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基地勞動課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通用1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勞動課實踐課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活動中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2、初步使學生養(yǎng)成有條理整理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怎樣把學習用品有條理地裝進書包。
教學難點:
按類整理,課本類是按照使用次數(shù)的多少排列順序。
教學準備:
書包、課本。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猜謎語,下面我說一個謎語,大家聽好,考慮好了再舉手回答謎底。
身體短來耳朵長,各種知識肚中裝。上學我要把它背,放學我要它幫忙。
書包是同學們離不開的物品,我們要把各種文具、作業(yè)、練習本、書本等裝入書包,然后背著書包進入學校學習,放學時,又要把學習用品裝入書包,背著它回家去。怎樣把學習用品有條理地裝進書包,怎樣用正確的姿勢背書包,正是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講授新課:裝書包
1、整理分類。
我們使用的學習用品較多,有課本、作業(yè)本、橡皮、鉛筆、文具盒等。先將這些東西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課本類,一類是作業(yè)本、練習本類,還有一類是文具類,如橡皮、鉛筆、小刀等。然后按類整理,課本類是按照使用次數(shù)的多少排列順序,語文課時多,放在最上面,其次是數(shù)學,依次是思想品德、自然、音樂、美術、體育、社會、勞動。要讓學生記住這一順序,以便取放。作業(yè)本、練習本也要按照科類或按課上使用課下使用分,文具要裝入文具盒內,讓學生練習,同桌檢查。
2、裝書包。
所有的學習用品整理分類后,即可裝書包,要先裝課本類,再裝練習本類,最后裝文具類。裝好后,同桌要互相檢查一下,然后,老師訓練學生熟練地取出、裝入某種學習用品。反復練習幾遍。書包整理好后,要放在桌洞里或桌旁,如果在家里,可以放在自己的寫字臺上或掛在適當?shù)?地方。
三、講授背書包
1、認識不同樣式的書包:單肩式、雙肩式、手提式。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雙肩式書包。
2、背書包的方法。單肩式書包可以將帶子直接掛在左肩或右肩上,書包順勢垂掛在左腰或右腰下;也可以將書包帶子套過頭,帶子掛在左肩,書包垂掛在身體右側。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種背法,都要將書包帶子的長短調整好,而且左右肩輪換使用。
3、可簡單介紹一下手提式、雙肩式書包的背法。
四、練習背書包。可按小隊分組,讓學生背起書包,在教室里走一走。
五、小結。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2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聽《海娃的歌》、《勞動歌》,唱《不再麻煩好媽媽》、《種玉米》,理解勞動的喜悅與歡樂。
二、結合口風琴的鍵盤位置認識字母譜f、s,并能準確地吹奏。
三、能主動投入編創(chuàng)歌詞、編創(chuàng)動作、填充字母譜、編創(chuàng)旋律等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重難點
教具準備 鋼琴、錄音機、教學磁帶等
教學過程
一、聆聽《勞動歌》
1、初聽前,教師可講述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學生聽音樂的興趣。
聽后提示:《勞動歌》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2、復聽時,自編動作表演,可分小組設計動作,尤其對“用力”的表現(xiàn)。使學生通過動作表現(xiàn)、理解勞動內容。
二、表演《不再麻煩好媽媽》
1、聽歌曲錄音或教師范唱感受歌曲。
2、啟發(fā)學生敘述媽媽對自己的呵護、辛勞,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媽媽可以理解為其他和輩,再將自己力所能及的勞動編創(chuàng)成新歌詞演唱。
4、邊唱邊表演,看誰表演得好。
三、編創(chuàng)與活動
1、結合鍵盤圖認識字母譜,知道手的位置。讓學生看圖說出f用4指,s用5指演奏。
2、教師帶著學生依次吹奏五個音,讓學生動腦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吹奏這五個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樣。
3、在三個音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分組填寫唱名字頭,以小組為單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組填充得好、唱得準確。
4、可以在教室里畫上格子,填上字母譜邊走邊唱?凑l唱出的旋律多。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3
教學目標:
使學生懂得,老師愛我們,為我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們愛老師,就要,接受老師的教導,多與老師交換意見。
教學要點:
1、老師愛我們,為我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2、我們愛老師,要,接受老師的教導。
教學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法,提問法。
教具準備:
燈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詩朗誦(燈片出示)
、、比一比,看誰朗誦得最好
、、全班齊朗誦
、、讀了這首小詩,你有什么想說或想問的嗎?
2、揭題并板書
二、學文明理。
1、自由默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燈片出示)
A、桃桃看了白發(fā)和作業(yè)本上的紅叉叉,為什么心里怪難過的'?
B、你認為我們怎樣做才是?
2、學生小組討論
3、匯報交流
你弄懂了哪個問題就回答哪個問題。
4、教師小結
三、辨析導行。
1、想一想
讀故事、看圖、討論,感謝老師,最好的行動是什么?
2、議一議
遇到下列情況,應該怎么做?
。▽W生小組討論后回答)
四、總結。
老師愛我們,為我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我們愛老師,就要,接受老師的教導,多與老師交換意見。
五、活動延伸。
開個頌師會,說說老師關心愛護、辛勤教導我們的小故事。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木加工技術變化和發(fā)展的過程,理解技術革新的意義。
2、認識、了解常見的木工工具,學習、掌握一些簡單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學會基本的木料截取與連接的方法。
二、教學準備
教師:木工工具若干,有關木工技術的錄像,圖片或資料。
學生:小鋼鋸、釘錘、起子、鋼筆、直尺、大頭針、乳膠、砂紙、木邊料等,有關木工技術的信息資料。
三、活動過程
1、出示、交流活動前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查找到的一些關于木工技術的資料。
如:魯班的故事。
教師介紹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與注意點。
、傩′撲彽腵調整使用。
、卺斿N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2、介紹木材的特點和用途。
①楠木
、谂萃
、鬯
、芩
⑤香樟。
3、解讀、明確更各種勞動工具的操作規(guī)則與使用注意點,練習使用各種勞動工具。
注意點介紹:
、俟ぞ呤褂谩
、诩o律。
③工具擺放。
、芸臻g。
4、組織學生進行對邊角料的截取和連接。
學生操作。
教師從旁指導。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5
教學目標:
通過開展“中國茶文化”主題活動,初步了解“中國茶文化”相關知識,營造一個研究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意識,增強探究意識,發(fā)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fā)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教學重點:
激發(fā)學生研究中國茶文化的興趣。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中國茶文化相關知識。
活動時長:4課時
第一課時
1、引導學生提出研究性學習課題。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歷史悠久。人們常說:"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可見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然而茶是一個學問很深的話題,要想進一步了解它,我們就必須要進行深入地探討與研究,你們打算想從哪一方面去研究有關茶文化方面問題呢?
