香四溢。這是干什么呢?我好奇地向媽媽請教:“這木蒸籠里蒸的是什么呀?”

      “糯米啊,”媽媽說,“蒸熟了后可以搗麻糍。”

      “怎么搗。俊蔽掖蚱粕冲亞柕降。

      “等下就要搗麻糍,你可以看個究竟了!眿寢屝χf。

      我們正說著時,糯米熟了。我連忙跑過去看,只見大人們把蒸熟的糯米飯倒入早已洗凈的石臼里。一個年輕力壯的大漢,挽起袖口,兩腳前后擺開,微蹲下腰,咬牙提起大石錘。爺爺坐在石臼旁,腳邊放著一桶淸水。正當那位青年把石錘砸下,在提起的一瞬間,爺爺用手沾上冷水,迅速地把石錘摸了一下,并把石臼里的糯米翻一下。青年又砸下,爺爺又是眼疾手快地沾水,摸石錘,把石臼里的糯米努力地又翻一下。

      我的好奇心又上來了:“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石錘重,錘砸下去,糯米粘在石臼或石錘上,必須翻一下,而且冷水具有防燙、防粘的特點!卑职终f,“必須拿搗子頭反復搗,另一人不停翻轉(zhuǎn)搗臼里的糯米團,兩人必須配合得當。”

      不一會兒,爺爺他們已經(jīng)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于是走馬換人。爸爸不行,沒搗兩下就停住,而我根本提不動大石錘。幾人輪流,好一會兒,糯米漸漸成糊狀,一個白胖胖、熱乎乎的`大糯米團躺在石臼里,使我垂涎三尺。

      這時,大人們已經(jīng)準備好大桌,將炒熟的黃豆粉均勻地撒在桌上,將大糯米團提到桌上,并且左右兩人共拿搟面杖,把糯米團搟平搟均勻。由于糯米有粘性,大人們干得汗流浹背,艱難地把它鋪開。功夫不負有心人,須臾,糯米團乖乖地被壓成扁扁的,薄薄的。這時麻糍基本上定型啦!用菜刀把麻糍切成小小的方形,一塊塊的麻糍就宣告成功啦! 望著白白嫩嫩還冒著熱氣的麻糍,我口水都流出來了,咬上一口,香滑綿軟,越吃越有味。麻糍在竹篩子里放涼一會,就可以收藏啦!收藏后的麻糍可以保存好長時間,等想要吃的時候再拿出來慢慢地食用。

      搗麻糍是家鄉(xiāng)的習俗,它既象征著豐收的喜悅,也代表生活幸福香甜。我愛家鄉(xiāng)的麻糍!

      麻糍飄香久作文 29

      “糯米飯蒸好啦!”

      只見爸爸抱著一個高約半米的木桶,桶口冒著一縷縷的熱氣,一陣陣醇厚的米飯香氣隨之散發(fā)出來。桶內(nèi)的糯米飯潔白如雪,看著就好想抓一把來吃。

      爸爸快速來到門前的空地上,將桶里面的糯米飯倒入一個直徑不到一米的石臼內(nèi)。緊接著大伯扛來了一個長一米多的`大木槌,不停地在糯米飯里來回攪動著。幾分鐘以后,臼里的糯米飯己經(jīng)不再是顆粒分明的了,而是一顆粘著一顆,仿佛是在抱團取暖。

      剛才在攪動糯米飯的大伯,此時把木槌高高舉過頭頂,然后向石臼捶打下來。木槌砸在糯米飯上,發(fā)出一聲黏黏的脆響。石臼旁坐著頭發(fā)斑白的爺爺,在木槌舉到半空中還未落下時,他那布滿皺紋的手在鐵盆中輕輕沾一下水,快速地翻動那臼中的團糯米飯。

      這么燙的糯米飯,爺爺是怎樣翻動的呀,我心中甚是吃驚。

      大伯搡了二三十下以后,停下來,把木槌遞交給了爺爺。爺爺那么瘦,這么重的木槌,他能捶打得動嗎?我不由得為他擔心。

      只見爺爺扎穩(wěn)馬步,細長瘦弱的手將木錘舉起,說時遲那時快,錘子穩(wěn)穩(wěn)地落在糯米飯團的正中心。原來我的擔心都是多余的。轉(zhuǎn)眼間,爺爺便搡了十幾下,捶打的聲音悅耳動聽,這大概就是勞動之歌吧。爺爺當真是寶刀不老!

