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巷深處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巷深處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巷深處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巷深處》是七年級上冊(語文版)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內容以寫人的記敘文為主,目的在于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方法和技巧。同時四篇課文都洋溢著強烈的美好情感,這對于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陶冶情操,是十分有益的!缎∠锷钐帯肥且黄馁|兼美、感人至深的文章,課文著重對養(yǎng)母無私的母愛、養(yǎng)女的情感變化過程進行敘述,成功地刻畫出了養(yǎng)母的感人形象,從而加深學生對母愛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感受、體驗愛心的能力。在整個單元的教學中,本課從情感內容和能力培養(yǎng)上是對前一課的延續(xù)和深入,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ǘ┙虒W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寫人記敘文的基本要求,懂得把人放到事件中寫,通過寫事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
(2)學習文章通過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在反復誦讀中領略體會到文章強烈的感情色彩。
(2)通過質疑、合作、探究,盡量讓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父母對子女的愛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瑣事上,認識愛的偉大與無私,培養(yǎng)學生孝順父母的情感。
確立依據(jù):新課標中提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使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同時結合本單元教學目的和記敘文教學要求,確立了以上目標。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從課文中讀懂母愛,體會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增強對親情的理解。
2、難點:學習本文通過外貌、神態(tài)描寫及生活中瑣事的敘述來刻畫人物、突出中心的特點,并指導學生寫作。
確立依據(jù):
(1)新課標中提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因此我把“情”字作為教學重點,在感知文本的基礎上,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加深體驗,陶冶自己的情操,培養(yǎng)感受、體驗愛心的能力。
。2)七年級學生還不能在習作中熟練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及形式來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本文的寫作特點進行討論時,應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感知語言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遷移借鑒,以提高學生寫作記敘文的水平。
。ㄋ模┙滩奶幚
重點感知理解文本,由文本引發(fā)討論思考,課前鼓勵學生留意觀察生活,回味與母親相處中最讓自己感動的瞬間,教師也可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向學生敘述一些母親與兒女間感人的故事來補充課堂教學。
確立依據(jù):新課標中談到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努力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拓展自己的視野,擴大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要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
二、說方法
。ㄒ唬⿲W情分析
每個孩子都依賴自己的母親,尤其是七年級的學生,剛剛離開母親的懷抱,開始在初中學會獨立,對于母愛的溫暖更有切身的體會,對于以“母愛”、“親情”為主題的.文章,應該很有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興趣,并把它引導到閱讀課文上來,從而理解文章是怎樣表現(xiàn)母愛和親情的。
。ǘ┙谭ǚ治
具體教法: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通過欣賞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和詩朗誦《游子吟》,將學生一下子引入到溫馨的母愛的氛圍中,在此基礎上立足文本,合作學習;重點內容,討論總結;母愛親情,領悟體驗并現(xiàn)場感受。
理論依據(jù):本文文質兼美,文中的濃濃親情感人肺腑。創(chuàng)設這樣一種情境,很容易讓學生進入文本,與文本對話,激起學生的共鳴,把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比較適合本文的課堂教學。
(三)學法指導以及學生活動的開展
1、具體指導
。1)課前預習,初步感知課文,掌握生字詞。
(2)精讀課文,討論交流,掌握重點。
(3)互助學習,合作探究,突破難點。
2、學生活動
。1)師生共同完成4項活動:
、俸献魈骄浚毫私狻梆B(yǎng)母”為“我”所作的一切及“我”對“養(yǎng)母”感情變化的過程;