引導學生調查茶的種類、名稱、中國名茶、傳統(tǒng)制茶葉的方法、泡茶方法、茶與健康和不同地區(qū)甚至不同國家的茶道藝術等。每組可以選擇一個子課題進行重點研究;
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和圖書館等收集、閱讀與茶有關的文章(詩詞、散文),并初步了解中國5000年茶文化和家鄉(xiāng)茶文化的發(fā)展過程;
引導學生掌握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方法。
2、各小組確定研究主題,討論并制定本小組研究計劃和活動方案。準備好收集資料工具,如筆記本、照相機等。
第二課時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都喜愛猜謎語,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謎語,請大家動動腦筋,猜一猜好嗎?
。ǔ鍪局i語):“生在山上,賣到山下。一到水里,就會開花。
”你們真聰明,謎底就是茶葉,板書:茶。
二、師生介紹茶知識,引出家鄉(xiāng)茶。
茶的種類繁多,茶有綠茶、紅茶、花茶、白茶等,我們家鄉(xiāng)也盛產茶,你知道我們的茶屬于哪一種茶類呢?
板書:家鄉(xiāng)的綠(并讓學生簡要介紹家鄉(xiāng)的茶資源情況、茶的種類等。)
三、觀察茶葉,學生感言。
1、教師出示茶葉片(新鮮)。
引導學生從它的形狀、色澤等方面談。
2、教師出示成品茶(一粒),讓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表達。
3、突出兩者之間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不易與艱辛。)
教師總結:是啊,從一片片嫩綠的葉兒到制成蜷曲成螺的成品,其中要經歷多少艱辛的勞動和復雜的工序。這其間,飽含著多少茶農的汗水呀!
四、引領學生入境,回味“成茶”的過程。
1、指名學生說說茶葉的“成茶”過程。
2、教師小結。(種植、采摘、殺青、揉捻、焙干)
3、按順序重點講述采摘、焙茶。
。1)出示采茶圖、焙茶圖。
(2)談感受、說體會。(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3)表情感。(你想對家鄉(xiāng)的這些茶人說些什么?)
小結:“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正是這些家鄉(xiāng)的茶農,用他們的艱苦炮制了茶的醇香。其實,家鄉(xiāng)陸郎的綠茶不僅勝在她的色、香、味、形上,她還有許多保健的功效。讓我們在這聲聲古樸的樂聲中品茗,讓我們了解茶的.功效,讓我們“飲水思源”,讓我們向家鄉(xiāng)的這些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板書:我愛。
五、了解功效,細細品茗。
(播放配樂錄音,靜靜地品茗,深深地思考。)
六、交流學生搜集到的與茶相關的詩句、詞句。
七、布置作業(yè)。
以“家鄉(xiāng)的綠茶”為題,寫一片小練筆
第三課時
1、走進茶園學采茶。
清明時節(jié),正是茶樹生長茂盛的時期,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到處是一壟一壟碧綠的茶樹。采茶人頭戴草帽,身背竹簍,穿行在茶園中,靈巧的雙手在茶樹上飛舞,茶葉的清香在空氣中彌漫,這一切構成了一幅極美的圖畫。
我們帶領學生走進茶園,跟隨采茶人學采茶葉。所采茶葉的標準是一芽二三葉,但是采哪些茶葉,怎樣采,都很有學問。在茶農的耐心指導下,學生們從不會采,到有一定的速度;從采大葉到標準的一芽二三葉,進步很快。望著采摘回來的嫩綠的茶樹葉,同學們雖然腰酸背痛,但是感覺很有成就感。
聽茶農們介紹茶樹的生長過程。
仔細觀察茶農采茶,聽茶農介紹采茶技巧。(采茶好像"鳳點頭",采茶時,左右手都要用,一左一右輪流采,動作講究協(xié)調;其次采下的嫩葉也分幾個等級,最上等的嫩葉為一個嫩芽,如雀舌;次上等的嫩葉一般為一個嫩芽加1至2片側葉。)
學生學采茶,茶農指導。
2、學種茶樹,初步掌握茶樹的栽培技術。
聽農技師介紹茶場的兩個茶樹品種,學生觀察兩種茶樹各有什么特點,制出來的茶葉各有什么特點。(都是楮葉種,灌木型,樹姿半開展,芽葉黃綠,白毫中等,發(fā)芽密度大,整齊,產量高,持嫩性強,內含物豐富,是優(yōu)質綠茶品種?鼓嫘詮,適應性廣。發(fā)芽期中生偏晚,適宜品種搭配和機采。場內的品種一種是大楮葉,一種是小楮葉。)
學生詢問茶樹的生長特點(氣候、溫度、水分、土壤等)。如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5-16.5度,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空氣濕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質地疏松,極宜于茶樹生長。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文字等多種方法觀察記錄螞蟻。
2、能傾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和建議,并與他人交換意見。
3、能對螞蟻的形態(tài)和行為特征提出問題,并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
知識與技能:
知道螞蟻的外形特征和行為習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到探究螞蟻秘密的樂趣。
2、愿意與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會用文字等多種方法觀察記錄螞蟻。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
干凈的瓶子、筷子、糖水、放大鏡、肉、蘋果、米飯、奶糖、植物的種子、死昆蟲、噴水壺等。
教學過程:
一、指導捉螞蟻。
1、準備幾只干凈的瓶子。
2、用筷子前端沾點糖水,靠近螞蟻。
3、螞蟻一上來,就把它甩進瓶子。
二、觀察并描述螞蟻的外形特征。
1、指導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螞蟻。
2、學生分組自己觀察。
3、指導學生把觀察結果寫在或畫在活動記錄上。
三、研究不同蟻穴中的螞蟻的相處情況。
1、教師指導實驗方法:
、 把不同地方捉到的兩只螞蟻放在一起,觀察它們的反映。
、 再多放幾只試試,注意使數(shù)量不等。
2、學生分組研究。
3、學生分組匯報研究結果。(活動結束,告訴學生把螞蟻放回到捉它的地方)
四、研究螞蟻的食性。
1、教師指導實驗方法:
把蘋果、米飯、奶糖、死昆蟲等多種物品放在一群螞蟻的周圍,觀察什么食物吸引過去的`螞蟻最多。
2、各小組實驗。
3、各小組匯報研究結果,教師把各組的結果匯總板書。
4、全班統(tǒng)計結果。分析螞蟻吃什么。
五、研究下雨時螞蟻的反應。
1、教師指導實驗方法:
用噴水壺模擬下小雨。觀察螞蟻在下雨時的反應。
