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播放,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三年級綜合教案

    時間:2024-10-17 11:26:12 王娟 教案 投訴 投稿

    三年級綜合教案(精選21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綜合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綜合教案(精選21篇)

      三年級綜合教案 1

      活動目的:

      讓學生明白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況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應該怎樣去防范。

      活動過程:

      1、給學生講述在家庭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傷害事故,提高學生警覺。

      2、讀文,明白自己該怎么做

      3、交流:

      課文中講述了哪些情況?

     、贌畷r;

     、谑褂酶邏哄仌r;

     、勖簹狻⑷細馄骶叩氖褂;

     、懿灰脻袷钟|摸電器;

     、菁胰擞|電時采用的措施;

     、奘褂秒婏L扇、洗衣機時;

     、卟灰诰邮、和陽臺上追逐打鬧;

     、嗖灰獙⑩o扣、珠子、圖釘?shù)葨|西含在嘴里,說笑吵鬧;

     、岵灰玫谰弑葎、打鬧;

     、獠灰蔑w鏢、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們應當時時注意哪些問題?

      玩小動物應注意的問題;皮膚出血時的處理;沙子進入眼里的'處理;獨自在家時怎么做;發(fā)現(xiàn)屋內(nèi)有效透時:不能按時到家是怎么做;課間活動怎么做;遇到這些情況,我們該怎么做?

      5、模擬練習:

      集體演示意外發(fā)生時應該怎樣做:比如,皮膚出血時的處理、沙子進入眼里的處理、課間活動怎么做……

      分組練習。

      6、總結:

      要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三年級綜合教案 2

      活動目的:

      1、了解這種玩具的構造和功用。

      2、在這動手動腦、探究科學奧秘的平臺上,在觀察與思考,創(chuàng)新與改進中去感受創(chuàng)作、勞動的艱辛,體會樂趣,收獲成功。

      活動過程:

      一、揭示活動內(nèi)容

      這一課我們來玩"傷腦筋"拼板。

      二、了解玩具特點

      1、初步印象"傷腦筋"拼板是一個古老的益智玩具,又叫"傷腦筋十二塊"。(演示玩具)你知道這個這個玩具有哪些特點嗎?

      2、簡單介紹曾被漫畫師豐子愷譽為"超平玩具之上,與象棋、圍棋相頡頑"的"傷腦筋十二塊",是一種隨心所欲、變幻無常的益智拼板游戲。"傷腦筋十二塊"是中國人取的名字,它形象地說明了這種玩具的構造和功用。它共十二塊,每一塊都是由五個小正立方體組成的,形狀各不一樣。它可以拼出許多有趣的平面圖形。能夠開發(fā)你的智商,為你的大腦加油。

      3、有關故事

      略

      三、了解幾種玩法

      1、利用我們手中材料袋中的材料(當然也可自己利用各種材料進行玩具制作),自己先制作玩具,然后再玩。這樣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玩。

      2、利用電腦來玩。

      3、演示藍光傷腦筋12塊軟件的'使用

      在游戲中為你提供了眾多的有趣的平面圖形,每一個圖形都能讓您傷腦筋好一會。如果你覺得還不過癮,軟件還提供了完善的圖形編輯功能,可以讓您自己編輯出新的圖形。游戲的操作簡潔方便,你可以隨心所欲的任意拖動和旋轉(zhuǎn)積木。將積木拼成游戲中給出的圖形,你就順利過了一關。

      四、動手玩一玩

      1、還原成一整塊長方形

      2、參照圖案拼一拼

      3、自己動腦筋拼一拼

      4、自己選擇圖案拼一拼五、動腦想一想玩了一課,有什么收獲?

      五、大膽試一試

      如果2人、3人把拼板合在一起玩,那可以拼出什么呢?大膽試一試。

      三年級綜合教案 3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文字和圖畫等方式觀察記錄蝸牛的行為特征。

      2、會用簡單表格統(tǒng)計、整理蝸牛的食性等情況。

      3、能傾聽其他同學的想法和建議。

      知識與技能:知道蝸牛的生活習性和運動方式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驗照顧小蝸牛、觀察它的生活和成長是十分有趣的。

      2、愿意與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教學重難點:

      能對蝸牛的各個方面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選擇適合自己探究的問題,并進行探究.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準備:

     。1)學生課前捉到的蝸牛,盛放蝸牛的容器、放大鏡等。

     。2)供蝸牛選擇的食物,如切成小塊的菜葉、面包、雞蛋、蘋果皮等。

     。3)供學生實驗用的啤酒、醋、干布、濕布(或干紙、濕紙)、特制的紙盒(里邊涂黑,蓋子上開個長條孔)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平時大家都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讓大家猜猜這是一種什么動物:名字叫做牛,不會拉犁頭,說它力氣小,背著房子走。(板書:蝸牛)

      2、檢查學生捉到的蝸牛。說說你在哪里捉到的蝸牛?

      二、觀察蝸牛

      1、發(fā)給學生放大鏡,談話:同學們,這是什么?(放大鏡)你能用它來干什么?(觀察蝸牛)(板書:觀察)

      2、現(xiàn)在就請大家仔細觀察蝸牛,并把它畫下來,你可以給你的蝸牛起個名字。

      3、誰來說說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并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畫的蝸牛。

      三、研究蝸牛

      1、你還想了解蝸牛的哪些方面?

      2、找到和你研究同樣問題的伙伴,與他們組成一個小組,制定研究計劃。討論:你們準備設計什么樣的實驗來研究你們想了解的問題?需要哪些實驗用品?

      3、根據(jù)各小組所研究的問題,分別給學生提供切成小塊的菜葉、面包、雞蛋、蘋果皮、啤酒、醋、干布、濕布(或干紙、濕紙)等實驗用品。

      4、提出實驗要求: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些什么?實驗前能不能給你們的實驗結果先做一個預測?各小組的記錄員要做好實驗研究記錄。

      5、學生進行分組實驗研究。(教師巡視,根據(jù)出現(xiàn)的情況進行點撥)

      6、匯報交流研究成果:通過剛才的研究,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結論?與你們預測的結果一致嗎?

      四、拓展

      今天我們通過對蝸牛的研究,對蝸牛的各個方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大家能不能根據(jù)你對蝸牛的了解,給你捉到的蝸牛設計一個家,飼養(yǎng)它,讓它成為你的好朋友呢?

      五、回家觀察(雨天、晴天)

      三年級綜合教案 4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23~24頁,練習五第4~8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一位數(shù)除三位數(shù)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

      2.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并把估算和筆算有機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

      教具準備

      掛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練習五第4題:學生在書上填寫(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2.指名選擇其中的題說說口算方法。

      3.練習口算(口算卡片)

      二、指導練習

      1、練習五第5題:先判斷再改正,并說說筆算方法。

      2、練習五第6題:

      (1).說清楚題目的.意思,完成第一問。

      (2).分組討論提出問題,并解答。

      (3).分組匯報討論結果。

      3、練習五第7題:

      (1).說說題目意思。

      (2).啟發(fā)學生用不同方法解答。

      4、練習五第8題

      (1).說說題目意思。

      (2).完成題目后集體訂正。

      三、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堂作業(yè)

      1.口算

      300÷2=

      560÷8=

      7200÷9=

      3200÷4=

      210÷7=

      96÷3=

      2.先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再列豎式進行計算。

      7650÷6=

      2874÷3=

      教學課后反思

      本節(jié)練習課是讓學生學會判斷商是幾位數(shù)的方法。通過辨析錯題,找出原因,從而探求出一位數(shù)除三、四位數(shù)應注意的地方,進而總結出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法則。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敢于大膽提出問題和質(zhì)疑的學習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的學習策略。

      三年級綜合教案 5

      一、選題背景:

      教育部頒發(fā)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綜合實踐活動是小學-高中必修課程”強調(diào)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chuàng)新意識,而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和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所以我組織開展各類適合學生興趣和需要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為終身的研究性學習打好基礎,提高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

