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端午粽教案

    時間:2022-10-14 14:18:20 教案 投訴 投稿

    端午粽教案范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粽教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粽教案范文

      端午粽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立”“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句子。

      3、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立”“米”。

      教學難點

      1、讀好長句子。

      2、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加深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發(fā)興趣,猜謎導(dǎo)入

      1、猜謎: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粍t謎語,想猜嗎?聽好了:三角四樓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粽子)

      2、揭題: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粽子有關(guān)的文章:《端午粽》。(板書課題:10、端午粽)

      這個題目里藏了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的兩個生字,分別是“端”和“粽”。有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你是怎么記住這兩個字的嗎?你用了什么識字方法?(熟字換偏旁認識“端”,把“瑞”字的王字旁換成了立字旁就成了“端”?梢杂眉右患拥姆椒ㄕJ識“粽”字,“米”加上“宗”就成了“粽”。一般米字旁的字都和糧食有關(guān),比如“糧”、“粽”、“糟糠”“籽”等。)

      3、讀了這個題目,你的小腦瓜里都產(chǎn)生了哪些問號?過渡:那我們就帶著這些小問號一起走進課文。

      二、探秘方法,科學識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的時候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把自然段標出來。

      2、同學們讀得都非常認真,文中的詞語寶寶忍不住要和你們見面了,你們認識他們么?(指名讀一遍)

     。1)象形字識字!懊住弊趾汀岸埂弊诌@兩個字是從古代的實物演變而來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們的演變過程。首先來看“米”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六粒米從中間被上下分開,逐漸的中間兩粒米相連,慢慢又演變?yōu)槲覀儸F(xiàn)在所看到的“米”字。再來看“豆”字,甲骨文的“豆”字就像是把一顆豆子細分了,種皮、胚根等都有,后來又慢慢簡化為現(xiàn)在我們所熟悉的“豆”字,這兩個字你記住了嗎?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心字底識字。還有兩個字是心字底的字,分別是“總”和“念”。這兩個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倒八字頭加上口和心字底就成了“總”。今加上心字底就成了“念”,心中有所憶,口中有所吟,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3)加一加識字。還有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比如“節(jié)”、“間”、“分”、“知”、“據(jù)”、“帶”。首先來看“節(jié)”字,草字頭加上兩筆(橫折鉤和豎)就可以了,可以組詞節(jié)日。門字框里面加上一個“日”就成了“間”,可以組詞時間!鞍恕弊旨由弦粋“刀”就成了“分”,可以組詞十分!笆浮弊旨由弦粋“口”就成了知,可以組詞知道。提手旁加上一個“居”就成了“據(jù)”,可以組詞據(jù)說。“卅”字加上禿寶蓋再加一個巾字就成了“帶”字,可以組詞皮帶。這幾個字你認識了嗎?我們一起來帶上拼音讀一讀。

     。4)巧用字謎識字。猜謎:一人在內(nèi),打一字。謎底就是肉字!皟(nèi)”字里面再加一個“人”就成了“肉”。齊讀。

      帶拼音齊讀生字——去掉拼音齊讀、指讀、開火車讀——接下來,我們把生字請到詞語中來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情

      1、生字詞掌握了之后,請同學們再讀一遍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粽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整體感知課文)課文主要介紹了端午粽的用材、花樣以及為什么要在端午吃粽子的由來。

      接下來,請拿起你的書,靜靜的聽老師讀,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粽》這篇課文。

      2、朗讀感悟。

      四、逐段分析

      (一)學習第一段。

      1、過渡:聽完后,誰能告訴老師,作者一到端午節(jié)總是去誰家?(外婆家)

      2、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外婆都會煮好一鍋粽子,盼望著“我們”回家吃,說明外婆非常希望“我們”回家,一家人團聚,開心地過節(jié)。

      3、指名讀,讀出外婆的期盼。

      4、齊讀。你們讀得可真棒啊,老師也想去外婆家吃粽子了。

     。ǘ⿲W習第二段。

      1、過渡:每年端午節(jié)“我們”都去外婆家吃粽子,那粽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誰來告訴大家?(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2、(1)我們來看“青青的箬竹葉”這個詞組,“箬竹葉”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粽子的皮,顏色是青色。那我們還可以說青青的()?如青青的草地,青青的豌豆等。

     。2)再來看“白白的糯米”這個詞組,包粽子要用糯米而不是大米,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才會吃起來黏黏的。糯米是白色的,可以說“白白的糯米”。那小朋友們還能說出白白的()?如白白的棉花,白白的雪花。

      (3)最后來看“紅紅的棗”,你還能說出紅紅的()?

