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3-02-23 13:49:53 教案 投訴 投稿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110頁第2題,“練習二十一”第4~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以及除數是兩位數的口算、筆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2.運用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熟練地計算。

      難點: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口算下面各題。

      23×4=

      230×4=

      18×3=

      7×50=

      54÷3=

      540÷3=

      60÷30=

      250÷50=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口算練習。

      乘法和除法算式各選一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的方法。

      2.出示教材第110頁第2題。

     。1)討論:筆算乘、除法應注意些什么?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再指名說一說。

     、儆嬎愠朔〞r注意對位和進位。

     、谟嬎愠〞r注意試商,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2)分析這幾道題的錯誤原因。

      在小組內議一議,說一說。

     。3)把這幾道題在自己練習本上改正過來。

      3.不計算,直接寫出下面兩題的積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4.說一說計算的依據:積的變化規(guī)律和商的變化規(guī)律是怎樣的?

      5.解決實際問題。

      投影出示教材“練習二十一”第6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2)小組討論:單價、數量和總價的.數量關系是怎樣的?已知總價和單價,怎樣求數量?針對題中所求的問題分別說一說,再計算。

     。3)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數量關系?

      讓學生議一議,說一說。

      二、實踐應用

      教材“練習二十一”第4、5、7、8題。

      1.第4題。

      (1)組織學生練習。

     。2)在小組中交流檢查。

      2.第5題。

      (1)學生獨立練習。

     。2)說一說驗算的方法。

      3.第7題。

     。1)不計算,直接寫出得數。

      (2)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呢。

      4.第8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匯報解答過程。

      300÷4=75(元)

      75×12=900(元)

      三、課堂小結

      在計算過程中,要根據題目要求,認真仔細地計算,算完后還可以運用估算進行驗算。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的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數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進行口算。

      重點和難點

      重點: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難點:懂得觀察發(fā)現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認識了有關計算工具,請同學們把自己的電子計算器拿出來,今天我們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板書課題:用計算器計算)

      二、用計算器計算

      1、教學例1。

      (1)出示386+179=________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計算器計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顯示386,再按“+”,屏幕顯示不變,再按“179”,屏幕顯示179,按“=”,屏幕顯示結果565。)

      (2)引導學生按步驟按鍵計算出結果,試試CE圖和AC鍵各有什么功能?

      CE:清除功能,AC為0,也相當于清除功能。

      (3)自己用計算器試試。

      825-138=26×39=312÷8=

      (4)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什么?

      看清數,別按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教學例2。

      (1)出示: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9999×4=________

      用計算器算出上面幾個算式的結果。

      (2)你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嗎?說一說。

      從9999×2起,結果是一個五位數,中間是3個9,兩頭分別是1,8(9×2);2,7(9×3)……

      (3)你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結果嗎?試一試,很有趣。

      9999×5=49995

      9999×7=69993

      9999×9=89991

      (4)9999×6和9999×8的結果又是多少呢?誰能說一說?

      9999×6=59994

      9999×8=79992

      師總結:碰到9999和9以內的自然數相乘(0,1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最高位和個位就是這個自然數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都是9。

      (5)第26頁“做一做”。

      用計算器算出前面幾道算式的結果,找出規(guī)律,再直接寫出下面幾個算式的結果,然后用計算器進行驗證。

      三、鞏固練習

      1、用計算器計算,練習四第1、4題。

      組織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一算,并在小組中相互交流計算的結果。

      2、練習四第3題。

      教師先介紹收據上的內容,并指導學生如何計算相應的金額。

      再讓學生兩人一組,一人筆算,一人用計算器進行驗算。

      3、練習四第9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怎樣才能用計算器計算時不出錯。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板書設計

      用計算器計算

      9999×5=49995 9999×6=59994

      9999×7=69993 9999×8=79992

      9999×9=89991

      教學反思

      計算器對學生來說是比較熟悉的,大部分學生也使用過。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宗旨,充分把握教材所帶來的便利,巧妙整合,利用學生已有的認識和操作經驗,相互交流,充分感受用計算器計算的便利。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內容】:教材第83頁例6、例7。

      【教學目標】:

      掌握除數是兩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方法,歸納總結出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法則,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筆算的方法。

      難點:確定商是幾位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復習。

     。1)下面括號里最大能填幾?

      32×()<154

      41×()<202

      64×()<186

      72×()<275

     。2)算一算:

      128÷32=

      768÷4=

      158÷31=

      768÷8=

      指名板演,余者練習。訂正時,指名說一說第2個算式和第4個算式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ǖ2個算式的商是三位數,第4個算式的商是兩位數)

      2.說一說商是一位數的除法計算法則。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共同回顧,相互說一說。

      商是兩位數的除法應該怎么計算呢?

     。ò鍟n題:商是兩位數的除法)

      3.引入:投影出示第83頁的主題插圖,說一說插圖上的內容。(學校開展環(huán);顒,同學們積極參加環(huán);顒樱

      二、自主探究

      在環(huán)保活動中,我們會遇到什么樣的數學問題呢?