      在游戲活動中動手實踐是學生獲得知識、提高探究能力的最好方式和途徑。最近,發(fā)現(xiàn)有幾個學生帶來了泡泡液,當他們吹出五顏六色的泡泡時,興奮不已,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上課了教室里仍飄著泡泡,問及他們泡泡為什么是圓的時,他們皆不知。于是我抓住學生的當前興趣和需要,設計了以游戲、自主探究為主的綜合活動《玩泡泡》,讓學生在猜想、驗證中了解泡泡的特征,探究影響泡泡大小的因素,體驗成功的樂趣,掌握實驗驗證的方法,培養(yǎng)探究的意識,提高科學素養(yǎng)。

      二、活動目標:

      1、探究影響泡泡大小的因素。

      2、能設計實驗驗證猜想,能通過自己的親自實驗得出結論。

      3、體驗探究泡泡及與他人合作的樂趣;

      4、體會到看起來很簡單的事物往往包含著許多科學道理,只有用科學的態(tài)度和方法深入觀察研究,才會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

      三、活動重點:

      探究影響泡泡大小的因素,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四、活動準備:

      課件、學生用活動記錄表、洗潔精、吸管、泡泡水以及不同形狀的泡泡圈。

      五、活動年級:

      三年級

      六、活動過程:

     。ㄒ唬┯螒?qū),玩中發(fā)現(xiàn)

      師:同學們喜歡吹泡泡嗎?那現(xiàn)在我們來個吹泡泡比賽,看誰吹的泡泡最大?誰的泡泡保持的時間最長?

      找?guī)酌瑢W到前面比賽。

      師:祝賀你們倆分別成為本次比賽吹泡泡最大、最長的冠軍。同學們剛才在吹泡泡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傥野l(fā)現(xiàn)同學們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②我發(fā)現(xiàn)泡泡是五顏六色的。

      ③我發(fā)現(xiàn)泡泡有大有小。

      ④我發(fā)現(xiàn)有的泡泡飛得高,有的飛得低。

      師:同學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發(fā)現(xiàn)讓你的眼睛充滿智慧。你有什么疑問嗎?

      ①怎樣能吹出不同形狀的泡泡?

     、谠鯓幽艽党龃笈菖?

     、墼鯓幽苁古菖荽档脮r間長?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思考,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問題。你想吹出不同形

      狀的泡泡嗎?那誰來猜想一下怎樣才能吹出不同形狀的泡泡呢?

      生猜測可能與泡泡圈的形狀有關,師找?guī)咨鷩L試用不形狀的泡泡圈試吹,得出結論:任何形狀的泡泡圏吹出泡泡都是圓的。

      師:還想玩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玩泡泡。(板:玩泡泡)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引導發(fā)現(xiàn),學生參與度高,激發(fā)探究興趣。玩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擬定方案,驗證匯報

      師:其實玩也有大學問,荷蘭的列文虎克就是玩鏡片,玩出了大名堂,發(fā)明了顯微鏡。下面我們在玩中先來研究哪個問題?尊重大多數(shù)同學的意見我們先來研究一下泡泡的大小跟什么有關系?

      1、小組討論,擬定方案

      師:那怎樣研究呢?

      生交流。

      師:對,在問題研究前,先進行猜想,然后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這就是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經(jīng)常用到的實驗驗證法!那么你猜想一下影響泡泡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請各小組商討,然后制定出你們自己的.研究方案。

      生討論制定方案(師指導)

      師:方案經(jīng)過討論和論證就會更完善。誰來交流一下你們的研究方案,大家認真聽,希望能給交流的小組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傥覀冋J為影響泡泡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吸管的長短。經(jīng)過討論,準備這樣研究:選取兩根長短不同的吸管,用同樣的泡泡液,看看用哪根管吹的泡泡大。

     、谖覀冋J為影響泡泡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吸管的粗細。經(jīng)過討論,準備這樣研究:選取兩根粗細不同的吸管,用同樣的泡泡液,看看用哪根管吹的泡泡大。

      ③我們認為影響泡泡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吹力的大小。經(jīng)過討論,準備這樣研究:選取兩根相同的吸管,用同樣的泡泡液,用力大小不同,看看用哪根管吹的泡泡大。

      ④我們認為影響泡泡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泡泡水里兌的洗潔精的多少。經(jīng)過討論,準備這樣研究:用兩杯水分別倒入不同量的洗潔精,用同樣的吸管,看看哪種泡泡液吹的泡泡大。

      【設計意圖:猜想是科學發(fā)現(xiàn)的前奏,引導學生自主設計探究方案,將科學探究引向深入!

      2、分組實驗,得出結論

      師:通過剛才的交流,老師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同學很會研究,研究方案制定的也比較嚴謹、規(guī)范。這讓老師對你們下面的研究充滿了信心,大家有信心嗎?同學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我們怎樣才能知道?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驗證我們的猜想。我們要比一比,看哪個組最團結、效率最高,能又快又好的完成研究報告?

      學生活動,師巡回指導(重點指導:實驗的方法及注意的問題)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探究,享受探究過程帶來的快樂,不斷激勵學生的研究興趣!

      3、匯報交流,分享成功

      師:老師看到同學們的眼睛亮了起來!相信大家一定有所發(fā)現(xiàn)!這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也是大家相互學習的最好的機會!哪個組先來交流你們的研究成果?

     、傥覀冋J為影響泡泡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吸管的長短。我們選取了兩根長短不同的吸管,用同樣的泡泡液,發(fā)現(xiàn)短管吹的泡泡大,太長的還吹不出泡泡。

     、谖覀冋J為影響泡泡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吸管的精細。我們選取兩根粗細不同的吸管,用同樣的泡泡液,發(fā)現(xiàn)粗管吹的泡泡大。

     、畚覀冋J為影響泡泡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吹力的大小。我們選取兩根相同的吸管,用同樣的泡泡液,發(fā)現(xiàn)用力太大,泡泡反而小。

     、芪覀冋J為影響泡泡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泡泡水兌的洗潔精的多少。我們用兩杯水分別倒入不同量的洗潔精,用同樣的吸管,發(fā)現(xiàn)用洗潔精少的泡泡液吹的泡泡大。

      【設計意圖:學生在交流自己研究成果的過程,相互學習,享受成功感。】

      4、回顧過程,總結方法

      師:經(jīng)過剛才的努力各小組都得出了自己的結論,老師首先祝賀大家!請同學們想一想剛才探究泡泡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時經(jīng)歷了怎樣的過程?

      生:我們玩了自己帶的泡泡液,發(fā)現(xiàn)了許多問題(板書:問題);猜想泡泡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師板書:猜想);小組又討論了怎樣做實驗,然后探究驗證(師板書:驗證);最后得出了結論。(板書:結論、實驗驗證法)

      【設計意圖:把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梳理,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掌握探究方法,提高今后解決問題的能力。】

     。ㄈ┩卣够顒,產(chǎn)生新疑

      同學們太了不起了,為獎勵大家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下吹泡泡專家的表演,看看你又會產(chǎn)生什么新的想探究的問題?(板:新)

      播放花樣吹泡泡表演視頻。

      ①我想探究怎樣吹出不同花樣的泡泡?

      ②我想探究利用泡泡的特點怎樣服務于生活?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不斷激勵學生提出新的問題,提高學生提問題的能力!

     。ㄋ模┛偨Y激勵,延伸探究

      同學們真會提有價值的問題,我們的新問題產(chǎn)生了,后面我們再怎樣研究呢?誰來說說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誰來評價一下自己或同學的表現(xiàn)?

      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這節(jié)課在玩泡泡中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并且學會了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課下請同學們繼續(xù)對我們剛才提出的新問題進行探索,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更多、更神奇的發(fā)現(xiàn)。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兒,下課。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進行自我評價,進而提出下一步活動要求,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快樂地去參與,鞏固方法,延伸探究興趣,從而更好地體現(xiàn)綜合實踐課的課程價值!