     。4)同學們,你們“青青的箬竹葉”和“青的箬竹葉”哪個更順口呢?那“白白的糯米”和“白的糯米”呢?“紅紅的棗”和“紅的棗”呢?

      這類詞語都是用顏色來形容事物,并且所用表示顏色的字是重復(fù)的,這樣更符合我們的表達習慣。這類的詞語搭配你們掌握住了嗎?

      3、粽子是用箬竹葉、糯米、紅棗包成的,那作者喜歡吃粽子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指名讀第二段的第二、三句話)

     。1)我們一起來看第二段的第二句話,句子比較長,先聽老師讀一遍,看看老師是怎么把長句子縮短讀的。(范讀時停頓時讀的明顯一些)誰能來試一試?這位同學已經(jīng)抓住老師范讀的'精髓了,比老師讀的都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停頓,把長句子讀短。

     。2)接著我們一起來看“又黏又甜”這個詞語,粽子吃起來既是黏黏的,又是甜甜的。你還能說出類似的詞語嗎?(如又大又圓、又細又長、又快又好)。

      4、“我”喜不喜歡吃外婆包的粽子?誰能把你對粽子的喜愛給讀出來?(指名讀、男生女生賽讀、齊讀)

     。ㄈ⿲W習第三段

      1、過渡: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粽子是用什么做的了,那除了紅棗粽,還有什么粽?(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2、你能用“除了……還……”說一句話嗎?(我除了會唱歌,還會畫畫)

      3、從這一段中,你能體會到“我”對端午粽有什么樣的感情?(喜愛)你從哪體會出來的?(指名讀第三段第三句)這一句話也比較長,你會像剛才那樣斷句嗎?誰來試一試?“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蔽覀円黄饋碓囋嚢!看看誰最喜歡吃外婆包的粽子。

     。ㄋ模⿲W習第四段

      1、過渡: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吃粽子啊。

      2、那你知道端午節(jié)這一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嗎?(指名讀第四段)

      3、這一句話也是一個長句子,那應(yīng)該怎么讀好呢?誰來給大家提個醒?“長大了/我才知道,人們端午節(jié)/吃粽子,據(jù)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男生女生賽讀)

      4、端午節(jié)是幾月幾日?你還知道哪些端午節(jié)的風俗?

      五、認真觀察、指導(dǎo)書寫

      1、呈現(xiàn)“午、葉、真、豆、節(jié)、米、分”7個要求會寫的字,讓學生觀察這7個字的筆順、筆畫特點。

      2、教師整體范寫,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位置!拔纭钡牡诙P橫寫在上半格,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并且比第一橫長!叭~”是左右結(jié)構(gòu),寫的時候要左窄右寬第四筆橫短一些,寫在橫中線上方一點點,第五筆豎寫在右半格。注意“真”字里面有三橫。“節(jié)”字第四筆橫折鉤從橫中線開始起筆,第五筆豎寫在豎中線上!懊住弊值谝还P點和第二筆撇分別寫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第三筆橫寫在橫中線上,第四筆豎寫在豎中線上!胺帧弊忠⒁馍厦媸莻八,一撇和一捺要分開。學生跟筆書空。

      3、學生在書上先描紅再獨立書寫,同桌互評,互相借鑒,教師巡視指導(dǎo)。

      4、班級展示。

      端午粽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讀好長句子,通過想象畫面、體會朗讀好課文。

      2、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來歷。

      教學重點

      積累”白白的糯米、紅紅的棗、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詞語。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粽子的樣子、味道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聽寫詞語。

      中午分開葉子大米節(jié)日

      2、指名朗讀課文。

      【設(shè)計意圖】聽寫字詞,觀察圖片,回憶課文內(nèi)容,盡快進入到課堂中。

      二、品讀課文

      1、品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外婆總會煮好了盼我們回去)

     。3)從”一到””總會””盼著”你體會到什么?(外婆濃濃的愛)

     。4)指導(dǎo)朗讀,讀出外婆端午節(jié)的期盼。

      2、品讀第2自然段。

     。1)同桌相互讀一讀,讀好長句子。

     。2)外婆包的端午粽看起來怎么樣?誰來讀讀相關(guān)的句子。(指名讀)

      課件出示: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葉包的,里面裹著白白的糯米,中間有一顆紅紅的棗!