      麻糍逐漸成型。

      這時,爸爸對我說:“要不你去試試?”

      “好啊!”我正躍躍欲試呢?粗鵂敔斈苓@么熟練地搡打麻糍,我覺得這不會是一個困難的活計。

      我一邊學著大人搓一搓手,一邊走上前去。剛拿起錘子,感覺像舉起了一座山。我用了吃奶的勁兒把錘子舉過頭頂,還沒有穩(wěn)住重心,錘子就迫不及待的往下落,根本不聽使喚。捶打了幾下,不是把木槌打在了石臼邊沿,就是把糯米飯團濺到了石臼外面。尷尬的我只好把木槌交到爸爸手里。

      一陣忙活后,麻糍終于好了。

      爸爸和大伯一起把一整團麻糍從里石臼挖了起來,放到屋里的曬箕上。

      曬箕上面早就鋪好了一層噴香噴香的黃豆粉,緊接著,他們用手將麻糍慢慢鋪開,變成一張米白色的大餅。

      奶奶在上面撒了紅糖和芝麻,然后把麻糍大餅切成方形的一小塊一小塊的。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塞進嘴里,麻糍的軟糯、紅糖的甜蜜和芝麻的濃香在嘴里來了一場美味的邂逅。

      。∵@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麻糍了。香甜的麻糍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麻糍飄香久作文 30

      車前村座落于遂昌縣大拓鎮(zhèn)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嶺頭,這里群山環(huán)抱,是遂昌的一個美麗的小村莊。

      寒假里,我們作文班全體師生及部分家長來這里做美食,有挖冬筍、做黃米粿、磨豆腐、打麻糍。香噴噴的麻糍令我回味無窮。

      “打麻糍開始了,大家快來看。”葉老師一聲喊,只見房東阿姨端著一只熱氣騰騰的木桶,木桶里是蒸熟的糯米。房東阿姨將糯米倒入一個石臼中,房東叔叔端來一盆熱水,另一位叔叔在木錘子的一端抹上一點點熱水,用力砸在糯米上。他每一砸一下,房東叔叔就用手沾上一點兒水,迅速又從容不迫地將糯米翻一下。他們節(jié)奏明快,配合默契,十幾個來回下來,糯米便變成了米團。

      這時,導游哥哥按耐不住好奇心了,對叔叔說:“我來試試!狈繓|叔叔一聽連忙說:“你會嗎?打不好節(jié)奏我的手可要受傷的呀。”導游哥哥一而再,再而三地懇求:“我一定小心、小心、再小心,你放心吧!”房東叔叔只能不情愿地答應了。

      導游哥哥自信滿滿地掄起錘子用力砸了下去。好好笑呦,只見房東叔叔蹲下身體,躲得遠遠的,手勉強碰到石臼。導游哥哥每錘一下,他就迅速地戳一下米團,手立即“嗖”地一下縮了回來。導游哥哥又錘一下,房東叔叔又快速地翻一下米團,“嗖”地縮回手。完全沒有了和農(nóng)民叔叔合作的節(jié)奏和默契。他兩眼始終緊盯著導游哥哥,一副擔驚受怕的.樣子,我們見了笑得肚子都疼了。

      在笑聲中,米團越來越有彈性。這時房東阿姨拿來了竹匾,上面撒了一層香噴噴的芝麻粉。房東叔叔把米團放了進去,反復地滑動,一邊撒下金紅的紅糖粉,一陣陣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我興奮地看著,期待著,這時,房東叔叔將香氣四溢的米團揉長,用剪刀剪成一塊塊的小麻糍,告訴我們麻糍做好了,還熱情地邀請我們品嘗。我拿了一小塊放進嘴里,仔細地品嘗著,哇,好香呀!又香又糯的麻糍太好吃了!

