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教案

    時間:2023-02-24 10:19:13 教案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教案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教案1

      一、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過探索活動,進一步體會探索的過程和探索方法。

      2、通過探索活動,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進行表示。

     。ǘ┠芰δ繕恕

      1、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探索精神。

      2、探索、交流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

     。ㄈ┑掠繕。

      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用數(shù)學方法來解決,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分配律。

      三、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四、教學方法:

      1、猜測法。

      2、驗證法。

      五、教具準備:

      課件。

      六、教學過程:

     。ㄒ唬⿲дn。

      應用乘法結合律進行簡算。

      2745= 8(725) = 3425=

     。ǘ⿲W習新課。

      1、師:學校在假期位每個班級的墻上都鋪了瓷磚,咱們現(xiàn)在估計咱班東墻和北墻一共鋪了多少塊瓷磚,好嗎?

      2、學生匯報:有的說100塊,有的說90塊。

      3、詳細匯報

      生1:我將瓷磚分成兩部分,兩部分的和就是瓷磚的總塊數(shù)。列式是69+49=90(塊)

      生2 :我也發(fā)現(xiàn)有90塊,因為有10行瓷磚,每行9塊。

      生3:那么是不是說明69+49=(6+4)9大家說的對不對呢?再舉一些例子驗證一下吧。

      4、請大家觀察這些例子的左右兩邊,有什么特點?

      生1:從左到右是相同因數(shù)乘不同因數(shù)的和。

      生2:從右到左是相同因數(shù)分別乘不同的因數(shù),再將它們的.積加起來。

      5、師:我們把乘法這樣的規(guī)律叫乘法的分配律。如用A、B、C

      表示三個數(shù),你能寫出乘法結合律嗎?

      6、(A+B)C=AC+BC叫乘法的分配律。

     。ㄈ╈柟叹毩暋

      1、填一填。

      35(2+5)=352+35( ) (43+25)2=( ) ( )+( )( )

      2、拓展練習。

      運用學的規(guī)律,將計算過程變得簡便些。

      201950= 632547=

     。ㄋ模┤n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那些知識?會用乘法分配律簡便運算嗎?

      (五)布置作業(yè)。

      第49頁練一練第2、3題。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教案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借助實際問題體會、認識乘法乘法律。

      教學難點:

      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算式。

      預設過程

      一、引入

      1、學校要買25副乒乓球,每個乒乓球4元,每個乒乓球板9元,一共要多少元?

      2、理解題意

      二、探新

      1、學生獨自列式

      2、小組交流想法

      3、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5×(4+9)=25×4+25×9=325

      25×(4+9)=25×4+25×9

      指名學生說出每一步表示的意義

     。4+9)×25=4×25+9×25=325

      (4+9)×25=4×25+9×25

      4、改題:如果改為買45副,你又可以怎樣算?

      45×(4+9)=45×4+45×9

     。4+9)×45=4×45+9×45

      5、觀察:請你們仔細觀察上面這幾題,

      6、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相同點:左邊都是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右邊都是兩個數(shù)和這個數(shù)相乘再相加。

      不同點:算式左邊和右邊有什么不同?

      聯(lián)系:算式左邊和算式右邊有什么聯(lián)系?

      6、舉例:這樣的算式你能再舉出一些嗎?

      7、概括:你們能把上面的規(guī)律概括成一句話嗎?

      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shù)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嗎?(a+b)×c=a×c+b×c

      a×(b+c)=a×b+a×c

      8、質疑:還有什么問題?