2、分組研究觀察。
3、學生分組匯報研究結果。
六、研究螞蟻的其他行為和習性。
1、學生討論自己研究的項目。
2、教師重點指導有難度的小組。
3、學生自主研究。
七、教師課堂小結。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7
教學目標:
1、通過扮演醫(yī)生、護士等角色,幫助學生了解醫(yī)護人員的辛勤勞動,從而喚起學生對他們的理解和尊重。
2、通過扮演小患者角色,幫助學生養(yǎng)成在公共場所使用文明用語的習慣。
3、初步了解患者看病的順序。
4、增加社會生活小常識。
5、學生全面、公正、客觀地了解醫(yī)護人員的工作情況
6、認識到每個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互相服務
一、導入。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背景資料,引出學生發(fā)現(xiàn)“醫(yī)院看病是怎樣的順序”。
二、活動過程。
1、想一想。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開個小小醫(yī)院應該做哪些準備?”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收集來的`信息回答問題。
2、玩一玩。
進行體驗于實踐。設計下面幾種情況:
醫(yī)護人員互相配合得非常好,為搶救患者贏得了時間……
醫(yī)護人員互相配合不默契,為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醫(yī)護人員態(tài)度和藹、配合默契,但患者卻在診室大喊大叫……
醫(yī)護人員態(tài)度生硬,患者、陪者小心回答著各種問題……
對于以上的各種表演情況,教師要給予充分肯定,因為這些情況在生活中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這些問題,對于表演非常好的組及時表揚和鼓勵。
3、議一議。
針對學生表演的幾種情況,引導他們進行分析、反思于交流,幫助他們正確認識醫(yī)患之間的關系。
三、活動評價。
在評價時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活動態(tài)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上。學生還可以自由地交換意見、發(fā)表看法。
四、活動延伸。
在課下進行,學生可以向周圍的人去了解醫(yī)護人員是怎樣工作的,然后進行匯報、交流,并試著練習用體溫表測體溫。練習用體溫表測體溫。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8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參與、合作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
2、讓學生親身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正題
師:小朋友,你們誰家有電話呢?請舉手。
生舉手。
二、初步了解打電話的知識
1、師:誰打過電話?請說說你是怎么打電話的好嗎?下面請打過電話的小朋友告訴大家,希望大家注意聽。
指名生答,教師適時規(guī)范學生用語。
2、師:誰還能說一說?
指名生答……
3、師小結:剛才,小朋友們說得很好。那么,打電話應注意什么呢?請你們認真聽講。請小朋友記住,通話時要熱情大方,用禮貌語言,并且語言要簡潔明了。講話時要面帶微笑,聲音不要過高。不要忘了開頭要問好,結束了應說再見。
三、創(chuàng)設情景、模擬表演,嘗試成功的喜悅
1、師:小朋友,打電話時注意的問題,你們記住了嗎?
生齊答。
2、師:好,下面我們來玩打電話的`游戲。
3、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跟誰玩電話游戲呢?不是爸爸,也不是媽媽,更不是給叔叔、阿姨,而是給你的好朋友打電話。假如今天是你的好朋友小亮的生日,你 要通過電話來表達對好朋友小亮生日快樂的祝愿。誰來扮演小亮和他的好朋友來打一打這通電話?
指名生表演。
師適時點撥、引導、點評。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的概念;
2、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探究等合作活動初步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3、能較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解答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設想: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談話
師:你們快要畢業(yè)了,我們班級陳艾菲的媽媽為我們班級的每個孩子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對!是一本長方體的相冊,里面有我們班每一個同學的照片。
多媒體:相冊
師:我想將這份特別的禮物也送給學校的領導,你們覺得我這個提議怎么樣?我打算先將這份禮物包裝一下,那我得準備一張多大的包裝紙呢?
2.引題
師:你能說說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呢?
板書:長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二. 實踐操作,探究方法
1.提出問題。
師:長方體的表面積和什么有關呢?
多媒體:已知這本長方體的相冊長是30厘米,寬是28厘米,高是5厘米,包裝這樣一本相冊,至少要多少包裝紙?
師:小組可以先討論討論,再把算式寫在紙上,貼到黑板上來。
2. 分組合作進行計算。
3. 小組討論并把算式貼在黑板上:
方法一:30282+3052+2852
方法二:(3028+305+285)2
4. 在完整解答過程中要注意什么?注意寫解,單位。
5. 小結: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一般有哪幾種方法?
。ǜ鶕(jù)總結,演示多媒體)
6. 練習:
師:老師的.難題解決了。那你們昨天不是回家測量了長方體形狀物體的長、寬、高,現(xiàn)在你們給同桌求它的表面積好嗎?注意只列式不計算。
出示幾份學生計算物體的表面積:
。1) 餐巾紙盒
問:求餐巾紙盒的表面積有什么用呢?
。2)大櫥
問:求大櫥的表面積有什么用呢?
7. 出示課題: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探討了什么問題呢?
出示課題: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
8. 這里有個長方體,看看哪個算式是正確的?