      三年級綜合教案 6

      教學目標

      1、情感與態(tài)度:樹立對班集體的自豪感、榮譽感、責任感,愿意為爭創(chuàng)優(yōu)秀班集體而努力。

      2、知識與技能:知道學校從哪些方面評價優(yōu)秀班集體,反思集體生活,對自己班集體的狀況有正確的定位。

      3、行為與習慣:認識到每個人的表現(xiàn)都會影響到整個集體,集體的榮譽需要每個同學用實際行動來爭取。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交流問題

      1.同學們在這個問短的集體中度過了3年,可是近來學校內(nèi)出現(xiàn)了這些現(xiàn)象,使我們的校園變得不和諧了。

      2.較適合班級“糾察隊”出示學校班級抓拍的不良的現(xiàn)象,這些行為現(xiàn)象好嗎?會有怎樣的影響?

      3.作為班級、學校的小主人,每個人都可能發(fā)現(xiàn)在班級或校園里的一些問題和不好的現(xiàn)象,誰能說給大家聽聽?

      4.請幾位同學交流在校園、班級中發(fā)現(xiàn)的'不良現(xiàn)象。

      二、梳理歸類

      1.小組內(nèi)交流,要求組內(nèi)沒人把不良現(xiàn)象歸納為一句話,寫于長紙條上,避免重復。

      2.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學生”、教師、學校、學習、活動等字樣。提出要求:在組長組織下,討論你在紙條上所列舉的問題和現(xiàn)象,應歸為哪一類。小組討論、樹立,在組長帶領下,分組上臺將紙條貼在相應的類別中。

      3.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引導學生對產(chǎn)生的問題和不良現(xiàn)象進行正確歸類。

      三、商討措施

      1.你們的火眼金睛竟然發(fā)現(xiàn)這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會破壞我們美好的家園,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去除這些不良現(xiàn)象?

      2.每小組選擇一個方面,進行討論,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并簡要記錄下來。

      3.由組長向全班匯報解決方法和措施,其他小組提出質(zhì)疑和建議,完善“我們獻計獻策”。

      四、征求意見

     、倏磥硗瑢W們都是認真負責的小主人,為學校和班級獻計獻策,那么那么這些方法和措施可行嗎,該向誰或?qū)W校什么部門征求意見?看看他們是否還有更好地建議和想法?

     、.師生商討征求意見和建議的對象、部門。

      A針對吃飯、食堂飯菜、衛(wèi)生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議可以向后勤處征求意見。

      B針對學習、走路等方面的措施和建議可以向班主任和學科老師征求意見。

      C針對教師和學校存在的問題方面的措施和建議可以向校長室反映并征求意見。

      五、課外延伸

      按要求向計劃對象和部門征求意見和建議。

      第2課時

      一、回顧征求活動

      1.各小組匯報征求意見的進展和收獲。

      要求說清:

      哪一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和不良現(xiàn)象。

      2.征求意見時有什么新的建議和措施。

      二、學習樣例

      1.“我為集體獻一計”要形成書面建議方案,然后把方案提交給學校相關部門,希望引起他們的重視,解決問題。

      2.收集積分代表方案,看看都寫了什么?

      三、形成書面建議

      1.模仿收集到的提案建議樣例,各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就“學習”、“活動”、吃飯等其中的一方面,把自己看到的現(xiàn)狀用通順完整的語言在組內(nèi)成員之間說一說。輪換組員代表小組上臺陳述現(xiàn)象,教師幫助修改。

      2.各組綜合所提出的的解決問題措施,形成幾條建議和意見,清楚地羅列。

      3.按照提案樣例,試著寫寫“我為集體獻一計”。

      四、延伸活動

      邀請校長室、德育室、后勤處等相關部門和班主任參加“我為集體獻一計”匯報交流,選出“金點子”,并懇請學校采納你們的建議。

      三年級綜合教案 7

      一、教學準備:

      《笠翁對韻》詩配圖

      二、教學過程:

     。ㄒ唬┛谡Z交際:玩“樹葉貼畫”

      交際內(nèi)容:

      每人準備一幅“樹葉貼畫”以及為這幅畫編一個小故事,召開故事會。最后大家評一評誰講的故事精彩。

      交際指導:

      1.充分準備。講故事前要做好兩項準備:一是準備好“樹葉貼畫”和要講的故事,介紹時,要自然大方、聲音響亮;二是掌握一些講故事的技巧,如語速要適中,可以適當借助體態(tài)語言,道具等。

      2.小組交流。講故事時,要端莊大方,不能扭扭捏捏,要思路清晰,口齒伶俐。

      3.取長補短。聽故事的同學要認真聽講,尊敬講故事的同學;講完之后,要實事求是地指出講故事的同學的優(yōu)點和需要提高的地方,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ǘ┪业男」P頭

      習作要求:

      在大自然中,你一定有自己喜歡的小天地。在那里,你有哪些發(fā)現(xiàn)?又給你帶來哪些歡樂?為你的小天地畫一幅畫兒,再配上幾句話說說你的想法,也可以試著寫一首小詩。

      習作指導:

      1.選材料。自己喜歡的小天地可以是自家小院,可以是自己的臥室,也可以是學校的一角……

      2.寫作文。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敘述自己喜歡的小天地,可以運用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

      3.表感情。無論寫什么,都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我的采蜜集

      《我的采蜜集》提供的是一個語言積累的范例,想象豐富、文字精美,同時這篇散文還和本單元的主題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

     。1)自讀感悟:

      采取學生自讀的方式,讀懂后,讓學生圍繞這幾個問題進行討論:

      你喜歡大自然中的花兒、風兒、雨點、雪花、鳥兒、樹葉嗎?為什么?(對于此問題的思考,可以使學生感受本單元的人文教育主題,體會他們的美好,和孩子們一起嬉笑、捉迷藏、賽跑、漫步、歡唱、舞蹈……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2)你覺得作者什么地方寫得好?說說你的看法。(使學生留意到散文中運用恰當?shù)腵聯(lián)想、想象和擬人化的寫法,感受語言文字之美。)

      通過這次教學,讓學生了解積累對于語文學習的重要作用,從而提高對積累運用的重視。

     。ㄋ模扼椅虒崱肥羌浇贪娼滩娜昙壣蟽浴毒C合學習一》中的一首古詩,教材要求“讀讀背背”。這首詩是對學生來說有點陌生,大多數(shù)學生不太會背,以此為教學契機,與學生交流以下話題:

      1、師:古代的小孩,五六歲開始識字的時候,老師就會教他對對子,那么就必須學習這一本書——《笠翁對韻》出示:

      《笠翁對韻》是清代戲曲學家、文學家李漁所編寫,這是一本關于詩韻、對仗的聲律啟蒙著作。該書語言豐富優(yōu)美,對學習吟詩、對對子有很大幫助。

      “笠”是下雨天戴的斗笠,“翁”是老頭,李漁的自稱,“對韻”就是古代人對對子,講壓韻的。

      2、讓學生充分讀詩,問孩子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師解釋押韻:韻一般放在句末,稱為韻腳。

      3、押韻的好處:中國的詩歌從一開始就是有韻的。古代詩歌是用來唱的,押韻使詩歌讀起來更加瑯瑯上口,讓人回味無窮。

      4、指導朗讀體會。

      5、練習對對子,挑戰(zhàn)自己

      (1)老師出上聯(lián),學生對下聯(lián)。

      冷—暖

      白—黑

      海闊—天空

      天南—地北

      (漢語很神奇,有些四個字的成語拆開來就是兩個字的對聯(lián),成語掌握多了,說起話來會出口成章,寫起作文來下筆如有神。)

      福如東!獕郾饶仙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2)學生自由出對子。

      三年級綜合教案 8

      一、教學準備。

      1.情境設置

      2.課件制作

      二、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ǘ皩<议T診”

     。▓鼍安贾茫核膫診室分別為“肥胖癥”?、“前后矛盾癥”?、“殘缺不全癥”?、“搭配不當癥”?啤#

      1.癥狀

      甲:“哎喲哎喲,肚子好難過,不知得的是啥病,快找醫(yī)生去看。 

      乙:“哦,實在太累了,走了這么一點路就吃不消,我這人太肥了,得減一減才行”。

      丙:“我的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是覺得全身不舒服,像身體里哪一部分不屬于自己!