      寒假去了車前村,我品嘗到了醇香的豆?jié){、香濃的麻糍、彈性十足的黃米粿、甜甜的麥芽糖。每一種食物都讓我驚喜,讓我看到了食物的來之不易,它們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我愛這些食物,更愛創(chuàng)造食物的勞動人民。

      麻糍飄香久作文 31

      清明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準備祭祖掃墓,按照我們寧海人的風俗,當然少不了搗麻糍。星期日,媽媽提著小竹籃和我一起去田里挑“青”,“青”的學名是艾草,葉子像豆瓣兒,撥開草叢,隨處可見。

      回到家,我和媽媽把一大籃的“青”擇了,用水反反復復洗去泥沙和雜草,然后和水一起放進鐵鍋里煮。鍋里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熱氣騰騰的水泡一個接一個地冒了出來,爭先恐后的好像要趕著去集會。過了一會兒,媽媽揭開了鍋,只見一大鍋的“青”像似被奪走了靈魂一樣,綠油油、軟綿綿的,榨出了綠綠的汁水。媽媽用勺子將“青”撈起來,并將汁水倒掉,放在了一個大碗里。

      爸爸將米淘洗干凈,放進一個大蒸籠里,旺火一燒,籠子里的蒸汽像是開運動會比賽現(xiàn)場,一個個運動員拼命的往上跑。我站在一旁,根本挪不動腳步,原來是那米飯的香味把我緊緊地拴住了。

      爺爺端著大蒸籠,將香噴噴的米飯和“青”一同倒進早已洗干凈的石臼里,然后用搗杵使勁地揉了起來,原來這是要先把米飯和“青”混在一起!盎臁钡貌畈欢嗔,爺爺舉起搗杵,用力地一下一下砸下去。每砸一下,旁邊的奶奶就用手去翻一下那個可愛的糯米團,他們的動作是那么的熟練,配合是那么的默契,看得我眼花繚亂。那軟軟的糯米團被一下下砸得變了形,但是每次都會恢復那圓圓的萌態(tài)。看著米團越來越綠,我興奮地說:“我要甜的.!”

      奶奶把黃色的松花粉均勻地撒在一張桌子上,一大團還冒著熱氣的青團放在中間,像一座青山屹立在一片金黃的花海之中。爺爺用一根長長的、粗粗的搟面杖在青團上來回地滾動,直到壓成了平整的薄片為止。

      一個大大的“綠月亮”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色如碧玉,香氣四溢。我更饞了,嘰嘰喳喳地催促著:“好了嗎?”“我都快餓扁了!”爺爺笑呵呵地說:“好了好了,第一塊肯定給你!彼呎f邊快速地拿起菜刀,一塊一塊地切了起來,有長方形的、正方形的,還有菱形……

      我拿起裹著糖的麻糍,迫不及待地塞進嘴里,軟軟的、糯糯的,一直甜到了心底……

      麻糍飄香久作文 32

      深秋的寒風,送來了那股濃郁的麻糍香。

      我踏上了老家那片熟悉的黃土地。是了,每逢這個時候,老家的樹們的頭發(fā)還沒脫光,“咚、咚、咚”打麻糍的聲音就響成了一片,鄉(xiāng)親們似乎對吃食特別執(zhí)著,一下一下像有使不完的勁。石杵搗著粒粒飽滿的芝麻,每搗一下,芝麻就有一部分裂成細細的粉,那種專屬芝麻的濃香就四溢開來,濃郁得連空氣也盛不住,專往人的.鼻子里鉆。

      但是要說做得出這村里頭最好的麻糍,鄉(xiāng)人首推我的阿婆。說是我的阿婆,我也不曉得她是我的什么長輩,年幼的時候只曉得她的麻糍做得好,便就著父母稀里糊涂地認了這個阿婆。