。1)已知長方體的長2厘米、寬7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表面積的正確算式是( )
a.272+672+62
b.(27+26+67)2
c.27+26+67
。2)給一個長和寬都是1米、高是3米的長方體木箱的表面噴漆,求噴漆面積的正確算式是( )
a.(11+13+13)2
b. 112+134
c.112+143
問:那2、3、兩個算式有什么道理呢?小組可以先討論討論。
師:先說說112+134有什么道理?
。ǘ嗝襟w演示)
生:112求的是上下底的面積,因為上下底是正方形,所以其余4個面的面積都相等,就用13先求出一個面,再4求出4各面的總面積
師:那112+143有什么道理呢?
生:112求的是上下底的面積,正方形的邊長就是長方形的寬。14就是4個長方形拼成的大長方形的長,3就是大長方形的面積。
(3)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是4m,它的表面積是多少?( )
a. 444
b. (44+44+44)2
c. 446
問:為什么第3個答案也是正確的?
。ǘ嗝襟w演示)
9.問:這節(jié)課你掌握了哪些本領?
完整板書:和正方體
三.鞏固練習:
1.出示:五(1)班要辦小小圖書館,需要一只長4分米,寬1.5分米,高2分米的鐵箱,現(xiàn)在有一張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白鐵皮,能做的成嗎?
。ㄐ〗M討論)
生:計算的結果是能做成的
生:66=36(平方分米)
。41.5+42+21.5)2=34(平方分米)
師:鐵皮的面積是36平方分米,書箱的表面積是34平方分米,看來是夠的,那老師就開始做了。
。ń處熝菔荆
問:不夠了,為什么會不夠呢?
問:那怎么辦?
生:把旁邊多余的切下來移到左面這里,用焊接的方法拼起來。
師:由于我們所用的材料是白鐵皮,所以我們可以用焊接的方法拼,那在怎樣的情況我們做不成需要的物品了呢?
師:所以在制作物品的過程中,還不能單看表面積的大小是否合適,還需要考慮到其他種種因素,我們不能把所學的知識生搬硬套地運用到實踐中去,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四、課后拓展練習:
多媒體出示:一個火柴盒
問:如果用紙板做一個這樣的火柴盒,我們該怎樣知道至少要多少紙板呢?可以怎樣計算?
師:我就把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請同學們課后來解決好嗎?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解決。明天上課時我們來作交流。
五、 課堂小結
師: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什么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了解母親節(jié)的由來。
2、能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尊敬。
重點難點
能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尊敬。課前準備每人制作一張心意賀卡表達自己對母親的`尊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母親節(jié)是哪一天嗎?
二、教學過程。
1、講授母親節(jié)的由來。
2、小實踐:
A、你知道媽媽喜歡吃什么菜嗎?母親節(jié)這一天,就讓你來為媽媽做一道“愛心菜”吧!
B、母親節(jié)這一天,你打算為媽媽做一道什么菜呢?(學生各抒己見)
C、師小結。
3、用畫筆畫出你心中的漂亮媽媽,并叫媽媽評一評。
4、母親節(jié)心意賀卡評比:先在小組內評出優(yōu)勝者,再在班上評出優(yōu)勝者。
5、寫一首小詩來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深情厚意。(媽媽,感謝您。⿲懞煤蠹w評一評誰寫得最好。
三、師總結:
今天,同學們都能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尊敬,真好!
四、布置作業(yè):
把自己做的心意賀卡送給媽媽。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11
教學目的:
1、學習過程中應注意有機滲透、適時培養(yǎng)小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綜合性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強調過程和體驗,其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綜合能力。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六年的小學生活即將結束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走過的足跡吧。說說這六年來讓你記得最深的人、事、物。
同學們從原來剛進學校時的小毛孩,漸漸成長(板書: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懂事的少先隊員,在這六年中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如果我們能把成長中的故事編寫成一本冊子,將來回憶往事的時候拿出來翻翻,豈不妙哉。ò鍟簝裕
今天我們的'綜合性學習課,就一起來制作我的成長冊。(板書)
二、確定制作板塊
1、在這六年中,你覺得你的什么變化最大?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討論討論,說說在你的成長冊中放入哪些東西,能讓人一樣就看出這是你,并且是在成長中的你呢!分組討論
2、學生提出建議(隨機板書)如:“成長記錄”、“我的照片”、“我的愛好”、“優(yōu)秀作業(yè)”、“作品展示”、“我讀過得好書”、“老師寄語”、“同學贈言”、“家長留言”等。
3、同學們想的可真周到啊,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提出的建議都很有價值,不過要把這么多千頭萬緒的內容都放進來,那我們的成長冊就顯得有些雜亂無章了,要是能把這些內容歸歸類,選擇有價值的內容,并為各個板塊起個有意思的名稱,那我們的成長冊就更精彩了。如:“成長的足跡”,“我有一雙靈巧的手”、“精彩瞬間”、“我真棒”等。
三、資料搜集與指導
1、同學們已經確定好了哪幾個板塊,那么我們要搜集哪些方面的資料呢?到哪里去搜集呢?
2、小學階段的成績報告單、在各種比賽中獲得的獎狀、獎章;個人的作品,如優(yōu)秀習作、美術書法作品、手工制作等;自己喜歡的照片……
3、可以從自己的成長袋中搜集,也可以請家長幫忙搜集,有些資料是由學;蚶蠋煴9艿目梢越鑱韽陀∫幌。
4、最好是搜集原始的資料,如一自己比較滿意的習作,就可以小心地從本里裁剪下來。老師的評語、個人的修改都要盡可能地保持原來的樣子。
5、但是有些原始資料時不好放進成長冊的,如獎章、小制作、書法繪畫作品,怎么辦?有的可以畫出樣子,有的可以復印,當然最好是拍成照片,并在旁邊寫上一些簡要的說明。
四、第二課時
一、制作指導
1、在一切準備就緒后,自己動手做一個材料夾(也可以到文具店里去買)。根據(jù)材料夾得大小,對選入的材料試著進行擺放、排版。
2、一切準備就緒后,細心粘貼,并適當美化。每個欄目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如“成長的足跡”可以畫上一串小小的腳印。在“我有一雙靈巧的手”的欄目上,畫一雙小手。有條件的也可以用電腦來制作。
3、當然,不要忘了給你的成長冊起一個美麗的名字,如“我的兒童時代”、“小河才露尖尖角”、“陽光童年”、“綠色童年”等。
4、還可以請老師或家長、同學為自己的成長冊作“序”,也可以自己寫“序”。
二、成果展示
1、向同學介紹你的成長冊。
你們的成長冊都作的非常好,但是能不能得到同學們的認同呢?那就需要你們對自己的成長冊加以介紹,想想該向別人介紹哪些內容,又該怎么說呢?(介紹成長冊的各板塊的欄目名及內容、、說說成長冊的名稱和具有的特色、講講自己制作過程中的經歷和趣聞等)
2、評一評
你認為哪些同學的成長冊能憑優(yōu)秀成長冊,為什么?