      1.教學例6。

     。1)指名讀題,弄清題意,列出算式。

      板書:612÷18=

     。2)先算18除什么數?商幾?怎么寫?余下的數是多少?接下去該怎樣算?

      學生試著用豎式計算,小組內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3)學生匯報計算過程,教師板書:

      a.先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

      b.余下的數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繼續(xù)除。

      c.除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

      2.教學例7。

      (1)出示例7。

      你會算嗎?先用31除幾?商幾?怎么寫?余幾?點名學生回答。

     。2)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除到十位余下的數是10,

      31除10夠商1嗎?怎么辦?

     。ㄔ谏痰膫位商0占位)

     。3)如果被除數是930,商的個位是幾?算算看。

      (4)學生回答后提問:

      為什么商的個位是0?

      3.練一練:每人各寫一道商是一位數和兩位數的除法算式,同桌交換做一做。

      4.歸納總結計算法則。

      (1)你能說一說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嗎?

      ①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三位數。

     、诔奖怀龜档哪囊晃唬驮谀且晃簧厦鎸懮。

     、矍蟪雒恳晃簧,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2)議一議:商是兩位數的除法與商是一位數的除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ㄏ嗤c:都是從被除數的高位起,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徊煌c:試商的時候一個是試前一位,一個是試前兩位。)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84頁“做一做”。

      獨立練習,指名學生板演,并集體訂正。

      2.教材“練習十六”第1題。

      小組內分工完成,互相說一說上、下兩組題有什么區(qū)別,匯報結果。

      3.教材“練習十六”第2題。

      小組議一議,說一說。

      4.教材“練習十六”第3題。

      小組內分工完成,互相交流檢查。

      5.教材“練習十六”第4、5題。

      提醒學生回憶:2月、3月、4月每個月各多少天?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交流檢查。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能說一說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有哪些相同點,哪些不同點嗎?お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教師以學生為主,力求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在新知識的探究中,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探索了商是兩位數筆算除法的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教師在其中只是一個組織者、合作者。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在具體情境中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出多位數,體會并能闡述多位數讀數的規(guī)律。

      2.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本課在之前學習了億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通過復習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進行學習,學生能及一反三學習起來應該比較輕松。但億以內數的數位較多,要讓學生知道先分級再讀數,減少錯誤率。

      三、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教學讀億級的數。

      教學難點:億以上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四、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復習引入

      1、請讀出6020:

      2、讀出60200000:

      3、讀出60206020

      4、讀數位較多的數時,要先做什么?怎樣做?

      5、根據數位順序表讀出:60206020

      6、回憶億以內數的讀法。(請一名學生回答,全班一起讀)

      活動2:【講授】新授課

      (一)億以上數的讀法

      1.地球上有7000000000人。你能讀出來嗎?可讓知道的學生試一試。

      生活中有比億更大的數嗎?舉例說說。學生說不出來教師可讓學生了解:

      20xx年我國出口總額約為3256 0000 0000美元。

      師:請你比較一下這些數和剛才讀的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目的是讓學生觀察到數級擴展成了三級數。)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研究:

      要求:

      (1)先自己試著讀讀這樣含有三級的數,再在小組內互相讀讀。

      (2)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讀這些數的?試著說說讀數方法是什么?

      3.全班反饋:

      (1)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前邊來讀數。

      (2)在學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讀億以上的數的方法是什么?

      方法:(學生可能說得不完整,教師可幫助學生整理補充。實際是把億以內數的'方法遷移到這。)

     、購母呶蛔x起,一級一級往下讀。

     、谧x億級或萬級的數,先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億”字或“萬”字。

     、蹟抵虚g有一個0或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每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4.說讀法時,重點處理0的讀法:(如果剛才學生說到的數中有0的可以指著讓學生讀讀。)

      (不管學生說到0的問題沒有,都要著重處理0的讀法。在讀數時,0最難讀,數中間連續(xù)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出示幾個練習強化0的讀法)例如:

      活動3:【練習】練習

      (1)判斷對錯:

      610 0000 0000讀作:六百一十億?(√)

      236 0509 0008讀作:二百三十六億零五百零九萬零零零八。(╳)

      100 4000 20xx讀作:一千零四億零二千。(╳)

      問:“你怎么這么快就得出答案來了?”(分級了)

      (2)教師出示讀數的卡片讓學生讀:

      92 0000 0000 267 0500 0000

      5080 4000 3000 3 0070 0400

      (教師在這要重點抽問:哪個0讀了?哪個0沒讀?為什么?)