      。骸拔夷?病得最嚴重,缺手缺腳成殘疾人了,不知能不能治好我的?”

      2.掛號

      根據(jù)各人病情,掛號處給予不同的診卡。

      3.看病

      甲拿著診卡來到“前后矛盾癥”專家前,電腦出示病句:昨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身穿紅衣服的小姑娘在沙灘上拾貝殼。

      丙來到“搭配不當癥”?茖<颐媲,電腦出示病句:“小紅生病了,但是她沒上學”

     。ㄈ┏鲈\語言家族。

      師:“剛才,小病人們個個滿意而歸,臨走時,他們提出了一個要求,希望小神

      醫(yī)們能到語言王國出診,醫(yī)治一下他們那兒的.所有的病人,你們愿意當小神醫(yī)去一趟嗎?”(學生歡欣雀躍)

      師:治好了詞語寶寶的病,他們真開心,他們想邀我們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

      句子家族

      出了“詞語家族”,現(xiàn)在讓我們進入“句子家族”,去看望一下句子朋友吧?(電腦出現(xiàn)“歡迎來到句子家族”)

      師:聽說我們班的小神醫(yī)們今天出診,句子病人們早就排好隊等候著,你們看!

      [電腦出現(xiàn)一組句子:1)春天,花園里開滿了花,有迎春花、月季花、荷花、杜鵑花,2)喜歡唱歌。3)像雪一樣白。4)做完作業(yè)應該詳細地檢查一遍。]

      師:治好了句子病人的病,句子小朋友也很開心,他們興高采烈地坐滑梯去了,

      可不知怎的,一個個從滑梯上掉了下來,可能是滑梯組裝得不對吧!我們小朋友幫他們?nèi)z查一下。

      篇章段落家族

      師:“篇章段落家族”也有居民病了,你們想去治治他們的病嗎?(電腦出示:歡迎進入篇章段落家族)然后出示一篇病癥的例文,讓學生相互討論后修改。

     。ㄋ模┙處熆偨Y。

      今天這堂課,老師帶著我們班的小神醫(yī)們?yōu)椤罢Z言家族”的居民治好了各種各樣的病,真是太了不起了!大家學會了治別人的病,要是自己生了病,怎么辦呢?下面老師布置一個作業(yè),修改自己最近寫的一篇日記,好嗎?

      三年級綜合教案 9

      教學目的:

      使學生學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一般的兩步計算應用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的解題能力。

      教學重點:

      會列綜合算式解答一般的兩步計算應用題。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的解題能力。

      教學關鍵:

      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綜合解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在一個混合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應該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如果混合算式里含有小括號,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

      2、把下面的每一組算式合并為一個綜合算式。

      略

      教師引導學生后,引入新課。

      二、新授。

      1、教學例4。三年級學生要澆300棵樹,已經(jīng)燒了180棵。剩下的.分三次澆完,平均每次要澆多少棵?

      (1)讀題,弄清已知條件和問題。

      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讓學生復述訓練;三年級澆300棵樹,分兩次完成:先澆180棵;再把剩下的分三次澆完。求平均每次要澆多少棵?

     。2)讓學生獨立分步列式解答。

     、龠剩下多少棵樹沒澆?300-180=120(棵)

      ②平均每次要燒多少棵?120÷3=40(棵)

      答:平均每次要燒40棵樹。

     。3)引導列綜合算式。

      先由學生把分步解答的順序說一說。然后提問:第一步算式的計算結果到第二步算式中做了什么?(被除數(shù))那么,列綜合算式時可以用“以式代數(shù)”的方法。如300-180=120,120÷3=40。第一式的結果是第二式的被除數(shù),把第二式中的“120”換作算式“300-180”,即把300-180的差平均分成3份。

     。4)議論并指導列綜合算式。

      議論“300-180÷4”:

     、僭谶@個混合算式中,按照混合運算的順序,有除有減應該先算什么?(先算除法)

      ②按照題目的意思要先算什么?(先算減法,也就是要先算剩下的棵數(shù))

      ③題目要求先、后算的順序和混合運算的順序不一致,怎么辦?(加小括號)

      2、前一段我們已經(jīng)學過用分步列式解答應用題,今天教學例4,先分步列式解答,再把兩步計算的算式組合起來,這就叫列綜合算式解答。列完綜合算式后,要注意什么?(檢查要不要用上小括號)以后解答應用題,可以用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綜合算式解答。

      3、練習。做練習二十的第6題。

      4、討論。分析例4怎樣不通過分步解答,列出綜合算式?

     。1)理解題意,找尋已知條件和問題。

     。2)強調(diào)從問題出發(fā)思考:要求“平均每次要澆多少棵?”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數(shù)量關系是:剩下的棵數(shù)÷次數(shù)=平均每次澆多少棵?

      (未知)(已知)

     。3)把未知數(shù)用一個算式代替。300-180÷3

     。4)檢查運算順序:要不要用上小括號。(300-180)÷3

      三、在議論的基礎上歸納出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的四個解題步驟:

     。ㄒ唬┡孱}意,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二)從問題出發(fā)思考:抓住問題,想數(shù)量關系式。

     。ㄈ┝谐鼍C合算式。

     。ㄋ模z查要不要用小話號。

      四、鞏固。選擇下面各題的綜合算式:

      1、第二生產(chǎn)組原計劃生產(chǎn)80臺機器,已經(jīng)生產(chǎn)了6天,每天生產(chǎn)7臺,還剩多少臺?

     、80+7×6

      ②(80-7)×6

     、80-7×6

      2、王老師要批改48,已經(jīng)批改了12,余下的如果每小時批改4,還要幾個小時批改完?

     、伲48+12)÷4

     、冢48-12)÷4

     、48-12÷4

      五、作業(yè)。做練習二十一的第7、8、12題。

      三年級綜合教案 10

      教學內(nèi)容:

      綜合應用“蕩秋千”

      教學目標:

      1、在親身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經(jīng)歷“猜想----實驗----驗證”的研究過程,獲得一些初步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體會數(shù)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培養(yǎng)對數(shù)學的興趣。

      3、使學生通過學習認識到在學習中與人合作的重要,培養(yǎng)學生有合作學習的意識,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哪位同學玩過蕩秋千的游戲?這么多同學玩過,還記得當時是怎樣蕩的嗎?(可組織學生參加蕩秋千的活動,使學生獲得初步體驗。通過蕩秋千的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并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要留給學生蟲子的研究時間,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問題—制定策略—實驗驗證—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的過程。

      (學生回答)

      師:你們蕩秋千時比賽過嗎?怎么比的?

      (學生回答)

      師:現(xiàn)在老師帶你們?nèi)タ匆粓鍪幥锴П荣悺?/p>

      (出示圖)

      師:小明、小芳、妞妞正在進行一場蕩秋千的比賽。她們比的是: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看誰蕩的次數(shù)最多。猜猜,相同時間內(nèi),你認為誰蕩的次數(shù)最多?為什么?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同學交流一下。

      (學生小組交流,匯報自己的想法。)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三種觀點,有的說小明蕩的次數(shù)最多,因為繩短;有的說小芳蕩的次數(shù)最多,因為她輕;還有的`說妞妞蕩的次數(shù)最多,因為繩長。(教師邊說邊板書板書)到底誰說的對呢?想不想驗證一下?