三、反饋,延伸拓展
同學們,你們的成長冊制作的很好,介紹的更好,通過成長冊的制作,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這次綜合性活動課你們有這么多的收獲,愿意把它們寫下來嗎?可以謝謝課堂精彩的瞬間,也可以寫寫自己制作成長冊的感悟。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12
一、課題的確定背景
每當我們走進校園,總會看到一個個“小眼鏡”在校園里走來走去;每當我們走進教室,也會看到許許多多的“小眼鏡”坐在教室里學習。通過這“小眼鏡”,我們驚訝,我們震撼,我們傷感!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需要通過眼睛觀察和感知美麗的大千世界,為了讓學生清楚造成眼睛近視的原因,了解眼睛近視給自己的學習生活帶來的危害,力求通過此課題的研究,使之認識到從小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護眼意識,更好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二、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了解眼睛的相關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增強學生愛護眼睛的意識。
技能目標:讓學生在參加綜合實踐活動中,學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實踐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用眼衛(wèi)生習慣;增強學生的愛眼意識、保健意識。
三、重點難點
重點:探究眼睛的各種資料。
難點:學會保護眼睛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螒驅,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個小游戲你們想不想做?(想)那好請同學們起立,跟著老師一起做。
。1)開闊視野的小游戲:請學生舉起左手放在左耳邊,閉上左眼,這時晃動自己的左手,問:你是否能看見左手在動?為什么有這種感覺?(兩只眼睛看物體可以開闊視野。)
。2)保持身體平衡的小游戲:請學生起立,提示學生身體與桌椅的距離,閉上眼睛體會此時身體有什么感覺?(眼睛有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
剛才這兩個游戲體現(xiàn)的是我們身體里的某個器官起著重要作用,你們知道是哪個器官嗎?(眼睛)
其實眼睛有著許多奧秘呢!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眼睛的世界,去探究眼睛秘密吧。
。ǘ┬√骄垦劬Φ拿孛
1、上課前,老師找到一些與眼睛有關的問題并把這些問題放到了寶箱里邊,要想打開寶箱就必須用對鑰匙,而鑰匙就是同學們運用你手中的電腦,通過網(wǎng)絡把這些問題的資料找到,只要你的資料與寶箱上的問題對應上了寶箱就會打開,寶箱里的東西就是你的了。
2、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寶箱里放的問題:
。1)眼睛的基本構造是怎樣的?它是怎么樣看見東西的?(從外觀上看,眼睛是由透明的角膜、不透明的鞏膜、還有虹膜、瞳孔等部分組成的,而眼睛內是由晶狀體、視網(wǎng)膜、玻璃體、睫狀肌等幾部分組成的。眼睛的晶狀體很像一個凸透鏡,晶狀體和視網(wǎng)膜之間是玻璃體。通過睫狀肌,可以調節(jié)晶狀體,改變它的焦距,使我們能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視網(wǎng)膜是一層布滿了神經末梢的神經纖維層,里邊有上億個感光細胞。當物體的像落在視網(wǎng)膜上以后,感光細胞感到了光的強弱和色彩,通過神經傳給大腦,我們便看到了那個物體。)
。2)人的眼淚有什么用?(有人以為人流眼淚就是哭,沒有別的用。其實,流眼淚主要是為了保護眼睛。眼淚是一種濕潤劑,迎風流淚,就是為了保護眼睛的角膜,使角膜始終保持濕潤。當有什么東西進到眼里時,就會有大量的淚水流出,把臟東西沖洗掉。它更是一種消毒劑,淚水里含有大量溶菌酶,這是天然的眼藥水,一般的細菌遇到它,都會被它殺死的。)
。3)各種顏色的眼睛?(黃種人和黑種人大都有一雙黑色的眼睛。白種人的眼睛則有好幾種顏色:藍色、綠色、褐色、灰色、黃色。眼睛的顏色實際就是虹膜的顏色,虹膜中存在著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形成黑眼睛;稍微減少的,就成為褐色眼睛,色素最少的就形成藍眼睛。)
(4)眼屎如何形成?(人的眼皮邊緣有一些能分泌油脂的瞼板腺。油脂在人眨眼時,就會涂在眼皮的邊緣和眼球上,既能阻止淚水外流、汗水流入眼睛,又能潤滑眼球。人在睡眠后,油脂就和進入眼睛的灰塵以及淚水混合在一起,形成眼屎,堆積到眼角。這些油脂就仿佛一群在夜間工作的“清潔工”,專門負責眼睛的衛(wèi)生。)
(5)人為什么要眨眼?(人每天眨眼可以超過一萬次。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人每分鐘眨眼15次。據(jù)有關研究表明,眨眼還與人的心理狀況有關,緊張的時候眨眼就多,聚精會神時眨眼就少。例如當我們閱讀書報時,每分鐘眨眼不超過10次;用電腦時每分鐘僅眨眼5次;而聚精會神的'玩游戲時,每分鐘只眨眼3次……所以長時間使用電腦和長久看電視的人由于眼睛長時間盯著一個地方,眨眼次數(shù)不夠,就會影響淚水分泌,眼球得不到淚水的滋養(yǎng)滋潤,便會發(fā)生“干眼癥”,甚至還會引起眼睛疲勞、重影、視力模糊的癥狀。所以專家的建議一個方法就是:多眨眼。)
。6)正常的視力標準是什么,什么是假性近視,什么是近視、遠視和弱視?(正常人的國際視力標準是5.0以上或1.0以上;假性近視:亦稱調節(jié)性近視,一般是晶狀體調節(jié)過度,因此遠處的光線入眼后成像于視網(wǎng)膜前。散瞳后近視的屈光度完全消失,表現(xiàn)為正視眼或遠視眼。真性近視:也稱軸性近視,遠處的光線入眼后成像于視網(wǎng)膜前。遠視是平行光線進入眼內后在視網(wǎng)膜之后形成焦點,外界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主觀感覺看遠模糊,看近更模糊。用凸透鏡矯正遠視。輕度的遠視,弱視是視力異常,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病。