      阿婆一手做麻糍的絕活當真是漂亮,尤其是打糯米團。石臼凹處的兩升熟糯米,阿婆一只腳在前,一只腳邁后,微蹲下身,兩只蒲扇大手有力地把握著棒槌,“咚”一下,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打進了石臼,白白的糯米頓時緊緊地挨到一起,表面形成了一個扁平光潔的圓形平面。由于力道均勻,平面的弧線顯得十分流暢,上層與下層的糯米充分地黏到了一塊。蹲在一旁的我盡得阿婆“真?zhèn)鳌保帜_麻利地將邊緣的糯米往里按壓歸攏,做成一個圓形的“小氈包”。于是阿婆的第二錘又下來了。二十幾錘下來,我開始將糯米團翻面,使糯米團能變得像面團一樣厚實。阿婆逐漸改變力道。幾十錘以后,那兩三升顆粒分明的糯米就變成比面團更白嫩厚實的糯米團,捧起來,軟軟的,黏黏的,熱乎乎的。再滾上早已磨好的芝麻混砂糖,令我心花怒放的麻糍就擺在我的面前了。

      兒時貪吃,早饞綠了眼的我沒等麻糍涼下來,就撲上去抓起來就吃,無一例外都被燙得兩手不停翻倒著麻糍卻舍不得放下,嗷嗷叫著燙。那副猴急的饞樣惹得鄰居嬸子發(fā)笑,卻又把阿婆心疼得拿下手中的麻糍捧著我的手直呼呼,連連叫著:“緩著點吃,全留給你!庇谑俏冶悴[著眼高興地笑。也許是阿婆一個人太孤單,家里除了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和遠嫁的女兒外再無他人,也許是阿婆太喜歡孩子叫她阿婆那甜甜的聲音,阿婆待我特別好,于是在這樹葉還沒掉光的季節(jié)里,我總是吃得滿嘴流油,望著鄰家那些羨慕我的孩子快活地笑。

      那樣的日子呵,秋風里盛著那樣濃郁的麻糍香,蕩漾著我那樣快活的笑,阿婆笑得那樣慈祥與幸福。

      我閉上眼,聽著耳畔熟悉的“咚、咚、咚”聲,又一年麻糍飄香季。我的眼淚控制不住地溢出眼眶,我不愿睜眼,去看一場物是人非,去與黑白照片中的阿婆重逢在這麻糍濃香中。

      遠遠地,深秋里的寒風再度襲來。風里有些什么?是濃郁的麻糍香;是阿婆慈祥的笑容;還是我對阿婆,深深的深深的思念?

      麻糍飄香久作文 33

      在我們家鄉(xiāng),以江山為中心點,往峽口方向稱為上路鄉(xiāng),靠衢州以下為下路鄉(xiāng)。每年農(nóng)歷十月初,是我們江山下路鄉(xiāng)許多地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麻糍節(jié)。每到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宴請親朋好友來家做客,吃麻糍,那場景比過年還熱鬧,據(jù)說哪家來的客人最多拿就說明哪家今年的運氣最好。很有幸,今年的麻糍節(jié)我和媽媽應邀一起到姑婆家去湊熱鬧。

      到姑婆家,正好碰巧一大籠糯米蒸熟,“蹲在角落里睡大覺的石臼也一早被搬出來洗凈待用了,”只見姑婆把糯米倒進石臼里,姨夫拿起搗楔子開始順石臼邊緣壓碾糯米,接著開始敲打了!奥÷ 币魂囮囌鸲@的響聲有節(jié)奏的在耳邊響起。身強力壯的姨夫雙手輪起楔子,側(cè)著身子,一上一下,兩只腳一伸一曲,嘴里發(fā)出“嘿啦呼啦”聲音,隨著節(jié)奏,簡直好看極了。手往石臼里捋糯米的是姑婆,姨夫搗一下,姑婆就用靈巧的手把白花花的糯米飯捋一捋,姑婆的手在石臼里就像泥鰍一樣靈活。搗麻糍是件力氣活,別看姨夫身強力壯,可也搗得汗流浹背,脫光了身上的襯衫,光著身子,那優(yōu)美的姿勢吸引了很多看客,最為搶眼的要算我們幾個從城里去得孩子了,坐著的,蹲著的,追逐著,嬉戲著,好不熱鬧。等到姨夫搗完后,早就想顯現(xiàn)身手的我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掄起那個沉重的'木頭楔子,準備往下打了,嘿嘿,一不小心,打在了石臼上,發(fā)出“咚”的一聲。嚇得我們?nèi)酉戮团芰。一家舂完,早就有下一家在等著。那糯米的香味很快的飄滿了整個村莊。