      (3)選擇正確答案

      下面各數一個0都不讀的是( E ),只讀一個0的是( B ),要讀兩個0的是( C ),要讀三個0的是( A、F ),要讀四個0的是( D )。

      A.20 0202 0200 B.20 0020 0000 C.20 20xx 0220

      D.20 0202 0202 E.20 0000 0000 F.22 0220 0202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認識小數、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個別學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表現在計算技能較差,對數學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弱。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小學階段,本學期結束后,有關正整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內容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范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fā)展數感;另一方面通過十進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形成科學、

      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并為進一步系統(tǒng)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射線、角、垂線、平行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學會一些簡單的作圖方法;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征及圖形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fā)展。

      在統(tǒng)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形式的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tǒng)計圖并學習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tǒng)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的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優(yōu)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fā)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綜合應用──“1億有多大”和“你寄過賀卡嗎?”,讓學生

      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yǎng)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qū)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fā)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培養(yǎng)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1、教學重點:萬級數的讀、寫法。

      2、教學難點:把個級數的讀、寫推廣到萬級。

      第二單元:角的度量

      1、教學重點:用量角器量角、畫指定度數的角。

      2、教學難點:量角的方法,量角器刻度的認識。

      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1、教學重點:口算、筆算的方法

      2、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guī)律

      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2、教學難點:垂直線與平行線的畫法。

      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1、教學重點: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教學難點:了解商的變化規(guī)律。

      第六單元:統(tǒng)計

      1、教學重點: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根據統(tǒng)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2、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1、教學重點: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方案的意識。

      2、教學難點: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第八單元:總復習

      1、教學重點: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和復習并鞏固和提高。

      2、教學難點:使學生養(yǎng)成系統(tǒng)整理知識的習慣。

      五、改進教學工作的措施:

      1、改變教學思想。

      具有新觀念、新思想、新體驗。改變原有的老師講、學生學的思想觀念,實施互動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師給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充滿愛、民主、喜悅的學習氛圍。由學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討,老師作好參謀,作學生的服務員。

      2、注重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 材 分 析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本課所學內容就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yōu)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yōu)的方案,初步體會統(tǒng)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

      學 情 分 析

      四年級學生在數學知識和技能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其思維能力尚停留在形象化和表面化,對于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不能靈活運用,所以在教學時,教師應做好課前準備,讓學生提前了解烙餅的方法和時間。

      教 學 目 標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優(yōu)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yōu)化方案的意識。

      3、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優(yōu)化思想。

      教學難點: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yōu)方案。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因此教學時主要體現以下兩點:

      1.循序漸進,為學生獲取新知搭建平臺。

      教學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入手,先讓學生自主畫角,然后讓學生量角,激發(fā)靈感,接著讓學生畫指定度數的角,最后總結方法,這種循序漸進的形式可以使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學得輕松,樂于接受新知識,從而使“自主探究”的學習成為可能。

      2.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促使學生主動探究。

      學習知識的過程,都應由自己發(fā)揮、探究,這樣有利于理解和記憶。教學時,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去探究、去創(chuàng)造。通過用三角尺畫60°的角和用量角器畫60°的角的對比,使學生發(fā)現用量角器畫角的優(yōu)勢。同時,在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豐富的數學經驗,體驗自主感悟、發(fā)現、創(chuàng)造的快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量角器、三角尺

      學生準備:量角器、三角尺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引入新課

      1.復習:畫一個銳角、一個鈍角和一個平角。

      讓學生獨立畫角,同桌交流,說一說畫角的方法。

      2.揭示課題:同學們畫這樣的角既快又準,如果是畫一個指定度數的角,如60°的角,還能這么快就畫出來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畫指定度數的角。(板書課題:畫角)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回顧量角。

      師:我們用什么工具來量角呢?(量角器)請一名同學到臺前量一量黑板上的角(60°),并說一說量角的步驟。

      生:把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是60,這個角就是60°。

      2.畫60°的角。(課件展示)

      (1)思考、討論用量角器畫60°的角怎么畫?

      (2)學生自學教材43頁例題的內容。

      (3)交流用量角器畫角的步驟:

      A.畫一條射線;

      B.點點重合;(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

      C.線線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D.找點連線;

      E.標度數。

      (4)教師按步驟示范畫角。

      (5)學生嘗試獨立畫角,在小組內交流畫角的體會。

      3.組織學生畫任意指定度數的角,鞏固畫角的方法。

      設計意圖:畫角的前提是在腦海中要有角的大致形狀,在探討角的畫法之前先讓學生量角,做到“腦中有角”,以達到準確畫出指定度數的'角的效果。使用PPT課件教學畫角的步驟,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操作過程,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4.量角與畫角的對比,說一說它們之間的聯系。

      (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量角

      畫角

      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

      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0°刻度線和射線重合。

      找到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上的刻度。

      在量角器上對準所需度數刻度線的地方點一個點。

      在角內標出測量的度數。

      以畫出的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畫的點,再畫一條射線,并在畫出的角內標上度數。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認識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能把簡單的復式條形圖補充完整。根據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fā)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培養(yǎng)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以及與他人討論、交流的能力。

      課前學習

      根據閱讀材料,幫助學生回顧復式統(tǒng)計表的必要性和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及其分析方法。

      課上交流

      把我們課前的有關內容相互交流一下

      1、你選擇了哪一個統(tǒng)計表,為什么這樣選?