、谡b讀品味:反復朗讀文末三段文字,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深情;
、塾懻撔〗Y:領會文章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及通過描述生活瑣事的方式來突出中心的寫作特點;
、芡卣寡由欤豪斫、感受母愛的偉大與無私,獲得啟迪。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通過合作探究,師生共同營造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
理論依據(jù):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方式,讓學生自己進入文本、感知課文,并獲得獨特的感受、體驗與啟迪。
。ㄋ模┙虒W組織以及教學效果設想
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基礎上,提出重點問題;在學生合作研討后,進行交流展示;在分析總結后,進行延伸探索;在領悟體驗后,現(xiàn)場感受母愛的偉大。自始至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組織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心靈對話的引導者。我想只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一種洋溢著濃濃親情的課堂氛圍,教學效果應該是良好的。
三、說程序:
本課設為兩課時教學
。ㄒ唬胄抡n
1、用多媒體或音樂播放器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2、師生共同朗誦唐詩《游子吟》;
3、板書課題、作者。
設計意圖:由此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溫馨感人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建立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
。ǘz查預習,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
。1)用幻燈片展示生字、詞;
(2)學生讀生字,解釋詞語;
2、學習任務(幻燈片展示)
。1)討論交流:了解“養(yǎng)母”為“我”所做的一切及“我”對“養(yǎng)母”感情變化的過程;
。2)誦讀品味:反復朗讀文末三段文字,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深情;
。3)合作探究:領會文章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及通過描述生活瑣事的方式來突出中心的寫作特點;
(4)拓展延伸:理解、感受母愛的偉大與無私,獲得啟迪。
設計意圖:
1、檢查字詞的目的在于督促學生認真預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展示學習任務,讓學生學習有目標意識,便于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ㄈ、整體感知,討論交流
1、通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最讓自己感動的文字,記下閱讀中的疑難問題;
2、分小組討論并交流下列問題,教師可事先介紹分析概括內容的方法(①從整體入手,縱觀全篇;②突出重點;③抓住文中生動語句、關鍵詞語,恰當表述。)
。1)課文中的哪些具體描述表現(xiàn)了養(yǎng)母對養(yǎng)女的愛?是按什么順序來描述的?
。2)養(yǎng)女是怎樣對待自己養(yǎng)母的?她對養(yǎng)母的感情有過什么樣的變化?
設計意圖:
1、整體感知課文,獲得初步體驗,鼓勵學生質疑。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始終保持自主、合作、積極、主動的活動狀態(tài),提高教學效率。強調歸納總結的方法,以突出學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ㄋ模┱b讀品味,領悟真情
1、教師朗讀第25、26自然段;
2、學生飽含深情地朗讀27、28、29自然段,并探究:文中小巷和竹棒的描寫,起到什么作用?該怎樣理解“我回來了,我已經回來了!边@句話?
設計意圖:教師朗讀主要對學生朗讀起示范作用,學生通過朗讀品味、體會字里行間的深厚感情,獲得啟迪。通過思考探究,“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
(五)合作探究 討論小結
1、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具體描寫?zhàn)B母的語句,并討論:作者描寫?zhàn)B母主要運用了哪些方法?從作者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養(yǎng)母是位怎樣的人?
2、引導學生討論并小結本文的寫作特色,教師再作點撥(1、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等來刻畫人物;2、選取生活瑣事來表達情感)。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學習并掌握通過外貌、動作、語言描寫和形象生動的具體描述來表現(xiàn)人物、抒發(fā)情感的寫作手法,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教學目標。
。┵|疑探索 拓展延伸
1、學生可以就文本中任何方面質疑,師生共同討論解決疑難;
2、引導學生回憶與母親相處中最讓自己的感動的瞬間,重溫感動,體會母愛的溫暖與幸福。(此期間可讓科代表將事先請到辦公室的一位學生的母親帶到教室門外。注:事先請母親是在全體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請來的學生母親以離校最近、有一定口頭表達能力者為宜。)
3、讓全班同學以最熱烈的掌聲歡迎這位學生母親走進教室,并請她代表全班學生的母親對同學們說幾句話(事先已確定好說話的內容:①訴說子女剛離家住校時母親心中的牽掛與思念;②在學習、生活、與母親相處等方面對學生提出希望與祝福。)
4、讓學生暢談:該如何對待母愛?如何做一個孝順母親的孩子?