      麻糍打好,必然就是吃麻糍了,夾起一塊麻糍,放在芝麻糖里沾一沾,一塊白白胖胖的球兒,頓時改了一個模樣,烏黑胖胖的身子。咬一口,味道還不錯嘛!甜甜的,軟軟的,非常有彈性,如果整個咽下去的話,那可會噎在喉嚨里,所有小孩和老人就必須小口小口地吃了。

      臨近中午,姑婆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飯,喝著甜甜的果汁,吃了美味的菜肴,我的肚子被填的滿滿的了。

      麻糍節(jié)的習俗就是吃麻糍,吃完了還得帶著麻糍回家給家人吃。所以,我們是吃了在肚里,還帶著手里的。人們常常都說“打麻糍過中秋”。其實也不一定是中秋才打麻糍的。麻糍節(jié)的實意是讓親朋好友有個相聚的機會,也寄托著親人平平安安,事事順心,同時,也寓意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美好的向往。

      麻糍飄香久作文 34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今天一起床,我們?nèi)胰司兔顐不停,原來是要搗麻糍啦!奶奶一早就忙著燒水、蒸糯米;爺爺則把要用的工具全部清洗干凈,爸爸成了爺爺?shù)男≈,而我和妹妹就像兩只小鳥,一會跑到這,一會奔到那,對什么都很好奇。

      過了一會兒,一鍋糯米蒸好了。一粒粒糯米飽滿剔透,透露著陣陣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向奶奶要求嘗一口,奶奶快手抓起一把,笑呵呵地說:“給,小饞貓!”“真好吃,真好吃!”爺爺在一旁樂得合不攏嘴,“別急著填飽肚子,等會搗成麻糍更軟糯呢!來,我們先來搗麻糍!”

      聽爺爺這么一說,我更是期待了,一直站在旁邊,等著可以自己動手搗麻糍的機會。只見爺爺先把一鍋糯米倒進石臼,再放上一些蒸熟的艾草,那雪白的糯米隨著艾草汁水的滲入,一下子穿上了綠色的衣服,仔細一看,變成了一顆顆綠寶石呢!爸爸掄起石錘,準備“開工”。我連忙說:“爸爸,爸爸,能不能讓我來?”爸爸笑著說:“好的,你來試試!”正當我還在納悶爸爸為什么這么輕松就答應我了時,我才知道事情沒那么簡單。果然,那個看上去小小的石錘,原來重得很,根本不是我想得那么簡單。無奈,我只能做一個觀賞者。

      只見爸爸掄起石錘,先對糯米有序地進行碾壓,等糯米基本融合在一起時,爸爸在舉起石錘,一下一下地砸,不一會兒,這些糯米都融合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個大大的糯米團。“哇,麻糍搗好啦,可以吃啦!”我大聲歡呼起來?蔂敔敻嬖V我,搗麻糍沒有這么輕松,還需要繼續(xù)搗呢!這時我發(fā)現(xiàn)爸爸已經(jīng)累得氣喘吁吁,臉通紅通紅的,然后換了爺爺上場。