      2、介紹統(tǒng)計圖的各部分名稱,怎樣畫好直條?(要準確反映數量、還要注意美觀。復習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這是我們以前學習的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

      注意:如果縱軸上是以一代十,如何較準確的反映數量,舉例說明。明確:只有準確繪制,才能準確反映現狀。

      3、你在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自主探索

      1、設置懸念,用認知矛盾凸現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必要性;

      如果用一個統(tǒng)計圖來反映該縣的人口狀況,你準備利用哪一個統(tǒng)計圖?為什么?用一個直條表示兩種不同的數量顯然是不行的,怎么解決?

      2、探索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繪制方法:

     。1)、如果讓你來幫他們完善,你準備怎么做?(討論)以1985年為例子小組討論、交流:怎么表示?注意什么?注意區(qū)分兩種數量,什么方法區(qū)分?

     。2)、把剩下的繪制完成。明確:從外觀上看,與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有什么相同之處?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揭題——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

      3、分析研究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看圖回答問題:

     。1)、哪年城鎮(zhèn)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2)、哪年鄉(xiāng)村人口數最多?哪年最少?

     。3)、哪年城鄉(xiāng)人口總數最多?哪年最少?

     。4)、你還能得到哪些信息?

      能反映剛才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信息嗎?除了這些,還能看出什么信息?小組討論交流。

      全班交流,明確:城市人口逐漸增多,鄉(xiāng)村人口逐漸減少,城市和鄉(xiāng)村的人口數量差距逐年增大,人口總數逐年增加。

      進一步引導學生:這些信息能說明什么問題呢?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質量提高,鄉(xiāng)村人口不斷轉為城鎮(zhèn)人口,所以鄉(xiāng)村人口不斷減少,城鎮(zhèn)人口不斷增加,所以城鄉(xiāng)人口差距逐年增大。

      4、突出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的意義:

      以上這些信息都是在單式統(tǒng)計圖中看不到的。復式統(tǒng)計圖使我們更加完整的表達了文章所表達的意思。通過對這個統(tǒng)計圖的描述和分析,發(fā)現了很多的信息,了解了很多情況,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有著更大的作用和意義。

      5、社會問題的滲透:

      通過分析這個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我們發(fā)現該縣的人口總數逐年增加。人口總數不斷增加是人口問題。人口問題是個嚴峻的社會問題,不僅是我國,也是世界性的問題,需要引起社會的關注。

      介入一段簡短的文字,顯示世界人口問題

      世界人口的數量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25億,到1987年,達50億,經短短6年,到1999年增加到60億,今年7月,聯合國發(fā)表最新的世界人口報告,全球人口達到67億,相當于把現在世界上的人一個接一個地排列起來,可以從地球排到月球排20次。人口數量急劇膨脹,意味著地球資源、能源的過度消耗,意味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遭到破壞,意味著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威脅。地球是我們的家園,到地球資源被消耗殆盡的時候,人類將何以為家?

      我們國家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就是為了控制人口增長,而現在能做的就是保護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節(jié)約使用資源。

      課后作業(yè)

      上網查詢25屆——29屆奧運會中國和美國的金牌數,完成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并回答問題:

     。1)、你從這個統(tǒng)計圖中得到什么信息?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1、本單元教材內容

      例1.認識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特殊位置關系:平行和垂直。

      例2.學習畫垂線,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

      例3.學習畫平行線,理解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例1.把四邊形分類,概括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討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

      例2.認識平行四邊形的不穩(wěn)定性,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學習畫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稱。

      2、重難點、關鍵

      重點:垂直與平行的概念;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難點:畫垂線、畫平行線、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

      關鍵:加強作圖的訓練和指導,重視作圖能力的培養(yǎng)。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概念,會用直尺、三角尺畫垂線和平行線。

     。2)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進一步體會幾何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4、課時劃分

      6課時

      (1)垂直與平行 3課時左右

     。2)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3課時左右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希望你會喜歡!

      一、教學內容

      兩種常見的數量關系P52——P53例4、例5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量關系。

      [2.認識這些常見的數量關系中各種不同數量的求法,會應用這些常見的數量關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術語的能力和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量關系。]

      難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術語的能力和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觀點。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談話:同學們,這有一些物品的價格信息,請你來做售貨員,算一算要花多少錢?(出示教材P52 例4)

      (二)探索發(fā)現

      1、教學例4

      (1)籃球每個80元,買3個要多少錢?

      (2)魚每千克10元,買4千克要多少錢?

      學生嘗試列式解答,指名匯報并板書。

      [師:說一說,這兩道題的條件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求什么的問題?

      總結:兩道題都是講的買商品的`價錢問題,題中籃球每個80元、魚每千克10元,這樣的每一件商品的價錢是單價(板書:單價),買3個、買4千克這樣買的件數是數量(板書:數量),求一共用的錢是總價(板書:總價)。]

      師:找一找,數學書的單價是多少?你還知道哪些物品的單價。

      師:說一說第(1)題中籃球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怎樣求總價?(2)題呢?