我們知道良好的視力不是先天獲得的,嬰兒出生時,視力不及人的1%,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雙眼視細胞不斷發(fā)育和完善。5歲以內是視功能發(fā)育的重要時期,視覺發(fā)育一直延續(xù)到6~8歲,如這個時期某種原因造成雙眼視物障礙,視細胞就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視功能就停留在一個低級水平,雙眼視力低下,不能矯正,就形成了弱視,弱視對兒童視功能的危害比近視大得多。因為近視僅僅是視遠時視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視功能損害,視力矯正不受年齡限制;而弱視患兒不僅視力低下,不能矯正,不可能有雙眼單視功能,無立體視,今后不能勝任駕駛、測繪及精細性工作,不僅影響工作前途,而且直接影響到我國人口素質。近視眼是由于睫狀肌過度緊張或遺傳等原因造成眼軸變長引起的看遠不清楚,看近清楚的眼病,戴鏡后矯正視力多可恢復正常,而弱視是一種視功能發(fā)育遲緩、紊亂,常伴有斜視、高度屈光不正。戴鏡視力也無法矯正到正常的眼病。)
。7)得了近視要不要戴眼鏡?(得了近視,要及時到醫(yī)院檢查。如果是由于過度疲勞而形成的假性近視,只要得到適當治療,堅持做眼保健操,注意保護視力,完全可以矯正,不必戴眼鏡。如果是真性近視,就應當配戴適度的近視鏡。這樣可以看清遠處的東西,減少眼肌疲勞,防止因近視引起的眼疼、頭疼、斜視等癥狀,防止視力進一步下降;剂苏嫘越暤耐瑢W要堅持戴眼鏡。)
。8)晚上看電視關燈好還是開燈好?(不少孩子晚上看電視時,喜歡把房間的燈都關上。他們感覺,這樣電視屏幕顯得亮、清晰。其實這對眼睛是不利的。電視屏幕與周圍景物明暗程度的較大差別會增加眼睛的疲勞程度,所以晚上看電視時,不應把燈全部關上,而應讓房間保持一定的亮度,比如開一盞3~8瓦的燈,但不要讓光線直接照射在屏幕上。)
。9)近視眼有哪些矯正或治療方法?(要少吃含糖量高的甜食,少吃燒烤類食物,不偏食、厭食。多吃對眼睛健康有益的食物,如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動物肝臟、瘦肉、玉米、洋蔥、大蒜、海魚、淡菜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肝臟、牛羊奶、蛋黃)和富含維生素B1和尼克酸的食物(小麥、玉米、螺旋藻)。等)
。10)怎樣才能保護好我們的眼睛?(看書時光線充足、反光要避免、閱讀時間勿太長、坐姿要端正、看書距離應適中、看電視距離勿太近、睡眠不可少,作息有規(guī)律、營養(yǎng)攝取應均衡、應特別注意維生素B類(胚芽菜、麥片、酵母)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肝臟、牛羊奶、蛋黃)攝取)
3、同學們你是不是已經有了寶箱的答案了那就請你趕快同你身邊的同學交流一下并準備你的匯報發(fā)言。
交流的怎么樣了?那我們就趕快打開寶箱取得里邊的東西吧。(傾聽的同學你要仔細聽,并把你手中的傾聽任務單填寫好。)
傾聽任務單
我感覺關于眼睛的知識好,通過他(她)的介紹我知道了:
我還想問一問:
匯報時:內容完整、表達清晰、言之有序、態(tài)度大方、聲音響亮。
4、剛才大家聽了這些同學的匯報后你是不是又有了新的問題了,那好就把它寫在傾聽任務單上下課后再繼續(xù)研究吧。
。ㄈ┬〗Y
剛才同學們找出了我們的眼睛的這么多秘密寶藏,老師我很高興。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呀?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13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通過寫垃圾處理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和想象潛力。
3、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潛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活動準備:
1、讓學生觀察周圍環(huán)境,說說環(huán)境的變化,并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2、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數(shù)據(jù)、文字資料和錄象帶。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都說五(1)班的同學十分優(yōu)秀,這天我也十分榮幸能到你們班來上課。期望這節(jié)課我們能夠相處愉快。”
一、計算導入:(算一算)
“這天老師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課。在上課前,老師想出道題目考考大家。但是我也相信憑你們的'聰明,必須能夠簡單解決它。”
1、出示題目:
你們班約有個同學,如果每個同學每一天丟一張紙屑,那么1天之內,你們教室會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整個五年級個同學計算,一天又會產生多少紙屑呢?
如果以整個校園個同學計算,我校每一天又會產生多少垃圾呢?
2、學生計算,教師板書。
五(1)班人350000張
五年級人10500000張
全校人127750000張
3、“看了上面的數(shù)據(jù),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4、“我們剛才算的,只是我校一天之內學生產生的垃圾量,那么對于世界來說這個是不是最終的數(shù)據(jù)呢?為什么?我們校園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圖片,講述全球垃圾現(xiàn)狀,貼上垃圾覆蓋的效果。“這天,老師就要和大家一齊來研究有關垃圾的問題。這個問題但是個世界級的難題,你們是否有信心挑戰(zhàn)這個難題?”
看錄象:(看一看)
“我們就從自己熟悉的校園,我們的身邊來開展研究。接下來,就讓我們從錄象和一些照片中去看看我校產生的垃圾是怎樣的一種狀況!”