      爺爺左一錘,右一捶,過了一會兒,那個大大的糯米團變得更加晶瑩剔透,右手一摸,還很有彈性。爺爺說:“終于大功告成啦!”我和妹妹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過年,是我們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媽媽告訴我,隨著科技的'發(fā)達,越來越多人摒棄了動手勞作的方式,一些傳統(tǒng)習俗正漸漸淡化,像搗麻糍,很多年輕人都不。作為祖國新一代的接班人,應把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習俗傳承下去。

      麻糍飄香久作文 35

      麻糍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美食,每逢好時節(jié),鄰居鄉(xiāng)親們都會打麻糍。麻糍用糯米制作而成,外層滾上黑芝麻糖,入口即化,糯米的瓷軟與芝麻的香味一起布滿整個味蕾,讓人久久難忘。好的麻糍不粘碗,不釘牙糊口,老少皆宜,食者無所禁忌,倍受人們歡迎。

      我們老家在每年近年關時就會打麻糍,外婆早早從集市上買了上好的糯米,淘洗干凈浸泡上一天一夜,第二天天沒亮外婆就起床忙碌,等我醒來的時候,廚房里早就飄出了陣陣糯米的清香,還有門外傳來的街坊四鄰嘈雜的喧鬧聲。原來鄰居們都已經(jīng)聚到我們家門口的空地上,準備打麻糍了!我一骨碌翻身下床,以最快的速度沖到場地中央,到處都熱氣騰騰,歡聲笑語,連平時對我極為嚴厲的母親也只是叮囑我多穿件衣服。

      打麻糍最令人期待的除了吃就是打了,空地上擺放著洗干凈的大石臼,外婆將蒸好的糯米放進石臼,負責打麻糍的兩個人就開工了,一個掄起大木槌先輕輕地碾壓糯米,接著再大力地敲打。在敲打的間隙,另一個負責糯米團的轉(zhuǎn)向,以便大木槌全方位地打到糯米。打到中場,還要將木錘上的糯米用一旁準備好的溫水洗干凈,以防粘槌。打的人要注意力道,最好一槌到底,翻轉(zhuǎn)的人動作要快而且每個面都要翻到,兩個人要通力合作配合默契,才能又好又快地完成這項任務。而這個時候的糯米團已經(jīng)柔軟細膩,旁邊的大嬸們圍在一起,用靈巧的手將柔軟的`糯米團摘成一個個圓圓的團子,再扔到裝滿黑芝麻糖的大瓷缸里一滾,香噴噴熱乎乎麻糍就可以吃了!

      孩子們排著隊,拿著碗,等著接麻糍吃。一個個眼睛里閃著光,嘴邊掛著口水。前面已經(jīng)吃到麻糍的在開心地炫耀,露出一口沾滿黑芝麻的大花牙齒,引得后面小伙伴一陣羨慕的哄笑。周圍的老人們看著,也是開心!又是一年新年到,自己遠在天涯的孩子們都在回來的路上。是呀,都快回來了!他們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歡喜的笑容。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家鄉(xiāng)每年都會舉行麻糍節(jié),土話也叫老佛節(jié)。在每年的九月下旬開始,直到10月底才結(jié)束,整整持續(xù)一個月。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們不顧路途遙遠舟車勞頓,都會在這個時候趕回來參加家鄉(xiāng)的麻糍節(jié),像是奔赴一場久違的約會。在節(jié)日里人們會祭供“老佛”,然后家家戶戶開始做麻糍,家人團聚,接二連三請客吃飯。誰家門口的車子最多,說明誰的朋友最多誰最好客。路過的人也可以進去吃,大家聚在一起,吃麻糍,談家事?腿俗吡耍咳硕寄艿玫揭粔K主人贈送的麻糍胚,回到家中可以自己加工,想吃的時候就能吃得到。

      麻糍節(jié)的傳統(tǒng)從很早以前就有了,一直到今天,每一年都有不同的風采。麻糍節(jié)以前是豐收后祭拜神靈的儀式,大家吃完麻糍,共同祈求神靈了保佑來年風調(diào)雨順又是一個豐收年,F(xiàn)在家鄉(xiāng)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每年的麻糍節(jié),有各種豐盛佳肴在餐桌上爭奇斗艷,麻糍早已不是主角,但它卻是當仁不讓的不可或缺。