      [從上兩題中你能發(fā)現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系嗎?生概括并板書

      想一想如果知道總價、數量怎樣求單價呢?生匯報

      如果知道總價和單價又該怎樣求數量呢?生匯報

      總結:我們在識記這一組數量關系時,只要記住“單價×數量=總價”就可以根據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就能想出“總價÷數量=單價”“總價÷單價=數量”]

      2、教學例5

      出示例題,獨立解答

      (1)一輛汽車每小時行70千米,4小時行多少千米?

      (2)一人騎自行車每分鐘行225米,10分鐘行多少米?

      學生嘗試列式解答,指名匯報并板書。

      師:說一說,這兩道題的條件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求什么的問題?

      [總結:兩道題都是講的行程問題,題中每小時行70千米、每分鐘行225米,這樣的在一個單位時間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書:速度),所用的4小時、10分鐘是行走的時間(板書:時間),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這樣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書:路程)。]

      師:說一說第(1)題中汽車的速度、時間、路程各是多少,怎樣求路程?(2)題呢?

      [從上兩題中你能發(fā)現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嗎?生概括并板書。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怎樣列式?生匯報

      如果求時間,又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怎樣列式?生匯報]

      總結:我們在識記這一組數量關系時,只要記住“速度×時間=路程”就可以根據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就能想出“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三)鞏固發(fā)散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匯報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兩種常見的數量關系

      單價×數量=總價 速度×時間=路程

      總價÷數量=單價 路程÷時間=速度

      總價÷單價=數量 路程÷速度=時間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并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量關系。認識了這些常見的數量關系中各種不同數量的求法,會靈活應用這些常見的數量關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的

      使學生學會在加減接近整十整百的數時,可直接加上整十整百數,多加了就減去。多減了就要加上來。

      教學過程

      一個數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數的運算,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即使在計算器已經普及的今天,這種口算仍被廣泛使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學習這部份內容卻困難較大,計算的正確率不高。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我嘗試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喚醒生活體驗

      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必須要符合兒童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形象直觀而又蘊涵一定的數學知識。加減法的一些簡便運算中的一個數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時,先把它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數,多加了幾,減去幾,多減了幾,加上幾,這些話聽起來比較拗口,怎樣才能使學生容易懂呢?我首先出示了一幅圖(畫有日常生活用品及其它們的價格),提出了問題: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因為買東西是每個學生都經歷過的,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激活學生的內驅力。同時為引出下面的知識做好了鋪墊,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索。在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思維的火花閃現了,提出了許多問題:

     。1)、買一雙旅游鞋和一套運動服需要多少錢?

      (2)、買一臺電冰箱和一臺洗衣機需要多少錢?

     。3)、如果有200元錢買一只書包還剩多少錢?

      他們調動了自己的經驗和原有的知識結構去探究這個情境中所蘊涵的數學問題,并積極地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發(fā)現問題,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巧用生活原型,探究運算規(guī)律

      我們知道,數學本來就是從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中抽象、概括出來的。當學生從問題情境中,體會出一些數學思想時,教師應以引導者、鑒賞者的身份,即教師只是提供一些建議或信息,而不是代替學生做出判斷,同時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造的想法,使學生在最大的空間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索。在教學加法時,可以分成了兩個步驟:

      1、獨立探索階段。

      我們知道,真正地數學學習不是對于所授知識地簡單積累,而是通過主體地主動建構。不同的學生由于不同的知識背景就有不同的思維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注意各個學生的特殊性,放手讓學生自己決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選擇自己的.方法,獨立地進行探索。

      教師提出問題:營業(yè)員很快地算出買一套運動服(113元)和一個書包(59元)共需要172元,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生想出了很多計算方法:

      113+59=113+60-1=172。

      113+59=113+50+9=172。

      113+59=112+(1+59)=172。

      2、合作探討階段。

      未來社會已越來越注重個人能否與他人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在獨立探索地基礎上,組織學生合作和討論,可以使他們彼此交流,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出全面地判斷。

     、倜恳环N方法為什么這樣做?請講講你的道理?

      ②這幾種方法哪一種比較簡便?為什么?

      通過合作交流,學生各抒己見,這樣既達到了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地目的,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歸納出多加幾,減去幾;先湊整,再相加這兩種方法。

      在教學減法時,可以讓學生運用原型來揭示算理,探究規(guī)律。小學數學的內容大都可以直接在客觀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減數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數時,把它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數,多減幾,加上幾這個數學知識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原型收付錢款時常常發(fā)生地付整找零的活動,并且在課堂中展示這個活動:媽媽帶了165元,其中有一張百元紙幣,到商店買錢包花了97元,媽媽怎樣給錢呢?由老師扮媽媽,一名學生扮售貨員,媽媽拿出一百元錢給售貨員,售貨員找給媽媽3元。這里的道理明明白白,是學生所熟悉的常識。這個活動是原始的、最低層次的減法速算法,是學習數學的原型。再引導學生擺這個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165-100+3,從而概括出速算的方法。這樣,由常識上升到了數學,學生的學習由低層次上升到了高層次。

      三、拓展問題領域,重構知識體系

      在主動探究、歸納總結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所理解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和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知識相互作用,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以利于更好的遷移和運用。所以在學完了新知以后,我又設計了這樣的習題:

      1、你能用幾種方法來計算下面的題目。

      (1)198+197 299+98 =

     。2)如果選擇了三種物品(錢包97元,旅游鞋198元,錄音機236元),要計算一共需要多少錢?你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嗎?用500元錢去買錢包和旅游鞋,還剩多少錢?