1、學生觀看錄象、照片。
2、“看了剛才的錄象、照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3、“我校正在爭創(chuàng)“省綠色校園”,難道我們能任由這些垃圾散布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讓它們來影響我們校園的形象嗎?”
“那我們該怎樣做?”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14
[設計意圖]
制作可調節(jié)亮度的小臺燈(或制作可調節(jié)轉速的小風扇)的實踐活動是一項集電路、電流、電壓、電阻(甚至涉及到電功率)于一體的綜合性制作活動。通過這項制作活動,可以使學生知道滑動變阻的原理和應用;進一步理解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也為后面電功率知識的學習積累了直接經驗。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較易得的,關鍵是電阻絲材料的選擇和滑片滑動效果是這一制作中的難點。由于這項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外觀形狀和內部結構,給出了較大的創(chuàng)造空間,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思維上的聯(lián)想創(chuàng)作出可種各樣的作品,可以使學生初步形成在知識轉化為技術的同時,要考慮產品的外觀設計、產品使用時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識。
[教學目標]
1.會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個亮度可調節(jié)的調光燈。
2.初步形成根據(jù)制作產品的功能,選擇器材、材料并將有機的結合起來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將各種技能、技術運用在產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過設計、制作產品,體驗成功喜悅,享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能夠體現(xiàn)三維目標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電阻絲材料的選擇和滑動變阻器的結構、長度以及滑片滑動效果、接觸性等。
2、電源電壓的選擇及起保護作用的定值電阻大小的確定。
3、模型外觀、結構的設計及內部電路的布局。 [教具和學具]
教具:實物投影儀。學具:小燈泡(2.5V0.3A)學生用電流表和電壓表、開關、各種鉛筆、電阻絲、導線、金屬回形針、干電池若干節(jié)、帶有各種圖案的硬紙片、各種工具、電烙鐵等。 [課前準備]為為制作可連續(xù)調節(jié)亮度的調光燈的模型準備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與時間分配
一、引入(5分鐘)
教師主導:我們知道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用到亮度可調節(jié)的調光燈,我們能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來制作一個調光燈呢?出示幾張以往學生制作的調光燈照片(或模型)大家看出這些圖片有什么感想,如果我們制作調光燈,有什么創(chuàng)意,大家談談。學生主體:
可以將兩個亮度可調節(jié)小燈泡當作貓頭鷹的眼睛,使它有時暗,有時亮。
可以制作一個小屋,將調光燈當作屋頂?shù)牡鯚,使屋內的景物時明時暗。
可以制作一個小臺燈,放在小桌上。
點評:學生能通過圖片和模型受到啟發(fā),激起創(chuàng)造欲,無意間將調光燈應用在他們在生活中見到或喜歡的模型上,符合學生的心理及經驗。
二、設計與制作(30分鐘)
教師主導:剛才同學們在談的時候已經無意間說明了所制作模型具有的功能了或能夠的生的效果。因此現(xiàn)在請大同學們將模型的名稱和具有的功能決定下來。你是用什么方法來調節(jié)電流大小的?你準備用什么材料來制作滑動變阻器?設計你的電路圖。
對照學生設計的電路圖,請相關每組學生答辨:
答辯一:如果滑片移到了阻值最小處,造成電流過大,燒壞燈怎么辦?你的設計中并沒在這方面的安全措施。
這個阻值的大小你如何確定?
此時你的電路經過修改后,其電路圖又是如何?
答辯二:在你的設計中,用了兩個小燈泡,那么電路中的滑動變阻器應接在什么地方?
答辯三:在實際制作中,往往滑片不太好滑,與鉛筆芯的接觸也不是太好,你們組準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提供學生一些器材,讓學生根據(jù)需要自由選擇。巡視指導。
學生主體:決定產品名稱和應具有的功能。用滑動變阻器來調節(jié)電流大小。用鉛筆芯。設計電路圖。
可以在電路里串聯(lián)一個阻值適當?shù)亩ㄖ惦娮琛?/p>
用電壓表測出電源電壓,去掉燈正常工作的電壓,剩余的電壓就是定值電阻承擔的電壓,我選擇適當長度的電阻絲接在電路里,具體作法是將電壓表接在燈的兩端,移動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shù)等于小燈泡正常工作的電壓值。修改電路圖并展示。
接在干路上。展示其電路圖。
我們組采用兩根相同的鉛筆芯并排靠緊,將滑片置于兩鉛筆芯之間,這樣既便于滑片移動,又能使滑片與軌道保持良好接觸。
同級學生分工,一部分負責連接電路,一部分負責產品的外觀設計。
點評:使學生明確設計產品時,明確產品的用途是設計的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
小燈最亮時的電壓定為它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在制作的調節(jié)中,可采用前面所學的“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一節(jié)中滑動變阻器的作用與調節(jié)方法。
在電路的設計中,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產品的功能,演變出許多電路,這些電路都是應用原有的`電路知識拓展而成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并有所創(chuàng)造的能力。軌道接觸不好是學生在制作中普遍遇到的問題,所以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知道除了知識以外,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交流與評價(10分鐘)
教師主導:要求每組將本組的作品放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效果并加以解說功能和有所創(chuàng)新的地方。
要求每組課后寫出作品功能使用說明。
學生主體:xx
介紹作品:xx
例1:本組紅、黃兩色玻璃紙蒙在貓頭鷹的眼睛上,使其兩眼射出紅、黃兩色的光。
例2:我們將臺燈的燈罩作成凹形,應用了凹面鏡會聚光的特點。
例3:我們將軌道豎直安裝,這樣滑片上下移動,便于操作,結構合理美觀。
點評:培養(yǎng)學生知識轉化為技術的同時,要考慮產品的外觀設計、產品使用時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識。
[教學資源]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是根據(jù)以往學生在小制作實踐活動的基礎上設計的,因此比較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
[教學評析]