      現(xiàn)在做麻糍也出了機器,但在我們家鄉(xiāng),依然是全手工制作,因為它不單單是一種食物,更是勤勞的家鄉(xiāng)人對待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制作過程中,融入了濃濃的情感,在外的游子回鄉(xiāng)過的不僅僅是節(jié)日,更是一種團聚;吃得不僅僅是麻糍,更是團圓,是幸福,是和家人相聚的溫暖和甜蜜。

      麻糍飄香久作文 36

      寒假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目睹麻糍的制做。

      一進家門,院子里一番熱鬧景象,七大姑八大嬸的,大家有條不紊忙碌著。有一股米香撲鼻而來,嗯,真香!我定神一看,院子里有個爐灶,里面火燒得正旺,上面有口大鐵鍋,有一個木蒸籠端正地“坐”在鐵鍋上,鳧煙四起,米香四溢,一下子引起我的好奇心。這是干什么呢?我百思不解地向媽媽“請教”:“這木蒸籠里的是什么呀?”“糯米啊!薄澳锹轸僭趺醋觯哭o年為什么要搗麻糍呢?”我打破沙鍋問到底!奥轸偈怯门疵,用清水洗凈,放在水缸里浸泡一個晚上,然后拿出來瀝干,放在蒸籠里蒸熟;接著倒在石搗臼中,二人配合搗成糯米團,就做成了麻糍。”哦,原來如此呀!

      正當米香濃烈的時候,糯米熟了。大人們把蒸熟的糯米飯倒入早已洗凈石臼里,只見有一年青力壯的,挽起袖口,兩腳前后擺開,微蹲下腰,提起大石錘,一旁的爺爺趕緊提來一桶淸水。正當年青力壯的石錘砸下,爺爺用手沾上冷水,迅速地把石臼里的糯米翻一下。年青力壯的又砸下,爺爺又是眼疾手快地沾水,把石臼里的糯米努力地翻一下。我的`好奇心又上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石錘重,錘砸下去,糯米粘在石臼或石錘上,必須翻一下,而且冷水具有防燙,防粘的特點。”爸爸說,“有一人拿搗子頭反復搗,另一人不停翻轉(zhuǎn)搗臼里的糯米團,兩人必須配合得當。”不一會兒,爺爺他們已經(jīng)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了。走馬換人,爸爸不行,沒倆下就停下,我簡直沒機會提動大石錘——太沉了。幾人輪流,過一會兒,糯米漸漸成糊狀,而看不出米粒時,白胖胖,熱乎乎的,使我垂涎欲滴。

      這時,大人們已經(jīng)準備好大桌,用炒熟的黃豆粉均勻地撒在桌上,搗好糯米團倒在桌上,并且左右兩人共拿搟面杖,把糯米團搟平搟均勻,由于糯米的粘性,使大人們干得汗流浹背的。須臾,糯米團乖乖的壓成扁扁地,薄薄地。這時麻糍基本上定型啦!用菜刀把麻糍切成小小的方形,一塊塊的麻糍就正式成功啦! 望著白白的,嫩嫩的麻糍,恨不得能多咬幾塊!在竹篩子里放涼一會,就可以收藏啦!收藏后的麻糍可以保存好長時間,等想要吃的時候再拿出來慢慢地食用。 搗麻糍是家鄉(xiāng)的習俗,雖有點累,但也是喜悅的,帶著豐收的喜悅,生活幸福香甜。我愛家鄉(xiāng)的麻糍!

    【麻糍飄香久作文】相關文章:

    做麻糍作文11-25

    糯米糍的作文02-12

    麻掌柜散文07-11

    丹桂飄香作文03-23

    茉莉飄香作文05-27

    桂花飄香作文02-07

    飄香的秋作文10-09

    菊花飄香作文02-18

    (經(jīng)典)菊花飄香作文09-30

    友誼天長地久作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