      2、判斷下列各題是否正確,為什么?應該怎樣改正?3+305=873+300-5

      這樣的題目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能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同時讓學生體會到知識在日常生活的運用。

      通過嘗試,使我體會到在教學中盡量體現現代教育的主動性、民主性、合作性和發(fā)展性有利于把學習數學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設計意圖:

      在第一學段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估算,并掌握了一些簡單的估算方法。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能對不同的數據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算。根據教材及學生的特點,我們在設計時力求在一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一、體現課堂教學的實效。

      在組織學習材料時,我們考慮的不是新、奇、異的素材,而是重在創(chuàng)設富有啟發(fā)性、思考性的情境,幫助學生掃除學習的障礙,認識估算的意義,經歷估算的過程,掌握、歸納估算的方法。為此,在課中,我們依靠北京奧運主會場的圖片,彌補學生對大型體育場館認識的不足;通過估算可稱重的人數,幫助學生認識估算的意義;利用體育場、班生數、報紙、大豆不同等素材,讓學生在不同的數據環(huán)境中經歷不同的估算過程,體驗不同的估算方法。通過對學習材料的有機整合,凸顯課堂教學主線,體現教學的實效。

      二、關注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

      估算教學中,算法的多樣性是很好的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素材。為此,在課中通過觀察、比較、操作、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對算法的多樣性進行探討,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交流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的條理性、嚴謹性;在歸納整理中提高學生思維的深刻性、組織性。

      三、交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

      在教學過程的預設中,始終把學生當作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對待,交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讓學生既擁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又擁有與人交流的權利,也能在交流活動與他人共享成果,還能進行置疑評價,真正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教學目標:

      1、掌握較大數的估算方法,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量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算,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2、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估算方法,在交流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欣賞、互助的良好的學習品格,形成積極、主動的估算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歸納一些估算的方法。

      難點:能正確、靈活、合理地對具體數據進行估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這是一臺家庭用的體重稱,它的稱重范圍是0120千克。請同學們估計一下,這臺稱一次最多能稱出幾位同學的體重?其實生活中有的時候并不需要精確的計算,只要大致估算出結果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今天我們要繼續(xù)學習估算的本領。

      1、課件出示:北京2008奧運主會場圖。

      2、提出問題:

      知道這是什么建筑物嗎?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去查詢有關北京奧運會主會場的一些數據,查到了嗎,誰來說說?

      十萬個座位是怎樣一個概念,你們能想象出來嗎?

      出示體育場的俯視效果圖、內部效果圖。

      想一想,這里的十萬個座位是怎樣安排的?

      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課本P36頁體育場看臺圖。

      同學們對體育場看臺的座位安排已經有了基本的認識。這里還有一個體育場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后,根據這個體育場的特點及看臺座位的排列情況,估一估這個體育場的看臺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2、要求:

     。1)獨立思考,估算整個體育場座位數;

     。2)匯報交流,說一說自己估算的方法和估算的結果。

      3、交流匯報。

      哪位同學愿意第一個匯報?你估算的結果是多少?能不能說說你是怎樣思考的?

      引導學生評價。

      4、嘗試練習。

      課件呈現P36頁估一估。

      小青的座位票是28看臺的22排32座,這是體育場最后一個看臺,也是最后一排最末的座位。如果每個看臺的座位數相同,你能估計出這個體育場的座位數嗎?

     。1)要求:獨立思考、估算,有困難的可以和同學交流解決。

     。2)交流反饋,學生評價。

      4、歸納小結。

      以上我們學習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估算體育場座位數的?對,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就是用乘法估算較大的數,這是估算時常用的一種方法。其實估算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要學會應用不同的方法對不同的數據進行估算。

      三、拓展練習,鞏固應用。

      1、估算學校人數。

      班級 一(1)班 一(2)班 二(1)班 二(2)班 三(1)班 三(2)班 四(1)班 四(2)班 五(1)班 五(2)班 六(1)班 六(2)班

      人數 48 47 50 49 52 53 56 55 50 52 48 50

      你能根據表中信息估計出全校大約有多少學生嗎?

      小結:像怎樣是根據眾數、中位數來取整進行估算,也是常用的估算方法。

      2、課本P37頁練一練的第1題。估計一張報紙一個版面的字數。

      請你任選一個版面,估計它大約有多少個字。要求:四人小組合作進行,看哪個小組想出的方法多。

      學生匯報交流在投影儀下進行。

      組織學生評價。

      3、課本P37頁練一練的第3題。估一估有多少粒大豆。

      出示一瓶大豆:三年級時我們已經學習了估計一瓶大豆有多少粒的方法,你們還能回憶起來嗎?誰來說說?