      三、鞏固

      1、做一做

      判斷并說明理由

      2、第5題:下面哪些算式運用了乘法分配律

      3、第6題

      103×1220×5524×20525×24

      四、:你們還有什么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1、口算

      2、作業(yè)本

      3、尋找生活中乘法分配律的例子。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課堂作業(yè)本P15

      口算訓練P16

      教學反思

      課后反思:在第一個班上課,我是運用以上的`情境情境進行教學,但是題意不是很清楚,學生在這個地方也浪費了許多時間,而后面探究規(guī)律的順序是這樣的:先根據情境列式計算,再引導學生觀察以上習題,再讓學生相關的規(guī)律,但是這樣下來感覺學生學得非常被動,對規(guī)律的概括非常困難,學生理解不夠深入,也難以用語言表達出來。

      在第二個班上課時,就做了如下的調整:情境改為學校要買25套衣服,每件上衣要20元,每件褲子要10元,一共要多少元?這樣的情境比較清晰,學生列出算式后再讓學生說一說:

      生1:我覺得這樣的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shù)與這一個數(shù)相乘,再相加。

      生2:是呀,一個數(shù)好像是公共財產,都是它們共有的。

      這樣學生對這個因數(shù)理解起來就比較簡單,也覺得比較有意思。再讓學生舉例,舉例時再讓學生說明這樣寫的理由,這樣學生對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較輕松。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教案3

      教學目標:

      1、發(fā)現(xiàn)、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準確的語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運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4、滲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主動探究、自己得出結論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ㄕ垉晌煌瑢W到前面)假如20年后,二位在機場見到了我,你們會怎么樣?

      生:(齊)高興激動。

      生1:打個招呼,宋老師好。

      生2:宋老師好!

      師:我把這個過程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來,提問是有兩個宋老師嗎?

      生:不是,是分別握手。

      生:乘法分配律(小聲地)

     。ㄔO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學習新課埋下伏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師: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學習,老師非常高興,F(xiàn)在正是陽春三月,植樹造林、綠化環(huán)境的好季節(jié)。

      1、引入主題圖(:植樹情景及信息):每小組要4人挖坑種樹、2人抬水澆樹;有25個小組。求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1)閱讀理解: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知道了什么。

      生1:已知每小組要4人挖坑種樹、2人抬水澆樹;有25個小組。求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這次植樹活動。

      生2:每個小組共有6人。

      (2)分析解答:

      學生匯報自己的解法,引導學生說明不同算法的理由。

      板書:(4+2)×25 4×25+2×25

      2.兩個算式的結果怎樣?用什么符號連接?生讀等式

      板書:(4+2)×25=4×25+2×25

      生讀算式(4+2)×25=4×25+2×25

      3、春季運動會李老師欲訂購9套運動服,上衣每件58元,褲子每件42元,一共需要都少錢?

      口頭列式,得出(58+42)×9=9×58+9×42(生讀等式)

      4、觀察這兩組算式,請你寫出一些類似的式子.

      每個學生都能正確寫出幾組算式,有很多學生已經用字母或圖形表示的。(3個學生寫錯,2名學生自己改過來了)

      投影展示

      生1:(1+2)×3=1×3+2×3

     。3+2)×4=4×3+2×4

      (10+2)×5=10×5+2×5

     。6+4)×5=6×5+4×5

      生2:(4×2)×3=4×3+2×3

      生3:他的算式是錯的,括號里應該是兩數(shù)之和。

      生4:( + )× = × + ×

      (a+b)×c= a×c+ b×c

      a×(b+c) = a×b+ a×c

      師;嘗試用文字總結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生:兩個數(shù)相加,乘第三個數(shù),可以先把第三個數(shù)分別與前兩個數(shù)相乘,再相加。、、、、

      等號兩邊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集體歸納。

      抓。簝蓚數(shù)和、分別相乘

      小結:這個規(guī)律是具有普遍性的。你們發(fā)現(xiàn)的這個規(guī)律就是我們的數(shù)學前輩們早已研究得出的“乘法分配律”。(板書課題:乘法分配律)也就是---(電腦出示下面的.文字)

      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shù)分別和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6、討論記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師:乘法分配律與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不同,大家討論一下記憶乘法分配律的方法。

      生1:就像課前老師與兩位同學見面一樣,老師和兩位同學分別握手再求和。

      生2:括號外面的字母c就像我自己,放學回來,站在門外,爸爸和媽媽在房子里,我進門后先和爸爸打招呼,再和媽媽打招呼,最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

      學生的方法很多。

     。ㄔO計意圖:通過自己模仿寫算式和尋找記憶方法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體會理解分配律的本質特點,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鞏固新知,嘗試練習

      1、數(shù)學王國正在舉行有獎競猜的活動,你能拿到那些精美的獎品嗎?