      二、實驗操作。

      1、熟悉實驗器材。

      師:老師為每個小組準備了實驗器材,這套實驗器材和蕩秋千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

      (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再觀察拴小球的繩,掂一掂兩個小球,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回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現(xiàn)在是繩長相同,兩個小球輕重不同,相同時間內(nèi)蕩的次數(shù)會怎樣呢?請同學們按實驗要求進行實驗。老師要看看哪個小組會合作,會學習。

      2、學生做實驗一。

      (學生分工實驗并完成實驗一的表格,小組交流實驗的情況。)

      師:小明和小芳秋千的長相同,相同時間內(nèi)誰蕩的次數(shù)最多?為什么?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實驗時有分工,有合作,一個人能完成這個實驗嗎?

      師:由此可見,學會與別人合作學習很重要。

      師:通過實驗同學們得出:在相同時間內(nèi),繩長相同,輕重不同,蕩秋千的次數(shù)與體重無關;那會和什么有關系呢?

      (學生猜可能會和繩長有關。)

      3、學生做實驗二。

      (學生分工實驗并完成實驗二的表格,各小組交流實驗的情況)

      師:根據(jù)實驗二得出的結論,你認為在相同時間內(nèi),誰蕩的次數(shù)最多?為什么?

      師:通過兩次試驗,你認為他們?nèi)苏l蕩的次數(shù)最多?說說理由。

      4、教師。

      三、課后思考。

      師:有的同學家里有掛鐘,時間不準確時奶奶會調(diào)里面的兩個按鈕,根據(jù)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思考這其中的道理。

      三年級綜合教案 11

      教學內(nèi)容:

      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97~98頁的第7~1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會正確比較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數(shù)的大小。

      2.在創(chuàng)造分數(shù)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3.經(jīng)歷遇到困難、克服困難、解決困難的過程,感受到應用數(shù)學的樂趣,體味出數(shù)學無處不在。

      重、難點:

      鞏固與分數(shù)相關的知識,在有序思考的前提下合理應用知識解決較復雜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回顧再現(xiàn)

      師:(課件出示教材91頁主題圖畫面)同學們,近一段時間我們一起初步認識了分數(shù),你能對著圖說一說你對分數(shù)都了解了哪些知識嗎?學生結合主題圖,各抒己見,表述自己心中的“分數(shù)”,回憶再現(xiàn)新授課中有關的知識及方法,只要正確,教師就應予以肯定。

      (設計意圖:在練習課的開始,教師提供了一個比較開放的情境,使學生自主獲取信息,回憶再現(xiàn)新授課中有關分數(shù)的知識及方法,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掌握的情況作出診斷及點撥,同時為后面的練習做好準備。)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看圖寫數(shù)我能行97頁第7題。

     、俪鍪绢}目

     、趯W生獨立寫出答案

     、蹖W生匯報計算結果,并說思維過程。

     。ㄔO計意圖:此題以表格形式呈現(xiàn)了四種不同的圖形,要求學生把涂色部分和沒有涂色的部分分別用分數(shù)表示出來,滲透了單位“1”的組成,為后面學習分數(shù)的簡單加減法做一些準備。)

      2.男女生擂臺賽98頁第8題

     、俪鍪绢}目

      ②男女生分組比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看哪組先完成,并且全部正確。

     、勰信謩e說出每小題比較的過程與方法

     、芨鶕(jù)男女生的表現(xiàn)教師做出公正的評價與評判結果。

     。ㄔO計意圖:此題是分數(shù)大小的比較綜合題,沒有給出分數(shù)的直觀圖,這樣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說出比較的過程。)

      3.心靈手巧我最棒98頁第9題

      ①出示題目

     、诩粢患簦贸稣n前準備好的同樣大小的圓形(或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在剪得過程中,注意強調(diào)平均分。

     、蹍R報交流:指名上臺交流學生的剪法及及比較的思路,對于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贊揚,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動力。

      ④教師小結:結合學生的剪法,使學生明白,3個圓(或長方形、正方形)的和1個圓(或長方形、正方形)的是相等的。

     。ㄔO計意圖:此題并沒有僅僅囿于課本提供的圓形,教師要求學生課前準備好了其他形狀的圖形紙片,讓每一個學生在動手剪,動口說的過程中,比較大小,充分展現(xiàn)了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讓學生真正明白了3個與1個相等的道理。)

      4.蛋糕里的分數(shù)98頁第10題

     、俪鍪绢}

      ②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③說一說:蛋糕平均分了幾份?爸爸吃了多少?媽媽吃了多少?小女孩吃了多少?還剩下多少?

     、鼙纫槐龋赫l吃的最多?誰吃的最少?

     、萏顚懻n本。

      三年級綜合教案 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誘發(fā)大家積累的熱情,感悟積累的方法,一起分享積累的快樂。

      2、鼓勵學生多讀多背的學習習慣。

      3、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觀察動植物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表達的欲望。

      4、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大膽想象的能力,把想象的世界變成自己的文章。

      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談話激趣的形式,讓學生經(jīng)歷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采取學生自己、組內(nèi)互評、教師總評的方法完成活動任務達到活動目標的策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積累的習慣;提高交流的欲望;繼續(xù)培養(yǎng)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

      一、我的采蜜集

      1、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的小本本很豐富多彩,這節(jié)課把你最精彩的積累部分給我們大家欣賞欣賞吧!”誰愿意給我們大家看一看?”

      2、(請學生展示自己的小本本)

      3、交流時可以分積累的不同開始匯報。

      如有積累詞語和句子的;有積累人事物景,積累觀點;積累文字的,積累圖片的,積累音像的,積累實物的……

      4、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都可以交流。

      5、出示書中的這段話。

      6、師:“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只要你養(yǎng)成了積累的好習慣,你的語文水平就會有所提高的.,希繼續(xù)積累下去,使自己的小本本更精彩!”

      二、讀讀背背

      1、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請學生自由讀句子。

      2、問: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ㄈ嘟涣鳎

      3、第一句話意思:春天的鳥叫、夏日的雷鳴、秋天的蟲語、還有冬天呼嘯的寒風,這就是四季的歌。(請學生想象其它關于四季歌的詩句)

      第二句話的意思:因葉落知秋天已到;山高遮住日光,早晨很晚才能見到太陽。(培養(yǎng)學生想象的能力)

      第三句話的意思: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三年級綜合教案 13

      教學目的:

      使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和解答簡單文字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兩步計算的文字題的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為進一步學習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作好準備。

      教學重點:

      掌握運算順序和文字題結構及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

      教學難點:

      能列綜合算式解答。

      教學關鍵:

      為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作好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遞等式計算。

      (1)942-136÷8×20

     。2)146×13-360÷6

     。3)73586-16940+40780-50245

      先要求學生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哪幾步可以同時脫式,然后集體練習,三人極演。

      2、文字式題。(口答,要求列式并算出得數(shù))

     。1)37加上16的和是多少?

     。2)37加上16,得多少?

     。3)350減去80,差是多少?

     。4)350減去80,得多少?

      比較第(1)與(2),(3)與(4)題在列式上有沒有區(qū)別?

     。5)35個2是多少?70里面有幾個2?

     。6)11的.6倍是多少?66是11的幾倍?

     。7)48除以6的商是多少?8與6的積是多少?

     。8)60減去49,差是多少?17乘以3,積是多少?

      二、新授。

      1、引言。一步計算的文字題,我們可以根據(jù)和、差、積、商的意義直接列式計算。兩步計算的文字題,可以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列式計算。怎樣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文字題呢?這是今天要學習的新內(nèi)容。

      2、教學例3.350減去80乘以3的積,差是多少?(列出綜合算式)

     。1)讀題,理解“積”,“差”等術語。

     。2)提問:這一道題與剛才口算的第(3)題比較有什么不同?350減去了什么?減去了多少?怎樣列式?

      被減數(shù)減數(shù)

      350-80×3

      歸納:因為這題的要求是求差,必須找到被減數(shù)與減數(shù),被減數(shù)是350,減數(shù)是80乘以3的積,所以列式是350-80×3。

      從運算的順序來看:80×3應該先計算,這樣列式是完全符合題目要求的。

      接著計算:原式=350-240

     。110

      3、把例3改題!350減去80,再乘以3,積是多少?”該怎樣列式呢?