      好,現在按同學們方法來估一估:先量出一杯大豆(倒在展示臺上),一起來數一數有多少粒,這樣數好數嗎?慢不慢?能想出更好的辦法嗎?

      學生交流估算方法,進行評價。

      四、回顧反思,培養(yǎng)能力。

      這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在估算過程中你遇到過困難嗎?能不能說說?是怎么解決的?

      五、課后練習,形成能力。

      小調查:

      了解身邊存在哪些浪費現象,估一估浪費現象造成的損失有多大。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fā)展,包括結繩計數等遠古計數方法、算籌的簡單知識、傳統(tǒng)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器、和現代計算機的發(fā)展史。展示人類偉大的創(chuàng)造過程和聰明才智,體會到人們?yōu)榱朔奖阍谟嬎愎ぞ叻矫娴奶剿骱团Α?/p>

      2.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在日常生活、生產實踐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快樂導入

      師:如果老師請XX同學和XX同學同時參加一個計算大賽,你認為誰會取勝?如果我給XX同學一件秘密武器(計算器),這時候誰能取勝呢?看來,有了計算工具,會使我們的計算變得又快又準確。

      同學們都知道,數學總是離不開計算。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計算工具。

     。ò鍟n題:計算工具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快樂自學

      你都知道哪些計算的工具?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

      生可能會答:計算器、算盤……

      【設計意圖:學生課前通過預習,查找資料。課一開始即讓學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計算工具,發(fā)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教師根據學生匯報的情況有重點的請學生介紹如繩結、算籌等使用的方法,從而進一步使學生體會計算工具發(fā)展的過程!

      1.遠古計數:

      師:看來同學們的知識都非常豐富,但有關計算工具的知識還遠不止這些,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遠古時代,人類在捕魚、狩獵和采集果實的勞動中,就產生了計數的`需要。人們就用什么來計數?(板書:遠古計數)

      生回憶:手指、石子、結繩或在木棒上刻痕來計數。

      2.算籌:

      師:這種方法只能計數,而不能清楚的表示數位,人們開始想一些新的辦法來計數。這就出現了這樣一種計數方法--算籌。

      (板書:算籌)

      師:算籌是用木棍或竹子制成。與遠古計數相比,她的優(yōu)點是有數位。算籌是如何用來計數的。出示資料,并且討論:你在這段資料中了解到哪些知識?

      3.算盤:

      師:后來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了算盤作為計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盤已經在我國廣泛使用。

      展示算盤:上面有兩顆珠子,每顆代表5,下面每顆珠子表示1。

      不僅我國勞動人民有如此多的發(fā)明,其他國家的人為了使計算更加的便捷,也在孜孜不倦的努力著。請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計算工具發(fā)展的演變史,認識算籌、算盤,了解算盤計數,讓學生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使學生更深層次地感受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中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4.計算器:

      師:現在,計算工具不僅要滿足計算的需要,更要追求輕便,快捷。計算器就是我們最常見的計算工具。你在哪里見過計算器?

      生:菜市場、早市計算菜的價錢。超市計算物品的價錢。

      師:大家都準備了計算器,同學們互相觀察,相互交流:

     。1)你的計算器有哪些按鍵?

      (2)這些按鍵的功能是什么?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手中的計算器,讓學生對計算器的大小、模樣、作用有初步的了解,為下一步具體學習計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礎。并引起探索的興趣。】

      三、和諧互動,快樂展示

      1、小組相互說一說你們的計算器有什么不同。

      2、請生說一說各個按鍵的功能。

      3、嘗試計算386+179=

      學生展示,教師補充。

      四、鞏固提高,快樂練習

      1、自己試試看

      825-138= 26×39= 312÷8=

      2、找規(guī)律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根據規(guī)律直接寫出答案

      9999×5= 9999×7= 9999×9=

      3、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計算平均分

      4、男女生大比拼

      第一組:17+83=62-12=1000×5=

      第二組:7865+3497=835×23= 1305÷45=

      要求:(1)全體男生用口算或筆算算第一組題。

      (2)全體女生用計算器算第二組題。

      【設計意圖:認識計算器,我選用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主了解計算器各個功能鍵的作用,并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運用計算器進行四則計算,探究計算規(guī)律。既培養(yǎng)學生觀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學生對待計算器的正確態(tài)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5、作業(yè)

      幫助媽媽算一算今天的家庭消費情況。

      板書設計

      計算工具的認識

      1.遠古計數

      2.籌算

      3.算盤

      4.計算器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會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能運用角的知識描述相應的生活現象,感受用實驗數據說明問題的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與方法。

      教具準備:

      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角,關于角,大家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稱。

      (1)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師小黑板出示)

     。2)用兩個硬紙條做成一個角,使它和第二個角相同,并和第一個角比較大小。

      提問:哪個角大?怎樣比較出來的?(把第二個角與第三個角比較)

      提問:這兩個角大小怎樣?是怎樣比的?能具體說出每個角有多大嗎?

