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結構和熱烈歡騰的氣氛,用舞龍和敲鼓動作表現(xiàn)。
2、在語言節(jié)奏的幫助下,隨音樂合拍做動作。
3、在雙隊進行時,必須注意與本組幼兒合作,又注意與其他組協(xié)調。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1、配樂兒歌朗誦,欣賞音樂。
。1)幼兒朗誦兒歌,教師用鋼琴輕輕地彈奏第二段音樂。
(2)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配樂朗誦。
2、欣賞第一段音樂。
。1)引導幼兒會議過新年舞龍燈的情景。
。2)幼兒分兩組,自由結成一條長龍,隨音樂扭擺。
3、完整欣賞全曲。
。1)幼兒分兩組,隨第一段音樂做舞龍燈進行的動作。第二段音樂開始,兩組幼兒一邊互相對誦兒歌,一邊互相敲鑼打鼓。
。2)完整欣賞音樂,跟隨音樂活動,進一步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情緒。
活動反思:
有了前面新年情境的回憶和交流做鋪墊,孩子們自然地就將樂曲聯(lián)系到了熱鬧的敲鑼打鼓、舞龍舞獅等情緒和內容之中,對于三段體結構較易感受。在分段欣賞中,孩子們能想出排成一列長隊來模仿舞龍,也能在問題中改進動作,如前后搭住單手甩臂以防止斷開,特別是有了長綢帶道具的運用,孩子們的興致更高了,也更生動了。
但對于第二部分的處理上與原方案有些出入,幼兒對兒歌不是很熟悉,配樂念兒歌難度較大,所以將之簡單化: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擔任指揮,幼兒看指揮打鼓。在這樣的聽音動作之后,幼兒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輪流、對應的樂句特點,再加上模擬鼓聲、邊敲邊說“咚”的方式,幼兒對第二段音樂的感受還是比較深的。
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中,將幼兒分成三組,一大組表現(xiàn)第一、三段舞龍部分,另兩組對應著表現(xiàn)第二段打鼓部分,在教師的手勢指揮下,合作得還比較成功。等幼兒熟悉音樂之后,嘗試將椅子當做鼓,由幼兒敲擊節(jié)奏的話,氣氛可能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欣賞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相關文章:
《金蛇狂舞》大班教案11-19
大班音樂《金蛇狂舞》教學反思09-30
《金蛇狂舞》教案03-10
金蛇狂舞的教案02-12
《金蛇狂舞》的教案(精選10篇)10-10
大班含反思教案01-11
大班教案含反思01-06
幼兒園大班教案《恐龍》含反思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