     、倌隳馨驯硎绢伾脑~圈出來嗎?你有什么感覺?(美)

     、谖覀儊硇蕾p一下吧!菊n件出示粽子的圖片】

     、勖烂赖刈x一讀這句話吧。

     。3)這粽子不僅看起來好看,聞起來也很香,從哪兒能看出來?

      課件出示:

      外婆一掀開鍋蓋,煮熟的粽子就飄出一股清香來。

      你覺得這清香是什么樣的味道?(箬竹葉的味道,糯米的味道,棗的味道)

      你能用”一……就……”說個句子嗎?(我一回到家就寫作業(yè))

      (4)現(xiàn)在來看看粽子吃起來味道怎么樣?(又黏又軟,十分好吃。

      課件出示:

      剝開粽葉,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同學們,你們吃過的粽子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

      課件出示:

      看起來——美

      聞起來——香

      吃起來——甜

      (5)指導(dǎo)朗讀。讀出粽子的香甜。

      3、品讀第3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

      課件出示: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樣也多!

     。2)讀讀這句話,你覺得文中哪兒寫了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哪兒又寫出了花樣多?

     。ǖ2自然段寫了粽子十分好吃,第3自然段第2句話寫了花樣多)這樣的句子就叫過渡句,它的作用是承上啟下。

     。3)外婆包的粽子有哪幾種?這幾種你都吃過嗎?

      【課件出示紅棗粽、紅豆粽、鮮肉粽的圖片】

      課件出示:

      ”我們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還會裝一小籃粽子要我們帶回去,分給鄰居吃!

     。4)仔細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什么?(外婆不僅勤勞能干,而且質(zhì)樸大方)

      (5)指導(dǎo)朗讀。讀出粽子的花樣多,讀出外婆的勤勞能干、質(zhì)樸大方。

      4、品讀第4自然段。

     。1)自讀這一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課件出示:

      ”人們端午節(jié)吃粽子,據(jù)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2)同學們,你知道屈原是誰嗎?

      【課件出示屈原相關(guān)圖文資料】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創(chuàng)造出新體詩”楚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于農(nóng)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

     。3)據(jù)說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把五月五日設(shè)為端午節(jié),并在這一天互相贈送粽子作為禮物,F(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了嗎?

      (4)原來,這小小的粽子,不僅包含著外婆的愛,還寄托著我們中國人這么豐富的感情,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4自然段吧。

      【設(shè)計意圖】逐段分析文章,可以從多角度把握內(nèi)容,包括文章的結(jié)構(gòu)、文章的內(nèi)容、還有涉及課本之外的知識的,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三、總結(jié)拓展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jié),”品嘗”了外婆包的端午粽,感受到濃濃的親情。我們還知道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由來,認識了偉大的詩人屈原,真是收獲多多。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課文吧。

      2、你還知道我們國家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嗎?你能說說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什么習俗嗎?

      春節(jié):農(nóng)歷正月初一;習俗:熬年守歲。

      元宵節(jié):農(nóng)歷正月十五;習俗:看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

      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前一天;習俗:起火燒飯、吃冷食。

      清明節(jié):農(nóng)歷三月初八(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清明”那一天,公歷4月5日左右);習俗:掃墓、踏青。

      端午節(jié):農(nóng)歷五月初五;習俗:吃粽子、賽龍舟。

      七夕節(jié):農(nóng)歷七月初七;習俗:穿針乞巧。

      重陽節(jié):九月初九;習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節(jié):農(nóng)歷八月十五;習俗:賞月。

      臘八節(jié):農(nóng)歷臘月初八;習俗:喝臘八粥。

      【設(shè)計意圖】總結(jié)端午節(jié)的來歷,同時拓展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掌握文章內(nèi)容、掌握傳統(tǒng)節(jié)日,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

      四、課堂練習

      插入動畫”端午粽節(jié)日與美食”。

      五、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跟父母交流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端午粽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粽》教案02-04

    《端午粽》教案15篇02-21

    《端午粽》教案(15篇)03-01

    端午粽教案(通用20篇)03-07

    端午粽部編版教案01-10

    端午粽作文02-20

    端午粽的作文03-22

    端午粽教學反思04-19

    端午粽香作文10-21

    《端午粽》教學設(shè)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