      3.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會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樣量一個角的大小?這些都是今天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認識量角器。

     。1)出示并介紹這是我們通常用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量角器,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匯報。

     。3)教師講解。

     、倭拷瞧魇鞘裁葱螤畹?我們把這個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是1度的角!岸取笔怯嬃拷堑膯挝唬梅枴啊恪北硎。如1度就記作1°。(板書:度)

     、诹拷瞧髦行囊稽c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半圓周上所刻的線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線,每10格標上一個數,在測量角的度數時,我們要把角的頂點跟量角器的中心對齊。

      ③在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稱為“內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稱為“外圈刻度”。它們都是從0°~180°。

      教師指出:外圈刻度是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180°,內圈刻度是從右往左按逆時按方向從0°~180°。

     、苡^察量角器的內圈刻度,從右邊起找0°刻度線,再找出10°、90°、135°、180°的刻度線。

      在自己的量角器上從右邊起找0°、10°、90°、135°、180°刻度線;從左邊起找0°、10°、90°、135°、180°刻度線。

      2.用量角器量角。

      (1)看教科書第19頁,根據剛才對量角器的了解,自學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

     。2)提問,量角要分幾步?哪幾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歸納為“兩重合,一看數’,因為角是從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這個點叫頂點,這兩條射線叫邊。在量角時:①兩重合:要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0°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②一看數:看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

      提問:在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例如書上這個角的一條邊既對著50°,同時也對著130°,這時我們應該看哪一個度數?為什么?

      (3)指出,在量角時,如右邊的0°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就看內圈,找角的另一條邊指的刻度數;如果左邊的0度刻地線與角的的一條邊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條邊指的度數。

     。4)指名說說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時候,我們都應注意什么?

      三、完成練一練

      1、第1題。

      請同學們用量角器在書上量一量。

      集體訂正,并說說是怎樣量的。

      2.第2題。

     。1)同學們量好后,將結果填在括號里。

      (2)小組內交流。

     。3)說說每塊三角尺上的三個角的度數和是多少?說明什么?

      3.第3題。

      (1)先估計一下,這三個角的大小一樣嗎?

     。2)動手量一量。

     。3)說說自己的發(fā)現,師總結。

      四、作業(yè)

      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qū)別;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含義,能用角的符號表示角。

      2.通過“畫一畫”、“數一數”等活動,初步感悟:從一點出發(fā)可以畫無數條射線,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3.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和變化的觀點。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比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直線、射線和角的含義;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qū)別與聯系。

      教學難點:

      掌握直線、線段、射線的區(qū)別與聯系。

      教學準備:

      教學、三角板、小組討論表單。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師:孩子們,現在的'你們已經了解了許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都知道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許多知識都是從生活中發(fā)現的,現在我們來看看今天的知識是從什么地方開始的。請孩子們看大屏幕:出示一幅生活中圖片(有明顯的太陽光,建筑物的線條很明顯),學生認真觀察。

      師:這圖是從生活中拍攝的,很美吧。我們今天探究的數學知識就藏在這些圖里面,畫面上藏著許多的線,大家找找看,用手比劃一下你找的線。(生比劃)

      師:你比劃的是哪些線?(請2-3名學生說)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復習線段

      出示有線段圖,從圖中抽象出線段。

      教師:剛才有孩子找到了這些線,這種線的名字叫什么?線段。

      教師:孩子們認真看看,線段是什么樣子的呢?

      學生;有兩個端點,是直直的,有的線段長,有的短等等。

      2.學習射線

      教師:還有的孩子找到了這些線(出示太陽光圖,除去顏色抽象到射線)這種線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嗎?

      板書射線,認識射線的特征

      3.學習直線

      教師:剛才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許多的線段和射線,還有一些曲線。可是還有一種在我們生活中找不到的線,卻在我們數學王國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大家想不想認識這位神秘的朋友呢?

      出示直線,動畫延伸。

      在自己本子上畫一條直線。

      4.線段、直線、射線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教師:現在我們認識了線段、射線和直線,他們之間有著什么聯系呢?

      接下來就需要大家一起認真觀察,討論找一找他們三線的區(qū)別和聯系,活動之前請大家聽清楚活動要求。

      活動要求:

      請每個小組分工合作把報告單上的填完。

      填好后小組團結探索找出三種線的區(qū)別和聯系。

      報告單:

      關于角,你已知道了什么?(找角、試畫角等)書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我們再來深入探究角的秘密吧!

      3、看書36頁自學。

     。1)自學,可以說一說、畫一畫、比一比。

      (2)小組探討,確定交流內容。

      4、集體交流。(視學生交流情況,老師及時引導)

     。1)學生概括得出角的概念。角是由什么組成的嗎?(出示沒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你也來畫幾個角。

      畫角(先自由畫,再一生實物投影演示)說說你是這么畫的?(定點,引出兩條射線)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 P36做一做

      2 練習四1、2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3-07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4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22

    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教案02-01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28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4

    幼小銜接數學上冊教案12-15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1-14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15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