      (12+200)×3=□×3+□×3

      15×(40+2)=□×40+□×2

      2、數(shù)學游戲:找朋友

     。1)找出得數(shù)相等的兩個算式,(將算式卡片展示在黑板上)

     。ㄔO計意圖:一共出示了四組算式,讓學生在辨別正誤的同時,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興趣)

      提問: 22×7+18 和(22+18) ×7 是朋友嗎?如果要讓它們成為朋友,該怎么改?

      (2)整理卡片,分成兩組

      甲組 乙組

      ① 100×31+2×31 ① (100+2)×31

     、 9×(37+63) ② 9×37+9×63

     、 (22+18)×7 ③ 22×7+18×7

      分組計算比賽: 女生計算甲組的三道題,男生計算乙組的三道題.看誰算的快。

     。ㄔO計意圖:制造沖突,引出認知矛盾)

      男同學這組為什么算的慢?你們認為這樣比賽公平嗎?你們有沒有辦法很快算出得數(shù)?(引導學生思考得出簡便計算的方法:把乙組題轉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另一種形式,使計算簡便。)

      小結:能口算,并且能湊整十、整百數(shù),算起來比較簡便。

      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這一環(huán)節(jié)進行充分運用,滲透簡便運算的意識)

      四、運用規(guī)律,內化新知

     。8+4)× 25= 34×72+34×28=

      先觀察,說一說算式特點,再嘗試計算、 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ㄔO計意圖:前后呼應,既顯示了內容的完整性,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

      五、課堂總結與評價: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ㄔO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總結意識和數(shù)學語言的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4+2)×25 = 4×25+2×25

      (a+b)×c= a×c+ b×c

      甲組 乙組

     、 100×31+2×31 ① (100+2)×31

     、 9×(37+63) ② 9×37+9×63

     、 (88+12)×7 ③ 88×7+12×7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進一步體驗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并能用字母表示。

      2、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和數(shù)學交流的能力。

      3、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重點難點:

      1、 指導探索乘法分配律。

      2、 發(fā)現(xiàn)并歸納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導:

      通過講學練相結合,設計相應的練習題,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s3分鐘)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老師想請大家?guī)鸵粋忙,我有一個朋友開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員工,她想給公司的員工每人買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幾件衣服和幾條褲子,想選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搭配?

      2、學生思考:(1)有幾種搭配方案

      (2)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方案,并算出總價。

     。▽W生自己選擇方案并在練習本上完成。師強調:是買4套衣服)

      二、自主學習

      (約7分鐘)

      (一)組內研討,確定方案

      1、組內研討

     。1)一共有幾種搭配方案?

     。2)介紹自己的方案,并說一說,你推薦的理由。

     。3)說說你推薦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錢?你是怎么算的?

      三、合作交流

     。s10分鐘)

      1、匯報交流

      師:哪一個同學想先來給老師推薦他的方案?

      師:要想求4套這樣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分別列式解答

      師:因為總價相等,這兩個算式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把它們連接起來?(學生回答后,師在兩個算式中間用等號連接)

      師:這個等式怎么讀呢?