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實際來看,初步達成了教學的目標。在此項活動中,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并迸發(fā)出許多智慧的火花,例如,有的同學將兩根鉛筆芯并在一起,形成一個滑道,這樣既保證了滑片與鉛筆芯的良好接觸,又使得滑片在滑動過程中方便,可靠;又例如有的同學就直接利用電位器調節(jié)臺燈的亮度;有的學生覺得電池所提供的電壓不夠,消耗得快,就利用廢舊電器上的變壓器,將家庭電路的電壓降到小燈泡能夠正常工作的電壓,整個裝置,只要往插座上一插就可演示,已初步體現(xiàn)出實用性;再例如,不少學生在整個裝置的外觀上,選擇了富有各性背景,有的是一個充滿溫馨小木屋,有的是一個貓頭鷹的雙眼等。但此節(jié)課上也反映了一些學生的動手制作的能力較差,因此教師要給予切實的幫助。另外本節(jié)課前要學生具備使用電烙鐵焊接的能力,可能通過勞技課上實現(xiàn),也可將此節(jié)課與勞技課結合起來。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15
一 、活動背景:
塑料從誕生到現(xiàn)在雖算不上歷史悠久,但塑料制品卻已遍布世界各個角落,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東西。塑料的發(fā)明極大地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但也給自然環(huán)境造成了很大污染。認識塑料,了解塑料不僅能使孩子們加強實踐能力、拓展知識面,而且活動的過程中還能加強環(huán)保意識。因此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 、活動目標:
1、使同學們具有關注社會、關注自然的良好品質,加強同學們的環(huán)保意識。
2 、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拓展知識面。
3 、培養(yǎng)孩子們善于觀察力、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自信心。
三 、活動過程: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
1、很高興又和同學們一起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讓我們一起關注生活,走進科學。
教師說:在上周,我在上下班的路上留意到一種現(xiàn)象,其實這種現(xiàn)象平時也存在,只是這回格外的觸動我,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照片。
2、你們覺得在我們生活中這種現(xiàn)象多嗎?哪來那么多塑料袋呢?你們有沒有過這種現(xiàn)象呢?在我們泰州,生活中有很多陋習人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什么叫陋習?不文明的、不合理的習慣。比如;(讓學生說)隨地吐痰、順手扔垃圾等
但很少有人覺得不正常,是不是?但往往正是因為人們不以為然、滿不在乎才會導致嚴重的'后果,你們說對嗎?
3、現(xiàn)在我給同學們挖一個智力陷阱,看你會不會身陷其中?怎么樣,敢不敢接招?請聽題(音樂2下):白紙、白布廢棄后是不是“白色污染”?(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白色污染”)目前,“白色污染”困擾著世界上許多個國家確確實實為我們人類出了一大難題,但是,這個難題被我攻克了。
我決定:向聯(lián)合國衛(wèi)生組織倡議一下:世界各國一律禁止生產塑料制品,你們看咋樣?
4、學生一定會就塑料的好處發(fā)表看法。教師也可拿實物對同學們進行提示:吉他、跳繩等。
照片:百葉窗、電視、滑板車、鋼琴、汽車方向盤等。
教師將準備好的教具貼在黑板上:吃、喝、穿、玩兒、樂器、裝飾材料、交通工具、家用電器、家具、農業(yè)等。
教師說:看來,塑料在我們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這么廣,它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呢?它的誕生給我們人類帶來的到底是禍還是福呢?怎么樣?想進一步了解塑料嗎?先給我們這次活動起一個主題吧!
5、確立活動主題的名字
6、給同學們思考討論的時間,明確自己最想探究的內容。教師下去指導,適當引導同學們拓展思路。
7、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提出問題。教師將其一一寫在黑板上。指導同學們自己進行歸納整理。
8、將問題分成幾類。請同學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主題,坐成一組。(如一組人太多就將一組分成兩組)。
9、同學們進行研究討論,教師到各組指導。加背景音樂。
10、同學們介紹活動方案。加背景音樂烘托氣氛。
11、交流完活動方案,教師進行總結。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 16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成人的勞動,萌發(fā)幼兒尊敬勞動者的情感。
2、激發(fā)愛勞動的情感,愿意為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
重難點:
了解成人的勞動,激發(fā)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教學掛圖,錄音帶《勞動最光榮》。
2、布置展板“勞動的人最光榮”,張貼家長的工作照。
3、準備小水桶、抹布、小刷子等勞動工具若干。
知識準備:
帶領幼兒觀察成人的勞動,了解父母及周圍的人的`職業(y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了解周圍的人的工作。
1、教師:你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嗎?他們是怎樣工作的呢?
2、小結:你們的爸爸、媽媽有的當醫(yī)生,專門為病人治病、消除痛苦;有的當老師,教給學生許多知識。爸爸、媽媽真能干!
二、拓展談話內容,體會勞動的意義。
1、討論:誰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
提問“我們出門可以坐車,餓了可以去飯店吃飯,買東西可以進商店,非常方便,你們知道誰給我們送來這些方便?”
2、談談自己身邊的勞動者。
教師依次呈現(xiàn)一些成人勞動的圖片,并提問:圖片上有什么?誰在做什么事情?這是一件什么工作?這份工作給大家?guī)硎裁捶奖?假如沒有他們的勞動,我們的生活將會怎么樣?這些勞動者這么了不起,我們應該怎樣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的勞動?
三、討論:我的理想。
1、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并說出原因。
2、組織幼兒討論如何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
小結:小朋友現(xiàn)在要努力學習,只有學到真本領,長大以后才能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體驗活動。
1、教師:活動室臟了怎么辦?好,讓我們一起勞動吧!
2、我們的勞動使活動室變得怎么樣?看到整潔的活動室,你的心情怎么樣?
3、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
引導幼兒討論得出:勞動是件光榮的事,快樂的事。
活動延伸:
把自己的愿望和理想畫下來。
活動建議:
建立值日生記事本,每天在離園前,讓值日生說說“今天為集體做了什么事”,體會勞動的樂趣和光榮。
【勞動課實踐課教案】相關文章:
勞動課實踐總結03-14
勞動課的教案01-13
勞動課教案06-25
實踐基地勞動課教案(通用20篇)10-26
小學勞動課教案01-04
勞動課活動教案03-18
勞動課教育教案01-14
勞動課教案13篇01-16
勞動課教案(精選18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