      提問:誰來說一說這一道題求的是什么?怎樣想的?怎樣列式?

      被減數(shù)乘數(shù)

      (350-80)×3

      歸納:因為這一題求的是積,必須知道被乘數(shù)與乘數(shù)各是多少,被乘數(shù)是“350-80”所得的差,乘數(shù)是已知數(shù)了,要先算“350-80”,就要加上小括號,所以列式為:(350-80)×3。

      接著計算:

      原式=270×3

     。810

      從運算順序來看,350-80應該先計算,所以(350-80)×3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三、鞏固。完成教科書第94頁上的“做一做”題目。

      四、作業(yè)。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4題。

      三年級綜合教案 14

     。劢滩姆治觯

      大海是學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它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次綜合學習活動安排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走進海洋,了解海洋。

     。蹖W情分析]

      指導學生從不同的方面走進海洋,選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選不同的匯報形式

     。劢虒W目標]

      1、走進海洋,了解海洋,感受海洋對人類的貢獻,體會海洋與人類的和諧關系。

      2、增強學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統(tǒng)籌安排及合作的能力。

     。劢虒W重點]

      走進海洋,了解海洋,感受海洋對人類的貢獻,體會海洋與人類的和諧關系。

     。壅n時安排]

      2課時

     。劢虒W準備]

      海洋的圖片。

     。劢虒W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們對大海有了更多的了解,說一說你這幾天的收獲?

      學生匯報收獲。

      過渡:同學們的'收獲真是不小,相信你們一定想更好的了解海洋,今天,我們就來走進海洋。

      二、研究學習內(nèi)容。

      1、大海是廣闊無邊的,我們對它的探索也是這樣。說說看,你都想知道哪些關于海洋的知識。

      2、學生自由匯報。

      3、教師引導學生,你們說的每個方面都是值得研究的問題。下面針對自己問題比較相近的同學結成學習小組。(3——4人即可)

      4、志趣相投的朋友都坐在了一起,你們再次把大家的議題放到一起,選合適的議題進行研究。

      5、先來討論,應該怎樣著手研究呢?

      研究的途徑:

      1)書籍

      2)電腦

      3)請教

      搜集的結果:制成光盤、做成小報、集成冊子。

      制作方法:有標題(主題)、有內(nèi)容(圖片、文字材料、搜集人)、有想法(自己對搜集的內(nèi)容的理解)

      搜集的內(nèi)容:海洋的物產(chǎn)、我到過的海邊、與海洋有關的童話、生活中的海洋生物等。

      6、各個小組根據(jù)老師和同學共同總結的內(nèi)容,記載、分配。

      三、作業(yè)。

      搜集資料。

      三年級綜合教案 15

      一、活動背景

      這是三年級同學第一次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所以本次活動我覺得不宜太復雜,這次我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

      從中體會到自己是幸福的,并通過向家人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了解家長的辛苦,從而更聽父母的話,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設計思路

      第一步、下列的1—4題,每個同學可選擇其中的一個喜歡的題目作為自己研究的問題,5、6小題為共同研究的題目。

      1、和同學一起討論你想用什么方式記錄你的成長過程,用你感興趣的方式(記錄、日記、繪畫等)作好記錄。

      2、我的精彩瞬間

      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標志你成長的精彩瞬間,相信其中的每一幕都會引起你美好的回憶,選取最有特點最能反映你成長的資料和同學一起分享回憶的快樂吧!

      3、我在愛中成長

      通過調(diào)查和走訪,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最關心你的`人及他們之間發(fā)生的事。

      4、我的成長冊

      以“我是這樣長大的”為題,將收集和調(diào)查到的各種資料整理起來,貼上照片,配上畫兒,做一本漂亮的故事集或成長冊吧!

      5、我是你們的好幫手

      我們長大了,能夠幫助父母、老師或別人做事情了,如果不會做或做不好,就好好學一學吧!

      你為父母或別人做了哪些事情,過程和體驗是怎么樣的?

      6、展示與評價

      通過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重溫一個個精彩瞬間,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

      第二步:解決這些問題

      第三步:總結交流

      第四步:進行評價與反思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掌握人的成長過程,回憶成長歷程,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

      2、感受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教學重點:認識成長階段順序

      教學難點:制作成長冊,提高動手能力。

      四、活動過程:

      1、親人、老師了解自己的成長歷程,請他們回憶一下你成長中的故事,用你感興趣的方式(錄音、回憶、繪畫)等作好記錄。

     。1)請學生介紹自己的成長階段

      我們的成長經(jīng)歷了嬰/幼兒、兒童和少年三個階段

     。2)認識他們的成長過程

      我們的成長還要經(jīng)歷哪些階段?

      出示一組照片

      指出少年后的成長階段:青年、成年、老年

      出示一組圖片

      把這些圖片按成長階段排一排(小組討論完成)

      每個人的成長都要經(jīng)過哪些成長階段

     。▼/幼兒、兒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死亡)

     。3)同學們紛紛講述了自己成長中的故事,還有的進行了錄音

      2、我的精彩瞬間

      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標志你成長的精彩瞬間,相信其中的每一幕都會引起你美好的回憶,選取最有特點最能反映你成長的資料和同學一起分享回憶的快樂吧!

      同學們回憶了自己曾經(jīng)獲得過的各種獎勵和各種比賽獲得的名次,不僅自己感到幸福,同時也激勵其他同學努力學習,爭取更好成績。

      3、我在愛中成長

      通過調(diào)查和走訪,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最關心你的人及他們之間發(fā)生的事。

      同學們都積極發(fā)言,分別講述自己的故事。

      4、我的成長冊

      以“我是這樣長大的”為題,將收集和調(diào)查到的各種資料整理起來,貼上照片,配上畫兒,做一本漂亮的故事集或成長冊吧!

      課堂上同學紛紛展示了自己的成長冊,真是漂亮極了,不僅有封面設計,里面的內(nèi)容也相當豐富,有文字,有圖畫,真是收獲不小,都快成小設計師了。

      5、我是你們的好幫手

      我們長大了,能夠幫助父母、老師或別人做事情了,如果不會做或做不好,就好好學一學吧!

      你為父母或別人做了哪些事情,過程和體驗是怎么樣的?

      學會感恩

      是誰照顧你的生活

      你和父母誰先變成老人

      父母將來會是老年人,那個時候誰來照顧他們,幫他們享親福?

      想到父母要老了

      現(xiàn)在可以怎么做?

      6、展示與評價

      通過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重溫一個個精彩瞬間,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吧。ㄟ@是同學們的自評階段)

      五、教師反思

      這次活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很高,很多同學制作了成長冊,同學們用了很多時間去設計成長冊,他們在成長冊上做了各種裝飾,還為成長冊畫上插圖以及配上文字,真是不能小瞧了三年級同學,可見我們的同學們在設計制作方面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另外同學們紛紛發(fā)言,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精彩瞬間,把自己在各種比賽中的經(jīng)驗和獲獎的情況講給大家聽,對同學們起到了一個激勵的作用。并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體會到父母工作的艱辛及養(yǎng)育他們的不易,所以同學都表示要更尊重自己的父母,更聽父母的話,不再做一個任性的孩子,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也有不足之處,一些同學不能積極投入到本次活動中來,所以今后要調(diào)動每個同學的積極性,爭取更大收獲。

      三年級綜合教案 16

      一、教學活動設計要求:

      通過教學讓學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有限的,我國也是水資源非常缺乏的國家,人均占有量少。懂得節(jié)約用水,珍惜、愛護水源,糾正不良的用水習慣并能自覺督促他人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二、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對生命之源的認識,產(chǎn)生熱愛自然,保護家鄉(xiāng)水資源的情感。

      2、養(yǎng)成成良好的節(jié)約用水習慣,做節(jié)約用水的小衛(wèi)士。

      3、通過實踐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學會探究知識的方法。

      4、通過小組合作,培養(yǎng)集體協(xié)作精神,分享勞動成果、鍛煉歸納能力。

      三、活動重點:

      通過學習實踐,養(yǎng)成良好的節(jié)約用水習慣。

      四、活動準備:

      教師:各種缺水圖片,宣傳節(jié)約用水標語,調(diào)查活動卡片、水污染資料、玻璃盆、廢機油

      學生:一杯水、量杯

      第一階段

      活動目標:認識生活中不良的用水習慣,形成糾正不良習慣的意識,認識水的對生命的重要性。

      活動內(nèi)容:了解哪些是不良的用水習慣

      教學準備:水對生命的重要性圖片、世界各地干旱引發(fā)的災難圖片

      五、活動過程:

      1、引入新課

      教師講解水的重要性:據(jù)科學家研究,人10天不吃飯不會死亡,3至5天不喝水就會死亡,植物體內(nèi)水份占70%。自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由于人口的增加、水資源浪費嚴重、水被嚴重污染等,造成全球水危機。目前有80個國家嚴重缺水,有的國家缺到“滴水貴如油”程度。

      其中,我國被聯(lián)合國列為最缺水的國家之一。展示干旱引發(fā)的各種災難圖片(尼日利亞旱災360萬人挨餓、美國得克薩斯州大旱等),看了這些圖片,我們應怎樣對待用水?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課題:節(jié)約用水

      2、教學過程:

     。1)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導言部分,認識水的重要性和我們對用水應持的態(tài)度。

      提出問題:想想我們口渴時有什么感受?沒有水植物、動物會怎樣?每停一次水我們的感覺怎樣?

      (2)組織學生學習“萬花筒”部分內(nèi)容。

      要求學生自讀相關部分內(nèi)容

      抽學生復述自讀內(nèi)容的大概意思

     。3)設問:輝輝和軍軍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是軍軍小氣嗎?軍軍為什么被稱為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引導學生討論完成這些問題。

     。4)體驗:每個學生將所帶來的一杯水倒入教師準備的玻璃盆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并及時小結:每個學生如果浪費一杯水,全校、全鎮(zhèn)乃至全國要浪費多少?

      (5)教師小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已不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

      水已越來越少。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7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只相當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10位,目前,我國有200多個城市缺水。北京每年缺水10多億立方米,地下水位有的地方已降到30多米。深圳每天至少缺水10萬立方米,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水荒”。

      江河也缺水,黃河連年出現(xiàn)斷流。樓蘭古城因為缺水,只剩下幾處斷垣殘壁。羅布泊因為干涸,成為生命禁區(qū)。

      中國七大水系中日前極大部分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標,全國7億多人飲用大腸桿菌超標的水,1.64億人飲用有機污染嚴重的水,3500萬人飲用硝酸鹽超標的水。珍惜水,就是珍惜生命。

     。6)自我檢討

      教師提出問題:說說大家平時在家里、在學校有哪些浪費水的例子?

     。7)學生分組討論并記錄,請小組代表集中發(fā)言。

      3、教師評價

      教師對小組舉出的事例、現(xiàn)象進行分析,評價。做得好的要及時加以肯定,對所列出例子不能辯別的引導學生認識“為什么這樣做不對的原因”。

      4、小結:小結水的重要性及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意義。

      第二階段

      教學準備:將全班分為四個小組,每組選一名小組長。

      活動內(nèi)容:確定主題,設計方案

      1、調(diào)查平時班上打掃衛(wèi)生時哪些現(xiàn)象是浪費水的行為?

      2、進行廁所衛(wèi)生時用水不合理的地方?

      3、收集學校公共場所哪些地方浪費水?

      4、調(diào)查學校食堂哪些水可以第二次利用?

      活動步驟:

      1、明確四個組對上述問題時行輪流調(diào)查。

      2、明確本次調(diào)查的主題是什么?調(diào)查什么?確定調(diào)查主題,設計調(diào)查方案。人員分工(測量、記錄)

      3、通過調(diào)查,集中小組進行討論。

      4、抽小組代表發(fā)言,把各組調(diào)查、討論情況進行匯總。把涉及到學校用水浪費現(xiàn)象的提交學校處理,本班有浪費現(xiàn)象的經(jīng)討論,定出節(jié)約用水公約后在教室內(nèi)張貼。

      5、教師小結:從平時校內(nèi)各種浪費用水現(xiàn)象強調(diào),引導學生如果發(fā)現(xiàn)校內(nèi)有浪費水的現(xiàn)象應怎么做?

      第三階段

      一、活動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辯別是非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加強學生對節(jié)約用水的再認識。

      二、活動內(nèi)容:完成課文“討論與分享”。

      三、活動步驟:

      1、完成課文中相關內(nèi)容:下列做法哪些做法正確、哪些不正確?

      用完水,隨手擰緊水龍頭。

      洗手、洗臉、擦肥皂時,一直開著不龍頭讓清水長流。

      洗澡的時候,我在浴盆里泡著洗。

      洗菜、淘米的水供家畜、寵物飲用或澆灌花木。

      洗衣后用的水用于拖地、沖洗馬桶。

      在衛(wèi)生間、廚房這些常用水的.地方備一只小水桶,把用過一次的、還可以再用的水攢下來再利用。

      開頭水龍頭,用長流水洗碗、洗衣服。

      2、拓展、討論

      平進在家做飯、洗衣、洗澡、洗菜如何才能做到節(jié)約用水?(從二次利用水主面引導)

      回想村寨里有哪些浪費水的現(xiàn)象,應怎么做?

      看節(jié)約用圖片(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節(jié)約用水的做法、漫畫、)邊看邊引導學生討論。

      3、學習“聰明屋”中的相關內(nèi)容。

      再認識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源泉)。

      水對人體的作用(排除體內(nèi)有害物質(zhì))。

      認識節(jié)水標志,綠色的園形代表地球,象征節(jié)約用水是保護地球生態(tài)的重要措施,標志留白的部分象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變形,寓意節(jié)水,表示節(jié)水需要公眾參與,鼓勵人們從我做起,人人動手節(jié)約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條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江成江河。

      了解世界節(jié)水日:國家把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節(jié)水日,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到節(jié)水活動中來,人人爭做節(jié)水衛(wèi)士。

      保護水源采取的措施是:

      1、保護自然環(huán)境。

      2、防止亂砍濫伐。

      3、節(jié)約用水。

      最后教師指出節(jié)約用水不能光在口號上,還要看實際行動。

      三年級綜合教案 17

      教學準備:

      實踐記錄表格

      教學流程預設:

      一、導入

      1、設疑導入:綜合實踐活動到底是一門怎樣的課程?

      2、根據(jù)你平時的觀察,學校里有哪些浪費現(xiàn)象?

      二、實踐

     。ㄒ唬⿲ふ覍W校里的'浪費現(xiàn)象

      1、提出問題

      2、確定研究主題:學校的午餐浪費情況

      3、制定計劃

      以自愿的形式分成5個小組,小組合作,分配任務,填寫表格

      4、開始行動

      (1)觀察午飯浪費情況

     。2)請老師拍照記錄

      (3)訪問值日老師午餐浪費情況

     。4)采訪個別同學

     。ǘ┙涣髋c展示

      1、整理資料,完成表格

      2、上臺展示,評價交流

      三、總結與反思

      1、如何減少午餐浪費的情況?

     。1)涉及節(jié)約標志,提醒同學

     。2)宣傳欄張貼愛惜糧食的宣傳小報

      (3)把自己的調(diào)查告訴同學,發(fā)出愛惜的倡議

      2、交流實踐課程體會

      三年級綜合教案 18

      教學準備:

      繩子若干。

      教學流程預設:

      一、導入

      1、出示繩結相關的掛圖,這些都是什么?

      2、繩結的作用是什么?

      二、實踐

      1、出示打結方法示意圖,教師邊講解邊演示操作,學生在自己坐位上跟著一個一個地進行練習。

      2、組織學生前后座位的`4人小組,就課文中介紹的幾種打繩結方法,進一步開展互教互學,做到準確、熟練。

      3、每個小組選派一位代表,大課室教壇前進行打繩結比賽,看誰結得又快又準。

      三、總結與交流

      1、今天的收獲是什么?