      生嘗試讀等式。

     。A設學生讀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于225和75分別與4相乘的積再相加。 )

      2、研究其它方案

      由學生依次匯報出其余3種不同的搭配方案,并引導說出是怎么想的。計算后分別加上等號。

      教師板書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條褲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教案5

      學情分析:

      乘法分配律這個知識點在本節(jié)課以前學生已經有一些潛移默化的理解,在實際計算中也有應用,如:本單元第一課時的《衛(wèi)星運行時間》乘數(shù)是兩位的乘法中,“114×21=” 不論是第一種“114×20=2280,114×1=114, 2280+114=2394 ”還是第四種用豎式計算,其實質都是在利用乘法分配律這一理論依據,即將21個114,分成20個114和1個114的和,只是表達形式不同罷了。因此,基于這些基礎,我教學時特別注重與舊知的聯(lián)系和在意義上的溝通。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會用字母表示。

      2.能夠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3.在乘法分配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中訓練學生觀察、歸納、概括等能力。

      4.感受“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增強獨立自主、主動探索、自己得出結論的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提出猜想

      1.情景

      暑假中,我們諭小娃娃表演的《陽光羌娃》在比賽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他們馬上還要到香港參加演出。(出示照片)

      出示資料: 他們每天都在辛苦地訓練著,有時會練得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昨天晚上,王老師就給參加訓練的18個男生和23個女生每人準備了一份8元的快餐,你知道王老師一共用了多少錢嗎?

     。ㄔO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學校中的大事作為問題背景,可以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數(shù)學的廣泛應用性,也利于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①整理條件、問題

      從這段資料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王老師遇到了哪些問題?

     、趯W生列式,抽生回答: (18+23)×8, 18×8+23×8

      ③交流算式的意義

      第一個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個算式呢?

     、苡嬎悖海òl(fā)現(xiàn)兩個算式結果相等)

     、萦^察、分析算式特點

      咦,我發(fā)現(xiàn)這兩個算式非常有意思。你看看,這是兩個不同的算式,很多地方都不相同,仔細看看,又有相同的地方,對吧!

      現(xiàn)在,就來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算式,看看它們到底有哪些相同點?又有哪些不同點?

     、奕嘟涣,引導學生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A.涉及到得運算及順序:都包含了+、×這兩種運算,左邊是先算加法,合起來以后再乘;右邊是分別先乘,然后再加。

      B.涉及到的數(shù):都用到了18、23和8這三個數(shù),其中8在左邊出現(xiàn)了一次,在右邊出現(xiàn)了兩次。

      C.計算結果:結果相等。

     。ㄔO計意圖:對算式意義的分析讓學生明白這兩個算式相等的道理,而從外在特點的分析則讓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特點。同時,細致的特點分析也為學生后面的舉例驗證打下基礎)

      2.提出猜想

      真有趣,運算順序不同,數(shù)據也有不一樣的,結果卻一樣,那是不是只有這一個算式才是這樣呢?還是像這樣的算式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

      怎樣才能知道像這樣的算式都有這樣的規(guī)律?

      引導學生想到用舉例的方法進行驗證。

      師小結:要想知道這是不是一個普遍的規(guī)律,那我們就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再看看它們的結果想不想等就可以了。

     。ㄔO計意圖:對一個人而言,記憶一個知識、規(guī)律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要知道從哪里去尋找知識和規(guī)律,要知道他的發(fā)現(xiàn)如何去獲得證明。本節(jié)課就是要以乘法分配律的學習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立足于學生一生的發(fā)展而在教學。)

      二、舉例驗證,證明合理性

      1.全班舉例:抽生舉例,全班進行判斷,看所舉的算式是否符合猜想的特征。

      2.分組舉例

      兩個孩子為一組,一起舉一個例子,再一起計算驗證,看結果是否相等。

      3.交流:誰愿意把你舉的例子和大家一起分享?

      A.這個式子符合要求嗎?

      B.這些式子都有一個共同的規(guī)律,這個共同的規(guī)律是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左邊都是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再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右邊是分開乘,再把兩個積相加,右邊算式中這個相同的乘數(shù),在左邊算式中放在了括號的外面。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舉例驗證的過程,經歷歸納概括的過程。)

      三、概括歸納,建立模型

      1.個性概括

      這樣的式子你們還能寫嗎?能寫完嗎?

