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香菱學詩高三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香菱學詩高三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的:
1、了解香菱的性格。
2、香菱學詩給學生的啟示。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分析香菱學詩的過程,從香菱身上找到學習語文的啟示。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翻看副冊時,只見畫著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蓮枯藕敗,后面書云: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大家知道這首判詞說的是誰嗎?
二、簡介香菱身世。
小說中出場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幾歲時被呆霸王薛蟠強買為妾;后來正妻金桂一來,她的命運就更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三、分析香菱學詩的情節(jié)。
1、概括香菱學詩的過程。
香菱學詩可分三個步驟:先是拜黛玉為師,并在黛玉的指導下細細品味王維詩;其次是一邊讀杜甫詩,一邊嘗試作詩;其三是經(jīng)歷了兩次失敗,終于成功。
2、讓學生找出文中表現(xiàn)香菱專心學詩的語句。
如“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苑中,諸事不顧,只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寶釵連催她數(shù)次睡覺,她也不睡。”“如此茶飯無心,坐臥不定!薄爸辉诔剡厴湎拢蜃谏绞铣錾,或蹲在地下?lián)竿,來往的人都詫異!薄爸寥院笊洗才P,兩眼鰥鰥,直到五更方才朦朧睡去了!
3、分析香菱學詩的過程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精神。
提示:專心致志,廢寢忘食。
4、比較分析香菱寫的三首詩。第三首是: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簡析:她仿佛對月低吟,顧影自憐,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結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聲,卻推給處境同樣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說離愁,思緒這種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膚泛的,在第二首是游離的,到第三首就變成實在的,意趣真切,余韻悠長。
四、香菱學詩對我們學習語文,特別是寫作上的啟示。
做有心人,提高興趣。轉益多師,不恥下問。勤于實踐,不怕失敗。
五、總結。
香菱學詩的過程,可用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古今成就大事業(yè)者所必須經(jīng)歷的三種境界來概括: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钡诙场盀橐料萌算俱,衣帶漸寬終不悔!钡谌场膀嚾换厥,那人在燈火闌珊處!
六、欣賞《嘆香菱》。
課后可試著分析一下林黛玉在本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格特征。
【香菱學詩高三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香菱學詩》的教案09-04
香菱學詩優(yōu)秀教案02-15
香菱學詩的啟示12-24
香菱學詩教案(通用5篇)12-25
讀《香菱學詩》有感05-01
香菱學詩讀后感04-28
《香菱學詩》讀后感03-05
《香菱學詩》讀后感10篇03-07
《香菱學詩》讀后感11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