      2、你學會打幾種繩結了?

      三年級綜合教案 19

      教學目標:

      1、通過圍繞"紙和我們的生活"這一主題研究,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興趣以及培養(yǎng)環(huán)境保護意識,養(yǎng)成節(jié)約用紙的習慣,同時在研究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鼓勵學生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

      2、培養(yǎng)運用調(diào)查、訪問獲取信息的能力,查閱參考書籍、上網(wǎng)等手段察記錄、訪談記錄、變廢為寶的動手能力、以及創(chuàng)意設想的能力,并在實踐中增強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3、了解紙的歷史,紙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調(diào)查、訪問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在實踐中增強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教學準備:

      1、收集好各種種類的紙或備用的廢紙。

      2、研究學習的資料(成果)

      3、準備各種紙藝的欣賞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引出研究課題,教師談話導入:請同學們看看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些什么,這些東西都是用什么做的呢?(教師把帶來的紙做物品放在學生桌面,請學生觀察。)(板書:紙。)

      2、請同學們打開書包看一看,再想一想,哪樣東西最多?我們生活當中處處離不開這些用紙做紙的物品。

      3、通過教師與學生說說生活上的紙,讓學生初步感知紙與我們生活關系密切,它是無處不在的。今天開始我們一起來研究《紙和我們和生活》(板書:紙與我們的生活)

      4、學生討論,你想了解有關紙的什么知識?學生自由發(fā)言。學生確定研究課題。

      (1)紙是用什么做的?

      (2)紙是哪里來的?

      (3)紙是誰發(fā)明的?

      (4)紙有哪幾種?

      (5)我們每天要用多少紙?

      (6)紙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7)紙和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

      師:同學們想了解的知識還真不少。課前,我們班分成6大組回去查閱資料,下面我們進行交流好嗎?

      二、"紙和我們的.生活"成果匯報展示會

      展示內(nèi)容:

      第1小組:學習報告:包括《紙的歷史》資料、學習體會

      第2小組:訪問報告:收集的紙的種類和用途的資料,自己的想法

      第3小組:調(diào)查報告:班級用紙情況匯報,交流確定節(jié)約用紙的倡議書

      第4小組:交流收集的《紙與環(huán)境》資料,展示繪畫作品

      第5小組:紙文化知識競賽,講述"紙"的成語故事。(如《洛陽紙貴》等)

      第6小組:介紹變廢為寶的方法,請會用紙制作工藝品的同學做小老師,進行小藝術技巧講座,輔導學生學習紙藝制作。

      三、拓展延伸,現(xiàn)狀分析,解決問題

      1、大家說一說,評一評:讓同學們說一說同學們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浪費紙的現(xiàn)象,讓學生探究、思考。

      2、重點質(zhì)疑。一位同學說:"一堆紙扔掉了真可惜,若是一張紙扔了不能算什么。"

      (1)用課件展示"一張紙很少"。

      (2)小組每人一張紙。

      (3)全班每人一張紙。

      (4)全校每人一張紙。

      (5)全國1.3億少年兒童每人一張紙。學生總結:可以積少成多。

      3、探討解決方案:

      生產(chǎn):重視環(huán)保。

      使用:建議消費者節(jié)約用紙。

      回收:有計劃地回收廢紙,用于再生產(chǎn)。

      宣傳:介紹國內(nèi)外先進經(jīng)驗,大力推廣再生紙。

      提出希望:讓我們關注身邊小事,關注生活;關注環(huán)保,關注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共同建設美好明天。

      四、分享活動喜悅

      1、師生分享收獲:

      師:在這次的實踐活動中同學們共同研究,共同體驗都有了不少的收獲,老師也不例外,在和大家一起學習的時候,我也學會了一種"神仙魚"的折法呢,你們想學嗎?

      2、跟老師一塊折紙。

      師:折好了么?看,一條條神氣活現(xiàn)的小魚多可愛!讓我們把它們送給在座的聽課老師好么?感謝他們參與了我們今天的匯報活動,跟老師們說再見吧!

      五、活動說明:

      活動不應只重結果:要讓學生從各組學習的結果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多的啟示,更應注重活動的過程,讓每個學生在小組研究學習中,從真切的實踐中,充分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三年級綜合教案 20

      活動目的:

      讓學生明白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況可能對自己造成傷害,應該怎樣去防范。

      活動過程:

      1、給學生講述在家庭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傷害事故,提高學生警覺。

      2、讀文,明白自己該怎么做

      3、交流:

      課文中講述了哪些情況?

     、贌畷r;

      ②使用高壓鍋時;

      ③煤氣、燃氣器具的使用;

     、懿灰脻袷钟|摸電器;

     、菁胰擞|電時采用的措施;

      ⑥使用電風扇、洗衣機時;

     、卟灰诰邮、和陽臺上追逐打鬧;

      ⑧不要將鈕扣、珠子、圖釘?shù)葨|西含在嘴里,說笑吵鬧;

      ⑨不要拿道具比劃、打鬧;

      ⑩不要拿飛鏢、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們應當時時注意哪些問題?

      玩小動物應注意的問題;皮膚出血時的處理;沙子進入眼里的處理;獨自在家時怎么做;發(fā)現(xiàn)屋內(nèi)有效透時:不能按時到家是怎么做;課間活動怎么做;遇到這些情況,我們該怎么做?

      5、模擬練習:

      集體演示意外發(fā)生時應該怎樣做:比如,皮膚出血時的'處理、沙子進入眼里的處理、課間活動怎么做……

      分組練習。

      6、總結:

      要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三年級綜合教案 21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預設:

      一、介紹分組,調(diào)動學習激情

      1、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分成了四個小組,老師把你們的組標請到黑板上,先比一比哪個小組最有精神。

      小兔組(生:到)小象組(生:到)小貓組(生:到)小熊組(生:到)

      2、大家都很有精神,老師真高興。大家看,這里有一些紅紅的星星,我們將它獎給表現(xiàn)好和愛動腦筋思考問題的小組。

      二、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1、老師的第一個謎語

      公雞: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兔子:耳朵長,尾巴短,紅眼睛,三瓣嘴

      蜘蛛:小小諸葛亮,獨坐中軍帳,擺下八卦陣,專捉飛來將

      2、咦,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這三個謎底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動物

      3、今天就來和動物交朋友。(板書課題)

      4、大家喜歡什么動物呢?指名學生回答。

      5、出示動物圖片

      三、說一說,講一講,交流感受

      1、說一說它們可愛嗎,你們喜歡它們嗎?

      2、家里曾經(jīng)養(yǎng)過小動物嗎?

      3、很多同學都養(yǎng)過小動物,你們和它們之間一定有許多小故事吧,把你和小動物在一起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一聽好嗎?

      4、生以小組為單位講自己與動物之間的故事。(師巡視,表揚討論熱烈的小組)

      5、演示明明愛鳥而放鳥的故事

      6、感悟體會:

     。1)明明愛這只鳥嗎?

     。2)可是明明為什么要放它走呢?

     。3)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很多動物能幫我們做很多事情呢!誰知道?我們比一比,哪個小組討論的.結果最多。ㄉ懻摚

      (4)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它們呢?

      7、出示不正確對待小動物的圖片,生回答,判明正誤。

      四、訴說感受、表達情感,回饋知識。

      1、師引述:是啊,動物和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太緊密了,我們都必須好好的保護它,面對這一個個可愛的動物,你會對它們說些什么呢?

      2、生自由發(fā)言,師進行小結

    【三年級綜合教案】相關文章:

    綜合教案03-16

    三年級綜合實踐教案10-12

    大班綜合教案03-28

    小班綜合教案07-18

    綜合實踐教案06-10

    綜合實踐教案(經(jīng)典)07-29

    綜合實踐教案01-06

    中班綜合教案03-12

    三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教案03-29