      強調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是寫不完的。

      你能用一個式子將所有的像這樣的式子都概括出來嗎?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概括規(guī)律。(學生可能用文字概括,可能用圖形符號概括,可能用字母概括)。

      2.統(tǒng)一認識

      教師指出一般用a、b、c表示式子中的三個數(shù),這個規(guī)律可以表示成

      (a+b)×c=a×c+b×c

      給出規(guī)律的`名稱:今天,我們一起動手動腦發(fā)現(xiàn)了這個非常有趣的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是四則運算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規(guī)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3.進一步認識

      這個式子表示兩個數(shù)合起來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的結果與用這兩個數(shù)分別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的結果相等。反之,兩個數(shù)都與同一個數(shù)相乘,再把積相加所得到的結果與先把這兩個數(shù)合起來再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所得到的結果相等。

      齊讀式子。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不完全歸納法,得出規(guī)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不同方法的概括,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能力,尤其是分析與綜合的能力,歸納與概括的能力。)

      四、鞏固應用,深化認識

      1.哪些算式與72×35相等

      72×30+72×5

      72×35 72×30+5

      70×35+2×35

      70×35+2

      問:為什么相等?

     。ㄔO計意圖:讓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本質意義)

      2.你會填嗎?

     。10+7)×6= ×6+ ×6

      8×(125+9)=8× +8×

      7×48+7×52= ×( + )

      問:訂正時強調第一小題為什么這樣填?第三個式子中括號外面為什么要寫7。

     。ㄔO計意圖:學生進一步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

      3. 7×48+7×52 7×(48+52)

      這兩個式子你想選擇哪個進行計算?為什么?

      如果只給你第一個式子,你會想辦法讓你的計算變得簡便嗎?

      小結:利用乘法分配律有時候可以使計算變得更簡便。

     。ㄔO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觀察,明白乘法分配律在計算中的意義。)

      <<<1234>>>

      4.先想一想,下列各題怎樣計算更簡便,把你的簡便方法寫出來。

     、34×72+34×28(訂正時問:為什么不直接算)

      (80+4)×25

      訂正時問:把(80+4)×25寫成80×25+4×25依據是什么?

      如果不用好不好算?

     。80+20)×25

      問:這道題與(80+4)×25的樣子一樣,都是兩個數(shù)的和與第三個數(shù)相乘,為什么你們又不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了呢?

      教師小結:在計算中要根據數(shù)據特點,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

     、21×25 75×99+75

      小結:在計算中遇到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特點的式子,可以利用拆數(shù)等方法,在不改變原數(shù)大小的前提下將式子變成符合乘法分配律特點的式子,然后再進行簡算。

      (設計意圖:通過題組練習,讓學生在計算中要根據數(shù)據特點,靈活運用乘法分配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不生搬硬套題型。)

      五、全課小結

      孩子們,你們今天收獲了什么?

      當你們在一些具體的問題中發(fā)現(xiàn)某些規(guī)律,而你又不敢肯定它正確時,你可以怎么辦呢?

      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18+23)×8 (18+23)×8=18×8+23×8 7×48+7×52=7×(48+52)

      =41×8 … … … …

      =328(元) 學生舉例 … … … … 34×72+34×28 (20+4)×25

      18×8+23×8 … … … … (80+20)×25

      =144+184 個性概括:… …

      =328(元) (a+b)×c=a×c+b×c 21×25 75×99+75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教案6

      教案內容:

      一、課題:《乘法分配律》

      二、主要講解的內容:

      課本第26頁例7及相關練習題

      三、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境,嘗試計算,初步認識和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義。

      2、通過觀察交流、舉例驗證,概括規(guī)律,并能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

      3、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借助乘法的意義進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內涵。