設計意圖:
1、鼓勵學生質疑、探索,嘗試使用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2、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對母愛對親情的理解;讓一位學生的母親走進教室,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對母親的理解,從而激起學生對母親的感激、熱愛與孝順之情,接著讓學生暢談對母愛的認識,這比空洞說教或是讓學生在還沒有體驗、感悟的情況下就站起來“口上談兵”更有利于“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xiàn)。
(七)創(chuàng)設情境 結束教學
用多媒體或音樂播放器播放閻維文歌曲《母親》,全班同學跟著音樂合唱這首歌曲,感謝這位母親的到來,感謝所有母親對自己的愛。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再次營造洋溢著濃濃親情的溫馨氛圍,用極富感染力的歌曲結尾,讓學生在歌聲中感受母愛、回味母愛,激發(fā)學生熱愛母親的感情,堅定學生孝順母親的決心。
。ò耍┎贾米鳂I(yè):
1、用一小段文字描繪母親的外貌和神態(tài),要求能突出母親的性格特點;
2、回家后主動與母親交流,多和母親相處,主動邀請母親參加學;顒,用實際行動來珍惜偉大的母愛。
設計意圖:
1、讓學生借鑒本文的寫作特色,提高習作水平;
2、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加深體驗,感悟親情,陶冶情操。
小巷深處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 幫助學生感悟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形象。
2、 交流與溝通中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3、 通過與文本對話理解母愛,使學生能夠心存感激的面對生活。
4、 養(yǎng)成思考生活的習慣。
重點:理解母愛,能夠心存感激的面對生活。
難點:感悟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形象。
一、 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情感
導入:
在學新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影片,看過之后你要告訴我母愛是什么?(多媒體)(將學生的回答提煉成詩)
母愛是滋養(yǎng)生命甘甜的乳汁
母愛是連夜整理的沉甸甸的書包
母愛是那枚柔軟溫暖,愛意綿綿的枕頭
過渡:母愛如淡淡的風,濃濃的酒,在高樓林立的水泥深林里有母愛,在小巷深處同樣有母愛,就讓我們走入小巷深處去感受一份普通又別致的母愛。
二、 品讀文本,增進情感
1、 請看小導航1:(多媒體)
A、請用“為了我”為開頭訴說盲母為作者都做了什么?
B、匯報中可以補充、辯駁。
C、可以評價同伴的回答。
。ò褜W生的回答落實到母親的內涵上,如:勤勞,忍耐,容忍等)
過渡:母愛就像一場春雨,一首清歌,潤物無聲,綿長而悠遠,在盲母所做的這些事情當中,哪一件使你最感動。(多媒體)
小導航2、
A、哪里最感動,為什么?
B、說一句以“母愛是”為開頭的.詩。(可選擇,如是B而且好就寫上黑板)
過渡:這鮮活的感動,是因為母愛,這芬芳的感動,也是因為母愛,盲母給了我們這么多的感動,它是否使你聯(lián)想到了你身邊的人給予你的感動,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好嗎?(多媒體,母親形象)
三、 思維拓展,升華情感
1、 談身邊人給自己帶來的感動。
過渡:我們生活中一直不缺少感動,雖然我們曾經忽略了如此美麗的感動,但是,今天我們終于能夠理解這份母親恩賜的感動,我們該如何回報給愛我們的人一份感動,讓愛我們的人覺得愛我們就是一種幸福。
2、 談感恩回報。(要點撥學生說出,行動的,想法的,語言的)
過渡:母愛是極其普通的,他就是那枚枕頭,他就是那根竹竿,他就是 就讓我們將這份感動傳承下來,分享給身邊每一個愛我們的人。就讓我們把母愛美麗的感動分享給在座一直陪伴我們的所有人吧。R讀黑板上的寫成的詩)。
【小巷深處滬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寬容序言滬教版高三上冊語文教案10-15
《小巷深處》教案03-02
《小巷深處》教案02-17
滬教版九年級上冊15課《水仙子》教案07-21
《小巷深處》教案12篇01-20
春江花月夜滬教版高三上冊語文教案10-14
滬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名師教案11-10
小巷深處作文05-28
滬教版課文教學反思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