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董進宇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董進宇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天晚上,聽媽媽給我講過去的故事,我們那個年代,條件很艱苦,爸爸媽媽每天忙于生計忙于生活,忽略了對我們的教育,到現(xiàn)在為止都多多少少心存一點遺憾。讀了董進宇博士書以后,深有啟發(fā)。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愛是生命的陽光。
董進宇博士在書里說,不管什么時候,愛,就像是生命的陽光,當不管在我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只要給父母打一個電話,什么不好的事情就都沒有了。愛一直是一個支撐點。家庭,無時無刻都在教育你,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師,也是一輩子的老師,他們教導你生活上的瑣事,教你判斷是非對錯。許多習慣、價值觀都在小時候慢慢的教導你,要有好習慣、誠實都是其中的的課程。父母親除了教導孩子,父母親本身也要以身做則,這才會讓孩子對你要叫他所做的事心甘情愿去做,心服口服的配合。
董進宇博士的這本書,讓我感受到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相處的方式,親子之間的感覺是要如同上司和下屬的關(guān)系,還是像朋友一樣的關(guān)系?,做子女的一定都不希望被父母念,但在就父母方面認為,孩子一定要念要教才會懂事,但是一定嗎?有的孩子你愈是念他,他只會愈反抗,這時親子間就要好好溝通了。
董進宇博士說,給孩子做榜樣,言教不如身教;談話,爭論也是一種談話;斥責;肯定,與其稱贊不如肯定。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可以得到父母親的稱贊,而不是斥責。但矛盾的事,孩子往往需要家長念才會懂得去做。
現(xiàn)在有許多的書籍和節(jié)目都是討論有關(guān)親子間的問題,往往敘說親子間的相處摩擦,父母有父母的看法,小孩有小孩的看法,其實在親子相處間,往往有很多答案并沒有正確答案,就比喻門禁,有些家長認為10點前回家,有的家長認為下課就要回家,不同家庭對門禁的看法不同,有些孩子,對于門禁的看法更是不同,他們會認為我在外面和朋友玩,該回家時他們會回家,不用父母擔心。但是父母怎嚜可能不擔心?親子間的問題隨時存在著,要如何解決?要靠溝通和價值觀的改變。關(guān)于這一點,董進宇博士在書里說的很明白。
親子,既然成為親子就要彼此看重對方,不要為小事吵架,往往父母親都會說在我們那個時代如何如何,小孩就會說現(xiàn)在這時代和你們那時代不能比,沒錯是不能比,但有些道理的存在是不會隨著時代變而改變的,比如說孩子不能頂嘴,這是最基本的,父母生你養(yǎng)你,還要讓你來激怒他,這對他們是不公平的,他們已經(jīng)教育你了,如果你不學好,辛苦的是孩子自己。父母無法幫你過你的人生,你的人生要自己負責。
就我看來,親子教育是一門很深的課程,這一門課程是長久的并非短暫,現(xiàn)在的你是孩子,等到長大成為父母時,作為家長的你,也要學好這門課程,如何和孩子有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和親子教育,你不能以你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來教育現(xiàn)在的孩子,之前的人們不大重視家庭教育,但是現(xiàn)在時代在發(fā)展,人的思想也在發(fā)展,你的思維也在變化,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過的好,也希望親子間氣氛快樂,雖然說父母親常念孩子,但孩子們換點角度想,父母思念孩子,代表著父母愛孩子。我記得以前一篇課文里這樣寫這一句話,“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大家可想而知,父母對我們的愛絕對是后者,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對父母說“我愛你”是因為我們需要父母將我門撫養(yǎng)長大成人。在讀完這本書以后,突然覺得,我們也應該對父母說“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家庭教育的本身不只是讓孩子成為優(yōu)秀的人,也非常注重孩子的品質(zhì)。
這本書給我的啟發(fā)遠遠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很多感觸,時代在變,我們教育子女的觀念也應該在變化。想讓孩子更優(yōu)秀,就得從改變自己的觀念。
【董進宇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董卿經(jīng)典語錄11-26
董卿的經(jīng)典語錄12-10
《別董大》教案03-06
別董大作文06-12
墨宇星愿作文05-24
董秘工作總結(jié)03-18
別董大教學設計04-18
老頑童張振宇作文05-12
“絕版”精靈—李宇春作文04-21
《陸羽宇茶經(jīng)》教學設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