      教學重難點

      借助乘法的意義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和內涵。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腦,網絡,耳機等

      學生準備:數(shù)學書、筆、練習本、筆記本

      五、教學環(huán)節(jié)

      1、反饋家庭作業(yè)(表揚做的優(yōu)秀的學生,鼓勵并引導完成不太好的學生積極完成作業(yè))

      2、復習導入

      算一算,比一比

      (10+5)×5= (8+2)×7=

      10×5+5×5= 8×7+2×7=

      課前同學們已經完成了復習任務,請同桌交流計算的結果和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應用它們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什么是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乘法的另一個運算定律。

      3、新授

      還記得我們提出的第三個問題嗎: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僮灾魈剿鳎毩⒔鉀Q問題

      你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列式計算!驹O計意圖: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促成多種解決問題方法的生成,為探索運算定律準備了資源!竣趨R報交流,明確算法 學生先自己做上傳自己想法,連麥讓個別學生說明。

      誰愿意把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展示給大家,并說明解決問題的步驟。

      方法一:先算每個小組人數(shù),再算總人數(shù)。

     。4+2)×25

      =6×25

     。150(人)

      方法二:先分別算出負責挖坑、種樹的人數(shù)和負責抬水、澆樹的人數(shù),再算總人數(shù)。

      4×25+2×25

     。100+50

      =150(人)

      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計算結果都是150人。

     、塾^察對比,概括規(guī)律

      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4+2)×25=4×25+2×25

      你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這個等式嗎?學生發(fā)語音

      左邊是4加2的和與25相乘,右邊是4和2分別與25相乘,然后再相加。左右兩邊結果相等。

      教師適時用箭頭表示出來。

      請你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寫在練習本上。

      拍照展示

      觀察這些等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或者先把它們與這個數(shù)分別相乘再相加,結果相等。

      ④你能結合乘法的意義理解這個規(guī)律嗎?

      如:(4+2)×25=4×25+2×25

      左邊表示6個25,右邊表示4個25加2個25,也是6個25,所以兩者結果相等。

      得出結論: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shù)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萦米帜冈鯓颖硎具@個規(guī)律?

      (a+b)×c=a×c+b×c

      a×(b+c)=a×b+a×c

      4、練習鞏固

     。1)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確的?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56×(19+28)=56×19+28 ( )

      32×(7×3)=32×7+32×3 ( )

      64×64+36×64=(64+36)×64 ( )

      答案:× × √

      解析:【考查目標1、2】借助乘法意義判斷,進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義,注重形式表達的認識與強化。

     。2)觀察下面的豎式,說一說在計算的過程中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答案:運用了乘法分配律25×12=25×2+25×10

      解析:【考查目標1、2】結合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喚起學生已有的經驗,體會乘法的算法與乘法分配律的關系。

      (3)李阿姨購進了60套這種運動服,花了多少錢?

      答案:(75+45)×60

     。120×60

     。7200(元)

      解析:【考查目標3】借助熟悉的生活問題情境,在列出不同算式的基礎上,以生活情境的材料解釋算式意義,進一步加深對乘法分配律意義的認識和理解。

      5、課堂小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研究了一個新的運算定律: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是(a+b)×c=a×c+b×c

      左邊表示(a+b)個c,右邊表示a個c加b個c,所以兩者結果相等。

      如果反過來,等式仍然成立。

      如4×7+4×3=4×(7+3)

      利用這個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問題。

      6、釘釘家校本布置家庭作業(yè),當天提交。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教案】相關文章:

    乘法分配律教案05-18

    《乘法分配律》教案02-17

    乘法分配律教案02-17

    《乘法分配律》小學教案03-31

    乘法分配律教案內容08-26

    乘法分配律教案15篇02-18

    乘法分配律教案(15篇)02-19

    四年級乘法分配律教案03-31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乘法分配律》的教學設計(通用6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